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艺术市场论文

时间:2022-03-02 06:00:38

导语:在艺术市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市场论文

第1篇

艺术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享受服务,其经济性是与其他艺术活动和手工业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而市场则产生于人类文明高度化环境中,与艺术设计形成了密切联系。人们在美的追求中是不懈的,为艺术设计带来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对美的追求与生俱来,具有自发的性质,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非常强大的推动力。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市场是消费者和购买力及其欲望的和。而市场的具体作用主要在于对艺术设计的对象进行掌握,否则会使得艺术设计失去其自身价值。因此,艺术设计者应该在设计中导入市场观念,并且以此作为设计前提。市场观念在艺术设计的成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艺术设计实现了预期目的观念的具体化与实体化,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愉悦享受服务。另外,艺术设计可以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是经济建设活动的前期过程,可以对未来的市场经济建设活动进行艺术化处理,从而推动其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艺术设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艺术设计和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在一些美术设计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们认识到许多学生没能够真正站在市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其设计的作品包含太多理想化与艺术化成分,缺乏实践性。由艺术设计产生的作品最终会因其经济性而成为商品,而对商品进行审美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不是艺术设计者。同时,商品审美的客体是实用品,而不是艺术品。在设计课程上,其艺术设计作业呈现形式只是效果图或者模型,设计草图或者各种实际解决方案比较少见,设计变成了比较纯粹的审美概念。从评价基准角度来说,产品设计可以对各个设计要素进行最适合的调整,而不是对效果图或者模型制作优劣进行比较。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能靠艺术美的造型来实现。提出了最新优秀产品设计审查基准,即为审美性、安全性、独创性、功能与操作性、品格、品质、妥当的价格以及同使用环境协调等。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与教学设计存在一定差异,而教师和学生对实际开发程序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会用美的造型设计来取代其他设计要素。而艺术应该与技术相统一,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且还能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实用性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使得艺术设计融入到市场中,实现艺术设计的自身发展。

艺术设计的本质目的在于人,而不是商品。艺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努力为人类创造理想的生活条件。另外,艺术设计必须遵循客观法则以及自然规律。艺术设计不能缺乏科学性,而且应该先考虑其科学性,再对其艺术性进行考虑,否则会使得设计落空。艺术可以为政治提供服务,但是设计其必须为经济提供服务。然而设计与艺术之间并不等同,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尤其是艺术设计学,应该给予经济原理的应用指导作用足够的重视。艺术设计可以将产品的科技含量、艺术含量与审美附加值提高,创造更理想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艺术设计专业较为重视材料相关的课程,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更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实用性,为了配合市场经济,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上做出了很多的改革。以高职艺术类《装饰材料性能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例,将工作情境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从了解到掌握,依据工作内容组织教学,摒弃传统单一记背的方法,合理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每个学习情境都是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些装饰材料。以在各岗位工作任务中的典型性应用来设计依据业务谈判、设计、施工等工作任务中装饰材料应用的情况,侧重选购材料、鉴别材料、应用材料、概算成本等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任务项目及相应的考核及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就完全反映了以市场需求和发展为基础,摒弃了普通艺术设计学校曾经单纯的模式,使得艺术设计融入到市场中。

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将知识经济的社会特点把握好,让艺术设计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同时,运用艺术手段与科学手段实现生活文化中精神空间的拓展,从而完成艺术设计的时代使命。

3.结束语

第2篇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数字电视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企业营销职能外部不可控制因素和力量因素和力量与企业营销活动企业生存和发展外部条件它内容和自身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主要以间接而作用于企业营销

1、媒介自身趋利性其地寻求新经营增长点

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一可以看到新兴数字技术广电经营升级、发展另一也呈现出广电经营寻求新利润增长点、新经营口战略姿态当前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恢复自主经营意识个体向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关系密切

人市场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特殊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户外流动人口们大多无事可做空闲状态传统电视在某地方“静止”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人群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群体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为移动电视市场营销了更多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数字电视发展

数字化一场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只充当了广电业产业结构、经营效益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优势对营销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盲区”中挖出庞大受众群体它特殊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所在

1、受众群体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目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因城市规模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

不段内乘客人员结构呈现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班一族为主收入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上班族为主不间段观众结构可控稳定客户可以不段不同群体性广告投放

3、对受众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流动也电视广告能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了广告受众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击中受众但另一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心态也更浮躁不安程度上会注意力关注屏幕频次高但单次连续观看短.

第3篇

从2007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对文化产业的政策与扶持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2009年,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2年,党的十再次明确了“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4月,文化部、央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在文化产业众多分支中,艺术品产业是创作积淀最丰厚,产业链最简单,交易最灵活的一个业态分支。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件指导下,艺术金融产业以厚积薄发之态发展起来。

二、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产,并且富有强大的文化艺术创作力,因而积淀了可观的产业力量。目前,在努力“盘活”文化艺术资产的同时,切需一个出口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释放出积淀的力量。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是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正孕育在以创意力和创新力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中。同时,文化产业作为轻资产、高附加值的产业,极有潜力成为高成长性的新兴经济。

2.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可能性

艺术金融产业面临重要机遇期。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文化形象和声音,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殷切期望与迫切期待,需要有力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业态,中国艺术品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部分。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文化艺术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文化艺术产业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艺术经济融入现代经济与世界艺术经济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必由之路。

三、山西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山西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艺术金融的需求与结构、艺术金融产业的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对艺术金融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分析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艺术金融产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影响了艺术金融产业健康运行;宣传力度不够,推介不够,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理念与环境滞后;缺乏相关艺术金融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投资期待;艺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文化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艺术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不完善,限制了艺术金融产业消费需求的增长;艺术金融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抑制了艺术金融产业消费需求的释放。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有艺术金融产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制约了银行信贷投放,因此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融资需求服务体系的建立尚不健全。总体来说,山西的艺术品市场还不够成熟。

四、山西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建设的发展建议

要实现山西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提高对艺术品的整体认知程度。因为艺术品与文化紧密相联,是文化的集中体现。目前,山西文化艺术产业正在经历一个特殊阶段。应先降低文化艺术的门槛让大众接触到文化艺术,进而进行最基础的文化启蒙与普及。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整体文化素养,这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使命。其次,努力实现金融资源和山西艺术金融产业有效对接。除金融业需转变传统观念外,更应在拓展金融支持、扩大艺术金融消费上下功夫。立足于发挥金融市场资源,研究金融支持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新型消费金融市场,促进艺术金融消费的增长和升级。第三,重视科技进步在艺术与金融对接中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形态的更新及新型业态的生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文化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也显现出新的活力,由此进一步推进山西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第四,借鉴互联网思维改造与重构传统的艺术产业领域。“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意识形态。互联网思维在金融领域已获得成功。文化产业以创新与创意为核心,兼具实用与鉴赏功能,并具有塑造时代风格、展现时代风貌也将是率先被“互联网化”和“金融化”的产业。借鉴互联网思维改造与重构艺术金融是当务之急。

第4篇

关键词:《唱论》;声乐艺术;歌唱风格;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15-01

声乐演唱及教学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工作,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歌声是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才能够获得的。我们现今的声乐教学一般都是建立在借鉴学习西洋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加之对西洋美声唱法研究的专家、专著不胜类举,“洋为中用”这方面在声乐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西洋美声唱法”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唯一道路,有许多理论瑰宝埋藏在中国古代民族声乐的宝库中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在众多的理论瑰宝中,元朝燕南芝庵的《唱论》就是我国第一部较为集中地论述声乐艺术理论、歌唱方法的著作,全文1800余字,分27条。《唱论》吸取了前人歌唱理论的有益之处,系统地阐述了音乐的地域性、人声的特点,以及演唱风格、发声吐字与气息的统一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通过对《唱论》的挖掘整理,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到我国古代声乐艺术的丰富营养,运用到声乐教学中,以期做到“古为今用”,对我们现今的声乐演唱及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性。

《唱论》在强调演唱技巧的同时,还提及到音乐受地域制约的特点不容忽视,同时存在的还有歌唱者的不同音色及相关的演唱风格问题。

《唱论》中道:“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不同地区喜好不同的作品,即使同一作品在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唱法及表演方法,仅《孟姜女》一曲全国各地的唱法及表演就有好多种。大家熟知的民歌《茉莉花》在我国的不同地区,版本和唱法截然不同。所以演唱时把握作品的地域风格色彩非常重要,把握错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就会南辕北辙。

《唱论》从唱者的生理条件、性情的差异出发,辨证地区分演唱风格的长处与局限性,讲究演唱的分寸感与节度。《唱论》认为: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尖细的“川嗓”,有宽阔的“堂声”。演唱者要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的曲目,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走其极端。“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的,失之本调”。演员要想准确的表达作品内容,就必须对作品内容深入地加以分析理解,然后通过情感表达将歌曲内容朴实真挚的表现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演唱效果。演唱者也不能只顾自我表现过分地去讨好观众,声乐艺术的表现应适可而止、恰如其分。也就是说风格或音色尽管可以多种多样,但不能过火,关键在于严格地掌握分寸,把握好演唱的尺度,避免片面地追求风格。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把学生训练成“千人一面,千人一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嗓音特点,教师要选择适合个人嗓音特点的作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声音特色和潜力。

我有个学生,进校时演唱的是花腔类的作品,声音非常笨拙,根本跳不起来,听起来非常糟糕。在经过几节课的教学后,我发现给她不适合唱花腔类的作品,而一些抒情性的、适合她音域的作品,她都能较好的完成,演唱时也自信多了。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嗓音条件、力所能及的作品非常重要,一定要真正按照学生的条件帮助学生去唱,帮助学生去进行艺术创造,不要让学生替你唱,替你的学说、你的主张去唱。教师千万不要按你的喜好去过分的限制、要求学生,这样会给学生的声乐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挫伤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后果严重的还会对学生的声音造成伤害。这就好比有的老师喜欢抒情性的声音,但他的学生是个戏剧女高音,老师让她唱的细细的,要求像一条线,学生觉得这样唱不舒服,但老师却说你唱的太宽声音太大,结果学生后来把嗓子唱坏了。这种例子说明,老师的分辨力非常重要,关系到一个学生声乐道路的成败。

这里我们再说一下歌唱的风格问题。歌唱的风格是指在演唱时所采用的,具有特点的、有个性的态度和方法,它也显示着歌唱者的精神气质与歌唱才能。个人在解读处理表现一首作品的节奏、句法、旋律、韵味、读字、、强弱对比等诸多因素时,每个人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因为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演唱是完全相同的。要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表达,歌唱者就必须对作品内容加以分析理解,然后通过演唱者质朴真实的情感表达,加上必要的辅助动作,对作品进行艺术的加工提炼,生动再现作品的思想内涵。

歌唱既要唱声更要唱情,歌声动听,感情真挚,声情并茂,才能唱得生动感人,扣人心弦。声乐艺术是一门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不仅要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还要用心去感受理解作品的情感,领悟其内涵,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作为古代唱论的经典之作《唱论》有着探之不尽的研究价值,“古为今用”有益于帮助我们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精髓,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给予启示和借鉴,从而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质量问题;土建工程;土建施工

一、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

1土方工程中场地积水

一些施工企业在建筑场地完成场地平整后,场地范围内局部或大面积积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场地平整时,尤其当挖、填方面积较大或较深时,填土碾压密实度差,或填土的土质不符合要求,有的在平整场地时甚至用淤泥、冻土、膨胀土做回填土,遇水后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陷,低洼处造成积水;二是排水措施不当,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泄水坡度不合理,地势较低的建筑场地周围无截水沟;三是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人员不够重视,测量时误差较大,或出现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致使场地积水。

2挖坑槽时出现塌方

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主要原因:一是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的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的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二是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三是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3砖砌体组砌混乱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 ,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 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主要原因:一是进行砌筑施工的操作人员不具备进行砌砖的水平,不宜进行此项工作;二是混水墙砌筑时对组砌形式无规划,或有规范但未对实际进行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三是砌砖柱需用大量七分砖, 打砖较费工时, 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七分砖, 用包心砌法;四是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而常变动组砌形式。

4地下防水工程的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主要原因:一是预埋件周围,尤其是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二是没有认真清除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层,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混凝土黏结严密;三是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由管内流出;四是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5钢筋表面锈蚀呈鳞片剥落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主要原因是保管不良,现场存放时无铺垫,雨雪天气不采取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仓库环境潮湿。

二、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各部门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同时也建立质量责任体制,做到真正的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查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查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当发现其触犯到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归纳责任主体进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重视并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好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

2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达标,设备的安全运行

工程材料是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单位,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环境对材料的细小影响都会引起工程实体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应严把原材料采购关口,采购员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在选购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价格和质量上多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施工企业要掌握全面的材料信息,了解其质量、价格及生产企业的供给能力,材料进场应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合格,一些材料需要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其次,加强对施工设备质量的管理。作为建筑土建工程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设备的选择上要注意设备之间的配套,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实行定人、定机和定岗“三定”的措施。同时,加强日常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严格的执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制度,维持设备始终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3保证施工全方位质量

建筑土建工程不同于其他一般施工工程,建筑土建工程关系到了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土建工程质量成为了该工程实施的根本以及该工程实施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建筑土建施工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系统并且具体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该工程进行总结,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要求建筑企业自身必须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中坚持自身的原则,实施深化改革,进而将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提升,在实施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来将建筑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在建筑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对自身的施工劳务作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实施严格的控制,将现场施工照明、现场施工天气情况、项目安全防护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将建筑土建施工的进度进行及时控制,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都必须要在保证自身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来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资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

4提高施工企业应将施工质量控制作为重点工作,首先要从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方面抓起,主要包括:(1)展开由上至下的全方位宣传教育工作,让现场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树立起质量控制意识;(2)加强并落实一线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3)作为管理者应注重对下级员工的监督和引导;(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制度,一次调动施工人员的经济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管能用性。

综合上述,工程质量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设计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彻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除了抓设计、抓施工、抓监理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督,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只有这样,工程建设才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工程质量才会有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6篇

这本在学者眼里属于“文人小说”而非“通俗读物”的作品,近来被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搬上舞台。继参加香港艺术节演出后,舞剧《金瓶梅》将从9月26日起在国内巡演,第一轮巡演城市为成都、重庆、武汉和武昌,另外长沙、西安、宁波、杭州、苏州等地也已安排在巡演城市之列。不过,被誉为时尚、先锋的“摩登之城”上海却随后爆出拒绝舞剧《金瓶梅》进入该地演出的新闻,其“婉拒”的理由更多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于是,这部原本就争议、声讨四起的舞剧未演先热,且步入了尴尬境地。

五分钟焦点惹火视频

有关舞剧《金瓶梅》的议论主要围绕互联网上的5分钟官方宣传片。在这5分钟的舞蹈视频中,尽管画面上并无“脱衣”或“”,但演员身穿紧身纱衣,舞蹈动作和舞台场面被许多网友称为“横陈”、“活色生香”、“火辣露骨”,甚至还出现了摇床等古代性道具。

此类创作在国内舞蹈界实属罕见,这段视频很快流传,并受到了相当多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团长王媛媛则成了这股议论热潮中风口浪尖的人物,作为舞剧《金瓶梅》的编导,她不仅被众多网友质疑,更遭到了来自舞蹈界内部的非议―王媛媛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舞剧是否以“性”作为噱头。

“我们希望透过性,来探视人性。”王媛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首先强调了自己的创作初衷,这已经成了她近来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似乎收效甚微,那些王媛媛说属于艺术的性感元素、网上流露出的剧照和视频显然更夺人眼球。

甚至,连专业研究《金瓶梅》的学者也开始对此产生质疑。出版过多部《金瓶梅》研究专著的国内金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黄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他认为将《金瓶梅》改编成舞剧很难。“因为人性比较抽象,我谈论《金瓶梅》的时候也提到过人性,但舞蹈怎么表现人性?表现了人性的什么?人性怎么理解?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仅仅从5分钟的视频来看,我觉得性的意味更多一些。”黄霖教授从获知《金瓶梅》要改编成舞剧后一直十分关注,但观看了舞蹈视频后他显然持怀疑态度,而且在他眼里,《金瓶梅》的价值更多在于其反映的“反贪、反腐败”。

这种质疑在王媛媛看来有些“不公平”。“网上5分钟的视频是我们剪出来的片花,并不能代表实际一个半小时的舞剧,我们现在不可能把整部舞剧放上网,这样就没有观众进剧场了。”王媛媛介绍,舞剧《金瓶梅》是以潘金莲作为人物主线,通过她的人生来看她周围有关系的人。“从中我们去看人性本真的东西,这里面当然有好、有不好,但我们会用一种跳出来的眼光看待这些,我并不想给它一个评判。从人性本真中的两性关系,延伸到整个社会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给出自己的艺术表现和观点。”

据了解,舞剧《金瓶梅》是王媛媛所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受第39届香港艺术节邀约而编排的作品,由澳门莲花卫视投资,最初并没有大规模演出的计划。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成立不到三年,团长王媛媛曾与张艺谋合作编排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曾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编舞,同时还是冯小刚电影《夜宴》舞蹈总监,舞团多在国外演出。此前,《金瓶梅》在香港的演出获得不少好评。

“上海的拒绝”

正当人们为“性与人性”争论不休时,舞剧《金瓶梅》在“上海主要剧院”吃了闭门羹一事彻底将这场论战推向。

据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张笑丁认为“该剧题材应该有票房效应,但剧院运营并非单纯为了追求票房利益,我们的演出季舞蹈已经排满,所以暂不考虑”,而东方艺术中心管理公司总经理林宏鸣则说:“《金瓶梅》与我们剧院为观众提供美的享受这样的定位存在差异,所以暂不考虑承接该剧。”除了上述剧院相关负责人表态,该报道中还引用不署名舞蹈界业内人士的话,认为该剧动作过于露骨,表示无法接受。

这篇题为《上海主要剧院婉拒舞剧来沪演出》的报道引发了舞剧《金瓶梅》遭“禁演”的说辞,但当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金瓶梅》巡演中心负责人、成都演艺集团项目经理曹江洪时,他却表示无奈。“这根本不算拒绝了演出,这条消息是上海的媒体看到了《金瓶梅》在成都、重庆的宣传,就以上海媒体人的身份采访了上海的剧院,询问《金瓶梅》是否会在这几家剧院演出。”

曹江洪向记者透露,他所在的成都演艺集团为舞剧《金瓶梅》在内地巡演的商业机构,上海市场方面成都演艺集团确曾与上海大剧院接触。“大剧院的确算婉言谢绝,但东方艺术中心我们根本没去接触过,就不存在拒绝之说。上海大剧院方面是口头回复,说审批、申报方面恐怕会比较麻烦,也根本没具体上报被文化部门砍掉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自己先认为会有麻烦,我们也没听说上海市文化局、文广局拒绝《金瓶梅》进入上海。”

“上海这个城市,我估计包容性还不够。这么高雅的艺术作品,他们居然不接受。连天天唱红歌的山城重庆都能容纳《金瓶梅》,这本来就是一个好剧。”曹江洪说,“不过也无所谓,反正春节之前也已经没有档期了。我们不管这些,到时候上海其他剧院可能会主动来接触我们吧。上海大剧院估计是政治形象上有所考虑。”

不过,据熟悉上海演出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上海方面的“婉拒”也可能出于现代舞在上海票房市场萧条的考虑。“国内的金星在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可谓惨败而归,最终不得不演变成圈内人的交流演出,而去年西班牙舞蹈团来上海大剧院跳巴赫,票房也一样糟糕。现代舞在上海没有市场,上海经常去剧院的最大消费群是古典音乐发烧友。而且票房的另外一大途径是渠道,也就是大批量出票,一般都是企业大批量订票送客户。你能指望企业明目张胆地订《金瓶梅》的票送给VIP客户吗?”

“《金瓶梅》该开禁了吧!”

“凡人谓《金瓶梅》是者想必伊止知看其处也。”清代文人张竹坡在反驳视《金瓶梅》为的观点时曾这样调侃。但对于大部分听过却未看过《金瓶梅》原著的大众而言,其“”的标签早已根深蒂固。于是,舞蹈界业内人士开始更多探讨这出舞剧是否应该大规模巡演的问题―这也回到了田晓菲对《金瓶梅》为“文人小说”而非“通俗读物”的观点。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主任张莉经过深思熟虑后表达了她的“个人观点”。张莉本人是上海市舞蹈家协会成员,曾著《当代中国十大舞剧赏析》一书。她在写给时代周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认为,艺术创作是个体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艺术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将文学作品《金瓶梅》改编为舞剧并无不可。但她坚持,舞剧的核心意义应该在人性、社会的深度揭示,对两性关系的展示不能过于直白露骨,公开演出应该更为慎重。对《金瓶梅》这样一部涉及“文化禁忌”的舞剧,文化演出及管理部门应该慎重。

与这种观点不同,美籍现代舞编导、北京现代舞团艺术顾问王晓蓝却对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艺术创作和创新表示了鼓励。王晓蓝是1978年“”后首位海外归来访问中国的现代舞者,当时同行的还有她的母亲、著名小说家聂华苓和她的父亲、美国诗人保罗・英格尔。1980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王晓蓝在爱荷华大学创立了首个中美舞蹈交流项目,并为后来的中国现代舞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身在美国的王晓蓝同样寄来了对舞剧《金瓶梅》的看法,这显然可以部分代表给予掌声的香港观众和舆论的评价,或者说也可以部分代表体制外的看法:

我还没有看《金瓶梅》,先不评论编舞和艺术性吧!《金瓶梅》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多年的禁书,搬上舞台,自然会有反应。这本书,不容易读。我在多年前读过一次,不深入。在我的印象中,这书在题材、人物、叙述结构上充满了曲折的变化。许许多多文学界的学者分析、研究了多年。舞剧如何呈现文学?从何角度?是否捕捉到文学中的内涵、要点和精华?这是我对王媛媛编的《金瓶梅》的好奇。我敬佩王媛媛接受香港艺术节的委托编这文学巨作的胆量,也欣慰国内多地安排上演。从一个现实的立场来看,《金瓶梅》该开禁了吧!我想,舞蹈涉及文学,我们也要看舞蹈的文学性。

目前有些评论对中国的观众的判断力和鉴赏能力缺乏信心。明朝的小说今天还不能出现在中国舞台上,实在是太过狭隘。我看过北京芭蕾舞团的排练,在录像上看过一些王媛媛编的舞。第一次现场看她的舞会是下个月,在纽约,看她编的《霾》。她是位有才、有魄力的编导。对她的认识,我可说:她是位求知、求真、求美、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或许,舞剧《金瓶梅》注定将继承原著永远被争议的命运,不过,复旦大学教授黄霖的另一种评判标准,或许可能给这场论战画上句号― “等成都、武汉的群众们看完这部舞剧,听听他们的意见。”

专访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团长王媛媛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争议到《金瓶梅》

读过《金瓶梅》的人更容易懂此剧

时代周报:能否谈谈你最初创作舞剧《金瓶梅》的想法?

王媛媛:最先考虑为何要做《金瓶梅》,是因为我们感受到现在社会,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开始因为物质发达而堕落。在《金瓶梅》的时代,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但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包括道德水准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情况。把它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或许会有一些参考价值。这是最初做舞剧《金瓶梅》的大体想法。

为什么说觉得现在社会部分人的精神状态乱,可以看看各种社会新闻。那时一个潘金莲就已经成为道德败坏的焦点,但现在的社会有多少潘金莲?有多少西门庆?他们可能就是那些为了钱、为了女人抛弃道德、职责的人。这些人的存在。这些是我希望通过舞剧《金瓶梅》拿出来让大家反思的。开始我挺不愿意谈这个话题,这种反思或许会给作品带来外界的压力,这些都是我考虑过的。我只是希望大家来看一看。

时代周报:整个舞蹈涉及了哪些情节?

王媛媛:整个舞蹈涉及到的人物有潘金莲、武大郎、武松、西门庆、李瓶儿等。舞蹈和电影不一样,电影可以一下子切换到孝哥儿出嫁,或者西门庆死的时候孝哥儿出生等,但舞蹈不可能做到。不过整个原著的情节安排却让我们思考,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和态度可能导致最终生命的结束,而他儿子的出生可能是一种轮回。西门庆一生经历上百个女人,而他儿子去当了和尚,这可能是一种因果循环。所以我们设计舞蹈的结尾时修改了很多次,最终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结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时代周报:那么是否意味着看过原著《金瓶梅》的观众能更好地 理解这部舞剧?其实《金瓶梅》是国人最熟悉的“禁书”,但大部人都只听过,却未真正看过。

王媛媛:我认为对《金瓶梅》本身有了解的人,看到我们的舞剧会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并对艺术家的创作思考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如果是没有看过《金瓶梅》原著的观众,我觉得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上对“性”的避讳,以及原本的保守态度,可能真的只看到性了。这真的取决于观众的背景,我没有办法把握。

这不是第一次遭争议

时代周报:你应该已经了解到各界对这部舞剧的争议,尤其是表现“性”的问题上。

王媛媛:我觉得我并不反对其它的争议和质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去探讨,而我当然是以舞蹈为出发点来做这件事。现在的争议主要还是短短5分钟剪出来的镜头,观众并没有看到我一个半小时的舞剧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我也愿意跟持不同意见的人探讨,我觉得每一个提出来的问题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性和人性的关系,性感的表现放多少,放在什么样的题材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因为这个主题,舞蹈动作设计上会有不同,但去看其他的舞剧,难道他们不跳双人舞吗?我认为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性是人性本真的一种,不可能不说,如果我们都藏起来,那么人物是不完整的,而且舞剧里我并不是仅仅说“性”。单纯拿出来说,性本身也是美好的,只有将它放置在道德标准之下来衡量,性才出现了区分。所以现在大家在讨论的性,都是放在了道德标准下的了。

时代周报:那你怎么看上海大剧院拒演这件事?

王媛媛:这没关系啊,上海拒绝了,那我在别的地方演呗。世事都是人为,剧院本身肯定是受到总监或者管理者影响,以他的决定为决定,这是个体的事情。所以他的态度决定了剧院的态度,就像有些人喜欢《金瓶梅》,有些人不喜欢一样,这个我淡然。如果有一天它接受了,我也愿意去演。湖北武汉剧院的总监,我觉得就是有一种《金瓶梅》的情结,他说他大学毕业的论文写的就是关于《金瓶梅》的研究,所以他听说我们在做这个戏,无论如何也要请过去演。事情可能都会有这种两面性,我觉得现在中国更需要的是个性的发展,不要大家回答同一个问题都是同样的思想,现在已经不是那样一个世界了。我们需要表现每个人自己的认知。

时代周报:舞剧《金瓶梅》不是你第一部遭受争议的作品,十年前你和张艺谋合作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引起了很大争议,能否谈谈当时的情况?

王媛媛:我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以下简称《大红》)出现的时候,是整个中国开始做原创舞剧的开始。那是十年前,2000年的时候,制作、修改,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都扑在这个舞剧上。也是从《大红》开始,各个地方才出现原创舞剧。跟张艺谋合作,我觉得如果不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合作可能也不会那么的成功,因为那是国家团体,从整个地位、政府的支持,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最开始《大红》出现的时候,也的确有人提出质疑,你们怎么就去演这些二奶、三奶的事?那时候不正是社会上刚刚开始出现包二奶的潮流嘛,那是十年前了。所以就有人提出,你们为何做这样的作品,不做宣扬好的作品?但我觉得整个社会就是这样,除了去宣扬好的,更好的中国状况啊,也要知道社会坏的一面,这是存在的。

所以《大红》的争议也是它社会性的争议,与《金瓶梅》的争议是有相关性的。

一般舞剧全靠“送票”

时代周报:一再地受到争议,跟你本身的艺术理念,或者性格有关吗?你是舞蹈艺术中的先锋人物吗?

王媛媛:我不知道,我觉得自己都是很自然地出现想法、自然地去创作。我自己先锋吗?我觉得我是一直在思考的艺术家,但不能规定我是先锋的。先锋这个词可能让人感觉是自己要出头,站出来与众不同,我倒没这么想。其实我本人很害羞,不喜欢参与到过多的人际关系中去。我也不愿意出去,就愿意待在排练厅里。但我一直在思考,我和我所有的合作者都认为,我们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很强的。我们能感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现在变化的速度,都是在我们青春的时间社会在发生改变。这个变化相当之大。所以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都会有社会责任感并作出反应和思考。

时代周报:从整个大环境来讲,国内当下现代舞的状况如何?上海演出市场现代舞的票房一直不怎么好,比如金星的演出也沦为了业内的交流。

王媛媛:现代舞在北京略为好一点。我们这一代人是第一届从学校毕业学现代舞的,现在还在坚持做的都已经做了将近二十年。坚持一个事情,总会有成功的。但现代舞真的需要踏踏实实去思考,能坚持下来的现代舞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北京可能比上海好一些,因为上海那种谈论和思考的方向的味道更浓,更加经济一点,北京可能有这个环境,我所能见到的坚持的人都在北京。

舞蹈本身很边缘,观众面很小,做这种演出其实挺困难的,如果不是《金瓶梅》,舞剧是卖不出门票的,全部都是送票。所有的舞剧都是这样,很浪费。我看到那些制作很好的舞剧,其实都挺心疼,我老在想,啊呀这样的作品我能做十个。但观众只要进了剧场,我相信他们能够感受到我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好事情。

第7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 功利教育 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呈现出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而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为了在“老牌”大学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强调自己的特色,纷纷地提出了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道路。而所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披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合法外衣”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存在一些天然的漏洞。且不论这种教育领域的“GDP迷信”是否过于功利,单就人才培养本身而言,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后果必然就是,学生原本就薄弱的人文底子越发“发虚”了。想到近期高校频现的学生恶性事件,笔者不由疑虑,假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应用能力很强,而道德品质、性情却不相匹配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带给社会的破坏性是否会更强呢,而这,是否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呢?由此可见,越是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高校就越是不能让人文教育这条腿瘸得太厉害。碍于篇幅,本文仅择文学教育为题,探讨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加强人文教育的问题上,或者具体到文学经典的教育问题上,国内的一般性大学几乎没有异议。问题是,对于声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校而言,它们是否需要明确提出加强人文教育的议题——因为该问题的核心是大学的办学理念。按照一般的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无疑就是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根本上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合法性就是高等教育“工具论”。为讨论方便,本文无意争论“价值论”和“工具论”的大学理念的优劣。假如“工具论”是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存在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本文就想拷问,对于持有“工具论”或“市场论”教育目标的高等教育而言,我们提倡需要一定时空距离才能发现其价值的人文教育是否有些空谈?然而,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条件,即加强人文教育是否会影响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们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还是互相补益的关系。

笔者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没有根本的冲突关系,因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事实上,应用能力只是区别于研究能力培养的一种强调。后者以培养高深专门知识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看不到这点,就会混淆、置换了人才培养的分类目标,从而得出“加强人文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益或意义甚微”的谬论。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教育是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保障。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席,可能会让学生在“工具理性”的旗帜和市场的法则的双重影响下,成为技能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典范”。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往好的方面说就是务实精明,往坏处说就是圆滑世故。恐怕这不是任何一所大学所希望培养的人才——无论他们宣称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学者黄万全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技能教育本质上所有的功利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大学是培养这些人成为服务和引导社会的精英,而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的能工巧匠,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人文学教育,增长智慧和知识,开阔胸怀眼界,陶冶情感情操,培养理想境界,理解责任使命,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专家人才,可以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1]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教育体系中,人文教化始终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但此风和近代中国“自强”、“救亡”的历史境遇相碰时便荡然无存了。自开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化总体设计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取向。及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这种教育倾向更加变本加厉,当实施与工业部门生产“无缝衔接”的专才教育以后,大学的人文精神不免丧失贻尽。今天众多高校再次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妨视为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唯工具论”、“唯技术论”的历史回响。

正因如此,笔者才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应加强人文教育的命题。因为人文教育是无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坚守的一条教育底线。它不是要不要提倡或加强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

人文教育内涵丰富、包罗甚广。从学科的角度看,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规范性是“成人之学”,即以培养独立的人格、健全的道德情感及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为核心目标的教育。若以此观之,宣称以培养人的审美精神、悲悯情怀及道义担当为己任的文学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人文教育的重镇。

具体到今天的社会而言,文学应该承担怎样的教育责任,或者说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呢?对此,当代文学研究者陈思和认为:“文学不是一门职业,但是,它对于人们认识自身的感情世界的丰富性,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学习美,感受美,传播美,进而提高人的整体性修养,有着根本性的意义。”[2]如果说陈思和比较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的话,北大学者曹文轩则更看重文学的人性净化作用。他说,“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因为文学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的。”[3]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更是从宗教的价值的角度来打量文学。他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体系中本无宗教,然此种自信精神,实为中国文化一向所重视之人文修养之一种至高境界,可与其他民族之等并观。而中国文学家对其所表达之文学所具有之一种意义与价值之内在的极高度之自信,正可以同时表达出中国内倾型文化之一种极深邃之涵义。”[4]

其实无论各家观点如何,都指明了一点,文学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教育体系中绝非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换言之,文学不需要在社会上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它也可以退居边缘的角落,但是不能缺席。因为文学连接着人性、人心、人情和道义。谈论文学的价值,即是肯定人类在外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走向内心潜修的性灵。而今天特别强调文学教育的价值,即希望与亘古以来的“成人”教育使命取得精神上的联系。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追求普遍性陷入“实用主义”、“成功至上”的焦虑状态中——教育部门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就业率的极端重视,对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的一味强调,即可窥见其动机。对于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学教育而言,多少有些敷衍了事。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无论有着多么重要的价值,毕竟都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显示出来,虽然这和教育的内在本质是高度一致的——教育是“良心工程”,文学也是“良心活”,而良心是无法计算和短期显现的。而这一点恰好和高校的“现实追求”是相违背的。今天高校乃至社会出现的种种离奇的道德问题,文学教育的偏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同意文学价值和教育使命都是指向“成人”的话,为何现实中还有如此多的高校将文学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课程”呢?这其中一定有文学教育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诚然,这里面既有文学教育外在环境变化的因素,如影视、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文学经典阅读的疏远;也有文学教育内部的发展取向问题。外在的媒介、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固然会深刻影响到文学教育的当代命运,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怎样的文学教育才是符合现实需求和文学自身规律的。

如今高校的中文系一般会都会将“文学史”教育置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而作品的赏析则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如此,学生在系统的“文学史”教育中建立起宏大的广阔的“理论视野”,懂得一些“标签化”的文学流派知识。但由于缺乏文本细致的、感性的阅读,从而使得自身的文学感受能力越来越贫乏和粗糙。虽得文学的“术”,却与文学的“道”越行越远。学者黄发有就对目下的专业文学教育表示强烈的质疑,他认为,“专业的文学教育日益陷入了公式化、教条化的怪圈,文学成为一种技术,成为兑换学位、职称的工具,与兴趣、灵感、神韵离得越来越远。”[5]对此,北大学者吴晓东的观点更是激烈,“我一直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是消灭理想读者的教育,文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把本来在阅读中有道德感、有正义感、有感动能力,能够血脉贲张拍案而起的那些文学的理想读者塑造成为一些成熟老练、目光挑剔、什么也不在乎的理性读者。”[6]

而从非专业学生培养的角度看,若只关注文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知识记忆的“文学操练”,又必然会隔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趣味。例如大学的公共语文课程和中学阶级的语文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仍然是注重文学知识的记忆和训练。如此以来,文学作品中微妙的审美意蕴和情感张力何以彰显?陈思和就非常反对这种功利化、庸俗化的文学教育。他说,“我觉得应该警惕的倒是另外一种文学教育形态:为了强调文学的有效性,把文学片面地当做一种知识体系去灌输,把本来很有趣很动人的文学课讲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还有就是千方百计把文学与社会生计、求业等实用性的内容结合起来,把文学庸俗化,其结果非但培养不好文学人才,反而缘木而求鱼,离文学的本来意义也相去渐远。”[7]

假设说,目前高校的文学教育普遍存在上述的“单一化”、“工具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的话,那么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更难逃其藩篱。因为他们声称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重视文学教育的功用价值是无可厚非的。真的如此吗?其实这些高校在实践中偷换了概念。我们肯定文学教育的功用价值,那是承认文学对人性的净化有益,对人诗意居住在大地上有所启悟,文学教育以短期的“无为”实现长久的“有为”。换句话说,我们视文学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将人当做教育的工具。如果把人作为教育的“工具”,那么很容易得出上述“理直气壮”的理由——因为他们的思维逻辑基础是:学生顺利就业、升学就是教育的胜利。至于,文学教育是否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否为他们的人生准备好健康的、丰沛的情感资源,是否为净化社会的“道德空气”有所作为,等等,诸如此类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选项。

自古以来,文学就包含了教谕苍生,化育生命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展现个体生命在具体历史境遇面前的独特生命体验,它不仅记录和保存了那些曾经活着或正在活着的人的丰富梦想,而且还要不断反抗人类此岸生存的困境,警惕人性可能诱发的罪恶,回答生活的荒谬,并还生命以信心和理由,它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因此说,文学教育只有展现、还原优秀文学作品的本质价值,摒弃急功近利的“应用文学”、“工具文学”,才能找回应有的学科尊严和教育价值。

注释:

[1][5]黄发有.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01.

[2][7]陈思和.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02.

[3]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03.

[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