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时间:2023-11-22 11:06:01

导语: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欧建筑;传统建筑

1前言

作为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艺术,建筑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致使建筑风格的分界线不再一如既往的明确。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回归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方可探寻出各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中欧建筑正是世界建筑之林中的两大代表。中欧传统建筑在材料使用,色彩选择,美感效应,建筑理念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成因可以从中欧两地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时下,中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一大趋势,两大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比较,交流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本文将对中欧传统建筑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自然成因与文化成因两方面阐述形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为国内建筑设计者们提出少许建议。

2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分析比较

中欧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中欧传统建筑在外在与内涵两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2.1建筑外在的差异

2.1.1建筑色彩的差异

从对颜色的喜好上来看,中国人视红色为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以往的建筑者们多将建筑装饰为红色。鲜艳夺目的颜色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欧洲传统建筑则以灰、白、蓝为主色调,外表的低调朴素暗涌着一种对朦胧美、理智与冷静的追求。

2.1.2建筑选材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体系。木材的质轻,和缓在适于横向延展的同时在造型上彰显出曲线美与生动的气韵。不同的是欧洲传统建筑以石为主要材质。石质的建筑高耸入云、造型厚重。各式各样的柱式便是其建筑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适用于个体生活,往往由居民的经验与巧思所得。而欧洲传统建筑中则融入了精密的力学知识,例如宽广的教堂足以容纳上千会众。

2.1.3建筑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建筑个体在同一平面上铺展开来,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追求一种空间上轴线的对称。中国人通常将建筑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庭院与走廊的结合正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含蓄,严谨的建筑性格。然而欧洲古建筑布局无时无刻不凸显着单体的艺术效果,空间上轻盈的垂直线贯穿于整体,高耸突兀,犹如飞腾的火焰,体现出公民们对神灵的崇拜,对天国的向往。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布局中运用到彩色玻璃窗画、罗马柱、水晶大吊灯等元素,每当光束投射入圣殿,烛光、苍穹与圣坛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使信徒们心中产生一种模糊的崇敬感。此外,建筑者们还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宏大雄伟。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的中轴对称截然相反的的中心放射状,渲染出自由的,开放的氛围;显示出城市强大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

2.2建筑内涵的差异

2.2.1建筑美感效应的差异

建筑的美感效应暗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中欧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来了两地传统建筑不同的美感效应。从观摩鉴赏的层面看,中国传统建筑更适用于“游览”,欧洲的传统建筑侧重于“观望”。置身于中国的建筑中,情随境迁,感受各种细节的精雕细琢,游走于虚与实之间,领会建筑中蕴藏的神韵。身处欧洲,可将古建筑们视为一件件独立的雕塑作品,感受其孤立的空间氛围,特有的灵魂。建筑的美横冲直撞般暴露眼前,面对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客体将不由自主的萌发一种“朝圣”的心理,似与“上帝”在对话,华丽的美中透露着一丝丝浪漫的人文情怀。

2.2.2建筑理念的差异

文化底蕴深深根植于民族建筑之中,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建筑理念上。中欧两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对建筑设计理念就有着“建筑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这样的表述。在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的体验胜过物的自我表现,建筑的生活气息与理性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此外,“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古人们视建筑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中正纯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念因运而生。与中式传统建筑相比,在一直以“神”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观念中,建筑设计与雕塑设计为同一性质的艺术。欧式传统建筑以“创造静态美”与“以人观物”为主要设计理念。一所建筑的设计与雕琢一件美术品的视觉要求是统一的。

3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差异的成因

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在色彩、选材、布局、建筑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都可以从中欧两者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

3.1自然成因

3.1.1自然资源差异

中式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要材质。为什么古人会选择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质呢?第一,中原地区发达的林木资源便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且远比石材丰富易得;第二,相对石材,木材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第三,木材的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欧洲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结构上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即石质结构。首先,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那里的主要地形为石头山,石头山上很难生长出高而大的树木。其次,相较于木材,石材坚固性更强,易于防守,不怕火攻。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战乱频繁的欧洲,重要的城池都是石质的堡垒。再次,石头冷的调性也迎合了欧洲人崇拜上帝的心理。

3.1.2气候差异

气候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中欧两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两国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双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季风气候是东方民族的主要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冲积平原面积较广,便于灌溉,光与水土组合良好,这确保了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序,造就了古人们自然无为、温顺易养的性格。于是,平和、含蓄的风格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与东方民族相比,古代欧洲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致使土壤贫瘠,水土组合欠协调。海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们常要与狂风巨浪斗争。这也遂之造就了欧洲民族爱于拼搏,竞争的性格与“天人二分”的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应到建筑风格上便是极端,突兀的。

3.1.3内陆文明与海洋

建筑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与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时空观,即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身处内陆的东方人在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对四季变幻的依赖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时间意识”。而古希腊地形多变,岛屿众多且互不联续。这种独特的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无形中孕育了欧洲人强烈的“空间意识”。海洋环境的恶劣使得居民们常要应对自然灾害,使他们的空间布局,地理方位感十分强烈。

3.2文化成因

3.2.1宗教观念

中欧两国传统建筑的差异也受着不同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对往往伴随着功利色彩。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采用的多为民间与官式建筑的模式,与封建时期的其他建筑区别不大。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古欧洲,“宗教入世”的观念盛行。重要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座落在城市中,反映着人对上帝的膜拜。“尖峭、高耸、光怪陆离”的装饰风格呈现出意境的空灵。建筑形态的垂直向上,暗示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宗教美、崇高美、终极美的歌颂,对天国文化的向往。

3.2.2政治观念

建筑好比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思想。欣赏中欧传统建筑,要从政治文化的层面去体会与把握。皇权至上、等级森严是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小则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些也同样被反映到建筑上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维持秩序井然、轴线贯通的布局风格,数千年保持着整齐统一的风格。居民的住宅也会根据其社会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户人家的社会地位会由其住宅屋顶的形式、台阶的高低、面积大小可想而知。而欧洲传统政治则呈现出自由民主的风格。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伴随着大面积的广场,城市布局表现出同心放射状。在这种环境下,公民们性格开朗,过着自由的生活。

3.2.3价值取向

中欧两者的政治观念从根源上影响了公民的价值取向,促使了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形成。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欧洲传统建筑注重个体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际关系靠血缘来维持,文化自然表现出群体意识。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没有强权,海上贸易的繁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于是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文化本原。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家族式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盛行。此外,客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备元素。作为会友接客的重要场所,客厅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是“人和”这一理念的重要象征。相反,古欧洲建筑富有意识形态色彩。古代的设计者们利用建筑赞颂时代或暗讽现实。建筑可以创造优美也可以寄寓文化。建筑常被作为一种观念性、内在性的事物。

4中欧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建筑文化发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当下,文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化问题。然而,建筑与文化存在着血缘般的关系。因此,建筑更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好的建筑既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排斥外来建筑的信息。

4.1国内住宅设计的欧化现象

如今,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机会史无前例地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取舍。然而,全盘西化或单纯本土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内居民住宅的欧化趋势正是建筑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的一大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一代建筑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建筑师在对过去几十年建筑的思考与批判中,将中欧建筑文化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海经贸大厦在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庭院中,西式残墙断柱与中式白桥共存。而如今,国内居民住宅出现了欧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民族文化内核。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应从中欧传统建筑的对比中发掘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开发出一条可以更好的融合中欧建筑风格的道路。

4.2中欧建筑在客观规律中的融合与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建筑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即使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对比与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中欧传统建筑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将有助于国内的建筑工作者们发掘两国文化中优秀与合理的内核,推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发展。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能只是沿袭大多固定的建筑式样,而是应注重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层次的思想诠释。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工作者们要用更为包容的胸襟与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外来的建筑文化,正确处理好本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建筑文化关系。

5结语

建筑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中欧传统建筑在外观与内涵两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形成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普及,新技术、新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建筑更多还得依靠设计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文化格调的趋同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累积多年的民族情感,建筑工作者们应尊重它们并融入自己独创的特色。融合与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主流,然而盲目的移植或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可取的。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应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作者:马晨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炳和.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J].当代建筑,2007,(5).

[2]王丽萍.中西建筑人文主义比较[J].山西建筑,2008,(3).

[3]刘金祥.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J].南方论丛,2013,(3).

[4]李昌勇,张玉潇.论中西建筑美学的视觉差异[J].大家,2011,(14).

[5]苏生文.赵爽.石头与木头-对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认识(一)[J].文史知识,2008,(8).

[6]郭鹏飞.中西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异同初探[J].南方建筑,2006,(12).

[7]胡云杰,梁钢强.从文化内核浅议中西建筑文化[J].华中建筑,2008,(8).

[8]修贝贝,刘福智.浅谈不同自然观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6).

第2篇

1.文化的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字又通“纹”字,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条文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这里的“化”指化生。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物质活动方面,“文化”意味着耕作,而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等,这是西方的文化概念中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秉承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传承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启蒙运动发展而最终确立,并且几百年来兴盛于西欧、北美地区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同的。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1.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伴随着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产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美学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它能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国人的视野。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等,以及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化表现,必然有着与西方建筑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瞩目。从建筑理念上看,传统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及和谐精神,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中心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远古时代以来,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黎族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居住宅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黎族人民根据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黎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顶部是以茅草搭建的,屋子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属于中国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由于房子低矮,外形像船篷,内部布置像船舱,被人们称为“船形屋”,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2.西方建筑文化

第3篇

关键词 岭南建筑 西方建筑 近代化 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2003-06-30.

第4篇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在保存和发扬其传统精华的同时,摒弃其落后的,不适应现展的东西,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从传统建筑的设计原理、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等方面有所启迪、有所继承和运用、有所发展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

注释

①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142页

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65—66页

③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第62页

第5篇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民俗文化巧渗透

在进行7A Module 1 Unit 3 Halloween课文内容讲解时,我着重将中西方每年最为隆重的节日“Spring Festival”与“Christmas Day”进行了比较。在介绍“Spring Festival”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远古时期一种叫做‘年’的惧怕元宝形状食物的、吃人的凶猛怪兽。当时人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窜出来一次,而且在天黑后才出没,待到天亮,它便返回山林。于是就有了除夕夜吃饺子、放鞭炮、熬夜守岁,初一大清早走亲访友、拜年、收压岁钱的风俗。”

介绍“Christmas Day”时说:“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基督教徒将每年的12月25日定为Christmas Day。从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为新年假期。节日期间,人们制作圣诞树,买圣诞礼物,小孩临睡前在床头挂袜子盼望圣诞老人把礼物装进袜子里……Christmas Day既是基督教徒的节日,也是全民参与的西方新年,类似于我国的Spring Festival。”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中西方国家除了新年这个最为隆重的节日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比如,我国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保留的Dragon Boat Festival,吃汤圆、赏花灯的Lantern Festival,起源于嫦娥奔月典故、喝雄黄酒、赏菊、吃月饼的MidAutumn Festival;西方每年4月1日的April Fool’s Day,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的Thanksgiving Day……民俗不同,因此节日庆祝方式也不同。学生们在了解了各国节日历史背景后,就会深刻感悟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

二、中西方建筑比较,地标文化一览无余

中西方国家所经历的历史、工业革命进程,以及现代文明发展程度、文化渊源都大不相同,因此双方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标建筑领域的民族特色就在所难免地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通过“差异比较”教学法,使学生能对中西地标建筑文化有直观的认识。

中西方文化背景迥然相异,其地标建筑风格也不一而足。因此在开始授课之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 7B Module 1 Unit 1 Dream homes中Countries and Capitals内容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PPT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各地久负盛名的地标:中国的the Great Wall,Suzhou gardens;法国的the Eiffel Tower;意大利的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英国的Big Ben;美国的the Statue of Liberty等。综观世界各国,有着不同文化底蕴的建筑在风格上多姿多彩。通过对各国地标建筑进行了解,极好地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中西方饮食比较,饮食文化美不胜收

我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新课标,立足现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特别注意就课本中收录的西方饮食文化内容介绍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渗透,使学生能在熟知西方国家饮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英语语言素养。

各国各地的百姓日常饮食喜好、节日饮食习惯都大不相同。因此我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7A Module 2 Unit 4 Food部分“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内容的教学时,就启发学生对中餐和西餐的食物种类、烹调、食物风味进行了细致比较。

第6篇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特点;差异;比较

一、中西建筑文化的表现

相对于西方建筑而言,中国的风水文化是独特而神秘的。是两种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和代表。“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风水中,把大地是做有生命的物体,就像人体内有血液流动一样,视大地为龙,而气在大地中运行,聚气之地视为“龙穴”,在那里建造城市、寺院、住宅以及陵墓。

在西方,欧美的风水研究史也很长,他们研究风水的原因大概是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东洋的经济发展要快于西洋。起先,他们认为是儒学的作用,后来又转移到了风水的研究上来。在欧美研究中国的书中,以及在讲述中国人思考方式时,都会论及风水。他们把风水视为宗教、世界观和科学思想。

二、中西建筑的风格差异

1、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经历了 2000 多年的发展演变。自汉唐以来,已逐步积累了不少的建造经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秦汉风格。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隋唐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教文化,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明清风格。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城市生活内容和人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随之也改变了艺术的风格。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

2、西方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 2000 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檐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注意和周边环境的综合协调。建筑是开放的,外向的,因此把广场、花园、雕塑、喷泉和建筑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三、中西建筑选用材差异

1、中国建筑选用材——木材

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载体,其构造的合理性、逻辑性本身就具有美学品格。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受木材天然长度的制约,一根梁的跨度有限,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通过一级级举架,亦可取得相当的进深。无论宋代的《营造法式》,还是清代的《工程做法》,对木结构建筑造型有毫不含糊的做法规定,屋顶的“举架”,屋身的“柱侧脚”、“柱生起”,木构件的“卷杀”、“梭柱”、“月梁”等做法,都是木结构派生出的艺术处理,造成中国古建筑外观造型的多变。外部和内部的因掩盖建筑材料的粗陋而进行的涂饰色浆,油漆彩绘,或就建筑构件本身施以雕刻、填彩、包贴贵金属、镶嵌珠宝,其色彩、质感以及装饰纹样,有助于烘托特定的环境气氛。这种建筑形式和西方反差较大,西方游客可能更希望住在其中,感受东方居所的独特魅力。

2、西方建筑选用材——石头

在建筑史上,西方人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便一直由石头充当主建材,在西方有“建筑史即为石头史”的说法,雨果亦将建筑称之为“石头的交响曲”。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位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构造建筑,由最单纯的石柱桥梁、叠涩砌筑到拱券再到穹窿顶;砖石拱券由半圆拱到双圆心的尖拱;由古罗马平衡穹顶侧推力的厚重实墙,到哥特式使空间从实墙面中解放出来的轻巧扶壁,西方的建筑都追求高和大,集中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予以完成,成为等级势力的经济实力的象征。

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四、群体与个体的差异

1、重群体的中国建筑

从建筑空间布局上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群体的空间格局。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个格局,讲求“轴线”模式,中国建筑美是轴线下形成的“集体美”。如北京城规划中,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与紫禁城的位置布列,把中国人传统的天南、地北、日东、月西与紫微居中的宇宙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明十三陵、曲阜孔庙以重重院落相套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排列,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儒家“礼”“、和”观念使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组群统一、和谐,通过平面铺开来烘托气势,抑制单体建筑的凌空出世。对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的佛塔,也以多重水平线来削弱其拔高之势。这种布局不以单体造型取胜,而以群体的对称、呼应、错落有序形成整体气势。同时,中国人认为建筑是人造环境的实体表现,把建筑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用最恰当的形式和位置使之成为自然界的一道风景,人在建筑中就如同在自然界中,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特色。

2、重个体的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着力于竖直方向发展,西方人认为空间可以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这和其宗教观念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分不开。从圣经中建造巴别塔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对天堂的向往由已久,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展示了这一特点。

个性层面来说,显著特点之一是突出张扬的特性。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处处可见,这些西方古建筑都不遗余力地表现各自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形成一种以自然为背景、孑然孤立的空间氛围,建筑与自然之间缺乏沟通因素。显然,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主体意识、强调个体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第7篇

在世界建筑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其建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代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个性鲜明却又多姿多彩,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艺术瑰宝之一,其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与同样作为中国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深受文人墨客及世人喜爱推崇的山水画共同被誉为“姊妹艺术”。我们想要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进行考古、研究和欣赏,首先则要从中国整体文化的脉络出发,建筑即是文化,决不能就建筑论建筑,就技术论技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其哲学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类基本生存的侧重与关照。中国园林最终形成“模仿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便是——崇拜自然思想。

中国人更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表达这种感受。人们认为建筑的创造也应感受天地之宏伟,而力求创造一种能牵动人心的气势,叹山河之壮美而极力渲染一种能感化人心的意境。至于单体建筑物的飘飘欲起之势,如同书法的草书,绘画中的文人画一样,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的洋溢。在对待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在精神七的融合,所谓“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齐一”,把“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视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无论从平民的市井建筑、庙宇、宫殿及陵墓,古代中国对自然都本着认可、尊重、屈从和适应的态度。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山水画”再现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中,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则与中国山水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无处不表达出对中国山水画的在线。古人描绘山水就有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则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两者可谓一脉相承。古语有云: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历来如此。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园林的范图,而中国园林就是山水画的具体再现的对象。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它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了中国的传统自然美学观。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不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形成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人富于幻想,使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中国人常把建筑环境比作画境。由于着眼点在于富有意境的画面创作,不太注意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而着力于一座座单体建筑为造型单元在平面上铺展与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以及建筑组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呈现的画面效果。如透过一孔漏窗,南几叶芭蕉,一组怪石,数根修竹,巧妙地构成一幅幅画面。具有绘画特征的中国建筑,更重视建筑中的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感受的空间效果,追求所谓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中,借鉴了山水绘画的特色和部分手法。山水画一般在表现手法上善于通过“藏、露”技法,表现幽远、清静的意境。表达出一种“含蓄美”。而园林布局也历来讲究含蓄,通过曲折自由的布局,用“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抑景、漏景方法,用假山、小院、漏窗作屏障,适当阻隔游者视线,使人们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全貌。使游者身同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幽远境地,从而使园林更显得有艺术魅力。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同样也是运用了山水绘画中虚实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山水绘画其趣则在于方寸之间自由天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都是有限的。园林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景色,园林营造中来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得以实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构成上的差异

世界各国都有造园的活动,并且由于各自的文化、地域差异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造园手法和风格。东方文化强调美在含蓄,美在透与不透之间。古典造园者认为,在园林中最绝妙的是假山,是游廊,是屏门,是楼窗,要使游者体会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境。而西式园林则强调视野的开阔和舒朗,要体现景观的“大气”。空间结构不但不隔,反而要开放,而且是彻底的开放,要让满园景致尽收眼底。

其次,在中国的园林中亭台楼阁、假山、清泉只能作为整体的单一元素进行组合,不重叠、不反复、不夸张、不整齐。与之相反,在西方的构园理念中,几何、数学都是科学的、理智的,园林的风格也表现为强调整一、秩序,强调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西方园林空间构成的差异一直处于人文理念与自然的角逐中,反映出了各自人文观的差异。

结 语

山水画对于园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在园林中是最恰妥的再现。在园林的外部,它的空间、平面和线条的设计,用艺术的眼光打造一个景点、一座院落的。而在园林内部,几乎每一座建筑内部,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山水画的痕迹,无论是山水画的彩绘,还是有着立体感的各种山水画木雕,它们都是山水画艺术在园林中的直接表现。

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岭南建筑

Abstract: The Linnan building is a wonderful work of ar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c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nnan building reflects the people of Linnan ethnic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na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of view,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Linnan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nnotation.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cultur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前言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历代的建筑记载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变迁的特征和内容。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通过其形态、风格、价值以及与周围的空间形象表征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和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岭南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原因。自古以来的建筑文化都具有岭南人的开放、通融、以人为本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建筑中的一大流派。

1 岭南建筑的特点

岭南位于我国的最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大致包括闽南、广东、海南和广西桂林以东大部分地区。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每年的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数发生在岭南地区。因此岭南建筑的内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墙脚多数采用青砖、石块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较密集,屋顶层采用砖或其它材料压紧加固,防止台风的侵袭,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对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砖楼房,或者加厚墙体,达到防水、防风的效果。岭南许多地区靠近沿海,古时海盗出入频繁,因此这些地区建筑不仅要具有遮风挡雨,满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还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盗的防御功能。例如广东省开平市的碉楼是具有明显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有许多传统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无不体现其防匪、防盗的特性,开平碉楼现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楼风格各有差异,但有许多共同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较厚,材料坚固,易守难攻,墙体四周设有枪眼,人们通过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进行了望和控制,古时的碉楼一般配备枪械和铜钟等防卫装置。这些碉楼在广东三水也不少,但由于人为拆迁,现在只剩下寥寥无几,其余的荡然无存了。

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自始至终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岭南地区毗邻港澳台,海上交通便利,国际商业贸易来往密切,进出口商品频繁,自古经济就比较发达。所有这一切都给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不少岭南地区的城市,如广州、厦门等地出现了西方建筑与岭南建筑相融合的产物,即详楼骑楼"等。这些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商店,往往两排"骑楼"对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长达几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业长廊,为业主提供经营和居住的优良条件,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舒适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如广州市据调查,广州市区内骑楼街路段总计有36条,长度超过20公里,集中分布在旧城区约l0平方公里范围内。

骑楼建筑在商业街道较为集中,多为2~4层:底部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两层以上为住宅;临街立面处理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称为"洋式店面",骑楼建筑并肩联立而建,形成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也就是骑楼街。每栋骑楼是按照广州引进骑楼的基本章法(柱距4m,进深4珊,净高5.6m),由屋主自行设计建筑的,具有明显看到不同装饰风格。长堤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近代的高层建筑,如八、九层高的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都是广州市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广州市骑楼的最大特点是把门廊扩大,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空是骑楼,骑楼下一面向街敞开,另一面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骑楼自由选购商品。店铺后面是工厂、货仓、生活用房,楼上一般住人。这类建筑也可能受"干栏式"建筑的影响。商住结合,内外有别,方便实惠。另外,骑楼临街立面统一平整、仅有些内阳台显示了"挖空"的情趣。有的楼顶矗立的尖顶塔楼,有的正面墙顶挑出拱形雨篷。这些奇特的造型,为单调、平整的天际线增添了情趣。骑楼这种建筑模式延申到现在,普及到乡镇,扩展到工业。我国现代的工业园区,专业镇和新农村建设等。建筑小区,一般都是类似这样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我国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与乡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体现。

2 岭南建筑的技术风格

岭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风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条形,多间房屋并列组合,前面设有敞廊,遮阳板或屋檐,以遮阳挡雨,同时也方便用户行走。为防止潮湿和雨水浸没,多采用石柱础、高柱础及石梁。岭南地区雨水多,地处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错复杂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比较紧张,许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带,居高而下,分排建设,一个山坡形成一条自然村。村中房屋多为单层,屋顶为金字塔形,以泻雨水。在建材选择方面,一般采用泥砖、青瓦或青砖。有些富裕家庭,为防止偷盗,采用加厚墙,其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用砂、泥、灰捣固,非常坚硬。在山区,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岭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条形,还有方形和圆形。客家的围龙屋,是典型圆形布局建筑,以广东梅州地区最为常见。这种建筑由多围建筑群组成,每围由许多相连单间屋向内作一半圆形状,像半月牙形,围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与池塘组成一个圆形的平面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客家建筑的围合性和向心性文化,据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报》报导,仅梅州市现有客家围龙屋总数2万余座。客家的"土围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这些建筑墙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强的防御功能,墙体采用"三合土"技术,以筑土形式营造,再用砂灰批档墙壁,以防雨淋。这些围合性建筑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建筑已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但在岭南山区的乡村,依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建筑群,这是客家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结果。岭南地区江河多,海岸线长,许多以捕鱼谋生的渔民,长期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关心和组织下,他们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陆地,这些房屋矮小,形状似船,屋顶为弧形,人们称其为"蛋家"。为防止台风和水浸,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属板建成,一家一间。岭南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椐家庭成员情况来确定,除条形布局以外,还有中轴对称院落布局,这种布局类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间为天井,四周分别居住几个小家庭,这种布局有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员的沟通和照顾,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盗。

3 岭南建筑生态景观

岭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对各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岭南地区家家户户的周围都有园林、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许多人相信风水,认为好的住宅应背山,面水,位于缓坡(背玄武,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之地)。因此,屋的前方常建有池塘,池塘边种植树竹,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与房屋不可分割的自然景观。池塘既是风水组合的一部分,又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气候调节,这都给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水面,穿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南方的村落很少修建围墙,而是利用竹林,尤其是带刺的竹林,围成的天然屏障作为防御实体,同时还可遮档台风,防止台风对房屋的侵袭。村落进出口或公共地方,往往都种有参天古树,有些古树旁边修有土地庙,逢年过节,人们便来供奉。村民住宅的旁边,通常设有大小晒场,这些晒场不但是村民晒谷的场地,还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每逢炎夏傍晚,男女老少,一起来到晒场,聊天乘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岭南有些客家村落门前都设有一个数平米的空地,用来立桅杆,每当家中有人获得功名,就在桅杆区立一根长15m左右的桅杆,上掛功名旗,这也构成了客家村落的一独特景观。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很少荒山秃地。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绿色环境,每个自然村就象一座园林,有果树,竹子,芭蕉等。翠绿的海洋中,点缀着灰白的房屋,十分雅致。即使是烈日炎炎,室内也很清凉,村庄的是稻田,农作物随着季节变化,与村庄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即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出现,村落间出现了高楼大厦,但是那种传统的生态景观文化还是十分浓厚。

结语:

岭南建筑文化充分体现出岭南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岭南地区的建筑必须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收全国乃世界建筑文化的优点,实现美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颂等.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观.小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第9篇

关键词:香山饭店 中国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园林 建筑符号 建筑文化 里程碑 中西合璧 典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建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建筑设计正在趋同于国际化。但是我认为今天的建筑师更应注重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和对文脉的关注。历史对建筑师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然而,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浩瀚无边,加之现如今设计市场的功利氛围,消化并领悟其中的精髓难之又难。从30年代中国第一次复古主义思潮开始,中国的建筑师便为了这个目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有一些成功的实例,表达出建筑师对民族之路的思考。其中引起中国建筑界强烈震动的香山饭店,便是体现了对中国建筑民族化追求和探索的典范。

1、 展现园林风光,设置开敞布局

香山饭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香山饭店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整体结构上,它恰到好处的运用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借助大自然风光,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蜿蜒曲折又不拘一格。精心营造的山石、池水、花草、树木、曲径与白墙青砖,清新淡雅的建筑,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连廊巧妙结合,融入整个香山的自然风景之中,显现出江南园林特有的雅韵风情,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这一具有超前意识的名作,是对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提醒。香山饭店的存在是告诫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现代建筑技术的时候别忘了传统,优秀的作品大都吸取了传统的精华。

2.1 大厅入口空间以及大厅

我国北方四合院民居,常在入口处放置影壁来缓冲视线,南方园林也常于入口处做各种处理,以求得含蓄幽深之感,而香山饭店则将二者巧妙结合。巨大的屏风,避免了进入大堂时的一览无余与空旷之感,屏风中央的圆形窗洞产生的层次变化与纵深感,和框取大堂景观所产生的自然含蓄之美,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大厅顶部采用了贝聿铭一直比较推崇的的玻璃屋顶,改善了大厅的透光条件,而且出现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丰富了墙壁的光感。

2.2 颜色运用巧妙

香山饭店在用色方面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贝聿铭运用了三种颜色:白色、灰色、黄褐色,由于灰色和黄褐色均属调和、稳定的色调,不仅极易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协调,而且还给人幽雅、宁静的感觉;白色和灰色的巧妙运用使香山饭店的这座建筑纯净而自然,白色为主调,墙面大面积采用白色给香山饭店带来了鲜明而强烈的特征,而大门入口处的柱灯和大堂坐灯的小面积白色灯体,与大面积的白色墙面相互呼应;灰色是辅调,灰色用于屋顶、连接窗子的装饰格带、门窗套和勒脚等,使香山饭店更多了些江南园林的雅致与传统的设计气息。黄褐色运用在室内的陈设与装饰中,使得在细节上体现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气息。这三种颜色的巧妙运用使得整个香山饭店和谐而统一,纯净而高雅,成为香山风景区中的一个亮点,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2.3 灵活借鉴传统建筑符号

在建筑设计中,符号已经作为一种设计语言,被许多建筑师自觉或不自觉予以运用,以表达自己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南方园林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都被贝聿铭作为建筑符号用于香山饭店的设计之中。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如大门、窗、空窗、漏窗、砖饰、壁灯、宫灯以及月洞门、灯具、茶几等,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中国道家传统的行为方式,给观者一种完整而统一的视觉冲击。

3、 香山饭店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折射出了贝聿铭建筑在文化上的延续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2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香山饭店,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嫁接,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的桥梁。在与周围环境同化的同时保持了正统的中国特色。这种设计手法,既有亲和力又显得与众不同。贝聿铭曾经说:“中国的建筑不能重返旧式的做法。庙宇和宫殿的时代不仅在经济上使建筑师们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为建筑师们所接受。我希望尽自己的浅薄之力报答生育我的那种文化,并能尽量帮助建筑师们找到新方式……”

西方建筑倾向于用单一的正面建筑来表现自己的风格。香山饭店则不同,它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这里,贝聿铭把它发挥到了极致,是中国文化在建筑中的彻底体现,此刻贝聿铭已经把建筑浓缩成了文化,把文化渗透到了建筑里面,文化与建筑已经融为一体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香山饭店在开张七个月以后,美国授予贝聿铭普利茨克奖。香山饭店表现了建筑在文化上如何延续——不对过去横加批评,而是撷其精华,成就自我。我们从香山饭店看到:贝聿铭所代表的文化的决定因素是“归根”思想,凝练、升华并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其成功创新的源泉;人、环境、功能的有机巧妙融合,形成建筑的秩序是其内在逻辑,“以人为本”、“环境第一”是他创作的基本原则。

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建筑中的体现,使中西文化的交流不只限于字面本身上了,而是上升到一更高的层次了。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堪称是开了一个先河!

4、 香山饭店留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3个特色:建筑造型与外部环境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并且内部设计精巧。事实上,对贝聿铭建筑艺术创作创新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是狭隘的,其思想的启迪作用和深远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他的作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重温大作,我们发现:贝聿铭先生诚实可见的是基于最为普遍的概念和原则层面上的追求,独具慧眼地提升建筑通常关注的事物和现状,重视不同文化和特定地域建筑内在的逻辑及其与环境的关联。延续中蕴藏突破,突破中又体现延续。其艺术品味和文化韵味都是历练的设计结晶,经历风霜,历久弥新。香山饭店留给我们的是:我们要重视文化,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以人为本;建筑的形象都是由内在本质要素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所决定的;要考虑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创新的视角、处理手法却有很大差异。

一个好的建筑艺术设计创作就是探寻其内在的连贯性、明晰性及其与外界的关联。贝聿铭作品隽永得益于自信和坚毅、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经历和求实态度、怀疑和批判精神……。这些,对于我们无疑是困惑和迷茫中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牡,2005.

[2] 王天锡.国外著名建筑史丛书——贝聿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8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