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全球化知识

时间:2023-12-04 10:03:50

导语: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全球化知识

第1篇

1.明确定位。

所谓的明确定位即明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市场。现阶段国际市场及国内市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常利用的两个市场。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制造业发展本钱的影响,其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这是由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内需求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逐渐的增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国内需求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我国具有良好的未来市场需求。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平均只有城市居民的1/3左右,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市场提供了更大的需求,若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一倍,对于制造业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另外,政府可在启动国内消费市场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过去几年内,我国政府积极实施财政政策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有效的达到了拉近内需目的。今后政府则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完善消费信贷来、支持创业等方式来逐渐启动消费市场。此外,国内市场的发展还可有效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并达到扩大内需的效果。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是造成存款、犯罪率增长、产品积压的主要原因。而若我们合理的将出口退税资金运用带社会保障中,则能有效的扩大内需,解决消费结构升级及就业问题。

2.加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种,技术是其发展进步的关键。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研发缺乏创新性则是制约其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原因。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来源主要包含国外及国内两方面。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国内缺乏开发及创新内力,使得国外技术所占据的比例不断的上升。因此,现阶段我国必须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第一,加强对国内技术创新的重视,制定国家级大型高技术计划。该计划的制定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近些年来,我国逐渐推出了“火炬计划”、“863”计划、“超级863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今后我国必须要加强对该方面的重视。不仅要面向世界,制定大型战略计划,促进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还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从而有效的提高大型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效率。同时要以少而精为宗旨,有效的发挥该计划的示范作用。第二,我国还要加强对技术引进及自我创新的重视。对于国际上的新兴产业、重要技术及基础技术要加以引用,从而有效的节约时间。同时还要加强对自主研发及创新的重视,在学习引用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有效的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第三,还要加强对产官学研合力作用的重视,即加强对政府参与、企业发展需求、学校教育及研究所研究等各方面通力合作的重视。实施表明,产官学研的合力作用可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能有效的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政府不单单要在产官结合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在产学研中发挥相应的组织效应,从而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的重视,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企业则可通过资本纽带的方式,加强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从而促进高新技术的研发。

3.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有高素质人才,才能确保该国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化操作及创新性脑力劳动已逐渐发展为更具价值的商品。所以,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有效的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第一,我国要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同时还要在高等院校设立和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从而为企业培养专门的高科技人员提供保障,从而对生产、科技、教育等合理的结合。第二,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有效的增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第三,加强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从而有效的对其知识技能进行更新,从而为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有效的保障。第四,加强对发达国家经验学习的重视,比如美国在教育委员会、劳工部、教育部等的共同作用下,设立了制造业虚拟大学及劳动力发展中心,其主要是以经济全球化对制造业的影响及高新技术为依据来对员工进行知识及技术培训,从而确保技术人员能有效的适应先进的知识技能。此外,美国还制定了劳动力优化计划,该技术是以培养、造就优秀制造企业团队为最终目的的。现阶段,该计划已逐渐在美国制造业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也要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学习的重视,从而有效的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加强对资金投资的重视。

资金不足或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同样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较为落后,民间资本启动不力,资本投资效率不高,严重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第一,启动民间资本,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第二,合理的利用海外华人的优势,吸引海外华侨回国投资。第三,引导外资投资区域,使投资区域逐渐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有效的促进西部制造业的发展。

二、总结

第2篇

摘 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立场和文化观点纷纷登场、争高竞长的背后,是文化价值观的纷争和博弈。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对特定文化的价值意识的自觉,是对具体的文化样态、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倾向和评判。文化价值观的哲学内涵、现实需求和基本取向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文化价值观所应关注的三个基本维度。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价值观;文化立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0-0038-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后,是文化价值观的纷争和博弈。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今天,科学认识并系统阐释什么是文化价值观,为什么要树立文化价值观,以及树立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而文化价值观的哲学内涵、现实需求和基本取向是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文化价值观所应关注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文化价值观的哲学内涵

对文化价值观的考察必然涉及到在何种意义上定义文化。就哲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而言,无论对“文化”本身作出何种规定,都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主体的具体的文化样态、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最一般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反过来,从概念层面关照到现实层面,“文化”的所指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我们所言说的“文化”,一定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条件下,现实的主体所创造或延承的具体的生活样态和存在方式。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对特定文化价值意识的自觉,是对具体的文化样态、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总体性的价值倾向和评判。这种价值倾向和评判随着不同主体的差异,以及同一主体不同时间的不同理解,总是通过不同的话语呈现出迥异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任何研究都是以对象内涵的界定为基础和前提的。由于“文化”与“价值”都是相对宏大和含混的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往往囿于研究领域,经常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上加以使用,尚未对“文化价值观”这一概念达成一致性共识。也有学者经常将“文化价值观”与“价值观”在等同的意义上使用。因此,有必要对“文化价值观”的定义和内涵作进一步的厘清和阐释。

第一,文化价值观中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概念,具体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具体的、发展的文化样态、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如知识、道德、法律、文学、艺术、宗教等。就“文化价值观”来说,如果使用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把凡是与人相关、打上人的烙印的东西都归类为文化,那么,“文化价值观”就会等同于“价值观”。事实上,人们也经常在两者等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但是,这种习惯上的等同不仅遮蔽了主体对于文化本身价值评判的维度,同时,也失去了“文化价值观”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存在的意义。

第二,文化价值观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文化观的角度看,如果说文化观是对“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总体看法,那么,文化价值观就是对文化的优劣、善恶、美丑等涉及主体价值倾向的立场、态度和观点。这里的“文化”是关照的对象,“价值”是“观”的维度。以“文化”为对象的关照可以有多个维度,如科学的、价值的、审美的等等,其中,价值的维度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意识的自觉程度内在地决定了人们对文化是非优劣的评价和判断,也直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文化价值观关注的对象是文化,是对人自身所处的具体的文化样态、文化模式、文化精神以及文化进程的基本态度和总体看法。价值观关涉的是人对自身、对外部世界以及二者关系的基本态度和总体看法,包括对人自身面对外部世界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态度和看法。因此,从价值观的构成来看,文化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文化价值观关涉主体对文化的价值倾向和价值评判。这里的主体不仅包括具有自觉意识的个人,还包括群体、社会、民族、国家,等等。在个体层面,由于主体的差异,如文化传统、社会地位、需要的性质和满足程度、受教育程度等等差异,不同主体对同一文化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每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个人都可以对某种文化有自己的立场、态度和观点,有自己的价值倾向和价值评判。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在宏观层面,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就是组成这一民族(国家)的个体在文化方面所长期积淀的价值意识和价值共识。具体包括,约定俗成或教化形成的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伦理意识、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等。这些共识是人们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凝结成的存在方式,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人的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

第四,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文化样态的演进、主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累积以及主体自觉意识的不断增长,文化价值观也随之嬗变和更迭。文化作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所形成的存在方式,极具稳定性和弥散性。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长期的文化积淀和主体不断自觉的价值意识密切相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急速扩张带动了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打破了之前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文化格局,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也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纷争和博弈提供了可能。在多元文化共存、异质性文化差异明显、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也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不同主体对于同一文化的价值立场也千差万别,同一主体对于不同文化的价值倾向和价值评判相去甚远。在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中,旧的文化价值观逐步被分化和瓦解,新的文化价值观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逐渐被认同和确立。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文化价值观作为一个表征主体对文化的价值意识的概念,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中西学界虽然日益关注中国文化的现代演进,从各自视角对文化和价值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学术资源和理论文献,但往往囿于各自学科和研究领域,从哲学层面对文化价值观作出总体性论述的还不多见,因而对于文化价值观的自觉和建构仍处于萌动期,共识性的观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仍未形成。鉴于此,从延续至今的文化纷争出发,充分调动历史上的理论成果和学术资源,在学理层面系统阐述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上的文化思潮,阐释文化价值观的现实需求和基本取向,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3篇

经济全球化与各国所得税制的相互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高级形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国界限制已经消失,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大市场趋于形成,跨国公司立足于全球范围内来从事生产经济活动,实施在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与人类消费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从全球着眼来优化资源配置,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交往曰益扩大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交往尽管很早就有之,但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跨国公司发展迅猛,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独立,形成了世界性的对外开放。国际经济交往的曰益扩大导致跨国所得的曰益增多,如何加强对跨国所得的征收成为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体现。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两种税收管辖权,所得成为各国税收管辖权行使的交叉点。作为资本输入国,也是所得来源国,凭借地域管辖权对跨国所得课税;而资本输出国,则凭借居民管辖权对跨国所得课税。二战后,国际资本的流向既表现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表现为发达国家间的相向投资。发达国家具有资本输出和输入的双重地位,当然更侧重于资本输出国的地位,此时单纯依靠商品税来维护国家权益和取得财政收入曰益显示出局限性。因此改变税制来适应新变化已成必然。所以说所得税率大幅度提高,所得税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仅是适应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维护国家权益的需要。但是发达国家所得税主体地位的确立在经济交往中也导致了国家间财权利益矛盾的曰益复杂,进而成为阻碍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因素。因为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跨国所得,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的双重征收必然导致纳税人承受的税负过重,即国际重复征税。对外投资本身就会承受比国内投资更大的风险,且会发生一些在本国经营中不会发生的成本,重复征税更加大了这种阻碍力。前述如果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投资,同是高所得税率国家,这种矛盾就愈加突出。当然,国际组织着眼于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通过制订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来协调国家间的所得税征收矛盾,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但它的作用仍受制于国家间税收协定的签订和作为居住国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时对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方法的选择。如果居住国采取除免税法和抵免法以外的方法,如扣除法、双率法等,就不能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即使采取抵免法,在收入来源国税率高于居住国税率的情况下,会导致跨国纳税人承受比本国为重的税负,从而不利于投资者将资本投向高于本国税率的国家,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既然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还存在,即使程度较轻,但对国际经济交往的阻碍作用就不会完全消除。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得税在其税收体系中地位的差异性。前述发达国家所得税占有主体地位,且在部分国家如美、曰等则基本上是一统天下的格局。发展中国家所得税征收范围则受到限制,而且为弥补投资环境上的欠缺,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发展中国家普遍在涉外所得税上实行了优惠政策。同时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没有开征所得税或者征收比正常水平为低的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避税地,使得国际间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差异很大,这种特征在80年代中后期税改前尤为突出,这种差异对资本要素的流动产生了诱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因为所得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不能不成为其跨国投资活动中着重考虑的因素。在构成投资环境诸因素中,如果其它的因素差异不大,税负差异的诱导作用就会大大的增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税收竞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所得税负的国际差异被跨国纳税人所利用,通过税源的转移来减轻其跨国所得税负,且税负差异越大,跨国逃避税行为就越甚。这直接造成税收权益在国际间的非公平分配,因为很多所得或税源的创造地并不是其税款的交纳地。比较而言,避税地就成为所得转移的重点所在。所得的非正常转移表明了资本要素的非正常流动,其后果是影响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对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产生了干扰作用。为防范避税,高所得税负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制定周密而细致的反避税法规来防范和抑制逃税活动。但这又会对跨国公司或投资者的经营活动产生可能的干扰作用。如世界各国对转让定价的调整大多采用事后调整的办法,既给税务当局带来繁重的工作量,也易和纳税人发生争端。因为调整的方法和依据完全符合征纳双方的利益是非常难的。西方国家税收实践中反映出的调整价格难定,税务机关为获取充分、详尽的资料调整转让定价,对纳税人提出的举证要求有时难免过于苛求,纳税人疲于应对的问题已说明了这一点,且已使西方国家颇感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规定过严不利于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国际经济发展;规定过宽则无异于放纵逃避税,同样会损害有关国家的权益,破坏国际税收公平原则,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世界所得税制改革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效应

经1986年改革后,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由50%降到28%,公司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则由46%降至34%,这在西方国家中是很低的,它引导了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不仅美国投资者而且是外国投资者将海外投资投向了美国,90年代初,美国已由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变成净资本输入国。继美国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所得税制改革,其改革的举措与美国并无二致。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发达国家的所得税率降低,无形中对作为资本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压力,因为那些发达国家为消除国际重复征税而采用的外国税收抵免机制将会使本国的投资者在高税率国家投资承受较重的税负,从而不利于其吸引外资,所以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国际资本,也必须将税率降至不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全球范围内的所得税率都趋于降低,而且这种趋向一直在延续。如卢森堡1998年1月1曰起生效的个人所得税法,边际税率由50%降到46%,同一时期,罗马尼亚将工资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0%降到45%;英国将公司税税率从33%降到30%。曰本上议院于1998年3月31曰批准了政府本年度的税改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降低了公司税税率。据统计,以公司所得税率看,从1986-1998年,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名义税率都降低了,降低幅度通常在10个百分点甚至更多。所得税率水平的降低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所得税率水平的趋同。仍以公司所得税率看,现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水平介于30~40%之间。这种趋同性反映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它是经济曰益全球化的必然反映。90年代初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已普遍建立,各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区域空间得到了拓展,这极大的促进了商品和资本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在曰益融合的全球性经济中,各国政府所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增强本国的竞争实力,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税收作为内在于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因素不仅不应成为障碍,而且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低悬殊的所得税率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障碍,所以对其改革是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它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1.使国际重复征税矛盾趋于缓解,可促进国际经济交往更加深入的发展。随着各国所得税负的减轻,跨国纳税人承受的税负在减轻,而且在税收协定网络不断扩展,各国普遍采用抵免制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条件下,因各国所得税负的差异缩小,使得国际重复征税基本上不复存在。因为前述抵免制下在受资国税率高于资本输出国税率且差异较大时,仍会存在重复征税的矛盾,它会对跨国投资者投资地点的选择产生干扰作用,即从税收角度考虑不愿到高于本国税率的国家去投资,但这种消极影响随着各国所得税率差异的缩小而大为减弱。

2.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弱跨国纳税人从事逃避税活动的动机,从而有利于税收权益在国家间的合理分配,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正常流动,进而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跨国纳税人进行逃避税活动主要是利用各国税制的差异,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间税制差异也是促使跨国纳税人逃避税的诱因。因为所得税负的差异意味着可获利益的差异。所得税负差异越大,所获利益的差异就越大,为获取大的利益也就置于冒大的风险。在经济曰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各国所得税负的高低悬殊会诱使跨国纳税人的逃避税活动愈演愈烈。而在世界所得税负不断趋同的情况下,跨国纳税人从事逃避税活动所获利益的差异就会趋小。在当今各国主权意识增强,注重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加强对涉外税收管理的背景下,纳税入就会对从事逃避税活动所冒的风险与所获取的利益进行权衡,冒较大的风险而获取较小的利益差额就不会成为跨国纳税人的选择。如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获取的税收利益如果不大,却会受到利润转出国的检查和监督,并可能引致与税务当局之间的争议,承担税务当局所提出的举证责任,提供税务当局所要求的资料,增加其成本开支,这就会得不偿失。如果跨国纳税人的逃避活动能够减少,经济要素的流动就会更多的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

3.有利于国际税收中性原则的贯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跨国所得的课税一直是各国影响国际投资的重要工具。所以说国际资本的流动既受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所调节,又受各国政府政策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所影响,要真正实现稀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就应使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当然市场体系的建设在各国并不一致,对残缺的市场机制实施合理的补充调节也是必要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或体系要发达和完善的多,且投资环境较为完备,而发展中国家则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其所得税率低于发达国家是较为合理的,是属对投资环境欠缺的一种补偿,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或相同的国家,所得税的趋同就会减少税收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作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所以说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税收政策的协调。世界所得税制的改革则体现了这种要求,优惠减少、税制趋同的倾向会使税收中性的作用曰益显现,从而更有利地推进经济全球化。

展望新的世纪,经济的曰益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世界所得税制改革要曰益体现出对它的适应性。预测未来的世界所得税制发展趋向,会朝着税负稳定、税制趋同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所得税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税基的扩大而不断提高,贯彻公平原则,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客观要求也会促使其所得税地位的上升,而发达国家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将会回归到合理的区间,两者间所得税地位的差异会趋于缩小。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所得税制趋同性会更为明显。9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曰益增强,区域性税收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其中欧共体已走到了前列。如果说90年代以前,欧共体税收一体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关税和增值税上,90年代后则开始逐步协调所得税制度,并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决定了税制的差异仍是主流。各国所得税制更因受制于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收入水平和征管水平制约而主要表现为差异性。而且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所得税征收矛盾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得税负担的趋同过程,也就是差异不断缩小的过程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将随着各国经济曰益紧密的融合而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国际税收理论与实践》杨志清著北京出版社1998年4月版

第4篇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步入软驱动替代硬驱动的新阶段。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无烟产业”美誉的文化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制定实施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早在2002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2%,超过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是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汽车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占其GDP的14%。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20年前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整体的平衡”。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但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约束、降低能耗、增加就业,促进社会资本合理流动,而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虽然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直接、间接从事文化产业生产的机构和组织都还是事业建制,如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和广播电视业,至今尚未实行彻底的转型,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许多文艺表演团体至今仍然是纯粹的事业单位。即便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但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依然在事业的体制框架内运行,并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和企业管理,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从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看,“犹如经济活动地理,文化地理越过了紧张的本土与全球关系力场而延伸,文化生产越来越倾向集中于一组特权的企业和工人的地方集聚区,而最终产品被输送到空间更加伸展的消费网络之中”[1]。当前,少数实力雄厚的跨国文化集团凭借其在生产、融资、协调和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占据了利润高附加值的部分。和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中也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纽扣现象”――做贴牌加工,只出口“零件”、“为别人做嫁衣”,《人猿泰山》、《玩具总动员》、《钟楼怪人》这些大家熟悉的好莱坞动漫影片,都曾在深圳等地加工完成后期制作。我国文化企业要想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部分,必须根据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将市场、产品、服务、人力及资本等要素进行组合匹配与管理,实现合理高效的转型与升级。

一、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概念及内容构成

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是指为实现文化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创意理念形成和设计,并伴随着物流、资本流、信息流和商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并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开端、内容为主、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服务性产业。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文化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UNIO,2002)。

文化产品是比较复杂的产品,与传统产业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存在很强的外溢效应。文化产品的价值并不是来源于稀缺,而是来源于普及,普及程度越大,其价值也越大。文化消费具有共享性或网络正外部性。文化是为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外为更高层次需求的产品,是弹性较大的软需求。文化产品的形成跨部门跨行业,涉及面多、关联度广,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各环节,是一种综合性复合型的产品。由于文化产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并且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链式效应和关联效应,因此,产业链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了文化产业抵抗风险能力和产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

(1)创意内容的策划,即创意形成环节。创意来源于艺术家、设计者或策划者的灵感或创造,正是这一群体成为文化产业的真正推动者。参与的市场主体是文化内容提供者,其中的关键人物是艺术家、设计师等,这个环节是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源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控制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之中。

(2)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作。这一阶段是依靠现代技术创新将创意(或作品)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过程。被授权创意生产的文化企业以尽可能多、尽可能贴近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形态承载文化信息,如产生以光盘、软件包、网页、视频等多种形态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创意内容通过不同的承载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文化服务价值,实现文化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增效用。如同一个文学创意《哈利・波特》可以通过电影、书籍、DVD、玩具、礼品等多种不同的载体形式,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内容需求。

(3)市场推广,即营销推广和传播渠道两个环节。在此过程中,授权商、被授权商、商、传媒中介人和制作人等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整体开发应用和整体营销,运用各种营销模式将其价值和实用价值销售让渡给消费者,从而实现产业化价值的创新。没有销售或发行通路,再好的产品也变不成产业,因此传播渠道构成文化产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电影、电视的播映机构、报刊、电台、演出经营场所以及网络运营商等传播渠道,实现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受众群体间的网络效应,增加文化产品的情感附加值,实现文化衍生产品进一步的价值创新。

(4)消费者服务环节。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大众的休闲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大众对文化商品的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注重其符号价值和体验价值,更强调文化商品的情感诉求和审美诉求。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对整个价值链条具有反馈和互动的作用,它充分利用文化消费具有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这一特征,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将不同的行业联系在一起实现二次文化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文化产业跨行业多元化的价值创新,变消费经济为体验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实现过程中,人才、资本和技术三要素缺一不可,它们贯穿了整个文化价值创新的全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2]。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在文化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系。文化产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涉及的部门多达100多个,文化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供应链上任何企业都不能仅仅关注单个企业战略价值的实现,还必须关注整个行业价值系统的整体效率。只有当整个供应链上企业行为协调一致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单个企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二、嵌入GVC中的我国文化产业价值链现状比较分析

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自身失去竞争力的价值环节片段转化并重组到发展国家中去,其本身专注于高附加值的战略价值环节的过程。同其他产业一样,大型的文化跨国公司把自身失去比较优势的价值环节重组到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外包和直接投资来进行。发展中国家也正是通过吸引外包和吸收对外直接投资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需求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迎合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本部分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劳动生产率、内容、技术、人才、资金五个方面同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嵌入GVC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一)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体现比较优势的重要指标。文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本文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两个指标,一是通过行业的人均GDP这一绝对指标,二是文化产业的人均产值同全国人均GDP的比,这一相对指标,这一相对指标可以表明该国的文化产业同其它行业相比是否处于比较优势地位。根据李嘉图的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国某一行业的人均产值同工资比大于别国,则此该国在此行业就具有比较优势。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均产值要远远低于韩国和日本,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均产值同全国人均GDP的比达到39.73,比美国的3.0和日本的3.70要高出很多。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劳动生产率上还是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

(二)技术的比较分析

文化产业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决定了技术在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技术创新不仅延伸了文化产业链,还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盈利水平。美、日、韩三国的文化产业走在世界的领先位置,和它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以动漫产业为例,以“动漫科技技术”称霸的美系,以“漫画”在国际舞台大施拳脚的日系,以“网络游戏”寻求捷径的韩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引领了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潮流。而在国内,动漫产品制作领域的技术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的常规技术范围内,制作领域的程序技术仍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3]国内除了湖南三辰外,没有一家拥有动漫制作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外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倾销到国内,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文化产品制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创作无法快速成为产品,致使优秀文化作品的数量偏少。

(三)内容的比较分析

内容创造构成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产业链的高利润区。尤其在传媒、娱乐、艺术等行业中的创意企业,内容的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配置能力越来越成为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文化产品的生产只有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形象和内容为基础,才能产生持久的商业形象和未来的关联产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文学经典优秀、民间工艺群星璀璨、风土人情多姿多彩……,这些为我国文化作品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来源。然而我国的文化企业的原创力却相对较弱,如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文化企业替外来加工的文化作品已远远高出原创文化作品的产量,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失去了创作知名原创品牌的时机,像耳熟能详乃至家喻户晓的《花木兰》、《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故事也被美国人、日本人重新演绎,成为其在中国获取不菲利润的筹码。与突出的加工能力相比,我国文化企业的前期创作和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对不足,产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体”结构。

(四)人才要素的比较分析

文化产业是以“创造性”为投入要素,所以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产品的制作和经营对人力资源的倚赖性很强,就制作来说它需要创意、美工、软件开发等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美、日、韩文化产业崛起的关键。以高附加值的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产业的总就业人数只有8.4万人,比美国的28万和日本的14.2万都落后很多。目前培养的人才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的研究人员为主,人才结构失衡,前期策划和创作设计人才缺口较大,同我国的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消费群体的相比更是显得短缺,这无疑是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以网络游戏为例,早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相比之下,2003年我国有近3000万网络游戏消费群体,可是真正从事网络游戏制作人员还不到3000人,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网络游戏业有近60万人的短缺。而且我国从事网络游戏的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不高,很多都是凭着自己的爱好自学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培养,这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五)资金要素的比较分析

文化产业既是高科技行业,也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为基础的。以网络游戏为例,根据祁述裕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游戏娱乐业的资产规模为4.7亿美元,而美国的达到94亿美元,日本的为53亿美元,即使韩国的也有31亿美元。可见我国游戏娱乐业的资金规模很小,同游戏娱乐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处于很大的劣势地位。此外无论是好莱坞或是日本以及韩国都有很好的融资制度。日本对于无形的智慧财产也给予合适的融资机制,给提供创作者制作新作品所需资金之融资;韩国政府不仅设立国家银行、投资公司、创投基金、技保基金等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低利融资、投资、购买公司债、租赁、信用保证及技术保证等各种协助,来支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决定设立文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和扶持机制,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因为缺乏资金而处于“饥渴”的地步。

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 我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文化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只是处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中低端价值环节,而研发设计、核心技术、销售渠道、品牌运作等上下游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则被牢牢掌握在像华纳、迪斯尼等大型的海外跨国公司手中。台湾宏公司(Acer)总裁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用以描述价值链上不同环节附加值的特征[4]。越往上游的行业标准制定、研究开发和下游的营销和品牌两端走,附加值越高,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小,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如右图所示)。根据顾江(2006)主持的“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长三角82家文化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0%的有效样本企业已经进入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约30%的有效样本企业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约6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和成品组装阶段。这说明,我国文化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企业仍处在成品组装阶段和零部件生产阶段,基本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我国文化企业在全球化外包体系中主要从事从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系列的贴牌生产(OEM),个别企业开始向ODM和OBM等附加值高的生产链条升级。

三、嵌入GVC的我国文化产业升级

路径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应用,文化企业只有通过嵌入GVC才能提升自我能力,最终进入国际市场并在竞争中取胜。我国文化产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文化产业关联效应极强的特点,提高其对其它产业的关联效应、支撑效应和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与国际文化产业结构耦合,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经营,利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学习机会建立起快速的扩张市场的能力,以其“超前错位”来影响和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一)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从源头上

提升文化企业原创力

一是立足本土文化,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现代时尚进行巧妙结合,对文化产品内容品质、特色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积极鼓励自主研发原创文化产品。二是充分挖掘我国的文化素材,将一些适合改编为动画片或游戏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进行加工,提高原创比重。三是从对受众文化需求的准确把握出发,推动我国文化企业从贴牌加工和学习模仿为主走向以自主开发和独立原创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四是整合全国的文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组建文化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加强技术交流,业务合作,提升文化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打破人才瓶颈,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一是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学科加快建设,逐步完善文化作品创意策划、加工制作、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加快人才正规学历教育;加强各部门的资源整合,推动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文化产业基地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二是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通过举办文化产品设计制作专业竞赛、评选优秀原创作品等方式,培养和引导公众对文化产品的创作兴趣和消费习惯,吸引有志于文化产品设计、开发、制作的年轻人从事相关研发工作,培养本土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三是积极利用海外优势教育资源,以文化产品需求为导向,通过“出国留学经费”等渠道来培养文化产业教师队伍和优秀人才,聘请海外文化创意、技术和企业自营管理专家来讲学和工作。

(三)开发衍生产品,培育完整产业链

一是针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路径依赖和链式效应的特点,更新市场战略、扩大消费群体,形成一条“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文化产业链。将制作出的深入人心的文化作品,培养成知名品牌,对文化产品以品牌(形象)授权、特许专卖等形式进行品牌延伸,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展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把衍生产品的丰厚利润反过来再投入到文化产品的研发设计中,形成投入―产出―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二是以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后援,建立起全球范围内完善的文化产品经营管理和物流配送骨干网络,建立集卫星频道、杂志、报纸、网站、出版社为一体的文化产品特许经营连锁网络和文化产业媒体群。借助品牌传播、商业运作、资源重组等手段,打造跨行业、跨地域的“品牌频道-生产供应-整合营销-战略联盟”的“产业生态链”。三是另辟蹊径,采取文化产业与移动通信、互联网、手机业务等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链。

(四)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引进境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规模经济和“源市场”效应,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文化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运作经验,分享集聚形成的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系统。二是通过政府扶持,培育规模型文化企业。在我国已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挖掘和培养自制创新能力较强、市场辐射影响较大、产业竞争能力明显的企业,政府通过产业引导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努力将其培养成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力量和核心载体,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三是通过培育精品,打造企业品牌,充分发掘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强化品牌的乘数效应,生产一批具有文化穿透力、品牌影响力、市场辐射力的文化产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的“百老汇”、“好莱坞”和“迪斯尼”。

(五)创新生产手段,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发展。利用中关村、深圳软件园及技术平台建设,为文化企业搭建服务性公共技术开发平台,提供研发环境及动作捕捉系统、三维技术开发引擎、集群渲染计算系统、音效合成系统等通用技术和设备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二是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创新型组织。设立专门用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推动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方向转型。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尤其要重视数字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对广电系统进行技术装备的数字化更新,建设宽频线路系统、交互电视网络,开拓网上文化产品市场,推进音像制品数码化的进程等。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在对外合作中学习先进技术,引进世界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设备,形成本行业最有利、最优越的技术研发条件。

(六)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和支持民营等混合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消除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企业的各种障碍,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非公有制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二是减免税费,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地方政府可以给予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在电视台购片市场上采取一定的保护价措施,在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给予一定的工商税收补贴、以及在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投资领域给予一定的银行信贷支持等;对从事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企业,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优秀原创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三是积极开辟文化企业融资新渠道。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给予贷款支持,研究制定著作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质押办法,配置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文化企业重大项目的贷款担保和贴息。鼓励设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企业的盈利和管理能力进行投资,通过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出售股权,举办文化企业上市培训班,鼓励和规范文化企业上市。

注释

[1]Richard Florida.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 Perseus Books Group: 69

[2] 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168―171

[3] 刘鹏.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J].资本市场,2006,(3)

[4] 刘德学.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第5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政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在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因此有必要了解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中学生,这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所用的必需品,如家电、汽车、服装等等,都有可能是国外的产品,我国是“世界工厂”,通常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互通有无,向外派遣劳务、引进资金等等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各国互相之间相互联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高中政治课本的定义就是: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具体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为了便于师生理解,课本只是简单地就经济全球化的四个基本要素做了直观的图片展示,并对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表现做了详细阐述,简单地讲:生产全球化是一个产品多个国家联合生产,贸易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采购、全球范围销售,资本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测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者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样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3.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政策取向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大上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真正的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只需负责经济总体的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规范企业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仅仅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双重影响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弥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企业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所以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外资的进入会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污染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转型也带来了困扰,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积极发展我国经济。

5. 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有利有弊,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既要看到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也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们知道,只有努力学习,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政治、文化的一体化,我们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坚决地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和尊严,青少年时期是爱国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做好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堂政治课,我们除了教会学生们专业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会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去感受熟练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金侠.经济全球化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1期.

[2]辛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3]李阳朱纪忠阚哲.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效应、策略[J].探索者学刊,2001年第1期.

[4]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

第6篇

经济全球化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从广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探讨经济全球化,各有各的看法,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主要的特点有四个。

1.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特色可以归纳成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世界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化的,只能用购买力作为衡量标准。汇率的变动只是影响国际的购买力,对国内商品购买力影响并不是很大。

2.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济有四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里面占主要成分;第二个,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主要作用,而我们国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第三个,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外管理本身是叫做生产力的软件,因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有机的组合、优化。

3.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缩小了地区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的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企业管理里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跨国公司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有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引起一些争论,包括影响当地的经济、干涉内政、采取逃税等等方面的行为,引起一些责备。但是现在看来,比较大的跨国公司是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的,当然有些公司可能还是有些问题。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国际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强。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使竞争加剧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2.在全球化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

3.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为有效改进这些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方针,“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具体的实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5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76个百分点。积极鼓励各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建议

2007年,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尽管整个地区局势趋于平稳与缓和,但一些国家出现了局部动荡。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快,亚洲经济继续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速经济改革,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

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自己,50%依靠引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你的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较的。比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

2.加强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

应努力提高国有或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抓好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使产品有能力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央提出来要“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投资,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我国现企业第一步是找,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是设立生产企业。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现在有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国外的企业,这个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但并购的时候应该重视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3.健全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随着参与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新晨

4.适时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作者简介]肖雯,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国际法专业在读硕士,重庆400031

[中图分类号]DF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2-0122-03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

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第8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 信息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1.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高科技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最落后的国家,势必都将被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席卷。

2.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

3.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一个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大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几乎涉及世界经济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大约控制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70%的国际直接投资,60%的世界贸易,30%的国际技术转移。

4.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依赖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纯物质生产外壳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对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现实问题;不是要不要经济全球化以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平等、公正,互惠,共赢、共存、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国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任何国家单纯靠本国的市场和资源发展经济,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外两个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以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管理体制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使世界市场的贸易壁垒现象逐渐被消弱,为世界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后,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扩大日常生活消费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增加机电产品的出口。同时,大力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化国家,加快现代化建设。

2.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互联网络的开通,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和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利用因特网得到了大量的信息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步形成,信息正在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资源和商品。在全球信息产业的带动下,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现阶段以信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外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生产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经营效率明显提高。通用电气、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产业巨头,通过实施原材料网上采购和销售系统的网上配送,使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下降达20%~30%,高的达到40%。

正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跨国公司和处在全球各个产业前列的企业,都在加速发展自己,迅速壮大自己。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出现了一系列的产业和企业的重组,优势更加突出,使得对资源的控制力和市场的垄断程度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深化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外跨国公司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组建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开办跨国公司,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企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努力形成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和占据有利地位。

现阶段,我国在集成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控以及工业现场控制等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国产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业初具规模,我国的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ERP等软件在应用数量上已超过国外产品,并且对国家重大工程和行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有些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这就要求我国企业下大力量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俊宜:国际贸易[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76-02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邻国家为了共同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例如,东盟、欧盟等,在其内部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不失其开放性,客观上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WTO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开端,随着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生产的逐步国际化,20世纪中期后,金融全球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1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自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机会

我国可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拓展海外市场。

2、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制度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我国经济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学到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制度以及一些先进经验,使我国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快速发展,逐渐缩小与国外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 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快,我国的金融市场很有可能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目前,我国金融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金融风险相对较大。随着外国金融资本逐渐进入我国,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国外金融业的冲击。

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与跨国公司竞争的挑战

随着外资引入的逐渐增多,很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来投资,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抢占了我国的市场份额,也威胁着本土的中小企业,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3、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挑战

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的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仍然很贫穷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显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吸引的外资多,中西部地区少,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1、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能片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快速发展,尽量减少和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更好地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我国的技术创新,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如纺织、机械、轻工、煤炭、钢铁等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设备和工艺,提高我国自身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完善金融机制,应对金融危机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金融体制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完善企业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呆坏账,建立一套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大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构建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推进金融监管法制化。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应逐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透明度,做到各种金融制度的透明化,从而避免金融风险。

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把握住机遇,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国情出发,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注释:

① 符寒峰、符寒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2,(21).

参考文献:

[1] 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刘力.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出路何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李坤望、刘重力.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