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渔业资源调查

时间:2023-11-23 10:15:25

导语:在渔业资源调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渔业资源调查

第1篇

关键词: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04-03

1 浙南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1 地形地貌

浙南山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

1.2 气候

浙南山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影响显著,总的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山脉,海洋、地势的不同影响,形成的山地气候与地带性气候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在光、温、水等方面重新组合造成全市气候具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年平均气温17~19℃,年均降水量1300~1500mm。

1.3 土壤

土壤种类多,主要有黄壤、红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黄壤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上,地表植被好,土层层深厚,有机质积累量大,分解慢。红壤广泛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土体红色和黄红色为酸性土。岩性土零星分布在盆地低山上,这些土壤含矿物质养分较高,碱性或中性反应。潮土分布在河畔及溪流谷口洪积扇上,这些土壤质地疏松,砂粒含量多。由于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特点,决定了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就决定了丰富的野生园林植物种类。

2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的选择以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受人类影响小的地方为调查地点。主要有松阳的箬寮原始林、遂昌九龙山、龙泉凤阳山等。调查的范围包括野生状态下园林植物资源,也附带调查民间种植的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的内容为野生植物的园林观赏特征,包括形态、花、果、叶、香味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丰富的野生园林植物资源

浙南山区森林覆盖率为79.1%,素有林海之称,物种资源丰富。据统计,已知种子植物、苔藓植物和大型真菌38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165科,852属,2556种;苔藓植物58科,132属,295种;蕨类植物41科,88属,325种。初步调查统计,有一定观赏价值,可供园林建设利用的各种木本、草本、藤本植物达20%以上,其中木本植物占60%以上。主要集中在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Fagaceae)、桑科(Moraceae)、榆科(Ulmaceae)、豆科(Leguminosae)、芸香科(Rutaceae)、大戟科(Euphorbj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兰科(Orchid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五加科(Arali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茜草科(Rubiaceae)、木犀科(Oleaceae)、禾本科(Gramineae)、胡桃科(Jugland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槭树科(Acer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按各种野生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分类,初步统计为,以观花为主的占总种数(包括同一种植物观赏重复的给予重复统计,后同)的35%,以木兰科、杜鹃花科、虎耳草科、兰科等植物较集中。以观树形为主的总种数14%,以樟科、木兰科、壳斗科、冬青科较多。以观叶(包括色叶)为主,兼观花、果的占总种数25%,以槭树科、漆树科、杜英科(Elaeocarpaceae)较多。以观果为主,兼观花的植物占总种数21.8%,以冬青科、紫金牛科(Myrsinaceae)、芸香科等植物较多。攀缘植物占总种数12%,以葡萄科(Vitaceae)、豆科、木通科(Lardizabalaceae)较多。地被植物占总种数14%,以鸢尾科(Irid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唇形科(Lam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较多。

3.2 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分析

浙南山区丰富的野生园林植物中有很多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特征值得大力推广开发利用,见表1。

表1 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

树种植物分类特征园林应用

亮叶腊梅

Chimonanthus Nitens腊梅科 、蜡梅属 常绿灌木,秋季开花,花青白繁多 用于假山或花丛背景树

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rsi樟科、楠木属常绿乔木 树干通直行道树、庭荫树

钟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钟萼木科、钟萼木属落叶大乔木 总状序顶生蒴果大孤植树、园景树、观花观果

厚朴 Magnolia

of ficinalis rehd et wils木兰科 、木兰属落叶乔木 花大而美孤植树、风景林、行道树

白兰花

Michelia alba DC木兰科、含笑属 落叶小乔木一年开花三次有浓香观花植物 从植 列植 盆栽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 花大白色有芳香孤植树园景树行道树观花树

香果树

Emmenopoterys henryi茜草科、香果树属落叶乔木 树干通直 树形优美花白色孤植树、庭荫树、观花植物

大叶冬青

I.latifolia.Thumb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 果密集 深红色 经冬不落观果植物、孤植丛植列植

拐枣

Hovenia acerba Lindl鼠李科、枳木具属落叶乔木 果梗肉质肥大扭曲 红褐色观果植物、孤植丛植列植

细柄蕈树

Altingia.gracilipes Hemsl金缕梅科、蕈树属常绿乔木 树体高大 枝叶茂密 树冠庞大行道树园景树庭荫树

小叶蚁母树 Distylium

buxifolium(Hance)Merr金缕梅科、蚁母树属常绿灌木 叶似雀舌黄杨 树体扁球形列植群植配置于乔木林下或作地被植物

披针叶茴香

IlliciumlanceolafumA.L.Smith木兰科、八角属常绿小乔木 树形优美极耐阴 花与果美丽奇特 有香气观果树 配置于树林景观的中层 孤植 群植

百日青

Podocarpus neriifolious D.Don罗汉松科 罗汉松属常绿乔木 树型高大 树形优美孤植树 风景林 庭荫树

茵芋

Skimmia reevesiana芸香科、茵芋属常绿灌木 花白色 极芳香 秋冬满树红果配置于林缘 草坪边缘 群植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a Lafungensi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枝叶茂密树体高大 花洁白芳香庭荫树 孤植树 行道树

三裂叶蛇葡萄

A.delavayana葡萄科 葡萄属藤本植物 果白色,醒目美观栅栏、矮墙 、点缀假山、 地被

南蛇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CelastrUSorbic卫矛科、南蛇藤属藤本植物 枝叶繁茂 叶片经霜变红篱笆、 栏杆、点缀假山、室内装饰

4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提倡野生园林植物的优先应用

目前,野生园林植物的开发利用还不多,只要少量的植物被利用,如乐东拟单性木兰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行道树。丰富的野生园林植物资源是丽水的资源优势,应引起各级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重视。加快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挖掘出一批经济价值高,园林观赏特性强的种类,丰富园林建设的植物材料,为当地的园林建设服务,为美化人民的生活环境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应大力提倡野生园林植物在当地的园林建设中的应用。野生植物抗逆性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野生园林植物最能体现园林的地方特色,能改变目前园林建设中植物种类单调的现状,丰富园林植物种类。选用野生园林植物资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物种多样性。

4.2 科学地引种栽培

野生植物引种到园林中,必须尊重科学。应调查了解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特别是主导生态因子满足原则及其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的要求。引种栽培有不同生态因子(生态类型)的试验地,观察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适应性强的种类在部分园林中先试种,对引种成功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推广。

4.3 加强对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保护

要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引种栽培,防止乱采乱挖,浪费资源。加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工作,建好种质资源收集库,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对观赏价值比较高的种类进行人工驯化、繁育、推广,在积极开发利用的同时,利用各种种质资源,采取有性杂交等各种繁殖技术,不断发现培育新品种。

参考文献:

[1] 陈 植.观赏树木学[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6.

[2]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省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

[3] 丽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丽水年鉴2005[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4] 戚继忠.城市植物景观功能的研究与分类[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6):23~26.

[5] 杨永川,达良俊.上海乡土树种及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286~290.

第2篇

关键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蒲花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84

蒲花河流域位于E10513’~11018’,N2806’~3219’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各种地质奇观取胜,其天生桥群与大漏斗群、地下暗河并存的地质现象实属罕见,蒲花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河畔一马平川,远处低丘起伏。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h,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之交夜雨较多。蒲花河流域境内地形、地貌、气候的特点,孕育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流域内木本植物资源蕴藏量极大,大多数木本植物观赏价值高,特别是蔷薇科、银杏科、樟科、山茶科、松科等科中的月季、银杏、水杉、山茶、香樟、杜鹃花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是,到现在为止,对蒲花河流域木本植物资源的研究并未进行系统调查,许多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资源还无人知晓。

本课题在2016年4月20日―5月20日期间调查了蒲花河流域的木本植物资源,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鉴定,得出了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种类;同时通过对木本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了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为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保护、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野外实地调查主要采用线路调查的方法,根据蒲花河流域的地形特点、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的特点,在当地林业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综合考虑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实际操作性,然后确定合理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调查路线,此外线路选取时要确保有代表性,要均匀覆盖蒲花河流域整体范围,并做到布局全面而不遗漏,完成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的调查工作。资料收集主要是对野外实地调查的植物及植物照片进行收集,根据现有材料,查找《重庆植物志》、《黔江县林业志》、《重庆市武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报告》等现有工具书,对其野生木本植物进行分类,完成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并确定其观赏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野外初步调查和文献查阅 [1,2],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目前共有33科68种。

2.1 乔木种类

主要以株形、观叶、观果为主,常见的有银杏(Ginkgo biloba L)、水杉(M.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 Airy-Shaw)、乌桕(S.sebiferum (L.)Rox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等。

2.2 灌木种类

主要以观花、观果为主,常见的有月季(R.chinensis Jacq.)、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缫丝花(R.roxburghii Tratt.)、山莓(R.corchorifolius L.F.)、映山红(R.simsii Planch.)、粉红杜鹃(R.oreodoxa Franch.var.fargesii (Franch.)Chamber.lain)、南天竹(N.domestica Thund)等。

2.3 蒲花河流域重点保护木本植物资源

其中水杉(M.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属于中国植物1级稀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属于中国植物2级稀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椿(T.ciliata Roem.)、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is Oilv.)属于中国植物2级稀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红椿(T.ciliata Roem.var.pubescens (Franch) Hand-Mazz.)、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核桃(Juglans.regia L)、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五味子(Schi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is Schneid)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 结语

蒲花河流域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种类蕴藏量大,观赏价值高,是黔江地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在对其进行保护、引种驯化、园林应用的同时,应强化植物资源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制定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政策。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作为蒲花河流域丰富的、观赏价值高的景观资源,应在保证不使其木本植物资源的景观性受到破坏,可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达到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3-5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结合原有景点进行美化,合理开发森林景观

应用园林工程学原理,Y合现有自然风景和人工景点,选配多种植物品种,提高绿化档次,创造景色丰富、生态和谐的植物群落局部小景,点缀森林景观[6]。对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景点,要在保持葱郁苍翠的基调上,进行局部调整,主要是改造和充实植物景观:恢复、扩大原有针叶林、阔叶林面积;增植成片色叶树种,以加强春、夏、秋季相色彩,以提高森林景观,达到四季有景。

3.2 加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繁殖技术研究,科学利用

建议对极具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观赏木本植物,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积极开展引种育苗和野生观赏树木栽培习性研究等工作,可以将水杉、牛、枇杷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进行引种栽培。通过此研究工作,将优良的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进行园林配置。同时,通过驯化栽培,加速野生观赏木本植物的繁殖利用,为园林绿化美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植物,为当地生态环境创造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为当地老百姓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社会效益。

3.3 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保护野生木本观赏植物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应该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目前,并未系统的对蒲花河流域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研究,许多观赏价值高的木本植物资源仍无人知晓,亟待深入研究。此外,在深入调查研究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保护蒲花河流域重点保护木本植物资源,特别是加强珍稀木本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增加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武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报告[R].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

[2]张永凡.黔江县林业志[M].花城出版社.

[3]刘秀峰,刘海燕,陈龙清.武汉市乡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潜力[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6):1422-1425.

[4]林云.浙江省大山森林公园药用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69.

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及层次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方法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1](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不仅是在老师监督指导下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构建知识,还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情感积极,学习信念坚定。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Zimmermen教授把自主学习特征归纳为三种: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2]。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2]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自主调节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适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2]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把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1)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最低层次[3]。这类自主学习的学生往往没有太强的学习动机,只是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课,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端正。这与跨专业考研的自主学习程度相去甚远。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整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这一层次更注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投入的精力与智力较多。

(3)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能对知识进行熟练运用,并进一步探索与研究[3]这一层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同学在跨专业学习中处于有利地位,效率也更高。

2 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策略分析

了解了自主学习后,我们针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与策略分析。调查显示,72%的人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而跨专业学习;18%的人因为考研而跨专业学习;10%的人为了出国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而跨专业学习。这三种人群跨专业学习运用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4],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有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调查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些学习策略。

此次调查显示,江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充分运用到了元认知的自主学习策略。在被调查的这150名学生中,他们的大多数表示会在进行跨考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他们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和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这些充分体现了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目标性,方法性和态度的积极性。

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之前就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这就是运用了元认知中的计划策略。完整的计划策略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节等环节。如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语专业在选择跨专业考研方向时会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所要跨考的方向,然后从跨考的专业特点和考研内容分析所要跨考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在确定跨考专业后,根据考研大纲和专业老师的建议购买考研用书,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3 结语

此外,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讲,不仅要把本专业学好,还要学习所跨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学习者运用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它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换句话说,英语跨专业自主学习者不仅要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协调好专业课学习和所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把每天的计划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按计划施行,有效防止拖拉作风。

对于高效利用有效时间,还需要结合认知策略来讲。我们知道,一般老师会让我们在早上背书,这就是排除“前摄制”,即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早上学习并无其他知识的干扰,所以学习效率较高。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倒摄抑制”,所以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此外,还可以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如利用零碎时间背英语单词,或是在学习疲劳时看看英语报、杂志,既缓解了疲劳,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研究,2005(1).

[2]Oxford,R.languageLea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e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ry House Publisher,1990:30-50.

第4篇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 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的一些特有属性寻求一种更适合该行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一些传统的培养模式来看,更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针对性。同时,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必要性分析

1.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国土资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呈现日益加大的趋势,然国土资源事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社会的现实态势必然要求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朝着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校该专业原来开设的是地质、房地产、钻探等几个方向,这几个方向先后都单独开设专业后,于2008年确定“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的培养方向,并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一个新建专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本专业既注重学生对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IS、AutoCAD、CASS等软件的应用;掌握工程测量技术和数字测图技术;既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有较宽的就业前景,又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有较强的专业就业竞争力。注重理实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成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目前已有六届共计592名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约98%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土、勘测、测绘、土地规划与咨询、施工等对口单位;2014级43名正在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主要从事土地确权、农村经营权确权、土地整理等工作。数据表明: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土、测绘、土地咨询、工程建设等部门有较大需求,从事岗位有地籍测绘员、地籍调查员、国土资源数据入库员、国土管理员、用地审批员、土地交易者等。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农村居民宅基地{查、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都需要大量的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并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学徒制”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它是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或者企业专家指导示范,并引入一些真实的或者仿真的项目案例,让学生有项目带动、学习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3.目前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近几年国土行业业务广,人才需求多,涉及的国土规划、整理、确权等项目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专业的知识理论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各类GIS软件价格昂贵,学校专业化的实训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在教学理论中,理论教学量较多,实践操作教学量相对较少,所以存在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象;其次,青年教师相对一线工作经验欠缺,没有真实或者仿真项目作为上课素材,部分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现代学徒制”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代学徒制”结合企业专家,企业能手的一些相关经验,并引入这些专家能手来到我们课堂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力度加大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办学思路,依托地勘行业办学背景,引企入校;以学校积聚的资源为优势,以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通过校企相互任职凸显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另一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目前系部在国土、测绘及相关企业建立的18校外实训基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我们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一改以前企业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管理,加大合作力度,学院还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制定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和运行合作制度,建立工作预防和实时监控的监控制度,保证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共育人才、共建平台、共同管理、共同担当,以破解“校中厂”如何管的难题,真正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内容。

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体系和国土资源文化体系作为两条主链。职业能力体系从基本素质能力递进到专项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综合拓展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的体系从土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初步认识(如野外性、艰苦性),土地规划行业基本认识(团队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形成“敬业、爱业、创业、乐业”的职业文化素养。横向上,职业能力和国土资源文化相互交融;纵向上,彼此连贯,螺旋递进。每一阶段的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理论到实践,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2)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课教学由企业专家与能手,还有学校老师共同完成。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项目引领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新建并完善了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

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我们必须新建并完善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与多家单位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学生可以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校外参与项目,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完成课程综合实训和第六学期的顶岗实训。同时我们可以共享企业的实训条件,如K9,ARCGIS等新的GIS软件。

(4)完善了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与考核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包括:企业评价和学校考核评价两部分。

企业评价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评价、市场调研、毕业生自我评价。

学校考核主体有:教师、学、学生自我;考核标准有:平时成绩、课内实践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3.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积极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多专业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传授企业的工作经验,丰富和补充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教学效果与企业所需技能的“零距离”。而实现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最直接做法就是校企合作。同r利用假期多安排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项目,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岗位需求,及时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更新教学内容,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周伟,袁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78-80.

[2]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科教文汇,2013(10):37-38.

[3]袁春,钱铭杰,周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4]王瑞军.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5(20):172-213.

[5]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79.

[6]周雯雯.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275-276.

第5篇

关键词 现代渔业;问题;发展对策;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83-01

遵循着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等发展理念的现代渔业与传统渔业相比较,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和协调发展生产方式,并以先进的现代设施装备和科学方式方法为手段[1]。其技术含量更高、可控性更强,技术应用更加集中,是现代农业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与现代农业相比既具备现代农业的普遍特性,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比如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养护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2-3]。

1 宣城市现代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现在养殖用药不规范、不科学,滥用药物现象比较普遍,使用禁用药物也不少,这些问题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首先要大力推广健康养殖,做到不用药、少用药。但是,现代养殖业中很难做到完全不用药,因此药物研究滞后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针对该种情况,要把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摆在科研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药物代谢研究和药残控制技术研究,加快开发新的替代药物和水产疫苗,加快水产养殖药残问题的有效解决。

1.2 水产良种化水平不高,养殖效益低

我国水产养殖的良种化水平不高,遗传改良率不到17%。目前,经过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只有逾60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引进品种、杂交种和原种,真正意义上的良种很少。比如,在淡水养殖中,人工选育品种只有10余个,导致品质下降,抗病性差,生长速度慢。与国内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水产育种的差距很大。目前,种植业已整体实现了良种化,并且达到了4~5年更新1次,另外,畜牧业的品种改良进展也很快。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大多使用未经改良的野生苗种,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1.3 养殖技术不合理,制约渔用饲料推广

目前,现代的渔业生产需要节约环保型的养殖模式,通过推广该种节约友好的养殖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渔业安全,这是当代渔业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渔业生产安全的前提保证。不合理的养殖技术,阻碍着该目标的实现,饲料是个突出的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的配合饲料普及率不足30%。

1.4 渔业生产能耗高,增加养殖成本

近年来,渔业生产因油价大涨受到很大影响,渔业是高耗能产业,目前我国渔船每年柴油消耗量超过800万t,这还不包括电力。节能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通过渔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可以大大地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可极大地提高渔业生产的成本投入,进而可以大幅提高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的经济收入,因此渔业节能对渔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重视不够。如依靠科技,首先要解决渔船节能问题,从技术设备、材料到船型,亟需开展相关研究。

1.5 资源调查滞后,亟需进行数据更新

宣城市已多年未开展全面的渔业资源调查,现在使用的数据零碎分散,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资料,工作滞后已经对渔业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资源调查的数据和分析结论是开展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前开展现代渔业建设,需要在资源养护和管理方面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和政策,但决策的科学依据和理论非常缺乏。

2 宣城市现代渔业发展对策

2.1 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通过加快转变目前渔业生产的增长方式,改变以前渔业发展依靠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以数量取胜的渔业增长方式,转变为现代渔业要求的以技术集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增长型渔业增长方式,是现代渔业生产安全,提升成品质量和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4]。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兽药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加强生产环节特别是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准出准入关,侧重从市场角度来进行管理。组织实施健康养殖推进行动,主要在生产领域、生产环节,加大渔业养殖技术的推广入户,合理规划水域滩涂和水产养殖,同时大力推进良种选育、改良,发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辐射作用,在生产环节把健康养殖的理念、方式和相关技术向渔民和企业宣传、贯彻、普及和推广。

2.2 推进“平安渔业”建设

“平安渔业”建设是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需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产前、产中、产后等不同环节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产前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渔港通讯设备等要加大投入;产中需增强应急救助能力,特别是突发状况的救助能力及相关制度的建设;灾后需有一套让渔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的救济制度,这就是渔业的政策性保险。

2.3 加强资源养护工作

新时期建设现代渔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重点渔业资源品种的保护,坚持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期制度,落实和完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探索区域内流域资源保护管理措施,加强渔业生态环境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组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建设,强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继续探索工程建设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水平[5]。

2.4 加大渔业支持保护力度

争取中央和各级财政支持,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渔业政策性保险、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渔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为现代渔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渔业权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渔业水域滩涂使用制度,保护渔民的水域滩涂使用权。要努力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推进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对渔业行业协会的指导,提高其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6-7]。

2.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水产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在渔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功能,联合省市级水产科研机构组建区域性渔业科研中心和试验站,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其公益性职能,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提高渔业科技素质[8]。

3 参考文献

[1] 汪佳佳.加快现代渔业发展 打造现代渔业强省[N].马鞍山日报,2013-08-30(1).

[2] 李欣,刘舜斌.简论我国现代渔业管理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渔业经济,2012(5):36-40.

[3] 孟庆武,李丁军,赵斌.我国现代渔业制度建设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21-25.

[4] 戴振铎.舟山群岛新区背景下现代渔业发展问题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3.

[5] 赵珍.现代渔业的内涵及发展战略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9(5):3-6,34.

[6] 包特力根白乙.辽宁现代渔业发展态势及推进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3-27.

第6篇

第二条凡在我省管辖的水域、滩涂采捕天然生长或人工增殖的水生动植物或利用天然苗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持有我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双重户籍的流动渔船),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经下简称渔业资源费)。

第三条渔业资源费征收和使用,实行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原则。

第四条渔业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监督机构依照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的权限征收。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的,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海区渔政监督机构征收。

第五条渔业资源费计征单位:

海洋的拖、围、刺、钓、掺缯作业的机动渔船以单位船主机马力计征;非机动渔船以单船总吨位计征;竹(木)排按只计征;定置作业按网门计征;潜捕作业徒手的按人计征;有潜水器的按潜水器个数计征;鱼?、滩涂按亩计征;海水网箱养鱼按个数计征。

内陆水域(江河、湖泊、水库)刺、钓、抛、捞作业渔船按艘计征;定置作业按网门计征;鸬鹚按只计征。

第六条渔业资源费,分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费。渔业资源费征收的幅度,根据各类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和危害程序,以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确定:

(一)围网和刺钓作业机动渔船、机动拖网作业渔船以199匹马力为基数,按主机马力分档次超额递减计征:199匹马力以下部分按2%计征;200匹马力至399匹马力部分的单拖作业按1%计征,双拖作业按0.5%计征;400匹至599匹马力部分的单拖作业按0.5%计征,双拖作业按0.25%计征;600匹马力以上部分的单拖作业按0.25%计征,双拖作业按0.125%计征。围网和刺钓作业非机动渔船按1%计征。

(二)拖虾渔船120匹马力以下的按3%计征,121匹马力以上的按2%计征,非机动渔船按1%计征。

(三)拖蚬作业按3%计征;定置作业按4%计征;掺缯作业和潜水捕捞作业按4%计征。

(四)捕捞经济价值较高的苗种的,按每个汛期总产值4%计征。经批准捕捞对虾亲体和各种鱼、贝类亲体的,按当年市价5%计征。

(五)鱼?和网箱养殖按产值1%计征。

(六)经批准采捕珍稀水生动植物的,按捕捞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资源品种的征收标准金额的二至三倍计征。

(七)游钓作业按1%计征。

(八)因从事科研活动需要采捕水生动植物的,经省渔政监督机构批准,可免征渔业资源费。

各类作业渔业资源费征收的具体标准和金额,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省物价局核定。

第七条海洋拖网兼其他作业渔船的渔业资源费,按拖网作业标准征收;拖虾兼其他作业渔船的渔业资源费,按拖虾作业标准征收。

经省渔政监督机构批准领取特许证跨越虾场作业的拖虾船渔业资源费,每跨一个虾场加征10%。

第八条经批准进入我省管辖海区和内陆江河进行捕捞作业的外省渔船,按我省同类作业渔船标准,以对等的原则征收。

第九条渔船因更新、淘汰或维修等原因,连续停止作业三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向渔政监督机构申报,经当地渔政监督机构核定,报上一级渔政监督机构批准,可在下一年度征收渔业资源费时抵扣停止采捕作业时间的渔业资源费。

第十条渔业资源费由县以上渔政监督机构在每年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每个汛期前三十天签发捕捞许可证时一次征收,并必须在许可证上注明缴纳金额,加盖专用印章。

跨市生产的定置作业,或跨县生产的潜捕作业,到生产的所在市渔政中心站缴纳渔业资源费。

征收渔业资源费时,征收单位必须出具财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收据。

第十一条渔业资源费列入当年生产成本。

第十二条渔业资源费实行统一征收分级留成和上交一部分统筹使用的办法:

(一)省、市、县审批发证的海洋捕捞渔船或作业单位,统一委托县一级渔政监督机构负责征收渔业资源费,其中65%留县,20%上缴市,15%上缴省。

(二)不设县的东莞、中山市以及深圳(不含宝安县,下同)、珠海市(为含斗门县,下同)直接征收的内地海洋渔业资源费,60%留市,40%上缴省。

(三)外省渔船、依法经批准进入我省管辖海域从事捕捞作业的外国渔船,由省渔政监督机构直接征收。

(四)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海洋渔业资源费(含市、县上缴部分),90%留省,10%上缴海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

(五)内陆水域按审批发放许可证的权限征收。县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90%留县,10%上缴市。

(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苗渔业资源费,原则上由省统一征收,也可委托市或县代征,资源费的留成和上缴比例为:

1、省委托市征收的,市留60%,上缴省40%。

2、省委托县征收的,县留50%,上缴市30%,上缴省20%。

(七)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应在每年征收期满后一个月内,按照规定比例如数上缴,不得拖延。

第十三条渔业资源费用于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可分渔业资源增殖部分和管理部分,按如下比例安排使用:

(一)县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20%用于县渔政管理,10%留给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乡镇用于渔政管理。

(二)市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30%用于渔政管理。

不设县的东莞、中山市以及深圳、珠海市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20%用于市渔政管理,10%留给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乡镇用于渔政管理。

(三)省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30%用于渔政管理。

第十四条对持有我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双重户籍的流动渔船,按省内同类作业渔船标准征收渔业资源费,由所在地的深圳、珠海、汕尾渔政中心站和惠东、惠阳、台山渔政站代征。渔业资源费的留成比例为:75%用于增殖(其中市或县留用23%,上交省52%),25%用于管理(其中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市或县流渔办1%,市或县渔政监督机构14%,上缴省渔政监督机构10%)。

第十五条对未取得有效的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或逾期签证者,除依法处罚外,按“谁查获、谁征收”的原则追缴渔业资源费。逾期期间,每天按该作业收费标准加征1%的滞纳金。

第十六条渔业资源费的使用范围,按《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第十二条的原则进行。规定用于增殖部分的渔业资源费,不能用于管理;用于管理部分的渔业资源费,结余的可以用于增殖。

(一)增殖资金的使用范围是:

省掌握的,主要用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渔业增殖基地、重点增殖品种的科技攻关、重点渔业水域增殖放流经费调剂,以及用于渔业资源调查的经费补助和修建人工鱼礁鱼巢。

市掌握的,主要用于本市增殖培苗基地的建设、重要渔业水域放流的经费补助、渔业资源状况及增殖放流效果的调查研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经费补助和修建人工鱼礁鱼巢。

县掌握的,主要用于本县购买增殖放流的苗种、修建人工鱼礁鱼巢、借给渔民用于转业或者转产的生产周转金,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以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调查的经费补助。

市、县增殖资金的使用计划及增殖项目,必须报上一级渔政监督机构审查同意。

(二)管理资金的使用范围是:

省掌握的,主要用于重点渔业水域、重点增殖品种保护管理费的调剂,省水产资源增殖总站人员经费开支以及用于管理工具、设备购置和维修的经费补助。

市、县掌握的,主要用于为改善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而购置必需的渔政船、艇、车辆和通信、监测、取证仪器等管理设施及其维修保养的经费补助,渔政管理辅助人员经费补助开支。

流渔办掌握的着重用于渔业资源增殖的补助费用。

乡镇掌握的着重用于渔政管理人员的经费开支和渔业资源增殖的补助费用。为搞好渔业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和加强乡镇渔政管理,重点渔业水域的乡镇可配备一至二名渔政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重点渔业水域的资源增殖,由省渔政监督机构负责牵头组织,投放的种苗和所需资金,由各有关市、县共同承担。

第十八条渔业资源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省、市、县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应当交同级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专户储蓄,依照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渔业资源费年终结余的,可结转下一年度使用。县以上的渔政监督机构,应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建立专项帐户,严格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

第7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

第四条国家鼓励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渔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条在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进行渔业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第六条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渔港设渔政监督管理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设渔政检查人员。渔政检查人员执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

第七条国家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海洋渔业,除国务院划定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的海域和特定渔业资源渔场外,由毗邻海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按照行政区划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八条外国人、外国渔业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生产或者渔业资源调查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

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对外行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权。

第九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养殖业

第十条国家鼓励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发展养殖业。

第十一条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核发养殖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集体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可以由个人或者集体承包,从事养殖生产。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核发养殖证时,应当优先安排当地的渔业生产者。

第十三条当事人因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发生争议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在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破坏养殖生产。

第十四条国家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水域、滩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商品鱼生产基地和城市郊区重要养殖水域的保护。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水产新品种必须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后推广。

水产苗种的进口、出口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水产苗种的生产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但是,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第十七条水产苗种的进口、出口必须实施检疫,防止病害传入境内和传出境外,具体检疫工作按照有关动植物进出境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引进转基因水产苗种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具体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害防治工作。

第十九条从事养殖生产不得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饵料、饲料。

第二十条从事养殖生产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施肥、使用药物,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第三章捕捞业

第二十一条国家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并根据渔业资源的可捕捞量,安排内水和近海捕捞力量。

第二十二条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渔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其他管辖海域的捕捞限额总量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国务院批准后逐级分解下达;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捕捞限额总量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或者协商确定,逐级分解下达。捕捞限额总量的分配应当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分配办法和分配结果必须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超过上级下达的捕捞限额指标的,应当在其次年捕捞限额指标中予以核减。

第二十三条国家对捕捞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以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的渔区或者公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其他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但是,批准发放海洋作业的捕捞许可证不得超过国家下达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捕捞许可证不得买卖、出租和以其他形式转让,不得涂改、伪造、变造。

到他国管辖海域从事捕捞作业的,应当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或者参加的有关条约、协定和有关国家的法律。

第二十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方可发给捕捞许可证:

(一)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二)有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三)符合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的捕捞许可证,应当与上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捕捞限额指标相适应。

第二十五条从事捕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和捕捞限额的规定进行作业,并遵守国家有关保护渔业资源的规定,大中型渔船应当填写渔捞日志。

第二十六条制造、更新改造、购置、进口的从事捕捞作业的船舶必须经渔业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下水作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七条渔港建设应当遵守国家的统一规划,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位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渔港加强监督管理,维护渔港的正常秩序。

第四章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理的渔业水域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增殖渔业资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征收办法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九条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未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

第三十条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禁止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

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及其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渔具和捕捞方法,最小网目尺寸以及其他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一条禁止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因养殖或者其他特殊需要,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苗种或者禁捕的怀卵亲体的,必须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内,按照限额捕捞。

在水生动物苗种重点产区引水用水时,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苗种。

第三十二条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三十三条用于渔业并兼有调蓄、灌溉等功能的水体,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渔业生产所需的最低水位线。

第三十四条禁止围湖造田。沿海滩涂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围垦;重要的苗种基地和养殖场所不得围垦。

第三十五条进行水下爆破、勘探、施工作业,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作业单位应当事先同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渔业资源的损害;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赔偿。

第三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白鳍豚等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制造、销售禁用的渔具的,没收非法制造、销售的渔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偷捕、抢夺他人养殖的水产品的,或者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无正当理由使水域、滩涂荒芜满一年的,由发放养殖证的机关责令限期开发利用;逾期未开发利用的,吊销养殖证,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依法取得养殖证擅自在全民所有的水域从事养殖生产的,责令改正,补办养殖证或者限期拆除养殖设施。

未依法取得养殖证或者超越养殖证许可范围在全民所有的水域从事养殖生产,妨碍航运、行洪的,责令限期拆除养殖设施,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未依法取得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没收渔具和渔船。

第四十二条违反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类型、场所、时限和渔具数量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涂改、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捕捞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捕捞许可证,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伪造、变造、买卖捕捞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非法生产、进口、出口水产苗种的,没收苗种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未经审定的水产苗种的,责令立即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未经批准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的,责令立即停止捕捞,没收渔获物和渔具,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外国人、外国渔船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调查活动的,责令其离开或者将其驱逐,可以没收渔获物、渔具,并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造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破坏或者渔业污染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决定。但是,本法已对处罚机关作出规定的除外。

在海上执法时,对违反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进行捕捞,以及未取得捕捞许可证进行捕捞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是当场不能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和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先暂时扣押捕捞许可证、渔具或者渔船,回港后依法作出和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第四十九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核发许可证、分配捕捞限额或者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或者有其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届三中全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和中央2009年1号文件“继续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的精神,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2009年*禁渔期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2009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江西省*及*江西段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09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部署,通过禁渔期制度各项措施的实施,加快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管理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做到船进港、网上岸,确保禁渔期、禁渔区内“江湖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鱼”,无违规违法事件发生。通过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增强全社会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促进渔业资源环境修复和渔民增收。

三、禁渔范围和时间

1、禁渔范围

*禁渔区:**市辖区水域;

**段(亦即江西段)禁渔区:上起瑞昌市码头镇江西岭,下至彭泽县马垱镇牛矶山,全长152公里。

2、禁渔时间

*禁渔区:3月20日12时至6月20日12时;

**段(亦即江西段)禁渔区: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

四、禁渔内容

在禁渔范围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包括捕螺、蚬、虾等)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作业活动。

禁渔期间,需采捕*天然水产苗种的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和需进行渔业资源调查的有关科研单位,必须经省农业厅审核报农业部批准,取得特许捕捞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关活动。

五、措施与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管理责任禁渔期制度是养护*及*江西段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我市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把执行该制度作为深入学习实现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要求的具体措施,作为建设我市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禁渔管理组织机构和长效工作管理机制。各地要按照市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2008-2010年*及*江西段禁渔管理工作任务通知书》要求,制定本辖区的禁渔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做到县(市、区)、乡(镇、场)、村逐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管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责任人及包庇纵容违规作业等违法违纪者,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2、抓好宣传,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各地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禁渔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安全的意义,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宣传内容和方式上,要突出时代特色,提升媒体宣传报道的层次,使禁渔宣传工作做到“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报刊和网上有文”。在3月20日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渔政管理机构要把《禁渔通告》张贴到渔村、码头、船头和市场,把宣传材料分发到沿江滨湖每个渔民手中。通过大力宣传,使禁渔期制度进一步深入人心,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渔民进一步促进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强化生命之河、生命之湖的理念,更加关注、支持和配合禁渔期制度,为坚持禁渔期制度营造更好的禁渔氛围。

3、突出重点,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地渔政、公安、水利、工商、财政和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对辖区水域、码头、水产品市场、农贸市场、餐馆饭店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渔政管理部门要全力以赴,派人派船驻守禁渔区,坚持昼夜巡逻值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充分应用联谊联防机制,或组织禁渔协管员、信息线报员等多种形式进行群防群治,维护禁渔秩序。

⑴开展清江清湖行动3月20日前,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清江清湖行动,动员渔民在禁渔期前将渔船渔网进港上岸,确保禁渔开始前,禁渔区内的渔船必须全部进港、网具全部上岸。

⑵加强督促检查各地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渔政、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特别是重点难点、交界和群众举报反映强烈的水域,要进行重点整治,强化管理,维护好禁渔秩序。禁渔期间,各地统一执法检查行动不得少于6次。市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将自行组织或配合省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参加3-4次大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对重点难点水域、交界水域和群众举报反映强烈水域,进行暗查暗访和突击检查。

⑶设置禁渔标*湖口县入湖口及**段(亦即江西段)瑞昌市和彭泽县两端水域交界处要设置好禁渔标志,做到禁渔范围明确,标志清楚。

4、健全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健全举报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对举报的情况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市禁渔管理举报电话为:*。各地要及时将禁渔值班举报电话报市春季禁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加大增殖放流,提高禁渔成效“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是*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各地要积极推进增殖放流事业,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增殖放流规模,规范增殖放流管理,提高增殖放流效果。

6、文明执法,强化服务认真意识各地要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要遵守“渔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做到严格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要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真情关心渔民群众,妥善安排好禁渔期间渔民生产生活。

六、认真做好总结、评估

第9篇

关键词 鲢鳙;增殖放流;青龙湾水库

中图分类号 S965.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76-02

青龙湾水库属长江水系,位于安徽省宁国市境内水阳江上游支流西津河上,属丘陵型大型水库,具有调蓄洪水、水力发电、城市供水、旅游、渔业生产等多种功能。为保护青龙湾水库的饮用水源水质、补充当地大型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制约有害生物暴发,同时解决库区移民生活出路,近年来在青龙湾水库开展了鲢鳙人工增殖渔业资源工作,鲢鳙鱼年产量由2008年的550 t增加到2013年的810 t,库区渔民增产增效,推动了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

1 水域环境

青龙湾水库面积3 266.7 hm2,可养水面2 333.3 hm2,透明度平均2.4 m,pH值范围为7.0~8.5。溶解氧为5~8 mg/L。水库岸线曲折,汊湾众多,集雨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山林的有机质随雨水流入水库,水中营养物质较为丰富。水库的水质每年设采样站检测,计算浮游植物数量为23.80 ×104 ind/L,按《水产资源调查规范》换算出浮游动物4.249 mg/L,属于微碱性软水,营养类型为中营养型的前期[1]。

2 鱼种要求

2.1 放流品种

淡水增殖放流品种较多,有青、草、鲢、鳙、鲤、鲂、银鱼等数十种鱼类,鲢、鳙属滤食性鱼类,其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避免水体营养过剩,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放流鲢鳙能够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藻类,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良水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2]。

2.2 鱼种来源及质量

在选择鱼种时,尽量选择来自有市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水产良种场,并由供苗单位提供有效检验报告。鱼种质量是关键、不可忽视的,质量好的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在运输前一周去养殖场拉网检查,要求鱼种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检疫合格。

2.3 鱼种规格

水库中凶猛性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对放流鱼类的规格有影响。如果水库中鳜鱼、翘嘴红、乌鱼等凶猛鱼类数量较多,放流鲢鳙夏花成为饵料鱼,会造成严重危害。另外,水库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饵料密度较低,也不能满足夏花的生长需求,致使夏花鱼种生长缓慢甚至僵化,进而影响到起捕规格,故大型水库鲢鳙增殖放流应采用13 cm以上大规格鱼种。放养规格较大的鱼种,鲢鳙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成活率高,且经过较短时间的饲养就能够上市。

2.4 鱼种放流密度

青龙湾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鱼种放流密度在210~420尾/hm2。鱼种放流密度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放流时如果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0.55∶0.45,则鳙鲢投放比例6∶4~7∶3;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0.74~0.26,则鳙鲢投放比例3∶7~2∶8[3]。二是放养鱼种的数量及起捕的标准。放养鱼种数量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参考3~5年的实际捕获量确定。放养后一般根据体重和市场的需求确定上市时间。一般在商品鱼达到1.5 kg/尾的时,可以开始上市,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上市时间,但最晚上市时商品鱼规格不宜超过2.0 kg。

2.5 鱼种运输

运输前鱼种要进行2~3次拉网锻炼,并困箱3~5 min。选用活鱼箱运输,并用30~40 mg/L高锰酸钾清洗内壁,运输时间应不超过24 h,鱼种运输密度为200~250 kg/m3。为了减少鱼种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要确保运输活鱼箱中有足够的氧气。因此,运输过程中要配置足够的氧气瓶。在长途运输中,要每隔2~3 h检查鱼种1次,一旦发现鱼种缺氧现象,要及时进行人工增氧。此外,为了确保水质清洁、减少水中氧气的消耗量,在运输过程中不对鱼种进行喂食。同时,还应考虑运输时间和天气,在低压闷热的天气不宜运输。

2.6 鱼种计数方法及消毒

放流前进行检验,用目测或镜检查体表、鳃等部位,然后采用称量法计数。先打样,测量鱼种规格,确定1 kg鱼种的数目,然后用尼龙制的小捞网捞起鱼种,倒入准备好的筐篮内称重,称后快速放入另一暂养箱。30 min左右由技术人员进行提箱检查,观察鱼种活泼性及判断整体受伤程度,检查正常后即可对鱼种进行消毒工作。鱼种常用3%~5%食盐溶液或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5 min。

3 放流工作

3.1 放流时间

鱼种增殖放流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进行,水温为2~10 ℃。在水温较低的情况下放养鱼种,能够使鱼的活动能力降低,减少拉网、捕捞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鱼体受伤几率,以使鱼能够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3.2 放流地点

选择在背风向阳,水位稳定的地点放流。晴天,无大风放流。如遇阴雨天应暂停放流。

3.3 放流方法

将放流鱼种运至放流水域后,可在顺风一侧放流,也可用机动船运至水域上流顺风浅水处分散放流。运输鱼箱内水温与放流水域的温差不超过3 ℃。

4 结语

通过多年对青龙湾水库鲢鳙放流的实践证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在进行放流前,应该先调查放流流域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主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补充动态和早期补充及控制因素[5-7],才能更好地指导、完善增殖放流工作。

5 参考文献

[1] 俞爱萍.水库鱼种投放关键技术[J].河北渔业,2011(7):30-31.

[2] 史建全.浅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J].青海科技,2009(3):21-22.

[3] DB13/T 1019-2009大水域鲢鳙增殖放流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 杨起.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水产,2009(4):43-44.

[5] 张胜宇.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选择和放流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