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时间:2023-11-24 11:14:40

导语:在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煤炭 资源枯竭 经济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阜新市位于老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被称为“煤电之城”。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市的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尽管自2001年阜新市被国务院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以来,阜新市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断清晰,方向不断明确,内容不断丰富。但是从阜新现如今的发展水平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将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阜新当今的产业结构及经济转型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找出妨碍阜新经济发展及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已开始进行优化使用,但是作为一些重工业基地却依然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从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未来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话题。

王世贤(2014)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必须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入手,使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和承接互相促进,提升结构变动协同性,才有利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和谐增长。李海超(2013)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宋喜斌(2014)认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政府主导、产业政策转变、经济转型。王茵(2010)、邱松(2011)、陈德敏(2012)也对资源型城市将如何发展与经济如何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苏楠楠(2014)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主要出现: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从各个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具有多种方式,却也普遍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对阜新的经济发展及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相应的政策,使阜新在转型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二、阜新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生产总值(GDP)基数过低,增长较为缓慢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在建国伊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甚至即将枯竭,阜新经济也一落千丈,成为了辽宁省的最后一名。从阜新最近五年的GDP数据可以看出(表1),阜新GDP基数过低,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辽宁省的其他城市相比,阜新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在2013年时,全省除阜新市和葫芦岛市以外,GDP均已过千亿元(虽只列举部分城市数据,但是对整个辽宁省均进行了调查),而最发达的沈阳和大连已超过七千亿元。而葫芦岛市建市不久,经济和文化底蕴皆没有阜新深厚,生产总值也超过阜新一百多亿元。由此完全可以看出阜新GDP基数过低,经济发展缓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比值呈下降的趋势,且依照阜新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这样的增长速度完全不能够支撑阜新的发展,阜新转型势在必行。

(二)对煤炭产业依赖过度,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阜新素来有“煤电之城”的称号,煤炭产业也一直占据着阜新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也正是由于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得阜新在煤炭资源枯竭之时,经济上也出现了极大的困境。甚至阜新经济转型至现在,其对煤炭产业依然有较大依赖。2010年,阜新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进行经济转型的第十个年头,阜新的原煤产量仍高达1828.3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11.83亿元,足足占了当年全市总值的三分之一。而2014年的数据显示,阜新的煤产量仍达到1517.01万吨、采矿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1.38亿元,虽然所占比值有所下降,却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五年之后的产量下降并不明显,而产值却下降较多,这是因为我国如今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像煤炭这种非清洁型能源,一旦生产过多便会超出大众的需求,价格便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如今煤炭行业的产量多、产值少的局面。

(三)教育发展存在缺陷,就业与失业问题较突出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因素又对就业与失业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阜新的教育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统计,至2014年底,阜新在校研究生2939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378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94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29人、初中在校生32544人及普通小学在校生84698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阜新市受高等教育人数较少、所占比重较低,这也就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数相对增加,使阜新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随之下降,这与政府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和对教育资源投资较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阜新培养出的人才还有可能会由于阜新经济增长缓慢、发展机会少而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如此一来,阜新的人力资源则更加匮乏。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炭行业所需要的人数也就会随之减少,而阜新市截止2014年底矿业从业人员为35746人。倘若矿产资源枯竭、煤炭行业倒闭,则会出现大批失业者,且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再就业可能性较小,这也成为阜新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

三、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阜新作为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阜新市由于对煤炭产业依赖度过高,使得其经济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衰落,而阜新的教育体制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当地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引领其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与研究。同样,由于其经济水平落后,更无法吸引大批的外来人力资源进入,这也是阜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且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从事于矿业的人数也会随之减少,就会使这些低文化水平者的失业率逐渐增加,给阜新经济的发展带来负向的影响,也为其进行经济转型增大了难度。

(二)对策

第一,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煤炭作为非清洁能源,已经逐渐被清洁能源所替代,使用量已大大减少,若产量过高,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降低。而它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现在也正面临着枯竭的危机,若阜新市继续着重依赖于煤炭产业,将会经济持续低迷下去。所以,必须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度。

第二,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市由于一直以来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减少了对其他产业的着重培养,使其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着重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支柱型产业。阜新旅游业一直都较为丰富,它的旅游总体形象定位是“观沙缘奇丽特色,看煤城变幻今昔,感东藏宗教民俗,悟华夏文化源地。”阜新市可以通过加大宣传、优化景区等方式,将海棠山、瑞应寺等景区打造成一级风景区,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旅游业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应加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大力发展清洁型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弥补煤炭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不足。充分发挥政府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使其能够快速地发展起来,也使阜新能够顺利地完成转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

第三,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完善教育体制、深化教育改革,并不断加大对教育项目的投资,才能为本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为未来经济快速的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不仅要对基础和高等教育进行着重培养,还要加强各单位和社会的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推动育才聚才的人才体系建设,才能为转型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甚至还会吸引外来的资源为本地进行建设,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重点解决就业、失业问题。一个地区就业、失业情况如何,既可以反映出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状况,也可以放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问题是困扰我们整个国家的一个长久性问题,但对于阜新这种资源枯竭型、欠发达城市而言,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阜新市应推动高质量的就业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切实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援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例如说,失业的煤炭工人,政府应出面给予帮助,否则如果大批的低水平失业人员不进行再就业,将会使阜新的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困境。同时,还应提高职业培训技能质量,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一方式可以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还为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为其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使当地严重的失业问题有所缓解。

阜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进,直至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顺利地完成经济转型,才能够使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世贤.阜新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3):234-238.

[2]李海超.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4]王茵.以城市转型促经济转型―辽源市加大城建投入记事[N].吉林日报,2010-04-10.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体系庞大,农业规模面积广,但整体看产业结构却没有及时升级,阻滞了农业结构的发展。而“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带给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观念,使得农业经济正在积极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农产品销售,“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模式下,农业经济势必会有新的突破。

二、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一)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

因为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已经在逐渐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这就导致了很多乡镇地区信息不通,跟不上时展的潮流,无法应用新型科学技术,农业技术和时展始终存在着差距。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仍然采用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有规模化生产,且农作物品种单一,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滞后。

(二)缺乏精深的农产品加工

当前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带给农业发展新道路,但对于数量繁杂的农业产品来说,如果不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条件对农业产品进行一个细致的加工、分类,很难以抓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为农业供应链庞大,农户数量众多,如果某个地区或某个区域的农业产品并不能达到标准化的处理,就很难以让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商家和消费者追求的重心不一样,商家也就是农户应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生产,建立合理的消费标准,将农业产品细分化,这样才能够在搭乘“互联网+”技术的列车上实现大丰收。

(三)专业人才少,当前农民普遍素质偏低

因为农民群体普遍受文化程度低,所以导致其综合素质偏低,在“互联网+”时代下,不仅仅是要对农业精通,还有精通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做贡献。“互联网+”的核心不仅仅是技术,还应该是人才,但当前农业经济效益低,所能给出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都偏低,在吸引人才方面,农业经济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

(一)结合互联网优化生产模式

互联网带给农业生产的并不只是发展平台,还有先进的生产模式与生产方法。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而且网络上信息包罗万象,用户随时可以通过上网来获取知识,为农民的再继续学习提供平台,此举不仅增强了农户的知识储备,而且也为推进“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

(二)联合优秀企业搭建电商平台

只进行产品初加工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进行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品产业链,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飞快发展。农户可以与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合作,共同搭建电商平台,上架农产品,不仅省去了农户自己售卖的人力物力,还能实现农产品企业规模化销售,一举两得。同样,搭建电商平台需要农产品保证质,在售卖过程中,可以实现农产品口碑化,做出品牌,吸引更多的客户。农户与农产品企业合作,农户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企业具有高标准化的人才队伍,两方面配合,查缺补漏,取长补短,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加强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不仅只要求具有专业素质,还要要求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为下一步在农业经济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奠定基础。在人力资源方面,乡镇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对人才的薪酬等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考评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推动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同时对现有的农业人才提供培训,增强对农业产品的鉴别能力,为上架电商平台做好标准化工作,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第3篇

在对信阳市经济型酒店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政府主管和协会建设相结合、走集团化与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加强市场营销、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利用业务外包提升竞争力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60-02

1 概述

关于经济型酒店,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行业管理界,目前尚无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国外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很多都是以价格或有限服务为主要标准。我国学者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大多是从星级档次、价格、设施、规模及目标市场定位等方面给经济型酒店下定义。本文认为,对经济型酒店的界定要从主客观两方面综合考虑,主要涉及酒店投资额、定价、硬件设施、服务项目的配置及经营方式等客观指标和顾客满意度、性价比等主观评价指标,其核心内容就是怎样在提供尽可能良好的服务和尽可能减少支出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经济型酒店(Economy Hotel或Budget Hotel)应是一种以客房为主要产品,凭借经营上的连锁性、成本上的经济性和管理上的专业性,提供有限、优质、高效且具备特色的设施及服务,以满足大众消费群体需求的高性价比的现代饭店业态。

2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信阳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就是运用SWOT矩阵对信阳市经济型酒店行业内部的优劣势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从而为信阳经济型酒店业的发展选择最佳经营战略。

2.1 优势

2.1.1 旅游资源优势

信阳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已多次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风景名胜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处,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6个。这些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信阳经济型酒店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发展空间十分乐观。

2.1.2 成本优势

信阳市的经济型酒店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其较低的建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能源成本是密切相关的。首先,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大都是租赁并改造原有的酒店、商住楼等物业来经营现有酒店,新建酒店很少,因此酒店的物业成本较低。而且,经济型酒店以满足客人的基本住宿需求为目标,减少了大量不必要休闲娱乐设施,也从根本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入比例以及后期的追加成本和维护费用。其次,经济型酒店强调高效的机构设置,精简的人员配备,而信阳属四线城市,人力及能源成本较低。

2.1.3 价格优势

相对于高星级酒店不菲的消费水平,经济型酒店聚焦“睡一宿好觉”相关的几样:床铺档次、卫生、安静,而在其他环节则减少投入,因此价格要实惠得多。目前,信阳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150-250元之间。在国内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普通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外出的机会的背景下,在既能享受一定服务水平又能为普通大众经济能力所承担的条件下,经济型酒店成为广大商务或旅游客源市场的首选,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普通旅游者、中低档商务旅客、高校学生等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2.2 劣势

2.2.1 行业管理不规范

由于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发展成熟的高档次星级酒店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标准,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管理都将高星级酒店作为模板,甚至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大都是针对高星级酒店“量身定做”。经济型酒店缺乏一套细化、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更没有独立的职能部门对酒店进行培训、检查和监督,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经济型酒店成为信阳酒店行业管理的相对薄弱地带。

2.2.2 空间分布不合理

目前信阳经济型酒店的实际分布情况是,城市中心地带过于密集,而普通地段和郊区供应不足。90%以上的的经济型酒店主要分布在城市商务贸易、旅游购物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繁华中心地带,甚至出现一个繁华路口几家经济型酒店对望的情况。经济型酒店在黄金地段扎堆,导致租赁费用上升、客房出租率却因为供过于求而下降。可见,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目前的不合理空间布局,已经造成了部分区域的经济型酒店过度竞争的局面。

2.2.3 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

由于经济型酒店的进入门槛低,且经营模式并不复杂、易于模仿,因此,信阳市大多数经济型酒店往往不是根据顾客需求、市场分析来设计和开发酒店的产品、组织酒店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简单抄袭知名连锁酒店的设施布置和管理模式,缺乏自身定位,盲目跟风,僵化模仿,造成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特色和精品意识,难以形成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促使行业竞争加剧,不利于本市经济型酒店市场的良性发展。

2.3 机遇

2.3.1 大众旅游持续升温

信阳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信阳市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在多方面为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推动作用,到信阳的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逐年增加,这些有利因素给信阳的经济型酒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3.2 国内外经济型酒店业的推动

虽然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酒店经营模式。目前在国外,经济型酒店数量已经占到全部酒店总数的70%以上,在我国其比例只占全部酒店总数的10%左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北京、上海等发达一线城市的市场慢慢饱和,很多经济型酒店品牌已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区位相对重要、交通比较便利的三四线城市和西部城市。而信阳作为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三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和京广、京九等运输干线交叉汇集的交通优势,正为多家知名经济型酒店品牌关注并布局圈地。

2.4 威胁

2.4.1 竞争加剧

经济型酒店以其低成本、高回报、短周期吸引了诸多资本进入,这些“热钱”夹杂了较多非理性成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和服务不规范,有经济型酒店之名却无其实,给市场的有序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许多低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改头换面,冠以经济型酒店,挤压了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空间。目前,这些不规范的“类经济型酒店”已对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成本上涨、入住下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2.4.2 人才匮乏

经济型酒店的人力成本比同等旅馆低2/3,一般三星饭店1.5人/间,经济型酒店每间房的人力配置上限为1:0.6。经济型酒店人力成本的节约性,决定了其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即从基层服务人员到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做到一专多能。但目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人才基本都是为高星级酒店而“订做”的,经济型酒店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个问题也正成为遏制信阳经济型酒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 信阳市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策略

3.1 坚持政府主管和协会建设相结合

政府部门应根据信阳市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经济型酒店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设立专门监管机构来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经济型酒店市场秩序。成立经济型酒店行业协会,探索制定针对性的规则、引导扶持方案及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以引导本市经济型酒店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协调经济型酒店与其他酒店业态的和谐发展。

3.2 走集团化与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集团化经营具有节约投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信息技术、降低经营风险等诸多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集团化道路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对信阳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集团化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品牌则是酒店集团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的综合体现。加强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建设,重点是强化品牌形象,传播品牌理念和文化特色。酒店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传播独特的经营理念等途径,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展现产品特色和企业文化,以加深顾客对酒店品牌的印象,提高顾客的品牌认知度。同时,要善于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推介会等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实施品牌营销,以扩大酒店的品牌形象。

3.3 加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

第一,认真分析客源,找准目标市场。经济型酒店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首先要对其面向的顾客群体进行细分。当前情况下,信阳市经济型酒店入住人群以商务、散客旅游和探亲为多,酒店定位宜以经济、舒适、有特色为佳。既要价位适中,又要环境舒适有自身的特色,利用高性价比寻求突破,提高市场覆盖率。

第二,在产品和服务上加以改进。一方面,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回归经济型酒店“有限功能”的本质。另一方面,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打造酒店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强调自己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产品和服务。

3.4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信阳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内外并举”。对内,要做好酒店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为员工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内部管理学院、业务培训班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对酒店员工进行全面、持续的职业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外,要注重酒店外部人力资源的引进。可以通过设立实训基地、奖学金、委培班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3.5 利用业务外包提升竞争力

经济型酒店定位于为大众提供高性价比的住宿服务,这决定了其功能的有限性和业务的精简性。外包业务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组织自身的再设计和发展,而自身仅专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因此,信阳的经济型酒店尤其是本土的单体经济型酒店,要摒弃以往“大而全、小而全”的错误思想,充分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将洗衣、绿化、安保、设备维护这类容易控制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金成本、规避经营风险,还能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从而充分发挥低价、高效、优质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若磷.丽江市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89-90.

[2]邹统钎.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29-32.

[3]夏琴.浅析宜宾市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J].酒店管理研究,2013,(2):61-61.

第4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区域经济;适应性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带动了工程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近年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专业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一举措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如何,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围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不是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查阅北京地区产业结构、就业人数等方面的数据,结合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据,开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专业认证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对各高校工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评估,评估结束后,给予专业认证结论。高校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际操作的实践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建立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每年高校都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调整或申办新的专业,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以往认证的专业大多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这些专业经过国家或地方的支持,从办学条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随着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也许今后认证的专业不再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但专业认证本身就是一种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办学水平,这可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必定能为国家或地方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随着国家或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变化,在后续的专业认证中,应该体现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认证,以保证所需人才的质量。

2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果与分析

随着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首都各相关高校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数据,从2006~2014年,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共涉及15所高校、22个专业,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认证年度分布来看,2006~2014年专业认证共涉及高校和专业频次为64个,2006年专业认证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为3个,2007和2008年为2个,2009年为3个,2010年为9个,2011年为6个,2012年为7个,2013年和2014年为16个。从每年认证涉及的高校和专业频次来看稳步提高,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比前几年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有了显著提高,增长为16个。(2)从认证学校分布来看,15所高校中有11所为部属高校,占73%,4所为市属高校,占27%;从学校出现的频次来看,部属高校为56次,市属高校为8次,分别占88%和12%,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出现频次最多(11次),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次之,分别为8次和7次,出现次数最少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仅出现1次,市属高校中北京工业大学出现次数最多,为4次。从这两方面来看,部属高校出现的个数和频次占很大比例,市属高校仅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出现在专业认证高校中。(3)从认证专业来看,在涉及到的22个专业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出现的频次最多,为9次,其次为安全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为8次,出现频次最少的涉及9个专业,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认证的22个专业占工学专业总数的13%,认证的专业类涉及14个,占工学专业类的45%,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专业类为机械类,为12次,其次为化工与制药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分别为9次和8次,出现最少的为地质类和水利类。总体来说,首都专业认证覆盖的专业类比较广,覆盖的专业相对较少。(4)从认证结论来看,“通过认证”出现的频次为53,占总数的83%,“同意延长有效期”出现的频次为11,占总数的17%,“同意延长有效期”的专业全部是2006~2009年通过认证的专业。这说明首次“通过认证”的专业越来越多,并且“通过认证”的专业得到了很好的建设与发展,质量保持了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到期的专业得到顺利延期。

3首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状况

3.1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比重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它揭示了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依存程度,也就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查阅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北京地区2008~2013年间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所占比重的数据和三次产业总值占GDP比重,如表1、表2、表3所示。从统计数据来看,6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稳步上升,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99%,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为76%,是第二产业比重的3倍多;北京地区第一产业总值占GDP比重总体稳定,第二产业基本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大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可以看出,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GDP生产总值比重历年都有增加的趋势,北京地区越来越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3.2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当前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方法。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趋势,可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某产业结构偏离度=该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公式清楚地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能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已存在大量的隐身失业。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折线图(见图1)。根据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走势可以得出: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趋于稳定状态,且2008~2013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此产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应该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相比之下,2008~2013年第二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首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

上文对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体现出了首都经济的基本走势。产业结构的指标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各行业所需人才与高校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本部分对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与所属产业领域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对应关系如下。第二产业: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动化。第三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从目前首都高校所认证的22个专业来看,有7个专业为第三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32%,其余15个专业为第二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68%。从认证专业分布的产业领域来看,第三产业领域相关专业认证率不高,相比之下,第二产业领域的相关专业的认证率相对较高。从认证专业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来看,总体适应了经济的发展,认证专业全部都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但第三产业相关的认证专业相对较少,出现的频次也较少,这与首都经济发展适应性还存在一定距离。

5与首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优化策略

专业认证政策优化。国家和政府要在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适时对专业认证方向有所调整,如制定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下的相关专业认证政策等。同时,给予认证专业一定的自和建设经费支持,鼓励专业认证单位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设置及建设上进行创新。除了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国家和地方还要对认证单位及拟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跟踪和指导,做好专业认证的支持服务。例如对通过认证的专业要进一步跟踪,以巩固专业认证的成果,促进认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提供专业认证咨询和指导,安排相关专家开展培训服务。专业认证组织体系优化。目前,国家已经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而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各认证高校还没有设立工程教育认证的专门机构。现在一些首都高校的一个或几个专业正在进行认证或已通过认证,每个认证专业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交流与合作还比较少。基于现状,一方面完善纵向的组织体系,建立市级、高校、专业三级认证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完善横向的组织机构,高校或认证专业可尝试建立专业认证的联盟,以加强专业认证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商讨专业认证的发展,带动工程教育专业整体的发展。认证专业与经济发展适应优化。根据首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趋势,对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适时调整。根据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统计总结得出:第三产业产值逐渐增加,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所认证的专业中,大部分是属于第二产业领域的,符合以往的经济形势,随着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北京的第三产业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第三产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应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以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形成良好对接,更好地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已经通过认证的高校来说,市属高校通过认证的专业相对还比较少,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加强市属高校专业认证工作,带动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倪凯,等.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5):51.

[2]张彦通,李茂国,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撬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支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7~11.

[3]吴文辉.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5~166.

[4]陈江.2010年北京三次产业发展预测与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3):55.

[5]秦彦.关于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3.

[6]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7]魏银霞.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长效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0(17):99~100.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全球科技大爆炸,快速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担也非常大,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生态破坏严重、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出现,显示了地球生态与工业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临界点,全球各国开始积极的寻找和开发绿色能源,代替旧有能源作为能源供应,以求能够更好的保护地球生态。

一、低碳经济的特征及内容

低碳经济主要是对可再生环保资源进行利用的科技,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和化石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如下:

1.资源可再生,可大量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保证地球地表的稳定。

2.生产环保,不会消耗任何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

3.使用环保,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破坏生态系统的废气、废水、废渣

4.可无限性的使用,绿色能源一般可以进行无限性的使用,而不会出现枯竭。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

低碳经济的运行,必然会伴随着新的工业革命,而全球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必然是低碳经济,而科技之间的竞争,也必然是向着低碳科技、低碳思想和低碳规则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也同样重要,但目前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各种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中国去完成,所以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发展照比发达国家缓慢许多。

目前中国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还是以煤矿为主,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的支持,所以对于中国发展低碳事业是一个严重的制约,而且,若想快速发展工业,必然少不了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而且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也严重的制约了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时间尚短,市场经济运行时间只有十几年,资本累积不足,所以想开展低碳经济还有一定难度。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的发展状态与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还有很多,所以想在国内彻底的实行低碳经济,还需要时间的累积。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实施

国内刚刚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和实施,所以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也非常巨大,如何成功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成为了低碳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和经验,对于中国是非常宝贵的,国内可以大量的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进行改良和探索,然后在根据探索出的方法来对中国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政府积极树立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加大政策支持,以政府作为转型的主导,以法律作为转型的约束,从根本上实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在2007年时,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一系列推动政策相继被提出,给节能减排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2.改变能源使用和开采体系,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低碳就要先进行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首先是节能,需要从生产、工作、生活、交通、工业等许多能源消耗源头来进行节能管理,将最少的能源进行最大化的使用,以无碳或低碳作为节能的基本理念。节能后就是如何进行减排,以现今国内主流发电方式的火力发电来做比方,火力发电流程中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煤矿,更重要的是在发电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废水、废渣、废热,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想彻底的治理污染,就要进行减排科技的研究,从根源上解决,科技减排的方向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减排,用科学的手段将排出的废水、废弃等污染物降至最低或用科技让其不再排放,第二种是变废为宝,合理的将派出的污染源进行二次利用,有效控制住排放的同时,还能增加新型能源。第三种就是进行污染过滤,将废气、废水、废热和废渣进行有效的物理过滤和化学过滤,让其不再具有污染性。旧的污染解决了,就要研发新能源,国内的能源供应转换,需要持续的将旧的能源进行替代,只要坚持不懈,中国破坏环境为代价产生的旧能源供应方式,必然会全部被新绿色能源所取代。

3.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转变的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让国内的低碳经济所相关的科技、思想、政策时刻保持与国际持平,稳步跟随世界的步伐,将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在国内彻底的进行实施。

四、总结

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生态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有的生态链被破坏,地球生态尚可进行自我修复,但有的生态链一旦被破坏,即便是地球生态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都步伐再修复,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开采不仅会让资源耗尽,更会将地表层下的支撑力给掏空,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非常严重。为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和地球生态的未来,全人类都要下定决心将低碳经济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陈名立: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2]唐 宗: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10).

[3]丁 超: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时代金融.2012(9).

第6篇

内容摘要: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中重要的微观主体,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因此,企业行为的转变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意义重大。本文拟从企业生态管理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入手,分析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生态文化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生态营销创新,以期通过企业生态行为的转变建立起生态与经济协调互助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观念 低碳技术 生态营销

200多年疯狂的工业化扩张,使人类在享受前所未有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无法回避另一个事实―枯竭的资源、浑浊的空气、污染的水源……,在此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成为次贷危机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细胞,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微观基础。在此背景下,固有的商业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的理念到提供服务的方式,再到用户观念的更新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改进。就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高消费、高污染的纯经济型管理模式之下,尚未实现自身的生态化转变,因此,企业的生态行为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的提出

作为国际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曾经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但是在20世纪,由于产业经济中企业家精神的丧失,英国的传统工业部门缺乏创新,新兴产业逐渐落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其产业经济开始落后于美国和德国。针对这样的经济和产业背景,英国政府在适度政府干预的执政理念下,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为保障其能源安全,英国利用能源基础设施更新的机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活力,率先占领了未来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欧盟其他国家、日本和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也基于各自的环境、能源、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在“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发展“低碳经济”或者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目前世界上提出的低碳概念是指在某一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低碳经济或者低碳发展应该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低碳排放。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高碳”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会使目前的资源优势变成劣势,对处于发展期的我国来说这无疑是个难题。但是,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的深入发展,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正确分析和判断“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并顺应其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适应我国国情的相应策略,以期在未来的低碳经济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

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分析

在全球性以保护人类生态与环境为主题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对其生活的影响,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绿色消费欲望,这就要求企业实施生态管理。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消耗大户,转变企业行为要面临重重困难。

(一)生态观念落后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经济”,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60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商品销售总额预计达7万亿人民币以上。但是真正能达到世界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产品还不足1万亿元,我国的出口产品遭遇了农药残留量超标等多种“绿色壁垒”。面对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企业如果不积极应对,粗放型企业必将被“绿色壁垒”淘汰出局。而对于国内市场,由于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能力不高,对生态产品的购买能力有限,绿色需求不足也制约了企业的生态营销。同时,部分引入生态理念的企业并没有实施“生态全程控制”,且营销手段落后,忽视品牌形象的维护,导致生态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影响生态产品的市场推广。因此,企业的生态营销水平亟待提高。

(二)低碳技术的发展瓶颈

我国企业往往采用技术治理来解决污染问题,即“先污染、后治理”,而且企业是为了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而被动地实施末端治理,运行费用较高,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同时这种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忽视了其他生产环节的污染问题,不能解决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另外,技术上的不成熟也导致有些生态产品的品质不如非生态产品,如有些节能灯由于质量不稳定而导致使用寿命过短。

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发达国家将其视为未来国家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对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意愿。同时,技术转让过程本身也存在着诸如市场、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将直接增加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

(三)资金缺乏

企业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三废”的最大排放者。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企业需要自己治理污染并负担治理成本,显然,资金短缺是这一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障碍。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下遗留的历史欠账太重,企业自身无力承担;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低碳技术,企业自我研发风险大,市场转让费用高,因此,资金短缺既限制了企业实施有效的生态行为,又制约了低碳技术的转让与推广。

我国企业生态行为路径分析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面对低碳时代给我国企业带来的严重冲击,我国企业应从环境变化中把握商机,积极推行生态管理,才能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一)建立生态型企业文化

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环境保护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进而削弱其竞争力。但事实上,企业通过环境绩效的改善会降低成本。因为环境绩效的改善会有助于企业顺利进入某些市场,借助生态产品或服务,企业不但可以实施差异化战略;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技术,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收入;同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减少企业在原材料或能源上的支出。因此,企业需要对传统的思维进行突破,将商业价值与社会公众利益有机地融合,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

1.企业行为要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每个人与生态的关系,企业与生态的关系入手,分析生态问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把生态环保贯彻到每个员工乃至社会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并融入到本企业的日常运作中。通过对企业及其员工行为的引导,提高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企业整体的生态价值认同使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健全。树立员工的生态理念之后应引导其付诸实践。对于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的生态教育应该有所差异。领导层应树立生态经营理念,制定生态管理战略;技术层应提高自己的环境知识,从技术层面减少或消除污染,从污染控制转向清洁生产;一线员工应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做有利于生态的工作。再通过各种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并对员工的环境改善活动及成果进行奖励。

3.企业管理制度要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实现由法治到文治的转变,即将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的塑造。生态经营理念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最终使本企业文化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这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建立低碳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的发展既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管理,充分考虑在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选用、生产、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防止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发生态型产品等都需要生态技术创新。通过生态技术的创新,开发各种节能产品,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升环境绩效,进而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纵向延长生产链,即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到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到再生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开采及污染物的排放;并在横向拓宽技术支撑体系,最大化地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就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要的是企业要以发展的眼光,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引入生态理念,通过设计上的改进,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降到最低,这种设计理念既适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提高了企业的环境形象,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提供扶持资金

企业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下,选择实施生态管理并不完全是自觉行为。特别是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在风险较大、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靠自我管理推行生态保护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驱动机制,引导企业走上生态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其中,资金问题极为重要。因此,政府应该从公共财政中提取一部分资金资助实施生态管理的企业,资助企业研发具有商业化或有推广前景的低碳技术,为低碳技术的转让提供融资;并为企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提供融资。

(四)进行生态营销创新

营销是更好的将产品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全球“低碳革命”的背景下,“绿色消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实施生态营销战略的企业大致有30%,许多著名企业纷纷推出“绿色产品”,展开生态营销,他们在满足绿色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巩固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我国企业面对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应该正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生态营销,抢占潜力巨大的绿色产品市场。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不能为了转嫁环境成本而造成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同时,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媒介多角度宣传生态产品,通过举办绿色产品产销会、洽谈会等形式传播企业的生态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面。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将消费者的绿色生态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绿色消费行为,促进绿色需求和绿色市场的扩大,使企业从中获得持续的收益。同时,建立负责任的生态营销渠道,渠道中的各环节都要维护该企业的商业信誉和社会责任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生态形象,塑造企业的生态品牌。

结论

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较大的排放空间。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要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企业界的积极主动参与。因此,企业的生态行为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是实现低碳排放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吴勇毅.低碳经济―开辟企业新活路.新财经,2009-10-19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鞠芳辉,谭福河.企业的绿色责任与绿色战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发展轨迹;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100-05

目前,我国有2 800多个县(市),80%的人口居住在县(市)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水平直接体现着“科技富民”的能力,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调查表明,当前,基层科技工作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1~2]。本文以嘉兴市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为切入点,以1998-2004年嘉兴市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关数据为参考,通过深入分析科技进步在嘉兴社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力求从不同层面,全面表征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发展轨迹及其模式,力求为地方科技工作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3~5]。

1 浙江省嘉兴市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互动

关系分析1.1 1998-2004年嘉兴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表1显示,1998-2004年,嘉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79%和22.36%,但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并不均衡,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最低,只有5.07%;第二产业最高,达到26.11%;第三产业居中,年均增长率为24.51%。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1998-2004年,嘉兴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44.49%,这一方面与该市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较低有关,同时,也说明了在此期间嘉兴市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1998-2004年,嘉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的792.1元,增加到2004年的1469.3元,年均增长率为14.25%;同期,该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到2004年只增加了290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1.74%。这一方面说明了该市农村居民收入依然较低的现实,同时也预示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该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性。1.2 1998-2004年嘉兴市科技发展情况

表2显示,1998-2004年,嘉兴市的科技发展指标情况基本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该市的人才资源总量由1998年的5.62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21.84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48.10%,从而为其科技成果和技术贸易额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从2001年嘉兴市设立高新园区以来,进驻企业已达31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2004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51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创汇7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32.0%、63.8%和56.9%。

在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先后成立了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交流机构,到2004年底,已先后由中科院系统的8个研究所落户嘉兴,引进院士二名、博士十六名。

黄坤明等:嘉兴市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互动分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年 第2期1.3 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关系分析

1.3.1 单位人才的产出

图1表明,1998-2004年嘉兴市的单位人才产出呈现“倒V”型,其中1998-2004年,单位人才的产出持续增长;2000-2004年,稍有回落;2002年以后,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

究其原因,虽然嘉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总量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总体来说,人才总量增长率大于社会经济增长率、科研成果增长率和技术贸易增长率。总体增长中的“倒V”型增长态势,也是“发展―调整―发展”规律的真实体现。

1.3.2 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

考察嘉兴市1998-2004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98-2004年,嘉兴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基本呈现持续下降态势,这是固定资产投资滞后效应的真实体现;2004年的嘉兴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稳中抬升”,则是逐步显现投资效益、步入良性发展的良好征兆;可以预计,随着基础投资的逐步完成以及投资的进一步合理化,该市投资效率将持续攀升。

1.3.3 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分析

我们运用科布一道格拉斯函数(Cobb-Douglas prodic-tion,简称CD函数)和Solow方程式分别对嘉兴市的GDP和三大产业GDP增长值中的科技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6]。

CD函数即公式Y=AKαLβ,其中Y为产出,这里用GDP表示,K、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仅α、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设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分别为y、k和l,并以估计的产出弹性α、β,代人Solow增长速度方程式m=y-αk-βl求出科技进步率,并通过公式EK=αk/y×100%、EL=Bl/y×100%、EM=1-EK-EL最终确定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科技贡献率。

1.3.4 指数和资料来源

函数中的Y使用1998-2004年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K选用同期该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L采用人才资源总量。为了充分考察近期嘉兴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以年为单位,以1998-200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故模型的样本容量为7。

1.3.5 数据运算及结果

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这里采用同比价格计算。

对Y=AKαLβ进行对数线性化,得LnY=lnA+αlnK+βlnL。将可比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嘉兴市科技对GDP产出增长贡献率模型:

lnY=1.009+0.283lnK+0.628lnL

其中,R2=0.998,DW=2.515,F=1638.12。

从拟合优度R2看,可信度为99.8%,α、β能够通过t检验和DW检验,效果比较好。资本K和劳动L投入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83和0.628,即当K和L增长1%时,所带来的GDP增长分别为0.283%、0.628%。为了说明每年变化情况,我们分别求出y、k、l的增长率,并将α、β代入EK、EL和EM公式,结果如表3所示。

1.3.6结果分析

从1998-2004年度嘉兴市的生产投入三要素来看,资本年均贡献率为51.19%,劳动年均贡献率为40.72%,而科技年均贡献率仅为8.09%;也就是说,1998-2004年嘉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拉动的,科技贡献率远远低于前两者。

从三要素贡献率变动趋势分析,嘉兴市的科技贡献率波动较大,且总体呈现“高―中―高”的循环发展态势,这与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引进(或研发)―吸收―产生效益”的周期性循环发展规律基本一致。

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的大小取决于科技投入和科技边际产出弹性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和产出弹性两个因素。尽管科技贡献率是通过资本贡献率和劳动贡献率间接求出,但暗含着同样的道理。科技投入主要包括科技资金和科技人员投入,它反映的科技力量的强弱;而科技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则反映的是该生产要素的效用大小和稀缺程度,它与前期科技发展状况所产生的科技积累,以及资本、劳动、科技三要素的搭配合理性密切相关。

2 浙江省嘉兴市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互动模式分析

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研发)的基本规律,我国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研发)的互动模式大致呈现以下四种循序渐进的基本模式[7]。

第Ⅰ阶段:依靠传统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模式。从我国远古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尤其是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我国自主的传统技术与设备进行生产。

第Ⅱ阶段: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模式。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而直接导致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落后。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实行,部分地区或部分行业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期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Ⅲ阶段:与专门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研发的发展模式。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方面单纯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同时,整套技术、设备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原有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由产业主体结合自身的生产需要,由自己的技术人员和国内同一领域的专门科研机构和大学组成联合研发组织,这样既确保了产业主体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所需的技术要求,又有效解决了自身科研力量不足的瓶颈,同时,还大大节省了研发投入。

第Ⅳ阶段:自主研发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应该逐步成为技术自主研发的主体,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规律。产业主体与专门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研发的发展模式,由于其鲜明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但随着产业主体自身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必将成为科技创新,尤其是技术研发的主体。譬如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中国研究院下设18个研发中心,拥有1 000多名研发人员,研发投入高达25亿元人民币;而微软公司2005年财政年度的研发预算为48亿美元。

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研发)的四种基本模式,我们调查发现,嘉兴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多数企业属于第Ⅱ阶段;但近年来嘉兴市已经从整体上开始部署地方经济与专门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譬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建立以及中科院若干研究所的引进等。因此,可以说嘉兴市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多数处于第Ⅱ阶段,但正逐步向第三阶段过渡。

3 主要研究结论

根据1998-2004年嘉兴市的社会、科技发展状况,参照该市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3.1 经济发展

2000年至2004年,嘉兴市固定资产累计投入2 1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2003年至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近20亿美元,为嘉兴经济稳定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2000年至2002年,嘉兴市经济总量一直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长,2003年至2004年连续两年增幅达16%以上。从经济增长情况看,全国50强城市年均增长速度有六成以上城市增速在15%以上;而2004年嘉兴经济增长16.5%,在50强城市中名列第13位。

3.2 科技发展

浙江省科技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嘉兴市科技进步水平变化情况位居全省第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 836万元,教育支出32 019万元,设立全市人才专项资金1 000万元,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3.3 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

1998-2004年,嘉兴市的单位人才产出呈现“倒V”型,其中1998-2004年,单位人才的产出持续增长;2000-2004年,稍有回落;2002年以后,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

从1998-2004年度嘉兴市的生产投入三要素来看,资本年均增长率为51.19%,劳动年均增长率为40.72%,而科技年均增长率仅为8.09%;也就是说,1998-2004年嘉兴的科技增长主要是由资本和劳动拉动的,科技贡献率远远低于前两者。

从三要素贡献率变动趋势分析,嘉兴市的科技贡献率波动较大,且总体呈现“高―中―高”的循环发展态势,这与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引进(或研发)―吸收―产生效益”的周期性循环发展规律基本一致。

3.4 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的基本模式

嘉兴市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梯队层次,“杂交经济”、“零资源经济”和“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显著。

目前,以园区(基地)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特色产业为载体的传统技术更新换代,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和科技合作与交流全面推进成效显著。

从我国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尤其是技术研发)的基本规律分析,嘉兴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基本处于第Ⅱ阶段;但已从整体上开始部署地方经济与专门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正逐步从第Ⅱ阶段(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模式阶段)向第Ⅲ阶段(即企业与专门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研发的发展模式阶段)过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艳红,孙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科技工作的方向和任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312-314.[Wang Yanhong,Sun Ping.Direction and Duty about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J],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ersion),2001,3(4):312-314.]

[2]徐冠华.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J].中国科技产业.2003,(5):29-33.[ Xu Guanhua.Further Strengthens the Place of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 Taking the Reg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J].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2003,(5):29-33.]

[3]陈长杰等.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J].系统工程,2003,21(1):43-48.[Chen Changjie et al.Research on the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e [J].Systems Engineering,2003,21(1):43-48.]

[4]Chen Changjie et al.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e.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Dec.2002,1048-1051.

[5]张景安.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J].中国科技产业.2003,(5):41-44.[ Zhang Jingan.Advancing the Reg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nhanc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Power [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2003,(5),41-44.]

[6]黄敬宝.广东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J].岭南经济.2004,(3):47-51.[ Huang Jingbao.Analysis of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J].Lingnan Economic,2004,(3):47-51]

[7]库兹涅茨.现代经济的增长:事实与思考(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讲演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Kuznets.Modern Economic Growth:Findings and Reflections [M].Beijing:Social Science in China Press,1997]

Study on Analysis between Society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Jiaxing

HUANG Kun-ming1 FU Xiao-feng2 CHEN Chang-jie3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The 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China's Agenda 21,Beijing 100086,China;3.Institute of Bi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第8篇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互动 发展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2.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1)

第9篇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