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0:20:34
导语:在人体科学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专业特色
我国普通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往往套用基础医学实验模式,其教师大多具有医学背景,其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多以介绍人体结构和机能为主,很少涉及运动实践,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其次,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主要以观察图片、标本和模型为主,被动的接收教师的理论灌输,这种机械式、被动的参与实验的过程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于其他学科日渐增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体育专业的应用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很少开设,实验项目的设置水平较低,重复率较高,比如“血液循环与动态血压测定”实验,则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测量评价的实验教学中反复出现,不仅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会让教师和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产生无趣感和厌倦心理。第三,开展的实验项目过于陈旧,大部分实验内容与10年前基本一致,验证性的经典性实验项目过多,体现现代体育科学技术进步的应用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少。第四,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只需按实验指导依葫芦画瓢即可,学生不求甚解;而大部分实验室没有电教设备,只能依靠图片、标本和模型进行介绍,限制了教学内容的传授。这些都导致了现行的实验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未能真正从实验教学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备短缺,配置不合理
相对于理工科和生命科学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明显落伍、简陋,数量短缺,导致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开出;其次,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许多实验仪器设备与生物学院、医学院实验室所需相似,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随着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实现实验室管理和教学的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势在必行[3]。此外,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都固定存放在实验教室中,实验课外学生无法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在实验课外一直闲置,而由于每学期安排的课程不同,导致部分实验室要间隔好几个月才有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设备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实验资源浪费。
3改革措施
3.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地位
在体育学科中,长期存在着无视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一定要转变技术练习高于理论研究的传统理念,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必须认识到技术训练和实验教学是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个独立体系[3]。所谓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理论,我们应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将实验教学与纯理论讲授和运动技术训练并重,结合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自身规律和特性,进行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改革。
3.2科学化、系统化的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单纯依靠传统理论教学分课程进行实验教学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通盘考虑运动人体科学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组合,建立新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4]。首先,是实验课时的增加。目前国内部分院校已将实验课时比例提高到了23%-35%。按我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其课时所占比例必须增加,且不能低于总课时的15%。其次,教学中应坚持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不同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实验-实用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顺序进行实验教学,减少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实验,辅之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实验课程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1.理论结合实践。在理论讲授中密切和运动实践结合,做到学以致用;2.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应将其科研成果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介绍,不能能更新教学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获得前沿理论知识。
3.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的学习素养,从而从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5]。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的方式应与理论讲授存在一定差异,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不适应实验教学,应创造出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加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维持学习热情,从被动模仿到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2)实验教学应采用多种方式。由于运动人体科学包括多门课程,有点偏重于理论,有的更重于实践,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采用启发、引导、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做好课后总结和评价。对于每一个实验,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和特殊现象应开展讨论,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并揭示其内在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在很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非常先进,但很少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这一常见的现代化电教手段。尤其是在资金有限,无法购买那些价格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时,我们大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表象和听觉形象,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实验的理论本质。
3.4建立多角度的考评体系
关键词:“三优化、一提高”;微课题;生理学;有效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通辽职业学院2013年度高职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与教”研究》(课题编号:TZYKT13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67-01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和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等。它是高职高专药品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现代药学的重要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知识枯燥、抽象、难学、难懂,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基础差,主动参与性不强,如何做好高职高专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工作,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以“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契机,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微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理念,以改善课堂主体的情感、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达到生理学有效教学的目的。以下笔者仅以《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为例,浅谈了一下个人观点,期待进一步的提高。
一、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微课题,推动职业素质教育发展。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医学生只有学好了人体解剖生理学,才能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掌握药物对人体结构及功能活动的影响,以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不断研制和开发出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便宜的新药。在职业院校学生又分为大专、中专等不同培养层次,学苗复杂。因此,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对推动职业素质教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践教学中,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我们保留与拓展与临床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简化深奥繁杂而抽象与临床实际联系不紧密的教学内容,并构建微课题,形成纲目清楚的认知结构,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取其精华,补其不足”。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与课题小结,这三个环节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是不可动摇的。讲授新课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巧妙导入――民主讨论――提炼归纳――拓展总结”的方式。
1.巧妙导入。恰当引用生活现象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创造良好的新课开端,提高课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消化和吸收”时,可以设疑“我们吃进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为什么?”自然导入,激发学生思考,引出营养物质、消化系统、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和过程等。
2.民主讨论。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设疑,提出要讨论的问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民主自由和公开平等的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当讲授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时,在讨论前一周先布置的讨论题:哪些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怎样进行的?先让学生课前自学、思考和查阅文献,然后在课堂上讨论。通过问题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3. 提炼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思考、多观察,对基础知识进行提炼、归纳,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取代复杂、繁琐的表达,纵向梳理知识,便于学生记忆、整理与分析知识要点。例如,讲授胃酸的生理作用时,可整理、归纳为一激(激活胃蛋白酶原),二变(使蛋白质变性),三杀菌(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四促胰胆分泌、铁钙吸收(盐酸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和铁钙的吸收)等。
4.拓展总结。可以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延伸并深化,合理联系临床相关问题,突破教材的约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勇于探索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胃液的作用时,可以联系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原则?使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及与其关联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清楚和透彻。
三、 优化学习方式,构建微课题,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发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学习方式,构建微课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调节和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时,关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可以调动学生构思设计一份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该病的患病率、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分析消化系统疾病的形成机制,防治原则。这一过程,形成了学生以“构思――设计――实施(调查分析―信息反馈―评价总结)――应用”的参与式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 “微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笔者从教育教学的“微”处着手研究,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灵活设计 “微课题”,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微课题”研究,从“实”处收效,可以深化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云霞.浅谈生理学图表式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5,(06):71-72.
1.1“体育人才”与“体育教育人才”研究的对比错位
纵观国内外对比研究的文章,其多引用它国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内“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如徐瑞勋的博士论文《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以及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等均引用相似图表进行对比(表1).此后,各家纷纷引述,仓促立说,宣扬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向它国“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以下称“通综复”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大踏步迈进.
1.2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数目缺乏科学统计及权衡分析
在体育人才培养比较研究过程中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的数目缺乏详细调查,导致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及权衡失准.一方面,某些大学只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学科的唯一专业,那么该专业目标的制定就有泛化倾向的可能性,或者说在执行专业目标时有意识拓宽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另一方面,在某些大学体育专业细化(多个体育专业)的前提下,专业目标的泛化就很难实现[2].正如王家宏教授在其《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美国高等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只有体育教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1]158说明专业培养目标是单一的,非泛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科专业的增多必然导致专业培养目标范围的收窄,此处不作细论.在缺乏对全球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数目科学统计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根据具有不同专业设置背景的院系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研究.
2本科体育教育“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行性
所谓“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现在极其流行的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称[4].为便于研究,把三种人才培养目标名称统合,以提取精华得出共同特点———“本科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既强调能力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更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育部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把我国本科体育划分为七个专业,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但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方案》中的这种包含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社会指导于一身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均有重复之处,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严重泛化,表明多样性能力习得的在政策上的不可行性.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厚基础、重创新”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宽口径”的目标似乎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逻辑关系上论断,任何单一专业内的“宽口径”均不可能成立.
2.1横跨无界
各高校实施创新性思维的具体办法是不但增大本学科专业交集范围,而且加深跨学科专业结合的程度.《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技能体现了这种趋势.学科专业间交融及其碰撞创新无可厚非,但培养目标横向跨度明显“无界”,导致培养目标设定的舍本逐末、张冠李戴.
2.2纵深穿底
《方案》中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明显已经超越其纵向深度界定的范围.“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应该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范围,现纳入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可见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已经“穿底”.从多年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来看,的确有部分学生可以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论文撰写,但更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同时存在.由于本科体育教育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毕业论文的撰写刚好安排在找工作期间,他们无暇顾及论文事宜,偶有独立完成也陷于文章跑题、结构混乱、词不达意,最后干脆大篇幅抄袭他人文章甚至请人.本科体育生仅有的科研机会如此流于形式,乍看是为众多原因的巧合,但仔细斟酌乃属培养目标过深导致的恶果.
3“通综复”型人才目标导致体育教育本科学生“水土不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时分配呈现“三少一多”的现象.这种课程安排目的是要扩大学生学习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完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综复”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宽”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程度降低、专业主线弱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失去重心,加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通综复能力”的习得缺乏先天优势.
3.1学生心理状态决定其学习内容的“表浅操作性”
从心理学角度的人本主义层面考虑,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求知与占有,对经典事物与理论的淡薄,较强的体能储备以及兴奋性高水平状态的持续,使他们不能安于独坐.加之,大学生活环境隐晦地提供一个让自由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环境.学生的如斯状态,决定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其喜好、潮流、肢体操作等表浅层面,而非人文思想经典境界的无限追求[5].有学者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的本科体教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多数从事兼职、学生会工作、上网游戏、聊天、看电影,而看书复习时间极少[6].另外,10周相仿的实习时间只能锻炼学生本专业实践能力和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不足以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的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学科交叉应用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3.2学生生理状态决定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不可行性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肩负技术课、体能课甚至重大比赛等大负荷训练之后,其疲劳感、紧张感、抑郁、愤怒和慌张感显著高于不运动的人群[7].因此,有利于大运动负荷后生理疲劳恢复的趴桌子睡觉、玩手机等“开小差”充斥着整个课堂.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可能接受像非体育学科学生一样大幅度提高文化课比例的任务.面对体育生的这般冷遇,“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举措无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过程中耐人寻味的讽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文化学科专业学生在体能消耗上的差异与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比例增大与否之间,专家们仿佛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通过严格论证.因为对体育生固有特征考虑的缺失,导致了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适跟从.如此一来,以提高文化选修课比例来达到“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失去“人本”理论支撑,《方案》所提出的目标难免沦为制定者的一厢情愿.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揠苗助长式地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学科体系构建、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不符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倘若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仍沿袭《方案》一意孤行,体育教育专业则不得不面临着被罚“双黄牌”的危机,届时即便未必如毛振明教授所说的那样专业“沉没”[8],但也可能如履薄冰,摇摇欲坠矣.
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90后毕业生面对的新形势
4..1就业市场新需求———教学技能需全面广泛
从城镇学校对体育教师吸纳能力的明显减弱和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高原现象”.若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准则,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通过对2010、2011、2012全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社会体育机构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比例有明显增长.社会体育机构包括各地方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培训中心、体育休闲旅游景点等.这种持续增长趋势表明,社会体育机构的教学培训部门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去所.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中之重是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全面的教学技能,以适应各种体育教学机构的教学需要.
4.2新标准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要求———专业理论学习需精深透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新理念的要求,教育部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本科生必须改变以往受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思维模式,并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三基”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并且要游刃有余地把握不同水平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操作过程及其程度评价.另外,教师的角色也有重大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师由原来体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创新者、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可见,学生必须对本专业理论掌握更加深刻透彻、应用更加自如流畅,从而满足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
5解题之刃———人才培养目标“单专化”修正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5.1人才培养目标横向“单专化”修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突出
“单一化”和“专业化”才能使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使专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从全国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开设的情况来看,除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七个专业以外,各高校按照中国社会市场需求及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尝试增设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器材研制、模特等专业[9].如此看来,体育学科专业数量的横向裂变促使每个专业的纵深发展成为必然.面对现代化社会以及世界人才激烈竞争趋向,各体育院系应更理性地把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于如何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体育教育人才,以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地位,避免专业“沉没”.
5.2“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认为,当今教师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的结晶品,职前培养、在职教育是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属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前培养部分,该部分培养任务成功与否是以毕业生能否进入体育教育行业为标准.王家宏教授提出,要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1]然而,现时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由于在职培训体系自身未能完善导致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较低而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例行形式,无形中加大了职前培养的压力并促使培养目标的“社会责任包揽”取向的形成,为职前培养的“通综复”畸形人才培养目标的酝酿提供培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化,有利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根据社会的要求动态地刷新其社会职责,突出专业自身的学科和社会价值.
6结语
从内容上看,该书被划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的历史溯源。具體来说,在“异域追踪”部分,该书列举了赫尔巴特、罗森斯托克、林德曼、诺尔斯等人的贡献;在“本土寻迹”部分,该书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论述中强调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思想、宗旨、态度和行动。第二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与第一章不同,该部分更加强调的是成人教育的学科认定、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第三章反思了当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经典案例的分析前提下,着重强调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对比总结以及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框架整合。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未来,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阐述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前瞻性的思考和选择,进一步明确了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纲领、目标、意义、作用、内容与方法。由此可见,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既离不开国内外的经验成果的对比分析,也离不开学科理论的专业发展,还离不开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首先,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现实性的学科发展困境、学术难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其中,我国需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学科研究限制,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学科边界,建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从而逐步健全与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换言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将成人教育作为一个有组织、有规范的整体,并对该学科的目标、内容、水平、方法进行专业的阐释与划分,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概念界定为例,要想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我国应当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对复杂的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归类与定义,夯实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认知基础。
其次,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需要在经验性对比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增进大量艰苦的、创新性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工作,更加坚实、稳固、特色化地建构起属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理论,在国内外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国应当审慎分析、科学对比,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学术动态、实践现状进行多向比较与分析,让成人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得以在全方位的实践调研分析中得到验证与完善,继而顺利推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总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严肃的学科性工作,我国既需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案例的分析,又需要重视认知的深化与理论的拓展,从而在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市场现状与需求的前提下,使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更好地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中国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00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趋综合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复杂化,人为划分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三方面构成。
1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1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
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跨学科人才,又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量及申办情况,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学科专业申请。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性分析,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能的经费来源;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数量来源、人数和可行性分析;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情况;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献。
12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管理委员会主要是由主管校长、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管主任、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成。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科专业各项工作,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成员、报告制度,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计划与评价。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的协调,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上确定新的措施与方向。
2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B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需求、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等视角,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
221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学期、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理、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文理渗透、专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原则,增强课程横向融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2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的,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课学期,相互之间的衔接,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衔接,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进入实践学习环节。
第一,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跨专业特色)、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模块。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程度;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并与调整,按学科相近的原则,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中,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专业课程中。
第三,开设研讨课。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223培养途径
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和进修,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和进步。
第二,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注重制度保障。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加强校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地。最后,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机制,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三,学生导师制。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前,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
第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对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
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体系评价。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课程方案、任课教师的选派、指导教师的遴选、课程设计、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效、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的学校、学院、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68-76
[2]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28-30
[3]潘琰,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B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 50-51
人体机能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主要阐述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的人体功能。课程内容深奥抽象,知识面广,教学节奏快,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学不会,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一、微课与课堂教学
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并辅以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学习指导等材料支持,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借助在线网络学习环境实施教学活动和教育服务。微课简短、形象、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更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专注。微课形式灵活,可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预习,课中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课后查漏补缺,巩固强化。
二、微课在人体机能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国家提出“互联网+”的今天,教育行业更应该拥抱信息化技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创造新的教学生态。微课的运用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转换学生思维,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使课堂授课时间均为有效时间。人体机能学内容抽象繁杂,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而这恰恰是高职生所欠缺的。微课围绕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借用PPT、多媒体、动画、影片、医院病例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繁杂的知识点具象化、生动化。
(1)微课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高职学生入学后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就开始学习人体机能学,由于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自制力,加之课程本身难度较大,难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注意力。人体机能学要求学习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不能割裂,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听不懂、不想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将一堂课的知识点比喻成沙子,微课可以将这些沙子很好地黏合起来,可以起到聚沙成塔的效果。微课和课堂上其他的教学方式灵活结合起来,穿针引线,帮助学生从一点点小的胜利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有利于满足学生全天候的学习需求,延伸传统课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电子产品已经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今的高职学生对手机、电脑、平板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微课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而不只是聊天、玩游戏的工具。高职学生大多缺乏学习主动性,即使课堂有疑问,也很少主动提问。因此,建立好微课共享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人体机能学中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学习、复习,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微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制作微课过程,也是强化备课效果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梳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思考,以完成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会搜集资料,这样在不自觉中学习众多别人的优秀成果,加上对同行现有成果的研究会增强认识,这样自己制作时能更好地把握和解析重点、难点,对促进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4)微课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微课有利于和谐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利用微课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改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将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汇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相应的微课,增进师生间良性互动,使师生间关系亦师亦友,真正起到答疑解惑,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微课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不足
微课的制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内容重复率高,同时缺乏高效且内容丰富的播放平台。部分微课的制作形式大于教学设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微课作为碎片化信息,各个微课之间显得比较孤立,没有衔接。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67-04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问题便是如何在科技与经济上实现创新。在科技生产领域中,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对产业与科技的整体水平有重要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于促进我国济的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对理工科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关键位置,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生产力,搭建平台,破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在创业阶段所需要的能力、知识量以及技术较高,创业胜任力更加强调远景形成与价值实现的统一状况,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就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挖掘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抵抗风险等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思想。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中的积极因子
我国就加强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举措,多数高校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探索并建立了校地、校企等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机制,积极援引社会各方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且建立并完善了创新创业保障机制。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激发社会创新精神、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关键在于形成其独到的方式。我国不断加强相关平台的建设,聚集广大的资源,不断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政策。例如,同济大学打出“组合拳”,以思想引领、顶层设计、持续推动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形成了产学研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中的消极因子
当今时代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尚不足够,较多的相关项目缺乏资金来源或资金不足,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其创业技能还有待提高,能够实现成功创业的理工科大学生少之又少,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外部环境并不能够满足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匮乏,同时,缺乏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
(三)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主要因子
1.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
各高校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但从学校到教师在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投入还不够。经过调研发现,其原因是教师主要将工作放在科研活动领域,在对教学计划内容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融入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其根源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难免受到传统高校教育体系的制约[1]。同时,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课程缺乏常规性,创业教育缺乏整合性,教育模式较单一,评价机制较陈旧,师资力量较薄弱,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社团活跃度不高,由此引发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足、创业理念不牢固、创业行动止步不前等问题。
2.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条件方面的影响
根据我们在京津冀地区针对创业大学生进行的“创业瓶颈”专题调研中的一道题目: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集中体现下列哪些方面?(多项选择),统计结果表明:缺乏社会关系(占40%)、资金不足(占33%)、缺乏人才和技术(占33%)、经验不足(占30%)。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条件限制,没有固定创业实训基地,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实体难以得到保护。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更多是停留在组织比赛,在调动社会资源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还远远不够,因此难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氛围。创业奖励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难以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认可度较低,对于他们创业起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家长方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收入具有一定保障的工作,多数家长认为创业是没有保障的,不支持子女创业。目前,我国的创业政策还不成熟,创业服务与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由此可见,社会、政府与市场对于创业人群的保障工作还没有到位,对于大学生仍需提供持续的服务与支持,对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2]。
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原因
(一)创业教育有待提升
“双创”时代的来临,加速了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进展,但因为中国“填鸭式”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创业大体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是将一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会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对于创业的理解仅仅是滞留在理论上。与此同时,教师也并没有实际经验,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或者一些名人的案例传授给学生,而当学生选择创业时,多数的毕业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只是因为他们前期准备不足,后期不知如何跟进。造成这钟局面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使其更容易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但是在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教学水平方面明显不足,使得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激情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成功率低[3]。
(二)资金支持有待加强
资金来源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扶植,一种是社会融资。就国家扶植来说,尽管国家对于创业持支持态度,但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投入的资金与实际其所需相差较多。并且大学生在申请创业扶持资金时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对于大额资金的申请程序比较复杂,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想去申请。而对于社会融资来说,理工科大学生人脉关系网小,融资渠道少,所以更多的人从初期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
(三)系统创业平台有待建设
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更多信息是由网络来传播,对于创业也是如此。虽然当前国家出台众多相关政策,但是需注意的是不同平台所呈现的创业信息是不同的,再加上现阶段平台中所的信息没有进行合理的归类,导致理工科大学生无法很好地总结相关信息,这对于初期创业是十分不利的。多数国内高校尚未建立有关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智库,理工科大学生因而接触不到高精尖的创业教育。虽然供给侧改革的推出为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理工大学生所面临的需求,但相应政策仍需加以完善。
(四)L效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现有的各种创业信息与政策更加侧重于创业初期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教育阶段。而创业的过程是持续的,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支持,所以政府,甚至各高校,应该给予想要创业的理工科大学生连续的政策扶植,作他们坚强的后盾。
三、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探寻
(一)树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素质
1.分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应该开设关于创业的必修课,在大学期间让理工科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档次,针对于不同档次的学生执行不同水平的教学计划。在MEA层次,可开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硕士专业课程教育,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接受不同等级与层次的创新创业培训与教育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3万名,并且部分学生毕业后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创始人,甚至有少数学生开设的公司投资规模达到亿元。
2.多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对理工科学生理论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专业+创业”的模式,这对于更好地将创新创业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4]。在技能培养模块,工科院校的工科实验大楼将会对创业师生全天开放,利用多个ERP实验室和“创业之星”“创业之旅”实训室,鼓励工科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能够大幅度地对理工科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进行提升。与此同时,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举办相应活动,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实现对他们创业胜任力的提升。
3.全方位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有必要通过创建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的方式,对当前高校所拥有的实践活动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应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需要创设模拟训练平台、教学区、孵化园区等,而在线上则需要创设创联云平台,全方位地为理工科学生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与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5]。
(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跃度,推进多元化创业教育
1.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跃度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的有机融合,整合资源,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智库体系和机制进行构建,构建学生、高校、政府、智库等密切相关的智库系统,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不同的创业情况,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发挥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智库的真正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在全社会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完善创业培训内容,加强对创新创业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和培训市场的监督管理,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
2.对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多元化的创业教育
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转型发展应聚焦在以下四个纬度:其一,需要将基础性的创业知识作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其二,需要以地方经济转型需求为重要方向,尽可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其三,需要构建鼓励创业的文化;其四,需要构建符合高校具体情况的教育体系[6]。
(三)构建考核激励机制,鼓励理工科大学生创业
政府要加强创业者的政策优惠以及经济扶持力度,指导创业企业能够有机会做大、做好、做强。遵循市场游戏规则坚决淘汰业绩较差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企业,把因为个人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的人拉黑,当其第二次申请创业资助时,要对其开展调查评估。同时考核体系要涵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率以及企业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度,使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在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能够看出社会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而学生应该积极把握住当前良好的机遇,在提升自身创业胜任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在创业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经验。
四、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的影响
(一)在经济方面起较大的作用
充分实现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有两条重要的途径:第一,运用“知识过滤”手段,实行潜移默化的传播,从而能够更轻松地实现知识溢出,进而引发良性竞争,这样将有助于新鲜创业结构的涌现与发展。第二,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有关的相关政策涉及范围广,灵活性高,如涵盖了国际、全国、区域和创业者等四个层次的政策。通过全方面的、精准的、因地制宜的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结论,进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这些都将会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创业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在大W生创业动力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首先,在大学生创业资本的贷款业务领域中,国家与政府可以通过授予一定信用贷款额度,或者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其次,在大学生创业公司的注册方面,需要简化相关手续并适当减免部分费用。再次,在从业税费减免方面,针对不同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形式,应适当减少相应税收。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有利于激励越来越多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在创业资本贷款方面,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适当减少贷款手续,适度提高优惠利率。
只有联合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让科技创新的活力在“双创”时代竞相迸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余瑞玲.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32-35.
[2]张兆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C].KAB创业教育年会暨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9:175-177.
[3]陆地.高校理工科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顾骅珊,王浩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55-58.
[5]余维发,张春雨,何永勇,等.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31.
[6]邢晓.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究[J].文教资料,2012(5):107-10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人文课程;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1-02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突出体现,多媒体技术本身有其特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应用于教学实践之后,在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在信息化背景下,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集中之体现的多媒体教学赢得师生们的普遍推崇,当下,多媒体教学在大学人文课程中被普遍采用,甚至到了缺其不可的程度,很多教学评价系统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作为重要方面加以考查。相对于以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为载体和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在理论上确有其特有的优势:表达的丰富性、视听综合呈现的直观性、大容量信息输出的集成性、教师操作的便捷性、可控性等等,都有助于实现现代教育观念所倡导的开放式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并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但从多媒体教学普遍实施以来的课堂效果来看,这些优势之处似乎并未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反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仍然需要探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基于以上对于当下人文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完善和改进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一、坚守人文阵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不打自垮。”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只是教育目的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精神、思想、情感、品格上的塑造和培养,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人文课程教育而言,尤其如此。坚守人文阵地,坚持以人为本,是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说到底,多媒体仅仅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单纯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这样不仅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反而会使课堂、教师、学生沦为技术的奴仆。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作为课堂掌控者的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战胜工具性的功利思想,时刻明确自己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以人文精神为本,以技术手段为辅,才能够实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把握适度原则
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总有它的优势和劣势,要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扬长避短,将其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等教学过程加以整合,适度使用,才能达到人文课程实践中的效能最大化、功用最优化。首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力求简洁明了,对声光影像材料的使用要精当,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切忌越俎代庖,以多媒体替代教师课堂上的亲身讲解、提问和现场的讨论等教学手段,将课堂完全电子化;其次,在何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上,一定要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和多媒体课件使用之间找到合适的切换点,使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一般而言,多媒体直观的呈现方式和丰富的表达媒介使得它适合用来展现比较抽象的内容,或者展示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事物和情境,还能够用于展示优秀范读、朗诵,形象地创设一些情境与物象,还可以明确一些比较抽象的推理、情感发展过程等等。而其在输出信息方面的优势则可以在课堂的归纳、引申、拓展时起到重要作用。
三、加强软件建设
要想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除了需要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式上加以改进之外,还需要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播放环境方面下功夫。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不能仅满足于背景的美观、声光影等媒介的丰富,更重要的在于课件的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课件的结构要灵活、易控、方便使用,以便教师根据具体的课堂进展随时调用任意内容进行播放、演示。与此同时,课件也要避免太过复杂,以免造成教师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运行控制上。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和自身修正性。可以将超文本结构引入到课件中来。超文本(hypertext)是多媒体技术系统中一种特有功能,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等其它媒体信息,那就形成一个超媒体系统。这一技术能够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法带来巨大的改变。人脑的思维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同一教师讲授,而不同班次或同一班次的不同学生个体的信息反馈是不一样的,教学进度会按照不同的方向行进,利用超文本技术,课件中可以设计多向度的超链接,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授课情况和学生在信息接收、反馈时的不同反应,控制课件朝不同的方向展开,它也允许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内容之间进行切换。如此一来,课件的多路径之间形成了互补,也是对不同路径之间不完善的内容的相互补充和修正,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交互性、更加灵活,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声并举、音画同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高。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到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教学,确实使很多未曾深涉多媒体教学的老师眼前一亮,甚至觉得“这才是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除此之外,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还可以与计算机专业教师配合,开发更加适合人文课程的教学软件,弥补人文课程教师在技术掌握上的缺陷,也可以组成课件制作小组,建设课件数据库,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将技术应用于教育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现代教育观念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毕竟是一种技术,它只能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它在教育中的定位只能是工具、是辅助,要注意扬长避短,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借鉴、相互整合,才能使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所起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合成.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136-137.
【关键词】学科专业理论;提稿;研究
学科专业水平是衡量院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专业建设是院校建设的龙头,牵动着院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教师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建设工作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如何发挥每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提升学校的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学术研究方向定位不准确导致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教师队伍是关键。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只有优秀的学术队伍,才能确立正确的学科方向。
现在院校教师都是硕士博士,她们在攻读学位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到了工作岗位后,有的忙于各种事物,有的自身所学专业和教研室的专业有一定差距,甚至差距较大,加之其它各种原因,很多人不能继续自己以前的研究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能尽快结合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原来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就会逐渐老化,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是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而新的成果没有产生,高学历人才就没有创造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导致了高学历、“低”水平。
二、结合工作实际,找准个人研究方向
学校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依靠每名教师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梳理前沿知识,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确立个人研究方向。在梳理前沿知识的过程中,会涉猎大量本专业的专著,这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研究水平的一个提高。只有找准研究方向,才能有目标,有动力,才能在所选方向孜孜不倦,不断进取。这样经过个人不断努力,在领域内取得一定教学、科研成果。每名教师的成果积累起来,整个学校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就会硕果累累。
三、在个人研究领域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发展
教师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每名教师的发展都将对校区学科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根据自己确定的研究方向,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个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制定好发展规划
每名教师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立足于工作实际,制定好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年轻教师可在教研室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助指导下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比如个人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无线电通信,那么可以先给自己制定一个三年计划或五年计划,自己要在这几年内上课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发表几篇学术论文,争取参与几个科研项目等等。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便于个人努力去实现,不要一味好大喜功,给自己制定虚无飘渺的计划,反而不利于自己进步。
(二)形成自己的特长
在制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后,每名教师要有目标地根据个人兴趣和所研究内容,形成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就是自己所“专”的方面。比如可以在软件编程方面比较“专”,也可以对硬件电路非常“专”,这个“专”要达到一定程度,要让大家提起这个领域就会想到自己,才算形成里自己的特长,才能走在这个领域的前沿。可以通过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等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长。每名教师都如此,教研室就会在本专业各个领域都有相关人才,整个教研室的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就能上一个台阶。
(三)经营好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