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3 11:20:35
导语: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基本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础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结构划分为以下四个领域:
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涉及计算机硬件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工作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涉及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
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涉及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与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辅助设计技术、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信息系统开发:涉及较大型信息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特别是网络应用软件的架构技术),以及软件开发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围绕知识结构的四个领域,将其所涉及的一些理论与技术系统的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基本概念的“博学”“审问”,即需要牢固掌握大学生必备的计算机通识性基础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概述、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基础。
第二阶段要求技术与方法的“慎思”“明辨”,即需要深刻理解具有共性的知识领域中的一些技术与方法,主要有程序的控制结构、基本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
第三阶段要求应用技能的“笃行”,即要求熟练使用一些可视化编程环境以及掌握程序的测试与调试等技能。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
由于不同专业所涉及和要求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采用“1+X”方案,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每门课程的总学时数可划分三部分:理论课学时、课内实验学时、课外实验学时。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四年课内外上机学时(不含毕业设计(论文)上机)不低于400学时,人文、管理、外语类专业学生不低于200学时。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采用以下不同方案:
(1) 电子/控制类专业
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方面,偏向于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讯等,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等。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
(2) 科学计算类专业
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多媒体与人机交互技术等。具体方案如表2所示。
(3) 信息管理类专业
对一般程序设计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理解,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在“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体方案如表3所示。
(4) 辅助设计类专业
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与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体方案如表4所示。
(5) 基本应用类专业
在“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信息检索与分析方法。具体方案如表5所示。
3题库建设
题库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教师在设计题库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合理制定课程考试标准,科学把握考试的合格标准,引导学生按照专业、课程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众所周知,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常规手段,所以每到考试前出试卷时,教师总是为出一套好题费尽心思,既要几乎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每个层次的题目都有,还要难易程度比例适中。为了使考题真正能检验教师的授课水准与学生的掌握程度,更为了严密考试程序及提高组卷的效率,学院及时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题库管理系统。此题库设计实现了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并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和动态发展等特性。在课程考核标准的把握、命题质量的控制、参数估计和试卷生成模型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入库的题目在内容考核点、重要性、认知层次、难度层次和题型等方面的分布要有合理的结构,以保证生成多套平行试卷。该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快速算法具有高效的组卷能力,并具备对所组成的试卷自动进行分析的功能,同时为教员提供了试卷批改后的试卷分析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国兴.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经过三年大学生活中,我积累了充分的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能力有了提高,也让我在心理上有了质的飞跃. 我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奉献精神, 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即将成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十分渴望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能力。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 《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现已具有较强的财务处理能力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我深知未来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我自学了多种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autocad、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等上网工具,并能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运用foxpro进行数据库开发。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独立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将挥手告别学校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1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系统的软硬件不受破坏,确保系统中数据不因恶意攻击遭到破坏,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正常运作,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具有完整性、保密性、可审查性、可控性等特点,要利用网络安全的特性为建筑企业服务。作为企业信息化标志的网络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确保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2建筑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操作硬件欠佳造成网络瘫痪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五部分组成,这些物理装置构成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前提条件。软件主要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文档及程序。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媒体工具软件、操作系统、图像工具软件等。其中,操作系统是较重要的一种软件。操作系统既是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也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接口,它不需要用户进行具体操作。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安装时就存在,它直接管理并控制着软硬件系统资源。操作系统的设置考虑最多的是运行便捷,安全性方面考虑的较少。操作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必然要开启一些系统,安全隐患就会凸现出来,这种安全隐患是无形的威胁,不易察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造成网络崩溃,网页无法继续访问等问题。建筑企业需要网络进行工程计算和其它辅助工作,一旦网络瘫痪,会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进程。
2.2网络结构漏洞引发攻击入侵
网络结构是参考开放系统互联对通信系统进行的整体设计构思,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通常,企业的网络与外部网络相连接。建筑企业部门众多,网络覆盖面广,运用广泛。因此,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大。很多入侵者利用外部网络结构存在的缺陷侵入到企业内部网络结构中,进行一些不法活动。外部网络结构一旦受到攻击,与它连接的所有单位的网络都有被入侵的危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防范意识,办公系统未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内部网络结构的漏洞入侵攻击,造成企业电脑无法正常工作。企业内部只要有一台电脑被入侵,其它的电脑也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容易被盗取,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如今,企业被黑客入侵的比例越来越高,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网络结构的安全保护,从源头上保证网络结构的安全。
2.3网络应用不当致使信息泄露
网络应用就是利用网页浏览器进行操作运行的应用程序。要进行网络应用,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用好网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各种工程资料、数据、客户信息都非常重要,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如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员工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数据泄露或被篡改。网络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危害巨大,有的人在网络投放病毒,致使电脑死机、造成文件丢失、信息泄露。这些不当的网络应用都会为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安全必须做好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谨防信息外泄。
3增强建筑企业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3.1严把安装程序,完善硬件设施
若想建筑企业正常运转,必须要保证企业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不仅仅是单点安全就可以了,整个信息网络的安全也格外重要。这就要求企业从计算机操作硬件这个源头抓起,完善硬件设施,降低操作硬件带来的风险。计算机的物理装置是基础,在安装之前要进行检查,确保硬件装置的完整性。必须提高计算机的配置,特别是建筑企业,企业信息资料保密性较强,一旦泄露,影响巨大。操作系统安装的过程中不要将所用的系统都打开,这样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只开启需要的软件系统就可以。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漏洞。计算机安装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网络运行,必须严把质量关和程序关,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软硬件系统的加强,能够有效避免因设备配置过低引起的网络瘫痪,防止黑客攻击,确保网络高效运转。
3.2建立准入控制,谨防攻击入侵
黑客攻击已成为威胁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黑客找到企业网络的漏洞和缺陷,对其进行攻击。单纯的主机防护技术只能保证主机自身的安全,无法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要通过设立网络准入控制机制,限制访问条件,谨防攻击入侵,确保企业整个网络体系的安全。网络准入控制技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通过强制执行网络访问的方式开展,具体操作流程是当主机需要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结构时,准入控制系统会对主机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检验合格就可以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中,即使进入企业网络系统中的主机也需要再次检验,经过多次检验,主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若检验不合格就会被系统隔离出来,并对用户进行相应的信息提示,让用户作出反映。还可以引入防火墙,它是应用较多的网络安全设备,抗攻击性强,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严控网络信息。防火墙有不同的级别保护,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级别的保护。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确保主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网络安全事件,还能增强企业整个网络的安全。
3.3引入检测系统,强化信息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积极主动监控网络传输信息,在发现可疑传输时能够及时采取反映措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它具有实时性,可靠性,是一项实用型极强的安全防护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较多的过滤器,通过这些过滤器进行识别和拦截。当攻击出现后,入侵检测系统的过滤器就会发挥作用,对各种数据包进行分类检查,确定安全后,数据包继续前行。未被识别的数据包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通过层层筛选检查,保证数据包的安全。建筑企业的信息安全极其重要,为防止信息外泄,必须引进入侵检测系统。此外,可以禁止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开启的系统多固然好,但也存在弊端和风险,要综合考虑,禁止不必要的服务,降低建筑企业网络风险。
4结语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
1.引言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内容更新快、学科交叉多、应用范围广、实际应用性强的学科,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拓宽和加深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以致用。目前,社会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意见最多的就是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因此,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主流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1]。在高校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常通过课内实验、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
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方面,许多高校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来完成,所开设的实验教学也只是完成理论知识的验证,就算有综合性的实验也只是课程中几个知识点的共同应用,学生基本不能深入了解实验的原理,甚至不了解实验的目的,就去完成实验。另外,面对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校对实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变化认识不够,投入资金不足,无法与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面对新型设备及没学过的软件无法完成工作,达不到工作单位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如何培养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了探讨。
2.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教学
2.1计算机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实验教学
很多高校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导论”类的课程,该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两方面的内容。一些高校认为该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是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错误地认为目前的学生已经处于信息化时代,文化基础对于他们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加之没有很好的考评方式,导致学生在学完该类重要的计算机前导课程后仍是一片茫然。
对于“计算机导论”类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上来。在这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上,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教师可以结合目标进行教学,先为学生设定每次实验目标,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逐步摆脱实验指导书和大量的实验讲授,结合课外实验和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安排比较充分的实验时间和创造实验条件[2,3]。当然,最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验考核也必须跟上。另外,因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迅速,更新快、种类多,所以培养学生自学各种硬件认识和应用软件使用的能力在此类课程中很有必要。计算机体系方面的实验也非常重要,毕竟学生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后面所要学的知识有一个了解,从而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方法。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教学,可以采用范例教学或网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对计算机体系中的各分支,可以用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范例教学;针对学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机体系中相应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计算机专业类课程的实验教学
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硬件和软件方面课程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的各种技术,可以培养其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如果将计算机专业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这样会导致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就只是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进行验证性的完成,即便有个别实验涉及本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实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附属,所有课程都只进行理论考试不进行实验考试,实验的考评成绩则以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由任课教师给出,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完成实验中认真与不认真所得的成绩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没有认真做实验的动力[4],使学生为做实验而做实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教师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应用和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的知识,会合理组织数据和设计算法,熟悉多种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具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教师就应加强实验教学。
首先,教师要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验教学应该独立作为课程进行安排,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同时实验教学又不能偏离理论教学,在拓宽和加深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应通过实验对所授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的结晶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力,也就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
其次,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个目标要与社会需要接轨。教师培养目标过于广泛,会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计算机的学习面过宽,使学生不能有充足的时间突出自己的专业,强化自己的技能。就程序设计课程来说,很多社会需求的软件开发语言学生都学过,但很多学生只限于了解、熟悉,不能使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习的知识不能成为学生择业的筹码。“学生不符合需要,顶多算半成品”[5]是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的评价。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高校没有一个具体、详尽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会被市场接受,学生就业难也就成为必然的现象。
笔者综合考虑各种现实条件情况,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互相配合实施。一方面,将验证类实验教学安排在校内进行,以独立的课程形式,由高校统一安排教学,统一管理,纳入学生的课程考核。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减少高校和学生的资金投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实验。验证类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基本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要求,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企业实训,为学生搭建模拟社会环境。当然,教师也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性质的认识,以及对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的体验,了解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课外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室开放进行课外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7]。学生在课外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当然,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教学的进度对学生进行实验内容安排,毕竟仅通过课堂上安排的实验时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在内容掌握的深度还是知识运用性上都远远不足。
另外,为了让部分优秀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教师可以结合社会需求,举行一些学科比赛和科技竞赛,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检验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同时,比赛是培养、展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平台,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结果检验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企业专家,组织与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环境进行项目开发等与社会应用密切相关的专题实施项目实践教学[3]。这样可以使学生处于真实的社会应用的环境和工作流程中,使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学会融入社会。
4.结语
笔者就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教育改革作出了一些思考和探索,首先,高校和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它,要给予硬件和软件的必要支持,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和社会现实需求的特点选择真正适合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于一些社会需求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定期聘请社会人员进行有关此方面的讲座,或邀请社会相关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部分实验课程教学,尽量减少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智喜,唐学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10:103-105.
[2]刘越,陈怀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5,23:145-148.
[3]闭应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91-94.
[4]吴起凡.计算机软件课程实验教学考试试点及结果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32-135.
[5]王华东,任志考.关于高校计算机本科教学改革中实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7:101-102.
[6]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38-140.
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发展尤为突出。早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没有实质性开展。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课程,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掌握知识应用范围和技能需求。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看重的一项指标,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但现状是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校本科生开设计算机课程按专业不同设置不同,计算机基础(C语言)、计算机基础(VB语言)和计算机基础(VFP数据库)。课程分一学年完成,第一学期教材为张福炎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数据教程》和《计算机操作office》,主要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组成、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数据库和OFFICE操作部分。第二学期为程序设计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编程基本思想。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等级考试证书,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排版、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工作岗位的计算机能力需求。因此,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容忽视。
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把学到说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以致用,比如通过论文排版的练习,体现word的相关功能。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项目,让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就业能力。
在培养实施安排上,一是注重计算机常规操作能力培养;二是加强学生的硬件知识和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文字排版、表格和图形制作、文稿制作的能力;四是加强Internet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五是加强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六是加强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课程学习。为了提高实践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实践培养环节。以项目驱动为导向,实现个性化培养。
因此制定培养思路如下:
1、设计任务。教师在每堂课讲授之前,挑选一个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任务,比如word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完成毕业生论文排版任务。
2、分解任务,形成项目。根据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安排,要将设计好的任务分成独立的阶段性项目。这样可以逐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毕业论文排版可以分解为:论文形成、字体段落、格式刷使用、图文混排、分页分节、页面布局等等。
3、严格考核,规范操作。在实践操作部分,要求每一个学生按时完成,鼓励学生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性。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进行模底调查方法,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依据。列举出计算机基础知识,如办公软件WORD的文字排版使用、 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使用等,了解学生熟悉的部分,主要了解学生使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根据学生调查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入学新生,先根据自愿原则参加摸底考试,然后再根据结果对学生分层次培养。把基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直接进行更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把基础差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基础的计算机能力提升,比如熟练的键盘输入,简单的word排版、excel表格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及上网搜索能力培养。这种分层次的培养方法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主动性和目的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
总之,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计算机应用的方方面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营造师生共同交流,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性别: 男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户籍: 广东-惠州
年龄: 23
现所在地: 广东-惠州
身高: 167cm
希望地区: 广东-惠州、 广东-深圳、 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 财务/审(统)计类
寻求职位: 会计、 会计助理、 其他
待遇要求:
最快到岗: 随时到岗
教育经历
2008-09 ~ 2011-06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电算化 大专
2005-09 ~ 2008-07 惠州博罗高级中学 政治 高中
培训经历
2010-09 ~ 2011-01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综合岗位模拟实训
2010-09 ~ 2011-01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会计电算化业务实训
工作经验至今1年6月工作经验,曾在3家公司工作
**公司 (2011-12 ~ 至今)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会计助理 岗位类别: 会计助理
工作描述: 2011.12-至今,在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任会计助理,主要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发票的填开;对每月供应商、加工商的账目进行核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公司各部门费用预算的管控;公司6S的管控;工资的核算;凭证装订,资料保管;以及其他日常工作事务。
**公司 (2011-08 ~ 2011-1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快速消费品
担任职位: 仓管 岗位类别: 仓库管理员
工作描述: 2011.8-2011.12,在深圳美妍汇商贸有限公司任仓管,主要负责公司仓库的库存管理。在公司任职期间,参与过公司举办的“聚划算”、“付邮试用”、“双十一”等几次大型网络销售活动。熟悉仓库进、出库流程以及管家婆系统的基本操作。
**公司 (2011-04 ~ 2011-07)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其他金融活动
担任职位: 实习生 岗位类别: 税务专员/助理
工作描述: 2011年4月-2011年7月,在惠州市众益税务师事务所任审计实习生,主要负责审计工作底稿的输入,凭证的抄写,和相应的审计报告。期间,曾多次随所长外出到企业中进行审计。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计算机水平: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的运用。
技能专长: 1 获得英语4级证书,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2 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通讯设备基本知识;获得计算机一级证书,熟悉office办公软件。
3 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熟悉金蝶、用友软件的使用。
4 精通普通话,有较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一般
英语水平: cet-4 口语一般
英语: 良好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财务、金融等。
其他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应用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25-01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根据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职校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职校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自行编写适合当地应用人才要求的实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职校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讨论,对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本校实训场所实际,进行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二、确立合格+专业+特长的培养目标
用人单位对职校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职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职校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一)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毕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周便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教育,告诉学生职校学校各个阶段,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这个专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抽象的理论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快乐,愿意跟你学、跟你练,否则学生会在每天的游戏或聊天中度过。
关键词: 网络管理;网络文档;网络安全;维护方式
在新时期的学校网络管理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网络越来越重要,网络的规模、复杂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网络有良好的性能,必须使用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监视和控制网络,即对网络进行配置,获取信息,监视网络性能,监视和管理故障以及进行安全控制。作为学校,网络管理也很重要,学校有自己的网站,我们信息技术组也做了自己的相关网站,这些都要求全天正常运转。学校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就是保证所维护管理的网络每日正常运转。
一、建立网络文档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想有的放矢的进行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先建立网络文档,这是因为有很多情况要求网络管理员必须全面而一贯地记录网络的情况。当网络突然出现问题而必须马上排除,有了一份详尽、及时的文档,查找问题和维护系统的时间都将大大缩短,许多错误和混乱也可以避免。
二、网络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在学校里,网络管理员有可能要同时管理服务器、维护网站和全部共享的网络资源。在这种条件下,网络管理员的责任是相当直接的。保持所有资源连接、运转正常,维持网络畅通,维护网站,使网站能够正常运转,防止病毒入侵等等,都是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因此要了解系统的配置,用户及权限、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新特性活动目录的管理,组策略。网络资源的监控、系统环境的设置、磁盘系统的管理、防护服务器的软件选择及安装。
三、软件的管理
软件管理包括添加新的软件、升级现有的软件和删除过时的软件。如果要在工作站上安装新软件,应该先做一个安装测试,并记录下每一个步骤。测试新的安装在典型的工作站上是否会出现问题。如果认为满意,就在每一个用户的计算机上都重复安装过程,保证一致性。如果在每一台工作站上都使用相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一致性的安装应用程序非常简单。如果网络上用户过多,可以考虑使用某些特殊的工具来生成软件自动安装过程。如Microsoft系统管理服务器。
软件永远不可能完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厂商在告诉消费者关于软件补丁这一方面做的不好,他们指望用户定期到它们的站点去找公开的补丁程序。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设备的驱动程序,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有无升级的提示,在服务器上都要进行这一工作。
四、管理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网络协议的介绍,常规加密的基本知识,公钥密钥加密的基本知识及数字签名,身份难验证,用数字证书进行邮件加密实验,全面讲述在环境下实施网络安全对策,系统下各种漏洞、攻击类型和防御方法及 安全配置方案(系统安全、IE安全、邮件的安全等)。
计算机网络中最贵重的是什么?不是设备,不是计算机软件,而是数据和信息。任何设备都有损坏的可能,任何软件都有过时的时候,设备损坏可以重新购置,软件可以更新,信息和数据一旦丢失,损失将无法弥补。多少大公司因为没有备份好数据而花天价来恢复数据,因此网络管理员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要想保证网络的安全,做好边界防护的同时,也要做好内部网络的管理。
总之,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每天的工作是繁杂的,要做好上述的内容综合起来是一个从网络客户端、服务器端、网络平台三个层面对一个IT的基础构架进行规划、运行与监测、文档记录与备案等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工作,规划要占相当大的比例,即由于网络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的复杂性决定,网络的管理也要分层次,分责任地安排工作。通常网管员的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每天要做的工作要求非常细致,但这种网管工作的经验积累对于日后的从事相同工作来说非常有价值,能承担大型网络维护与管理的网管员通常是要有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因此作为网络管理员,要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吴卫祖.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北京交通大学
[2] 王松.网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3] INTERNTET.网管论坛
[4] 晏蒲柳.大规模智能网络管理模型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3)
一、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就目前情况来看,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下列问题:
1、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让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理论实验教学的倾向。实验课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2、教材滞后,实验条件差。当前计算机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不少内容已过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此外,由于资金问题,更新换代缓慢,致使许多新的技术和软件难以让学生掌握,也影响了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3、计算机实验模式呆板。就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只停留在巩固、消化、理解理论教学的水平上。从实验内容上看,单一的基础型、知识型、验证型实验占多数,综合型、设计型、开拓型、研究型实验较少。 大多学生局限于理论教学所举范例的验证,只要课堂上老师讲的和书本上有的例子在计算机上输入验证完毕就算完成实验任务。这种所谓的“实验”使学生深感厌倦,没有一点兴趣而言,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放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 包括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到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 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实验管理经验, 本文提出“平台+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在局域网的基础上, 构建开放的实验平台, 为学生营建一个宽松、有序、资料丰富的服务环境;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体系,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重组实验项目, 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根据与实验内容的联系度, 对实验项目模块化,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1、开放式实验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验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 做到既要有基本实验的训练, 又要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 而且在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等多方面也是开放的, 即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在开放实验室中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 学生在老师有限的指导下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 自己去设计实验内容, 自己去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和任务, 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发挥, 让学生自己从反复的实验中得到锻炼提高。
2、合理组织实验教材内容
在实验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应着重分析“三性”实验之间的关系, 对实验项目重新整理,保留部分验证性实验, 加大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基本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是入门的基础课。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能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的实验。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 从根本上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验理论不仅是各个实验项目所依据的具体原理,更重要的是对实验项目中的设计思想、测试方法、处理原则与实验手段的指导。重视实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实验教材的编写,在系统阐述实验中有关的实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如何运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水平上。
3、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改革,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