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渔业养殖技术

时间:2023-12-14 10:02:08

导语:在现代渔业养殖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渔业养殖技术

第1篇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 要】校企合作程度决定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点和突破口应放在校企紧密合作的订单班上。订单班模式虽然接近“现代学徒制”,但要真正实现向“现代学徒制”的转换,中间尚需做出许多努力。结合实际就订单班模式到“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现路径与着力点作了深入探析,对校企合作做了回顾与思考。

关键词 高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路径;探析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品质和内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要探索建立紧密联系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的、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方面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而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理应选择校企合作最紧密的订单班来进行试点与突破。

1 订单班培养模式与现代学徒制要素的对比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四个特点

订单班是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订单班也经历从无到有、从浅层合作到深度合作的过程转变。最初的订单班,用人单位主要是预定毕业生,人才培养全权委托学院进行。后来发展到零学费订单班,企业全额提供学生三年上学学费,如天津力神班、宁夏扬农瑞泰班、广东德善班、宁波博曼特班。其特点有四个:

1)冠名企业订单培养,包学生安置,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

2)企业全额提供学生学费,有的还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

3)学生轮岗与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

4)零学费订单班一般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轮岗与定岗实习。实习期间公司严格遵循师徒制的培养制度,在熟悉企业生产环境、掌握相关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入对口工作岗位,指定专门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现场指导,最终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企业要求。

1.2 现代学徒制的四个要素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中国特色现代师徒制的定义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即双主体、双导师制,具体要素有四个:

1)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学生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同时也成为合作企业的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接受双重教育与培养。

2)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1.3 订单班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的区别

1)现代学徒制下的学徒具有职业院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订单班学生严格意义上不具备双重身份。

2)现代学徒制凸显了职业院校、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地位和作用。企业在培养职业人才中的义务和权利更加明晰,职业教育的天平因为企业砝码的加重变得平衡起来,不再失衡。

3)现代学徒制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作用。企业能工巧匠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与职业院校教师同样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学徒的职业技能培养中有了用武之地。

4)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企业在培养职业人才中充分发挥作用,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会更趋合理,培养质量会更高。

2 为什么要实现订单班培养向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转变

2.1 订单班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仍需改进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这一模式下,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再是松散的随机的合作,而是一种稳定的较为深入的合作,但它还有改进的空间。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未得到确认和凸显,企业作为重要一极的育人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制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与继承,但它受到时代的局限,效率较低,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由职业院校专门培养职业人才的方式经过持续的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终于发现最好的实训基地与实训室原来在企业,最应该学的前沿的专业技术技能掌握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师傅手中,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上。企业的合作程度直接决定着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培养质量。怎么办?能够实现换代升级更优化的只有选择实行双主体、双导师培养人才的现代学徒制了。

2.2 现代学徒制是借鉴中外职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创新设计

现代学徒制实行职业院校与现代企业双主体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的作用,学徒既能在职业院校学到系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在现代企业掌握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可以实现成批量系统培养。与传统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相比,与职业院校一个主体独肩大任培养人才的捉襟见肘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国曾经的行业办学的经验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无一不启示我们,是时候应该向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向大胆迈进了。

3 从订单班培养向现代学徒制转变学校、企业该取何途径如何着力

经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到,在零学费冠名班的合作中,企业全额出资学生学费,设立奖学金,企业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企业的诚心诚意令人感动。零学费订单班培养模式和现代学徒制相比,两者之间的核心要素似乎已很接近。但是,接近不等于相同。在向现代学徒制的实质转变中,校企双方仍需要相向而行,加大实质性合作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尽到各自职责,携手培养学徒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3.1 校企双方要提高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认识

3.1.1 现代学徒制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创新设计

校企合作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在这一道路上,由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到零学费订单班,合作的层次越来越高,但与国际职业教育成功的发达国家相比,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代师徒制培养实行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实行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学生既接受学校老师的系统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又接受企业师傅的岗位技能培养,这样的学生最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样的模式是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创新设计。

3.1.2 致力于人才培养储备是现代企业赢得未来的根本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问题上最具发言权。科技的竞争、管理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然,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毫无疑问企业最有资格和实力对自身需要的一线劳动者进行技能培养。从事培养的师傅只要挑选企业富有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强的员工即可。订单班的学生明天就是企业的一线员工,现代学徒制学徒已然就是企业的员工,我的员工我做主,有眼光的企业当然应该全力以赴,参与到决定企业未来的员工培养中来。

3.1.3 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

实践证明,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只靠职业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有培养理论知识的优势,但也有弱势。弱势表现在:其一,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和企业的生产设备之间不完全一致,有一定差距。生产设备常常代表最新技术,代表最新工艺。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往往慢于企业一线的生产设备。其二,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企业一线的师傅或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不完全一致。企业有技术技能领先的师傅和现代化的设备,在岗位技能更新与培养方面占明显优势。只有理论研究优势、技术技能优势、设备设施优势三者融合起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才。

3.2 落实学徒的企业员工身份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办了招工手续才是现代学徒制意义上的学徒,不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办不办招工手续效果大不一样。办了招工手续,企业就会按员工对待,更加重视其后续培养。在单纯的订单班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后才进入企业成为其中一员,企业对其培养的重视程度则可能不够。所以,订单班培养要更上层楼,就要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促成合作企业在合作之初就为学生办理招工手续,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企业应尽的培养义务。

3.3 校企双方要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并忠实履行职责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就合作进行周密协商,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书。协议内容应包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或开发、师资确定、教学计划安排、实训计划、顶岗轮岗安排、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合作企业要确定专门部门机构负责现代学徒制培养事项。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校企合作要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校企又要各有侧重,发挥优势,优势互补。

3.4 企业要制定《学徒培养标准》与《学徒管理办法》

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有一个对学徒培养如何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必须准确。如果仅仅定位为给生产一线培养操作工,则技术含量低,培养标准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简单重复。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缺乏吸引力,其潜能不能充分开发与发挥,人生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既是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其安心工作岗位。对企业来说,人不能尽其才,就意味着跳槽与流失,这当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所以,学校和企业要把现代学徒的培养准确定位在“企业未来技术技能操作的骨干力量、基层管理层的骨干力量,优秀者可以培养为企业技术设计与开发人才、工艺技术革新人才或管理中坚”。要打通人才成长的上升通道,给员工以脱颖而出的机会与希望。当然,这样定位并不意味着他们学徒生涯结束就不用去一线车间干活。他们不但要去,还要表现出色,才能逐渐培养委以重任。切忌片面追求利益利润至上,把员工不分学历层次,一律按廉价操作工对待。要制定《学徒管理办法》与《学徒培养标准》,明确学徒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师傅带徒弟的时间段与空间节点即什么时段带、在什么地点带,要培养哪些技能,要达到什么标准。企业要与职业院校沟通协商一致,学徒在企业的表现与成绩评定和毕业证挂钩,与学徒享受的企业待遇挂钩。

4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4.1 医学专业“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

4.1.1 运用社会资源办好医学专业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开办之初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穷二白,没有办医学专业的经验,没有现成的专业师资和专业设备。但经过短短8年的发展,医学专业不但实现从无到有,而且实现从弱到强。2011年护理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2012年护理专业4名学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囊括一、二、三等奖;近年来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高达98.95%;医学院现有学生5300多人,占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总数的44.2%。所有办学难题的破解,其实都归功于学校和当地医院的合作,可以说医学专业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充分调动和运用了当地的社会医学资源。医学专业课师资缺乏,聘请当地知名医院主任医师、副主任、主治医师上课,或聘请其它医学院校教师上课;学生护理技能大赛评委,同样邀请医院权威人士担任;学院医学生实习基地、附属教学医院设立依托当地医院;学生临床实习、就业首先考虑合作办学医院。几年互惠互利紧密合作的结果,医院把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甚至大客车都捐赠给了医学院。

4.1.2 积极试点推行“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

不仅如此,医学院还积极探索改革,试点“学院建病房、医院设课堂”的“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进行基础课学习;第二学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专业课学习,由医院选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称医生为学生上课,学生边上理论课边临床实践,真正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称这种班为“医院班”;第三学年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完成临床实习。同时,教学医院为每名学生确定一名专业导师,探索开展“导师制”培养。充分利用教学医院资源,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职业熏陶和能力训练。目前,该模式合作办学医院发展到4家,有7个“医院班”,学生人数近400人。实践证明,该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与学习阶段全程安排在学校的学生相比职业素质更加过硬,职业能力形成更早,能力更强。因为,他们在工作一线经见得多,他们是“师傅”带出来的。

4.2 校企合作的思考

4.2.1 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校企双主体、双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从简单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既经历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长时间的尴尬,也有貌合神离的轰轰烈烈,有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现代学徒制”力图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名副其实,企业不但向职业院校量身定做人才,而且企业也是亲自参与量身定做工序的重要工匠。实际上不论是哪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的方向都应该放在校企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校企双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分量的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

4.2.2 现代学徒制试点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树立声誉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受到诟病最多的是放羊式的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里只做不学,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现代学徒制,人们很容易把它与“企业廉价劳动力”联想在一起。建立起良好的声誉,是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哪一级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都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规范性审核与管理。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都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对象,管控好质量,为现代学徒制建立起良好的声誉。职业院校要选择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现代企业进行合作,选择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岗位和工种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

要打造技术转型升级的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企业必须有一支稳定的技术技能骨干力量。技术技能骨干力量培养最靠得住的途径就是自己参与培养,要靠技术技能留人,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要使员工因为其人生价值在企业得以充分实现而选择长期留在企业奋斗发展。现代学徒制就是要为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培养一支技术技能骨干队伍,有长远眼光的企业肯定会选择积极参与到这一决定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如果说零学费订单班培养模式离现代学徒制培养仅有一墙之隔,职业院校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努力寻求合作企业拆掉这堵墙。

4.2.3 要积极试点“现代学徒制”也要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前述我院的零学费订单班与现代学徒制相比,区别主要在于未完全落实招生和招工的一体化,但订单班的学生毫无疑问会在学习结束后成为企业的员工。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再上层楼,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必备要素,校企双方当然应该落实学徒的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双重身份。这个门槛虽然高,但有利于双方后续的紧密合作,没有企业会把自己员工的培养培训不当回事。我院“三一制”医院班的校企双主体、双导师作用发挥较好,但与现代学徒制相比,也未做到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毕业的学生在有的合作医院实现了全部安置就业,有的医院择优录用了一部分毕业生。

紧接着问题就来了。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设计很好,但只有大中型企业有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力和资格,这样就要允许大中型企业“养而全用”即参与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全部成为自己的员工,用多少培养多少;也要允许“养而不全用”即企业从参与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中择优而用,其余的奉献社会。这样未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才有机会搭顺风船录用到这类人才。这种“养而不全用”暂且可称做“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应该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更要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Z].

第2篇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水产品质量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使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组织机构

成立局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活动内容

依托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集美大学水产专家、教授和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开展以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技术合作、科普下乡、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品出口原料备案基地建设,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等为内容的科技促进年活动。

1、围绕我区南美白对虾、青蟹等的养殖,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病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等的指导。

2、对全区海洋与渔业环境进行监测,评价主要海域和渔业养殖区的环境质量情况。推广规范无公害水产养殖模式,对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监管,指导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行为,保障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

3、专家现场指导。开展科技下乡、现场咨询等活动,邀请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的专家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专家、教授对本地区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指导,促进养殖单位落实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投入品管理制度》、《渔药使用规则》等一系列制度。

4、科技培训。全区计划举办5期培训班,重点培训基层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放水产养殖技术和科普等资料。

进度安排:

3月份:制定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

3至12月份: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镇(街)活动开展情况。

1、水产养殖技术、病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等的指导。

2、落实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及全区渔业科技知识培训等。

12月份:总结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经验及所取得的成就。

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渔业科技对我区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要将本次活动摆上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渔业科学技术能更好地服务渔村、服务渔民。

2、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促进年活动。

第3篇

作为全国无公害产品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双河水产养殖基地已小有名气。“高温季节鱼塘缺氧可以做到提前预警,全自动供氧预警系统可有效应对鱼类缺氧。只要打开视频监控,就算管理员不在现场,鱼塘的每个角落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仅省去了技术人员来回奔波的麻烦,也使得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欣喜地对记者说。

柳叶河是贯穿西平东西的主要河道,双河水产养殖基地背靠柳叶河水域,沿河农户对水产养殖有着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双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围绕草鱼无公害养殖这一主推技术,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技术规程,按照水深3米,鱼池浆砌、设施配套、排灌分离的基本要求,开展草鱼高密度分层混养、甲鱼混养和精养鱼池高效健康养殖,年产成鱼30万斤以上,年创效益50万元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双河水产养殖基地是西平县现代渔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西平县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年水产品产量6800吨,养殖品种10余个。已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河南省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处,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拥有河南省农业厅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0个;水产专业养殖有限公司及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达23家。

西平县水产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2013年以前,水产养殖多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滞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以来,国家作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渔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和部署,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因势利导,以发展培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协会为突破口,把众多分散的水产养殖经营者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规范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他们抱团发展,告别了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据西平县水产站站长徐伟民介绍,在技术推广上,他们充分利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开展的有利时机,重点推广了池塘高产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着力推进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在养殖模式优化方面形成了几大亮点,其中最具特色和规模的有黄鳝、中华鳖、泥鳅生态养殖,高密度草鱼分层混养,河道微流水网箱养殖大闸蟹、美国加州淡水鲈鱼、家庭庭院立体养殖观赏龟等。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前,西平县水产养殖基本上处于半精养和靠天放养状态,不注重资源保护,不控制放养密度,不重视投饵管理和水质调控,养殖效益不高,一般亩产1000斤以下,亩平均产值不足5000元。2013年项目实施后,当年11月,全县仅四大家鱼产量就达38.6万斤,其中有670亩坑塘亩产超过2000斤。尤其是双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草鱼高密度混养模式的推广,使西平的水产养殖环境大为改善,套养的鲢鳙鱼长势喜人,引来全县200多户养殖户来双河基地“取经”。去年,县水产站在全县重点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使主推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落实到户。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督查指导协会积极做好内部制度建设工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坚持实施协会理事带动会员、会员带动辐射户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营销,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打造诚信协会服务平台。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优势,组织指导协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活动。在养殖密集的乡镇开展水产科技下乡活动,现场提供水产科技服务,并在县电视台举办水产科技专题讲座。组织会员到水产养殖先进省市参观考察,重点围绕水质调控技术、渔业投入品监管、新型增氧技术进行学习并加以推广。充分利用水产科技示范基地鱼病快诊网络系统,大力推广实时鱼病快诊,解决了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开展投入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我区渔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养殖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强化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户对投入品质量安全判的别与防范能力。同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的使用。督促各渔药经营单位建立经营台帐,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渔药流通领域的监管。把渔业投入品市场纳入到有序管理的轨道上来,严防禁药、假、劣兽药等流入市场,坑农、害农。并与投入品经营等单位100%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经营氛围。同时根据苏州市农林局《关于加快推进渔药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开渔药GSP工作的前期准备。为渔药GSP工作的后期实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动执法车12台次,执法人员46人次对辖区内所有渔药经营单位实施例行、突击检查17次,对少数不符合经营规范的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抽检渔药1批4个品种;抽检水产品3批4个品种;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有效的促进了我区渔业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五一”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对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单位的渔药、饲料等投入品和水产品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和非法添加剂,累计出动执法车5台次,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33家,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剂的行为,抽检水产品10批次;抽检产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求水产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规范渔药、饲料的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开展了对水产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新南渔场等5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检查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的现象,但少数单位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现场要求并督促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用药行为。

2、开展病害测报、防治服务

目前,已在区内重点水产养殖区域设立了6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并选择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的技术人员,作为病害测报员加以重点培训与培养,采取定期上报、扎口管理等方式,形成了覆盖全区,监测品种齐全的监测网络,为全面掌握区内水产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了硬件保障。上半年,通过分析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收集的基础信息。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预报一期,分析了当月发生的病害情况及流行趋势,及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并预测了下月可能发生的病害情况,反馈到养殖户手中,以做到无病早防、防治结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全区无重大疾(疫)病流行,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疾病漫延,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针对上半年气候多变、气温不稳定,水质清瘦,水草长势不好,清泥苔疯长、河蟹脱壳困难等的特点,及时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下到乡、镇、村及鱼塘边,指导渔民调节水质,对症用药,尽量使渔民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

为了适应东*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打造新形势、新机遇下沿*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民持续致富的源泉、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和社会文明和谐的保障。*区人民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区现代渔业示范区,20*年年底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施工,2009年开始我站积极协调后续配套设施的建设。

到目前,已在*路示范区入口,中心路东入口设置形象展示牌楼二座,在示范区管理中心科教培训室外广场处设置渔业科普长廊一处,在示范区管理中心北门建设传达室用房60平方米,示范区管理中心装修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了示范区内景观绿化工程,水质在线监测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今年以来共接待中外渔业考察团、各级领导参观考察31次720人。

4、实施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

今年是我区第四年承担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示范工程的主要实施部门,我站在总结前三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将河蟹作为本年度主推品种。同时,围绕*综合整治工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将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作为主推技术。从建立完善的渔业科技入户服务体系和专业、负责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队伍,优化优势产品,打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渔业主导产业着手,确保今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在产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入户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增收上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20个技术指导员、420户河蟹养殖示范户的遴选和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确定了在*镇*村、*镇*村、*镇*村3个渔业村实现区域性整村推进,确定示范面积9240亩。其中:*村--示范户226户,指导员11名,入户指导面积4385亩;*村--示范户106户,指导员5名,示范面积1662亩;*村--示范户88户,指导员4名,示范面积3193亩。其中,25户为河蟹良种养殖户,面积259亩。同时,辐射我区及周边地区6000户河蟹养殖户,辐射面积90000亩。组建了由一名研究员、两名高级工程师、两名工程师组成的科技入户专家组,已报送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入户信息10条。

制定并落实渔业科技服务年行动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邀请水科院淡水所、市推广站等的资深水产专家、学者,在全区组织举办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18期,受训渔民4000多人次。组织编写发放实用技术资料6种,举办技术指导员培训1期,组织赴高淳、新建参观学习一次,补贴发放急需生产资料优质河蟹环保饲料2吨、生物调水王(复合芽孢杆菌粉剂)等微生物制剂2吨,折合人民币80000元。赠送各种专业宣传资料、《科学养鱼》、《水产养殖》期刊12000余份。深入塘边生产一线现场接受咨询指导近2000人次。同时向社会公布两部技术咨询电话,全天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服务无盲点,截至目前,累计解答电话咨询100余人次。

5、强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全站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术、法律知识及办公自动化知识学习,选送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将业务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技术服务。

6、其它工作

撰写渔牧简讯9篇,及时相关信息。

结合*区第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渔业科普宣传活动。

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已建成,正组织实施内部装修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

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下半年我站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大渔业法规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

2、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服务。在做好养殖病害预测报工作、相关信息的同时,针对发病情况,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巡回服务,为基层解决病害防治技术难题,服务渔业生产。

3、继续做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在生产关健时节,积极深入养殖一线,做好各类病害的检测、预防及治疗工作。

4、抓好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狠抓配套措施落实,加快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示范区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服务工作,把示范区打造成*区渔业特色示范区。

5、继续抓好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切实作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集中推广,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入户指导、中期检查、测产评估和统计汇总等工作,确保本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6、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和河蟹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

第5篇

采取的技术措施

鱼种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适当增加放养密度,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存活率。水温调控一般掌握在17~27℃之间,为鲟鱼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水质管理鱼池水使用无污染、清洁、杂质较少的水,由于鱼池内载鱼量较大,必须保证一定的水体交换量,一般控制在1~4h交换一次,配备微孔增氧设备,提高水体利用效率。饵料投喂成鱼完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水温高低、鱼种规格进行调节,鱼体越小投喂越频繁,根据其生理习性和摄食规律,晚间适当加大投饵量,白天稍减。日常管理定期清污,测量溶氧量、pH值、做好记录、根据生产情况适时调整放养密度。鱼病防治搞好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技术培训组织举办培训班,共培训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和养殖户400人次,利用广播、电视及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咨询和宣传。以点带面县确定3个场点,作为新技术示范点,县站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到场(户)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全县推广。

邯郸市冷水鱼养殖示范结果

产量、经济效益情况示范点总面积为10.8hm2,测产显示放养密度平均为24尾/m2,平均规格0.905kg/尾,平均产量为217328.61kg/hm2。平均投入成本约375万元/hm2,产值约为782.4万元/hm2,效益为407.4万元/hm2。与2010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加产量17228.61kg/hm2左右,平均平均产值增加约为61.95万元/hm2,平均新增效益约为32.85万元/hm2。冷水鱼推广示范区面积为9.33hm2,放养密度平均为18尾/m2,平均规格为0.787kg/尾,平均产量为141670.8kg/hm2,投入成本约210万元/hm2,产值约为465万元/hm2,效益为255万元/hm2。与2010年 同 期 相 比,平 均 增 加 产 量13606.8kg/hm2左右,平均产值增加约为43.5万元/hm2,平均新增效益约为23.55万元/hm2。项目示范点和项目推广区加权平均得出涉县冷水鱼项目区平均规格0.8676kg/尾,平均单产为182285.25kg/hm2,项目区冷水鱼产量为367万kg,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目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对本地区产业的带动、提升情况一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冷水渔业迅速发展,使冷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丰富城乡居民的“菜蓝子”,改善人民的食品结构,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每年培训养殖技术人员400余人次,将直接带动1000余户群众从事冷水鱼养殖;三是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 水泥浮体;网箱框架;养殖技术;示范 

 

网箱养鱼是世界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充分利用水库、河流、湖泊、海洋等大、中型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同小水体集约化精养方法有效结合的渔业生产方式。我国网箱养鱼从20世纪70年代初培育大规格鲢、鳙鱼种,发展到90年代的鳜鱼、鳗鲡等名贵鱼类养殖。尤其是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开发,为网箱养殖业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较高的社会渔业产量及经济效益。但目前以泡沫塑料、铁桶、木板等作浮子及框架的中、小型网箱养殖,存在着设施容易损坏、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下等诸多不足。寿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7年偿试研发以水泥浮体为框架的大型网箱养殖技术。2008年承担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的重点科技星火计划《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09年6月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认为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全面协调的新型网箱养殖生产模式,可以大力推广。现将《水泥浮体大型网箱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1技术原理 

 

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关键技术是运用制造水泥船的技术原理,生产适合各类水库水域长期安全使用的水泥浮体。以水泥浮体代替泡沫塑料、铁桶、木板等作固定网箱框架,解决目前网箱养殖存在的设施容易损坏、污染环境等不足。同时改小网箱为大网箱,创造与自然生态无差异的养殖环境,以保证产品质量。 

 

2水域环境 

 

项目组经实地考察选择最能代表山区水库水域特点的麻竹坪水库、牛头山水库为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示范点。麻竹坪水库位于寿宁县中部南阳镇与竹管垅乡交界处,1989年建成投产,海拔519m,平均气温15.3℃,库形成“e”字,库容3 000万立方米,水深达68m,面积106.67hm2,最干旱时水域面积80hm2,丰、枯水期水位相差19m。牛头山水库位于寿宁县中部芹洋乡境内,2004年建成投产,海拔340m,正常蓄水高程340m时水库水域面积3.032km2。丰、枯水期水位相差40m。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 806mm,多年平均气温16.6℃,库形成“丫”字,库容8 853万立方米。2座水库均属中等、山谷型水库,水域环境因素变化幅度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时,水位、流速急骤上升,水温、溶氧、ph值等随之发生变化。已有以泡沫塑料、木板等为框架的养殖网箱设置在风浪、流速较小库湾。 

 

3水泥浮体制作及安装 

 

2008年2月,率先在麻竹坪水库以2007年偿试制作水泥浮体的经验,进一步通过对比试验研究确定制造水泥浮体的水泥沙浆比例、钢筋规格(直径φ4mm)、浮体厚度(5cm)等相应技术参数。制造长6.00m×0.80m×0.65m水泥浮体28条。以12条水泥浮体为一组头尾连接成长度72 m的2条水泥浮体,另4条分别呈直角连接于两头形成一个72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牛头山水库相继制造同样规格水泥浮体32条,以8条水泥浮体为一组头尾连接成长度48m的3条水泥浮体,另8条分别呈直角连接于两头形成2个48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2座水库水泥浮体网箱框架都安装在风浪、流速较大的敞水区。

4大型网箱架设 

 

采用3×7聚乙烯结节网衣制成的带盖六面体封闭式网箱,规格9m×10m×5m,网目大小3cm。把网箱上纲拉直绷紧后将4个角的角绳结扎于水泥浮体框架上,并用聚乙烯钢绳将网箱上纲周边固定于水泥浮体边沿钢筋上,网箱4个底角外边挂3~5kg石块或沙袋作沉子,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麻竹坪水库72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架设面积90m2大型网箱7口,网箱养殖有效面积630m2。牛头山水库2个48m×12m的大型水泥浮体网箱框架,架设面积88m2大型网箱10口,网箱养殖有效面积880m2。

5日常管理 

 

水泥浮体大型网箱养殖技术主要是改用水泥浮体代替木板、泡沫塑料、铁桶等作框架以固定网箱,扩大网箱面积、容量。生产日常管理与普通网箱养殖无差异。由寿宁县森润渔农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及寿宁县旗山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网箱养殖场,应用水泥浮体大型网箱,按常规网箱养殖日常模式开展生产。麻竹坪水库示范网箱7口,以湘云鲫、瓯江彩鲤底层鱼类为养殖对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牛头山水库示范网箱10口,以乌鳢、鲈鱼凶猛肉食性鱼类为养殖对象,投喂鲜活饵料鱼和冰冻野杂鱼。两处示范点指定专人负责示范网箱生产,在完成日常饲料投喂、用药等生产任务的同时,观察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水泥浮体及各连接处是否存在松动或断裂现象,尤其是台风暴雨、山洪暴发时水泥浮体的牢固性、稳定性及抵御风浪能力。至2009年2月示范网箱商品鱼收获后,项目组对14口示范网箱的水泥浮体框架进行检查,未发现水泥浮体有裂缝存在,所有网箱养殖设施可继续使用。 

 

6结语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解决水泥浮体的沙浆比例、钢筋规格、浮体厚度等关键技术。所制造的水泥浮体经生产实践证明,达到长期安全使用不产生裂缝的技术要求。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武隆县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区域。201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武隆县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渝东南生态渔业的稳健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粗放型渔业向集约化渔业转变;打造成集特种养殖、交易、垂钓、休闲于一体的“乌江画廊”特色渔村,充分实现依水养鱼、以渔富民;推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步筏。

1、生态渔业发展的优势

1.1地理位置优:武隆县城距重庆市主城约170公里,约2小时车程。火炉镇位于武隆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沧沟乡、彭水县相连,南与江口镇、巷口镇相接,西与仙女山镇相邻(紧邻仙女山5A级景区,距仙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20公里),北与土地乡、桐梓镇相通。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示范园区位于武隆县火炉场镇正东方7公里处,以梦冲塘村、车坝村为核心,包括新田村、后槽村的一部分,幅员面积27.42平方公里,海拔在200―500米之间,4000余亩农田依靠梦冲塘的水系灌溉。梦冲塘属于一个山坪塘,容积1万立方米,由地下水汇聚而成,是龙溪河的发源地,龙溪河流经梦冲塘村、车坝村,全长7公里。在上龙溪注入乌江,梦冲塘因有一个美丽而传奇的故事让世人皆晓。

1.2基础设施好: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内道路交通网络全覆盖,共有公路82.6公里,其中15.5公里主干道路面全部硬化,路面宽阔通畅;以梦冲塘为起点、产业地为核心修建各类水渠共计52公里,水渠分布丰富且相当合理,各个生产区域都能够满足用水需求,为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证。

1.3渔业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幅员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可开发养殖水域3000余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最低月平均气温6.6℃,最高月平均气温27.5℃,空气湿度78%左右,并且梦冲塘水系的水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适合鱼类的生存繁殖。在塘的东西两面分别有一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的出水流量有20立方米/秒,常年不断,水温能够保持在14-20℃,充分保证了生态渔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园区内的景点有梦冲塘、龙溪古渡、龙溪古桥等,被赞誉为“渔米之乡”。园区内现有的产业以渔业养殖为主、以种植业的柑橘、枇杷等为辅,目前连片新建商品鱼基地800亩,围绕新农村建设标准打造市级居民点1个。

1.4经济基础好:火炉镇幅员面积179.6平方公里,镇辖14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户数9024户,总人口31514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24亿元。梦冲塘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内总户数1152户,总人口4821人,从业人员共28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275人,从事第三产业的1482人;2012年园区经济总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渔业生产经济收入6214万元,主要来源于中华鲟、大鲵等经济鱼类的养殖和四大家鱼良种场苗种的繁育,园区内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1.5发展机遇好:2013年武隆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梦冲塘水系。要加快推进梦冲塘生态渔业发展,力争将火炉镇龙坝片建设成乌江流域的“渔业特色村”,由武隆县农委牵头建设生态渔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在县乡两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借助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之机,加快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的步筏。2013年梦冲塘村荣获重庆市“美丽乡村”称号。按照市级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生态渔业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

2.1渔业产业发展:武隆县火炉镇为渝东南生态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目前养殖水面达到800余亩,其中有池塘养殖面积300亩,稻田养殖面积200亩,流水池塘养殖面积300亩,养殖池塘均达到相应的标准。园区中还修建有病鱼、死鱼的定点销毁池,严格控制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2011年三峡库区生态渔场武隆县“四大家鱼”良种场在火炉镇梦冲塘村落户开建。2012年全面完工喜迎市农委的验收,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2013年三峡库区生态渔场武隆县“四大家鱼”良种场全面投产,养殖面积300亩,年产鱼苗2000万尾以上,带动170户村民积极投入到渔业养殖中,年产值900万元。

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了2户大鲵养殖户。建设大鲵驯养繁殖场2个(其中1个为重庆市最大一家大鲵驯养繁殖场及武隆县吉弘大鲵驯养繁殖基地,年繁殖大鲵2万尾以上)。带动55户村民积极投入到大鲵养殖中。到目前为止2户大鲵养殖户产值上1000万元,并于2012年得到了市农委的验收,审批上市销售进餐桌(目前是重庆市内唯一的两家国家级保护动物上市销售)。

经过2006-2013年几年的努力和培育,现在火炉镇梦冲塘村的冷水性鱼产业得到了市、县农委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到2013年梦冲塘流域饲养冷水性鱼类的农户扩大到了13户。年产量50万斤,累计产值达到了700万元。其中产值达100万元的农户就有了3户。现有冷水性鱼类苗种繁育场1个(可繁殖虹鳟鱼、裂鳆鱼、鲈鲤等多种冷水性鱼类和亚冷水性鱼类)。鲟鱼流水养殖场6个,面积8658平方米,年产鲟鱼36万斤左右。

2012-2013年在火炉镇梦冲塘村、车坝村连片建设生态商品鱼池800亩,池深2.5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改造现有鱼池300亩(包括清除淤泥、埂坎加固加高、进、排水沟渠的配套完善与疏通整治等),年产量450吨以上,年产值1050万元。

2.2龙头企业培育:渔业的发展壮大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现培育和引进数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包括武隆县永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隆县吉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隆县宏达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武隆县民忠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武隆县胜境农业股份合作社等,其中武隆县永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梦冲塘水系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投资建设三峡库区生态渔场武隆县“四大家鱼”良种场,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以生产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的幼鱼为主,年产鱼苗2000万尾以上;配套建设有亲鱼池、鱼种培育池、室外孵化系统、工厂化繁育车间、实验室及管理用房。“四大家鱼”种苗场投产后能满足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大规模增殖放流的苗种需求,加快生态渔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增收及捕捞、销售、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3优势品牌打造: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和自然优势,借助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强劲的旅游发展势头,确立高远定位、实施品牌战略,加之梦冲塘水系养殖的鱼的品质本身就远远高于其它鱼的品质。武隆永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隆吉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家企业已经取得了人工繁殖大鲵、中华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特种养殖、经营利用许可证,并顺利实现了市场上的流通销售。

2.4专项技术培训:经常性争对生态渔业生产开展专项技术培训,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发展规划、教育培训、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等方面都有专家提供指导、帮助,从而形成以高校、科研所专家为顾问、县、乡镇科技人才为核心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支撑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同时聘请了西南大学教授和县水产站工作人员、本地行家组成了8人的技术服务小组,专门针对渔业生产和发展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3、生态渔业的发展对策

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的思路要清,任务要明,措施要强,品质要优,拓宽销售渠道。

3.1发展思路要清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示范引领渝东南生态渔业现代化建设为根本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结合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部署,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与武隆县加速“绿色崛起”打造“中国武隆公园”建设任务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和高水平的开展武隆县火炉镇梦冲塘生态渔业发展工作。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以建基地、扶产业、强科技、抓质量、拓市场、护环境为目的,实施“科技、效益、生态”生态渔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3.2发展任务要明确:建设1500亩标准化的水产养殖“五大基地”

一是打造大鲵繁殖基地,在现有建成规模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亲鲵培育车间、孵化车间、繁育车间、饵料池和成鲵养殖车间等;二是打造最大冷水性鱼养殖基地,引进或开发适合养殖的优良品种,对市场前景较好的鲟鱼、裂鳆鱼、鲈鲤等品种加大繁育力度,积极开发冷水性鱼的市场潜力;三是打造土著鱼养殖基地,通过从乌江、芙蓉江、木棕河流域选择极具市场价值的土著鱼品种,经驯养繁殖后加以推广;四是打造最大“四大家鱼”鱼苗供应基地,以三峡库区“四大家鱼”良种场为核心打造渝东南最大的“四大家鱼”苗种、成鱼供应基地;五是打造稻田养殖基地,因地制宜的对稻田综合开发利用,推广“鱼稻共生”、“稻鳅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

3.3要建设一个技术及信息交流平台:梦冲塘生态渔业产业的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专家”模式,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都要建立相关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对各自的学习情况、信息、生产经验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对于优秀的经验、突出的信息供大家学习探讨,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运用于生产中。同时通过平台为支撑,建设特种水产网络交易平台,以高效、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促进产品销售,远销全国各地,为了满足全县和周边区县的消费需求,“四大家鱼”良种场根据各养殖户的需要,定期提供优良的苗种。达到降低销售环节劳动力成本的目的。

第8篇

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支持下,结合湖北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实现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系统工程

(一)建立稳定的渔业生态系统,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和渔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目前,湖北省的情况是,经过多年粗放式的高速发展,渔业生态系统脆弱,水域环境恶化,鱼病流行;不少湖泊、水库因过度开发与捕捞,造成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易捕捞品种消失,鱼类种群结构出现小型化和低龄化问题。如洪湖在20世纪50年代渔获物中大型鱼类占50%以上,现在渔获物中90%以上是小型鱼类,仅鲫鱼和黄颡鱼2种小型鱼类就占70%,并且它们的性成熟初龄个体的体长比上世纪60年代的个体小20mm。许多捕捞型水库如王英水库,基本上全为小型鱼类;即使是养殖型水库如浮桥河水库,小型鱼类的种类数也占一半左右。

因此,要根据养殖水域的具体情况,维持亲鱼群体的适当大小,保持雌雄比例恒定;定期更换亲鱼群种,保护产卵亲体利幼体;正确应用人工繁殖和育种技术,加强合理的人工放流增殖和引种驯化,以调节生态平衡,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建立稳定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要努力将水利工程建设对渔业生态平衡的影响降到最低。建造人工鱼道,以沟通鱼类的洄游路线。根据水利工程兴建后,新水域内的食料基础,合理调整鱼类的区系组成,大规模引进并放养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定居性经济鱼类,在提高渔业产量的同时,建立新的渔业生态平衡。

(二)大力发展渔业产业系统,实现水产品增值、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渔业产业系统是由渔业生产、加工、运销企业,以及与其产前、产中、产后密切相关的各生产企业组成的完整体系。从总体上来看,湖北省渔业产业规模较大,但从各类渔业企业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来看,仍属于中小规模,处于现代化初始阶段。渔业企业生产设备、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加明显。近年,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均未被充分利用,2000年,实际加工水产品和饲料分别不到年加工能力的30%和20%。这主要是因为加工的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不畅所致。

发展渔业产业还要突出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建立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企业模式,切实转变渔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使生态更趋平衡,促进全省渔业产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建立湖北省健全发达的渔业产业体系。

(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综合优质的配套服务

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除了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对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资供应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科技推广服务

2.融资筹资服务

3.信息咨询服务

4.市场流通服务

二、湖北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个有力措施

(一)加大渔业投资力度,改造传统渔业

渔业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并存的开放型产业,近年呈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依靠科技进步和资金投入运作的特点。近年,湖北省投入渔业生产的资金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且主要是用于渔业生产中间的物质消耗和渔业固定资产投资。1990~2000年间,全省渔业资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2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67.9%,平均每年新增固定资产7373.8万元。这种较大的投资增长幅度,直接带来渔业总产值年均17.9%、渔业增加值年均14.9%的增长速度。经计算,10年间,湖北省渔业万元资金投入,平均可创造约4万元的渔业总产值、3.1万元的渔业增加值;万元资金投入的平均渔业边际总产值为2.7万元、平均渔业边际增加值为1.7万元。

全省各年万元资金投入的渔业边际总产值和边际增加值总体上呈递减趋势,甚至到2000年分别降至0.9万元和-0.1万元;这使得每万元资金投入创造的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也呈逐年递减趋势,二者每年均递减约0.3%。这并不是说明渔业资金投入已近饱和,而是投入中除了维持渔业生产中的正常中间物质消耗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不足以更新改造传统渔业生产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类配套设备、设施,使得渔业生产处于低水平的运作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产品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名优特产品比重低,部分地区水产品出现季节性、结构性过剩,造成水产品价格低迷;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渔业二、三产业无论从生产能力到技术工艺均处初级水平,使得水产品的附加值偏低等),最终导致投资效益的逐年递减。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生产各环节,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建立技术推广和病害防治体系,注重渔业的科研教育投入,改善渔政监督及渔业环保部门的执法条件,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对传统渔业的全面改造,使湖北省渔业生产有充足的后劲在更高水平上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教兴渔,建立现代化的淡水渔业

科学技术不仅是渔业现代化的强大支柱,也是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湖北省科教兴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渔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今后全省应在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下,主攻以下几个方面:

1.推广实用技术

在全省范围内,应逐步推广、普及池塘养殖技术、淡水鱼类综合养殖技术、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杂交选育技术、淡水养殖病害的防治技术、稻田养鱼技术、鱼类生物技术以及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技术。

此外,21世纪的养殖业将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实施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模式,加强病原、病理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研究,提供有经济意义并可迅速推广应用的新种质资源,推广疫苗和免疫诊断等应用技术,是控制水产动植物病害大规模暴发、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水域污染、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保证水产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

2.发展生物技术

目前,国内鱼类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育和选育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能强、品质优良的水生生物品种(物种),分离、克隆以快速诊断鱼病、制备高效疫苗为目的的有用目的基因,通过外源基因转移技术改良养殖鱼类的性状、提高养殖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研究方面。对水生生物的基础研究以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方面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基础研究薄弱,缺少研究经费,发展水平还不尽人意,一些科研成果距生产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仍需不断努力。

3.提高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生产素质

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渔业生产技术、设备、设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全省应继续以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水产养殖技术学习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普及水产科技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对渔业二、三产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更新、提高其生产和管理技能,不断提升全省渔业从业劳动者的生产素质。

(三)努力提高渔业资源评估、监测和管理水平,实现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

全省当前急需建立一支渔业资源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定期对本省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监测、评估、提出建议、加强科学管理,以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依据国家制订的有关标准,对污染物质排放和行业排放进行监测、监督,评估渔业水域水质;水域中蕴藏和保存的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水产养殖的品种、亲本和苗种质量、数量;水产养殖各环节的技术规范程度;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和强度,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等等,力求实现渔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2.依据国内和国际标准对饲料、渔药和病害防治技术进行监测、评估,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食用要求,并关注饲料、渔药及其添加剂对环境和水质带来的影响。

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抓手,全面建设科技进步、资源富集、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保障有力的现代水产业。

(二)总体目标。到年,全市水产发展面积达到150万亩,其中水域放养面积11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0万吨;水产行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45亿元,二、三产业产值2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水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逐步把我市建设成水产经济强市,把沙洋县、钟祥市建成全省水产大县(市),京山县建成全省特种水产大县,东宝区、掇刀区建成全省生态渔业示范区。

二、发挥资源优势,壮大产业规模

(三)着力建设两类核心基地。切实加快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现有的苗种生产基地实行改造升级、扩规提档、品种更新。到年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华草龟原种基地、全省最大的罗非鱼良种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龙虾黄鳝繁育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湘云鲫鱼种生产基地。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3个省级水产良种场。全市苗种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鱼苗产量达到80亿尾,鱼种产量15万吨。切实加快水产精养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和潜在的水产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集中连片、高产高效的水产精养基地。到年,全市利用低湖田、低洼地新建精养鱼池15万亩,改造精养鱼池和塘堰35万亩,精养鱼池总面积达到50万亩。加强精养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池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的生态型渔区。

(四)全力打造五大特色板块。以创建水产大县(市)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板块规模,提升板块档次,创造板块优势。在全市逐步建成60万亩的虾蟹板块、30万亩的名优鱼板块、20万亩的生态渔业板块、10万亩的生态龟鳖板块和1000家休闲渔业的城郊都市渔业板块。力争到年全市水产板块养殖总面积达到120万亩,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渔业产量产值的85%和90%。

(五)大力培植六大支柱产业。加速实施“一鱼一产业”发展战略,走差异化竞争发展的路子,建设六大支柱产业,产量产值占全市渔业产量产值的80%以上。依托永兴中华鳖养殖协会、盛昌公司等发展生态龟鳖产业,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创全国第一;依托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及客店罗非鱼、淡水白鲳繁育基地等发展热带鱼产业,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创全省第一;依托鲸源渔业公司苗种生产基地发展高效鲫鱼产业,面积达到30万亩;依托湖泊、低洼冷浸田发展虾蟹产业,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小龙虾养殖面积50万亩;依托湖泊、中小型水库发展优质鳙鱼等四大家鱼产业,面积达到80万亩;依托库区发展网箱?鱼产业,规模达到2万口。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化进程

(六)突破性发展水产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水产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建成以风味鱼加工为主的漳河渔业加工园区、以综合加工出口为主的沙洋渔业加工园区、以鱼糜制品加工为主的长湖渔业加工园区、以小杂鱼及冻鲜鱼加工为主的荆门城郊渔业加工园区、以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南湖渔业加工园区和以特种水产品加工为主的京山渔业加工园区等六大加工园区。力争到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亿元以上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

(七)超常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育楚玉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创汇过5000万美元、加工转化水产品5万吨以上、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左右的加工龙头企业,把楚玉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盛昌公司、钟祥南湖渔场、铜钱山健康养殖基地、永兴中华鳖基地等养殖龙头企业。积极支持新农渔业合作社、杨家桥水产物流中心等流通龙头企业。力争到年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

(八)加快发展水产合作经济组织和水产品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水产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渔户”的经营模式,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成10家养殖水面达2万亩,渔民过1000户的大型水产专业合作社。重点建设30家水产专业协会。加快发展水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繁荣水产品流通领域。

(九)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坚持“品牌立业、优质取胜”的发展方针,突出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全市各大中型湖泊水库、大型精养渔场要逐步实行商标注册,实现重点品种带牌上市。着力扶持和培育“长湖牌”虾蟹鱼、“漳河牌”天然鱼、“金星牌”泥鳅鳝、“老柳河牌”生态鳖、“盛昌牌”中华龟、“楚玉牌”系列鱼制品、“长湖牌”鱼糕、“绿水牌”小龙虾等特色品牌,力争打造2-3个省级名牌。

四、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水平

(十)提高水产科技含量。牢固树立科技兴渔的理念,大力推广资源富集、生态良好、高产高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升水产科技含量,使全市养殖水面的平均产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使黄鳝、罗非鱼等品种的繁育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重点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养殖技术、生物鱼肥使用技术、测水养鱼技术、生态立体养殖技术等,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模式,其中网箱养殖鳅鳝1500亩,种青养鱼30万亩、三网养鱼10万亩、猪?沼?渔结合20万亩、鱼?鸭结合10万亩、鱼?鹅结合5万亩,积极发展鳜鱼养殖面积1万亩。围绕主推品种、运用直推技术,大力开展水产技术培训和水产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在全市培育5个水产科技入户示范镇、50个示范村、500个示范户。

(十一)巩固水产科技推广体系。以市、县(市、区)两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为基础,建立技术推广、疫病防治、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机构。完善乡镇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成职能到位、责任到人、服务到户的水产技术推广网络。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将水产科技推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强化执法监管,推进健康发展

(十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树立健康养殖理念,转变水产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循环水产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力争年无公害水产品生产面积达到95%以上,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标识100个。加强水产品检疫、鱼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对水产养殖疫情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水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和规范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水产品包装标识制度。逐步实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十三)提高渔业行政执法水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深入开展“一江多库”(汉江、漳河水库、高关水库、惠亭水库、石龙水库等)春季禁渔工作,建立水产资源保护和修复机制,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强化以长湖、漳河等大型水面为核心的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实施滩涂水域养殖许可制度,保护渔民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电、毒、炸、偷、抢鱼等违法行为,保护水产生态环境,维护水产生产秩序。加强渔船、渔港管理,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将渔政执法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人员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

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十四)加大对水产业的资金投入。各地要积极出台支持水产业发展的政策,集中资金搞好水产项目建设,对国家和省级水产发展项目,要按规定落实配套资金。各级发改委、财政、科技等部门要逐年增加水产良种繁育、水产基地建设、水产品质量监测、春季禁渔、渔政装备、渔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精养鱼池建设、水产品加工企业、水产合作组织要积极安排信贷资金,适当简化手续。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产业建设。

(十五)加大对水产业的政策扶持。各地要建立加快现代水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对集中连片开发达万亩以上的养殖示范区、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要给予奖励。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对水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水产业快速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水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调整用地规划,保证水产养殖用地执行农业用地政策,对水产企业在土地征用方面给予优惠;交通部门要积极支持水产基地道路建设,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水利部门要将水产基地的涵闸、泵站、排灌渠道的建设和改造纳入项目建设规划,对水产养殖用水执行农业水价;供电部门要加强养殖区内电网设施建设,对水产养殖用电按农业电价执行,水产加工企业用电按国家目录电价执行;商务部门要对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和基地给予必要的支持;供水部门对水产加工企业用水要按普通工业水价执行;工商等部门要营造良好的水产生产、经营和投资环境,对水产品加工企业要在证照办理、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