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时间:2023-11-21 11:14:59

导语:在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第1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路径

一、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新整个行管理体制改革是满足服务人民群众的需求

行政管理是国家对社会的全方面的管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长期以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没有改变,但是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行政管理的服务要求,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行政管理的权利权限、对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和优化。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行政管理是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因此行政管理必须要兼顾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地方的行政管理中,过去到现在都存在着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生态,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产生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现在我们要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杜绝此类问题,并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来促进行政管理的协调性发展。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的掌舵人

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了,已经融入到了国际市场的浪潮中,但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济,需要行政管理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监管。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下笔者指出三个主要问题。

(一)行政管理的管理职能存在混乱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在职能上历经多次调整,在角色上已经适应了管理身份,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职能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行政机关的一些机构、部门设置存在着混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职责方面存在交叉和盲点,有时一件事情多头管理,还有时出现有问题无人管理的问题;第二,行政管理职能上的混乱还表现在职能权限分的过细,导致行政管理层级多,降低了行政管理效率,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了较大的成本支出,也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高效的要求;第三,行政管理的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权限上的不明确,导致一些行政管理政令在下级得不到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

(二)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存在不完善

行政管理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系统,行政管理的运行必须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首先,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行政管理是决策和执行于一体的,因此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就容易造成行政管理中行使权力的主体违法违规的用权、等问题;其次,行政管理的民主机制不畅通,行政管理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利益,缺乏畅通的民主的渠道和管理的透明,人民群众无法参与到管理中,就容易形成各种揣测,也容易造成行政机关与群众之间关系的紧张。再次,行政管理缺乏科学的价值评判机制,当前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不协调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价值评判机制,才导致对经济发展的一味追求,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生态的保护。

(三)行政管理法制化存在不完善

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行政管理法制化是通过法律对行政管理M行调节和规范,但是当前行政管理在依法行政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行政主体法制观念有待强化,对于依法行政的内容缺乏准确的把握,有的甚至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着违法行为;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中缺乏对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中的违法行政,违法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就会使得违法行政进一步蔓延和恶化。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行政管理的管理职能科学化和规范化改革

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要就要对行政管理的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的梳理,对当前的行政机构、职能部门进行科学的设置。在管理职责方面,要做到科学的规划和设置,尽量消除管理上的交叉和盲点;同时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减少行政管理职能权限的层次划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还要在行政管理的上下级的上传下达过程中,明确各自的权责,确保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落实和落实到位。

(二)完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机制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结合上文分析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首先,完善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对掌握重要职权的部门和主体进行监督,防止和滥用权力等问题的产生;其次,完善行政管理的民主机制,为广大群众建立民主参与渠道,实行规范的公开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畅通机制;最后,完善行政管理的价值评判机制,科学的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等方方面面纳入到科学的统一的评价体系中,以此来确保行政管理下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行政管理法制化

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也是法律保障,因此无论是作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体制都应当重视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法制化。首先,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强化法制化意识,严格做到依法行政,准确、深刻的把握依法行政的要求。其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重视对依法行政的监督,为行政管理中的违法行政行为要给与及时的制止和纠正。

参考文献:

[1]马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5):4-9.

第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一、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行政管理内容之外,还有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因此高校要想真正实现行政管理,不仅需要遵循管理的原则,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运行特点的行政管理实施策略。高等教育学校行政管理机制主要包括:(1)决策机制。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要想使管理顺利进行,就要提出合理的决策,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机制。(2)动力机制。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动力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其中主体机制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三观,动力机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前进的动力。广大教职工和学生需要有端正的人生态度和拼搏精神,才能够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管理中。外界压力主要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目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等,这种压力能够产生之后容易反弹,外界压力也属于一种重要的动力因素。(3)竞争机制。市场运行离不开竞争,竞争机制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条件。随着高校的发展,竞争机制被引入高校的管理中,竞争机制注重公平,高校在市场的竞争中接受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引入高校的管理中,主要的功能就是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提高其工作效率,使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从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来看,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也依据自身的情况建立自身特色的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够满足高校的发展和创新。

二、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残缺问题

当前各大学都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责任制也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形式,这种形式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和喜爱。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真正依据民主思想办事的较少,大多是以权力集中思想来办事。在行政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学校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做事的依据,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上充分研讨决策,一些临时性的决议举手表决,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民主。但是在很多高校中,有些管理者过分追求形式主义,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开会的文件都是不闻不问。这种现象证明了行政部门对权力部门的依赖,行政部门对上级的指示不清楚,没有科学创建执行力,在工作中不切实际,各个部门缺乏沟通交流,尤其是行政部门和教务部门,几乎零交流,这种办事流程不仅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还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存在行政权力严重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

高校的主题永远离不开学术研究和科研创作,这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要求。高校要想成为知识和思想的集聚地,需要不断创新思想和积累知识,思想文化建设离不开新思想和新观念。因此,行政管理需要为学术创造一定的条件,学术管理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当前的高校管理中,出现很多行政权力至上的行为,行政权力侵占学术权力,导致学术出现下滑的现象,这也会导致行政权力降低。例如,当前很多高校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活动缺乏行政的支持,教师的需求难以满足,一些学术专家的提议被驳回,这些现象普遍存在,这证明了高校官本位思想的盛行。高校本身是学术研究的阵地,但是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会给学术研讨造成很大的困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也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因此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保障学术研究的正常运行。

3.严重削弱教育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

行政管理服务的职能主要是为人民服务,高校行政工作的宗旨也离不开服务,高校行政工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做好服务工作。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离不开为教学科研服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基层,要为基层的服务做好打算,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学校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的转变。从当前的学风、工作作风来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效率较低,甚至有些员工谋取个人私利,这些现象主要有几点表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缺乏服务意识;有些行政部门提供服务时收取利益;有些教职员工办事过程复杂,而且存在着收受礼品的情况。

三、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出现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第一,很多行政管理人员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岗位,这些人员不具备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缺乏管理知识,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学术利益纠纷时经常束手无策,这样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第二,各个高校实行管理和科研两手抓的模式,这样就使得更多管理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到了科研上,没有时间管理,降低了管理的效率。第三,很多高校行政部门在一些行政职能上不独立,经常承包给一些行政领导,这样就导致了管理不主动,工作积极性下降。第四,行政执行的过程被弱化。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中不注重决策,或者是决策缺乏连续性,往往将决策制定出来没有执行,这样的工作并不完整,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协调执行。

四、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实施策略

1.增强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转变自己的观念,创新思想,逐步突破旧思想和理念,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学校要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促进行政管理的宣传,积极引进具备先进教育行政管理经验的人才,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学校还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工作潜力,促进行政管理人员职能的良性发挥,保障高校科研工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耐心的服务,因此高校管理者在招聘人才时需要公平公正公开,采取考试的形式竞争上岗,招聘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要接受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学习一些岗位知识和工作技巧,并能够学以致用,提升自身工作素质,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2.强化行政管理执行能力

缺乏执行力的行政部门的一切决策都是纸上谈兵,行政执行力能够使管理目标高效地实现。高校进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行政执行力,因此高校在制定行政管理目标和计划时,应该注重计划的执行力,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使高校内部的氛围更加民主,认识到教育团体的形式和劳动对象,正确认识行政执行力,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3.协调好行政与学术的关系

首先,高校要采取措施密切行政权力和学术之间的关系,学术的研究和创造需要一定的氛围,行政管理能够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和谐氛围。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权力都在学术权力之上,很多学术人员几乎不参与管理决策。因此,在学术权力的机构中,很多专家学者要尽量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明确自身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建立全面的行政机制,将学术权和行政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快速的发展。其次,行政人员与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很多高校管理者将教师和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对立面,认为教师由于地位原因比较傲慢,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管理,因此很多行政工作无法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支持。这也是高校行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师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两者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为高校服务。还有就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有些员工官本位思想严重,这些问题都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此外,师生和行政管理人员没有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几个角色都有一定的难处,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扩大行政管理的途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参考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学校的一些重要决策和制度公开,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办公更加透明,使行政管理人员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4.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发挥校园网作用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组织,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话能够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为人们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高校行政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校园网传递出去,为了使行政管理信息的传递流程更加简化,使相关的管理部门效率更高,行政部门可以将学校的一些重大决定和会议通知传达到各个学院,教师在登录教学管理系统时就能够看到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情况。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研究课题,但是要想做好教育和科研,前提就是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中,要理清参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让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1.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认识误区,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一,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普遍存在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思想认识误区。如果将失业保险工作比喻成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他们会把失业保险业务经办看成汽车的动力驱动系统,是正能量,把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当作汽车的刹车制约系统,是副作用,而没有从健全完善失业保险业务经办与行政管理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共同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健康运行的角度,去正确看待失业保险行政管理的监督制约、规范运行和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习惯于原来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成立前的不受约束监督、直接对人社部门领导负责的思维模式,不愿意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好像接受了监督指导,就得对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就成了行政管理机构的下属,在二者机构规格和干部级别对等甚至经办机构规格要高于行政管理机构规格的情况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更不愿意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第三,个别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在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运行上,思想认识站位不高,有的以为设立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就是为了增加几个行政编制,解决一个正科级干部级别的问题,对于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成立后干什么工作、怎样开展工作等问题考虑得较少,甚至很少关心和过问。第四,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在理顺管理职能、争取开展业务方面工作做得不够,怕得罪人,不敢触及矛盾和问题,不愿向领导建言献策,工作上维持现状、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得过且过、甘于无为。

2.职能配备不具体、职责权限不明确,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体制症结。目前,各地市人社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大多是在2009年机构改革中原人事局和原劳动保障局合并为人社局后成立的。其职能配备大多是在借鉴省人社厅“三定方案”的基础上,沿用省人社厅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规定而来的。但是,由于省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偏重于宏观管理、政策制定和业务指导,地市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沿用省级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规定明显不符合地市级的工作实际。一是因为失业保险的政策制定权限主要在省级,地市级拟定政策的空间和权限很小,把失业保险宏观管理和政策拟定作为地市级机构的主要职能内容明显不符合地市一级的实际情况;二是因为省级人社部门没有设立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省级行政管理机构根本就没有对同级失业保险经办业务进行行政监管的职能,而这恰恰是地市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职能规定“大而空”、不具体,职责不清晰,权限不明确,直接制约地市级人社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影响着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3.工作机制不健全、业务运行不规范,是导致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四虚”现象的方法诱因。在思想认识不重视、职能职责权限不明确的前提背景下,要开展好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就只能依靠现有的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应该说,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许多的管理事项和权限。比如:《劳动合同法》、《失业保险条例》和《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以及其他国家和省失业保险政策,规定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监管工作,分别是: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审核备案、关闭破产重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备案、审定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内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补贴支出、审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审定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支出、核准失业保险拟接收失业人员的资格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建立明确谁受理、谁审核、谁批准等内容的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建立明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结时限等内容的规范业务流程,致使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没有把握好管什么、管多少等行政监管的深度和幅度,没有找准行政监管与业务经办之间的业务平衡点,以至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行政监管职能束之高阁,不能落到实处。

二、相关建议

1.摒弃传统思维,走出认识误区,切实提高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失业保险行政管理与失业保险业务经办,是失业保险管理工作两个不同的侧面,具体到地市级来说,行政管理侧重于行政监管,业务经办侧重于经办执行,二者工作性质不同,管理各有侧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失业保险工作健康稳健运行。当前,健全完善失业保险业务经办与行政监管的相互监督约束的管理机制,是地市级失业保险维护基金安全、规范业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为此,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和行政机构的负责同志都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把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正确看待二者工作的重要性,既要摒弃传统思维,走出重业务经办、轻行政管理的认识误区,又不能因过分注重行政管理而让业务经办感到处处掣肘,不能正常方便快捷地开展工作。其次,经办机构的负责同志还要站在维护基金安全、保证干部安全的高度,去正确认识行政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接受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应该说,当前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总体队伍状况是好的,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成绩不能代替约束,任何一项工作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就会失控;任何权力如果不加约束,绝对的权力就会滋生绝对的腐败。按照底线思维的要求,凡事都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加强行政监管就是贯彻底线思维要求、维护基金安全的重要工作方法。大量工作实践告诉我们,管理规范,基金安全,干部就会安全;加强监管,保护基金,也是在保护干部。再者,行政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还要在业务管理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正确处理好与经办机构的业务关系,不能越俎代庖、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要插一竿子,做到监管工作到位但不能越位,工作及时补台而不能拆台,保证成事而不能误事。

2.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赋予职权,切实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理顺职能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工作,必须理顺其管理职能,明确其管理职责,赋予其管理职权,推动行政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为此,人社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主动为失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撑腰做主,从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赋予职权方面确立行政管理机构正式的行政监管地位,保证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的行政管理机构都能获得具体的职能、明确的职责、明晰的职权,切实解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业务管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职能交叉、管理错位等问题。具体来说,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行政管理机构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审核备案、关闭破产重组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备案、审定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内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补贴支出、审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审定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支出、核准失业保险拟接收失业人员的资格等六个方面的行政监管权,明确要求上述六个业务事项未经行政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办理相应的业务经办手续,不能支付相应的失业保险基金。

第4篇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问题与对策

自党的以来,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新时期又面临着新任务,当前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进入到创新和完善职能的新阶段。这需要在科学定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梳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错位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提出建议对策。

一、正确认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

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和执法者,对其明确而科学的定位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依法赋予的职能。市场和政府之间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二者有着各自独特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规律,不可相互替代或侵占;另一方面,只要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就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这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中必然包含着工商部门的职能,即“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工商行政部门的这些职能是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通过法律确认的,如市场准入法、市场行为法、市场交易法等都为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执法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

其次,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向社会提供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良性经营秩序这一公共产品。这里面有三个关键概念:一是“经营”,这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二是“秩序”,这就指明了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提供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其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发展为宗旨;三是“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就确定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属性,它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提供,全体社会公民从中受益。只有深刻理解这三个概念,才能科学定位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表现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培育和市场服务。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依法对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审查、登记、变更等,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起点。市场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构建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市场培育是在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对市场发展环境的培育,促进市场各因素不断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市场整体规范程度。市场服务职能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市场主体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市场服务,如市场信息、商标注册、消费者维权、企业资质和信用查询,等等。

二、当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错位的表现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从计划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历经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考验和锻炼,但在机构设置、制度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难免有旧体制的痕迹和路径依赖的惯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的职能错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泛化。从现实情况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没有专门性法律去确认去职能范围,因此各个法律都有可能涉及和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其职能泛化和模糊化;并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政府、职场主体、消费者乃至社会公众的交集中,致使其职能多样。这种职能的泛化、模糊化、多样化的现象在总体上是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弱化。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越位。这主要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了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行使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代替市场和社会做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工商机关背离自己的监管和执法职能,而直接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工商行政部门甚至公然介入到地方的拆迁工作中;还有的却在从事着一些本应由市场或社会组织承担的工作,如市场消防安全、物业管理等。民间“工商部门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的说法就是这种职能泛化现象的生动写照,这既不利于工商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第三,工商行政管理体系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之后,如一些该出台的法律未能及时出台,一些该赋予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未能有效赋予,一些该废止的法律(违反市场竞争规律的法律)未能及时废止;另一方面,垂直管理贯彻不彻底,尽管我国实行了省以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但由于这些部门总是生活、工作在特定的政府管理之下,其市场监管和执法必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影响、干预甚至控制,这严重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的独立性。

三、全面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对策

针对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科学定位,全面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力促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工商行政管理的力量。

第一,整合核心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加WTO之后,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这样才能保证不缺位、不错位。这主要包括四大安全体系:生产安全、交易安全和品牌安全和生活安全,涉及市场进出、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商标管理、市场案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只有做好这些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核心工作,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核心职能的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将监管、执法和服务结合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虽然是政府部门依法授予的监管市场和依法行政的部门,但它并不是冷冰冰的衙门,而应该是将监管、执法融入主动为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当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转变管理观念和思路,依法运用自身掌握的大量市场信息,积极开展一些高端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市场主体发展和消费者维权提供职权范围内的服务活动。

第三,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努力化解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不断显现,能否化解这些矛盾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效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担负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等常规性工作上,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市场监管、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商标保护等新任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深层矛盾,也是老百姓关注度很高的民生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解决这些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上做出更大、更有力的贡献。

第四,紧跟时展,运用新科技成果,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融入这种时代潮流,运用新科技技术来提升履职效果。如,加大网上办公力度,开展网上审批、网上办照等,减少人工审批环节,这既可以节约市场主体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市场准人速度和透明度。通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机联网,提高办事效率,建立网络咨询、申诉、举报以及消费安全预警、查办案件、行政执法的综合体系,这样既提高了消费者维权的效果,也实现了依法行政的科学化、网络化,全面提升了工商行政管理效能。

第5篇

    一、正确认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

    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和执法者,对其明确而科学的定位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依法赋予的职能。市场和政府之间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二者有着各自独特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规律,不可相互替代或侵占;另一方面,只要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就有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这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中必然包含着工商部门的职能,即“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工商行政部门的这些职能是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通过法律确认的,如市场准入法、市场行为法、市场交易法等都为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执法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

    其次,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向社会提供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良性经营秩序这一公共产品。这里面有三个关键概念:一是“经营”,这就是说工商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二是“秩序”,这就指明了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提供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其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发展为宗旨;三是“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就确定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属性,它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提供,全体社会公民从中受益。只有深刻理解这三个概念,才能科学定位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表现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培育和市场服务。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依法对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审查、登记、变更等,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起点。市场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构建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市场培育是在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对市场发展环境的培育,促进市场各因素不断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市场整体规范程度。市场服务职能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向市场主体和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市场服务,如市场信息、商标注册、消费者维权、企业资质和信用查询,等等。

    二、当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错位的表现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从计划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历经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考验和锻炼,但在机构设置、制度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难免有旧体制的痕迹和路径依赖的惯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的职能错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泛化。从现实情况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没有专门性法律去确认去职能范围,因此各个法律都有可能涉及和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其职能泛化和模糊化;并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政府、职场主体、消费者乃至社会公众的交集中,致使其职能多样。这种职能的泛化、模糊化、多样化的现象在总体上是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弱化。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越位。这主要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了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行使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权力,代替市场和社会做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如工商机关背离自己的监管和执法职能,而直接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工商行政部门甚至公然介入到地方的拆迁工作中;还有的却在从事着一些本应由市场或社会组织承担的工作,如市场消防安全、物业管理等。民间“工商部门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的说法就是这种职能泛化现象的生动写照,这既不利于工商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第三,工商行政管理体系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职能难以有效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之后,如一些该出台的法律未能及时出台,一些该赋予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未能有效赋予,一些该废止的法律(违反市场竞争规律的法律)未能及时废止;另一方面,垂直管理贯彻不彻底,尽管我国实行了省以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但由于这些部门总是生活、工作在特定的政府管理之下,其市场监管和执法必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影响、干预甚至控制,这严重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的独立性。

    三、全面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对策

    针对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科学定位,全面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力促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工商行政管理的力量。

    第一,整合核心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加WTO之后,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整合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职能,这样才能保证不缺位、不错位。这主要包括四大安全体系:生产安全、交易安全和品牌安全和生活安全,涉及市场进出、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商标管理、市场案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只有做好这些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核心工作,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核心职能的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将监管、执法和服务结合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虽然是政府部门依法授予的监管市场和依法行政的部门,但它并不是冷冰冰的衙门,而应该是将监管、执法融入主动为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当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转变管理观念和思路,依法运用自身掌握的大量市场信息,积极开展一些高端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市场主体发展和消费者维权提供职权范围内的服务活动。

    第三,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努力化解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不断显现,能否化解这些矛盾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效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担负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等常规性工作上,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市场监管、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商标保护等新任务。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深层矛盾,也是老百姓关注度很高的民生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解决这些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上做出更大、更有力的贡献。

第6篇

.

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对档案机构、档案行政制度、各种档案行政管理关系的合体,对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历史上,我国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出现了三次变革,现阶段的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局馆合一”。但是“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在实行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对这种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

现阶段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争议

我国现阶段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局馆合一)的应用从1993年以来,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议,基本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形成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我国性质特点和优势。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受这种工作体制的影响实现了档案失业的发展。局馆合一的实行能够实现两种职能综合发展,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科学的行政档案管理体制。另外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是对原有档案管理体制的简化,是政事合一的体现。理论界对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认识的对立和各自一方所处的立场存在关联。

现阶段“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实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档案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和趋势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局馆合一”企业档案行政管理运行模式设置依据不合理.。我国企业档案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三次变革,“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是第三次变革,对于这次变革的态度,有关人员的态度不一致。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将精简结构作为基本改革目标,企业档案部门的工作较为被动,对档案工作管理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容易带来职责不明确。企业档案行政管理要具有明确的职责和性质,否则就会出现政企不分的情况。“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是将企业档案局和企业档案馆职能合并到一个机构来行驶相关的权利。但是在实际中,“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仍有同一批人员组成,由此出现了同一个企业的同一批人,在同一种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还需要履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划分和实现在实践中难以进行严格的区分,一旦出现差错就难以有效解决纠纷。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改革发展目标不一致。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存在行政化发展的倾向,事业单位的自身职能被弱化,无法实现自身发展。

“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了政事统一管理,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常会出现政事不分的情况,尤其涉及到员工员工待遇,企业档案局和档案馆人员会采用一切手段争取公务员的身份,和行政改革发展目标发生冲突。

完善我国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的策略

加强对企业档案行政管理的双重领导。在“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可以对档案局、档案馆进行双重领导,将“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融入到党委和政府的管理 工作中。

实现企业档案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分开管理。针对现阶段企业档案局、档案馆发展的行政化,档案行政管理主体弱化的情况,要实现对企业行政档案局、档案馆的分开管理,让不同部门完成不同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档案行政管理发展。档案局作为政府部门负责管理行政事务的工作机构,需要有效行使自己的职能。档案馆则是需要发挥出自己对企业行政档案的安全保管、开发、利用,并要在工作上得到相关档案局领导的业务指导。

实现“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档案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国家机关和一些事业单位,而是被人们更广泛地应用早社会组织中,企业档案管理所有权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也对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局馆合一”档案行政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能够满足企业不同主体对档案管理应用的需求。在社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量出现下,企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体档案有效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有价值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

提升档案行政管理效率,允许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差异化的存在.。我国行政机构的内部机构安排是一种上下对应的模式,下级机关的设置需要和上级机关的设置协调统一,内部机构的设置需要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市区、县城政府内部设置的机构和省级设置的机构之间存在一差异。针对这种差别,档案行政管理也要适当进行调整,因地制宜,从而建立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档案行政管理模式。

实现对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现阶段的企业档案局单一负责管理档案事务,没有对企业档案文件进行有区分的管理,不利于现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档案行政文件管理的原因是档案大多由文件转换发展而来,如果不对档案文件进行控制就无法保证档案的质量。同时,文档合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文件的管控,实现对文件的统一管理科。最后,在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面对大量出现的电子文件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对相关档案文件的分析。

第7篇

相关热搜: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

引言:行政管理对社会和生活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需要跟随社会背景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追求创新,利用知识创造财富,从而体现各自的价值。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带来的众多创新的因素,为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指的是依靠知识和信息的力量发展经济的模式。在这种模式,新型技术和方法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整个社会的深入改革的发展带来的新契机。知识经济突出特点可以分为三点:

(一)全民素质得到提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认识到法律和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参政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现代人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谈论内容集中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全民素质的提高给行政管理的具体步骤和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起到了监督行政能力的作用。

(二)信息社会化、公开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共享,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信息。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进而可以享受现展的文明成果。

(三)创新产品和创新思想活跃。在知识经济时代K,创新产品和创新思维是最大的特色。人们对社会需求十分敏感,进而创造出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产品,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式,细化管理能力,简化管理步骤,使得管理保持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

二、知识经济给现代行政管理的积极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为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各种要素,是社会破旧立新的关键。行政管理需要利用好知识经济带来的技术、思想和人才等多种资源,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时代新矛盾。

(一)完善行政管理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思想和经济形式涌入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行政管理的认识,对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完善自身的服务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行政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进步的内在因素,是突破制度缺陷的关键内容。我国经历了多个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行政管理理念需要与经济发展处于相匹配的状态,促进经济进步,完善行政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正在加速行政管理的发展,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二)细化行政管理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给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建设精细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事务简单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运用,使得社会经济出现更细分支,要求管理方向精细化,不断调整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部门的精细化涉及到管理运行程序精细化、部门服务内容精细化以及工作人员精简化。行政部门在认清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简化内容运作程序,满足社会需求,并不断提供工作效率。

(三)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方式自动化。在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部门几乎摆脱了纸质化办公传统低效方式,采用计算机和互联M等多种新技术辅助办公,大大缩短了事务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正确率,使得行政管理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种半自动化的处理方式与知识经济有着莫大的关系。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也必须接受知识经济的教育,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以便应对工作中的问题。知识经济为行政管理部门运转提供了硬件和软件设备,让管理部门有了承担处理新时期问题的能力。

(四)行政管理部门发展有方向。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各个国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在开放的环境中,行政管理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看法,增强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以便灵活的处理新型问题,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化。

三、基于知识经济之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措施

行政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经济带来的时代元素,离不开技术、人才和创新等诸多要素。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进行提高,否则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服务需求。

(一)行政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模式。行政管理不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但是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增加内耗,加大经济活动的内在成本。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看,行政管理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依靠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优越性,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行政管理的改变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基层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收效。比如:资金预算和资金运转这两个阶段可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准确性的评估,减少资金不恰当利用带来的二次成本,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行政管理的改革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内部资源。

(二)行政管理人员不断优化,增强创新意识。行政管理效果与管理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会给整个管理带来明显的影响。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完善管理职能,使行政管理跟进现展。人才是创新活动关键的因素,有着巨大的潜力,对整个管理体制的革新和运行影响最为明显。比如:行政部门进行技术和体制的改革后,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实需求进行调整,进而使新技术和模式适应实际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管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其工作的基本素质,是完成基本工作的必备品质。行政管理层需要开发个人智慧,注重团队合作,灵活处理现实问题。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缺少配套的机制建设和保障建设,缺少长远和综合的规划。工行个人信贷体系建设不完善,专业条线不清晰,专业部室责权不明确。由于拥有了庞大的客户基础工行更多的关注数量型的指标进度,造成了部门间分别考虑自身的业务拓展和产品开发满足于现状,没有长远统一的规划。

四、完善工商银行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数据挖掘与应用。加强大数据先进理念的应用,结合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实际与信贷信息化应用管理现状,首先是要增强信贷风险决策的数据依托理念。在信贷介入、扩张、控制、压缩、退出时机把握上,提高信贷风险管理决策的量化依据比重。其次要加强数据之间相关关系应用,提高信贷风险预判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搭桥互联网企业,建立大数据为依托的信贷产品风险管理平台。模仿和跟进在大数据应用有领先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与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等企业合作,例如阿里巴巴等[2]。打造和形成以工行具有主导经营管理权的O2O、B2C、B2B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平台建成后,可依托平台不断丰富的信贷产品’积累网络用户的信贷交易信息、行为及信用数据信息,从中总结和摸索适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数据模型或方法,为深入推广应用大数据提供经验。

(三)建立多技术结合数据仓库,形成多渠道数据网络。建立依托关系数据库、并行处理和分布式技术等方法的数据仓库,加强相关技术的学习与引进,将全行不同系统中存储的涉贷客户信息,如财务、资金、经营信息等与贷款质量变化联系起来,从而在更完整的信息视图上揭示风险的关联性,提高风险早期发现和识别的可能。

(四)行政管理内部开展能力培训活动。知识、技术和创新思想等都需要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行政管理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的,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时刻接受新思维、新技术,确保行政管理处于先进水平。行政管理的决策层和执行层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找到制度或者自身的缺点,掌握更多的技术应用能力,带动行政管理的全面改革。比如:行政管理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操作方式的转变。现代化评估手段全部采用计算机处理,保证评价真实有效,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对行政管理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性反馈。行政管理内部开展的培训活动一方面我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规范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行。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结语:知识经济给行政管理的完善和发展带来了多种要素,使得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部门还应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找到新起点,实现突破。行政管理还应将创新思维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以便更好的适应现展环境。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重点研宄了工商银行利用大数据进行个人信贷风险控制的操作方式,得出了其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模式相比的优势,结论如下:①工商银行有较大规模的个人信贷业务及大数据系统,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②工商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个人信贷风险控制,与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相比,有多项优势;③大数据应用面临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方式来改进。

金融服务市场己经变得非常复杂,风险管理职能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在未来的数年中将继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综合性风险管理举措必须不断演变,以便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随着业务的变化,用来评估和管理风险的工具和流程也必须变化。大数据等技术将越发重要,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渐成熟,其技术在风险管理、客户分析、绩效提升等方面开始田显其重要价值。

第8篇

一、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困境

1、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缺失责任心

目前严重影响高校行政效率的不外乎有高校管理机构重叠、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高校行政管理以为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为目的,行政管理不能凌驾于师生及教学科研之上。部分行政职员对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缺乏了解,导致服务意识弱、态度差、效率低[1]。有些行政职员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只完成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对于他人的工作不帮不助,从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

2、高校管理机构出现重叠

行政管理是目前各高校多引用的制度,之所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出现一些新的管理机构,是因为部分原有的管理机构不再适用市场的需求,新的机构增加,老的管理机构没有及时废除。因为管理机构的重叠,使得各部门之间责权分工不够分明,职能出现交叉,职位过多,各部门之间开始不再协调合作,互相扯皮。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因为管理机构的重叠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3、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一些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缺乏法治理念,决策的民主性没有完美体现;还有一些高校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突破了适用范围,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了被管理对象的正当权益。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依据,行政管理制度出现的这种种问题,都会给高校的行政管理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比如,在对学校师生切身利益做出决定或处罚的时候,在程序上违反法律法规,不遵从应有的正当程序就会给高校带来恶劣的影响。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改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不失为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一条捷径,高校想要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先从改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做起。要知道思想观念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领导和管理工作人员长久的努力,并且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仅是观念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也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要求工作人员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摒弃传统的经验式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寻求创新,自上而下的去进行观念的创新,让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摆设存在。加强高校行政队伍的建设,就要真正发挥有才能的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职工的个性发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2、科学设置高校行政管理机构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过去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了庞大的管理组织系统,较多的行政管理人员也被牵扯到其中。所以合理划分职权范围,革除陈旧部门的工作,在遵循高校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达到行政管理工作高效率的进行,就要精简原来的部门,提高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协调好格部门的关系,使“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从此不要在出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想要树立高校的良好形象,使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交相辉映,就必须设置科学的行政管理机构。

3、加强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操作,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对高校行政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能够加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2]。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方式包括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科学建设化的创新、专业化的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摒弃各种违规违法的制度和决定,各种相关制度的制定都要依据法律法规。高校行政管理要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依法。高校的建设与管理要想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就必须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法律制度规定。

三、结语

目前高校的改革越来越迅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式下,高校迫切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效率,但是,高校的一些现行管理体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十分不利。如以上所列的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缺失责任心、高校管理机构出现重叠、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这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早的解决,越有利于高校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高校只有不断的向前发展,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社会抛弃。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55-01

一、自来水公司的基本情况

渭南市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0年,现隶属于市城乡建设局,担负着我市城区生产、生活用水的供水重任,为公用事业型企业单位。目前,公司公司共有职工415名,总资产1.074亿元。有地下水厂4座,地表水厂1座,水源井32眼,水源地4处;日供水量约为4.5万m3左右,年供水量约为1500m3;供水人口约21万余人,供水面积约26余万平方公里,供水管网总长约86余公里,供水用户总数乐2250余户;供水用户普及率为70%,供水面积覆盖率为90%,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8%,供水管网压力合格率为92%;公司是我市城区供水的主力军。公司设有办公室、财务室、政工科、技术科、生产科、经营科、水质科、材料科、总务科、保卫监察科、内审科、工会办、筹建办、管网所、营业所等15个职能部门,东、西、南等3个水厂,纯净水厂、修校表站、市政工程公司等3个三产部门。公司奉行的企业精神为“团结、奉献、务实、创新”;服务宗旨为“让政府放心,是群众满意”;职业道德为“爱岗敬业、为水清廉;为民负责、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安全供水”。

二、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

(一)实行和完善行政经理负责制

实行行政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经理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经理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管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二)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制胜的法宝之一。

(三)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以恰当的目标来引导正确的反应行为以准确的绩效评价作为奖励的科学依据以不同客体的针对性奖励措施完成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高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举措

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有下面项举措: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是保证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而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企业设置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必须兼顾企业的内外特点。进而能够充分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实施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合理建构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将行政与管理合理有效的进行结合,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强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

(二)坚持科学合理的自来水公司管理方法

自来水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自来水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自来水公司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同时在自来水公司运行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对于自来水公司企业项目建设从开始阶段到后续的实施建设都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监督。要重视成本预算合理进行预测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来水公司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科学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充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自来水公司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通过各项工作秩序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其次在自来水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在企业发展中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为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