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5:43:51
导语:在成本控制的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 言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项目管理科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核心。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之内。进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成本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投资效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
2 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一些核算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而成本支出大,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1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2.2 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质量,工程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验收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全员来管理和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负责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负责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成本责任没有分解到每个管理人员,整体成本观念得不到很好地树立,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 上述问题在我国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通过以上分析,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手段无法实现现代管理的要求,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制约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目前清单报价环境下,一旦合同价款确定,工程造价就基本确定了,施工企业只有在项目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把成本控制在清单报价范围内,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为广阔地自身生存、发展空间。
2.3 成本核算水平低
成本核算水平低,把财务核算等同于成本管理核算,降低了成本管理核算效果。建筑业施工不是车间生产,项目部各种成本数据零散,收集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多未进行系统统计,而财务部门各种成本费用比较集中,因此,现行的成本核算以财务账面数据为主,以财务现有的各种支付、报销凭证作为成本数据的原始来源,除此之外,再考虑收集其他的成本数据。数据是成本分析的基础,不真实的数据不但不能帮助我们分析盈亏原因,反而还有误导作用,如同给问路人指了一条背道而驰的道路,其后果不堪设想。财务收集数据是从财务角度入手,根本目的是财务核算,而非成本核算,费用归集时间与成本核算时间也有时差,从而造成成本核算配比性较差,时效性差;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大部分是流于形式,只进行账账核实,不做账实核对,最终导致核算过程中成本不实,只有到竣工结算后才清楚工程实际盈亏状况,从而形成事后算账的弊端。
3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要达到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整理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3.1 强化意识、完善制度
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全员成本管理不仅要在思想上加强成本费用节约意识,而且要在制度上加以强化。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全员成本意识,另一方面是完善相关责任制度。要把项目的成本目标逐项分解到各项目班子、项目成本工作人员及全体职工中,让每一单项工程都要降低成本费用标准,每一项工作要制定费用标准,节奖超罚,用制度来培养和强化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教育和制度约束来达到人人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增强成本控制增长和促进成本降低的观念。
3.2 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项目实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备活动,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根据内部承包合同确定的目标成本。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个项目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成本计划,计算出保本点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成本的依据,使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行到何种进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
3.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
3.4 成本信息化管理
采用信息化系统是项目部做好成本管理的必要手段。适时使用和推广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搞好成本项目管理的基础。同时,随着影响成本升降因素的不断增加,项目各成本管理部门所要处理的信息急剧增多,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电算化手段进行成本管理,也需要业务人员不断总结、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
4 结 语
总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本控制的好坏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涉及投标至施工全过程,涉及企业层、项目经理层、作业班组等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所以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非常关键的工作,尤其是时间跨度大、规模大、施工技术和工艺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共同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和平、赵丙芬,工程造价管理中几个概念的界定问题,工程造价管理,2003
关键词:成本控制、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引言
多年以来,我们的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尤其是工程前期阶段的成本控制,所以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住工程的成本。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据有关资料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高,达到70%~90%,其次是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达到10%~30%,再次才是项目实施等其他阶段。目前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我国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如何才能搞好成本管理工作,只有实行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加强工程成本控制,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成本控制在批准范围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成本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控制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项目各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相当重要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变性是比较大的,因此,要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就必须采取一定且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
2成本控制的措施
工程建设前期阶段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点。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时候要全面考虑、综合调查,对方案进行对比筛选,尽量选择出完善合理经济的建设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后期的设计中出现投资超额的现象和情况。对于建设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要规定的合理,工程中使用重大的技术措施,对于方案就更要进行充足的分析论证。
2.1项目论证阶段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比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由此可见,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成本的前提。工程成本人员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力求资料的详实、准确。包括水电路的状况、地质资料、主要材料设备价格、原材料的供应地、已建类似项目资料等。并且工程成本人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保证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的准确性。
2.2施工图设计阶段
开展设计方案优化竞争,除以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安全适用为衡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标准外,还应加入经济合理节约投资等评判标准,抓住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控制工程成本的核心。提倡采用标准设计,标准设计是经国家及地方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它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应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工程成本最有效的途径。鼓励设计单位应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提套基建投资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推广控制的重点是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同时,应推行设计索赔制度,有利于保障设计质量和经济性。
2.3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成本与其施工组织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技术性文件,而且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关键就在如何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成本管理,必须把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重要环节抓紧抓好,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查。尤其需要对施工工艺、方案设计、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是否经济合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或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比较粗糙,流于形式,施工组织、方案、工艺的随意性很大,出现很多窝工浪费现象,使工程的费用不断增加,结果造成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失控,经济纠纷不断增加,导致投资效果比较差。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应该熟悉和掌握预算定额,并且要合理的应用预算定额,特别是要熟悉预算定额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以及预算定额分部分项的工程说明,熟悉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关注掌握预算定额中有条件限制执行的定额项目,重视特殊作业条件下工程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等方面情况。
2.4施工阶段
建设工程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数额大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任何变更,都会造成工程总投资的变化,从而很有可能影响一开始以招投标文件和工程建设合同为基准的投资预算、投资收益评估以及投资风险决策的严重偏离,特别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以及招标文件或新增项目而引起的工程变更,将会更加增大工程结算和投资控制的难度。对于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如果前期控制不力,后期成本控制难见成效,因为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如果手续齐全,其形式与内容均是合法的,所以这已经成为不少施工承包方获取超额工程利润的“最佳办法”。因此,严格控制变更和签证的出现,审查变更项目预算的编制,注意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这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种相对立的关系导致双方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获得项目投资的最佳效果。
3 结语
成本控制就是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工程成本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控制工程成本不光是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而且是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者份内之事。
由于大部分成本咨询专业技术人员原主要从事的是审价业务和预、决算的编制,在实施成本控制任务中所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导致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措施比较单一,方法也还不够系统、完善。结合工程成本的自身特点,深入研究各种成本控制方法,落实好国家、行业的政策法规,以取得项目管理中控制工程成本的预期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张虹。风电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管控要点分析。价值工程,2014.10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餐饮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竞争加剧、成本攀升等经营困境,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为了实现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转变经营思路、提升经营业绩外,有效控制成本也是提高餐饮企业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餐饮成本构成及特点基础上,寻找控制成本的各种有效措施,以期能为餐饮企业提供实际的指导。
【关键词】
餐饮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措施
1 餐饮成本的构成
餐饮企业成本构成较为复杂,名类繁多,要想对餐饮成本在总体上进行较好的控制,必须对其成本构成有明确清晰的认识。(见表1)
2 餐饮成本的分类
将餐饮成本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成本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而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
2.1 固定成本
如固定员工的工资、设施设备折旧费等。即当产品销售量有较大变化时,成本开支的绝对额一般相对稳定,并不随之增减变动。
2.2 半固定成本
如人工总成本、水电费等,它是由固定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变动而部分相应变动的成本,它与销售不是成比例发生变动。以人工总成本为例,宴会部员工可分为两类,固定员工和临时工,临时工人数不确定,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工资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此,人工总成本是半固定成本。
2.3 可变成本
如食品成本、饮料成本、洗涤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当产品销售量增加时,其绝对额同方向、成比例地增加;反之,随着销售量的减少,成本发生额便会作同方向、成比例的减少。
3 控制餐饮成本的有效措施
3.1 在原材料方面控制成本
(1)采购
采购原材料成本方面,首先努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价格。如有些企业已经实现农餐对接,既保证了采购成本的降低,又实现了食材的新鲜和品质。其次,采购部门要不断走访市场,不断进行询价议价,确保采购价格紧随市场行情,严防供应商虚报价格。再次,对供应商采取不定期进出机制,进行招标竞标,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2)验收
在验收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控制成本。一是品质,采购的原材料要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要坚决予以退还,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无谓的食材浪费。二是在数量方面,要严格把关,严控供应商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
(3)贮存
在贮存原材料方面,坚持FIFO原则(先进先出),有效保证现采购的物品得到优先使用,防止出现食材腐烂过期情况出现。有些餐饮企业开展每星期的厨房冰箱大扫除活动,将冰箱冰柜中的物品全部腾出,检查有无遗漏的、忘记使用的食材,有效降低了食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餐饮成本。
(4)生产
在生菜方面,坚持标准菜谱原则。对于每种菜肴的主料、辅料、调料的使用进行详细量化,严禁厨师根据个人经验判断食材的使用量。这样既保证了菜品的出品质量,防止因菜肴分量忽高忽低造成的顾客投诉;又能有效控制餐饮生产成本。
对于下脚料的利用与重视,是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的新举措。越是档次高的酒店,原料下脚料越多,因为它对于形状的追求越是要求完美。其实并不一定形整才美,自古以来的名菜也并非每款都是大块大料。所以餐饮企业可以专门对于下脚料设计一部分菜品,虽是变废为宝,档次却不低。例如,将很多蔬菜原应废弃的根部(菠菜根、香葱根、香菜根、蒜头根)洗净泥沙,略腌一下,调拌成凉菜。大块肉类和下脚料可以切成丁,炒肉碎。含水量低的蔬菜(如茄子、南瓜、土豆、香芋等)的下脚料可以直接蒸制成泥状菜品。
3.2 在人力资源方面控制成本
(1)对员工进行轮流换岗、交叉培训
餐饮企业往往出现旺季时人满为患、淡季时门可罗雀的境况,旺季时的人手紧张让很多企业难以应对。可以对各个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交叉培训,使一些后线或行政班组的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务技能,当旺季到来、人手紧张时可有效换进人员不足造成的压力。
(2)多种用工形式并存
由于工资、保险、食宿、工装等原因,餐饮企业招聘一名正式职工的成本远远高于临时工和小时工。因此,餐饮企业可以采取正式工、临时工、小时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方式,除在一盒核心和关键岗位外,在保留核心员工的基础上,在旺季时多招聘使用小时工和临时工,既能减轻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又能保证服务环节的流畅。
3.3 在能源方面控制成本
(1)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心
员工是餐饮企业节能的排头兵和先遣队,如果员工不能真正将节约用水用电等落到实处,一切制度和想法都只是摆设。企业要形成先进的环保意识,是员工在企业真正有一种家的感觉,让员工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下自觉自主地节约能源。
(2)自制储水池二次用水
餐饮业用水价格比普通用水价格高出许多,所以酒店用水是后厨很大的一块开支。于是想办法节约用水就成了后厨成本控制的内容。有些餐饮企业将水回收,二次使用。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在冲洗原料的水池下方打一个洞,引出一个小管子,下面再接一个大桶。池中冲洗菜的水流出后汇集于桶中,较干净的水(如洗菜水、化冰的水)和稍脏的水(如冲洗肉类的水或涮料盆的水)用不同的桶盛装。较干净的水可以用来洗稍脏一点的东西(如带泥沙的原料),或冲擦灶台;稍脏的水需要静置沉淀一下,然后用来打扫卫生,冲地、冲下水道等。
3.4 在其他方面控制成本
在其他方面如加强员工对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降低维修成本;出善的餐具管理制度,提高餐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破损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
总之,控制成本是餐饮企业已向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不断研究,深入探索,根据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加强制度建设和员工培训,才能在控制成本方面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邵宏.餐饮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J].河北企业,2008(7)
[2]赵怡琳.酒店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7(2)
[3]何桂萍.餐饮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建议.会计师. 2013(1)
关键词:生猪养殖;饲料成本;配种率;产仔率;成活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大,但是粮食价格逐年攀升,养猪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也不断增大,养猪行业属于微利行业,不管是种猪企业还是肥猪企业,都需精打细算,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时势掌握自己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为一名养殖公司的财务人员,深刻体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压力。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就养殖企业成本控制中可以采用控制措施和控制点加以简要论述。
养殖企业的主要成本构成:饲料成本、种猪成本或仔猪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成本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就是“饲料成本控制”、“多生”、“少死”、“提高成活率”等。
一、建立健全生产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体系
对于成本管理来说首先是成本核算,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生产成本数据的收集。这些数据来自于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及其分类整理,所以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制度、准确及时的记录和整理是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其次成本分析,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构成、成本动因的变化及影响成本变动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或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有效降低猪群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成本
养殖企业主要的成本是饲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80%,是成本管控的重点。因此,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选用营养价值较高而价格又低廉的饲料原料,找出营养全与成本低的最佳结合点,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保证饲料质量,避免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做到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也是有效降低猪场成本费用的有效方式。如果饲料不按配方比例使用,常见的有:一是加工料时不过称;二是缺乏一种原料时,轻易用其它原料代替;三是原料以次充好,如用湿玉米代替干玉米等。以上三种情况都会破坏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影响饲料利用率。日常养殖过程中还要做到定期净食槽,及时修理料槽,出栏猪及时掏净饲料,无饲养价值的猪要及时处理等,这些措施也能够有效节约饲料成本。
三、有效降低种猪群成本费用,提高种猪群的繁育能力
在养殖企业中如果采用本企业繁育仔猪的方式,那么合理有效降低种猪群成本费用显得就尤为重要了。在具体养殖中种猪群中种公猪与母猪的比例一般以1:40比较恰当。比例过大,闲置公猪过多;比例过小,不能满足猪群配种使用需求,两种情况都会出现无效公母猪,无效公母猪的饲养,浪费人力,浪费饲料,浪费栏舍等。在繁育工程中合理使用繁殖技术,一般可采用猪的人工受精技术和超声波妊娠诊断仪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降低空怀母猪数量,而且能够提高母猪配种时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种母猪细分不同生产期的母猪,空怀、后备、已配待查母猪、前期母猪、后期母猪、成年种公猪、后备公猪等。因为不同时期的生产种猪对日粮有不同量的需求,就要采取不一样的饲喂量。总之,种猪群要保证空怀猪少,耗料少,配种受胎率高,分娩率高,窝均产活仔数多,才能得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生产成本的正常合理。
四、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
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殖企业前期投入回报率,同时可能影响当期出栏率,成活率低会加大养殖企业成本压力。提高仔猪成活率具体方法如下:
1、防寒保温,寒冷是仔猪的大敌,做好仔猪的保温防寒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新生仔猪需要热量多,1~3日龄,30~32℃;4~7日龄,28~30℃;8~15日龄,25~27℃;16~27日龄,22~24℃。相对湿度以70%~80%为好。保温的措施以单独为小猪创造温暖的小气候环境为原则,因为“小猪怕冷”而“大猪怕热”,母猪在15℃气温下表现舒适。
2、固定哺乳次位。每头仔猪及时足量的吃到奶水是保证其发育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将体大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边奶水少的(体大仔猪按摩有力,能增加母猪泌乳量),将体小较弱的仔猪固定在前边奶多的,以弥补其先天不足。每次哺乳时以仔猪自选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原则,2~3天即可建立吃奶次位。
3、防止母猪踩压。有统计表明,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占整个哺乳期死亡率的50%~70%,而哺乳期因压死占死亡总数的40%~50%,可见出生仔猪防压踩至关重要。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在母猪栏内设保育间,仔猪出生后即放入保育间休息,定期放出哺乳,一般间隔1~1.5小时哺乳一次,通过3~4天训练可养成自由进入保育间的习惯;②设置护仔架和护仔栏,规模化的养猪场一般采用高床全漏产仔哺乳栏,可以有效的保护好仔猪和便于管理分娩母猪;③加强产房管理,保持产房安静,24小时专人看管,减少母猪踩压仔猪的机会。
4、加强断奶后的过渡期饲料饲喂管理,减少仔猪断奶应激。为了实现从哺乳仔猪到断奶仔猪的安全过渡,应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同时采用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益生剂等,能够有效提高猪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大大降低因腹泻等造成仔猪死亡。
五、加强消毒防疫措施,降低猪群的死亡率
养殖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猪疫,一旦发生疫情,可能给养殖企业带来毁灭性经营风险。所以降低猪群的死亡率,是成本管控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做好猪群的日常防疫消毒,特别是春秋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也是疾病瘟疫高发时期,一旦发生疫病,应根据所发生疫病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扑灭措施,以迅速制止和消灭疫病。扑灭疫病应该“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早”就是早发现、早上报;“快”就是快隔离、快封闭;“严”就是严格执行各种防疫措施;“小”就是尽量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即当猪群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站报告疫情,以便他们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诊断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同时病猪应立即单独隔离饲养,防止疫病传染给同群猪,必要时可以将猪群进行逐头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将猪群分成病猪群、可疑病猪群和假定健康群,并分别采取措施。经确定为传染病后,应根据疫情种类和实际情况,划定疫区进行封锁,进行严格、彻底、全面的消毒。总之,应采取一切办法将猪场损失降为最低。
总之,养猪行业是一个微利且高风险的行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做好成本控制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养殖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黄志坚编著:《母猪饲养新技术》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胡立芳、丁涛编著:《生态养殖百问百答》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3]李文勇编著:《降低成本出利润》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控制 有效措施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生存不变的主题,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保证项目工期、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将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也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作为主要控制内容。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要做到开工前计算出额定材料消耗量,施工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要考虑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且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控制要进行采购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之前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同时还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二、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三、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以表示其潜力之可贵。我国目前建安工程质量尚低,因而可以开发的“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四、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
建设工期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是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五、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
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控制 有效措施
一、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也是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作为主要控制内容。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要做到开工前计算出额定材料消耗量,施工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要考虑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且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控制要进行采购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之前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同时还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二、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三、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以表示其潜力之可贵。我国目前建安工程质量尚低,因而可以开发的“黄金”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四、组织连续、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
建设工期与项目成本的关系是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五、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在招标中使用有效报价技巧,以保证报价在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如在执行单价合同时,实用“不平衡报价”的技巧,通过对工程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在维持总价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正常报价水平,策略地降低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以便在竣工计价时获得可观的额外收入;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适当提高前期费用的报价,降低后期费用的报价,以便达到尽早收回建设资金,加强资金周转的目的。如果能做到“早收多收”,还可以大大减少可遇见的风险损失。
集团企业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组织系统,其财务成本控制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与集中控制或是分散控制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与集团企业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采取多级及多层结合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集团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集团企业作为高级的组织形式,其以一个或多个实力较强,而且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并由若干个在资产、资本和技术上具有密切联系牟企业组成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及契约关系,并以此来维持集团企业的整体权益,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作为其核心。
集团企业作为一种组织结构,其主要是以大企业作为核心,而在外围则由诸多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组成,具有多层次性。以经济技术和经营联系作为第一颗联合纽带,在资产联合上实行的是高级的、深层的及相对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在集团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同时又实施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以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为主。集团企业具有巨大的规模,雄厚的实力,可以跨部门、跨地区及跨国度进行经营。在集团企业内部,主要以金字塔型及围绕型的结构为主,而在这两种结构中,则主要分为四个基本的层次,即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
二、集团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原则
1.经济原则
在集团企业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采用经济原则的关键是只对重要领域内的关键因素进行控制,并不会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周密控制。通过履行经济原则,可以有效的达到降低成本及纠正偏差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失误的发生,需要承担失误责任的人,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来及时对失误进行纠正。利用经济原则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还需要落实好例外管理原则,简单的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控制,但对于各种例外情况要给予充分关注。同时还要履行好重要性原则,对于一些重要事项特别关注。只有这样在经济原则要求下实施的成本控制才能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2.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集团企业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履行的重要原则。主要是指需要个别设计成本控制系统,使其与集团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集团企业成本控制系统设计时要避免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因地制宜即要求与特定企业的特点要相适应。因为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新企业与老企业之间,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等在管理、组织结构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各企业情况不同其管理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不可能一种成本控制模式适用于所有企业。
3.全员参加原则
企业在从事任何一项活动中都会有成本发生,同时也都需要对成本进行控制,使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企业内的所有职工都负有成本责任。可以说企业成本控制是所有职工的共同任务,需要企业上下共同努力来完成成本控制的任务。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在树立良好的成本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节约成本的良好的习惯,在工作中具有合作精神,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准确的对成本控制信息进行理解和使用,并对工作进一步进行改进,确保企业各项成本的降低。
三、加强集团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在集团企业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理对职权进行划分,严格对费用进行审批,确保成本核算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集团企业中,通过建立分级控制,充分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对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做好其落实工作,确保成本指标分解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使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综合性增加,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2.提高企业全员的成本意识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明确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中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力来确保企业成本的降低。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自我价值能够得以实现,从而使企业管理成本能够降低。
3.加大内部控制力度
企业要做好审计监督,同时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约束机制和激励制度,使企业能够从多个方面做好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各种经费严格控制和核算,在确保顺利生产的前提下,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但更重要的是应该采取制度控制,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减少经营风险。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施工项目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其中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
(一)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获取工程项目的开源阶段,是企业取得经济利润的基础。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是编制竞争力强的投标报价,即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进行项目成本预测,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投标报价。具体而言,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结合施工现场勘查和工程特点,预测投标成本,从而计算出整个工程预计的成本价。再综合竞争对手的情况,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就能心中有数,此报价的竞争力优势明显,能为企业取得合理的利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项目中标后,紧接着就应该做好成本计划,将其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依据,此阶段成本控制工作表现得更为具体和细化。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指导项目施工的主要依据;然后结合当地的市场行情和工程自身的特点,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并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这样的目标成本计划,反映了施工企业先进水平,用这种标准进行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各项费用的控制和成本分析。如果项目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下,那么再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项目的预期利润再丰厚也无任何意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全面实现成本预算目标的根本保证。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要从影响成本的各重要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结合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1)材料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2)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加以控制。(3)机械费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合理进行配置,尽量避免设备资源闲置。(4)管理费控制;尽可能实行一人多岗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四)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含对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的控制以及工程尾款的回收。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在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评价的同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的实际情况,注意总结成本节约的经验,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改进和完善决策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中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强化意识、增强观念。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迎合建设单位“喜高好大”要求的倾向;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概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两结合”的脱节状态。
2.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充分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了解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地形地貌,了解工艺设备流程,了解新型建设材料及性能。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设计部门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用户对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按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使工程造价不突破造价限额。
4.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
(二)项目实施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房地产项目有了正确的决策及优化的设计方案,那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内容。一般建设项目的施工费用占整个工程的造价的60%~70%左右。在施工阶段对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合同管理,规范招投标活动。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对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重点放在招投标活动与施工合同条款的确实上。在招投标中,作为工程造价人员必须要先期做好准备。确定在合理的施工期限内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因素,明确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范围,在合同条款约定上一定要谨慎细致。积极推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减少施工合同纠纷。
2.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时施工阶段影响项目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因而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及控制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变更因尽量提前,防止产生施工损失。尽可能在施工实施之前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工程造价核算,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不合理的设计变更,项目的设计变更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并有充分的理由。
3.严格现场签证的审查。在房地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现场鉴定一定要严格把关,甲方代表及监理人员不能盲目鉴证,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鉴证,一定要现场认真审核,特别是对施工方在鉴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鉴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的现象也要严格审查。
(三)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建议
1.加强安全管理。项目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一定要有所保障,在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度现场安全加强管理,防止和避免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少成本支出,有很多企业的经济利润就是因为疏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以经济效益一落千丈。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不要因为疏忽管理而影响到项目的成本控制。
2.加强质量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生产质量是企业重中之重,如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质量不断的出现事故,这个企业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生存下去,不仅没有效益可言就连企业的信誉也将毁于一旦,在施工过程当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检验和各职能部门人员的技术素质,把质量管理深入加强,严格把好质量关,争取在检验的时候一次通过,避免了重复作业的情况发生,大大控制了质量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企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国与国之间、国内各大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从而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日益加剧。从抢占市场份额、争夺客户资源到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这些环节无一不需要企业付出更大的成本。在经济学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因此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实施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
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挣脱了传统成本控制的束缚,不再将目光放在降低成本绝对值、节约材料上面,而是将成本控制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企业期望投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超出预期的产值,这就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能用低成本创造出高产值,要想解答这一问题,就要充分考虑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只有成本控制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够用低投入换来高产出,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成本控制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生产要素,不仅能缩减产品的投入成本,为带来成本差异化优势,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成本控制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由于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净利润,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奠定基础。
2.成本控制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压缩生产环节的时间以及成本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3.市场每天都在千变万化,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从容的应对市场的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场对企业的影响。
4.成本控制是企业拓展创新能力的源泉之一,企业要想加强成本控制就要不断的寻找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而缩减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成本的投入。
三、企业成本控制的要点
成本控制的环节很多,但是要分清成本控制的主次,否则如果在次要的成本控制环节投入较多,而将主要的成本控制环节一带而过,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下面主要介绍成本控制的要点,以便企业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1.重点控制成本中高比例部分
成本控制有很多方面,不能因为成本控制的环节多而分不清主次,在进行成本控制之前,对成本占用率高的部分、人力投入较多的部分做上重点标记,工作进行时先对标记的重点环节进行投入生产,从而能够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
2.重点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要点
重要生产工艺是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标准动作、工序研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在生产环节提升企业竞争力。
3.人为可控制费用的节约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有些费用是必须要投入使用的,而有些是可以通过人的作用,进行人为的控制,如材料的采购费用、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办公费以及员工的差旅费等,对这些费用的严格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
4.完善成本控制激励与奖励制度
企业应根据企业的需要,完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鼓励每位员工积极主动的控制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
四、市场竞争下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1.研发新技术,提高生产率
针对关键生产环节、重点工艺的生产技术落后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知识体系,制定标准化的动作来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研发新技术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2.应不断优化企业作业流程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作业流程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并实现生产协作时的应付、习惯性动作,是企业最高管理层为企业运营设计的生产程序、环节,企业依靠这个流程来实现对产品质量、数量、时间等方面的限制。由于企业最高管理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必须假设80%的细节能够通过预设的流程完成,达到期望的质量、数量、时间要求和成本控制。否则,最高管理者必须逐个部门,逐个员工、逐个环节地监督质量、数量、时间、成本,增加决策负荷,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作为企业必须按照企业的意志和优化标准,根据企业不同部门、众多员工的工作习性出发,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管理等措施,进行作业流程的优化,保证企业作业流程完成预设的生产任务、生产目标。
3.降低生产材料的浪费和消耗
生产材料是企业成本的重要内容,所以生产材料能够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的投入,有效杜绝材料的浪费和降低材料消耗是最直接控制成本的方法。
4.建立材料节约体制以及员工激励机制
完善健全的材料节约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促进成本控制的实施。
5.节约生产设备能源的消耗
当设备工作中长期处于限制状态,生产工人离职岗位的情况,一定要将设备关掉,从而节约设备能源的消耗和降低机器的磨损程度。
6.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
压缩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如材料采购费用、差旅费用、车间水电费的支出等等,从而节约企业的其他费用支出。
五、结束语
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时,要加强成本控制与其他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要将成本控制深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企业能够全面、系统的控制生产成本,为企业成本控制思想的普及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熊晓梅.基于竞争力提升的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商贸,2011,24.
[2]马静.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