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绿色规划设计的概念

时间:2023-11-26 15:34:19

导语:在绿色规划设计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规划设计的概念

第1篇

一、引言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日益兴旺的今天,园林景观的设计至关重要,一定要将环保、生态、低碳等新时期的生活理念要求作为设计考虑的基础,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现代化绿色生态的观念,实现“生态规划”的功能性,进而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是在协调社会环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对某一定区域进行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划,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为该区域的人群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生态规划是在宏观的范围内进行的长期规划,规划的相关依据主要是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规划人员在充分了解人口、自然、社会等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保护生态环境且适合该区域发展的规划计划。

三、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现状

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生态思想就被规划框架所引用;但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能量流和物质流,而景观规划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空架结构,生态规划和景观规划之间缺乏连接的共同点,所以目前而言,要想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是十分困难的。此外,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十分不足,不仅自然资源严重匮乏,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十分落后,所以我国目前的条件很难给生态规划提供更好的支持。生态设计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段,传统规划设计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依据进行的,在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等多重原则的前提下,进而满足人们的各项生活需求。生态规划设计与传统规划理念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态规划设计在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的同时,还不损坏后代人的生活资源;而传统的规划设计则很少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生态规划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弥补了传统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欠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改良主义手法,即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通过与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相结合,进而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综上所述,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的理念将会逐渐得到重视,但是生态理念的引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四、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一)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结合科学、艺术、社会三个方面的要求,应该把生态设计思想当做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在生态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协调的协调性,遵循生态循环的规律,进而大大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性。

(二)要保证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结合;在进行实际的生态景观设计中,重点不应该是单一的设计或者自然,而应该是设计和生态的结合体。所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注重对自然提供潜力的应用,而且在遵循自然本身的限制条件的前提下来实现对园林的整体规划。例如设计者在进行园林的整体规划时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可再生的生产原料,实现原料的循环使用,而且尽可能的减小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种能源、原料的消耗。

(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该处理好人类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从外表看,多数的景观设计都体现出了绿色生态的需求,但是许多绿色工程进行的背后还有许多能源的浪费,这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而且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在绿化过程中,应该多加选用乡土植物,这是因为与人为的植被相比,自然群落不仅富含活力,而且更加健康;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是因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经济上,人类的活动都会对整个景观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充分考虑人类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要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五、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园林设计;概念

我国目前对建筑园林设计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1 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1)“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常常成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2)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3)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4)城市生态理论指导城市建设的可操作性较弱。城市(市区)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最活跃和最开放的空间系统,人类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研究把握(例如美国“第二生物圈”试验失败的结果,表明人类对生态的认识还很肤浅)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2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3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1)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①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②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③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④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4)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5)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6)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第3篇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绿色BIM;环境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引言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体系结构上以后,刺激变革了建筑环境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耗竭的水平。工程设计和施工行业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碳排放,虽然“绿色环保”和“环境可持续性”理念在建筑行业已经问世多年,但在我国该行业的各种措施实施不到位。建筑拆除物在发达国家约占所有的固体废物的40%。随着资源和能源成本上升且日益增加的稀缺性,减少能源消耗和该行业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使我们面临着日益紧迫的挑战。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化浅析

在过去二三十年通过计算机(CAD)设计软件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辅助软件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格式和施工的格局。BIM的定义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型技术用于支持在协作填充信息和模拟的规划,设计,建设,设施操作的过程。在许多国家BIM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以协助设计构思和施工及设施的操作。它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以时间,成本,安全,质量,建设项目的功能为基础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建筑业的过去几年里,绿色BIM成为盛极一时的术语和概念,尽管它无处不在,但我们对绿色BI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异议,本文旨在从实践中体会绿色BIM的真谛。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可持续建筑分析

绿色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可持续建筑和高性能建筑的概念,高性能建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从环境保护机构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负责对资源节约理念。

四、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绿色BIM的讨论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起点,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精确的规划设计决策能够帮助在可持续过程中提高效益,传统的设计环境很少能够为设计师和其他项目成员提供可视化的可行性,也不利设计师做出更精确更环保的设计决策。在九十年代末期绿色BIM的优势已经凸显,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绿色BIM较传统设计方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节约能耗。

绿色BIM可以提高建筑物交付业绩,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由于之间的设计错误或缺乏沟通而对各方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阶段

绿色BIM的施工过程是低碳施工的过程,更清洁更环保的工地已成为建筑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占整个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需要低成本的有效的机制监测排放量,这一项研究在近十年的美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排放源和排放量的分析和可视化,该研究在刚开始时因其监测的狭隘,一度遭到抵制,所以开发出可视化的监测工具可以提高项目成员评估施工过程中碳排放水平。

施工过程中操作能量消耗(或使用)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主要能耗部分,这个阶段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因此运用绿色BIM工具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对环保提出几点建议:1.供暖和制冷需求分析;2.确定采光机会并减少照明负载和兼顾随后的能量负载;3.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并减少能源使用

Autodesk绿色建筑工作室涉及创新的软件计算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和评价。

3.建筑维护保养阶段

在建筑维护保养阶段,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可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效率,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安全和更清洁的生活环境。建筑行业各部门都在想办法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这样做的目标包括并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降低运营成本,限制环境影响和提高建筑的持续性。所以通过绿色BIM综合考虑对建筑物进行改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建筑拆迁阶段

近十年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对于施工拆迁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升级,不断增加的拆建废料在堆填区弃置,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如北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行业都不得不考虑有效拆建废物管理措施。

回收被认为是一个可持续的选择道路较传统的拆迁和填埋的方式。全面和综合的拆建废料管理框架应该可以使大部分建筑物拆迁物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并在一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限制建筑垃圾处理量,实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战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BIM一直主张其在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协作。绿色BIM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节能性能分析工具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它也被应用到现场碳排放估算和可视化,以帮助预测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碳足迹。但是,绿色BIM发展才刚刚开始,其发展在业内还需学者进行长时间的探讨。下面对绿色BIM的文献归纳三问题:

1.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拆除阶段的研究比较受阻。2.缺乏基于BIM环境可持续性的仿真工具。3.绿色BIM工具的大数据库的整理和管理。

未来绿色BIM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本人的见解如下:

1.在BIM可持续系统中加入再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概念。

2.在BIM系统中与设施的运行维护紧密相连,整合操作出更全面的低碳管理模式。

3.开发一个更实际的BIM工具并得到绿色建筑的认证。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 发展 节能

1 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区域差异很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以及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较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而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在区域层面上发展不平衡,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自然资源不一样,经济发展不一样,形成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如北方寒冷地区因冬季采暖造成能源高耗费、环境高污染问题严重,故发展较早;而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节约意识较差故开展的较晚,甚至处于起步状态。

2在制度上没有激励性政策的配合,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执行贯彻度低,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均不系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内力沿竖向的分布趋于均匀,所以框架-剪力墙体系的能建高度要大于框架体系。

2.1 剪力墙体系。当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构件组成时,即形成剪力墙体系。在剪力墙体系中,单片剪力墙承受了全部的垂直荷载和水平力。剪力墙体系属刚性结构,其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剪力墙体系的强度和刚度都比较高,有一定的延性,传力直接均匀,整体性好,抗倒塌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结构体系,能建高度大于框架或框架-剪力墙体系。

2.2筒体体系。凡采用筒体为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体系统称为筒体体系,包括单筒体、筒体-框架、筒中筒、多束筒等多种型式。筒体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分实腹筒和空腹筒两种类型。实腹筒是由平面或曲面墙围成的三维竖向结构单体,空腹筒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或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筒体体系具有很大的刚度和强度,各构件受力比较合理,抗风、抗震能力很强,往往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或超高层建筑。

3工程主要计算结果的分析

3.1 墙柱轴压比简图

该计算简图是处理中的一项图形输出文件,主要反映各竖向构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数值,此项数值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此项数据能反映墙柱平面分布是否均匀,竖向承载力及延性性能是否足够。如果各个墙柱的轴压比大小分布比较均匀,表明墙柱在平面中布置较合理;如相差悬殊,宜调整墙柱平面布置,或可适当减小轴压比较小的墙柱截面,以求经济。本结构的墙柱轴压比计算结果均未超过限值,且分布较均匀,对东、西两端个别长墙(轴压比较小)开洞减小墙截面尺寸。

3.2 结构设计信息输出文件

该文件是设计参数输出文件,前面5部分分别是输入的结构分析控制参数、各层的楼层质量和质心坐标、风荷载等有关信息,以供设计者对原设计参数检查核对,设计者应着重分析后几项数据。文件第七部分输出内容“相邻层抗侧移刚度比”是反映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分布是否均匀连续的重要数据。根据要求:“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即此部分内容中数据如果均大于1,则抗侧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连续,为竖向规则结构,说明竖向构件布置较合理;如有不满足的,此层为薄弱层,即为竖向不规则结构,说明竖向构件布置可进行优化。如层高不可变时,可增大薄弱层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增加竖向构件的数量,或者在结构总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小上部竖向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数量。当然结构不易调整时也可不调整。

结构部分内容中数据均大于l,则为竖向规则结构,说明竖向构件布置较合理。文件第十部分输出的“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是反映整体结构抗剪承载力竖向分布是否均匀的内容,应满足《高规》4.4.3 条的规定,否则应对不满足楼层竖向构件按前述方法进行调整。第七和第十两部分内容都是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的重要数据,应严格控制。文件第九部分输出的“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是反映整体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重力二阶效应的内容。

4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方法

4.1整体环境及外部环境的建筑节能设计。

整体环境及外部环境的建筑节能设计是从整体综合环境的设计概念出发,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并且在自然环境融入的同时创造更加完善的人工环境。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在进行建筑节能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规划设计的节能,所谓规划设计节能,就是指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节能的原则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从总体上为建筑节能创造出先决条件的设计方法。

4.2 对单项的节能设计。有效合理的对

建筑节能进行规划设计朝向、形体和空间,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的利用自然因素。一是建筑规划设计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十分重大,朝向选择应该从当地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建筑用地等全方位的进行考虑,从节约用地的前提出发,优先采用本地区的最佳朝向,从而满足阳光的照射。二是建筑形体系数是节能建筑设计中要重视的问题,形体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与表面积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建筑形体的变化,直接的影响到了建筑采暖的能耗,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注意权衡利弊,合理的确定建筑设计的造型,以减少建筑的能耗。三是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隔,以改善建筑物内的保暖、通风、采光等自然气候条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4.3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及选用

节能建筑材料。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其满足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的气候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气候环境的效果。建筑节能材料的选取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要遵循高效、经济、健康、节能的原则,有效的达到建筑规划设计的预期效果。比如:新型的保温材料、新型的透光玻璃、新型的防水墙体、新型的地板地砖等等,都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效果,有效的进行建筑节能。

5 结语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首先运用概念设计理论选定建筑适合的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布置,要对建筑结构方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优化,使结构设计更趋向合理和经济。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实现这一工程的前提条件就是有效的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使建筑设计在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节能的原则,使我国的建筑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6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锡宏.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实现,建筑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能源损耗量日益增多,使得建筑节能在整体建筑过程特别是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实现合理的最大化的建筑节能,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损耗与浪费,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建筑节能的概念与发展方向

建筑节能通常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以及采用节能型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和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自然能源的活动。其实质是在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需求的前提下,达到在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尽量提高的目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热水供应、家用电器和电梯等方面的消耗的能源。

建筑节能所追求的低消耗、少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目标决定了其未来发展将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以及智能建筑有效融合。建筑节能遵循绿色、生态建筑所强调的充分采用当地文化、原材料、建筑资源,遵守本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理念,倡导使用绿色能源和能源的再利用观念,从自然条件中直接获得能源,通过在通风、换气、采光、日照、采热、降温和节水等各个环节的节能设计处理,即降低了建筑能耗,又营造了舒适、自然、健康的建筑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遵循原则

1.全寿命周期

全寿命周期在节能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工程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响。建筑工程从开始规划设计到最后竣工验收通过,都是一个全寿命周期。加强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关注,有效完善工程规划设计对环境利用,降低工程造价,打造轻松舒适的环境。

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节能建筑设计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节省建筑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不断减少,要想实现循环利用资源,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使用,避免浪费。此外,节能建筑设计中,凭借自身优势,发挥“少费多用”的建设理念,保护环境,减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满足建筑功能

节能绿色设计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使用性能,投入使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节能建筑设计核心是节能设计,但要注意,实际工程中不能因节能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设计者将节能设计与智能施工结合,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整体效率,为其今后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4.确保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

建筑业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建筑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节能建筑设计在符合社会发展同时,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建筑、人、自然和谐统一,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些方法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指的是建筑设计师从整体概念出发,与环境专家、能源分析师等进行密切配合,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利用周围环境的优势,创造出良好的人工环境,进行两者间的调节控制;比如:建筑施工周围环境如果是潮湿寒冷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耐冷耐湿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给施工建筑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减少对空调等的使用依赖。

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首先应该从规划设计上考虑节能设计,根据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规划设计上实现整体的节能设计效果。

太阳辐射和空气流动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建筑居住区的气候环境和建筑舒适性,因此在施工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太阳辐射和空气流动方向,通过降低太阳辐射和增加建筑的通风效果是规划设计节能中主要方向之一。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好建筑的朝向、间距以及相互组合关系,建筑主要朝向应该为夏季空气流动方向(我国北方建筑朝向主要是坐北朝南)。这样在夏季时,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少室内的闷热感,节省空调的使用时间次数;冬季时,太阳光照射进室内,给室内带来温热的感觉,也可以减少空调暖气的使用。根据空气流动性设计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使空气的流动性加大,给建筑带来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在规划设计上,应该从整体节能上考虑。

2.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设计应该从建筑朝向、建筑体型和空间设计上考虑。 错误的建筑位置朝向会增大夏季的制冷负荷,而冬季则会降低制热负荷。朝向选择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当地气象条件和建筑面积等全面进行考虑,以节约土地使用率为前提,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虽然整体上我国建筑朝向为南北方面,但有的因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朝向并不是南北方向。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应该因地制宜。

在进行建筑形体大小形状设计时,应该根据空调能耗大小进行设计,根据周围环境的因素,合理设计建筑空间的大小。对建筑形体形状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周围空气流向的变化,对建筑的凹凸面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建筑体型变化过多,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在设计时,根据整体因素对建筑的高低、长宽以及内部空间大小进行合理设计,达到整体节能效果。

对建筑进行单体设计时,在考虑使用功能前提下,根据采光效果、通风效果,对建筑的单体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平面设计是对空气流动性进行设计,达到最佳的建筑通风效果;剖面设计指的是在大进深的建筑物中部设计若干个垂直贯穿建筑的空间,此空间不仅要高于建筑物屋面,还要设置相应的出风口。

3.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及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在建筑的整体设计完善以后,就要对建筑的基本组成部位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为:屋顶、楼板、门窗等主要部分,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在设计时,达到最大的改善室内气候效果,减少其他制冷和制热的设备使用率。

在建筑材料选用上,首先必须考虑的是环保性,保证建筑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其次应该考虑经济型,争取最小的经济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考虑的就是节能型,考虑选用的建筑材料其节能性和节能效果。一些施工企业为达到最大利润,在选用建筑材料商,选用最垃圾的建筑用材,从而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节能性都达不到最大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高科技的新型高效材料被研制生产出来并成功被使用,且材料的整体性也较为理想。在阴雨天气较多的环境,应该使用防水性比较好的材料;在比较寒冷的北方,应该使用保温性较好的材料;在较为炎热的地方,应该使用隔热性较好的材料。所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选用理想的建筑材料,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4.建筑规划设计中布局的绿化布置

居住区的良好绿化,不但能够美化居住环境,陶冶居民情操,而且对住宅建筑的节能也可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实测显示,在夏季,树荫底下温度可以比地面的温度低3℃作用,因此合理的水面布置更能够起到对居住区微气候进行改善的重要作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还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以地面绿化及灌木的种植为主,条件较好的区域可选择性的引进水景;(2)在近临住宅的东、南、西面适当的位置,尽量种植一些较为高大的落叶乔,这样就可以满足夏季遮阳而冬季不阻挡阳的目的,有助于朝阳面居室冬、夏两季的节能;(3)切合实际对平屋面、墙面、阳台进行垂直绿化,以减少建筑和空气进行直接接触的表面积,同时形成一种夏季隔热、冬季保温,又能够增加小区绿化面积的复合围护结构。本文实例住宅小区根据实际环境,就势在小区的地势低洼的中央人工成湖,平时既可以帮助收集雨水而达到水资源重复利用的目的,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小区的整个微气候环境。且中央湖面和各半围合式的组团单元绿化相互渗透,组团绿化又和住宅的架空绿化天然融合,同时,小区因为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凭借绿化植物以及水面极大的丰富了居民区的环境景观,促进了居住区生态环境的质量向良性循环发展,而且有效的改善了建筑物室内、外的热条件。

五.结束语

建筑节能设计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紧张、能源不足的现状,同时还能节省建筑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节能建筑设计凭借自身优势,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将节能、环保及可循环融为一体,合理分配资源,降低工程建设影响,体现建筑设计舒适、人性、健康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耿前欣.试论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王洪波,牛童.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关系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2.

[3]叶欣,周建英.浅谈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实现建筑节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4]陈晓晨.浅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业;绿色;设计;规划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理解也不断深入。这要求建筑行业在工程设计与建造中应更重视环保,将建筑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中,建筑设计者应该重点调查建筑地点的周围环境,保证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共存,充分发挥环保理念的优势。此外,设计建造应注重整体规划,利用合理的设计布局降低建筑物能耗,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主要根据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进行思考。

1绿色理念是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成为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主流思想。在建筑中也是如此,每一栋楼的建成,都会经历设计、施工、运行、入户、装修到拆迁这一周期过程。在此期间,除了设计规划,其余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资源,排放废水、废气、废物。

(1)适合居住。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个大的跨越,生活条件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上更是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如何生存变成如何生活,生活的重心着重于物质享受。所以居住环境是否环保影响购房者的满意程度。而建筑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就是能够让人们在房子里住的舒心、住的放心,而无论选择使用哪种规划设计理念,这个核心目的都不能动摇,因此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设计人员务必考虑全面,全方位的设计出一款既经济又适合居住的建筑,比如,充分考虑通风性、采光性等等,使得建筑居住环境能够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如何应用绿色理念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现在已经成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流。

(2)节能性。节能是绿色建筑理念规划设计的突出特点,而节能性的关键措施就是提高建筑行业使用的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节能的关键是怎样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如通过太阳能来进行照明,节省在光度强时减少人工照明的时间,同时应该积极地开发研究新型能源以及新型施工技术,逐渐的将这些新能源利用到新型建筑中,顶替传统耗能大的设施。

2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现状

(1)建筑商与设计人员对绿色理念的认识不足。现今为止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和建筑开发商对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还了解不够,依然没有运用绿色理念来规划设计的意识,而很多设计商也不愿意使用这种绿色理念,他们认为绿色建筑与平常的建筑在建设上没有任何的差异。此外,有的建筑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在绿色理念上显得不够精通,不会采用新兴的绿色理念,对于建筑商来说,在采用绿色理念上还是不够深刻,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认为采用绿色理念会增加建筑开发成本,忽略了绿色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例如,楼盘更好销售,开发商的声誉变得响亮等等,这也是绿色建筑迟迟没有发展起来的关键原因。

(2)绿色理念的建筑数量相对较少。如今我国的绿色建筑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加,但在全国范围来看,绿色建筑的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泛,就现阶段各大城市建筑开发中,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建筑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绿色建筑理念刚刚兴起,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不多,而且有很多因素影响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像开发成本问题,建筑选址问题,建筑用地批准等诸多问题,都是大大降低了建筑开发商的投资,这使得绿色建筑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所以建筑中绿色理念还未真正兴起。

(3)绿色建筑具有局限性。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很高,大批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出现。相比之下,我国农村的建筑主要以居住用房为主,虽然一定程度上突显出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但是,在环境保护上,农村要更优于乡村,这几种的表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的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它成功的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进行最佳利用,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成为零耗能绿色的建筑典范。

3绿色节能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模式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加与建筑物生命周期的循环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事实上各种能量的堆砌。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筑业都是古老的行业,如何使传统行业换发新的生机,走上绿色环保之路,成为人们越发关注的课题。统计结果显示,人们自然资源的消耗总量40%以上来自于建筑活动,建筑活动本身造成的空气污染、光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等更是超过了地球环境污染总量的35%,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垃圾,42%属于建筑垃圾。由此可见,建筑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肩负起人类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

(1)提高建筑节能效率。提高建筑节能效率,达到绿色环保。现如今,提高对太阳能、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我们倡导绿色能源的亮点。太阳能作为最广泛最持续的热源供给,应用于建筑绿色节能来说有着很大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应用将在供电和供暖方面。而天然的节能效果是完全满足建筑规划设计对绿色这方面的要求的,所以在进行运用这些天然能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充分的展现它的价值。很久以前我国就已经开始利用风能来取代电能和热能,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设计多以提高建筑的通风透气性为主。通过合理的设计研究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度,从而达到宜居度的提升。

(2)建立健全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从根源上控制为绿色建筑的存在空间。首先要建筑设计者和建筑商具体的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包括在选择材料,材料的制作过程及将来是降解是否环保,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否环保等细节要有一定的说服力,不能因为用了某种环保概念的产品就把建筑说成是绿色建筑。

(3)建筑朝向。在对大型建筑进行整体部署时,朝向需要重点考虑,想要选择合适的朝向,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要对房子朝向经纬度,地段进行分析。而建筑物具体的朝向适合当地环境相关联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建筑施工时,尤其是住宅,日光的照射和通风情况都需要重点考虑。北方的冬天较为寒冷,需要安装暖气,因此需要耗费很多热量,而且有些时候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假设墙体可以吸收阳光产生的热量,那么就可以节省很多能源,也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

(4)增加国内外对建筑领域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国内外技术交流会,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理念,而且要聘请国外知名建筑专家教授进行传道受业,增强我国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对国外的成功案例积极分析,取其精华的方式将国外的理念引进,进一步研究提高我国绿色理念的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动态和发展中的理念,社会与技术的进步也逐渐的充实了其意义。“绿色”象征着环保,清洁。“绿色建筑”更是成为当今社会生态健康的代名词,从本质上来看,绿色建筑利用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极大地节约了自然资源,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再生,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新时期,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题讲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将不断增多,成为建筑业的主流。

作者:李丹丹 冯永超 单位:河南省博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杰,李洪砚,崔秀瑞.基于体制机制的绿色建筑推广责任归属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6).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要点;对策分析

Abstract: The good city planning i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ity culture is inevitable condition, high quality is the city, city civilization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points, explore the design road which accords with our country c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desig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规划的自然生态平衡设计 规划的生态平衡设计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采用高新技术、适宜技术、传统技术,使城市工程技术、建筑技术为自然生态平衡服务。

1.1 生态城市设计观念融入城市规划 工业时代是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城镇的建立与发展侵占着大量的自然空间,现在人类社会逐步向信息、知识时代过渡,城镇的规划建设应是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共生、互融,应该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共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城区内部,应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以提高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质量。①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②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旧城的生态改造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③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率;④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是人类住区的理想形式。对生态城市的测度即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卫生5个方面构建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并以此对具体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推动长沙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合理系统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测度研究将会更进一步展开,测度方法也将会更加科学。 1.2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如果我们需要分享、比较研究结果和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而绿色容积率的概念是通过结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①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②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③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通过对地块绿化的恢复来反映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绿化状态。也可将其视为生态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该规划对于不同地点的叶面积指数值有不同的要求。 建成环境绿化的一个最主要措施就是引入植物。将绿色容积率的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或设计中去有希望成为迈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思想与措施 所谓优秀的现代建筑,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追求在消耗最少能源的前提下,提供高舒适度的生活环境。舒适指向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经济指向建筑的建造与运行成本,节能指向对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节能措施中,建筑的密封性是最基本的一条。如果密封性不好,保温层内空气变冷变湿,就会失去保温的效果。在封闭的基础上,外墙的保热是护系统性能的重点。在建筑物耗费的能源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用得越多,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就越小。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必须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如果将太阳能充分加以利用,则可以节省大量常规能源,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我国目前建设量巨大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当务之急应在较大程度的建筑中采用成本较低,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节能措施。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耗,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从资源消耗来看,全球约1/6的资源消耗和建筑行业直接相关。因此,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中倡导“偿还原则”;②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提倡紧凑型的城市布局及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③对单体建筑的能源优化设计采用节能建筑,倡导新型的能源概念。

2、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分析

2.1 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它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因此,要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体制,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城市规划领域的“”。         

2.2 城市规划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一个极复杂有系统的工程,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会涉及到许多的方面,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我们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生态的现代适居城市而做出指导。我们在设计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城市的舒适的功能。城市规划要依托城市建设的定位来制定,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始终如一地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一定能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自在的户外景观。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且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第8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环境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unified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relates to th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en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situation, enhance the design concep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method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also bring.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乡规划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对城乡的发展进行以及空间建设进行的布局,城乡规划要求做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居民的更美好生活。城乡规划涉及到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历史文化等的发展面貌,因而也是具备地区特色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的精神需求有了更多的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带来人身心方面的积极感受,也是呈现社会和谐面貌的重要方面。对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研究,找到现有阶段中的弊端和不利因素,从而不断改进生态建筑水平,带来我国城乡规划中的新格局。

一、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城乡规划是一项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工程,必须是考虑全局的、具有综合战略的,在社会的各项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进程中,需要运用到良好的统筹思想,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改变城市面貌和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做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促进城市文明也纳入到城乡规划系统中来,从而将城乡规划的内容不断丰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中的新型建筑理念,是充分考虑到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要求了。在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设计中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概念:

(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要将建筑的整体风貌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利用相关的建筑以及生态理念进行建筑思维上的创新,利用自然资源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对建筑本身进行生态环境塑造。这种融合过程也包括了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理念等方面的与环境的一致性,不去恶意破坏原有的环境基础,尽量保持其初始状态,使得建筑本身是与环境极为融洽和谐的处在一起的。

(二)运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还包括有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一些劣质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建筑材料被运用到了建筑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险。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要从源头处把关,使用绿色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过程中的化学污染,也减轻对环境的产生的破坏作用。

(三)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涉及到人所身处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身心方面的体验内容,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带给人以健康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城乡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种人文环境的营造,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现阶段的生态建筑设计困境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中能够更新规划设计理念,促进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由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在近几年发展出来的,对其的研究和运用都还不太完善,使得生态建筑设计还没有真正深入下去,不能很好达到生态建筑的人文效果,最终生态建筑设计只是停留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表面。总结说来,在现阶段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建筑理念意识不强

通过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自然环境考察,利用生态学以及建筑工程中的理论来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良好组合,从而在两者的和谐作用下,进行有效的环境调节,达到延长建设寿命、美好生活环境以及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目的。但由于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中没有充分运用和挖掘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只是简单的在建筑物旁边点缀一些花草,增加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形态,将对生态建筑理念的运用停留在浅显的层次范围内,从而没有起到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作用。

(二)理论没有联系实际运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是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并且在特定的思维情境下进行了思维发散,因此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时应该是因地制宜,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合,一方面,不去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运用是死板的,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导致最终设计效果不佳。

(三)现代化程度不高

现代化建筑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高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智能化以及安全化。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该不断融入进现代化技术,将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提高城市建筑的高效性以及节能性,同时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现代化手段在取得不断发展,但在城市规划的运用却是相对较为迟缓的,从而导致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现代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体现生态设计理念。

三、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增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及理论运用,能够提高城市建筑的现代化水平,更好的体现时代精神,使得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从而保证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针对在现有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来进行改进:

(一)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

进行体制创新和革命,促进城乡规划,改变制度中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部分,建立起高效合理的规划体系,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设计中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更好运用和发展。在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需求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改革,提倡具有人文观念以及生态理念的现代化建筑,更加有效的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发挥良好的环境效益,促进城市建筑水平的提高。

(二)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创新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观念以及方法上的积极创新,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最大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吸收优秀的建筑设计理论和经验,结合实际来进行考察,建立天空、地面以及地下的全面立体系统,发挥建筑与环境的最佳关系,改变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方式,进行多种设计思路的融合,贯彻生态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做到因地制宜,增加设计中的人文体验,不断完善生态建筑设计,并且提供给城乡规划设计的新途径。

(三)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建筑物能够起到连接居住者与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调整建筑建造、使用以及维修的全过程,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保存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增加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做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沟通,保障建筑内部良好的自然采光能力,提供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在建筑内部,可以增加绿色植物来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温度湿度,进行屋面绿化,也将对建筑的外面环境的改造降到最低,保证建筑的自我生态平衡调节能力。

总结: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建筑设计上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注重人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建筑设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城乡规划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通过相关方法措施的采用,能够真正将生态建筑设计运用到城乡规划设计中。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概念;城市规划探究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建设开始逐渐转型为生态型城市。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而且还应该反映人文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1 生态城市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生态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也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达到社会的和谐,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仅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各种要求。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生态城市,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创建使生态持续和谐的生活环境。

2 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还不太成熟,起步较国外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不够科学合理造成的,使得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污染和物种灭绝等。人们的生活环境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城市的经济建设也受到了阻碍。

3 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设计

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时,首先要全面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城市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目标。城市的生态设计还要体现出该城市所独有的文化特点,展现出城市的特有风格和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城市自然生态的特点,人文景观成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人文景观以各种生态景观、园林和建筑为主。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进行城市的平面规划,而且还要做好城市空间轮廓线的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街道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在做好低层生态建筑的同时,兼顾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的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城市园林的美观性,而且还要融合城市的文化、地域生态理念和历史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城市的共享性,园林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河湖两岸的林带等地区。示范产业园区是一种生态型的工业体系,以生态化为前提,体现出其特有的经济性和高科技性。示范产业园区还应该同时兼顾发展教育、物流、文化、医疗、信息和房地产等。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调整产业形式,建立生态产品设计、研发和孵化为一体的产业系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可以有效提高GDP中生态经济的比重。为了更好地对城市企业进行生态管制,还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的行为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到企业的信用体系之中,并定期向社会媒体进行公布。城市的居住区也是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居民的生活环境融入完善的精神文明。

4 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也开始逐渐提升环保意识。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绿色的生态概念。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绿色生态植物,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景观,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使得建筑物得到全面的使用。绿色植物在城市中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地锁住城市降水,减少水土流失。近几年,城市的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物周围的绿色植物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因此,城市的绿化在城市的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城市规划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城市规划的有关部门开始将城市的综合绿化面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第一,根据城市规划设计师的要求进行绿化效果的确定;第二,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环境的绿化功能进行确定;第三,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进行确定。

5 生态城市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城市局部的小气候,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净化环境和减轻旱涝灾害等。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源泉,而且还为居民提供公众环境的机会和场所。在最近几年,湿地成为城市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在生态规划中要恢复和保护城市湿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符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5.2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也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中心。因此,为了改善城市发展的方向,就需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的方案。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方案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的特色,制定一个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居民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包括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要素,只有在城市规划时同时兼顾三者,才能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5.3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包括山、水等自然景观,而且还应该包括历史文物古迹,这些景观是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变形成的,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平衡的生态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融入这种原生的自然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城市景观的种类。这些自然景观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人们放松休息的地点,居民的观赏和休闲的同时还可以回忆熟悉的环境和文化,增添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5.4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区别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需要建立一定的城市缓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化带成为了规划设计的重点,忽略了对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在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为了在规划设计中,兼顾城市和乡村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应该在城市边缘地带建立一个逻辑清晰的城市绿色缓冲地带。

6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生态问题也日趋严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在开展各项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都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特点,将生态环境因素和规划设计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奋雄.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