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0:24:03
导语:在对茶艺的理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制约
翻译问题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它与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受它的影响与制约。“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先生曾经这样说。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译者要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而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确实难以理解的。因此,如果译者脱离了文化背景进行翻译,就会导致失误,甚至产生误解。本文将从实例入手,阐明文化差异对准确理解英汉翻译的影响,并加以分析。
1. She is the apple of discord.
初译:她是不和谐的苹果。
改译:无论她到哪里都会引起争端。
分析:the apple of discord源于希腊神话:女神Eris未被邀请参加 Theits 和 Peleus的婚礼,于是她在婚礼上投掷金苹果而引起争端并导致特洛伊战争。后来人们用the apple of discord表示给人带来争端的人或事。
2. Well,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A correspondent has discovered that we are planning a merger with the Z Company.
初译:真糟糕,猫从口袋里钻出来了。我们打算与Z公司和平的计划已经被一个记者探听到了。
改译:真糟糕,秘密已经泄露了。我们打算与Z公司和平的计划已经被一个记者探听到了。
分析: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 这一习语源于古代,当时在农村市场上,人们有把小猪装入布袋出售的习惯。为了欺骗买主,一些刁钻的农民常将猫装入布袋假冒小猪,可这个不听话的家伙却钻了出来,露了馅儿,买卖因此告吹。
3.I am yellow.
初译:我是黄色的。
改译:我是一个胆小的人,请不要来吓唬我。
分析:在英语中,英语除了表示黄颜色和以煽动读者感情的方式报道新闻和报纸以外,还常用作俗语,表示懦弱的,卑怯的。
4.He blows hot and cold.
初译:他忽冷忽热。
改译:他朝三暮四。
分析:blow hot and cold出自《伊索寓言》(A esop ’s Fables) 大意是一个人冬夜在山林中迷了路,山神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断向手上呵气, 说是取暖。到小屋后,他端着山神给的一碗热粥又吹气,说是想把粥吹凉。山神说“you b low ho t and co ld with the same breath (你嘴里既吹热又吹凉), 你走吧。”后来这一成语表示反复无常。
5.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初译: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
改译: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则。
分析: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在斋日教徒可以吃鱼。新教旧教后,新教教徒拒绝吃鱼表示忠于新教。所以“eat no fish”就转译为“忠诚”。当然就要遵守规则,“play the game”就转译为“守规矩”。
上述实例所含的习语,或出自历史典故,或来自于文学典籍,或源于社会习俗,或起于民间传说,无一不负载着浓郁的英语文化的积淀,由此可窥知语言与文化互为依存,不可割裂。翻译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原语文字与文化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用锤炼过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要准确把握翻译中文化的传达程度,就必须考虑好三个因素: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人们常把翻译艺术比作“带着镣铐跳舞”,以强调翻译所受的文化束缚,同时也体现出翻译工作者战胜束缚、创造优美艺术的高明。翻译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掌握更多的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大量阅读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可以追求词句层面上的等值或拘泥于字面含义,而真正做到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总之,只有在考虑双方文化的前提下把“信、达、雅”融为一体,使译文神形并茂,这样才能确保文化的流畅传达,摆脱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干扰和束缚,真正地做好翻译。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关键词】高层框架;剪力墙
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和框架柱的竖向变形差异来自很多方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各个部位垂直构件的截面轴向应力有高有低,竖向变形有大有小。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轴压比小, 框架柱的轴压比大, 故两者存在竖向变形差。另外还会存在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会使得剪力墙和框架柱产生可观的竖向变形差异。竖向变形差异会影响水平构件的水平度, 使构件产生附加弯距或附加应力, 严重时会导致墙体开裂、结构局部损坏, 必须经过维修加固处理后才能重新使用, 这必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仅对竖向荷载产生的弹性压缩对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1 理论计算
1. 1 弹性压缩假定
由于是进行粗略计算,为使问题简化,作如下两个假定:
(1)在计算时刻,只考虑混凝土承受。
正应力, 忽略其他方向的应力对竖向变形的影响, 称之为单轴力假设;
(2)忽略梁板结构对竖向承重构件的约束。
设: N1 为计算截面以上各层的总荷载; N2为为计算截面以下各层的结构自重;Ni为计算截面以上各层的附加荷载, 包括面层、吊顶、隔墙以及活荷载作用; H 、Hi、hi 为计算截面所处的高度、各楼层楼面所处的高度( 从结构底层起算) 及各层层高; Ai 、Ei 为柱或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及弹性模量;e 为计算截面处弹性压缩变形。
1.2 计算公式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 在计算截面处的弹性压缩变形为:
在层高范围内, 轴力可视为不变, 因此, 上式可进一步写为
如果层高相同, 各层计算构件截面面积以及弹性模量相同时, 则上式还可进一步简化为
2 实例分析
2.1 变形差异计算
以某住宅楼为例,该住宅楼是一栋地下1层、地上18层的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约为23.8m x 15.7m。该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第二组,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等级3级,剪力墙抗震等级2级。平面图布置如图1所示。1~2层剪力墙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3~7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35;A轴交4轴处1~3层柱截面500mmx700mm,4~6层柱截面450mmx700mm,7~18层柱截面400mm x 700mm。A轴交2~4轴段柱和剪力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见表1、表2、表3。
2.2 变形差异对结构的影响
通过表1、表2、表3结果的对比,A轴交2~4轴段框架柱和剪力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差e:08层处e>18层处e>01层处e。通过13 层变形差异的计算, 柱的弹性变形为18. 008 mm, 剪力墙的弹性变形为11. 589 mm, 不均匀变形差e=3.539mm。由竖向不均匀变形差在A轴交2~4轴处的梁中产生了附加弯矩由结构力学公式得到: M = 6EI/ L2 x e=53.09KN.m, 附加弯矩图如图2(a) 所示; A轴交2~4轴的梁在预应力等效荷载、恒荷载、活载、风荷载、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相互组合产生的综合弯矩如图2(b) 所示;(a)、(b)叠加实际受力弯矩如图2(c) 所示。
由图2 梁的弯矩图可以看出, 由于竖向变形差的存 在, 墙端最大弯矩由-12.6KN.m 增大到-57.1KN.m, 柱端最大弯矩由-13.4KN.m变为33.1KN.m, 柱的轴压比大于剪力墙的轴压比。墙端弯矩成倍数的增加了, 对结 构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减少竖向变形差异的措施
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减少或者消除竖向变形的差异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本例中采用了人为调整梁两端弯矩, 使近墙端弯矩变小, 相应增加近柱端弯矩, 可补足由差异变形导致的柱偏小的轴力, 达到结构需要的" 强柱弱梁"的内力调整机制。
3 结语
通过算例可以看出由于差异变形的存在, 使得结构框架梁顶部存在墙一端负弯矩大、柱一端负弯矩小的现象, 这对梁的设计不利。由于本实例结构层数较多,甚至出现柱一端弯矩反号, 框架梁呈现悬臂梁的受力特点, 竖向变形差异将直接引起梁的内力变化。实际上, 部分竖向重力荷载在结构施工的同时逐步施加, 施工过程自然消除了部分差异变形, 这种计算得到过大的差异变形, 除了使梁的内力不符合实际情况外, 主要的危害是框架柱的轴力偏小、柱端弯矩偏小, 这是一个明显的设计隐患,在设计时应该慎重考虑。
同志们:
刚才,副区长、分局局长xx 和xx 局长为治安巡逻管理警察大队进行了揭牌,标志着治安巡逻管理警察大队从无到有,正式开始了实体化运作。xx 大队长就大队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xx 副局长和xx 局长对大队工作提出了很好的要求,下面,我对治安巡逻管理警察大队工作再提三点意见。
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xx 城市管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氯沙坦;依那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又叫做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程度的一种综合疾病。我院通过对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I组采用氯沙坦进行上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8月份到2013年3月份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范围为35岁到74岁,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有28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有27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17例患者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10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3例患者为心肌病。心功能分级结果显示,有33例患者为III级,有52例患者为IV级。所有患者经过身体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I组有40例患者,II组有4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I组治疗方法I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剂量为25毫克到50毫克,每天一次,服用方式为口服。
1.2.2II组治疗方法II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剂量为5毫克到10毫克,每天2次,服用方式为口服。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以12周作为疗程。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比较进行观察和比较。
1.4临床效果评价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以下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①显效: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改善程度为II级。②有效: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改善程度为I级。③无效: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不明显,改善程度小于I级。
1.5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又叫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本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乏力、下肢水肿、无症状或者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所致症状、心衰加重的早期表现以及急性肺水肿[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开始逐渐应用到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有效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2]。特别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是成为了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然而,在目前,大部分患者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耐受程度较低,因此长期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而对于β-受体阻滞剂而言,其在受体的水平上,对受体与血管紧张素II的结合进行抑制,从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进行了抑制,而且其对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具有益处,不良反应较低,效果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加显著。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以及舒张,减轻患者心脏的符合,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不存在反射性心动过速,有效防止左心室肥厚[3]。
我院对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I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氯沙坦进行治疗,II组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进行治疗,I组患者在临床效果上明显优于II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氯沙坦相比依那普利,更适合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4]。
参考文献
[1]李红.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9,4(03):213-214.
[2]陈碧华,孟超,张焱,佘步军.曲美他嗪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评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3(16):121-12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剖宫产;术后恢复
在产科,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手段。随着环境、社会因素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率逐年增加[1]。与自然分娩不同,剖宫产由于手术麻醉、术中对腹腔脏器的刺激及术后切口疼痛等原因对产妇胃肠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影响产妇饮食及乳汁分泌,导致产妇的身心健康恢复受到影响。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现代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且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1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3±6.7)岁;孕周38~42 w,平均孕周(39.7±1.6)w;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9±5.7)岁;孕周38~42 w,平均孕周(39.7±1.4)w。麻醉方式:持续腰硬联合麻醉;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常规接待,入院健康宣教,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给予侧卧位、半卧位,早下床活动,观察阴道流血及腹部伤口等。
1.2.2观察组 给予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2.1术前干预 术前耐心与孕妇沟通,讲解主管医生情况、手术室环境 、手术过程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使孕妇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将刻意的宣教淡化在无形中。
1.2.2.2饮食及早期锻炼护理 术前1 d低渣易消化的软食,当晚进食量减半,术后6 h饮用萝卜汤,禁食豆、奶等产气食物,早期锻炼包括床上翻身运动、屈伸足趾、抬腿运动等。
1.2.2.3穴位按摩 术后12 h开始实施康复按摩,由进行了理论和操作培训、熟练掌握推拿按摩技术的人员实施。治疗20~30 min/次,1次/d,连续进行3 d。具体按摩手法如下:
1.2.2.3.1产妇取仰卧位 环形摩腹3~4次,使产妇自感腹部温热;用手掌着力,轻揉按气海 、关元,每穴1 min,再用手掌由上向下轻推揉小腹,反复进行5~7遍,以化瘀滞,接下按摩中脘穴、中极穴,每穴各1 min。手法由轻到重,以产妇能耐受为度。用左手中指指腹点按脐耻连线中点,用右手中指按压左手中指指甲,并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按压1~3 min,接下逆时针旋转点按水道穴1 min,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嘱产妇腹部放松,用两手拇指有节奏的按压双侧足三里穴,60次/min。
1.2.2.3.2产妇取仰卧位 双手指腹自乳根处开始沿着乳腺管向方向进行抚摩,取穴:乳根、膻中、乳中,采用推法、按法及揉法进行按摩,每穴各1 min,重复进行,时间约15 min。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疼痛程度:采用主诉疼痛的分级法,无疼痛为0 级;轻度疼痛为1 级(疼痛可忍受,能够正常睡眠、生活);中度疼痛为2 级(疼痛较明显,不能忍受,需要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影响);重度疼痛为3 级(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要服用止痛剂,严重影响睡眠, 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者出现被动)[2]。②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由专人记录腹胀缓解的时间、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排便的时间。③术后初始泌乳时间:指首次出现乳汁溢出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见表1。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用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2.2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见表2。
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运用两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2.3两组产妇术后初始泌乳时间的比较,见表3。
两组初始泌乳时间比较用χ2检验,P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的拓宽,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维护和促进健康技能。中医护理理念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其临床优势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
由于患者对剖宫产缺乏了解,术后治疗态度较被动,未能认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应积极与其家属进行交谈、沟通,主动为患者介绍剖宫产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剖宫产的认知程度,态度由被动变主动,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对于患者疑问,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疑虑,缓解其内心压力,使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有利于早日康复。
穴位按摩可刺激人体特定的部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穴位按摩基本作用是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对机体生理、病理状况发生影响,原理是调理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3]。产后康复推拿按摩帮助产后各器官恢复,可预防和治疗腰背痛、腹痛,促进生殖系统功能恢复[4]。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运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并发症,减轻了术后疼痛,促进了胃肠功能提前恢复,缩短初始泌乳时间,促进了产妇术后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延茹.剖宫产率升高原因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3):45.
[2]钱小亚.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踪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
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但据此断言实行流通环节差价率将终结制,终结药品价格虚高都还为时尚早。
严格意义上讲,实行流通环节差价率管理将彻底终结底价方式,能够正常解决二票制问题的企业并不受影响,方式并没有改变,也不需要改变。这和一些企业早前用自己的队伍从高开返点变为底价结算再转变回去是一个道理,只是结算方式的一种改变。企业也不必因此就选择开始自建队伍自建终端,制本身是一种市场化的演变和市场的自然选择、自然进化。对企业而言,无论自营还是合作,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选择哪种。采用制方式企业投入低,运作风险低,回报快,可以很快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没有必要舍此求他。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处理,制依然存在。改变的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相对松散变为紧密一体,由之前的市场主导变为上游企业主导。企业财务处理能力强不强,够不够,快不快,企业是否诚信,是客户的最大心病。没有处理能力的就只能将产品关停并转限,处理不及时的就只能天天求爷爷告奶奶收紧资金链,企业不诚信占压资金收回市场收回产品的也就彻底冷了客户的心。受影响最大的是这样几类企业,一是体制与市场不接轨,财务处理能力跟不上的;二是销售额过大,产品过多,财务处理起来实在惊人的,必定要有取舍;三是受合作方式限制,有心无力,受制于人,企业能处理多少处理多少。受影响最大的是利润,从企业到客户利润普遍降低。
但是这样举国瞩目的大动作是否对药品价格有实质性影响?我们先看药品零售价格,除了政府调整价格,企业不会主动去降。再看出厂价格,企业历来是按零售价格报成本,正常向商业供货也是接近批发价,只需给商业留出3-5%,最多8%的配送费用。而按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办法,以最普遍的200元以下药品为例,批发环节差价率提高到最低15%+3元,最高30%,流通环节费用比之前猛增了15-25%,如果理解为给配送商业的费用,是否有此必要?这部分费用除了压缩企业利润没有其他可出的地方,但药品零售价格并不会降低,对于新产品企业还要想办法把这部分费用含到价格成本中,实际是在增加药品成本和药品价格。如果理解为给商业的运作费用,环节基本生存都存在问题,企业生存也自然受到影响。
再看医疗机构差价率,同样以200元以下药品为例,取消药品加成,代之以最低10%+3元,最高25%的差价率,单价40元以下的药品其实都比之前15%的加成更高,一些药品还可以拆成小包装执行最高差价率,药品价格比之前最高上浮10%。但是医疗机构会主动选择低价药品,能彻底改变医生一支笔,厂家跟着一路小跑的局面吗?如果将差价率理解为医院自收自支的利润来源对企业而言这一块支出没变,还是按之前的临床费用。如果将差价率理解为医院向病人收取的零售价格,病人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企业也要增加营销费用。
政府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对医药行业生产企业和流通环节的实际运作情况了解还不够深入,政策调控方向不清晰,即使与治疗路径费用控制相结合,单纯就药品价格而言并没有降低,压缩的只是企业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患者的负担并没有减轻,企业的负担却要加重。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3-00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olonoscop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department,66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symptomatic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spec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lonoscopy and arrive at the terminal ileum of tim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AS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SAS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Colonoscopy; Elderly patients;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status; Nursing satisfaction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不能耐受该项侵入性检查,对该项检查存在紧张、焦虑或恐惧感,尤其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生理机能下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的情况较严重,患者常同时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甚至不能配合检查。人性化护理是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满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80岁。均为首次行结肠镜检查,除外肠道手术史,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等。其中男37例,女29例。其中腹痛9例,便血20例,便秘11例,排便习惯改变及黏液脓血便15例,其他11例。文化程度:小学40例,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7例,大专及以上4例。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检查及对症护理,干预组同时于检查全过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检查前护理 检查前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诚恳、亲切地交流,缓解患者的忧虑和恐惧等心理。检查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目的、检查步骤、插管过程、如何配合等。指导患者检查前3 d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质饮食,检查前24 h进流质饮食。检查前督促患者清洁肠道,确保患者肠道清洁。
1.2.2 检查中护理 术中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其深呼吸,同时播放柔和、轻松的背景音乐。护士除了在检查中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心理安慰及放松疗法外,正确的手法按压腹部、协助医师顺利进镜也是重要一环。当医师进镜到这几个难点时,护士应在相应的部位行手法按压,使内镜能够顺利通过,同时用手适当按压疼痛部位也可缓解患者的不适。
1.2.3 检查后的护理 术后嘱患者无腹胀、腹痛后可进食无刺激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虚脱、腹痛、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面色苍白、腹胀、剧烈腹痛、血压下降、脉率及心率增快等提示肠穿孔,大便次数较多提示肠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积极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焦虑症状评分 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共20项,每项0~4分,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评分越高,表明其焦虑症状越明显[6]。
1.3.2 两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对护理工作中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仪表、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心理疏导等方面,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3 讨论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肠道疾病常用的方法,由于该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迷走神经受刺激,肠道平滑肌牵拉,使患者出现疼痛等一系列不适的症状及紧张、担心、恐惧等负性心理,尤其是老年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常存在血管硬化、血流动力学代偿能力差、呼吸功能下降等因素,反射性引起肠道痉挛收缩,加重腹痛,影响进境,甚至导致检查失败。因此,护士的护理服务行为直接影响检查质量。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内镜室的护理工作应该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通过对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等方面达到最高的愉悦程度,将不适度降到最低,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使其能够很好地配合检查。
本研究干预组老年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着重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检查。进入内窥镜室后,热情迎接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在安全、舒适、放松的氛围下完成检查。检查完毕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完全清醒,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在家属陪同下离院,使患者真心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真诚爱心与呵护。本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干预后显著低于对照组(40.83±7.83 vs 45.64±6.12,P
综上,对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焦虑心理,使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配合性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林丽娌,李佩,雷艳,等. 舒适护理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8(12):1041-1042.
[2] 汪梅枝.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54-256.
[3] 陈金娟. 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770-771.
[4] 杨琴,徐颖霞. 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7):155-156.
[5] 岳新霞,何江渝,周润茂.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4,3:80-81.
[6] 朱金早,刘善红. 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20-21.
[7] 常青,叶克凤,胡素芳,等. 老年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术的心理护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4):136-137.
[8] 郭菡. 对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4):90-91.
[9] 张茵.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4-45.
[10] 龙美丽.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右江医学,2013,41(2):306-307.
关键词:声乐艺术;茶艺文化;共性特征;传播机制;情感共性
声乐艺术与茶艺之间的内涵融合,并非一种艺术“替代”另一种艺术,实际上,是以共性认知的基础视角来对两种文化艺术所存在的客观共性进行分析。
1声乐艺术的多种内涵分析
声乐艺术作为艺术体系发展中,极为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使用人的声乐来进行音乐演唱与表达。声乐艺术通过依据声带,结合鼻腔、舌头等多个部位相配合,从而诠释出极具节奏感与内涵的声音内容。结合不同音色划分,主要有抒情类和戏剧类音色,不同的声音,其中所诠释的情感内涵,也完全不同,比如男高音往往能够诠释出一种积极、厚重的情感内涵。事实上,同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同,就会呈现出差异性效果。从这些声乐艺术的差异性表现看,其背后不仅仅是音乐技能之间的差异性,也与演唱者自身的乐感、理解力,甚至声乐艺术素养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在当前声乐艺术诠释过程中,其中所需要展示的内容中,除了要集中展现其演唱风格与技巧之外,更要侧重于情感理解与发自内心的认同。实际上,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我们看到声乐艺术在演唱与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声乐技巧的掌握,更要注重演唱者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所以,从艺术包容与情感启迪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借鉴和汲取其他艺术的内涵,也将实现声乐艺术的更完善表达。
2茶艺文化的价值理念认知
根据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茶艺指的是在茶叶冲泡与饮茶过程中的具体技艺,在茶艺中,从泡茶,再到品茶,乃至多种艺术情感的融入,都诠释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茶艺文化传播与发展进程中,主要从观看基础表演、品读茶文化内涵,乃至悟道等三个层次内涵。对于茶艺文化来说,其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除了泡茶的器具、水等等,还有服饰、情感等多个美学内涵之间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茶艺文化作为一种自我修养,其中逐渐融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实现茶文化的理性思考。对于声乐艺术来说,这是基于情感理解与文化认知背景下的艺术思维形式,茶艺同样如此。无论是茶艺的形成背景,还是其中所表现的情感思维,都是一种真实而客观的情感流露。特别是我们能够从茶艺中体会到人们对茶文化的情感化理解,所以,在当前文化融合背景下,想要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全面传承,就必须构建一种基于融合共性基础的文化包容体系。
3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特征
独特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具有自身美学理念和情感特色、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与茶艺都是文化体系的艺术化表达。作为一种情感的诠释与流露,两者极具内涵的共性。就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看,该艺术正是时代文化与声乐艺术之间的合理融合。所以,在当前发展和认知该艺术时,要注重植根于我国文化氛围,通过融入合适的艺术理念,从而实现声乐艺术实践的最佳效果。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是文化体系的生动诠释,从唐朝出现茶文化到今天,千年发展造就了多种形态和内涵的茶文化,茶艺就是茶文化的创新性与艺术化展示。任何一种艺术,在发展与传递过程中,只有融入了文化内涵,秉承了具体的文化传递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两者艺术的优势,实现不断提升。对于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来说,其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于其中所诠释的文化优势,这也是两种艺术不断传承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品质。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是基于内部情感的艺术表达,想要实现其最佳展示,就必须综合考虑其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通过综合理解,从而实现艺术传递的最佳效果。无论是声乐艺术,还是茶艺文化,其中所诠释的各种美学,乃至表达动作、旋律等等,都是基于情感理念的价值诠释。实际上,声乐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理解与思维认知,其中所向我们集中展示的是一种艺术理念,更是情感思维的人文认同,所以,充分探究艺术的融合共性,从而适应当前文化多元融合的时代诉求。茶艺与声乐艺术之间,存在诸多内涵的关联性与价值共性,这也为两者之间的内涵性融合与价值挖掘,提供了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及时更新文化理念,融入艺术思维,变革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融合方法,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也将茶艺文化的文化内涵与声乐艺术的情感性优势等等多种理念予以充分融合,这也符合、匹配当前文化交流与艺术碰撞的时代环境和要求。
4文化融合背景下声乐艺术与茶艺的融合传承机制
源自西方文化的声乐艺术化与基于茶文化的茶艺,两者尽管作为风格内涵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态,尽管其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就本质上看,两者都是对音乐艺术和情感理解的深度诠释与包容,所以,这两种文化艺术,在未来一定能够以深度融合的方式,实现融合与传承。在现代茶艺文化中,选择声乐艺术融入其中,也能够实真正实现茶艺的时代创新,尤其是声乐艺术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内涵,都将诠释出最佳艺术展现。就文化融合的时代趋势看,不同文化体系在传播与融合过程中,都在冲突与交流之后,实现了内涵与形式的全面重塑。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艺术表达方式,其不仅有属于自身风格的艺术展示规律,也有着丰富特色的文化特征。比如自身的演唱风格、表达形式,乃至情感诠释等,都有属于该艺术的特色内涵,在声乐艺术全面融入我国之后,作为一种艺术表达载体,其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传递与发展,提供了相关平台。但是,就文化融合这一时代趋势与背景看,在探究两者融合发展的传承机制时,不能盲目融合,要以理性和客观的视角,来对我国茶艺与西方的声乐艺术差异性,进行对比和认知,比如茶艺更多是一种多样艺术,演唱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组成因素,服饰、器具、表演等等,都是该艺术的重要内容。而声乐艺术中,则更多以演唱为主,无论是声乐表达的情感方式,乃至声乐演唱技巧等等,都侧重于演唱技术。所以,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茶艺与声乐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应该坚持:首先,必须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演曲目,通过合理的曲目编排与内容改编,从而形成极为固定的音乐表演范式,特别是在进行具体艺术资源挖掘与整合的前提下,通过具体改编与理念融入,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的最佳融合与应用效果。茶艺表演中,可以使用声乐演唱方法来表演相关采茶戏曲目,通过丰富茶艺表演的情感渲染力和价值感知,从而提升茶艺表演的艺术合力。其次,要注重提高茶艺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认知能力,当茶艺表演者,深层次体会和感知声乐艺术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与独特的情感思维,从而真正实现茶艺与声乐艺术的理想融入与借鉴。茶艺表演中,以茶艺的技巧展示为重要方式和载体,其中不仅融入了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更是通过巧妙借助辅助元素,从而实现了该艺术方式的生动表达与诠释。在茶艺艺术发展进程中,其中有着重要的音乐元素,音乐艺术让茶艺表演的内涵,得以全面丰富。最后,在茶艺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声乐艺术,应该偏向相对柔和且自然。茶艺与声乐之间深度融合之间,让两者艺术,实现了生动诠释与立体化结合。客观的看,茶艺活动,更多是一种可观赏的柔性美学,结合声乐艺术的价值内涵和多种表达方式看,其中更需要确保艺术之间的匹配度。
5结语
将声乐艺术与茶艺相融合的过程,并非两种艺术的“盲目”性叠加,必须在优化内容选择的基础上,探究声乐艺术与茶艺之间的内涵共性,进而从艺术内容到表演风格,实现真正匹配。实际上,文化融合背景下,声乐与茶艺之间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1+1”,而是在寻找到艺术共性基础下的,文化借鉴与融合。
参考文献
[1]于晓燕.声乐作品中的审美通感———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套曲《春天》(Op43.No.2)的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35-136.
1.1信息传达方式的共性音乐语言是没有国界的,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音乐之所以可以为任何人群所接受,是由于它具备了下列条件:首先,作为表达音乐惟一载体的声音(是乐音而非噪音),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这种声音不带有任何被强制的烙印。其次,正如我们在上面内容中已经阐述过的,作为从事二度音乐创作的指挥家、演奏家们,可以享有足够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经历、情感以及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演绎。而作为茶文化大千世界的唯一载体———沁人肺腑的茶香,不也同样具备这种无需任何语言的注释,即可以超越时空、地域、民族、信仰,而为任何人所理解与接受的世界语言的特征吗?在当今世界上,千滋百味的茶香,丰富多彩的茶艺,风靡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欧美等世界各国。泡茶者们采用不同的茶具器皿,选取不同色香的茶叶,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群,传达着茶香真谛的信息。在赏茶、闻香、品茶、以及以茶会友、以茶交友的过程当中,茶艺师们无需,也实在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对茶香的定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品茶者们,同样也无需借助茶艺师任何语言上的翻译,都会自然而然地用心灵去品尝、回味、感悟,并接受蕴藏在茶香的那种别有洞天的精神内涵。如上述,音乐和茶艺在信息传达和信息接受方式上的共同属性,使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两种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方法之间,存在着如此相似的关联之处。这种方法上的相互借鉴,将会使得学生们能够跨越表演技术层面上的障碍,在对现实世界和形象思维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变得更加容易一些,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目的。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意义所在。
1.2韵律内在的共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这种音乐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同样体现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音乐的流动是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的状态下完成的。但这种流动绝非一种声音或者音响的枯燥无味,无休无止的持续。它是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表达情感的一系列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由于它的运动形态客观地满足着人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潜在地始终遵循、对应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从而使得我们在倾听音乐时,并没有感觉到它有任何无秩序的痕迹,而是自然地伴随着音乐在时间中的流动,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本能心灵深处的共振。这种共振的唤起,则是在任何一种表演艺术中都潜意识地存在着的起承转合的作用。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原则,主要是通过音乐主、副题的陈述、连接、展开和再现等一系列运动来体现的。而这一原则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之中。众所周知,音乐的时间流动,只有在一个起承转合的周期完成之后,我们才可以在想象或者叫做幻想的世界中,得到一个完整的被升华了的形象塑造。由于茶艺也同样是依靠时间的周期运动特征,也必然伴随着这一表演过程的始终。随着茶艺表演的时间推移,我们也同时漫步在超现实,自由翱翔的思维天地中,去回味茶道思想精髓,体验仙境琼阁,将茶艺表演中那些直接、间接地传达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完美的形象。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时间艺术的音乐,特别是对于蕴藏在音乐作品中的这种内在韵律的学习和理解,将会使得学习和理解同样是时间艺术的茶艺表演,变得更为形象化,更加有利于我们认知和解读茶艺表演,传达给我们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各种信息,从而也更加使我们易于超越有形的表演进而敲开无形的精神世界的大门。
1.3精神内层的共性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它是作曲家丰富感情的一个载体,然而我们却无法从音乐本身这个载体上,去真正知道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在欣赏茶艺表演时一样,我们也无法从那些程序化的表演过程中,完全理解茶艺师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也正是这种理解上的主观性和多义性的存在,才赋予了人类的思维和想象力以无限发挥的精神文化空间。因此茶艺程序的原创作,茶艺师表演的二度创作以及品茶者的三度创作,也如同音乐的欣赏过程一样,由于茶具、茶艺师、茶艺表演的过程以及品茶者的不同,特别是因时因地而异所造成的心情、领悟力、当时的环境、外部因素的刺激等,又会使得人们在品茗、欣赏的过程中对其丰富内涵理解的主观性和多义性受到诸多影响。基于音乐和茶艺的欣赏都是对于精神世界之求索的这一共同属性,所以,尽管每次的欣赏过程都是那样千姿百态,变幻神奇,但是,每当音乐的潺潺流动,茶艺师的举手投足,与我们的感受产生联想和共鸣时,我们都无疑会受到一次又一次灵魂的洗、净化与升华。对于茶艺表演内涵的深层面的理解,需要借助人类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音乐欣赏则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有利于借助人们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帮助我们透过茶艺表演的层层薄纱,去真正领悟茶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之庐山真面目。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音乐赋予茶艺以灵魂,茶艺赋予音乐以形象。将音乐教育引进茶文化的教学之中,正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上的实施
茶道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活动,从茶席设计到表演过程中的每一瞬间,自然优美的动作,相宜的音乐、器具、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无不体现创作者、设计者、表演者的综合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为此,为了完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与实施,我们按照听、学、用三步曲的学习原则,设计了下述包括中外音乐简介;中国民族乐器、外国乐器知识介绍;中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欣赏;中外著名音乐家介绍,以及基本乐理知识、音乐载体介绍等课程安排,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与艺术魅力。
2.1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是音乐欣赏或鉴赏,即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度创作。作为三度创作主体的音乐欣赏者们,正是这个过程,完成了一个由对声音的感知、认知到进入精神世界的领悟、升华的质的飞跃。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乐器和声乐)当中,我们将选择各个时代,各个流派最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一些作品,来作为音乐欣赏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外国音乐中对巴洛克时代,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以及中国音乐中对民歌、民族乐器、戏曲以及曲艺的介绍和欣赏。特别是中国音乐作品将作为音乐欣赏课程中之重点内容,来进行欣赏和介绍,这将更易于引导学生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易于产生在纯精神世界中音乐感召力与学生情感投射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助于提高、加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即从茶艺表演的物质世界,进入到真正感悟中国茶文化真谛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教师不在学生欣赏作品之前,进行过多的理性知识的介入,以便可以使学生穿透音乐,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游音乐的神秘殿堂,领略音乐的巨大魅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培养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备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具备一定的作品衡量标准之外,还将努力使学生能够逐步把自己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人生阅历、感觉联想等融进音乐,从各个层面去感悟自然,感受音乐和生命律动的共振,从而最终进入体验音乐的境界。
2.2民歌学唱民歌学唱是使音乐欣赏课程最大程度地获得效果的手段之一。对音乐的理解也如同对其他事物的理解一样,是一个永无止境,呈螺旋状攀升状态的追求过程。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数量和经验积累的过程。而民歌学唱则是进入这个过程起步阶段的捷径之一。民歌如同茶文化一样,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最接近生活,最易为人们所理解、接收。作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须翻译,无须解释,一切尽在不言中。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的学习,会在我们的学生眼前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特别是大量丰富的茶歌,更是我们打开茶文化宝库的门扉,理解茶文化的真谛不可多得的钥匙。借助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和这些歌词语言的提示,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将会更易产生音乐感召和心灵呼应的对撞与共鸣,更易激活人们那原本充满丰富内涵的内心世界。
2.3音乐实践音乐教育三步曲的最后一步是“用”,即音乐实践。在前两步的听和唱的学习过程中,音乐给我们的感官以神奇莫测、千姿百态的刺激,当音乐与人们的情感发生共鸣,就会使人引发心理的愉悦。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扮演三度创作的音乐鉴赏者的角色之后,再次攀登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音乐实践的阶梯。使学生突破原本局限在个人形象思维的狭小空间,将音乐与人融为一体,更全面完整地理解、诠释音乐整体,从而使自己的表演带给新的音乐鉴赏者以新的感动。音乐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的再学习的过程,是对音乐作品有创造意义的传达和再现,是使谱面上的音乐变成为有灵魂的鲜活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一个需要学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方可完成的精神升华的过程。它使学生在茶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理解、诠释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真谛,为茶文化的建构,在深度、广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