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时间:2023-12-15 10:12:02

导语:在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第2篇

深挖中华文化精髓 “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成立4 uu

2016年10月27日,坐落于首都银街东单三友商场四层的“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正式揭牌,致力推广传统手工艺文化,复兴非遗手工技艺,拓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非遗产品,标志着“雪莲”品牌的产品线,又向文化创意提升、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当日,雪莲集团与25位手工技艺大师签约,其中不少手工艺大师也是国家级的工艺传承大师。“雪莲”品牌跨界手工艺,其实并不突兀,若梳理“雪莲”的历史,便可知其与手工艺有着不解的渊源。据雪莲集团副总经理赵俊杰介绍,雪莲品牌最早起源可追溯至1919年的仁立商号,创办人是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周诒春,并与梁思成、林徽因等京城文化名人渊源颇深,曾生产手工地毯,经历“仁立毛纺厂”、“仁立麻纺厂”的时代,而后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件羊绒衫??“这说明了在“雪莲”身上,从一开始就带有手工的基因。”赵总表示,从这种意义上看,创立仁立时尚手工坊本身就是一种对“雪莲”自身历史文化优势的回溯、传承与发扬。

非遗大师零距离接触

普通人大概很难想象,与非遗大师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声音,触摸他们的作品。而今“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成立,让想象照进了现实。“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非遗传承人,包括金丝镶嵌大师黄小群,景泰蓝大师张向东,陶瓷艺术大师赵传玉,画家程忠麟、王一茗,书法家范寅斌,当代油画家王洪旭,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燕喃,剪纸大师陈玉梅、刘峥嵘,皮影大师赵翠莲,文彩绣大师高彩侠,柳编大师赵丽萍,内画大师张冰,十字绣大师文清,盘绣大师哈承清,新锐服装设计师巨菲菲,羊皮画大师吴勇等等。日前,记者走进“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对话非遗大师,了解这些传承人的从艺故事以及入驻“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初衷。

景泰蓝大师张向东入行已有40年,据他介绍,一件景泰蓝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百余道工序。其中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为最具代表性的五道工序,称为“曼妙五部曲”。研习技艺的过程中,难免会手腕伤、颈椎病、网球肘等职业病,但依旧深深迷恋其中。张向东表示,希望通过签约“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能够促进景泰蓝技艺的传承,“我会一直守着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有人守着,就永远倒不了。”

金丝镶嵌大师黄小群同样已入行40载,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她成为国内最早“下海”的一批手工业者。金丝镶嵌艺术以金属丝展示金碧辉煌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经高温烧压,在灯光下呈现出闪烁的质感,魅力无穷,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完美统一的精湛手艺,让黄小群的作品一直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好评,但她表示,可探索的空间无穷尽,未来希望自己可以做出艺术价值更高能够流传下去的作品,培养出能够潜心钻研的传承人。

剪纸艺术大师陈玉梅表示,自己走上剪纸艺术之路缘于受到妈妈巧手的启蒙,过去“逢婚庆节日,妈妈都会被邻居请去剪窗花或喜字。”陈玉梅是家中最小的女儿,通常小孩子不被允许动剪刀,她却自小就挥着剪刀,随手拾起一张小纸片就剪得不亦乐乎。这也让陈玉梅打小练成了画稿在心中、脱稿即剪的手艺。在实践的过程中,陈玉梅不断将剪纸技艺精髓发扬光大,曾受奥组委委托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据纹彩绣艺术大师高彩侠介绍,一件纹彩绣作品的完成要经过七八道工序,尤其当需要手绘和手绣时,就更加复杂繁琐,耗时也更长。产品高端的特性、自身资源的紧张以及工艺师人才的匮乏,致使商业化面临困难。高彩侠曾与一些演艺界的明星、设计师合作过,此次与“雪莲”合作高端定制产品,并进一步探索深度合作的模式。

工笔画艺术大师王一茗表示,自己从小喜欢画画,并为此考入正式院校,曾为了梦想来京自费学习三年。据她介绍,一幅工笔画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辛苦的付出,尤其是为了参加大型展览赶制作品。但就当下的艺术环境而言,工笔画家经常要纠结于选择生存还是执着于创作。而今与“雪莲”合作,王一茗还得到了一个独立安静的画室,“这为我静心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她表示,也希望自己能为“雪莲”设计出一些好的作品。

据另一位剪纸大师刘峥嵘介绍,剪纸作品的花样均为自己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此次与雪莲合作,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高级定制的尝试。“雪莲提供平台,帮助我们推广。”她表示,没了后顾之忧,自己便可以安心认真地做作品了。

受访过程中,多位传承人都坦言,当下面临招徒困难以及市场推广的瓶颈。而入驻“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后,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据雪莲集团副总经理赵俊杰介绍,非遗文化存在着“有技艺”但“无传承”、“无设计”、“无平台”的现状,“雪莲仁立时尚手工坊”的创立,正是致力于为传承人提供平台,搭建渠道,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实现传承与发展。

示范纺织产业转型提升

结合当前首都核心区的定位,“雪莲”以复兴民族手工艺、传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切入点,除了社会意义,更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独特的先行示范效果。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国际传播;相关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65-02

20世纪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世界两级格局就此结束,引来了多极化的局面,使得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但是随着国际间利益往来的加大,各个国家间利益争夺就变得更加的激烈。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解决国际事务方面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又引起了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担忧,试图遏制、阻碍中国的发展。中国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尽可能的维护好自身的权益,进一步发展自身实力,就需要改变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负面评价与看法,增强国际威望和影响力。

一、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既属于我国本身,还属于世界人民,中国应该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但是当前,我国“文化赤字”仍旧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展现我国核心价值观、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依旧较少,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同我国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处于严重的“文化逆差”状态。据统计,我国对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体上达到了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到了100:1;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中,日本与韩国占了13%,而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一共仅占了6%;在引进出口出版物方面,从1995年至2003年间,我国引进与输出版权的数量为58077件和5362件,特别是2005年对美国的版权进出口情况为进口4000件,出口仅为24件。由此说明,当今社会文化大国已经形成了文化垄断的态势,如果不重视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就将沦为文化大国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对象,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更加困难。

其次,展示我国独特文化魅力的作品依然较少。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输出品中电影以武术类为主,出版物以花鸟虫鱼、瓷器类为主,虽然这些内容能让国外了解中国的文化,但这仅仅是我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并没有涉及到我国文化的核心层次,我国的深层次文化魅力并没有让外人所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评价的电影,内容往往是揭示我国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的扭曲,这迎合了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却是对于我国正统文化的一种曲解,这种文化传播的效果起到的是反作用。据学者对美国孔子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美国学生对于我国的兵马俑、美食、茶叶等了解的欲望较为强烈;对于我国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则持一种中性的态度;对于我国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则是比较抵触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还做得很不好,我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等还没有得到国外的认同,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业不够发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新意,能打动人的作品。因此文化国际传播需要我国文化不断创新,提高自身魅力。

再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文化产业结构性缺陷较为严重。文化产业是需要文化与科技良好结合的产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时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应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在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有两个大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在整个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小;二是文化产品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当前必须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提高我国软实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实力。

最后,我国文化传播力弱,国家形象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文化传播具有多种多样的内涵,现代各种传媒工具的应用,使得文化传播的效率和速度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国内有学者研究过我国的文化传播力,指出我国的文化传播在对国内方面是很强的,但是对于国际传播则较弱,我国文化国际传播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与英国、日本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文化国际传播力的弱势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际形象的提高。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大众传媒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西方媒体力量强大,因此在一些问题上具有发言权,同时国际互联网英语是通用语种,因此西方也占有语言优势。在欧美人眼中,中国是一个没有民主、充满盗版、较为落后的国家,这种国际形象首先应该归咎与欧美媒体,有学者对于欧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行过统计,媒体包括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CNN等,在一个季度的统计时间中,从题目方面来看,一半属于负面报道,25%的中性,剩下的为偏积极意义的。这说明了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传播信息,更会影响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评价与看法。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得到了显著的增强。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塑造了我国的积极形象。我国的文化国际传播不仅扩大了我国的影响力,更增强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实力。

首先,大力开展文化输出战略,力争让我国文化尽可能走出国门。一方面,我国的主要战略就是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鼓励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支持机制。按照指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重点扶持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电影、舞蹈、演出等出口,对于国际文化营销网络进行建设;支持国内相关企业通过股份制、控股制、参股等在国外成立文化实体公司,建立文化产业营销网点,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必将大大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的传播能力,我国的“孔子学院”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典范。当前我国各个主流媒体施行“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各地培育专业高效的营销团队,同时建立国际销售市场,利用各类国际展销活动推销我国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施行“引进来”战略。随着近年来来华人员、国际留学生的增多,国外媒体又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进入到我国,他们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的使者,通过他们在中国的感同身受,让他们自己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再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国家人介绍中国文化,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扩大国外留学生、来华交流人员的规模,就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与国外传媒机构的合作,通过互派记者、人员互访的机会,让我国人员更好的熟悉他国的生活风貌、接受习惯等,这样就能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使用对象国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文化传播。

其次,坚守我国文化的遗传基因。我国文化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传承更新,靠的就是我国文化中具有生命力与联系的遗传密码。民主、自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元素,平等、博爱是法国文化的核心元素,那么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独特的遗传密码,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虽然有这五种,但是他们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文化形式。因此,发展与繁荣中国文化必须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可以传承与坚守的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应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同时与我国国情结合的文化元素,否则其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与影响力,也就不能走出国门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

第三,适当培育重点龙头型的文化企业,增加其影响力。当前国家应该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条件成熟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文化企业,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向现代化城市集中已经是趋势,现代化都市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的中心,现代都市人对于各种文化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国际都市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具有其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特别是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时间的增加,文化产品的消费量必将越来越大。

第四,完善我国文化传播策略和技巧,努力展示我国的文化魅力。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必须要创新传播手段和相关技巧,站在中国的立场上,采用国际化的视角和表达方法,采取国外公众能够接受的方法,把我国的传统价值理念蕴含在文化内容中,在提供给国外公众大量信息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对美的追求;既要展示中国的魅力,更要获得国外公众的认同。在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淡化相关意识形态,追求一种普世价值,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通过对于我国文化长期而细致深入的介绍,到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将能代表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因子介绍给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对于他过来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就越是世界的。一旦国外能够接受一个国家的文化,哪怕是接受我们文化中的一小部分,那么这个国家对我国的敌意就会减少,相应的理解就会增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精神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普世价值的资源也有很多,比如说“和而不同”、“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等,这些都与国外相关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特别是我国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都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如何将这些理念变成系统的文化传播内容还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我们在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时,需要突出我们“和平发展”的理念,同时用实际行动来验证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才能在最广大范围内得到接受。我国可以采取文化传播由远及近和亲近传播的策略。纵观我国历史,儒家思想就是由山东传向全国,由全国传向亚洲的,现在就应该由亚洲传向全世界,孔子学院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点。传播接近理论和需求相似理论认为,文化交流国之间收入水平、精神价值和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交流的倾向就越强烈,文化贸易量就越大。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的热点区域也主要集中在文化亲近国和需求相似国之间,它们往往在向对方出口某类文化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这类文化产品。我国也应该采取这样的策略,既首先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再逐步进入国际文化市场。

参考文献:

[1]焦新平,粟近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3):38-42.

[2]王少爽,田国立.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J].河北学刊,2014(01):230-233.

[3]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2009(07):141-145.

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保护策略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遗产概念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遗产概念体系在近些年中的不断完善,遗产的经济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旅游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凸显,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遗产保护的热潮,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根植于人类历史文明与智慧结晶、饱含人类历史情感及文化根源的文化遗传,更是要给予更多的保护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有其产生当地民族的文化原生态特点以及该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思想,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建立起了专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工作组织,积极的号召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

在我国对于从法律概念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进行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区别其文化的利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利益性要素就是指从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等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标准,并能够在这一独特文化标准的基础下产生一定的利益。就文化利益性要素进行分析,我国并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性价值多少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在我国,对于特殊价值的评定有着一定的标准:该文化遗产是否具有着其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该文化遗产是否具有与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特点;该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对于当地的独特文化影响作用;该文化遗产是是否对某一种技巧艺术的运用具有极佳的表现;其是否能够作为其产生区域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见证等标准。

由于非文化物质遗产是对于我国民族特殊的文化见证和保存,承载我国民族的文化利益,这种文化利益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体现在经济发展价值上,也可以是天线在对于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上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符合对于当代人权的保护要求,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民族之间或者社会团体之间乃至于个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要求,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备人权因素。这也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更好实现区域群众的认同感和文化的持续感,加强对于文化多样及人类文化创造尊重的要求。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是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人权的要求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重要因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是我国人民的智力创新结晶,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智力创新的结晶,其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价值,但有时候也是以具体的实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备其非物质性,使之与物质文化遗产等区分开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早在2006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意见措施,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保护策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保留其原生态特点

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既有着文化遗产的沉淀激烈,也有着文化文明的不断前行,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的形成并不是由认为因素而造成的,而是社会文明自然发展所形成的。对于我国一直传承到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所积累形成的民间文化,有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其传统的特点,我国在对于它们进行保护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特点的保留保护,如果脱了其最基本的原生态特点,那么就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亡,只有保护其原生态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性,但是其与物质载体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非遗都是需要依托于物质载体的承载才能够展现出其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如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陶瓷艺术等,都必须依靠物质载体来实现自身艺术的表达,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其物质载体的材料要求较高,但是有很多物质材料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是再生速度较慢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要注重对于其物质载体的保护,保护其物质载体的成长再生环境,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载体的艺术融合。

(三)建立健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系统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各个省份、地区的分布分散性和非物质性,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很难及时的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有效的详细信息服务。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对于我国非遗的保护工作,我国要建立健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系统,为以后我国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详细的信息服务,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分类、所在地区、理想的保护方法、当前的保护现状、当代非遗传承人等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即实现对于非遗信息的科学管理,也方便我国国民对于非遗信息的翻阅了解,切实的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三、结语

想要在我国开展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要就要求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当地的区域因素等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本文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即保护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提高非遗保护水平的保护策略,希望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44-0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与完善的过程。目前公认的权威表述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0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1)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类以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着一代留传、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口头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主要靠口传、身教与心悟,很少以书面形式留传下来;(3)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人的活动将文化内涵传达给受众,还体现其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非遗可以说是文化的“活化石”。

二、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文化主流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传之既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迫切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地方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区域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地方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地方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地方高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施途径――以宁职院“非遗”工作坊为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地处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仑港,是北仑区内唯一一所地方高校。海港北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孕育了多姿多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非遗”工作坊的创新途径自觉地担当起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

(一)北仑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保护现状

2006年12月,北仑区将造趺等12项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列为第一批北仑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13日,在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北仑区公布并表彰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梅山小学“水浒名拳”等8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第一批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2位,分别是水浒名拳传承人傅信阳、梅山舞龙传承人林国成、梅山舞狮传承人沈国平、马灯舞传承人方兆兴、唱新闻传承人应振爱、蛟川走书传承人乐静、剪纸传承人张其培和乐翠娣、造趺传承人周德兴、抬阁传承人汪玉庠、制秤技艺传承人郑银娥以及鼓阁传承人屠明华[2]。以后又了第二批、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凝聚着祖祖辈辈北仑人的聪明才智、审美理想和情感追求,体现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彰显着民族精神与地域性格。但是,正如宁波籍作家、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3]。其主要原因是后继乏人,保护不足,教育传承未受到足够重视。

(二)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教育传承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的活态性,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宁职院的“非遗”工作坊是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典型实践与探索。

1.服务地方文化,建构“非遗”工作坊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教育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为使全校师生更多更直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学习民间文化知识,掌握民间绝活技艺,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教师文化品味,自觉主动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创建了宁职院“非遗”工作坊,建立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进课堂,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这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

2.依托民间力量,开发“非遗”工作坊的项目内容

作为地处北仑的唯一一所高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发展工作。2010年启动“工作坊”建设规划与申报,其中“非遗”工作坊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平台之一,包括根雕、剪纸、风筝、漆塑、舞狮、虎头鞋、绣坊、茶艺、棋室、书画、海报、文化衫印制等。目前北仑数位民间非遗传人被聘请为宁职院“非遗”工作坊的指导老师,如剪纸名人乐翠娣,1941年出生于宁波市北仑区大街道老贺村,被誉为中华乐氏民间剪纸第一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宁波市北仑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代表宁波、浙江连续两次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大赛中获得金奖;根雕大师张德和,1955年出生于宁波象山,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浙江省竹根雕专业委员会主任;立体风筝王林明良,北仑区有名的“立体风筝”制作者,在全国风筝锦标赛、精英赛上,曾获多枚金、银、铜牌,还创下了长达2000多米的立体风筝的纪录。依托民间非遗传人,宁职院的“非遗”工作坊开发了种类丰富的项目内容。

3.发挥社团作用,构筑“非遗”工作坊的运作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拥有学术科技类、文娱艺术类、综合实践类、体育竞技类等四十多个协会共2500多名会员。社团联自2003年建立以来,经历了数量建团到质量建团的转变,现正在向特色建团发展。社团活动色彩斑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比如,茶艺协会成立于2000年10月,本着“缘茶交知己,品茶悟人生”的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又如书法协会于1998年成立,由书法爱好者组成。书法协会秉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宗旨,以锻炼自我、服务同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目的,长期开展书法训练和书法交流。协会涉及内容有行书、楷书、隶书、篆书、草书等软、硬笔的书写技巧和艺术理论。另外,还有曲艺协会、手工艺协会、中国元素协会等,都在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孜孜不倦的努力。社团充分发挥作用,构筑了“非遗”工作坊的运作模式。

4.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非遗”工作坊的运行机制

为保障“非遗”工作坊等四大平台的有序运行,发挥积极的作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工作坊制度建设,并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系和职能部门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对通过评审的项目予以立项,并优先保证建设经费;对积极投入“工作坊”建设和运行的教师和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将给予每人每年2000―4000元的经费资助,对成效显著项目将进一步予以1000―2000元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及校内名师培养对象评选的条件之一。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科研处、基建处、后勤中心等各部门积极主动与相关的系(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对工作坊的日常运行进行检查评估。为保证工作坊学生自主实践和文化实践项目的持续运行,学院建立起“材料库”、“元器件库”、“工具库”等,并持续投入运营经费。为确保工作坊高效、有序、规范运行,配备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并明确岗位任务与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坊稳定和安全的运行机制。

5.积极开展活动,实现“非遗”工作坊的保护功能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工作坊创建后,与社团协会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功能。一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二是通过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提升了大学的文化品位;三是发挥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载体作用,积极保存和维护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新闻媒体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了多次报道,认为在高等院校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播民间文化,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迄今少有院校迈出这一步,宁职院的这一举措对其他高校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地方高校应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奉献力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院校的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日益紧迫。在区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上,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同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承担得起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和重大使命,才真正对得起维系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汩汩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G]//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每一种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视觉形态都各有特点、千差万别,要使它们重新焕发艺术魅力,就要对其艺术形式进行清晰的梳理与整合,并加入现代设计手法,让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源泉,帮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展下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增加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优势

1.研究机构支持在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持续关注着赣傩面具艺术,有不少研究人员深入田间乡野对傩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对赣傩面具工艺进行了详细纪录,并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这些为保护赣傩面具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也为赣傩面具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智力保证。

2.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保护传统赣傩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逐步开始重视和投入,并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比如:2010年中国最大傩文化主题公园在南昌建成。这些都是十分有利于未来赣傩面具的创新发展。

二劣势

1.缺乏保护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地区的傩庙和古傩面具都缺乏完善的保护,因为资金和人员的不足,有些村寨甚至出现偷盗面具现象。整个江西地区的傩面具资源都缺乏系统化的发掘和保护整理。

2.人才的匮乏江西是一个文化创新产业刚刚起步的地区,赣傩面具创新与传承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需要新颖的设计概念和市场运作,目前尚缺乏创意迭出的创新人员和既通晓赣傩面具艺术又擅长市场经营的运作者。

(二)、探索赣傩面具的新发展

傩面具形式的创新赣傩面具文化分散在江西各地,整体显得零散而没有自身特色,必须树立品牌形象,创立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傩面具文化品牌,这就需要研究人员、设计师的合作努力,去发掘提炼赣傩面具中一些地方特色,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傩面具文化进行区分。如何创新赣傩面具,并让当下的年轻人接受喜欢,这就需要把面具图形进行改良设计和品牌包装。要想在市场吸引人眼球,必须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图形,成功的设计可以让品牌与产品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市场竞争力。如:1998年乔布斯将苹果iMac电脑设计成外形呈现半透明的、果冻般造型圆润的蓝色机身,出色的设计使得这款电脑3年内售出了500万台。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外形创新的产品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亏损的苹果电脑如出一辙。傩面具元素图形是经过千年的演化的古朴民间艺术,但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文化却很难从视觉审美上吸引现代人,这也是目前大部分陷入困境的传统艺术所面对的共同难题。没有好的创新形式设计,即便是再优秀的民间艺术失去了昔日赖以生存的土壤,仅仅作为学术研究来进行保护和探讨,是很难再焕发出闪亮艺术生命力。

(三)赣傩面具内容的创新

傩面具是兼具功能意义与审美价值的,简单地去谈论傩面具的审美价值,便会陷入误区,以为这些东西只是传承下来的艺术品。其实非物质文化就是指傩面具含义中这种精神祈福、驱灾的文化内核,来源于古代的巫术祭祀文化,所以赣傩面具文化带有一些古老的神秘色彩,我们可以吸收赣傩文化中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美好的含义,将这种中国特有的吉祥寓意融入赣傩面具的创作。

(1)按厚薄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极薄、中厚、厚口。

(2)按帘纹分有罗纹、龟纹、棉连、蝉翼等。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其用途也呈多样性与适用性。“龙游佳制艺称殊,挥漉云烟笔自如,移得后山名句赞,南朝官纸女儿肤。”这首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在1989年初夏为龙游县宣纸厂题赠的,是对龙游寿牌宣纸艺术特色的最高评价和激励。同时一批书画名家对龙游皮纸进行过诸多的评价,诸如:陆俨少、谢稚柳、沙孟海、郭仲选等用过此纸后而大发赞赏之词。通过此反映了龙游寿牌宣纸在当时已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赢得了广大书画人士的钟爱。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非遗;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和开发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它以音乐、舞蹈的形式,展示了苗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外界了解苗族、走近苗族的一个窗口。自湘西旅游业快速发展以来,苗族鼓舞一直深受旅游者的追捧和喜爱。尤其是2006年5月,湘西苗族鼓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苗族鼓舞作为湘西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湘西旅游发展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表现出了独特的旅游魅力。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旅游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湘西地区苗族一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随着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湘西旅游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苗族鼓舞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多种心理需求,社会价值显著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既有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求知需求、又有了解旅游地民俗民风、感受异域文化的求异需求,更希望在旅游活动中能够实地感受、亲身体验、个别参与,实现求新和求乐。而湘西苗族鼓舞的古老、异质、独特、参与性恰恰全方位的满足了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苗族鼓舞是一种体现苗族先民战争、生计、民族交往、文化娱乐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舞蹈形式,通过欣赏苗族鼓舞可以让旅游者获得更多的苗族历史文化知识;苗族鼓舞中还有许多涉及祖先崇拜和的表现形式,如“傩堂鼓舞”等有别于土家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可以让旅游者更深切的感受苗族的异质文化;与其他类型的舞蹈不同,苗族鼓舞集音乐、舞蹈的艺术表演形式于一体,内涵丰富,满足了旅游者求知的心理需求;尤为特别的是,苗族鼓舞为旅游者参与其中提供了比较简单便捷的办法,旅游互动性强,满足了旅游者求乐的心理需求。

2.苗族鼓舞生动体现了湘西苗族民俗旅游文化,文化价值显著

苗族鼓舞从历史、宗教、精神、艺术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湘西地区苗族的文化精髓,它反映了苗族先民战争迁徙的历史,表现了苗族先民在自然环境下农耕、狩猎的情境,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苗族鼓舞是苗族先民精神和情感联系的纽带,其既是苗族先民原始的的体现,又是苗族祖先勤劳勇敢、顽强拼博的民族精神的展示,具有很强的精神文化价值。苗族鼓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有动作上的美、又有音乐上的美、更兼具服饰之美,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恰恰是因为苗族鼓舞将多种苗族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各个苗族民俗文化村、各种苗族节庆活动中,都能欣赏到富有文化内涵的苗族鼓舞。

3.苗族鼓舞的旅游带动效应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2005年在吉首德夯举办了中国首届鼓文化节,仅仅是参加鼓文化节的代表队就有21支,有来自八个省、区、市的鼓手近1000名,文化节的举办对于推介湘西旅游资源、扩大湘西旅游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活动举办期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围绕鼓文化节,活动主办方又举办了各种主题活动,为旅游者进行延伸旅游、增加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创造了条件。2013年,吉首举办了首届国际鼓文化节,并将这一节庆活动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之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吉首市为例,2013年鼓文化节举办以来,吉首连续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井喷发展,到2014年,吉首接待旅游者人数9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8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58%和70%。

二、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和开发现状

1.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与开发的主要区域分布

苗族鼓舞作为一种集生产、生活、娱乐、健身、竞技等多元素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分布于湘西的苗族村镇,但在不同村镇苗族鼓舞的类型有所交叉的同时也有所侧重:如吉首市、保靖县、花垣县及凤凰县腊尔山、禾库、两林、山江、大田和勾良等地区的“花鼓舞”;古丈等县区的集体性舞蹈“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凤凰地区的“猴儿鼓舞”;同时,各地区还包括有直观反映生产生活状况的基础鼓舞“女子单、双人鼓舞”、“男子单、双人鼓舞”几大类。在这些地区的苗族村镇,以苗鼓为特色的民俗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催生了一个个民俗文化旅游村,打造了许多乡村旅游品牌。

以苗族鼓舞为特色的旅游村镇

2.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与开发的社会认可度

资源带来收益,品牌创造价值。苗族鼓舞的旅游影响力为许多落后的民族村镇带来了人气,带来了知名度,带来了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苗族鼓舞旅游传承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所在的吉首坪朗村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尚在读书的学生都会打苗鼓,产生了州级苗鼓传承人,成立了两支苗鼓表演队。保靖县葫芦镇在继承原有的苗族鼓舞打法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艺术创作,创作了“八合鼓”、“撼山鼓”、“迎宾鼓”、“湘拳鼓”等十多种不同风格的打法。为了扩大旅游影响力,各县市还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弘扬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魅力。2009年,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闭幕式上,花垣苗鼓取得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奖项“民间文艺山花奖”。

3.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与开发的方式

从湘西各地苗族鼓舞旅游传承与开发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打造“鼓文化村”、“鼓乡”的旅游品牌传承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如吉首德夯被称为“中国鼓乡”、保靖葫芦、古丈默戎号称“苗鼓之乡”。二是通过举办民俗旅游节庆活动传承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如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六月六”、“跳花节”,节庆旅游活动德夯中国鼓文化节、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吕洞山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节、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态保护节等。三是通过各种类型的苗族鼓舞演出传承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在湘西州、市、县举办的各种活动中都可以欣赏到精彩绝伦的苗鼓表演。2012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湘西州慰问演出,开场节目《太阳鼓》雄伟壮观、震撼人心,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让国内外的许多旅游者闻声而来。更为难得的是,不仅仅在湘西州内能够欣赏到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足迹更是遍布中国。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在“第九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人们都听到了苗鼓声声。

三、湘西苗族鼓舞旅游传承和开发的路径

1.对苗族鼓舞的基本元素进行加工提炼,满足现代旅游传承与开发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历史遗留下来僵化的“文化化石”,而是文化的主体在与孕育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并在自然、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中“创新”,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的活态存在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居民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必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苗族鼓舞同样如此。在保持苗族鼓舞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对苗族鼓舞进行艺术加工,有利于促进苗族鼓舞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满足现代旅游传承与开发的需要。在对苗族鼓舞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两类人群应担当起主体责任。一是鼓王等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人。传承人多数从小学习湘西苗族鼓舞,对于苗族鼓舞无论是从艺术把握还是精神领会都较普通学习者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鼓王石顺民将戏曲艺术融入鼓舞表演,使女性表演者的表演更轻盈灵动,增加了苗族鼓舞的观赏性。此外,歌舞团、艺术院校或者是景点景区的专业艺术团体中,不乏高水平的音乐、舞蹈人员,他们兼具理论水平、艺术功底和实践经验,是湘西苗族鼓舞传承创新的理想人选。

2.在旅游院校、苗族民俗旅游区点普及苗族鼓舞,夯实苗族鼓舞的群众基础

湘西苗族鼓舞虽然有较高的群众认同度,但是群众参与程度却并不高。一些原生态的鼓种如铜鼓舞、木鼓舞、踩鼓舞等已经濒临消失,加之一些深谙苗族鼓舞艺术的老艺人年事已高,虽然身怀绝技,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此外,现代文明的影响,许多年轻人或外出打工,或者认为苗族鼓舞是一种过时的民族艺术,影响了苗族鼓舞的传承。湘西现有的各个村镇的苗鼓队大多数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寥寥无几。因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学习苗族鼓舞势在必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是近年来各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采取的一种新举措,通过培养年轻一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使年轻一代在掌握传统技艺、艺术的同时,增加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在苗族鼓舞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湘西州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都开展了苗族鼓舞的教学,保靖县葫芦中学、湘西州民族中学等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苗族鼓舞的普及。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的角度看,在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民族旅游区点广泛开展苗族鼓舞教学则更有利于苗族鼓舞的传播与推广。通过在湘西中职或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苗鼓教学,能够使旅游专业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民族文化,进而弘扬民族文化,而在民族旅游区点开展苗族鼓舞的教学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实现湘西苗族鼓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进行村落民俗的旅游原生态传承和开发,赋予湘西苗族鼓舞鲜活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的文化,而是动态的文明,其所特有的原真性、活态性、民俗性、本土性、整体性、人本性等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个民族或某地群体民众传承的,生存于生活中,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应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土壤,而旅游者希望欣赏和感受到的恰恰也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村落民俗的旅游原生态传承方式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旅游者的真实诉求。就湘西苗族鼓舞而言,倡导村落民俗的原生态旅游传承与开发方式,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一辈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通过旅游富民进而增强年轻一辈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的动力,使他们能够愿意留、留的下,愿意学、学的好。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护孕育苗族鼓舞的本土环境,在苗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开发中,不仅仅是将这样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搬上舞台,供旅游者观看欣赏,更重要的是在苗族鼓舞的原生地培育土生土长的苗族鼓舞艺术人才,进行苗族鼓舞的艺术创新,并在原生地通过举办苗鼓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旅游者,通过当地居民的节庆活动、日常习俗等将苗族鼓舞长久的传承下去,并保持民族村寨恒久不衰的旅游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湘西苗族鼓舞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第8篇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珍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被灭绝。目前现实的状况是: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另一方面却是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被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老品牌灰飞烟灭……。即使是幸存的庙会、年画、皮影等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以及民间口头文学、地方戏曲、民间歌舞、曲艺等,也呈现出日渐萎缩,日渐衰落的现象。这些状况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党和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明确了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政府行为,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强化各级文化馆业务指导和保护实践活动,认真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查工作。就合肥市而言,市文化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在两年时间内,组织专业普查队伍,深入全市街道、乡镇,走村串户,共挖掘整理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6项。其中,“庐剧”、“洋蛇灯”、“巢湖民歌”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火笔画”、“吴山铁字”、“葫芦烙画”等已被列入省级保护项目;“民间剪纸”、“蛋雕”等69项已被列入市级保护项目。这些保护项目的确立,初步形成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对需要保护的所有项目均建立了数字库,每年市里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展示展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扩大了社会影响,又锻炼了一大批保护队伍。

自合肥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结合省政府皖政[2006]40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该方案分别从颁布“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培育庐剧新人、加强庐剧艺术研究、建设庐剧传承基地和演出场所、抓好庐剧新剧目创作演出、加强庐剧演出市场的开发等方面制定出详尽的措施。2007年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近年来,创作、改编多种新剧目,如《村长娘子》、《万年桥》、《借罗衣》、《皖川情》、《卖棉纱》等;完成对省艺校庐剧班的教学培训工作,采取理论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办法,让同学们在《村长娘子》和《庐剧演唱会》等剧目中参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直观展示庐剧的戏曲风采,市文化馆在非遗展厅内常年巡回播放庐剧经典剧目,并配以图文、实物等,展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并通过电视、报纸、橱窗等方式进行宣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市文化馆在每年举办的“暑期非遗绝活培训班”活动中,特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玉兰老师亲自授课,不设门槛,面向大众宣传本土戏剧,培养出更多的兴趣爱好者。又如“巢湖民歌”作为第一批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将抢救、保护及传承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对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先后举办了“皖中南民歌大赛”、“安徽省民歌歌会暨歌手大赛”、每两三年便举办一次“巢湖歌会”和“南巢歌会”,并制作《巢湖民歌》专题片。同时,先后出版了《巢湖地区民歌集成》、《中国民歌民谣集成?巢湖卷》等书卷;制定出《巢湖民歌保护发展指导性意见》加强对巢湖民歌工作的保护和发展;建立巢湖民歌资料室、陈列室、数据库和多媒体展厅,面向广大群众,进行直观的展示和宣传;在中小学义务制教育阶段开设相关巢湖民歌音乐课程,如巢湖学院附中、巢湖市炯炀中学均设立了巢湖民歌传承基地,每周设置相应课程,普及巢湖民歌;并通过鼓励和支持各类传习培训活动,目前巢湖市各乡镇文广站均建立起巢湖民歌流动传习所,通过不定期举办民歌基础知识传授和教唱活动,努力培养出一批年轻民歌手和少儿歌手,让巢湖民歌有序地传承下去。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水平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1.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广泛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而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必须确定政府主导的地位,认真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现实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划,常抓不懈。文化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馆内要确定专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有效开展保护工作,并要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培训、知识普及、上下通联等具体工作。注重资源整合、发动社会广泛参与、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人民群众之中,使其代代相传,薪火不断。政府要把非遗保护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保证其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注意非物质文遗产保护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2.科学保护,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针对非物质文遗产的特异性,以其不同的价值予以区别对待。那些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蕴藏着民族文化优秀品性和审美特性,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让其“廷年益寿”,予以活性传衍。有些类别应作为“让人类寻找历史记忆的痕迹”实施文献记载,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决不能采取“以牺牲部分人享有现代文明”为代价来实施保护,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分门别类加以保护,充分协调处理好某些政府的功利行为、企业家的商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都要以保护非特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利益跟协调,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统一原则。牢记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

3.有的放矢,遵循“非遗”项目的自身规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特殊性,在保护中应尊重其自身内在规律,依据其呈现状态,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与自然主体人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存、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其最主要的是保护相关文化生态环境和代表传承人。以强调文化保护的整体性理念。对个别特殊、濒临灭绝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有挽救意识,特事特办,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具有本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它的创造、拥有者一般都是广大农民和市民,其传载与传衍地域应在广大农村和乡镇。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中,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农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享受其传统文化成果,保障农民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使文化生态的植被繁茂生长,使优良的“文化基因”得到传承。

4.加强宣传,营造非遗保护氛围

第9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价植;阐释尺度

国人对抗强势的、以普世价值而目出现的西方文明的利器,如今己成显学。各高校都把“经典阅读”作为大学通识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拟定了阅读书目,采取多种措施组织研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研读国学经典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对经典的阐释也缺乏基本的规范。因此,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如何把握经典阐释的尺度与方法,是大学生经典阅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一、理性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

对于“国学”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但目前学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国学经典中包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功利化和实用化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传统经典知之甚少:不知道何谓“经史子集”,不知道何谓“四书五经”,不知道何谓“诸子百家”,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一方而可以使青年学子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认同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另一方而也可以使青年学子从中汲取营养,春风化雨般地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提高个体的人文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修身养德,立身做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国学经典的教育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修身做人上。如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经典,其“仁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川,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普遍意义的光芒。儒家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君子。儒家经典中对君子人格有很具体的描写:好学善问、严以律己、慎言敏行、温厚宽容、见利思义、崇德向善、勇于改过、安贫乐道等等。君子人格的形成,需要不断进取、不懈努力,这与大学生研习国学经典的目的是一致的。国学经典不是习题集,不是看完就可以扔在一旁的,它需要反复咀嚼,不断与学习生活的实践相结合,时刻反思,日渐完善。经典阅读有助于人心人性修养的提升,是实现国学经典修身做人的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对于我们来讲可谓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如同一个人的遗传密码,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它是不可选择的。国学经典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你只能接受它、呵护它。所以,我们主张对于国学经典,应保持恭敬、诚恳、宽容和鉴赏态度,去解读、领略、学习和传承。正如樊浩先生所言:“传统,尤其是源头性传统,因其不可‘解释’,首先应该是人们认同的对象,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理性反思的对象。这种对民族传统以一种温情的态度予以体认,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这应成为现代人基本的文化共识。只有从这一共识出发,我们才能在古典智慧的观照下追寻现代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以多维的视角确立经典阐释的尺度

经典阐释是现代人与前贤的对话活动,我们主张秉持历史主义的态度,既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解读,同时也对作品的“无意义”进行合理的阐释。我们拒绝那些抛弃文本的随意解读、任意发挥,必须为经典文本确立一个“合法阐释”的边界。

(一)用历史的尺度阐释经典

第一,通读元典。“文本”是阐释构成的基本要素,没有“文本”自然也就没有所谓阐释的问题。考之当下的经典解读,学养深厚、考据严谨扎实者凤毛麟角,功底浮浅、人云亦云者众。古人治经,有一种解读方法叫互证法,值得当今学人借鉴。如以《论语》来解读《论语》,以《老子》来还原《老子》的方法,避免了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因此,通读元典是提高阐释水平的基本路径,也是阐释的基本维度。

第二,通晓阐释史。要确立经典阐释的历史维度,很重要的一点是知晓中国学术和思想发展史。就儒家元典阐释历史而言,汉代经学和宋学是两座高峰,董仲舒和朱熹分别是这两座高峰的关键人物。读懂了汉代经学和宋学就大致读懂了中国经学阐释的历史,读懂了董仲舒和朱熹这两位大家则基本明白了中国经典阐释的方法论。一个缺少史识的经典阐释者,难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只有通晓中国经典阐释的历史沿革,才能洞见经典的来龙去脉,才可以烛照个人视野的盲区,探寻到经典最真实的教育价值。

(二)用现代的尺度阐释经典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此比拟经典阐释活动,亦可以说:一切经典阐释都是当代阐释。经典阐释的现代尺度既非对传统的因循沿袭、亦步亦趋,也不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全而颠覆,而是寻求与传统的积极对话。这种对话的前提是对经典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我们无法为当代人的现代阐释设置上限,但却可以为一切信马由疆式的过度阐释设置一个拒绝的边界。

第一,拒绝曲解。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后留存下的伟大作品,很多文本记载的是我们先民早期的“族群记忆”以及整个人类共同而临的永恒的生存问题。很多曾经困扰我们祖先的问题,今天同样困扰着我们。正是这些展现了先民们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经典文本,为读者的个性化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但也导致了经典常常被曲解。为此,一方而我们要拒绝戴上“有色眼镜”,即不能贴上政治的、阶级的、宗教的标签去解读文本;另一方而要防比用“上纲上线”的方式猜度文本,我们主张用平等的、历史的态度来解读。

第二,拒绝媚俗。经典重读、重释、新解是每个时代都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经典永久生命力的体现。我们不应反对经典的通俗化,但应拒绝经典的媚俗化。经典的通俗化意在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技术打通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比如经典的卡通化,采用新颖的结构、炫目的画而、通俗的语言,降低了获取古典知识的门槛,拉近了读者与经典的距离。而经典阐释的媚俗化,则是市场经济时代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经典的侮辱,比如时下有人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口味,所写的新解古典诗词,只见风月不见情怀,只言揭秘不言诗意,对这些我们应嗤之以鼻。

第三,拒绝恶搞。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以历史、经典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大量出现,它们通过戏谑经典、冒犯权威、襄读神圣而获得一种低俗的狂欢化效应。尽管经典可以常读常新,正如卡尔维诺所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叠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地将他剥开,像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而。”川但是,经典的多元化解读不能“无边界”,文本的“不确定性”绝不是“无底线”,那种恶搞经典,消遣历史的恶作剧,是对经典的扼杀,是对庄严崇高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