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6 11:29:58
导语:在农业发展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河南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根本,种植业在河南省所占的比例很大,而畜牧业所占的比例却比较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总是发展那些特色不是很明显,没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市场对物质资源起到基础的配置作用之下,农业产业结构格局在不断的突破。产业结构逐渐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向着多元化的结构类型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数量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向着供求之间农产品的品种以及品质等方向转变。这种在市场中供求关系发生的显著改变,使得河南地区的大宗农产品因为大量的积压,而出现了滞销和价格低下的问题,这种农产品过剩的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利益产生了影响,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1.2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在历史上,河南省的农业经常会遭遇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了农业生产水平持续降低。在20世纪河南省多次发生了洪灾、旱灾和虫灾,这些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灾害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导致了各个地区的受灾面积呈现了明显的差异性。此外,在20个世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导致了河南地区农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上述种种条件的制约导致了河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到了农业发展的进程。
1.3农村农业科技人员缺乏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河南地每1万个农民中才有不到3个农业技术人员,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农村的农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村科学技术人才总量少、高级人员比例不高、农民群众参与到专业培训的次数少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进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农业科技人才方面还是农业劳动者在教育培训的数量和结构方面,都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河南地区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河南农村从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在基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机构中,由于其待遇条件低,工作环境恶劣,相当多的农业技术人员都不愿意到基层开展工作,这就进一步地加剧了人才不足的矛盾,造成对人才资源利用的不足。
2发展农业的解决对策分析
2.1贯彻方针,优化农业结构
在河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贯彻方针就是要增加对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就是要进一步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税费改革,切实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负担。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制定国家关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发展的额动态,对河南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始终将扩大优质小麦种植放在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优势的动物养殖产业,提高养殖的品质和质量,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2.2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在对体制进行创新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已经不能有效地保证河南摆脱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这才是摆脱农业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和措施。加大社会基础性设备的投入力度,应该积极兴建中小型的农业水利设施,对中低产农田进行全面的改造,降低因为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而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积极地增加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投入力度,强化对农业生产、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以及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的投入,切实增加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2.3强化对乡镇企业产权改革
【关键词】西安;银川;兰州;都市农业
1.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2010年3月,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理念之后,都市农业整体趋势正在走高。据统计,近年来国内85%的城市都在兴建都市农业。其中,作为西北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农业科技机构齐全,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健全,吸引国际投资、发展创汇农业得天独厚,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
由于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所以,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发展都市农业,不仅为其提供了鲜活农产品,拉动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和以农业生产资料及能源为主的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贸易、运输、金融、科技、教育、中介服务、旅游度假和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促进农业和涉农二、三产业的广泛就业。特别是创造的农业景观,自然景观无法替代,既是省会城市经济圈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公园、绿地、森林、湿地的生态作用;又是省会城市经济圈内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与辐射基地、农业高等教育基地和市场、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对于保障省会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维护非常时期(如突发事件期间)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西北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西北省会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强大的科技力量、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都市农业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忽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
依据郭淑敏对农业生态功能测算结果,农业生产的生态价值约为产品价值的3倍,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同等重要。但是,由于都市农业的生态功在实践中能较难计算,其效益也不易为人所认识,加之传统农业思想简单强调产业、规模、产出、税供的评价模式,导致西北省会城市只重视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对其生态、就业、都市环境及生活方式支撑等功能认识不到位。
2.2 缺乏充足的资本
由于现行信贷制度的垄断性、僵化性和歧视性,限制着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本供应;而且原有的农村金融(信用社)经营水平不高,服务落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极度欠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这些导致了都市农业投资面临诸多政治、法律、地缘等风险,许多潜在的都市农业投资人顾虑重重,使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难以满足。
2.3 缺乏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西北省会城市政府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一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连续的财政补贴政策,导致都市农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技术推广滞后。另一方面,缺乏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等法律法规。
2.4 缺少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目前,都市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农家乐模式的农民就地变身,大多只能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产业经营和低档次的农业观光旅游服务,而且小农经营意识明显。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意识的旅游、服务、产业化农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相对欠缺,而具有现代农业、资本运营、项目运作观念和能力的都市农业投资、经营人才更是稀少,具有适应都市消费需求的都市农业营销人才也极为不足,具有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员工(人才)缺口更大。
3.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重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首先,突破传统认识的局限,给予都市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使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产生多方面的功能与效益。其次,转变都市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改善种植业的结构,突出资源禀赋优势,各西北省会城市可鼓励发展以生产功能为主、兼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第三,加快政府农业职能部门的发展步伐。多功能农业能否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关联部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实行“大农业”式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行政改革和提高政府流程效率,鼓励官员成为服务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帮手”,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农业教育、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与贮藏、农村金融和农村旅游等农业关联部门的加速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顺利成长创造条件。
3.2 加大都市农业的资金投入
由于都市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之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如,日本政府每年对农林水产业的总预算额一直保持在3万亿日元以上。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更是达到了农业GDP的50%以上。因此,可通过制度和法规明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的农业投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规范都市农业投资行为,减少随意性。此外,建议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家开发都市农业,并且以政府投资为龙头,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3.3 改善和优化都市农业投资环境
都市农业投资环境从硬件上来讲,主要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软件来讲,主要是在制定农业投资政策上省会政府要给农业以优惠和倾斜,为都市农业投资者营造一个统一、稳定、透明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重点优化和创新投资软环境。即一是改革现行信贷制度,简化贷款手续;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信用担保机制;三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建立权威的有效能的外商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
3.4 建立健全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建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可考虑:一是科学的规划支持。科学的规划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合理规划都市农业的布局。二是规范的法规支持。规范的法规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德国有《市民农园法》,法国有《家庭农园法》,日本有《生产绿地法》,可借鉴上述法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三是完善的科、教、推广支持。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科研、教育、推广体系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有效手段,三环节与市场体系紧密联系,科研成果市场化速度快。为此,可通过实施科普示范工程,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等模式,加快都市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转化。
3.5 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人才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基础,西北省会城市可采取如下措施:
3.5.1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针对目前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的状况,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农广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市场机制,建立常规技术、专项技能、创业培植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学习杭州市采取的方式,由政府发放培训券、教育券,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扩大都市农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3.5.2 建立都市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以西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发展对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可依托有关农业院校培养各层次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业企业也可与农业院校联合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企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还可通过脱产、半脱产、请专家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3.5.3 留住和吸引人才。加强高校的农学专业学科建设,自主培养都市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对从事农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有政策补助倾向以留住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对外地高质量人才的引进,从全国各地引进发展都市农业的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彭亮.都市农业破题走高[J].农经杂志,2011.3.
[2]谷中原,姚琦.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与多效能特征[J].消费导刊,2008(9).
[3]宋明.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3).
[4]王景红.西安市政府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唐都学刊,2009(6).
关键词: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措施
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在山区的林间,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顺应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环境的特点,实现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的最大化,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一、山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
(一)自然资源特点
近年来,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力贯彻落实下,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山区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其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是独立完整的。特殊的地势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其中不乏带有本区域特色的珍稀名贵的优良产品。拥有如此优质复杂的自然资源特点,显然进行单一的产业经营是与之不符的。
(二)社会经济资源特点
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势,导致耕地面积和人口都较为稀少,且基础设施不足,科学技术落后,交通出行不便。山区人民对家乡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又较为淡薄,能力有限,所以农产品开发的产业化程度低,大量优质资源很难形成经济优势。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状况,使广大山区人民早日实现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就一定要合理利用山区农业的特色资源,发展山区立体农业。
二、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种植业
食用菌的种植是山区种植业发展的一大有利发展方面。山区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植被面积大,野生食用菌的分布非常广泛,有鲜明的特色且种类繁多,而且我国人工培植食用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模式。目前,食用菌产品不只是在国内市场有一个良好的销售情况,其高档优质的食用菌产品还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地区,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山区林间山野菜的种类繁多,口感极好,且营养丰富、没有污染,生产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但如果纯粹依靠山野菜的自然生长,因其规模小和产量低,山区储运和加工的能力又相对较差,就导致特色山野菜的生产和加工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一定要扩大规模,走向市场。
(二)适当发展养殖业
山区林地中,本来就有许多种动物在其中栖息。除了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之外,在山区发展动物养殖业,还能对山区的生态环境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山区发展养殖业要做到因地制宜,主要是饲养食用动物和药用动物两类,这些动物适宜在山区林间和草场生长,这样的环境气候合适、饲料丰富,符合这两类动物的生长特点。林地养殖又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林地养殖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是放牧式饲养,动物的生长环境自由,营养条件丰富,所以体质强健、肉质鲜嫩,患病率极低,接近于野生动物的质量,改善了封闭式饲养的许多弊端,能够满足群众对畜禽类产品的要求,深受市场的欢迎。发展多种养殖业,还可以使生物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减少人工工作量。
(三)积极发展旅游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旅游业越来越发达。所以,山区可以凭借自然优势,积极开发以休闲为主的旅游业。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观赏自然美景,品尝山区特色美食等趣味环节,这样的游玩娱乐活动一定会使游客流连忘返。
三、山区立体农业发展建议
(一)提高对山区立体农业发展问题的认识
要想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利用的科学认识进行深化是核心问题。要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山区立体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实现山区立体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山区农民的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学习,正确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大量引进先进农业研究成果,加强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专业培训,打造新时期的新农民,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依靠科学技术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农业科技水平。我国的农业科研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推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进程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使广大农民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与带动下,推进山区立体农业高速发展。
四、结语
我国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资源优势,这是促进发展的重要财富。同时,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又给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因此,要注重发展、结合实际,推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在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快山区经济建设的进程与山区立体农业事业的发展。
作者:何彬 石用民 单位:1.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所
参考文献:
[1]缪建群,杨文亭,黄国勤.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余干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478-483.
关键词:低碳农业;发展问题;探讨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些地区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冰雹、高温天气等)的频率与强度加剧,根本原因是大量排放温室气体CO2所致。基于这种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和农业部门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三低一高”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一、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2003年开始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化肥中氮、磷、钾肥主要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煤炭、重油、磷矿石、氯化钾矿粉等,其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大量煤、气、油,化肥大量使用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高碳化和高污染化。据调查,2003~2008年水稻用药次数从3~4次/季上升到9~12次/季,最高达16次/季,稻田农药成本从150~225元/hm2增加至975~1275元/hm2,其中化学农药占总使用量的93%。二是畜禽养殖业畜禽粪尿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河、鱼塘、农田占97.2%;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只占2.8%。三是秸秆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大面积露天焚烧量占总量的10%,导致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浓度的急剧增加,影响大气和水体质量,对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农业机械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导致石油燃料使用量的提升。
二、对策
1.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推广秸秆还田,扩大冬季绿肥种植。绿肥不仅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其还能有效利用农田残余化肥,减轻污染,改善土质,增加生物覆盖,减少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引导积造农家肥。农家肥积造占用场地少、简单便捷,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碳消耗,是低成本、低污染的绿色肥源,不但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美化农村环境,还能降低化肥用量。三是全面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在60%以上,而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5%,盲目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科学等,都会造成化肥利用率下降。通过对农田环境监测,以大量采样数据为基础,经专家系统探研出最优的配肥结构,减少单质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质量。四是推进绿色植保。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生态环保安全的综合措施,以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以机耕路为骨架、以田间道路为网络,平整土地,达到排灌自如和农业机械操作便利的标准粮田,提高耕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简单松翻等措施,减少耕地翻耕,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土壤墒情,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水土流失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如种植-养畜-渔业、粮菜-林粮-果蔬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一地双收甚至一地多收。大力推广稻鸭共栖、稻鱼共育、葡兔鱼共养等立体种养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种养效益。二是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模式。积极推广运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沼气发电、秸秆还田等模式。尤其要大力推广“猪――沼――灯――果”模式,以山地、大田、庭院等为依托,采用先进技术,建造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形成物质与能源的良性循环。
3.开发农业生产新能源,促进低碳农业全面发展
农村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大量新能源增长点,若能利用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进行开发,对低碳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将太阳房、日光温室或太阳能畜禽舍、沼气池和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与生态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与农村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二是与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推进沼气工程。要求各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都要配套沼气工程,有效地解决畜禽粪便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问题,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三是与设施农业建设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利用工程。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通过人工光、温、湿等调节,使农业生产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和限制,促进工厂化生产;利用太阳光热转换技术,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取暖器等渗透农村生活;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转换技术,将太阳能转换为独立的电能,用于农业机械、植保病虫物理防治器材等,减少设施农业对石油的依赖。四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进生物能源工程。利用秸秆能源,将其生成的气、液、固态燃料直接作为生活用能,或深加工处理后可替代柴油、汽油等用于生产;开发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已被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其中主要的提炼原料是油菜,因此建立生物柴油基地必须巩固扩大油菜生产面积,保证原料供给。发展低碳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因此,除应制定发展战略、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外,还要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让广大民众了解发展低碳农业的好处,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谢立勇,林而达.适应二氧化碳肥效作用的农业技术潜力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161-166.
[2]曾国揆,谢建.沼气发电技术及沼气燃料电池在我国的应用状况与前景[J].现代农业,2006(8):14-15.
1.1产业水平低,应对能力弱
我国农业经营中存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且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同时,我国农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低质农产品被大量生产和积压,而优质农产品产能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造成国外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形成发展高产优质农产品的投入不足,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应对市场和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下降。
1.2教育程度低,应对水平差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比以前大大提高,但与发展高产优质农产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等时展的新需求尚有距离。日本农业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1.7年,我国只有6.54年。在西欧,如:德国农业劳动力中有54%接受过至少3年的专业技术培训,而我国几乎是空白,所以,很多农业生产者不具备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常识。
1.3人均土地少,应对栽培难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量少,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田复种指数高,大区域改变种植方式和种植结构较为困难,因此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较大,由此造成农作物栽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1.4气象灾害多,应对成本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气温不断升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使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如:土地荒漠化危害范围加大,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灌溉的需水量增加等,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
1.5成果应用慢,应对科技少
目前,我国农业整体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距离,加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政策、资金、人员等与农业科技进步不同步,造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弱,制约了通过农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1.6政策不健全,应对困难多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更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参与成因分析、应对机制建立,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但有关具体行业的应对策略,国内外只有相关研究报告和建议,尚没有完备的政策法规支持,给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增加了难度。
2气候变化概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国内如林学椿等一些气象学者研究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曾得出结论:我国平均气温以0.04℃•10a-1的倾向率上升,降水量以-12.66mm•10a-1的速度减少[5]。
2.1气温
《2010年全球气候报告》指出全球变暖仍是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纳利斯援引报告统计数据报道2001年至2010年是人类自1850年起使用仪器测量温度以来最热的10年。2010年的1月至10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升高了0.55℃以上(数据来自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仅次于1998年和2005年。这种变暖趋势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2010年经历了热浪、洪水和旱灾等自然灾害,而未来由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将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而不断增加。
2.2降水
全球降水在中高纬度和热带地区增加,在副热带地区减少。全球平均气温增加很可能导致降水和大气水分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水循环更为活跃,并且整个大气容纳水的能力增强。有科学家发现,降水具有百年尺度的增加趋势[6]。
2.3农业气象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连阴雨、夏季低温、暴雨、台风、寒潮、沙尘暴、高温等。因气象灾害,我国每年农田受灾面积达0.467亿hm2以上,受灾农作物占农作物面积20%~35%,造成粮食损失200亿kg。
2.3.1干旱灾害
从历年统计数据可知,1978—2009年,我国深受旱灾之害,年受灾面积(1.3~2.0)×107hm2,严重年份可达4.0×107hm2,最终成灾比例(成灾面积/受灾面积)达40%~60%。由于降水量显著偏少,连续无有效降水时间长,致使黄淮、华北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截至2011年2月4日,我国八省冬小麦受旱面积6.4×106hm2,占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35.1%,占八省耕地面积的21.7%,受旱八省冬小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7]。
2.3.2洪涝灾害
我国是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自1970年以来一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来,所造成的农作物受害面积占气候灾害总面积的27%,年均受灾作物9.0×106hm2[8]。
2.3.3台风灾害
据近15年统计,我国每年遭台风危害的农作物面积达2.9×104hm2,在太平洋和南海、年均发生台风约27个。
2.3.4高温酷暑
近些年来,高温干旱造成闽、赣、湘、浙四省的4.0×106hm2农作物受灾,其中6.7×105hm2减产。
2.3.5寒潮、低温冷冻害
东北三省1969年、1972年、1976年因低温影响,粮食产量均在1.0×107t,1998年南方遭冻害,有1.0×106hm2作物受灾,1999年华南及长江下游遭冻害,有2.6×106hm2作物受灾[9]
3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分析
3.1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
中国国土大、生态类型多,农业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最低温度升高1℃,水稻的单产要下降10%。中国华北的试验也表明:在夜间冠层增温2.5℃,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期缩短,产量下降26.6%,所以说气候变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10]。另外,对过去30年的统计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表1),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温度升高的年份粮食产量下降。此外,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林而达在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的文章中阐述:东北春旱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在2030年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大40%左右。总的来看,在未来30~50年,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3个突出问题:粮食产量波动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增加。崔静等将气候因素以中性的方式引入生产函数模型[11]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假定这些因素不改变投入要素的价格,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检验其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
3.2对农作物生长生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全国≥10℃积温的持续日数平均可延长约15d[12]。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影响较显著,普遍表现为全生育期与越冬期缩短,返青期与成熟期提前[13-17],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上升、活动积温增加,从而使得霜期缩短、作物的主要发育期提前、生育期缩短。
3.3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我国农业以多熟种植为主。种植制度涉及气候、土壤、地貌、人口、作物、水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其中热、水、光等气候因素起着基本而重要的作用。用积温为指标来衡量,气候变暖将使现行的熟制线北移。目前的二熟制地区将北移到目前一熟区的中部,三熟制北界将从目前的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复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将增加。气候变化为我国多熟种植制度的增加提供了可能。但如果水分不增加甚至减少,温度升高,也不能完全延长作物的生长期。我国作物的种植制度将可能发生变化。据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一熟种植面积由当前的62.3%下降为39.2%,二熟种植面积由24.2%变为24.9%,三熟种植面积由当前的13.5%提高至35.9%(图1)[18]。气候变暖将使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的适宜生长季开始日期提早、终止日期延后,农业生产潜在的生长季有所延长。
3.4气候变化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白莉萍等[19]认为CO2浓度的增高会导致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而使根系吸收更多的矿物元素,这样有利于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例如水果中的糖、柠檬酸、比粘度等均有所提高。但是如果植株中含碳量增加,含氮量相对降低,蛋白质也会降低,粮食品质有可能下降,经济系数也可能下降。因而为了补充茎叶消耗的土壤养分,必须施更多的肥料。同时,其他学者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品质的影响因作物品种而异[20]。如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决定蒸煮品质的一个主要因素)会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其中对人体营养很重要的Fe和Zn元素则会下降。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均增加的条件下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
3.5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会越来越多,同时区域气候灾害、荒漠化、沙尘暴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从而提高农业成本。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升高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化肥释放周期缩短,在高CO2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21]。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图2),而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投入增加,而且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也十分有害。气候变暖后,农药的施用量将增大。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温度高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将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22]。另外,气候变暖后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也可能扩大并向高纬地区延伸,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将会蔓延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23]。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气候变暖后将不得不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此外,气候变暖还影响了整个水循环过程,使蒸发相应加大,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使农业灌溉成本提高,进行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的费用增大。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几大玉米种植区将会加大对肥水的投入[24]。
4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目前,主要从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制订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政策,让全社会关注气候变化,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事业。
4.1发展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25]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低碳农业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固碳技术、开发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技术层面。遵循低碳农业的节碳固碳机理,研发并推广各种节碳固碳技术和模式。包括重建农业湿地系统、减少高碳能源及化肥应用、改良固碳型农业品种、推广农业固碳技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发展机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低碳农业成为农民获益的重要途径。包括国际碳汇交易机制,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农民利益共享机制等。
4.2强化农田水利基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应对气候干旱、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以淮河流域的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从该省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农业产出效益,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让有限的水资源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省重点县共整合各类资金18.26亿元,集中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大大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和农民的水费开支,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山东省正集中力量,继续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不断迈上节水农业的新台阶。
4.3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加强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多样性所产生的极其丰富的区域特色气候资源,开发区域特色农业,节约资源与能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农业已由追求温保的产量型向追求效益的高产优质生态环保型转变,由数量型农业向数质并举、以质取胜方向发展。因此,调整农业结构的指导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惠农政策的机遇,在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突出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5制定配套政策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的影响。2009年以来,农业部出台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热带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植物新品种保护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4.6加强科技支撑
农业生产既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又是温室气体的吸收汇。研究表明[1]大气中70%的甲烷和90%的氧化氮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在《京都协定书》中并没有认同土壤固碳和农业土壤碳库,据当前主要研究结论,农业甲烷主要来自水稻田和反刍动物消化排放,因此,强化这方面的减排技术研究,有利于农业减排。化肥硝酸铵可在微热情况下,产生氧化亚氮,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导致臭氧层损耗,因此充分利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非常重要,要集成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农作方式和养牧方式,积极发展低投入、低污染、低风险的农业,充分将固氮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大农业匹配结构,特别是农业、畜牧业等产业结构,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5结论以及展望
关键词: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发展全球化。随着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农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不能单纯地用国内标准衡量农业发展,而是要用国际标准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中国农业,农业的全球化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2)、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精深加工已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仅靠传统农业已经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世界农业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主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条件。
(3)、技术进步加速。随着现代科技知识在农业中的广泛普及应用,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而且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特性,使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4)、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成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由于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粗放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只有走集约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农业。
二、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服务体系滞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街镇机构改革后,政府监管服务机构被简单撤并,人员严重不足。许多农业服务人员在编不在岗,被分散划到财政所、兽医站、经管办、招商办等部门。目前,作为提供农业服务主体的农业服务中心依然存在机制不活、保障乏力、管理缺位、青黄不接等问题,难以承担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另外,劳动力素质低,造成农技推广瓶颈。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许多地方老人和妇女成为种田的主力军。由于他们文化程度偏低,许多农民不懂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用药,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的栽培方式,存在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情况,造成农田环境污染。
(2)、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
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加之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机械化耕作困难,土地零星经营现状严重影响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和农产品的销售仍由农户个人组织实施,缺乏统一标准,农产品生产记录不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力度不够。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以初加工为主,缺乏强大而有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撑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莠不齐。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由于个别地区农药、兽药、肥料不规范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有的甚至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畜牧业发展缓慢
由于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少,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养殖发展缓慢,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让养殖户无所适从,认为目前养殖风险过大;农产品价格的普涨,养殖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也极大影响着农户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
(4)、政府对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到位
虽然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村建设,保障农民利益,但是很多地区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事物仍然不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卫生服务的落后,使得很多农民有病就医难,就医贵。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农业经营及相应的辅助支撑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农户通过市场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解决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问题,鼓励经济技术能人承包农民土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资金、技术和信息有效集中,从而扩大产业规模,拉长生产链条。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改良土地,对那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虽未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要进行重点培育,培养持续增收的能力。
(2)、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化水平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要增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技队伍的政策投入,增强农技服务力量,调动一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积极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构建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培育留得住、住得下的农民自己的“土专家”、“田秀才”。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科技含量。在每个街镇要建设1~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搞好展示基地和育苗中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社会要发挥正能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问题不能单单只依靠政府,社会力量的介入也能有效地改变现在存在的问题。作为市场的主题――社会,一定要做到社会反哺农村,市场反哺农业。社会机构与媒体对于农业的关注应该加大力度。农业最为基础产业,带动其增长,能够更为有效地带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工业与科研部门也应该更为重视农业问题,并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积极努力的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展开交流,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
(4)、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与稳定的机制
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离不开政府的责任。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市场建设、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政府财政支持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制定相适宜的政策法规,又能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利用。政府应该切实的将“三农”问题作为国家重点。农业发展更应该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技术的投入。抓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引入与推广。同时,有效地政策也需要良好的执行,在对农村农业的投入的同时,农业无小事,只有真正的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相信农业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5)、加快畜牧业发展
一要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引进普及步伐,加大良种场、扩繁场建设,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降低散养散放的比重;加快推进畜牧小区建设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二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动物防疫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屏障和动物防疫应急预警机制,完善外来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和准入制度。三要着力探索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发展尤为重要。应重视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落到实处,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调动农民和农业组织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基本面上的和谐发展,使我国真正意义踏上富强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辉.“十二五”农村与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369.
[2]毕树广,刘守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2,03:7-10.
[3]徐志初.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天府新论,2008,S1:69-70.
关键词 农业发展;成效;问题;对策;安徽界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11-01
近年来,界首市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培育、龙头带动、特色引领等措施,实现了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界首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如何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是当前界首市农业发展工作中的首要任务[1]。为此,就界首市近年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取得的成效
1.1 农业连续增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粮食生产一直是界首市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2013年界首市小麦收获面积3.5万hm2,平均单产7 560 kg/hm2;玉米收获面积2.64万hm2,平均单产8 680 kg/hm2,继续稳居阜阳市粮食单产第1位,实现了“十连丰、九连增”。近几年来,界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460元,突破8 000元大关,超过了预期目标,较2012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连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1.2 农村土地流转率大幅增加
截至2013年底,界首市耕地面积共有3.87万hm2,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72万hm2,其中2013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2万hm2,已流转土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3%,远远高于全省28.7%的平均流转水平。土地流转呈现出主体多元化、面积规模化、形式多样化、时间长期化的特点。
1.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界首市现已形成以葡萄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的邴集乡蔬菜种植基地、芦村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新马集镇经济林基地;以光武镇、大黄镇为中心的绿化苗木种植基地;以东城、颍南街道、陶庙镇为中心的蔬菜、马铃薯种植基地;以代桥镇、顾集镇为中心的草莓种植基地;以砖集镇、王集镇为中心的大棚西瓜种植等基地。种植专业化基地的建成发展,实现了界首市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的目标。
1.4 农产品加工发展突显
界首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9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粮食商品转化率达70%,肉类加工转化率达53%。2013年完成销售收入3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2.3万hm2,通过认证无公害蔬菜、甘薯、大豆、马铃薯6个、绿色食品2个。市级园区农产品加工园被批准为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界首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农田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不齐全,利用率较低,且保养不够,有一定程度损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监管工作存在不足。全市的高标准示范化农田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尽管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的财政投资力度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仍不够,与周边县区相比较,还留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同时,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也缺乏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2.2 农民生产技术薄弱,组织化程度偏低
界首市农业人口63.3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7万人,外出务工人口约18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新农机推广应用存在较大困难。尽管近几年界首市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但因生产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难以落实,农民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仍较低。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对农民高效生产的带动能力差。在农业生产协调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限[2-3]。
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界首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市场化需要提升,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农业产业链联系不紧,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与农民联系互动较少,没有形成龙头企业进市场、带基地、联农户、促增收的良好格局。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尽管加大了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忽视了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扶持不到位,从而造成没能形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导致农业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
2.4 土地流转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土地流转面积的快速增加,对界首市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土地流转的双方主体存在一定的水平限制,但政府对风险控制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不足,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土地流转的需要,造成土地流转存在较大风险。
3 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针对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制订相应的惠农促农政策。在基础设施方面,应划拨专项的财政资金来保障农田的持续生产。在项目引进开发、技术引进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4]。有计划地引导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但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大,融资能力较低。政府可通过创新,建立农业投资公司或农业担保公司,开展在地作物、经营权抵押试点,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拓宽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合作社的放贷渠道。
3.2 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型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升级,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是关键,而新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主体。可以对农民进行统一、定期的农业知识培训和新技术培训,与厂家合作引进技术员驻点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政策、税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促进新型农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新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竞争力。
3.3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业产出的附加值越高,农业才能够良好的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通过农业生产项目的计划实施,可以控制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农业特色产品的培育,来提升优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5]。
3.4 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经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自愿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村级审核同意,乡镇登记备案并依法鉴定3个环节;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要使用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保证合同条款清晰、手续完备、内容齐全、权责明确;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农民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流转收益必须归农民所有,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相关机构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活跃土地流转市场。
4 参考文献
[1] 王慧.界首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成效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5-57.
[2] 毛孟毓,邓德平,张尚豪.浅析安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2-34.
[3] 李庆江,冯忠泽.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成效及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7(12):1-3.
一、农业投入不足
(1)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政府是财政支农的主要来源,农业财政投入的规模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宁夏地方财力非常有限,例如2006年宁夏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仅为90216万元,这一数值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位;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67%,亩均农业支出为47.4元;农村人均财政支出262.04元,占农民纯收入的9.5%;财政支出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1.3%。西方发达国家农民的收入中有30%以上靠政府补贴,欧盟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47%以上。(2)宁夏吸引外部资金能力有限。首先宁夏地处内陆,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投资环境差,投资收益率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宁夏在争取外部资金方面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其次企业、商业、房地产业的经济活动资金回报率较高,农业获得贷款显得更为困难;再次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金融供给严重失衡,农村信贷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同时受农民自身实力制约,农民信贷能力不强,只能提供小额短期贷款,难以满足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和长期投资需求;最后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民间金融组织发育较慢,农业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和企业筹资难度很大。
二、科技支持乏力
(1)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是制约宁夏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科研投入占GDP的比值,世界的平均值为1.07%,发达国家为3.2%,我国农业科研的投入只占GDP的0.5%,宁夏农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47%;宁夏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7%,全国为51%,美国早在70年代初,农业生产增长值的81%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71%是靠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宁夏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仍跟不上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许多科研成果刚刚利用不久,就已落伍,最终导致农业科研资金、人才、设备的浪费,农业生产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来承担,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产业化程度低
1.龙头企业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的强弱多少是农业产业化成败的关键,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宁夏龙头企业规模数量少,规模小。2009年,仅有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3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乡镇企业主要以内向型企业为主,出口企业仅有96家,年出货价值500万以上的企业仅有20家,且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矿产类和食品类。这些规模小的乡镇企业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基本要求,农产品精深加工低,品牌培育不足,宁夏龙头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南京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涌现出永鸿巴布洛生态谷、鑫森生态园和绿航生态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服务、品牌化战略的农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六合区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六合区是南京的“江北门户”,区域总面积1471km2,是南京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全区现有农户14.5万户,拥有耕地面积62573.3hm2、林地面积34586.67hm2、养殖水面11160hm2。2014年,全区农林牧副渔总产值90.3亿元,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1.1农业产业板块布局日趋完善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农民种植传统以及区位交通状况,全区初步形成了3个农业产业带、5大农业特色产业和6个重点农业园区的总体布局。3个农业产业带沿贯穿六合境内的东西北三条交通干线构成产业轴线,东部、西部为设施农业产业带,北部为现代农业示范带。6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园艺、富硒和特粮特经、规模化畜禽和水产养殖、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物流等特色产业。
1.2农业规模化生产初具雏形
截至2014年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9386.67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3.1%,其中,2010年开始推进的“万顷良田”工程,流转土地6666.67hm2,形成大规模连片的农业用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到2014年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有84家,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远望富硒、隆盛油脂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现代化市场经营体系。同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集聚、规模发展,已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0个,其中省市级园区6个,规划建设面积15593.3hm2。
1.3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强化
在江苏省第十六届“陆羽杯”茶叶评比中,华平、极目、六平3个品牌获特等奖,南京市3个特等奖全部落户六合区,目前全区共有省名牌农产品3个、市名牌农产品13个。建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先后制定了黄心芹、富硒米、鳙鱼等农业地方标准12个。通过“三品”认证总数305个,“三品”产地认定面积66666.67hm2,产量66.4万t,种植业“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总产量占种植业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37%。
1.4农业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全区现有农贸市场44个,农产品通过零售、批发、商超对接、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截止2014年底,农产品销售有农超对接的达60家,农校对接的近20家,农企对接的达30家。同时,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年各类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5%。街镇“五有”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和街镇“五有”兽医站基本做到全覆盖,科技下乡、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耕地保护、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仅2014年累计培训农民4.6万人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近亿元。
1.5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龙池街道渡口村近千亩大棚叶菜五种五收,亩效益超过2万元;马鞍街道勤丰社区通过发展大棚葡萄和大棚番茄,年均增收3000多元。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00元。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也成为全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截至2014年底,全区拥有省、市级森林公园7个,以“茉莉花园”为主的农家乐专业村9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园15个,休闲农庄50个,农家乐经营户190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近两万人。2014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到406万,实现休闲旅游收入13.4亿元。
2六合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002年撤县建区以来,六合区农业总产值呈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已达90.3亿元,是2002年的3.2倍。总体来看,农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取得了较好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前期投入成本大,回报周期较长,且受自然灾害、市场需求变化等影响较大,因此,农业产业的总产值虽然逐年递增,但增长率与其他产业相比仍较缓慢。从近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业产业投资额的数据来看(详见表1),一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并不高,且从2013年开始还出现了下降趋势,一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从2009年至今更是每年不到3%。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行业,农业科技装备、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深层次加工等环节无一不需要投入。
2.2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散,农业产业链不长
虽然区内已引进了雨润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但由于开始规划不统一,导致加工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同时,已建成的全区上规模的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还不够多,导致全区农产品配送服务与农业大区地位并不相符,影响了农业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缩减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空间。
2.3农业园区和农产品还没有完全形成错位发展
从区内看,尽管农业产业园区众多,但产业重合度较高,尤其是果蔬、苗木等,基本上每个园区都有相关产业,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种养规模。与区外比,一些农业产业的品牌竞争力还不强,比如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西瓜、草莓产业与江宁横溪、溧水白马等农业园的相关产业相比“名头”还不够响。归根结底在于六合区的农业园区在建设之初,缺乏“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意识,没有形成错位发展。如何开发这些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切实打好错位发展这张牌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4农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不强
根据统计局调查数据,截止2013年底,全区各类农业合作社共有436家,营业收入35832万元,户均营业收入82万元、从业人数25人。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6家,占1.37%;500~1000万元的11家,占2.52%;500万元以下的419家,占96.1%。从户均营业收入看,多数合作社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辐射带动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从从业人数看,合作社经营规模普遍过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没有加工或收购产品的场地以及办公服务场所,带动农民就业的能力还不强。
3六合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建议
党的十提出要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1]农业产业只有接二产连三产、实现“四化融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1用分类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布局
根据2015年6月公布的江北新区规划方案,建议通过“东拓展,西稳定,南集中,北提升,中加工”的分类布局来规划农业产业发展。“东拓展”,指的是在六合行政区划东部着力拓展新的特色农业项目,金牛湖和横梁街道作为江北新区中的新市镇,其土地转移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将给现代农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与其他园区的错位发展,新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更适宜集中在这一区域。“西稳定”,指的是稳定西部农业园区的设施蔬菜供应。在江北新区规划中,西部的龙池片区以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和生活服务为主导功能,作为生活服务配套的一部分,稳定安全的设施蔬菜供应必不可少。“南集中”,指的是在南部集中农产品运输,在江北新区规划中,南部的大厂片区将建设江北生产服务中心,同时江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沪江商贸城的农产品集中交易点也已初具规模,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北提升”,指的是提高现代农业的规模、产量、效益,北部的竹镇、马鞍、冶山3个街镇都已形成上规模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其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未来要更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品牌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中加工”,指的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部的雄州组团位于六合行政区的中部,基础设施较好、行政审批便捷、社会化服务优良,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条件。
3.2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融合
将工业化理念引入农业产业发展中,可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农业生产迈向集约化、规模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六合区是传统农业大区,一直以来,农业产业的生产环节较为发达,但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等环节滞后。未来一是要加快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在统筹考虑区位交通、区域农业主导产品、区域农民生产习惯的基础上,新建或改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大对农业园区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扶持改造传统农业加工业。大力扶持区内传统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像远望富硒大米、隆盛油脂等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自身的产业加工链,需要进一步支持这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管理上水平、产品升档次、品牌出影响。三是要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建设。六合区道路交通体系较为完善,军民两用机场已建成启用,加上原有的长江码头和二桥、四桥过江枢纽,未来可充分利用海陆空交通网络,建设与之相对应的物流集中点,加快形成江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配送基地。
3.3用城镇化红利带动农业市场发展
城镇化可以为农产品提供市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城镇化红利。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可以增强农业产业抵抗自然风险、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探索以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实施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发挥城镇化的优势,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积极培育农业服务中介组织,为农产品交易提供有关信息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服务。三是通过城镇化带动发展农业市场多元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范围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这一领域,随着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市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观光农业、订单式农业等多元化的农业形态也必将不断丰富,这也需要我们及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服务体系。
3.4用“互联网+”推动农业新业态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