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12-13 11:20:36

导语:在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名牌群落;衍生过程;基本特征;生态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0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品牌生态视阈下名牌群落效应对区域品牌培育的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11YJC630117);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医药产业名牌企业群落培育机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20120655)

【作者简介】关晓睿,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品牌管理;

盛亚军,吉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吉林长春130117)

一、名牌群落的概念

(一)品牌、名牌的概念及生态学在品牌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早已比较成熟和统一。Philip Kotler将其界定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抑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作用在于使人易于辨认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本文所讨论的名牌特指名优品牌,即西方学者一般所指的强势品牌,其全部内容包括质量、品种、效益、市场、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等诸多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大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事物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使关系和谐。生态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环境的现象与问题。最早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Schumpeter的经济进化论,是他率先引入产品从创新到消亡的“周期概念”。1950年,Armen Alchian阐述了企业与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思想。David A.Aaker(1998)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中的种群和群落概念引入品牌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品牌问题的全新角度。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ynnB.U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指出品牌生活在经济、社会和竞争形成的生态环境中,并形成具有极复杂市场行为的品牌生态系统。2004年,张焱、张锐出版专著《品牌生态学》,系统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奠定了品牌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地位,标志着我国品牌生态学研究的日渐成熟。

(二)群落和名牌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层次,它强调了不同生物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而不是任意散布在地球上,是生态学重要的概念。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和其他生物单元一样,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形成的。

借喻生物群落,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名牌群落的概念。虽在名称表述上尚有差异,有名牌群落、名牌群体、名牌簇群等几种不同称谓,但是对于概念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群落”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将若干名牌在同一地域出现看作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态过程。我们采用“名牌群落”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即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所组成的若干名牌群体,它们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是彼此有序协调地聚集所形成的群落现象。

二、名牌群落衍生过程的生态学隐喻

(一)群聚现象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发现群聚现象普遍存在于地球生物环境中,并认识到某一地域内的生物总是相互依存,在一定规律指引下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同样,群聚现象也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即某些从事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时会集中于同一特定区域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名牌产品或名牌企业诞生,并且名牌聚集化成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通常情况下该区域能够平稳渡过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生态学原理,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由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群落的物种对环境要求大致相同,或者一个物种依赖于另一个物种而生存。根据生态隐喻的方法,产业区域内名牌企业的聚集过程与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的聚集十分相似。区域内各产业中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成员就好比散布于生态环境下的各个生命个体,不同的产业就好比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些不同产业内的名牌企业种群根据产业链条之间的配给关系在产业区域内生存与延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区域名牌群落。

主导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协作是企业生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在群聚区域内,既有主导企业,又有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机构组织。群聚恰恰可以提高企业间分工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区域内的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色,获得突出优势。在这样的生态集群中,正如生物种群一样,有竞争,也有协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但这种竞争通常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的是协作关系。

(二)名牌群落的衍生过程分析

从其产业集群内名牌企业聚集化成长的过程来看,与自然界中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十分相似。生物群落的演替是在同一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渐代替上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某一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名牌群落的衍生,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即无品牌阶段、领导品牌阶段、品牌丛林阶段、品牌种群阶段、名牌群落阶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群落。在资源丰富、工艺领先的某一地区,当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数量和程度时,随即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企业群落。随着群落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长,少数企业自创品牌,成为群落内的领导品牌。其他伴生企业成为群落内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而领导品牌企业则成为其中的稀有种,它们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群落内部的仿效、吸引、优胜劣汰,企业群落表现为丛林式和梯队式。依据企业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群落成员不仅有优势种、稀有种,还有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等。市场需求的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群落中的相似个体集合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种群,而品牌种群正是企业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组成的不同是区分不同企业群落的主要特征。企业群落中名牌企业的出现为名牌群落的最终衍生奠定了基础,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品牌价值使名优品牌得以凸显。作为企业群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名牌群落标志着某一区域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名牌群落的衍生就是企业群落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随着结构的变化,企业群落的功能也变化。尤其是名牌群落阶段,群落在不断为内部企业单位提供资源、市场、信息,完善群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也为它所在的产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名牌群落的基本特征

作为类生态群落,产业集群中的名牌企业群落除了具有品牌理论中所指出的单体名牌的效应以外,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类生物特性,这些类生物特性对于探究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打造强势区域产业品牌、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本研究根据我国典型产业群中名牌群落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发现,作为类生物群落的名牌群落同样应该具有生态群落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特征

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即外貌。例如,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产业空间聚集体内,由于各企业经营业务的基本类型及范畴决定了其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各产业内部的名牌企业由其发展及经营的基本状况决定其名牌的影响力度和辐射范围。名牌企业群落作为类生态群落,相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具有产业集群中企业群聚的基本特征,同时更为突出的是其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对外部产生的累积影响力。名牌群落以其业务范畴及名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呈现出一定的类生态外貌特征。

(二)名牌群落由一定的品牌种群组成

每个生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名牌群落是由产业价值链相互衔接的若干品牌种群组成的生命有机体,这些品牌个体以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同而构成同一种群。如同生物群落一样,品牌种群的产业经营范畴是区别不同名牌企业群落的首要特征,各个名牌种群经营的范畴及群落内不同名牌企业的数量及质量,是度量名牌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三)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类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等。名牌群落依靠产业价值链的衔接有机构成其群落成员组成。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的名牌企业并存,形成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名牌企业群体。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名牌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互补与竞争关系,共同生活在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

(四)名牌群落是产业区域内各名牌企业之间的有序组合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才能形成、维持和发展,而非物种的简单任意组合,名牌企业群落亦如此。群落内产业链上各环节名牌企业种群之间通过内外合作与竞争维持其产业链上的相对位置,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的环节及不能满足上下游基本供应需要的企业将被群落淘汰,名牌群落最终通过不断地适应产业环境要求而维持有序的生存与发展。

(五)名牌群落影响产业环境

生物群落会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包括光照、温度、水与土壤等在内的环境因素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名牌群落内部的名牌企业成员依其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而互补共生,其所在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产业制度环境以及群落外部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具有该名牌群落独自的特色,并为适应其有序发展而适时调整。

(六)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特征

名牌群落往往由于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名牌群落所分布的范围和环境也不相同。但是总的来看,名牌群落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不是任意的随机分布。分布范围的确定使名牌群落有了明显的边界特征,群落内外环境梯度变化的缓快,决定了边界的粗细。在多数情况下,名牌群落之间或名牌群落与其他外部区域都存在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边界较粗也即过渡带较宽的交错区有着明显的边界效应。

(七)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群落包括生物群落和名牌群落在内,都像一个生物个体一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都有它们发生、发展、成熟和衰败的生存阶段。所不同的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名牌群落在成熟阶段的后期,面临着死亡和变革的选择,变革的唯一手段就是创新。名牌种群如果能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更广阔的环境承载量,就能在蜕变中得到新生。

(八)名牌群落中不同企业种群有着不同等的群落重要性

在名牌群落中,大多数一般的企业种群对整个名牌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还有一些企业则处于附属和次要的地位。而少数名牌种群则决定着群落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有时会主宰名牌群落的进一步演替。因此,名牌群落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内部企业种群是否发挥着大小不同的重要性,必须朝着对多数个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初探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in conten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pose are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eliminar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尤其是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水利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在施工方面的管理,全面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管理的水平,使水利工程创造出更高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繁冗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依据工程合同控制项目工程的投资、竣工期和工程质量,对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进行协调。现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简要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1.1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管理。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构建业主、承包方和监理人员相互牵制的管理模式,同时发挥监理工程师的核心作用。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全面了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经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最终确定出项目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给予严格的执行。

1.1.2 在施工期间对工程的管理主要是指项目管理者协助项目法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承包和分包商,并对其进行资质审核;对于施工图纸经由设计部门、技术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进行综合会审,最终确定设计图纸;进行工程物资的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施工工期计划;依据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和工程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同时监察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检测安全防护措施等。

1.1.3 在施工工程竣工后,接受监理机构和主管部门对工程的全面审核,配合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对工程量、工期、工程款和技术资料等进行核实,整理相关的重要资料,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善后处理等。

1.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非常复杂,只有充分了解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工作方针和计划,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覆盖面较广、涉及的学科比较齐全;影响因素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自然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尤为明显;地区差异性大;由于缺少量化标准,施工管理的形式呈现多样性等特征。

1.2.1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对施工组织管理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一项水利工程是一个由多方面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含有很多单项工程,工程量非常大、涉及工种多,而且往往属于集中部署,多项单项工程几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进行,容易发生各个单项工程施工干扰,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统筹规划全局部署。

1.2.2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水利工程顾名思义就是用水流蓄洪,水流对整个工程施工影响非常大,在河流处施工,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等都是对工程的一大考验。筑坝蓄洪在河流上修建的建筑物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关系密切,施工质量的好坏密切关系着人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对工程负责,对人民负责。

1.2.3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安全因素

安全对一项工程来说至关重要,水利工程的质量因素影响着周围人民百姓的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爆破作业、水下作业等都是对安全施工的考验,确保工程的安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大任务。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安全检测仪器等配套设施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些都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为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的风险日趋加剧,对于投标费用的控制较难把握;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通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2.3 水利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手段和水平比较落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工程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都加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体制,这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要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与权力,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对施工的安全进行约束和管理。其次,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很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施工的标准和规范不够重视,加上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所有要将安全生产教育方面的培训落实到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重点加强对新进员工和安全管理的培训。再次,要重视对施工现场场地的安全巡查,将综合性安全检查与专项安全检查有效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管理隐患。

3.2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不可忽视对合同的管理,尤其对以下几点要重视:

3.2.1 要对合同进行预管理,即在签订合同前,严格审查项目的招标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立项和编制;

3.2.2 要遵循合同签订的规范和程序。在每份合同签订前,涉及到的内容都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会审,合同双方一定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保证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

3.2.3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要遵循合同的内容,规范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对施工的质量、造价和进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3.2.4 重视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合同清算工作。

3.3 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质量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根本,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寿命周期和后期的正常运行,但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涉及到采购、施工、监理以及原料林采购和工程设计等诸多环节,我们尤其要注重对关键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3.3.1 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各个组织和单位,要立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和要求,在不违反国家、地方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认真编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3.3.2 要把工程项目进行分阶段、分项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能符合合同的标准,达到用户的要求。

3.3.3 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对与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实时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现场施工的质量在实时监督和控制之下。

3.4 环境保护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一是要尽量避免“扰民”行为,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二是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对植被、水源地等方面的保护等。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期长,施工管理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全方位的施工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施工现场错综复杂、情况多变,对施工管理探析是个长期的工作,只有对施工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管理,整个工程才会有保证。

参考文献:

第3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师生互动式、体验性学习等;尤其是对话式教学更引人关注。

人类已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成为时代的话语。“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获取知识,并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话式教学”既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又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他们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情感信息,在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那么,在体育课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对话式教学,让体育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呢?为此,我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银城小学三(1)班为实验班,三(3)班为对照班,进行对比教学。经过研究前的调查,两个班可比条件基本一致,学习水平目标相同(水平二),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趋于接近。(见表一)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对比实验,通过实验法、问卷法、谈话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两个班在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差异,(见表一)在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表二)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践教学尝试,学校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多了,喜欢锻炼身体的学生多了,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身心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真正体验到了体育课堂的无穷魅力。

1.开展对话的首要条件是选择好话题

对话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因为对话时大家的心灵已经敞开,不仅在用语言交谈,更是在用思维交流。因此,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能引起所有人兴趣的话题,通过言语的交谈、肢体的交流,引发思维的碰撞。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创设一定的对话情境,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这样一问一答,虽然场面热闹,效果却甚微。

在研究中发现,在体育课堂中要想有好的话题达到好的对话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有利于开展对话教学的内容。

2.开展好对话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对话是文化的建构,因为对话需要摒弃等级、权利和权威,营造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文化。民主、平等是对话式教学的第一法则。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都需要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基础上,离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开了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可能有对话式教学。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圣人,而是与学生同样平等的个体,教学过程是在师生对话中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建立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要知道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嘀咕”“叹息或兴奋”是在提示教师:我有话要说。因此,只有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从表一中前后两次的问卷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变化是可喜的。

3.对话式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

对话是一种方式,是人们交流、学习、存在的方式,因为人们内心总是涌动着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基本诉求。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会。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体育课上有许多游戏和身体练习,集体性项目占体育课堂内容的重要成分,它需要师生、生生合作完成,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因此,沟通和合作是对话式教学真正显示生命活力的基本特征。

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进行的,而是与教师、同伴一起积极地互动、相互传递呈现彼此的知识信息的有效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生生个体互动、生生群体互动、师生个体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元互动过程的统一体。

四、建议

1.经常反思课堂中是否存在“无效对话”,是否存在为了追求对话效果而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的现象。

2.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为人们反省全球范围内环境与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总体性思考的角度。“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立足于这一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与现代西方以强调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图式、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而求得人类社会不断“增长”为基本理论特质的文化生态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第5篇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基本特征;诱发条件;诱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 A

水库诱发地震是一种异常的地震活动,通常指在当地库区某种特定地质条件下,水库排水或蓄水过程中,由于矿山坑道发生坍塌、修建水库、地下核爆炸或者人工爆破等外界诱发作用下,累积的岩体内应变能释放导致库区及其附近周边范围内发生的地震。早期在50年代末期,人们并没有过多的注重水库地震的发生与研究,直到60年代,全球范围内陆续报导了赞比亚——卡里巴、中国——新丰江、希腊——克雷马斯塔以及印度——柯依纳等大型水库地震,地震级别均>6级,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水库地震的破坏性才逐渐引起世界各地物理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越来越多。水库诱发地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其研究包括工程地质学、结构抗震学、地震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多门前沿课程学科,目前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诱发因素以及诱发机制尚未明确。

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1.1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类型

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根据多成因理论主要分为地壳表层卸荷型、岩溶塌陷型以及构造破裂型三种类型:①地壳表层卸荷型水库地震:地震发生的震级通常不会超过3级,一般无明显的发生规律,只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动力和卸荷应力即可在坚硬脆性以及断裂发育的岩体中发生。②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震级通常不会超过4级,地震的发生和地下管道系统以及岩溶洞穴的发育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一般只会在水库中分布有碳酸盐岩的地段出现。③构造破裂型水库地震:震级比前两种类型强很多,可能在4.5级(中等)以上,大部分破坏性较强的水库地震都属于该种类型。

1.2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

水库诱发地震是一类特殊的地震活动,在发震时间、地震频率、岩性条件、地震强度、断层性状、震中位置以及震源深度等方面与一般的地震活动都有所差异。

1.2.1发震时间及地震频率。水库蓄水环节与诱发地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70%水库地震的初震时间在水库蓄水后2-24个月内发生,主震时间和初震时间接近的占39.1%,时间差距较大的占34.8%,时间相吻合的占26.1%,一般主震发生在初震后1至数月最多。

1.2.2岩性条件。一般由砂页岩和碎屑岩构建的库盆水库很难诱发地震,碳酸盐岩分布的库段极易诱发岩溶型水库地震,而一些坚硬性脆的结晶类岩体容易诱发震级较弱的水库地震,如玄武岩、片麻岩以及花岗岩等。

1.2.3地震强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和气爆型水库地震的比例较高,一般最高震级在3级以下,世界全球范围内只有4例6级以上水库地震,16例5级以上水库地震。

2. 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条件研究

结合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条件主要包括断裂渗透、断裂构造以及构造应力等地质构造条件,同时也包括库水渗透、库水压力以及非应力等水作用条件。

2.1地质构造条件

2.1.1断裂渗透条件。库水向库基岩深部渗透极易诱发地震,岩体裂隙和断裂构造的规模及其发育、岩石的类型对库水的渗透都有一定影响。首先对于分布最为广泛的碳酸盐岩类坚硬质脆类岩体,它们经过不断运动,构造会受到一定的拉伸、挤压和升降的压力,使岩体完整性受到破坏,极易出现节理裂隙、断裂破损以及岩体断裂现象,加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长期流蚀作用,也会加快岩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发育,进而有利于库水的深部渗透。然后是花岗岩和火山岩,这两类岩体是继于碳酸盐岩节理裂隙以及断裂发育程度较高的岩体,在库域峡谷区,这些地质构造条件共同平行或交叉库轴时,库水极易从这些地带向库基岩深部渗透,并迅速扩散,一些具有含水能力的地质结构就会自动蓄水,从而软化岩石,进而在库岸及其周围地带构建积水区。长此以往,在水压力以及超孔压等水体渗透和荷载作用下,形成集中应力进行降低岩石的抗剪和抗压强度。

2.1.2断裂构造条件。一方面是由于大规模的断裂以及主干断裂带经过多次的构造运动,促使张扭性以及张性断裂的活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中新生代的边缘或断陷盆地的垂直方向构造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岩体的主干断裂及其派生的分支断裂形成较宽的节理密集带以及各种劈理带增多。

2.1.3构造应力条件。本文所研究的构造应力主要指的是初始应力,主要是为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提供干扰效应,一般主要是产生库水渗透效应和负荷效应,且数值较小。其抗剪强度比浸湿断层和干燥断层小得多,很难诱发4级以上震级地震。如果是在存在节理裂隙、断裂带的情况下,初始应力必须在几十兆帕的条件下才能达到4级以上。

2.2水作用表现形式

2.2.1库水渗透。库水的渗透作用主要体现在动水压力效应、水体荷载产生的张应力作用、孔压扩散效应以及由饱水岩体内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效应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水体荷载产生的张应力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库岸边缘主要表现的最大主应力是压缩性,而最小的主应力为拉伸性,库心周围的岩体最大。最小应力都表现为压缩性。同时在水体荷载以及岩体自身重力联合位移作用的情况下,岩体浅层的节理裂隙、断裂带等浅层面极易发生滑动,随水位升降的变化会使库水向库基层深部渗入,长期作用下,会有蓄水作用,形成新的应力带积累能量。

2.2.2库水压力。库水压力主要是指水库的库容以及水深等外部构造,加上水体荷载情况下产生的抗压、拉伸以及抗剪等水压力场,也会由垂直以及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形成的变形场。经国内外研究者对水库应力的研究计算,因水体的承载效应会让库心基底岩体达到最大沉降水平,导致库心和库岸及其周围岩体之间发生差异性的错位,进而破坏岩体内的应力平衡,从而产生荷载重力效应。

2.2.3非应力。水的非应力作用主要包括膨化作用、软化作用、泥化作用、溶蚀作用以及汽化作用等,本文主要对水体的软化作用加以具体阐述。在水库蓄水后会在水体荷载作用下,库岸边线的拉张应力会大大增强,也会形成体应变区,在水体的不断渗透以及地下表水不断运动扩散的作用下,体应变区的岩体会长期处于浸泡状态。久而久之,岩体会软化,岩体的抗压、抗剪强度也会相应降低。尤其是针对一些含有吸水性和可溶性较强的矿物质,部分年龄较小的沉积岩体,这些岩石的空隙一般较大,岩石的软化程度更明显。这些岩石中的粘土以及粉砂质颗粒遇水会急速膨胀,这种膨胀作用也会产生巨大的附加应力,导致岩石变形,破坏岩石的完整性。同时地下水会通过岩石的节理裂隙、断裂带深入岩石基底,在地热的作用下将液态水加温汽化,进而集聚能量。

3.对水库诱发地震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水库诱发地震类型、基本特征以及可能性诱发条件的研究,未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深度。①应加强观测和研究目前水库地震诱发的实例。首先应全面收集全球各地历年来水库诱发地震的资料,具体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地段发生水库地震的主要诱因、次要诱因,并详细分析这些诱因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②应加强库区排水、蓄水过程的监测。根据本文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研究显示,水位的升降变化与水库地震的发生时间以及活动性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水位下降时,地震震级会达到最强。③可多做一些模拟实验。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研究,研究人员可以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和以往已发生的地震实例,多设计一些模拟实验,将收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在实验室进行定量研究,只需要规定一些边界条件,可反复操作实验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机制尚处于探究、摸索阶段,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可能性条件以及其他诱发因素等应深入研究,尽量研究出可行性较强、定量化的预测模型,从而减少水库诱发地震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性灾难。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性道德;多层次特征;大学生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0-03

性道德特征同性道德本质一样,都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基础理论问题。理论清楚性道德特征,不仅是对性道德的更深入研究,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性道德本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性道德特征研究成果回顾

学界在研究性道德本质的同时,也在探讨性道德特征,并形成了一系列认识。第一,“性道德作为人类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人类道德的一般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性道德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性道德是全民性和隐密性的统一,性道德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1]第二,“性道德具有自然性……性道德具有社会性……性道德具有隐密性。”[2]第三,“性道德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这决定了它的许多与其他公民道德的不同特性。首先,是它的全民性……其次,是它的生理本能性……再次,是它特殊的社会性……最后,是它的隐密性。”[3]第四,还有学者认为,人类性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共性主要表现为,无论是道德还是性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本质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不可避免地受到上层建筑其他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社会的性道德规范都是来源于人和社会的需要,反过来又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所服务;性道德也有客观性、全民性、他律性和传承性等特点。然而,性道德在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性本身的隐私性决定了性道德的个体性和隐密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人们的性观念和性意识都是隐性存在,不公开交流,二是性道德规范难以具体细化、明文规定和公开宣传,三是的隐密性决定了人们将个体的视为极度隐私,而法律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从上可知,学术界在性道德特征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也相信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而且就上所述关于性道德特征的认识中,也尚存一些需要继续厘清的地方,主要是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的角度、根据还需要进一步清晰和细化,以达到对性道德特征的精细化认识。

二、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的思路

分析、把握性道德特征至少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性道德与道德、社会意识的联系与区别。性道德与道德、社会意识存在着一定联系,性道德属于道德和社会意识范畴,因而性道德就有着与道德、社会意识相同的一些特征;性道德又与道德、社会意识不同,因而也存在着区别于道德、社会意识的独有特征。

二是性道德的特征与性道德本质密切联系。分析、把握性道德的本质特征必须以性道德本质为基础。不能脱离性道德本质来谈论性道德特征。性道德本质有多方面内涵,研究其本质特征时需要考虑其本质几方面的内涵。从性道德内容来讲,如果性道德本质界定为“原则规范的总和”,那其特征仅是指向原则规范;如果性道德本质界定为“原则规范和与其相一致的品性的统一”,那其特征就是原则规范和品性统一体的特征。从性道德所涉对象来说,如果性道德所及仅是人们的时,就有着相对简单的特征;如果所及对象除之外还包括人们之间的其他性关系、性活动,那其特征就较为复杂。性道德的特征因性道德本质不同而不同。

综合上述两条思路,本文将性道德特征梳理为这样三个层次:性道德与社会意识共有的特征即一般特征或普遍特征,性道德与道德共有的特征即基本特征,性道德与社会意识、道德、法律规范相区别或独有的特征即本质特征;并根据“性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们性关系、、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是人们所具有的与这些原则规范总和要求相一致的品性,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随社会经济关系变化而变化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本质规定来说明其本质特征。

三、性道德的多层次特征

1.性道德的一般特征

性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更广泛地说属于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意识范畴,因而性道德和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一般特征,表现为:性道德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其主观性表现为:其一,性道德从其存在形式而言,不论是原则规范还是人们的一定品性,都属于主观形式;其二,就其存在根源而言,是对人们现实性关系、、性活动及其发展客观必然性的主观反映。其客观性表现为:其一,人们客观存在的性关系、、性活动是性道德产生的现实基础;其二,性道德的内容、性质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基础。性道德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体。

其次,性道德是变更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继承性表现为:其一,只要人类作为有性物种存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就会有性道德存在,并形成人类社会共有的性道德原则规范与品性(美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其二,和人类性关系、、性活动具有发展规律一样,性道德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性,特别是作为社会意识范畴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性道德的相对性、变更性也就是性道德的社会历史性,表现为:其一,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现实经济关系不同,人们之间的性关系、及性活动会有不同,从而人们性道德的具体社会内容和性质会有不同;其二,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其现实经济关系的变化,作为性道德存在客观基础的人们的性关系、、性活动在变化发展,人们性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也因此而变化发展。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永恒不变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2.性道德的基本特征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性道德当然和社会其他公民道德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基本特征,主要有: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是规范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性道德的他律性指的是作为社会道德规范之一的性道德要求对于性关系、、性活动主体而言是一种限制和规定,是一种外在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这种社会约束力不同于社会强制性)。性关系、、性活动主体一般而言是无法抗拒、无法完全摆脱这种社会约束力的,只能学习、认识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性道德规范,认同、接受并遵守一定社会的性道德规范。自律性指的是外在的性道德规范无论它具有如何强大的约束力,要真正发挥其对人们性关系、、性活动的调节功能,必须经过其主体的认同、接受,经过道德规范的内化,在性关系、、性活动主体自身建构起一种与其认同规范相一致的自主自觉品性,从而使性道德规范成为性道德主体的一种自立、自主、自觉遵守的性道德律令。也就是说,性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一定的品性从而会对自己的行为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甚至主动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以顾全他人、集体或社会的利益。性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道德和性道德是“一定社会原则规范总和和人们与其相一致的品性”这样的本质。

其次,性道德是规范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性道德从其是“调整人们之间的性关系、及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角度看,性道德的重要职能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性关系、及性活动,具有规范性特征。性道德和其他社会公民道德一样,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再次,性道德是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性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性关系、和性活动的原则规范的总和,它和其他道德、社会法律规范一样,是社会对人们维持一定社会关系秩序的要求,对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具有外在规范性。但性道德和社会法律规范不同,社会法律规范是靠它的外在强制性来保证人们对法律规范的遵守;而性道德作为道德,它没有外在强制性,性道德原则规范虽然对个体具有社会约束力,但不同于社会法律规范的外在强制性,性道德原则规范和其他道德原则规范一样,是通过社会舆论尤其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遵守。性道德原则规范和其他道德原则规范只有内化于人们自身而形成相应的品性,才能圆满地实现它的调节、规范职能。而且,性道德本质规定本身就蕴含了社会外在规范性和个体内在品性的统一特征。

3.性道德的本质特征

性道德虽然属于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等范畴,有着和社会意识共有的一般特征,有着和社会道德共有的基本特征,但毕竟性道德仅仅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社会道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社会意识和道德子系统不同,与法律规范不同,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即性道德的本质特征,主要有:性道德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全民性与隐密性的统一,是人类性与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的统一。

首先,性道德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是由于人类之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所决定的。唯物主义承认人类之性具有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要求及其满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它不仅是人类求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原动力,是人类“生命意志”的最高体现,而且是人类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必备要素,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唯物主义还认为,性禁锢、性压抑是违反人性的,坚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对人性的压制和剥夺。性道德就是因为人类之性的这种自然生理特征而具有了生理属性即自然性。反过来说,即便是宗教禁欲主义性道德也是建立在承认人类具有自然之性这个客观基础之上的。一切性道德的存在,皆因人类的性生理而起。人类之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由于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人们的性关系、、性活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进行和实现;异性之间(包括同性之间)的往、性结合,不是以纯粹自然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丰富多彩的社会方式进行的;人类的性关系已不是单纯自然关系,而是属于并高度社会化了的一种社会关系。性的社会属性使得人类之性具有了规范性,也便是性道德的社会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才构成人类性道德的本质特征,即性道德(包括社会性道德原则规范和与之相一致的品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第7篇

关键词:矿山安全;矿井水害;基本特征;老空水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山西煤矿整合,各级领导和煤矿对防治水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防治水组织机构和配备探放水设备,在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上,在防治水管理和制度上,在防治水教育培训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整合下来的煤矿,煤矿防治水和水害威胁仍旧是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煤矿的水害事故依然发生,防治水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现就煤矿的事故案例和盖州煤业的防治水现状,说明水害防治水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治理情况。

1矿井水害概念及事故案例

矿井水害是指矿井在建设开发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水源的水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矿坑,并给矿井建设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和灾害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矿井都存在水害,矿井水害的形成和发生是建立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的。在分析和判断矿井水害及其特点时,都必须明确3个条件:充水水源的特征,充水途径的类型,充水强度。矿井水害的产生是上述3个条件特定结合的结果,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矿井水害。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只有将这3个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才有实际意义,也只有同时搞清 3 个条件及其各自的性质后,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水技术方法和工程实施方案。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业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积存老空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救,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从这起事故来看,事故直接原因是超前钻探落实不力,对采空区的判断错误,在管理上抓生产忽略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对防治水不重视,领导对防治水管理隐患排查落实不到位,职工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各级部门对防治水管理工作监管不力,防治水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到位。

2矿井水害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我国是世界上矿井水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采煤工作面和巷道顶底板隔水层的岩溶承压水所造成的突水事故占我国矿井水害事故的30%以上。长久以来,针对主采煤区域含水层富水分布特性进行的物探勘探、水压与隔水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地面长观孔数据变化等关系成为采煤工作面及矿井是否会发生突水的核心研究问题。

我国煤矿水害目前具有的特征是:①矿井水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②我国煤矿防治水工作已受到了煤矿企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重视,对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投入研究。虽然水害事故逐渐持续下降,但是每年仍有数百人死亡,特大型水害事故没有明显的改善。③由于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矿生产企业的防治水技术和设备差别较大,造成乡镇矿井水害事故占据比例较大。④矿井水害的突水源主要是老空水,其次为地表水和岩溶水等。⑤矿井水害分布不均匀,个别地区矿井水害事故较多。⑥矿井水害主要发生在矿井煤层采掘巷道的迎头和采煤工作面。这主要是由于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隐伏导水造成的补给水突入矿井。

其造成矿井水害的主要原因是:①对于矿井水害防治的防范措施不完善,对采空区积水及废弃矿井积水危险性的认识不足。②对掘进过程中的隐伏导水构造的探查和预测技术落后等。③矿井防治水技术知识缺乏,对矿井水害参数的监测力度不足。此外,国家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分析报告还显示,我国矿井水害事故在2006年与2010年期间发生了较多的重大透水淹井和未遂事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部分矿井发生突水事故还影响到了周边矿井。

3盖州煤业防治水现状及其对策

3.1盖州煤业防治水现状

盖州煤业是2009年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的整合矿井,开采9号和15号煤层,井田区域内上部的3号煤层基本采空,仅剩村庄保护煤柱,存在大量的老空积水。目前,盖州煤业已经按规定设立了防治水科室和专职的探放水队伍,配备了钻机和物探设备,进行了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对井上下进行了超前钻探和物探。但是,防治水管理工作在人员配备上,地质人员的不足上,探放水队伍教育培训上,防治水管理工作的力度上,防治水例会和隐患排查上,防治水的疏放降压上,仍有待于努力和提高。

3.2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盖州煤业为整合矿井,该矿井上部的3号煤层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采,开采具有点多,面广,开采泛滥,开采率低下,存在大量的煤柱等特点,矿井整合以后,对历史开采和老空区的资料掌握不清,有很多的没有查明。

在矿井防治水井上下调查上,必须立足于现状,采取走访调查和井上下测量和观测,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水体分布,积水区域,水量、水压要摸清查明,并上到采掘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下对照图上,作为井下探放水的依据。

2)9号煤层距离3号煤层的距离为40-60米,根据“三带”高度计算,有导通老空水的威胁,且9号煤层背向斜构造多,抓好向斜轴部的掘进和回采探放水是很严峻的问题。

科学的分析“三带”高度,对比灰岩的厚度和隔水层的厚度,分析开采后,水害威胁的科学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向斜构造的水文观测和超前钻探工作,在回采工作面顺槽的向斜地段进行重点老空水和威胁水的疏放。

3)提高地质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对防治水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是当前的首要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引进地质防治水人员,让他们的经验和特长得到发挥,一方面结合实际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防治水的认识,做到生产期间防治水的安全管理。

4结束语

今后,煤矿的防治水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防治水要从基层抓起,从管理和制度上落实,从科学的方法上提升,抓好防治水工作,需要煤矿各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只有从意识上认识到,从思想上主动,从源头抓起,在管理上严抓严管,防治水工作才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保证企业的安全和职工的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从而说明了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认为: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他还认为体育运动“可以养成公德”。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包含了以培养人才这一教育使命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其教育价值在中国学校体育建设的早期即获得最高认同。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因为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产生于活动。长期以来,大学体育目标定位仅仅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狭隘争论上。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体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目标也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国民的教育,是人的潜能的开发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教育。因此,必须改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在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养成意识、能力和习惯,以适应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注重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都能健康成长。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教育。体育是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体育教育要从“育体”向“育人”的方向转变,全面完成增强体质,传授体育文化,树立正确体育健康观念,培养意志品质等方面统一协调的发展。

(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健康教育、终身体育为主导的教育。高校体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建立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应以健康教育为主线,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

三、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体育教育,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含义不单纯指跑得快、跳得高,而是泛指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适应能力、身体耐受能力以及身体抵抗疾病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身体耐能力等5个方面。身体耐受能力是指人体应对高强度、长时间持续劳动的能力。它作为未来社会高压力、强竞争特征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应被纳入身体素质教育内容之中。身体素质教育是体育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最为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功能。

(二)通过体育教育,能健全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健全的心理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已发生变化,一个大学生是否善于表达自己,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及是否具有竞争意识和良好个性已变得十分重要。而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良好的情绪状态,发展学生对体育运动强烈、深刻而稳定的情感倾向;能够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困难、战胜不利条件、自觉能动、坚持不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能够培养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使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体育教育,能广泛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等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不仅看重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注重其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以及行业素质等。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终身锻炼、追求快乐体验的思想意识。通过竞技体育教育,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守纪律、懂礼貌、能够自尊自制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和境界,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多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起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生活习惯及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行为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教育,也可提高学生对健康美、形体美、姿态美等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受力,是培养审美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因此说,体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剑波.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第9篇

1.零部件截面草图――结构的骨架

零部件的实体建模基本命令首先是绘制一截面形状,然后对此拉伸、旋转、扫描或放样形成基本特征,以此多次实体叠加或求差形成零件基体,增加附属特征形成零件。大型零件的基本特征一般在几十至几百个,如果每个特征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修改零件尺寸将涉及所有相关特征尺寸的一一修改,这将使设计尺寸变更变得极其困难并极易引起混乱,那么,用什么方式控制所有的基本特征有序地变化呢?

由此引入截面草图控制的概念,用二张或多张不同方向的零部件草图控制所有基体特征的草图和特征起止点,并使各特征之间完全独立,这样便形成零部件草图的完全控制。形象地说,以零部件截面草图为骨架、以基本特征为肌肉、以附属特征(圆角、道角等)为皮毛形成零部件,由此建立特征之间有序的连结关系。

2.零部件截面草图≈零部件视图

零部件截面草图与视图极为相似,由于它只表达截面形状和起止点,无须表达过渡形状及实体相贯线,所以它是视图的简化。又由于大多是同一方向视图的合成,所以它有可能是多张视图的整合。当然,截面草图平面有方向要求、草图有约束要求,这也是它们的不同点。

零部件截面草图约等于零部件视图,这与传统二维设计紧密结合。完全是基于这一点,且由于它符合设计习惯,客观上起到了参数化设计界面的人机对话界面的作用,为这一方法带来强大的生命力。

二、大型铸件的设计

按设计流程、方法和实例依次介绍进行描述。

1.设计流程

参考工艺制造过程,按以下顺序建模。

①截面控制草图;②铸件基本体;③凸台、孔腔;④加强筋;⑤铸造圆角;⑥机架工;⑦连接孔;⑧力学仿真。

2.设计方法

(1)截面控制草图。

控制实体的多张草图,按实际零件确定方向、张数,推荐使用绝对坐标系平面。为避免尺寸重复输入,草图之间添加线段的几何约束关系,并以结构树前面的草图尺寸为准。草图的绘制一般在实体设计中逐步添加、完善。实体中各特征草图引用其中部分线段生成。

(2)铸件基本体。

基本体特征一般由拉伸命令生成,草图平面一般为绝对坐标系平面,草图由控制草图转换生成,拉伸起止点为控制草图点或草图平面,特殊情况下允许采用成形到下一面。特征之间相互独立,由控制草图完全控制。

(3)凸台和孔腔。

凸台由拉伸命令生成,孔腔一般由实体拉伸后自然生成,装配孔一般有加工圆面和铸造圆面,推荐使用子午面草图旋转切割生成。

(4)加强筋。

考虑视图生成时筋的不剖问题,加强筋一般需采用筋特征命令生成。由于定义筋草图平面不能为实体表面,四面接触的筋需对基体进行切割、填充的特殊处理。另外,筋特征的镜像应单独进行,不能采用实体镜像,否则视图剖视时筋不能完成。

(5)铸造圆角和斜面。

铸造圆角很多,推荐采用先立后平、先大后小的特征次序。铸造斜面可用拔模特征生成,它特别适用于具有复杂边界的斜面。

(6)机加工。

一般为拉伸、旋转切割,受截面控制草图控制。

(7)连接孔。

一般为底部螺纹孔、销孔,底部螺纹孔位置推荐为视图草图控制,孔特征由异型孔向导生成,同种规格的孔由草图阵列生成,便于螺栓自动装配。

(8)力学仿真。

①简化模型:在完成实体模型的基础上,保留主要的受力实体,忽略、压缩连接孔等细小特征,取消内力较小的凸台、倒角和圆角,以便于单元自动划分,缩小单元规模。

②单元网格划分:对简化模型进行自动实体单元划分,一般按系统推荐单元大小进行,精度不够或划分失败时,扩大单元规模再次划分。③边界处理:边界处理是建模的关键之处,受力大小和作用点除按设计载荷外,还要考虑受力处引起的高应力影响,一般要做平均化处理,避免人为的高应力。约束除限制弹性体的刚体运动外,还要考虑正确的模拟弹性变形,避免人为的多余约束。④计算并分析结果:结果是否正确要进行分析,首先变形后弹性体连续,其次变形分布规律正确,最后应力与经验估计相符。

三、设计实例

1.万吨压机上横梁

(1)结构特点。

上横梁大致为箱形梁结构,可分为上下箱盖、中间筋板及起吊柱,建模特征构成划分为基本轮廓、空腔、凸台、加强筋与铸造圆角、机架工和连接孔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

(2)设计流程。

①绘制三个方向上的截面控制草图,考虑结构的对称性,建立1/4的实体模型并镜像生成,实体建模顺序参考铸造木模的制造过程依次生成。先建立上下盖板的前视方向上草图,其线段均为前视截面控制草图部分线段的参考引用,再拉伸生成上下盖板,拉伸起止点为俯视截面控制草图的对应点,然后拉伸生成中间实体,旋转切割生成中间油缸、侧边油缸,拉伸切割生成侧部空腔、工艺孔,用筋命令生成加强筋,旋转生成起吊柱,镜像生成零件基本体,在此基础上完成加强筋、铸造圆角等特征。②拉伸切割生成机架工的键槽、拉柱、配合面,最后用异型孔向导生成连接螺纹孔。③实体建模完成后,进行力学仿真,首先压缩细小特征螺纹孔,忽略低应力区的键槽、拉柱孔以简化模型,其次加入设计载荷和约束,自动划分有限元网格,最后计算变形、内力并进行承载能力分析(图2)。

2.穿孔机机架

(1)结构特点。

机架为整体铸造结构,由牌坊、上下箱体和各种凸台组成。建模过程分块制作,最后进行力学仿真,如图3所示。

(2)设计流程。

首先完成牌坊的侧视、俯视控制草图,生成牌坊各个特征,组合为牌坊整体,然后生成上下箱体、各种凸台,最后进行力学仿真,如图4所示。

四、大型焊件的设计

按板焊件和型钢焊件介绍。

1.板焊件的设计

(1)设计流程。

参考工艺制造过程,按以下顺序建模。

①装配控制草图;②骨架零件;③辅助零件;④加强板、吊耳等;⑤机加工;⑥连接孔。

(2)设计方法。

1)自顶向下为主的设计方法。

首先绘制装配控制草图,它类似于装配体视图,包括钢板零件的主要尺寸和装配位置。在装配体环境下建立零件,引用控制草图的部分线段建立零件草图,拉伸草图成为零件,拉伸起止点由控制草图确定,这样实现装配控制草图对零件主要尺寸的控制,其标准件和子焊件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装入。

2)钢板零件尺寸的控制。

钢板零件的主要尺寸、配合尺寸由装配控制草图完全决定,焊接坡口、角部焊接的开口等局部尺寸由零件内部决定。

3)焊接坡口的显示。

钢板零件可建立是否带坡口两种配置,装配时不带坡口,以避免装配体工程图中大量多余边线的出现。

4)机加工。

焊后加工部分,若只在装配体中表达、零件中无体现,则用装配体特征建模。若零件中进行预切割,需要在零件中表达,在零件中建模,后者是否由装配体控制草图决定视具体情况确定。

5)连接孔。

一般为底部螺纹孔,推荐由异型孔向导生成,同种规格的孔由草图阵列生成,便于螺栓自动装配。

6)力学仿真。

简化实体模型,自动单元网格划分,酌情边界处理,计算并分析结果。

2.轧管机上横梁的设计

(1)结构特点。

上横梁由几十个零件焊接组成,主要零件为前后钢板、上下钢块和各种支撑板、连接板,以安装轧辊、承受轧制力,如图5所示。

(2)设计流程。

首先完成主要零件的设计,其次完成轧辊支撑板、各种连接板、加强板的设计,最后进行力学仿真,如图6所示。

3.型钢焊件的设计

(1)设计流程。

参考工艺制造过程,按以下顺序建模。

①型钢空间布置草图;②型钢段的装入;③接头处理;④加强板、底板等;⑤机架工;⑥连接孔。

(2)设计方法。

1)型钢空间布置草图。

采用3D草图建立,布置线为圆钢的轴线、角钢的直角点边线、方钢的中心线、工字钢的中心线或底部对称点线。

2)型钢段的装入。

型钢形式和尺寸在企业定制的型钢库中选择,布置线与型钢的重合点、方向可做一定调整,长度由空间布置线自动确定,断面尺寸相同、长度不同的钢段一般在一个命令中完成。

3)接头处理。

型钢段的接头可相互切割,也可斜边对接,或规定焊缝,即可在型钢装入时确定,也可在装入后确定。

4)加强板和底板等。

角板、封口板可直接加入,其余钢板处理同一般特征。

5)焊后加工。

按零件的切割特征处理。

6)连接孔。

一般为螺栓孔,与板焊件相同。连接孔上下部分的其中一侧孔推荐由异型孔向导生成,同种规格的孔由草图阵列或其他阵列命令生成,以便于螺栓自动装配。

7)力学仿真。

用焊接模块设计的型钢类零部件自动采用杆梁类单元处理,载荷和约束一般加在节点上,单元截面参数自动处理,各段需进行杆或梁定义,节点及连接杆梁需进行检查,约束不仅保证结构不做刚体运动,还需保证结构为稳定结构(静定或超静定结构)。

4.起重机吊架的设计

(1)结构特点。

吊架为起重机大梁和司机室的连接装置,由角钢、圆钢、槽缸、钢板焊接而成,如图7所示。

(2)设计流程。

首先绘制型钢的空间布置草图,然后定义主要型钢各段截面、辅助型钢各段界面,然后进行接头处理,建立钢板零件、机加工,最后进行力学仿真,如图8所示。

五、机加工件的设计

1.设计流程

① 基本体控制草图; ② 基本实体( 坯料或基本外形);③机加工;④螺纹孔;⑤倒角、圆角;⑥力学仿真。

2.设计方法

(1)基本体控制草图。

回转类零件的子午面,通过截面控制草图,锻造类零件通过主要截面或形状控制草图。

(2)基本实体。

通过旋转、拉伸和放样及它们的组合完成基本外形。

(3)倒角、圆角。

一般用特征命令生成,不建议在草图中出现。

(4)机加工。

开孔、键槽、齿型、油孔和退刀槽型等,一般按局部特征处理,不受基本体草图控制,若特征草图相同,位置不同,应避免重复输入,用派生草图处理。

(5)螺纹孔。

建议用异型孔向导打孔,同种规格的孔用圆周阵列或草图阵列命令生成,为螺栓的自动装配打下基础。

(6)力学仿真。

机加工类零部件采用实体模型分析,方法方式和铸件相同。

3.轴的设计

(1)结构特点。

典型的传动轴、传递齿轮运动,包括键槽、倒角、圆角、退刀槽和螺纹孔等特征,如图9所示。

(2)设计流程。

建立子午面控制草图,选装生成基本体,建立退刀槽、键槽和连接孔,最后进行力学仿真,如图10所示。

六、特殊形状系列锻件的设计

1.设计流程

① 基本体控制草图; ② 基本实体( 坯料或基本外形);③机加工和附属特征;④系列尺寸变量名修改;⑤配置特定的文件属性的定义;⑥系列表生成;⑦系列表内容编辑;⑧各配置生成和检查;⑨力学仿真。

2.设计方法

(1)基本零部件。

建立系列零件之一的全部特征,方法与机加工件相同。系列部件之一的所有零件和配合,其中所属零件中应包含所有的尺寸规格和全部配置。

(2)尺寸变量名修改。

尺寸变量名易于交流,应有一定的含义,或与规范、样本的尺寸名称相符。尺寸变量包括草图、特征、配合的尺寸。

(3)配置特定的文件属性的定义。

文件属性在自定义和配置特定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配置优先。对系列零部件而言,各配置应定义规格名称、重量和材料等属性。对外购件或简化标准件,由于实际重量与模型重量不符,还应再修改软件内部变量“SW_Mass”,即赋值质量,不仅保证明细表重量正确,也保证装配体重量求和正确。

(4)系列表生成。

插入空的设计表,选择需要的尺寸变量或部件所属零件配置。

逐一定义配置名称,和对应的尺寸大小、零件规格。

(6)各配置生成和检查。

系列表完成后自动生成配置,逐一核对检查各配置尺寸规格。

(7)力学仿真。

与机加工件相同。

3.系列吊钩的设计

(1)结构特点。

该件属于典型锻件,吊钩横断面有严格要求,如图11所示。

(2)设计流程。

建立正视方向的截面控制草图、各横断面草图,旋转生成钩柄,放样生成钩体,然后拉伸生成锁口、钩孔等特征,最后进行仿真,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