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时间:2023-11-23 10:15:24

导语:在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第1篇

重点学科优势地位的确立,常常需要几代人积累,而优势地位的丧失,只在瞬息之间。丝毫的懈怠往往意味着机遇的丧失,意味着差距的拉大或被后来者超越。因此,重点学科建设,要常存“危机”意识,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现就中医内科学学科的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明确建设目标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中医内科学学科在中医院中是最能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是最具中医原创思维和潜力的学科。

学科建设按照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与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建成能够按照中医药规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科研基地;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和相对稳定的高水平中医药研究的专门人才;取得一批对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发展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初步构建符合中医药科学研究特点的微观科研机制和模式。使学科具有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研人才队伍、一流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一流的中医药重点学科群、一流的中医专科(专病),中医临床与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在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方面发挥龙头作用的新型的现代化的重点学科。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将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引进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带动教学现代化,医、教、研并重,使本学科成为具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学科。使本学科在中医内科糖尿病、风湿病、呼吸病的综合学术和技术、教学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稳定研究方向

学科发展方向体现了核心理论、前沿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个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长期稳定的。因此,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水平起关键性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方向是保证学科先进性、保持学科生命活力的重要前提。

根据学科方向的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稳定性原则、预见性原则,中医内科学学科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稳定持续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老年病、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中医药防治消化病。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又界定了突破口。如风湿病方向上在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基础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突破口;呼吸病方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突破口;内分泌病方向,以糖尿病为突破口。

3选好学科带头人优化学科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一个重点学科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优势的形成。在学科建设中,他既能将学术骨干凝聚起来,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四周,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因此,要选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医院对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定期进行考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能够把握现代科学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本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和科研思路,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第二,能够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吸引社会各方财力,保证本学科发展潜力。第三,能够对外实现交流合作,对内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提高学科内部凝聚力,增强学科发展活力[1]。

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学科队伍建设方针,引进、培养、聘用并举,在学科建设上一贯坚持以人才为本,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挥了人才优势,凝聚了学科力量。

在学科内部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培养学科人才,形成了各级学术研讨会研讨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中医内科学术骨干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中医内科本科生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学术气氛,加强了学术氛围,培养了学科人才,锻炼了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科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同时注意自我培养学术骨干,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和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为后备力量的三级骨干学科梯队,增强了学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健全运行机制

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成立了由学院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助理、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制订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整体发展目标和学术发展目标,制定各项制度和措施,强化落实,以确保阶段目标与预期成果得以实现。

为加强专家委员会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学院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负责对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阶段检查、阶段评估等工作,学院教务处和医院科研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建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并进行具体指导。开展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带头人指导下全面负责制订本学科建设规划、学术发展总目标和阶段任务,落实教学、科研、医疗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及时根据预期成果、实施方案、经费管理做好工作总结。

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来,学校和医院均调整、充实了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重点学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学科专科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学校宏观层面管理、医院直接管理、学科微观管理的重点学科级层管理体系,以及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等和医院有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重点学科建设保障系统。

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明确,有一定的人、物、财自主支配权。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每年纳入医院、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考核范围,纳入科主任的责任书内容。

学院和医院两级分管重点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建立了定期监督检查制,学院每年听取中医内科学科阶段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为重点学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学科内每年终进行一次全面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医院把重点学科的工作进展,建设成效纳入年度工作总结,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纳入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内容之一,按期考核,强化落实考评。

同时,为加强学术上的相互交流和优势互补,在学院和医院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中医内科学科不断加强了与协作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科研上密切协作,相互开放,在人员上相互培养,发挥了辐射和联系作用。

5注重科研创新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增长点,本学科在重点开展继承新安医学、华佗医学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中医内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近五年来,学科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5项,其中973项目2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3项,“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部委项目25项。科研经费总计为2367万。科研成果19项,获奖9项,获专利2项。出版专著42部,466篇,其中国家级论文259篇。

中医内科风湿病学科继承总结新安医家治疗痹病的经验,密切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和现代风湿免疫病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从脾论治的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在脾气虚证本质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提出脾虚致衰老学说,认为老年脾气虚证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的,是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不足的动态变化过程,脾虚证发展至后期可致蛋白质代谢、心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

呼吸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开展肺气虚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的研究,并结合肺系疾病的特点,提出了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理论、肺气虚证的四级分度标准、慢阻肺的虚瘀理论、伏燥论、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及肺系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同行及患者认同。

老年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中药临床研究基地。该科学术带头人、著名中医老年病学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中医药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见解。特别是中医新安医药治疗老年冠心病、老年高血压病、老年痴呆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学说。在国内率先提出“虚—瘀—衰老”的中医衰老模式,研制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寿星宝,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衰老学术理论和临床技术。

6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科研 医院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而高水平的临床医疗技术,是竞争中取胜的根本。科研创新因其在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促进上的作用,正成为维持和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医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推动学科发展,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有效的科研管理,良好的科研平台,完善的科研体系,及健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科研的根本途径。本文就如何提高医院的科技实力,加快医院的发展谈以下几点体会:

1、加强医院科研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提高科研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积极有序的科研体系,才能根本提高科研水平,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如可通过医院层面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体系,通过完善课题申报管理、成果专利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平台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有关科研的制度保障。管理部门应建立长远的规划,有的放矢,以优势学科为龙头,各学科协调快速发展,规范科研环境,通过具体奖罚措施,促进各科室科研能动性,调动临床工作者科研积极性,从而协调医院整体科研发展。在强化管理效能的同时,加强科研服务,整合科研资源,公开、公正、透明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科研信息,并为医务工作者科研活动提供专业服务。

2、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良好的科研平台,是提高科研水平有力的支撑。首先,应加强院校合作,可设立专门人员沟通管理,了解政府及高校科研政策,加强院校沟通合作,通过高等院校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充沛的科研人才、技术及资源,以申报并完成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其次,整合医院科研资源,可构建共享平台,与院外共建联合基地,强化信息管理,并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科研环境,如加强医院科研设备管理,使既有设备得到高效利用。建立健全医院科研设备的采购及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利用有限经费。完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应全面、规范收集科研资料,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妥善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材料对科研的再促进作用,加大对医学数据库,医学期刊收录管理投入,创造良好的信息获取平台。再次,构建良好的科研学术气氛,通过高层次的国内外科研学术交流,拓展视野,引进新的理念技术,拓宽科研合作渠道,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对涉及多科室项目,可成立跨科室联合科研小组,协作攻关[1]。

3、加大科研投入,健全科研激励及考评体系

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投入是保证,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医院应多渠道争取更多的资金,协助争取高级别的课题,如通过院内投入、合作引入院外资金等多元手段,设立科学研究基金,锻炼培育年轻人才,加快学科带头人成长的步伐,促使医院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2]。同时应完善科研资金的妥善管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实施科研激励竞争制度,可通过推行科研分级管理制度,采取个体化、有目标、分层次的动态管理方式进行实施与管理,从而促进医院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于此同时,建立科研项目的评估与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评估是为了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更好的项目中,以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使项目取得好的成效。

4、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科研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完善优秀的人才队伍,是提高科研的关键。培养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可有效地承担高水平的科研任务,推动学科建设,通过产生一批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以带动、促进医院学科的发展。医院应制定和完善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首先,应推广科研工作竞争机制,密切科研与医务工作者自身联系,如职务、工资等待遇;其次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才,这对带动学科科研水平,培育科研人才,加强学术科研梯度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加强临床优秀科研人员管理,这对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对医疗水平高、科研水平高、有管理水平,承担高水平项目、有高水平成果产出的优秀医疗和科研综合人才。应制定人才培养措施,设置优质岗位,创造良好的医疗和科研资源环境,使人才的特长有所发展,在不断提高医疗和学术水平中体现其价值,在社会和个人事业发展中留住人才[4]。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病例,应发挥临床优势,充分挖掘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科研能力,通过传帮带,切实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培育他们的科研水平。

科研尤其临床科研的特点是源于临床,针对性较强。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总结和发现规律,可提升对疾病认识,发现新的治疗手段,因此科研可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使医院形成优势特色学科,获得独有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并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科研的发展,也对中青年骨干、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科研工作的开展能促使他们认真考虑本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参与各类学术讲座等科研活动,加强与院内外的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

总之,医院应树立科技强院的战略思想,以科研为依托,促进学科建设,从而带动人才培养,应积极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完善科研及学科管理体制,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有效的考核及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强化医院各级人员的科研意识,培养结构合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吉德平,李雪,胡卫健.加强医院科研管理提高临床科研水平[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3(13):26~28.

[2] 张焕萍.科研投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2(16):223~224.

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03-03

中医药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表达中医药学,以支持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都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或设立了专业方向,有些院校还率先开展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但是,在这些高校中,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类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基础还很薄弱,相应的学科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需要,因此,如何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值得深思。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学科的设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纳入了议事日程。但与信息科学发展的步伐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问题在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构架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认识不一,教育体系研究非常欠缺,学科发展平台不完善,学科学术评定制度与评价体系缺乏。

1.1 学科体系架构与内涵不够清晰

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是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有关中医药信息学的阐述来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及内涵并没有取得共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学科建设者对学科体系结构、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科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目前对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认识,主要基于各自研究方向的理解,特别是有关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存贮、管理、传递与利用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内容,大都比较零散和片面,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内涵认识不清,因而在支持中医药各分支学科更好地利用信息科学方法,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技术规范、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疾病的防治体系等科学问题上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加强和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信息学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医药学快速发展的前提。

1.2 学科研究没有健全的评价制度

中医药信息学涉及同学科多分支和多学科多分支重组、多种研究和思维方法并用、多科多向研究者协作、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等,其同行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较为合理的评价制度,并始终处于科研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1]。但同行评价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存在同行专家”,如果没有同行专家,同行评价就无从谈起。而中医药信息学作为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特征,涉及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的跨度大,不易被理解,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可能由于其知识背景的局限而不理解或不全理解。因而,中医药信息学涉及的许多内容往往在学术界很难取得共识,相应地也给学科评价体系制度、标准的订立带来了困难。这必然给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如在高级别期刊杂志上、申请科研项目、申报成果等。显然,在评价制度上的局限,将导致学者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比在传统学科领域内从事研究付出的代价更高,不利于学科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1.3 学科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团队主要是通过一些交叉学科课题而聚集起来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在组织上通常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特别是在高校,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大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科研管理。另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许多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参与交叉学科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中医药信息学各方向的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

1.4 学科教育体系缺乏研究

由于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各自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表达方式不同,各自均已建立起了自身的学科规范和标准,客观上使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形成了各自封闭的状态,其交叉形成的中医药信息学因其跨学科特性,难以被所涉及的学科接纳,致使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队伍、学科组织、学术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等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人才培养不成体系,缺乏交叉学科应有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体系、系统的交叉学科教学方法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信息学师资队伍,更缺乏有利的人才培养体制。教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学科分科的限制,目前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能够担当培养科学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2 对策

2.1 研究并逐渐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框架结构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在正确认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核心理论、特色技术、优势领域,把握中医药信息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深入的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是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前提[2]。笔者认为,与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包含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复杂科学观点,以信息学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工具,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诠释与表达,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医药学系统的仿真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延伸人的智能与行为能力为目标的、符合中医药学科需求的技术与方法,包含中医药信息获取、存贮、传递与管理的所有方法。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四诊信息获取的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临床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学现代传承方法研究、中医循证医学支持平台及方法的研究等。应用研究包含所有的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的方法研究。如决策支持、循证医学方法、医院信息管理、中医药临床数据挖掘等。

2.2 加强高校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组织的建设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医药创新性、跨跃式的发展进程。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学生信息科学知识传授与学科人才的引路人,自身组织、学术团队的建设是保证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在于用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的思维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习惯。具备中医药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的人员,才能在研究中知道如何选择研究工具,理解和把握研究的可行性,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实现有价值的科学创新,因而交流平台的合理建设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全国有不少中医药信息科研机构,也有一些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的学术组织,但其向相应高校的辐射面还不够宽,影响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团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一个联合组织,作为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以利于培养符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信息与管理类人才。

2.3 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

科研平台包含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包括购置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与共享;软科研平台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及相关制度。中医药信息学科研究平台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具有人才汇入与创新产出的特点,在平台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上均应区别于传统科研平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科平台应能够有效地支撑知识创造和科学研究,能支持多学科交叉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如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学术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探索研究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2.4 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全面研究并实施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针对这些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但学科建设需要学科积累,需要自身特色的形成,更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研究环境与团队。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级学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人文环境基础。

首先,改革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体系,将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专业领域问题。计算机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转向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注重思维的引导,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来完成。

其次,把握中医药研究生与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中医药信息学奠定学科研究基础,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改革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培养如下能力,以便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①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能力;②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参与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设计、整理和诠释的能力;③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数据建模的能力;④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能力;⑤参与专业知识库建立与应用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具备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不同于一般的本、专科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把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定位在医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医学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影响,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奠定学科环境基础。在校内外举办大学科技园区,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充分“聚集”效应。加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此引导建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术环境。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这足以表明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中医药人才新型知识结构的期望。鉴于此,可以尝试建设各种形式的医学信息知识竞赛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来营造中医药信息学校园文化环境。

3 结语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从多学科间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与本行业内高校相关院系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与创新教育团队,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第4篇

1、以强化医疗质量控制为手段,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实施医疗质量的动态过程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标准,定期检查,奖惩结合,切实整改,提供优质便捷医疗服务,创建质量品牌优势。增强质量意识,建立现代医学模式的科学的医疗服务质量观;开展质量教育,端正质控心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案。认真完成2011年12月11日启动的《医疗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并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

2、防止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1)严格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2)认真履行行业准入制度,把好异地执业准入关。(3)严格执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4)认真组织学习并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开展医疗活动。(5)加强对纠纷多发科室的巡查,加强对问题医生的重点督导。

3、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学科品牌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力求快速实现我院实力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能力依赖型转变。继续把妇产科作为我院重点学科发展,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及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合理人才梯队,为申报市级重点专科做好准备;其次,做好乳腺外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我院的特色重点专科培养;增设疼痛门诊,拓展骨科业务范围;巩固发展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将血液净化中心做大做强。

4、加强门诊建设,规范专科、专家门诊,改善专家门诊诊室条件,力争将内科专家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规范到位。

5、以加强住院医师管理为着眼点,抓好“三基三严”工作,强化内涵建设,挖潜增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医师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探索建立岗位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全院医师技术水平及工作积极性。(1)不定期对住院医师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进行抽考,成绩记入年终考评。(2)每年进行两次三基知识闭卷考试。对考试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3)对新入院医技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尤其是法律、法规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4)对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大学生重点强化培训。

6、加强对医疗环节的全程监控。每月对全院医疗文书(申请单、报告单、处方、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抽查2-3次,并对医疗过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检查。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医疗质控专题会,对医疗不合格项进行处置并在医院局域网上公布。

7、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和协调.。并在6月底进行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8、抓好传染病疫情上报、登记和管理工作,并对传染病知识进行一次考试。

9、负责医疗投拆的接待、登记和协调处理工作。并力争作到每起纠纷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的处理办法,将医疗纠纷的处理措施进一步明确化。

第5篇

一、医学一系工作

20__年医学一系承担了学校10个专业,14门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完成教学8197学时,其中理论课4768学时,实验课342时。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并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两个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定期编写教学简报,将正反两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和教师本人,并督促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了封闭的教学监控环路。良好的教学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系20__届毕业生70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并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有178人,占25.11%,实际录取122人,占17.21%,创我系历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反映出通过教学评估,我系的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医学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我系的实践教学面临较大困难。为增加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20__年我系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充分挖掘潜力,增添了主干课程的课间见习,并增加集中见习和实习前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从教学安排上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实践机会。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坚持开展实习中期检查,并逐步增加检查范围,加大检查力度。20__年我系组成了内、外、妇、儿教研室的资深专家检查组,先后对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中国人民第四一一医院、上海市闸北区北站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等5所教学医院进行了实习中期检查。本次教学检查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亲临教学检查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教学医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皖南医学院在各教学医院的影响力。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适应临床医疗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我系追求的目标。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20__年我系改革了毕业考试形式,由原来的单一笔试模式改为笔试和客观结构化临床多站式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组织附院、芜湖二院及地区医院三十余名高职称临床教师,历时7天时间,逐一对709名毕业生,从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体格检查与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三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了广泛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前辅导,引导学生认真复习。结果709名毕业学生仅有8名学生不及格,经过补考全部通过。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毕业考试改革显示了极大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计划,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0__年我系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作好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同时,作为主要单位参加了学校申报国家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工作。20__年我系内科学、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外科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显示我系的课程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附院工作

1.教学工作

20__年附院共接收各专业实习学生623人, 1月6日临床专业实习生正式进入我院实习,为使同学们很快实现从医学生向临床实习生转变,在吸取去年评建期间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精心组织了十三个理论讲座,包括医院介绍、医疗流程、实习管理规范、院感知识、医疗文书的书写、临床技能操作、无菌技术、影像诊断原则等内容,由医院的临床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讲,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历时十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

为完善各临床科室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管理机制,我们一直紧抓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并要求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实习带教计划和出科考核方案。今年组织专家组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4次实习带教检查,专家们均严格按照教学管理考核评分表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并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切实公正的评价。通过检查,大多数科室按照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建立了带教工作档案、完成了科室教学活动计划、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今年6月起,组织内、外、妇、儿教研室的专家对临床专业的实习医生进行了三轮大出科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外科换药、影像读片等十几个单项的考核,基本上 涵概了临床医疗常规操作的内容,通过考核极大提高了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加强了我院实习医生出科考核管理,全面提升了实习质量。

为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增强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于20__年8月组织举办了 “皖医弋矶山医院20__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本次竞赛共49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学竞赛分为临床医技组和护理组两组同时进行,采取集中竞赛,现场评分,专家组与学生组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赛者均积极准备,经过现场专家及评委认真评分和评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

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院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关于举办“副主任医师临床教学查房竞赛”的通知》要求,将医院所有副主任医师分为3个年度进行教学查房竞赛。本年度的教学查房竞赛自4月15日起已进行了两个月,聘请6名教学督导专家作为评委,参赛选手为我院21个临床科室共30名副主任医师。教学查房实行全程摄像,由专家现场打分和观看录像打分相结合。查房内容为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实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入选病例由选手自行提供。此次竞赛不但强化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带教水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查房的规范开展,而且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2.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为促进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一领导和协调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院于今年9月成立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在医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指导、管理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经培训管理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班开始了理论和实践授课。本学期侧重公共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共计93学时。

3.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年中医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第三周期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进行了中期检查。临床药理学、消化内科、性医学科、超声医学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感染疾病科共九个学科负责人分别就本周期第一阶段学科建设情况作了相关汇报。通过检查,进一步了解了各学科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为顺利完成周期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今年,我院杨民和王少根同志被安徽省人事厅确认为第六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__年10月,经个人申请、科室推荐、教授委员会及专家评审、院长办公会会议研究,确定我院第一周期(第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第一周期青年骨干医师10人,至此,我院共选拔第一周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9人,青年骨干医师10人,培养周期为3年。为加快我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给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医院出台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引进人才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其早出成果。

4.科研工作

20__年度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项,其中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省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项;省卫生厅临床应用技术项目28项,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10项,皖南医学院中青年及人文社科科研基金项目45项,皖南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本年度共获科研经费99.60万元。组织1项科技成果鉴定,已在科技厅登记科技成果共3项。

截止20__年12月14日,全院共258篇,其中sci期刊2篇,国家重点期刊20篇,国家级期刊89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3部。

5.继续医学教育:

本年度我院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共参加人数750人;主办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23项,共参加人数2600余人。同时组织了院内及院外专家共举办学术讲座20余场,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医学影像、卫生统计学、心理卫生、医疗卫生法律、医学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并兼顾了医院各学科的特点。平均每场讲座听课人次达到100余人,除本院医务人员外还有来自芜湖及周边地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医学教育方面真正起到了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教学中心的典范作用,在芜湖市及皖南片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6篇

汪老接着问赵启正,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办得怎么样了。汪老对赵启正说:“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你一定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清华大学新闻教育,特别是支持清华国际传播中心的发展和壮大。”

汪道涵是赵启正的老领导,曾任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这是赵启正最后一次与汪道涵先生谈话,一个月之后,汪老病逝了。

1998年秋天,我接到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马文・卡尔博的邀请。卡尔博要我去那里做研究员并撰写研究论文。去哈佛之前,汪道涵先生约我去上海一座小楼里长谈了一次。汪老请他的助手黄仁伟教授(现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参加了会见。汪老嘱咐我:在哈佛期间,一是要注意师人长技以自强,二是要看看哈佛这个研究中心作为智库是如何运行的。等你从哈佛回来,考察一下中国哪所大学合适,也在那里创办这样一个新闻政治与传播研究中心,既为国家提出政策咨询和建议,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对外传播急需的人才。汪老还嘱咐我,在哈佛期间,要与刘康、崔之元、王绍光和王希这些已经在美国有名的大学获得教授头衔的中国学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听听他们对中国国际战略和国际传播的意见,并希望我与这样一批优秀的海外学者形成一个紧密的学术团队。令人欣慰的是,几年后,崔之元来到清华教书,王绍光成为清华大学的长江学者,刘康担任了上海交大人文研究院院长,王希被聘为北大历史系长江学者。

1999年7月初,我从哈佛一回来,汪老即向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推荐我到清华创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几天后,王大中校长、胡显章副书记在清华大学甲所请我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刘康教授(清华新闻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读博时的导师)吃晚饭,面议筹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设想。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于1999年7月15日决定成立校级文科重点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并调我来清华。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在我的商调函上批了这样一行字“祝李希光同志在清华大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清华大学为这个中心设定的建设目标很清楚:1,建议参与国内政策的形成;2,参与设定全球性议程的形成;3,创造能转变为政策的新思想;4,为政策建议提出政策论点和论据;5,具备出思想的人才、经费、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变思想和建议为政策的机制。汪道涵后来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和实施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唯一的国际舆论研究机构”。

中心成立之初,没有科研经费,当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希从个人特别经费中拨付了4万元,胡显章副书记从个人特别经费中拨款2万元。

1999年8月,清华国际传播中心国际协调员刘康教授代表我赴上海向汪道涵汇报了中心的建设计划。汪道涵对刘康说:“在美国,事关国家利益的研究都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在哈佛、普林斯顿等建立学术重镇成立研究中心,凝聚和培养人才,然后再逐步形成学科,建构理论体系。你要转告希光,美国的这个发展经验对清华大学新闻学科建设非常重要,值得借鉴。过去有个观点‘师夷之长以制夷’,今天可以改成为‘师夷之长以自强’。”

1999年10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外文局前局长林戊荪赴上海向汪道涵汇报中心筹建进展。1999年12月初,汪老在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鹏的陪同下,在北京他下榻的寓所听取了我关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筹建工作的汇报。会见时,时任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代表当时的王大中校长和贺美英书记表示,清华大学将全力支持李希光建设好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舆论学术研究智囊。在这次会见中,汪道涵就清华大学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特别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发展道路、方向和特色发表了重要意见。汪道涵说:“要研究最急迫的战略问题,紧紧扣住现实实际问题,从国际战略的高度为切入点,以研究国际政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导;从国际政治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搞起来,逐步完善成为一个重要学科。”

2000年春天,汪道涵不顾年事已高,来到北京,约我与时任中央外宣办主任的赵启正和时任副总参谋长的熊光楷共进午餐,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清华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高瞻远瞩,再次提出了未来清华新闻学院的办学思路和方向。在这次会见中,汪老说:“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综合国力,而且与它的国际形象有密切关系。研究国际传播,特别是美国媒体,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极大的学术价值。我们要用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精神来重视国际传播这个重大课题,要研究和了解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研究如何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使清华大学在新闻学、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领域成为能与西方传媒和学术水平等对阵的学术重镇。”

第7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区别;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这些国家及地区的主要疾病。慢性病患者的增多,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急切需要政府、社会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全科医学应运而生。全科医学主要面向社区与家庭,是融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等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1]。全科医学不仅是疾病诊治的研究,还是对疾病的病因预防、康复保健、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的研究。随着医学文化体系及医学模式的进一步发生转变,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该模式不仅认识到病人因素,还考虑到病人的环境因素以及由社会因素带来的对疾病的影响。全科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入国内,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及三甲综合医院起步与发展[3]。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全国各地的基层医院对全科医生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科医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全科医学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发展,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模式为“5+3”,即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3年的全科规范化培训,还有基础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后获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等培养模式[4]。想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的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学的经验,总结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之间的区别,提出不同的看法,为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区别

(一)教学的目的和对象不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谁,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水平怎么样,我们将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等。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临床医学教育实用性强,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二级或三级的医院工作,这些医院的病人大多数从基层医院转诊而来,他们的病情有的危重,有的疑难,这要求临床医生的临床理论知识扎实深厚,学以致用,从容处理这些疑难危重病人。而全科医学的教学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全科医学生,无论是“5+3”教育模式,还是全科医学转岗培训方式,完成结业后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和家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治疗的疾病多为一些常见病与慢性病。全科医学生要求掌握临床知识的广度,不要求其深度,整体上看全科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度要求更高,对于一个全科医学教师来说,要求掌握临床医学知识更全、具备的教学能力更强,全科医学教师不仅要带动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员掌握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影响疾病的环境社会因素,才能全面地处置病人、合理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包括内外妇儿等各门学科的知识点。临床医学教学方式主要通过面授。临床医学教学首先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个学科的纵向知识,然后是学生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实习,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全科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内容上的不同。全科医生培养一般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全科医学理论学习,主要内容为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肿瘤学、计算机基础等;第二阶段为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科学、康复医学等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第三阶段为社区实践[5]。全科医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同,虽然全科医学教学理念由临床医学教学发展而来,全科医学教学大多通过面授方式讲解理论知识,但是全科医学教学发展至今已数十年的历程,目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以病例导向讨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转课堂学习法、全景式教学、慕课形式教学、社区学习等[6-9]。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课间激烈讨论或者是辩论,最后通过老师的总结方式加深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会快速轻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

全科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全科医学教学,教学的进步才有医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倾斜、政府宣传,学校、教师对全科医学的重视力度,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等。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

国家一直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目前全科医学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教学基地以旧改新、设备设施陈旧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全科医学发展初期没有更好的落脚点,全科培训基地选址偏僻,教学设施陈旧。在全科医学发展初期,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全科医学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全科医学的发展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国家出面,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基础建设,并予以政策性倾斜,降低报考全科医学的考生录取门槛、毕业后定向工作等;需要政府对全科医学科的大力宣传,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前期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全科医学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进步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比较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与投入,全科医学教育相对薄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讲授方式仍然是全科医学教学的主流。以板书、幻灯片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情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教师大多为中级以上临床医师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后上岗教学,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采用临床医学教学思维上课,缺乏全科医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影响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全科医学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

(三)全科医学生的认识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科认识不足,对全科医学的学习价值观理解不深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有研究发现,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者所占比例占62%、成熟度较高者仅约13.0%[10]。由此看出,一门学科教育不仅要有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思想政治的培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对一名全科医生尤为重要。全科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思维观念,学生需要热爱和充分理解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全科医学更多是服务于社区与基层,走家串户、建立健康档案,看似每天做的平凡的事情,实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需要

(一)对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设多层级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级医院、县级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0年6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经过正规系统培训以及定向性培养安排,目前全科医学教育初见成效。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学科发展需要注重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新的学科发展之初,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全科医学基础课教师、临床教师和全科教学基地教师。作为独立单位的教师,在承担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一些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且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引进全科医学人才等措施来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肿瘤学、计算机基础等;第二阶段为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科学、康复医学等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第三阶段为社区实践[5]。全科医学的教学方式也不同,虽然全科医学教学理念由临床医学教学发展而来,全科医学教学大多通过面授方式讲解理论知识,但是全科医学教学发展至今已数十年的历程,目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以病例导向讨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转课堂学习法、全景式教学、慕课形式教学、社区学习等[6-9]。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前预习理论知识、课间激烈讨论或者是辩论,最后通过老师的总结方式加深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会快速轻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

全科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全科医学教学,教学的进步才有医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倾斜、政府宣传,学校、教师对全科医学的重视力度,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等。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

国家一直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目前全科医学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教学基地以旧改新、设备设施陈旧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全科医学发展初期没有更好的落脚点,全科培训基地选址偏僻,教学设施陈旧。在全科医学发展初期,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全科医学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全科医学的发展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国家出面,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基础建设,并予以政策性倾斜,降低报考全科医学的考生录取门槛、毕业后定向工作等;需要政府对全科医学科的大力宣传,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前期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全科医学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进步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比较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与投入,全科医学教育相对薄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讲授方式仍然是全科医学教学的主流。以板书、幻灯片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情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教师大多为中级以上临床医师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后上岗教学,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采用临床医学教学思维上课,缺乏全科医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影响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全科医学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

(三)全科医学生的认识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科认识不足,对全科医学的学习价值观理解不深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有研究发现,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者所占比例占62%、成熟度较高者仅约13.0%[10]。由此看出,一门学科教育不仅要有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思想政治的培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对一名全科医生尤为重要。全科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思维观念,学生需要热爱和充分理解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全科医学更多是服务于社区与基层,走家串户、建立健康档案,看似每天做的平凡的事情,实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需要

(一)对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设多层级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级医院、县级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0年6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经过正规系统培训以及定向性培养安排,目前全科医学教育初见成效。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学科发展需要注重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新的学科发展之初,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全科医学师资的综合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全科医学基础课教师、临床教师和全科教学基地教师。作为独立单位的教师,在承担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中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一些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且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引进全科医学人才等措施来加强对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争.浅谈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体会[J].青年时代,2016(21):173.

[2]汤志萍,黄婉霞,王富云.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153-155.

[3]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训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7):3155-3158.

[4]王良君.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9):5-6.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4):84-89.

[6]齐殿君,张联红,王爽,等.“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418-420,424.

[7]陈英,赵磊.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基本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95-197.

[8]杨琳琳,谢军,王大明,等.全景式教学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847-851.

[9]陈沁竹,徐王国,王燕.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0):1013-1017.

第8篇

灾难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并且灾难种类繁多、形式复杂,如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难或者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但无论何种形式,都给人类及(或)人类社会带来了损害。从医学角度而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只要引起人员伤亡、经济严重受损、设施破坏及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破坏性事件,若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援助,均可称为灾难。灾难本质上是个相对概念,在一定社区内,不同的医疗资源、救援能力会导致该社区承灾能力的差异,相同的破坏性事件对某些社区可以构成灾难,但对另外一些社区则不足以构成灾难,也就是说,大灾不一定就会带来大难,这取决于当地的承灾能力。灾难医学面对的是更多更广泛的多发伤员,要求医务人员在医院之外的极端环境即灾难现场进行救治,且救治方法不只限于临床抢救,还涉及到公共卫生范畴。灾难医学管理是以灾难医学为基础,以灾难应急为导向,通过管理技能满足灾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医学的需求,理论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地球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土木建筑工程、宗教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统计学等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相关学科,由此可见,灾难医学管理是多学科知识交融、学科跨度大的专业,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社会实践性。

2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

灾难救援工作侧重于院外救护与管理,灾难医学救援不仅仅强调医学救治,更多与组织管理、运行和指挥协调等工作有关。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是建立在科学人才培养平台上针对灾难医学学科进行综合培养的,能够对灾难医学的学科建设、基本理论、灾难医学资源准备、控制、评估和改进等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管理活动指导灾难医学活动相关的人员,使医学资源在灾难中发挥最高的效率及最好的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2.1培养目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目的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科学地建立灾难医学学科体系,通过研究灾难医学中所需的医学资源准备、调配、应急等实现对灾难的合理、科学应对,减少灾难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危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需围绕着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培养,即灾难医学需求、灾难医学资源及其资源利用管理,分别对灾难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心理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四个方面的医学技术实施,及其药品、血液、医学装备、后勤、信息和行政六个方面的医疗技术实施保障给予研究,并促使其能够将灾难医学管理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和深化,产生出诸如灾难医学信息学、灾难医学流行病学等灾难医学的衍生学科。

2.2培养对象灾难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应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具体而言,灾难是由其累及的社区及其与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相关联的社会空间构成,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就不应当是仅仅具有医学资源的调配能力,还应当在跨文化的人才和非医学性的能够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的对象中寻找,例如了解或熟知区域性地理气候特征、地区民俗文化的人员。与灾难医学相关的社会资源随着灾难范围而变化,高度重视这一点,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灾难医学的需求,满足一系列社会资源组成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因而人才培养的对象需涉及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常规物资储备管理、医疗救援应急物资管理、灾难早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救治标识物资管理、灾难中后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等方面。

2.3培养模式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明确灾难医学管理的内涵和明确培养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是建立灾难医学管理的知识体系:(1)灾难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医学需求之间的关系;(2)灾难医学需求的空间范围及其特征;(3)灾难医学资源所处的社会空间及其资源调度;(4)社会学空间中的灾难医学资源的特性和配置问题;(5)灾难医学资源的利用和管理;(6)灾难不同阶段的管理范畴与内容;(7)随着健康受到灾难累及人员的移动和生物学灾害因子的扩展而扩大的条件下的相关需求及其相关资源(医学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合理配置等。再次,灾难医学实践性强,可通过模拟并结合真实案例的手段开展培训。模拟应当想方设法做到准确、合理、科学,其模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灾难发生前,为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制定和灾难医学资源准备;(2)灾难发生后,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启动、实施效力及其评价,补充性适宜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对医学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估等。同时在案例学习方面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不足,例如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处置工作体现了对灾难准备实施全面的管理所带来的益处,2014年江苏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等等。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管理经验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操作而非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即按照“问题-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通过采用桌面推演、情景模拟、指挥部模拟演练等多种实战特征明显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参与获得较强的行动能力,该方法并不是忽视知识、忽视理论,而是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特别是提高行动能力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做事提高行为能力。

2.3培养考核协调是灾难医学管理的本质,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灵活机动是对灾难医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考核应当依托灾难管理的本质与基本要求,以寻求灾难医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为导向,考核其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否能够满足灾难社区医学需求。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则包括人和物、空间与时间、个体与群体等,考核是观察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人对其所管理对象的协调能力。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尽管大多数时间内缺乏实际的应用实践,但随着灾难医学的发展,人才的知识储备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注意调整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尽可能武装最新的科技设备等,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考核使人的主体作用向前延伸。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灾难状态中的医学资源问题,考核可将其分为7个环节,依次为:灾难医学人才需求分析、灾难医学人才资源分析、灾难医学人才管理组织建立、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制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实施、灾难医学管理人才评估和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以上环节以灾难医学需求满足度和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率为尺度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活动给予评估和改进,是对灾难医学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形成了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闭合环。考核时,应采用现实中的方针、准则及标准,例如选择个人真实的工作岗位,现实中承担的工作职责,现实中的工作条例,考核中的流程与预案也是真正的灾难管理工作流程与预案,通过场景模拟考核,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实际状态下的灾难医学管理需求,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在真实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灾难。

2.4培养管理近年来,我国对灾难医学日益重视,但在管理方面依然非常欠缺。建立人才队伍固然重要,但实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避免人才培养的科目重复、知识结构雷同、人才效能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与人才的流失,例如初期培养时管理知识局限在单一或很少的学科领域,进行下一阶段培养时,知识结构仍然重复没有得到更新,使得难以在实际的灾难到来时发挥作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化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系统、可用的注册制度、大型的人才数据库等,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人才管理途径与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知识结构不断巩固、翻新、强化,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无法流通,保证人才的合理调剂与配伍,在统一的框架内实行人才资源的磨合和配伍,实现人才培养的效能最大化,确保灾难应对的过程中实现灾难医学技术资源管理及灾难医学技术保障资源管理的双优化,确保合理利用灾难医学资源满足灾难医学需求。

3小结

第9篇

[关键词]医院,社区;学校;教育;医学;继续

20世纪80年代,继续医学教育概念引入我国,经过多年摸索及实践,1991年,第一部继续医学教育法规文件《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出台,此后,相关制度逐渐完善,我国继续医学教育逐渐规范化。“十三五”期间华北电力大学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基础,提出了“大人才”发展战略。“大人才”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大视野、大气魄、大举措来统筹规划和推动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1,2]。“大人才”发展战略是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契机,开创了继续医学教育及人才建设的新局面。但是,各地区、各医疗单位继续教育现状仍有较大差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非医学高校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鲜有报道,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索,为进一步完善非医学高校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非医学高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方面问题

校医院作为高校的教辅部门,属于非盈利性医疗单位,主要就诊人群为高校师生,以常见病为主[3],当有急重症时,无一例外均转往上级医院诊治,这意味着校医院常年病种相对比较单一,对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要求不高,这就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在校医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具有高校医院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不健全。高校医院属非赢利性机构性质,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医院学习气氛不浓,继续医学教育没有与岗位晋升、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等挂钩,出现继续医学教育遇冷的局面[4]。

1.2专业技术人员方面问题

高校医院由于历史等原因,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不均,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医护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学专业知识更新滞后,但在长期的校医院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在日常工作中临床经验为主,对掌握新技术、学习最新诊疗规范不积极,甚至不重视,没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提升医务人员总体专业素质的长期工作,没有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利己、利院、利校、利国的工程。部分临床医护人员日常临床工作时间紧张,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或精力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由于医务人员受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差别较大,采用现有的集体统一授课形式,会打击部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出现凑学分等现象。高校医院经常单人单岗,工作负荷重,继续医学教育时间与工作和休息时间冲突。由于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较单一,内容没有与基层医院相吻合,没有抓住基层医院医疗特点,基层医务人员逐渐丧失兴趣,产生懈怠[5]。

2非医学高校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策略

2.1学校方面

“大人才”发展战略提出,教师是人才,其他人员也是人才,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决定和影响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1,2]。高校医院主要担负本校师生及教职工家属的健康保健工作,必须加强医院建设,必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添砖加瓦。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人文素养,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建设高水平医院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重视校医院建设[6]。高校医院作为教辅部门,在学科建设、课题项目、人才引进等方面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学校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学校必须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设备配备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必须对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科研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必须对校医院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

2.2医院方面

在华北电力大学“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华北电力大学医院深化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校医院的医疗水平。邢冉等研究指出[7],医院要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缓解医患矛盾,就必须重视继续医学教育,这是有效途径。

⑴深化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奖励、处罚办法。曹茹等[8]指出,要将相关培训、职称晋升等激励措施与继续医学教育关联起来,修改并完善目前制度,充分发挥医院特色,提高基层人员临床诊疗水平。马真等[9]研究指出,有效落实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关键在于医院或科室继续教育部门的管理水平及质量。因此,高校医院必须成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小组,设立专人管理,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制度、继续教育形式、要求等进行培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水平。要定期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及要求,在公共区域明确公示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等的奖惩关系,要定期统计员工学习情况,定期总结汇报、整改督促,促使全院人员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

⑵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也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之一。新医改强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继续医学教育,要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马真等调查发现,必须确定继续医学教育费用负担主体。对于没有第二执业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单位作为其继续医学教育费用承担主体更合理[9]。结合高校医院非盈利性特点,高校医院必须设立继续医学教育专项基金,作为费用承担主体,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⑶高校医院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回顾过去的继续医学教育成果,总结经验教训,规划下一年度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要做到内容切合基层医院特点,有针对性,个体化设计,形式多样,时间安排合理,定期督促,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联合其他高校医院,制定具有高校医院特色的专题,邀请相关专家授课。不仅包括医学专业技术知识,还包括医患关系、沟通技巧、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知识。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需与周边各级医院继续教育部门沟通,了解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选定适合高校医院的内容,与相关科室负责人沟通,提前合理安排好科室工作,分批分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院外继续医学教育。

⑷大人才战略指出,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其中,用好现有人才是核心,引进急需人才是关键,培养未来人才是基础。要通过多种政策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资助;要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及舞台[1]。新医改对基层医院的定位以及分级诊疗的推进,明确了基层医院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医院鼓励员工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学习形式多元化,学习时间个体化。鼓励员工双休日时间参加市内医疗机构组织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参加短期的京内、京外继续教育培训和学术会议。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定期选派员工赴京内三甲医院3~6个月的短期进修学习。医院安排新入职医生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2年。切实落实“大人才”发展战略,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同时,医院要根据学校及医院发展规划,引进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拓展医院业务范围,树立学科带头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2.3医务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医院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灵活的学习形式,通过医院作为学习费用负担主体等途径,医务人员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学习、按需学习,促使临床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积极主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3结语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高校、高校医院、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才能建设高水平医院,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双辰.创新思路深化改革以“大人才”战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11.

[2]李双辰,赵秀国.“大人才”战略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华北电力大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J].中国人才,2013(10):40-41.

[3]马巧焕,褚洪.2009年北京科技大学医院门诊学生就诊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1,25(12):933,935.

[4]康荣芹.新医改政策下北京高校医院的发展[J].中国校医,2012,26(10):789,791.

[5]蔡余,邹文瑾.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94-195,197.

[6]李英姿.浅谈高校校医院建设[J].医学信息,2010,23(8):2823-2824.

[7]邢冉,王亚军,马新明.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6,20(8):62-63.

[8]曹茹,王岩.继续医学教育对服务基层义务人员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6(3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