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班主任帮扶学生

时间:2022-08-18 03:39:22

导语:在班主任帮扶学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主任帮扶学生

第1篇

一、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岗前集中培训与多样化需求的困境

[案例]教师A:我在上岗前参加了区县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短短的一周时间难以穷尽其理论与具体的策略。我们总感觉培训的内容、形式与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和喜欢的形式差距大,其培训效果满意度不高。虽然通过上岗培训,但其培训实效对自己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帮助作用有限。

据相关调查显示,班主任希望培训的内容为班级建设的有效策略;班主任对“师德建设”培训内容喜欢程度不是很高,仅占13.7%。班主任喜欢的培训方式为考察实践、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案例;传统的培训方式如“系统理论讲授”和“专题理论学习”的受喜欢程度不是很高。新任班主任多样化的需求表现在:城乡班级管理差异,示范校与薄弱学校班级管理差异,中学与小学班级管理差异,班主任个体素质差异等。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如留守儿童教育、学困生教育需求更为明显。岗前集中培训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校本研训自然成为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现实途径。

2.班主任角色硬着陆与角色适应期的困惑

[案例]教师B:我报到时,校长就交待我一定要承担初一的班主任工作。我心理直打鼓,大家都说现在的学生难管,家长要求高,安全工作压力大。开学报到时,手忙脚乱,总算完成了新生入学工作。但在班级管理中,开学两个月了,总觉得班级管理没有走上正轨,科任老师抱怨课堂纪律差,家长埋怨新班主任管理不到位。一当老师就担任班主任,要求自己立即进入角色,自己的教学都还没有底气,两者相加,短时间内难以完全适应角色,对自信心的打击很大。

新人入职,有一段人人必经且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职业心理学称之为“新人孤独期”。“新人孤独期”的时间一般在3个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学校、社会、家长的纽带。班主任工作首先要适应这种外在的规定性,进而努力成为学生期待的良好班主任形象,这种角色适应是外在的,但又是基础。据调查显示,51.3%的师范生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32.2%的师范生认为班主任工作很烦恼,1.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工作既烦恼又辛苦。这说明师范生在职前对班主任工作就有了畏惧心理。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首因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上不允许新任班主任用3个月的时间来度过角色适应期,这样,新任班主任就相当于硬着陆,尤其是现在的新教师,大多数本身就生活在被照顾的环境中,一下子需要担当起“导师”、“保姆”、“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3.工作的现实境遇与理想期望的困惑

[案例]教师C:我毕业后应聘到重庆西部某乡镇中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带好班级。但也常常听见德育主任的训导:我们农村中学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关键是学生不出事,成绩搞上去是硬道理。其他班主任私下里也说道: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但关键是要适合农村教育实际,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带毕业,成绩才是关键。我本来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些什么,在这种氛围下,确实感到非常地困惑,有一种有劲无处使的感觉。

新形势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动态性的特点。各个层次、地域的学校工作条件、环境、待遇、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往往困扰着他们。一方面新入职教师在学校活动、工作中话语权明显缺失;另一方面自己对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与现实差距大,这致使他们的满腔热情、理想被现实境遇敲得支离破碎。

4.帮扶机制与隐性竞争的困惑

[案例]教师D:我师范大学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实现了当一名教师的愿望,学校的声誉在本区有口皆碑,待遇也不错,但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中途接手初二的班主任(戏称“后妈班主任”),本来后妈班主任就不好当,对此,学校安排了同年级一位前辈结对帮扶我。但说实在的,我也不责怪师傅不帮扶,我们一个年级12个班,班级成绩、活动都得排出名次,师傅自然不会花太多的精力来帮扶我。请教他们问题时,大多是这样答复:现在的优秀大学生素质高,我们是“土班主任”,我们的方式方法都过时了,还得向你们年轻人多学习;班主任工作非常复杂,不要急,慢慢学。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宣布不允许中小学排名之类,但竞争性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在公众心目中,越优质的学校竞争越激烈,“掩耳盗铃式”的政令难以短期内改变现状。据调查,一般中小学都实行了以老带新的师徒帮扶机制,但效果有待提高。

5.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困惑

[案例]教师E:我任教的是初一英语,全年级6个班。初一的学生存在中小学衔接适宜的问题,自己的班级管理缺乏经验,实习时对班主任工作关注度不够,诸如留守儿童、学困生、班级课堂纪律问题把我弄得焦头烂额。学校工作竞争激烈,抓了学科教学又怕丢了班级管理,抓了班级管理又担心自己的教学跟不上,在统筹协调方面老是顾此失彼。

目前,我国是学科教学教师兼任班主任,中小学还没有设置专职的班主任。这一客观事实需要班主任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新任班主任如果同时是新任教师,则两者都需要度过一段角色适应期。如果新入职班主任统筹协调工作能力不足,就会出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局面,教学效果不好影响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班级管理混乱又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校本研训路径的对策

1.确立校本研训的脊柱: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

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是以解决新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将学校班主任工作实践、学习、研究融合在一起,发挥班主任的集体智慧,帮助新任班主任尽可能缩短角色试用期的一种培训模式。学校要积极引导新任班主任制订好专业发展规划,允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误与失败,只有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冲击、颠簸和“洗礼”,才会有合格班主任的成长。一旦新任班主任制订好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他们在校本研训中就找到了目标与方向,才能激发他们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2.拓展校本研训的载体:展开多样化的校本研训

新课程改革走过了10个年头,校本研训在其推动过程中的功效毋庸置疑。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的功效取决于其载体的丰富性和实效性。学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校本研训积极的支持。具体而言,新任班主任校本研训的载体可以划分为交流型载体、“竞技性”载体和研讨型载体。交流型载体如:沙龙、论坛、博客、QQ群、主题班会交流等。竞技性载体如:主题班会评比、班级活动竞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研讨型载体如: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研讨组、校本研究团队等。为了拓展横向校际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载体,学区可以组建班主任工作站,实行新任班主任区域联动发展。

3.重构校本帮扶的机制:见习制与学徒制结合

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性,都需要新入职教师首先应该度过教师角色适应期。建议新入职教师都应跟班见习班主任,以现任班主任为导师,见习期至少为一年,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班主任。新入职教师担任见习班主任,将见习制与学徒制有机结合,将见习考核结果与帮扶效果考核捆绑。这种校本帮扶机制有如下优点:一是见习班级管理场景的真实性和过程性;二是帮扶过程中利益非竞争性;三是新入职教师角色适应非孤独性。

4.营造校本研训的氛围:主体间性的教师协作文化

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沃土是主体间性的教师协助文化。主体间性最初虽然只是哲学范畴,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具有普遍意义,必然成为现代教师交往关系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的教师协作文化具有对话性与开放性、沟通性与交互性、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共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征。对话、理解与共享成为教师协作文化的核心。教育经验本身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为新任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博采众长;同时也是熟手和其他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更新换代,相互促进发展的机会。校本研训教师协作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学校管理层运用好激励机制,培育良性竞争的氛围。

5.抓住专业发展的核心:自我专业发展

班主任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个人的精神状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新入职教师,朝气蓬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培育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不要老是想获得他人“找上门”的帮助,在人生历程中,学习都需要主动出击。新任班主任在自我专业发展方面有必要把握好“四个勤”:一是勤于系统地学习班主任专业知识,拓展学习的途径;二是勤于观察、思考、总结其他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三是勤于记录、反思、研究;四是勤于分享与交流自己的班级管理体会。

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型的班主任,都会经过痛苦的蜕变。只要给予新任班主任各方面的成长关怀,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昨天的新手就是明天的熟手,下一个“魏书生式的班主任”就会在他们中间诞生。

参考文献

[1] 舒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5).

[2] 到新单位怎么摆脱孤独(职场心理)[DB/OL].

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管理方法

一、管好班干部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仅靠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不现实的,班级管理的具体落实要靠班干部,管理好班干部是关键。陶行知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活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1.选好班干部。选班干部要讲民主但不失原则,讲民主就是让学生投票选举,讲原则就是选举自律性强、责任心强、热爱班集体、具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当班干部,但不能拉帮结派,若不讲原则班主任可否决选举结果,并直接指定有原则的学生担任班长。

2.培育好班干部。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求班委首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坚决不能搞特权,不能给自己或关系好的同学开绿灯;要认真履行职责、自主处理班级事务,要以班法为依据治理班级,不能随意执行;在处理违纪事件时要以理服人、以事论事、一视同仁,要以帮助同学、为同学服务的态度与违纪同学交流沟通,让同学理解,绝不能留后遗症,更不能激化矛盾。

二、抓好后进生

后进生是班级管理的难点,抓紧这些学生是关键。

1.班干部自主管理。让班干部及时关注和督促后进生,但叮嘱班干部要注意方式避免矛盾冲突,对同学的管理要以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能大声呵斥更不能带脏话,要强调履行的是班级管理职责。

2.班主任“话疗”。我经常和后进生交流沟通,聊人生目标(今后在社会上想干什么),聊学习(在学校学那些事),聊常规管理(学院为什么这样要求),聊交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聊班干部的艰辛(班干部承受了好多同学的不理解和抵触,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聊和谐相处(学会换位思考、学谦让、学包容),聊工作岗位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首先做到服从管理、遵规守纪),聊感恩(父母的期望及努力是为了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生谈心,同时发现其闪光点时进行表扬激励。

3.与家长合作。经常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过去,告诉家长学院的一些管理要求及处罚制度;建议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交友及双休日活动情况,多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的表述是否和班主任说的一致;建议家长让学生双休日回家,不能在校住宿,告诉家长学生双休日在校容易发生的一些隐患,如聚众上网、聚众吃喝、吸烟等;告诉家长学生会出现“双休日反弹症”现象,即无节制疯狂地玩,甚至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返校后很不适应,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传递一些坏习惯,建议家长一定在双休日盯紧孩子,以便家校协作共同管好学生。

4.隔离管理。把后进生分插到每个学习小组里、分插到每个宿舍中、分插到每个值日小组里,让他们认真地独立完成值日任务,不能让弱势同学代替干。严格督促学生,不能随意换小组、换宿舍、串宿舍等。

三、关爱帮扶生

帮扶生性格内向、懦弱,不会主动惹事,但是,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憋在心了,很难沟通,不和人交流,他们的感情得不到释放,在学校没有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很容易走极端,做好帮扶生工作是关键。

1.管住后进生。经常与欺负同学的学生谈心,跟他们交流没有朋友又经常受到排挤和欺负的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他们珍惜缘分珍惜友谊,互相团结,并明确强调欺负弱小同学的违纪处理规定。

2.与家长合作。与帮扶学生的家长经常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因为这些学生受学生恐吓时都不敢说。然后再及时和欺负同学的学生的家长沟通,与家长合作,教育好学生。

3.鼓励自信自强。经常与帮扶生交流沟通如何与同学交往,鼓励其突破自己,主动与同学接触参与各种活动,体验交往快乐;当有同学欺负时要勇敢地讲理、主动找班干部帮忙、勇敢地给班主任说。

总之,帮扶生是技工院校的弱势群体,是关爱和帮助的重点,要用爱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自强自立。

我们无法改变生源素质,但能转化在校的学生;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对学院的评价,但会努力改善和提高育人环境来赢得社会的美誉。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我愿在班级管理工作岗位上,做一个勤劳智慧的引路人,为学生引领成长的方向,为技工院校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班主任自身的好作风导引着好班风的产生

一个班主任自身的好作风直接影响着好班风的产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要以“爱”的杠杆将其对生命、生活以及学习的高尚价值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这其实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使命。因此,班主任良好的个人修养、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个性特质的拥有就尤显重要。也就是说,要想带好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是好样的。常言说得好:“群雁高飞头雁领”。良好班风的形成好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好向导。

班主任如果满脑子是应试教育的概念,他带的班级就很可能处处打上应试的烙印。班主任如果人生价值取向上有问题,这个班级的班风就肯定成问题。至于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虽说是次要的,也还是会对良好班风的形成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当好一个班主任真是不容易,而一个班风好的集体也绝非是一项纪律好就可以概括的。

二、班主任确认的好班干部带动着好班风的形成

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当是学生自己,班主任所起的是导向作用。班主任确任的班干部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十分重要,班干部是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有力抓手,这些“抓手”产生的程序和过程均是良好班风形成的过程。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现代意识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必然是有以同学为本的民主型班主任,他不放弃任何彰显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机会,包括这种班干部产生的环节等等。因为他深知这里蕴含着民主精神的好班风。

好的班干部是良好班风的风向标,也呈现着好班主任的个性和价值取向。好的班干部绝不只是学习好,学习好也不一定是好干部。好班风虽有着共有的标准,但绝不排斥个性。好的班主任除了不拘一格用人才外,一定要研究班集体的班风特征。喜欢学习的同学多可能要培养学习研究型班风,体育人才多的可能形成意志品格型班风,音乐美术人才多的当然是艺术表现型班风等等。“风”,既是作风也是风气,更是风格。“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同学身上都有其闪光的一面。选班干部既能体现民主,又能张扬多元和自由,班主任岂能不是好班主任,班风又岂能不是好班风。

班主任提倡什么,就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好的班干部不仅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帮手,而且是班级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着,他们代表着班级的风尚,是其他同学努力的方向。可见,班主任确认的好班干部直接带动着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关爱和谐着好班风的构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同学总是有差别的,有先进就有后进,并且还在不断的变化。这本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应当欣然接受,何况同学们在人格上又都是平等的。好的班主任一定是有着辩证发展的眼光的,喜欢优秀生又关爱后进生。好的班主任和蔼可亲,好的班风让同学如沐春风。尊重、鼓励、信任、帮扶、团结、勤勉、奋进、共荣等等这些,肯定是好班风中的阳光因子。仔细想一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同处一班实在是一种缘分,能和谐并进亦算是人生的一桩美差。

第4篇

我校学生具有素质是比较低的,其家庭环境普遍较差,家长文化经济层次也是相对较低的,“问题学生”存在量大面广的特点。目前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7岁。很多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委以班主任的重任,缺乏教育实践的经验。所以现成的教师的管理素养与学校现实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五条途径

(一)系统培训,提高班主任素质

班主任培训是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其特点时间集中,组织性强,内容系统,容易落实开展有针对性的、规范的、系列的、多层次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有益于提升班主任的素质。

1.培训途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途径。

(1)学习反思。①聘请专家或优秀班主任作讲座、经验介绍等。②外出参观考察、拓展视野。③自主学习、学会反思。④实行培训考试、提高素养。

(2)实践训练。包括教室布置的评比:盛大节日黑板报专刊的评比;主题班会的评比:班主任工作案例的评比;弱势群体学生帮扶教育的个案;与家长联系方法与技巧的金点子评比等。

(3)导师引领。积极开展班主任德育导师制,对班主任工作未满五年的青年班主任聘请德育导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一个小群体的辅导。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培训效率。

(4)专题研讨。定期组织进行专题研讨,如:班级活动的构思与组织、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我与学生共成长研讨、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偶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研讨等。

(5)课题提升。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引领班主任把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及研究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培训措施

(1)建全班主任专业培训激励机制,实行培训考核制。根据要求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进步情况,分别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并与当年度的班主任、教师工作评优挂钩,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

(2)坚持每月二次的集中培训,保证集体培训时间。每个暑假举办为期3天的班主任培训班。

(3)建立班主任培训学分制。每学期集体培训不少于16学时(每学时为1小时)。记入培训档案和班主任个人成长档案。

(4)建立班主任培训目标责任制。在每年的培训周期内,必须完成“三个一”的培训作业: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每学期至少写一个教育案例或论文,每学年设计并主持一节校级公开主题班会课。

(5)凡是通过县级以上德育课题研究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每人加分20分。

(6)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由政教处对每位班主任和培训对象设立个人档案,记载班主任专业成长轨迹,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柱。

3.考核评比。考核内容包括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培训学习笔记及考试成绩、作业四项内容,总分100分。

(1)参加培训出勤情况一项满分10分。每次培训每缺席一次扣除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除1分,扣完本项为止。得分低于2分者,为本轮培训不合格。

(2)培训学习笔记一项满分10分。每轮培训后政教处集中检查参加培训者培训学习笔记,按10分、8分、6分、4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3)考试成绩,每轮培训后,政教处负责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专题考核。此项满分60分。将考试成绩按比例计人该项得分。

(4)作业,每轮培训结束后,政教处责布置案例搜集、论文撰写等形式的作业,并按要求进行批阅。此项满分20分。按20分、16分、12分、8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5)四项成绩综合80分以上评定为优秀,60分评定为合格,6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学校规定,凡参加培训者其出勤率、论文、发言稿、主题报告、学习笔记和考试成绩等均纳入班主任工作档案。

(二)建设班级,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1.引领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成长。

2.提升班主任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班主任在反思中培养能力。

(三)公平有序,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由政教处牵头,分年段进行。

(四)人文关怀,培育班主任执行力文化

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生态。要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状态,激发班主任内在的精神力量,激起班主任工作的冲动与激情,形成一种班主任自我生长和发展的意识,就需要进行学校文化的重建,即营造浓郁的“执行力文化”。

1.学校让班主任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2.学校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

(五)投身实践,净化班主任德育源泉

1.引导班主任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第5篇

一、关爱学生,加强引导。

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把爱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爱。为此,班主任要努力在学习中、生活中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关爱应体现在小事和细节上,要用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在学习方面,可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业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归类,并拟定帮扶计划、将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和阶段性任务列成表格,按照计划实施。在生活方面,要对其嘘寒问暖,同他们主动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力争让他们找回亲情,找回欢乐,健康成长。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留守儿童在这一时期却被迫与父母分开,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引导,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加之委托监护人也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得其情感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会引发他们焦虑、自闭、消极、自卑等不良心理的产生,为此,首先班主任有必要采用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学会团结合作理解父母的不易,然后通过班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教师可组织他们创办图书角、编手抄报,进行美术创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充实学生生活,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再空虚,又促进了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最后,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这样做,可以促使其少走湾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进行家访,因材施教。

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要多进行家访并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首先,摸清其基本情况,为这些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学生身心基本情况、学生家长姓名、务工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然后,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深入交流,告诉他们科学家庭教育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教育措施,关注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对于他们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耐心引导和教育,以让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在留守农村状况下感受亲情的温暖,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对委托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定期家访并举办监护人座谈会,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深入交流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形成家校合力,最后,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家庭状况,知识基础等存在差异,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针对一些学习成绩,道德素质低下的学生,班主任要拟定个别教育方案,在学习上给予其更多指导和帮助,并积极校正其不良行为。可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与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6篇

班主任处在学校教育的最前哨,处于学校主观意图与客观教育对象的结合点上。所以班主任既要根据学校意图,具体地向学生发出指令,又要深入了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直接反馈给学校决策层,作为学校工作的参考。由于学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和执行,取决于班主任态度的坚决与否,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意图也由班主任贯彻执行,因此,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

二、班主任是联系各方教育力量的纽带

班主任是全体任课教师的协调者。在校内,班主任要经常与各科教师保持联系,反馈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协调全体教师的教学;在校外,班主任要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同时,班主任也可指导学生与校外各类德育基地联系,开展社会实践、对口帮扶、联合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受益。

三、选聘班主任要注意队伍结构的合理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丰富的教育经验。老教师经验丰富,新教师精力充沛,在选聘同一个年级的班主任时,就要注意发挥老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和年轻班主任的干劲活力,形成一支新老结合的班主任队伍。通过建立传、帮、带制度,保持班主任队伍结构的合理和谐。

第7篇

一、家校沟通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城市的教育系统在几年前就利用电信平台建立了家校互通的移动平台,但是这几年亲身体验下来,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使班主任和家长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1.平台不够成熟

由于是刚起步,还有很多功能未达到一线教师的要求,因设计人员缺少与一线使用人员有效的沟通,导致有些功能设计不合理。

(1)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些借读生插入到我们的班级,在我们用短信平台给家长发送短信的时候,为了让借读的同学的家长能收到短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借读生的个人信息和家长信息添加到班级通讯录里,这样借读的同学的家长才能收到班主任或班级其他科任老师的短信。但在添加班级学生时必须填入学生的学号和密码,而学生根本不会去用这个平台,学生的学号是一串很长的数字和字母组合,很不好记忆,而且还要到教务处去查询。有时就会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添加个学生太麻烦了,不添加了,直接给学生说了,让他们回家通知家长。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有些学生不能把班主任的话传达到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所以这些项目可以删除。

(2)目前平台只能给手机号是移动的用户发送短信和实现相关功能,而手机号是电信或联通的用户就无法使用该平台,老师也无法给这部分家长发送短信。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在给家长发送完通知之后,还要去班级再说一次,让学生去传达给家长,就是怕有部分家长收不到短信通知,耽误工作。这样就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就影响了班主任使用该平台的积极性。

2.缺少家长的支持

对于这样的平台,一线教师非常喜欢使用,因为老师使用该系统不收费,而且当使用该系统发送短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会得到平台开发者的奖励,这也导致了使用人员为了得到奖励,过度地发送短信。曾经听老师反映:中午休息的时候收到过学校某个部门发送的20多条短信,给接收短信的老师和家长造成了强烈的反感。而家长使用该系统和老师进行互动时需要收费,且家长常常会收到一些他们认为的“垃圾”短信,所以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家长们都很抵制该平台。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70%的家长不喜欢或不习惯使用该平台。

二、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鉴于以上两点原因,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给家长通知事情和注意事项时,使用上述平台的短信功能。同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建立家校互动QQ群

由于家长都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我就建立了家校互动QQ群,让家长都加入进来。日常在教学中发现的学生问题,我都会及时在群里,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方法。比如学生早恋、迟到、抽烟等问题,依靠家长的力量都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发现的问题也会在群里讲,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在战斗。从另一个方面也防止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串通”。有时候我会主动和个别家长,或个别家长主动和我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私聊。

从一开始由我组织讨论到后来家长自发讨论,每天在群里家长都会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上述QQ群的功能是家校沟通平台的短信功能永远无法实现的。

2.建立沟通的长效机制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且工作繁多,我不可能每天和每个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孩子在校的表现,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包含如下内容:出勤情况、各科作业缴交情况、卫生值日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每天各科课代表记录每个同学的作业缴交情况,值日班长记录每个同学的各项出勤情况,劳动委员记录每个同学的值日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由科任老师向我反映,每周列出表现优秀和需要提醒的同学;每周五中午相关同学到我办公室开会,向我反映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我就可以及时地在下午的班会课中有的放矢地谈一些事情,学习委员统计以上每个同学的数据,填入表中,最后盖上我的签章。周末同学把“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带回给家长,并由家长签字确认,然后周一带回上交。

家长从中就能很轻松地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在群里又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讨论了。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上留言,让我能快速发现同学在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和同学交流。而且这一过程具有连贯性,让家长逐渐认识到同学的变化。

3.定期进行线下互动座谈

(1)充分利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契机,创新家长会形式,改变以前的家长会只说学生的成绩和我一个人在说的单向交流形式。我根据提前从QQ群里收集的家长们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特点,对家长进行分组。把情况相近的学生的家长分在一组,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分成了若干组,然后把科任老师分到各个组,围成一个圆桌,这样大大地增强了家长会的有效性。

(2)找出班级里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让他们和科任老师双向选择,结对帮扶。每周都让这些学生总结和结对老师的帮扶体会和认识,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扶,每个学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用家长的话说:我的孩子变得让我都不敢认了,太佩服我们学校老师的工作能力了。

(3)平时我还会联合一些科任老师对在某些科的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对面地坐下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指出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一个学年内每个学生的家里都能去一次,有些学生的家里还不止一次,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新课程改革心理教育

1.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智力、思想和心理的“成长”阶段,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培养,为使其更好地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对学生心理素质、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起到宏观调控、微观引导的作用。

2.正确的心理教育,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的大脑具有发展、可塑性的特点[1]。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他们很容易被外界新鲜、突变或运动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运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提高课堂注意力,培养兴趣,培养求学好学的心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时期,而且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大部分学生在过渡期开始时成绩下降;对学校不满意;对学习科目态度不积极;对教师反应消极:自我效能和自尊下降[2]。为此,班主任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卫道士”式的严肃,特别注重自尊心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形象地指出,对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对于学生的过失或错误,应该做到既教育他们,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与他们沟通时要冷静、客观,少一些固执己见,多些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在学生身上。毕竟春风拂面式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比暴风骤雨式的说教和责备好得多。

开展心理教育时,还要注意小学生中的两大群体:一类是优秀生,他们往往具有比较强烈的虚荣心,易妒忌,特别是女生,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因为毕竟她们还是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另一类是学困生,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自卑感,态度消极,不愿与人沟通,面对教师时也不够积极,或者是过于调皮。针对前者,班主任必须时刻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多与其沟通,开导,促使其明白成绩并非评判一个人全部的标准。而且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比赛,来加强优秀生和优秀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良性竞争行为的养成,这势必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而且打开优秀生之间的心结后,还可以利用他们这种竞争心态,开展比学赶超的相关活动,让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进步。我在本班的教学中,就是组织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一名优秀生带一名学困生,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帮扶过程记录在案,定期开展考评,对优秀生和学困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对尚在努力的帮扶对子进行鼓励。这也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对学生信心的激增。对于后者,因为学困生可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或者思维方式,成绩暂时不够突出,以致产生自卑感,觉得技不如人。处理这种问题,关键是要让学困生感觉到“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感召着他们。比如上述的帮扶,除了让他们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之外,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实际运用。克服自卑感的另一个办法是使其拥有成就感。人无完人,但是人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即使是学困生也有一些优点和长处。班主任要将他们的长处放大,以使他们的缺点看起来不那么不可弥补。开展一些可以放大他们优点的活动势在必行。比如学困生的乐感很好,可以让他作为歌唱比赛的领唱,这无疑是相信他的表现。新课改不再是要培养死读书的学生,这种特长的发挥不也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吗?而对于过于调皮的学生,班主任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爱表现”的心理,委以小干部身份,然后晓以大义,让他明白身为班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事实证明,这种学生往往在担任学生干部后,利用自己的爱表现而在群众中“威严”大增,而且将工作开展的往往也有声有色。所以,作为班主任并非将所有的学生都打造成全才,而是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成为那个合适的位置上的人才,去发光发亮。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围着作业转,围着课本转,围着老师转。为此,我们可以开设科学课,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得出他们的实验结论。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利用好干部队伍。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通过小干部的号召力和管理能力,使得全班同学都在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势必会取得成效。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也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转变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讲教师听”,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多的是发现学习,而不是接受学习。

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得益于求异思维和问题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作为班主任,应该协调好各科教师,鼓励学生求异,比如在数学上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一题多解,科学课上的不同实验方案,这些对小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而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3],但是我国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学生不敢提问、学生不善于提问等诸多问题。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采取“三步法”解决问题。首先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观察讨论,这是引导他们观察以发现问题;其次利用情境化的方法,让他们设身处地处在某种情境中,这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创造一定的学习氛围,让大家讨论合作,互相提问,互相指出不足。小学生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的人或者环境影响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利用环境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新课改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不正是需要这种自主探讨精神的实际运用吗?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将这种问题意识应用到各科的学习中去。

总之,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班主任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作为班主任,只有重视心理教育、创新和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迎合新课改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使命,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葛秋虹,孙正宏,宋萍等.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测试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1(23):63.

第9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策略;宽容;鼓励;赏识;成长成才

一、宽容对待,因生而异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落后的根源,为他们开出医治的“良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取得进步,重拾信心。宽容学生,能体现教师的开阔胸襟和良好修养。例如,在一次课间活动中,隔壁班的班主任找到笔者,说笔者班中的D同学打了他们班的一位同学后溜走了。笔者听说后,便怒气冲冲地去班级找D同学,可他不在,有学生说他回家了。在笔者正准备给家长发信息时,D同学却回到了班级,手里还拿着棉签和药水,笔者顿时明白了他回家的原因。于是,让他说说事情的经过。这才得知,原来是那位被打的同学用草丛里的毛毛虫吓唬班级里的女生,D同学这才打了他。打人后,D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就跑回家拿药水。了解情况后,笔者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处分,而是耐心地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并要求他向被打的同学道歉。宽容学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只有多了解学生,才能使后进生转化更有针对性,才能做到准确施教,才能提高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效果。

二、鼓励互助,取长补短

班级是学生的大家庭,其中的团结互助必不可少。班主任运用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能让他们在齐头并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强团结奋进的意识。鼓励互助,能使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能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鼓励互助,能让学生之间的友谊更加纯洁和高尚,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初三上学期,笔者针对部分后进生在一些学科的学习上存在滑坡掉队的倾向,组织学生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让班级优秀学生主动与后进生结对子,并尽量让他们成为同桌,实现课堂笔记、课堂测试资源的共享,还在课余时间共同温习功课。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很多同学都纷纷加入团结互助的队伍,一些同学还义务地当上了后进生的“老师”,对他们某些基础薄弱的学科进行辅导。班级任课教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也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辅导功课,让他们尽快走出因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的心理阴影。帮扶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班级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传递着强大的正能量;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有了归属感,让他们在主动融入班级的过程中,感受到班级的温暖。鼓励互助,起到了隐性分层的作用,保护了后进生的人格和尊严,调动了他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要多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找到薄弱环节,引导他们主动查漏补缺,促进他们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