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个体经济的发展

时间:2023-11-25 09:51:48

导语:在个体经济的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个体经济的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和建议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人类生存,同时制约经济的发展,改变人类消耗的能源结构,进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在2010年的两会“一号提案”中创新性的提出,要“将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技部部长万钢也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研发,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解

进入21世纪,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而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的,它是一种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简单说,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应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统计和考核指标来看。低碳经济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即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就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从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从技术角度看。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如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从人类生活来看。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二、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建议

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一是对新上项目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锁定”留下长久的不利影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如下思考。

(一)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绿色发展。

1、总体规划。近年来,发展环保经济的新概念的不断推出,我国必须界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制定规划,不断降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强度。在规划制定中要重视超前性、宏观性、可操作性,同时要特别重视规划的层次和衔接,做好中央和地方规划之间、各级政府规划之间、部门和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避免规划“打架”。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目前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绿色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规划,向绿色转型。

2、制定相关政策。一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价格的市场手段和强制性政策措施两类。前者分为基于总量控制下的排放交易制度和北欧国家采用的征收碳税的办法;后者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财政补贴、研发等,主要是政府采取“有形之手”引导和干预市场与企业行为。二是从实际出发,我国需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形成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创新效率。

1、应改进财政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那些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建立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创新体系和实施机制。三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

2、应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一是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界定项目承担单位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扩散的责任。二是加强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建立共享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向企业扩大开放,增建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平台。三是建立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加强服务。四是打破地区分割,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3、应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

(三)用好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成本。

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别是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可以从生态补偿费制度、押金退还政策、排放交易制度和碳税等入手,总结试点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逐步推广应用,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环境保护是市场“失效”的领域,需要发挥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作用,如果任由市场调节,类似“公地悲剧”就会不断出现,2009年全国不少地方由于垃圾填埋和焚烧诱发的,已经说明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从这个角度看,澄清认识,加强科学、经济、工程等领域科学联合,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绿色发展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四)加强人才培养,营造社会氛围。

人才是创新主体,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和机制。不仅要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由发挥所长的激励机制,培育研究开发的领军人才,还要培育和保护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建立用人单位内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改进教育模式,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完善企业家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二是要通过教育和继续教育,让受教育和培训的个人掌握有助于创新活动的技能。大力推进科研人员和教师、学生的流动,推动知识的传播和技术成果转化。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和教育,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开展创新体系、政策的比较研究,监测和评估创新过程、成果的社会经济影响等,使创新真正成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参与能力。

第2篇

[关键词] 加强 软环境 建设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渐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有关政策法律的逐步规范,过去的那种靠拼优惠、比低价甚至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地方政府日益重视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通过建设廉洁、高效、规范、有序、宽松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各方的共识。

在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应提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软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得越好,就越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反之,软环境建设得越差,就越会阻碍或延缓地方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而且还是一种能够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聚集的优势品牌资源。一个地方如果能够把经济发展软环境打造成优势知名品牌,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广泛的动员宣传,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改善软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关注软环境、人人建设软环境、人人都是软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必须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时,无论是人们观念、行为的转变,还是软环境建设成效的取得、巩固和提高都必需有一个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希望在软环境的建设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艰苦、不懈工作的准备,以政府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为主要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稳步推进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出效率高、服务优、讲诚信、重安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要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有一支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在有些地方,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在干部队伍的结构上明显地存在着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多而熟悉工业、服务业工作的干部少的缺陷,这样的干部队伍结构既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不利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只有拥有一支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我们才能在经济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吸引各方投资者前来投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实现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队伍,特别是要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既熟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又具有一定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此外,一些地方对年轻干部的下派锻炼总是将眼光局限在农村,请别忘记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也是干部锻炼成长的好地方。

四、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的同时,要坚决查处少数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将项目的登记备案制搞成变相的行政审批制的行为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已将一些事项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少数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依然贪恋失去的行政审批权,对项目的登记备案人为地设置了重重关卡,将一些项目的登记备案制搞成了变相的行政审批制,以此为部门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对于这样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以儆效尤。

五、对依法经营的企业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

对在当地依法经营的企业,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各个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市场主体拥有超越法律之上、市场之外的特权。此外,如果对一部分企业实行特殊待遇、重点保护,对其它企业来说则意味着一种歧视,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原则,同时也或多或少地透露出地方政府对当地的投资发展环境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了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彰显地方政府对优化当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建议那些还在实行重点企业保护制度的地方对该项制度予以废止,对在当地依法经营的企业一律实行平等对待的原则。

六、整顿规范车站、港口、公交、出租、银行、宾馆酒店等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秩序

窗口服务行业往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对外形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形象建设。许多地方的窗口服务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服务乱收费,车站、港口、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服务秩序差和治安状况不理想,部分银行网点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出租车拒载、宰客、不打表,公交车、出租车车内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到当地软环境建设的总体成效和对外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需把窗口服务行业服务秩序的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七、做好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工作

划分城市功能区,对于合理引导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城市功能区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城市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宜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各类城市功能区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一般情况下,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应定位于以发展服务业为主,不宜新上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城市附近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应严禁新建冶金、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已经建成的要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搬迁;城市工业发展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道路,新上的工业项目应尽量安排到各类工业园区或工业基地进行集中发展。城市功能区科学、合理的划分与定位,能够显示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是当地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经济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八、建设诚信政府,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政府在诚信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首先必须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如办事程序不透明、承诺不兑现、执法随意、朝令夕改、政出多门、拖欠工程款、“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政府失信的问题,从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以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社会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中心内容,大力推进诚信政府的建设,通过诚信政府的建设,带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三)大力发展 农业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 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二是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 环境 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 林业 资源保护,建设绿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放眼国际 市场 ,努力扩大内需

当前, 国际经济 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每个企业都把兼并、重组行为作为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个企业面对新形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档次和效益,力争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间 投资 需求。明确民间投资方向,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等来加以引导,使这些“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 中国经济 的发展。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拉动力量,是经济启动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分析当前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特点,理清思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与升级,以确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 管理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 管理体制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 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才型 工业 生产体系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六)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整顿矿业秩序,使之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中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七)要以关停和淘汰、压缩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污染防治

巩固和提高工业排放污染物达标成果,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经济规模的水泥、火电、化工、造纸和电解铝,要坚决按期关停淘汰;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污染配套服务,并向城镇适度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工业生产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污染的“末端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模式。而清洁生产则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第4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发展;企业;财会体制;财会管理;改革

0 引言

经济转型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财会体制改革,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及时发现并解决财会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1 目前我国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会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解决财会问题时主要依靠已有经验。此外,很多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较少,给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笔者认为,财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决策及发展前景,甚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财会管理制度。

(2)财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会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够严格,有些企业甚至选用家人或者朋友来从事财会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的专业素质偏低,遇到问题时大多依靠自身的经验,没有接受过科学的专业培训,导致企业整体财会管理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3)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企业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会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企业无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需重视业务工作,造成企业资金浪费,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会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经济转型发展对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能够与经济转型接轨,在建立财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改革后企业的发展,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能够避免企业的偷税和漏税行为,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有利于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单据、报销凭据等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及相关行业。如果原始凭据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财务活动,则会影响企业的决策,造成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结合经济转型发展状况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开展财会体制改革,确保财务分析真实反映社会活动。

(3)推动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进行改革,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体制、发展目标、发展理念、核算方法等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逐步实现与国际财会管理的接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1)转变财务管理意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要从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和自身管理意识着手,注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观念转变。财务人员为了适应新的财会制度,要加强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掌握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和内容,将其作为财务决策的依据。此外,管理者也要转变财务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能够准确的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

(2)创新财会运行机制。财会运行机制是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财会工作的重点可以由单纯核算的模式向兼顾企业经营决策转变,让财务部门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生产决策方面为产业结构提供建议;在经营决策中制定贷款的回收以及销售策略;在利润分配决策方面协调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3)健全财会管理制度。企业资金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企业财会体制就是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财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资金的管理,不仅要实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还要进行相关技术的革新,严格资金的使用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是指企业的各种款项登记及财务管理工作,都要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员工一同进行,达到相互制约的效果,避免财会处理工作出现差错及违法犯罪行为。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财会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可以重点考核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招聘成功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其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保证企业的长效发展。

3 结语

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工作方式、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娟.论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创新[J].会计之友,2011(35).

第5篇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上而下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县镇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改革的战斗堡垒。县镇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改革进程稍有不慎,对其支柱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没有把握好尺度,会导致整个行业发展遇阻,势必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来为县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县镇域经济;产业经济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上而下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是我国一直致力实现的经济目标。县镇域经济发展基本都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可持续性不强等困境。县镇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改革的根本。因此,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理时机,结合五大发展理念为县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借鉴

需求与供给,属经济学范畴,其衍生的供给侧或需求侧管理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补充。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源与内涵发展

20世纪的50-60年代,凯恩斯的需求侧管理一直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罗斯福政府的主流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造就了西方国家的黄金时代。70 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开始出现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失业率飙升,经济增长缓慢直至“滞涨”,需求侧管理遭到质疑:其一是无法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解释及破解“滞胀”现象;其二是越来越多其他学派证明需求侧管理施行的政策是导致“滞胀”的主要原因。因而,以:拉弗、罗伯茨、索罗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观点得到了重视,以供给侧管理为主流思想的经济理论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供给侧管理学派提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及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其函数表达为:Yt=AtF(Lt,Kt)

其中:Yt代表总为t时期的总产出(GDP);Kt是t时期投入的资本量;Lt是t时期投入的劳动量;At是t时期的技术进步程度。

通过上述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可以计算出技术进步程度At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

上式可证,应采用各种手段来提高总供给。在实践当中,Lt存在瓶颈,At存在边际递减,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周期性长,短期效果不显著,制度经济效果的释放成为TFP最大的可操作变量,减税则是政府宏观调控达到目的的最主要手段。

2.英美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借鉴

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了供给侧改革学派的建议,采取了:减税、放松管制、控制货币等改革手段,促进了美国IT业的大发展,遥遥领先于旧苏联以及日本是制造业,被后世誉为“里根经济学”,详见表1:

与此同时,英国撒切尔政府在多个欧洲国家当中率先进行供给侧改革,国企大幅私有化,货币市场竞争机制被激活,企业效率与效能有效提高,政府负担明显减轻。详见表2:

综合英美的供给侧改革,其可供借鉴的共通点在于:一是大幅度减税,如同现今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准备将国内企业税从30%多将至15%,降幅高达50%;二是实施管制性的货币政策;三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宽管制;四是大规模削减社会福利。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县镇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性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县镇域制度供给创新的效果,落实经济增长与制度供给的耦合,通过县镇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达到经济协同发展的最终效果。

1.改革精神的回归与深化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革精神的理性回归。以中山市神湾镇落实去产能任务为例,去产能即将过剩产能对外消化,中央指导精神与原则是:鼓励兼并重组,减少破产清算。在具体工作当中,神湾镇能牢牢把握好契机,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2016年推动镇内福懋、东大、华士达、华恒泰4家重点耗能企业按要求建立月报、季报制度,实施重点动态监察;积极推进东大漂染、福懋纺织、红采纺织、溢盛纺织、华士达化工、成丰印染等10家企业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组建产业联盟,在条件与机会成熟的情况下,实施兼并重组战略。

长远看来,能把各县镇域的过剩产能进行重组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取得区域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打破以往非理性降低价格等恶性竞争局面;借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经营情况得到持续改善。

2.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分配

过往的政策理论,普遍是局限应用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经济体,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超出平均水平,宏观调控通过大幅刺激总需求来寻求增长,效果明显。

现今,中国跃升至全球数一数二的超大经济体,五大发展理念当中确定了开放是其中的一个维度。一旦整个经济体实行开放,进入国际视野,其与若干个开放的济体是紧密相连的,原来封闭的政策理论,包括:货币、税收等方面,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多个开放的联通经济体。新常态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增加供给的有效性,令资源配置重新回归市场,增强其在全球的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为尽量少干预甚至不干预,重点偏重于改善制度环境和构建政策框架,为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辩证统一体现如下:其一,县镇域经济发展普遍都存在着不均衡问题,针对不均衡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各区域产业协同进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二,县镇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在深入地调整,各级政府理应统筹制度、税收、土地等资源配置,充分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县镇域产业经济面临问题和挑战

县镇域的产业集群具有: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核心竞争力低,发展粗放,升级转型困难等特征。此外,人才、融资、土地等系列问题已出现瓶颈,自主创新能力与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政策扶持力度、产业集群公共配套设施、关键技术共享等方面有待增强。

1.产业集群规模小

县镇域中以“一县一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和模式相对落后,产业集群规模小、发展速度较慢是其主要特征。以中山市神湾镇为例,游艇产业特色鲜明,以江龙船艇为龙头的产业集群规模与辐射效应凸显;玩具属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尚存的字眼优势,发展势头仍属中等水平;印染纺织行业企业耗能大、污染强、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低,生产方式粗放,层次相对低端。截至2014年末,神湾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不多,只有8家年产值过亿企业,列入市十亿级培育对象企业范围也仅有天喜电器公司1家,却在2015年停产,现时龙头企业偏少。

2.产业集群层次相对较低

县镇域内的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低、外贸依赖性大,易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单靠本身的技术和资金有限,难于实现转型升级。以中山市神湾镇内的产业集群情况为例分析看来,具体如下:

其一,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不完善,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配套产业、市场网络等尚未完善。

其二,诙与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五金塑料加工、铸造、纺织、建材等产业集群占比过高且处于行业低端水平,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重低。

其三,主导产品产能过剩工艺低端,中高端产品开发升级停滞不前,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少,大多数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

其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较低,普遍沿用传统技术或者运用简单机械进行生产,行业生产方式粗放型。

3.核心竞争力较弱

县镇域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还未能形成上规模的集聚区平台,且镇域常住人口少、消费力不足,社会分工差,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较窄尚未完善,互相模仿恶性竞争现象频发,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以中山市神湾镇为例,2015年,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企业订单量减少开工不足导致利润降低,市场份额严重萎缩,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利用外资形势严峻,全镇当年实际利用外资1475万美元,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7.8%,

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县镇域内产业集群大多是依赖地域内丰富的资源发展而成的,成本优势尚算明显,反之,创新能力则相对薄弱,具体如下:

其一是缺乏创新能力与动力。县镇域内多数企业处于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利润低微,创新实力欠缺。同时,创新需要对研发环节进行大量投入,风险高回报周期慢,影响即期利润,如若创新失败,还将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导致企业不敢创新,等待与相互模仿的氛围较强,创新动力不足。

其二是缺乏创新机制与创新型人才。以中山市神湾镇为例,镇内企业普遍规模小、薪酬福利不高、工作环境差,创新型高端人才缺乏,创新研发能力不足。

其三是创新的相关体系不健全。经信局下属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承担着: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融资担保、法律服务、信息网络、创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目前网络基本完善,运行能力与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产业集群窗口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弱,公益因质量低而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五、县镇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聚在推动县镇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一个健康、科学、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集群,能具体推进县镇域经济的持久发展。

1.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

结合“十三五”规划和五大发展理念,从县镇域实际情况出发,由县镇域经信委等多部门协作,全面掌握县镇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产业关联为核心,大中小企业并举,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利用政策优势吸引相关产业入驻,上中下游全方位协作,推进产业互融,鼓励集群发展以产生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使产业集群规划真正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南针”和“校准器”。

2.以点带面,增强产业凝聚力

龙头企业效能的释放,能有效地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县镇域在发展产业经济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政银企校”多方联动,利用好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带科研任务的高端科研人才,共同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以提高域内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上中下游企业纵向横向结对配套,加强协作,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高端补充产业链和终端延申产业链,发展若干个先发优势明显、专业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配套产业园,采取多元化方式,提高整个区域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创新集群体系,推动产业升级

县镇域是改革的基本单元,越是接近基层,就越要加强技术创新。地方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广泛吸引招纳各类复合型人才,联盟联建各类研发机构、产业化基地、培训中心等公共社会组织,搭建集群企业间技术无障碍转让交易平台,实现成果的常态化流动。有必要实行培训与引进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县镇域整体企业人才引进、招聘制度、员工培训体系和人才激励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资源集聚。可以通过依托高等与职业院校等各种培训平台和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有实际操作技能经验、专业技术过硬、管理具前瞻性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的高素质复合技术型人才。

4.实施名牌强镇,提升综合影响力

大力实施品牌强镇战略,在区域内树品牌意识,全地域引导实施依靠品牌和质量取胜的竞争策略。整合资源,支持和鼓励县镇域内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推动集群内企业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宣传推广具有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实现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有C结合,联合打造区域品牌,依托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鼓励支持县镇域内企业积极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品牌,强化自主品牌,实现自我品牌的创立。

六、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各县镇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国家、省市层面的“十三五”规划,因地制宜地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域内乃至更高层次的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价值链提高产业综合附加值,综合实现对本地区整体资源的利用与二次开发,构建与地域内乃至具长期前瞻性与国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志杰,等.经济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53-54.

[2]王云珠.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17(1):121-125.

[3]刘东亮.供给侧改革有望改善资产荒[J].债券,2015(1):45-49.

[4]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37.

[5]郁鹏,安树伟.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区域发展新常态[J].城市,2016(2):12-14.

[6] 李文龙.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供给侧改革新动力[N].金融时报,2016-01-12(004).

[7]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山西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R].[2015-11-25].

[8]赵海东.资源型产业集群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56-58.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影响;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6]张占斌.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J].行政管理改革,2011(06).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个体价值;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02-0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生存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存在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开发,而忽视其个体价值开发的偏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它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倾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具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个体价值,只有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才智的展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就生力军。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经济体制为实践基础上价值理念的人本回归

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或状态。历史赋予市场经济的意义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培育个性的独立人格、主体精神与自主能力,为更高的历史阶段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从人学角度看,市场经济的重大历史成就就在于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它能全方位培植人的独立人格、主体地位,提高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从哲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最大、最直接的作用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体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主体性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前提和广阔的空间,又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迫切的要求个人主体性的高度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要求人们破除一切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增强平等意识。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了计划经济中人为的分割和封锁,使市场走向开放。全面开放的市场强化着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部门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市场经济的这种开放性,要求人们打破自然经济下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即增强开放意识,积极参与竞争,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变相的人身依附关系,使每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经济的这种自主性,要求人们摈弃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凭借竞争来完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竞争性也强烈要求人们破除一切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和习惯,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对自身素质的理性认识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 塑造健全人格,构建精神家园

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以往恪守坚信的价值观、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和冲突,一些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惘、信仰危机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社会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制度建设滞后引发的社会震荡,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心灵的宁静,产生了诸如焦虑、紧张、浮躁、孤独、愤怒、无奈、受挫、相对剥夺感等负性情绪和心理失衡问题,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而在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滋长。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物质生活的增长和丰富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并给予深刻的影响。但是,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等于精神生活的进步,更不能自然而然的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物质财富,而贫乏精神财富,一个是有重大缺陷的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无法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蕴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价值所在,总而言之,对人的精神需求予以终极关怀和积极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的精神走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精神支柱,激励着精神作为动力因素的发生程度,为个体实现价值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创新教育理念,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的发展最重要体现并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由程度。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的不断膨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不断增加,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之一就是努力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而创造意识来自于个体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要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个体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创新精神。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给人提供了发展的自由,民主的条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依赖性与模式化,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与竞争性。我们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健全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利益主体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

在我国,区域化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但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追求点不一致,其决策也就会不同,利益主体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一)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概括地说,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包括权力冲突、行政冲突、经济冲突以及隐含在这些关系后面的其他利益冲突。从动态的角度上说,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主体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共赢。中央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地方利益冲突,而地方利益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体现或代表中央政府利益。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仅仅把地方与中央放在利益冲突甚至敌对的位置上,最后只能使双方陷入被动甚至彼此损害的地步。新形势下,我们要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积极协调双方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分散倾向的法制性、制度性的权威制约,实现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统一、双赢。

(二)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与地方在事权上有法可依

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一直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在政府的行为交流与互动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十分被动和消极,而中央政府却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协作。某种程度上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应该是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的权力分配,运用法律和宪法保证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和财权等的合理划分,确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政治利益上的绝对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借鉴国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和行使具有合理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界限。

(三)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改善经济利益环境

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信息交流机制,通过信息沟通交流,保证上通下达,步调一致,有效确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决策和职能能够高度统一;二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职责的机构,通过人事权以及财政上的转移支付来防止地方官员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动态平衡机制,结合区域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范围与权限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以达到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与地方政府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二、各个地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与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相比,各个地方之间利益冲突与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市场和资源上,市场的有限性及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导致地方区域之间因争夺经济市场和经济资源而产生经济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们会以发展家庭私营业和城乡企业为突破口,走内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本身发展较慢,加上其他的客观原因,它们更多地会选择走外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各地方区域之间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经济历史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产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在获利能力和带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其他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的相互协作,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调整都会造成地方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会损害某些区域的局部经济利益,从而会引起地方区域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之间这种发展模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该区域与其他地方区域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鉴于此,各地方区域政府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成立一定的跨区域经济协作机构,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地方区域的最优化决策与相关区域整体的决策不会偏离太远,实现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发展。

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首先,从地方政府利益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利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地方行政官员的利益和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地方行政官员利益主要以追求政绩、谋求晋升为主要目标,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则是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追求晋升为主要目标。相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地方行政官员的流动性较大,他们主要通过向上级政府及所属区域内的民众展现政绩的方式来获取晋升机会。地方普通公务员则主要通过向上司显示业绩的方式以谋求上级的认可,从而获得优厚待遇和获取晋升的机会,其流动性相对比较弱。作为地方公共投资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其实就是地方行政官员与普通公务员两方利益主体以科层制的形式组织与运行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看,任何一个企业,其主要目标都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以及获得价格优势的方式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在不断倡导转型的经济形势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其经济利益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自身除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在其经营上,政府会为其创造一定的优惠政策或便利条件,甚至还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援助。而非公有制企业,其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追求目标,非公有制企业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及较高的独立性,使得其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大,但在与公有制企业进行竞争与分工合作时,往往会受到政府金融、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的约束与限制。

再次,从公众利益的角度上看,主要表现为公众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利益,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公众从地方政府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公众从地方政府得到的公共性的服务、社会保证、秩序和规则等外部和内部的利益,以及其他直接转移支付收益等;二是公共从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获取就业机会以及其他要素收益等;三是公众从其他公众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从其他公众中得到的转移支付、直接和间接帮助以及其他收益等。不同区域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得公众从这三方面获取的利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要合理有效对其只能进行配置,适当将部分权利让渡出去。同时不断改革区域内行政管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有效合作与信任,从而消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震惊。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区域经济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发展差异日趋严重,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认清区域经济发展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伟全.长三角经济圈地方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J].求实.2008,(9).

[2]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3]钟有林,李霁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求实.2009,(1).

第9篇

一、商业银行迎来新旧模式的转折点

商业银行属于经济主体之一,是金融体系的骨干力量。商业银行在依赖实体经济的同时又服务于实体经济,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而转变。20032013年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十年,商业银行借助这一趋势,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形成了与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经营方式。

(一)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银行经营逻辑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升。中国加入WTO 使被低估的要素红利获得前所未有的释放,中国瞬间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制造工厂,Madein China的标签琳琅满目,红利的改革措施大幅度增加了市场需求。此外,土地批租和分税制度促进了政府的资金积累,政府通过有效使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开发房地产,极大地满足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居民需求。在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带动下,以要素驱动型投资和成本竞争型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市场重要的金融需要。对于政府和企业部门两方面来说,由于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回报率依然持续增长,投资规模扩大能够提高回报率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放大债务从而促进投资,刺激社会需求;而企业的投资支出也迅猛发展,杠杆率迅速放大。政府的金融需求和企业的金融需求,大部分表现为直接的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流动资金和房地产开发融资。对于单个部门而言,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持续上升,但居民的个人理财意识和投资意识都有待增强,个人投资消费依然以定期存款和保本理财等简单的金融产品为主,而信贷需求大部分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业务:住房贷款、信用贷款和信用卡业务。

这种金融环境的特点是:需求多、类型少。因为商业银行相对于客户而言,银行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卖方市场,即客户对金融需求多,但银行给予的金融供给较少。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银行通过借助利率监管、利差固定的政策红利和业务牌照的优势,能够安全稳定地获得超额收益。大部分客户由于受到自身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的约束,一般金融服务就能满足其简单需求。因此,银行一般不会以客户为本位,而是以自身为本位,采取资本投放、规模扩大、销售引导、利润考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表现出需求侧驱动的特点,造成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相吻合的传统经营逻辑局面。

(二)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银行管理逻辑

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相匹配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一般是对应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般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1) 以追随策略为主的战略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类型大体相似,从而大多存在白热化竞争;(2) 产品和业务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式组织架构占领主要方面;(3) 以规模的大小和结果的好坏作为绩效的评估标准,以短期内的业绩提升作为衡量经营好坏的标准;(4) 对员工约束和物质补贴双管齐下,大力激励具有营销才能的人才,知识的力量被严重低估;(5) 以传统信贷审批和信用风险管理为重点的风险管理,缺乏人为控制风险的观念,并且没有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系统。

传统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追求多而不追求精,即对数量多少的重视远远高于质量的高低。虽然当前有很多银行提倡智慧经营客户至上的理念,可是还没有在整个银行系统中获得全面实施。当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营行业环境和客户的金融需求也同时转变时,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定会遭遇各种问题,如供需不平衡问题,这种情况也势必会导致经营理念和管理逻辑的变化。

二、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银行经营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或改变,客户持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有待提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慢慢升级成为所有商业银行即将面对的主要矛盾。

(一) 商业银行传统模式的终结当下,保障银行过去存在的各种红利已经悄然消失,对商业银行局部要素效率的提高、去产能、降低成本、补短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 经济红利大幅度降低。从整体而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从部分而言,实体经济的衰落程度在加速。由于拉动型经济模式遇到了产能太多、债务增高的问题,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充分。

(2) 制度红利悄然消失。大量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后,公司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促进效能也基本呈现耗尽的趋势。同时,由于很多民营银行加入到竞争的队伍当中,以往的牌照红利也逐渐消失。

(3) 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商业银行过去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遭遇了困境,资金成本提高成为了不可倒流的趋势。更多的是,知识性资本、稳定资产、技术开发等一系列成本逐渐提高,成本增加也导致了压力的增加。

传统模式的完结,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迅速进行自身的产能清仓。在商业银行传统的需求侧被动运营方式下,来自需求侧的产能过剩、债务堆积势必造成低效资产过多,这就意味着银行需要迅速转变观念,快速出清低效能资产。同时,要加快推进减少成本支出速度的工作。在利润增长的条件下,有效管理利润是当务之急。接着,运营效率和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变革。追随战略和简单模仿已不再具有市场空间,银行管理水平也不太可能通过制度红利和后发优势来提高。

(二) 客户金融需求的深刻变化

(1) 产业经济的变化。建立在传统的分工模式和资源优势下,以产能增长为主要标志的投资促进型、出口引导型经济模式,将慢慢地被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整体要素集中投入所带来的新消费拉动型经济模式替代。产业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管理手段、服务意识有了新的提升。

(2) 金融环境的改变。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性金融交易局面。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产业资本等新的金融形态正在融合变化更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商业合作关系,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共谋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要意识到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每一环,商业银行都要倍加注意,要从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

(3) 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和大数据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金融渠道和工具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升级。同时,国家信息化进程迅速,各种新技术快速涌现。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客户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式、金融需求都将产生长久而深刻的变化。

(三) 商业银行面临的核心问题

(1) 思想观念和文化落后。目前很多商业银行还是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追求速度而不追求服务,容易发生忽略客户的情况,对知识资产、人力资源的重视不足,缺乏互联网合作精神,对新时代下的技术革命还不能迅速适应。

(2) 战略意识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银行竞争白热化,管理手段缺乏创新。很多银行的战略计划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管理水平更是停滞不前,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低下,效率低,属于粗放型管理方式。

(3) 产品创新及服务意识低,服务能力差。商业银行一般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少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导致了不能根据客户需求制定金融产品。同时,综合性金融体系建设缺乏建设性措施。

(4) 金融体制及组织发展滞后。大量的商业银行没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而是十分依赖关系型营销,没有充分的客源支持,更没有完善的业务规划,员工数量多,银行资产庞大,但组织结构不分明,没有运营动力。

(5) 创新能力有限,转型升级受阻。商业银行过去处于一个相对保守和安全的金融环境,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创新能力成为了核心力量,但银行没有鼓励创新的政策直接导致产品升级速度慢,与客户需要的升级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推进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

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在传统金融环境下进行的,而是在国家供给侧的背景下,通过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提高银行效率,培育先进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文化,实施改革创新。尤其是针对管理和组织架构的改变,提高产能供给,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新型金融体系形成,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后盾,完成银行的全面变革,促进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实施。

(一) 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含义为通过提高供给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于产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需求角度出发,提高供给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效率,从而更大程度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要充分理解这一内涵,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要求,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任务,大力提高商业银行供给体系的质量和管理效率,切实将措施落实到下面几个方面。

1.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了调整产品结构,减少金融资源的滥用、过剩、浪费等问题,大力支持产业改革和重组;运用先进的运营理念,使用先进的融资工具,减少金融成本和降低杠杆率;加大对金融创业群体、微型企业、新型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绿色金融,促进普惠金融,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转型的方向一致,从低效向高效流动,促进经济转型,完善资产构成。

2.深度关注新形势下客户需求的转变,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刺激新的金融需求。金融行业环境的变化,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银行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加快向咨询型、互联网技术型、融智型的方式转变,满足高层次、高阶段的金融需求。从金融环境方面来说,要满足客户金融和非金融的需求,加快建立综合性金融系统;从技术手段的层面来说,银行要提高使用先进技术手段的能力,全面提高员工使用互联网和金融计算的能力;从商业模式来看,银行应当重新搭建新型的服务平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转变传统思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和服务链。

3.持续提高银行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银行从事人员业务处理能力,构建强而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提高生产全要素,促进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一般是简单直接的线条模式,急需通过改革形成纵向、横向、综合型、交叉性模式。商业银行应当重新调查市场状况,了解市场空间,探索新环境下的金融需求。同时,银行应该构建灵活性强、合作能力高的管理体制,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两者的矛盾进行协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还要储备高科技高智商人才,尤其是聚集了解多行业知识和具备跨行业工作经验的综合型人才,改进前中台一体化的营销服务框架,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筹划强而有力的支持保障系统。

4. 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策略运营、金融渠道、创新模式、组织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逐渐与国际管理水平一流的银行系统接轨,促进商业银行战略升级。我国对内提倡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对外提倡建立相对开放的经济模式,供给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故将全球化竞争、全方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融合在一起是其应有之义。为适应全球化的竞争要求,促进产业链的变革并实施再度分工,保障金融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需要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二) 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布局与节奏

促进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在当前阶段,商业银行的经营者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和探究创新模式。供给侧改革需要综合考察商业银行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策略,掌握合适的尺度,科学引导以及系统决策。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要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形成本质性的转变,增强供给活力和提升服务意识。同时,要改革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构建全面、科学、系统的商业模式,为银行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

1. 转变经营理念和培育服务文化。

商业银行员工需要切实充分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对供给侧改革的解释、含义、内涵与外延,并且深刻了解这种改革的意义。在买方市场主导下建立以客户为大前提的评估机制,力求做到让顾客满意和放心。只有真正尊重和了解客户的真实状况,才能提供科学的金融供给,提高运营能力,构成有效精确的良性循环。

2.激发市场端的供给活力和提高服务水平。

探索事业部制改革、建立特色化转型方式,紧紧追随区域化政策方针,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建立专业化的专家队伍,挖掘客户深层次的需求,提供专业设计与客户需求相贴近、相一致的金融解决方案。实施激励政策,适度诱发各个部门之间的良性竞争,保持人才队伍的服务热情以及提高创造力。对于产业链而言,商业银行应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新型产业进行支持和鼓励,努力践行创新的观念和思路,挖掘产业链的价值和增强客户的依赖性,保持商业银行的专业性和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与认同,发挥实体经济的支持优势。同时,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当中,要形成相邻的供应链,构建一系列网络关系,把握产业链的盈利方式和交易状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商业价值。

对于以服务特色经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平台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分行,要能够根据区域性行业特征和居民收入状况、金融需求等要素来考虑和计划金融解决方案。合理引导企业优化产业链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对地方支柱产业链要不断给予支持和深入拓展,联合PE产业基金等实现经营性资本参与;为客户提供符合区域经济特征、客户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消费金融支持以及创业型金融支持。

3.实现中后台的管理变革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