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1:35:22
导语: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标,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部署内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内容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以及施工建设来达到提供给居民以理想、安静、舒适等交通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建设,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改善土地相关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城市景观保护现状概述
我国经济的腾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相应地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河流而相应改变。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们在追求美丽景观的过程,日趋漫长。特别是官僚主意以及暴发户特征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的景观缺少人性化考虑,在景观设计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种视觉效果,而对于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其他环境因素,欠缺考虑。在景观改造过程中,没有遵循景观保护原则,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指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开展适当游憩活动的城市自然遗留地,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必须保护生态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生物个数,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在内的,具体分为物种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它们是构成生态环境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城市生态多样性,无论是基因、物种,还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某种和谐的联系。作为人居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必须明细景观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最大利之外,还不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原则,不能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自然遗留地的物种特性。
二、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2.1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2.2生态景观保护设计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必须组建生物基因库以及城市种子库,便于对生物进行离体保存。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笔者认为,植物园、动物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过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标本,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②保护中几乎没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应(habitat.resonsive)发生,所以这种人为控制的种群往往无法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③受到保护的种群其遗传基础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个体以使之表现出广泛的基因型;④保护还依赖于政策和资金的持续稳定,但这远没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将动植物物种与野生的群体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其结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这样并未起到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规划方法,实现最优化保护效果,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园以及生态园的数量。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法在早前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对于濒临物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第二种方法是从源头来避免濒临物种的产生,强调的是和谐发展,即全面联合景观系统以及生态系统,让各物种以更好的状态来生活于生态系统中,或适应新的生态系统。从实际效果来说,从物种保护这种单一的保护来看,这种做法有待改进,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只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护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改善事后的环境,人为地构筑适合物种生产的环境。而生态景观学最优化景观保护是以最优化模型为基础,从事前控制出发,充分考虑生态和谐因素,建立适合物种生物链的生态保护模式,是城市景观保护中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环节,所以,以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三、结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9).48-50.
[关键词]若尔盖高原 湿地 湿地退化
[中图分类号] S717.19+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50-1
若尔盖高原是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缘,海拔在3400-4000m之间,平均海拔3500m,因地质为若尔盖地块而闻名,地貌类型主要以丘陵、山地、河谷及低山为主。若尔盖高原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700mm左右,这些特点都为若尔盖地区形成湿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
1若尔盖湿地现状的透视
湿地是指水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中间过渡地带,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及涵养水源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组成了地球三大生态系统[2]。
我国湿地面积占全球湿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由于若尔盖湿地位于黄河、长江的上游源区,若尔盖湿地每年可以为黄河提供约30%左右的水量,因此,若尔盖湿地对黄河及长江的生态和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作用,若尔盖湿地正面临着沙化、湿地萎缩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截止到2000年,若尔盖湿地17个大型湖泊中已有6个干涸,湖泊总面积萎缩近850hm2,濒危物种已超过50种,还有很多物种数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分析影响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原因,对该地区实现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气候变化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尤为重要。
2若尔盖气候变化对湿地退化的影响推断
若尔盖湿地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人为原因是加速若尔盖湿地退化的因素,人为的扩大牧场面积,使得牲畜对草地过度践踏,造成草层低矮,土壤板结。此外,过度放牧也使得鼠害横行,大量窃食牧草、打洞,这些都极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沙源,从而加剧湿地和草场的退化。
若尔盖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是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若尔盖湿地在喜马拉雅山的作用下,中间地块正出现隆起的趋势,使得地下水量减少;气候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及蒸发量对湖泊、沼泽的影响和对植被的影响[3]。
2.1气候变化的趋势判断
经过近几年的观察,若尔盖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及蒸发量增加。
通过分析过去30年的气候数据可以看出,若尔盖地区年平均温度比以往增加0.226℃,春季温度升高0.165℃,夏季升高0.268℃,秋季升高0.378℃,冬季升高温度为0.249℃;年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减少11.56mm,其中,春季降水减少0.175mm,夏季有所增加,增加了4.439mm,秋季减少17mm,冬季减少1.17mm;年均蒸发量增加7.621mm,春季增加1.265mm,夏季3.165mm,秋季2.348mm,冬季为0.844mm。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温度比以往呈升高趋势,秋季增温最为显著;降水除夏季外都呈减少趋势,秋季最为突出;而蒸发量与温度呈相同趋势,一直在增加,且增加幅度很大。
2.2气候变化对若尔盖湿地的影响判断
2.2.1气候对湖泊、沼泽的影响解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近50年来,该地区气温升高近1℃,尤其是夏、秋两季,增温最为显著,且升高速度越来越快,温度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地表水严重流失;而降水量却有所减少,这就造成若尔盖湿地的水量不足,加快了湿地湖泊及沼泽的退化。截止到2000年,湖泊较1975年萎缩近35%,沼泽萎缩20%左右,河流更是萎缩48%左右,对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远期影响不可估量。
2.2.2气候对草地沙化的影响解析
气候条件中的水分及热量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草地的影响。近几年,气候的变化也加快了草地的沙化。此外,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冻土融化,土壤水分流失,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使沼泽变成草甸;温度升高也使得若尔盖地区的积雪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地表水的供给,造成土壤变干结板,随着地表颗粒的不断堆积,草地的沙化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2004年草地沙化面积比1999年增加了4300hm2,也减少了湿地的面积,造成湿地退化严重,进而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3对若尔盖湿地的整治措施选项
3.1建立健全气候检测系统
在对若尔盖湿地进行整治时,首先要建立健全气候检测系统,实时了解湿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降水较少的春季和冬季,可以适当的进行人工补给,确保湿地的水量需求。
3.2大力恢复生态系统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湿地环境越来越恶化,而湿地环境的恶化,也使气候条件不断恶化,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已经退化的湿地积极进行恢复,可以通过排水沟渠改造、植被恢复及实行放牧管制等措施,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恢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试验,才能真正的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
4结束语
随着国家政策及宣传工作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与研究。但是,目前我国的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为破坏导致湿地沙化严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其中,气候变化是湿地不断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温度不断升高、降水量不断减少,以及蒸发量的增加,使得若尔盖湿地的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及政府应采用相关措施,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检测系统,并积极恢复生态系统,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确保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建,朱建清,张杰,王建东,王松涛,罗浔,杨志荣.若尔盖退化、沙化草地的治理[J].四川草原.2011(14).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1.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1.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如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1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疯牛病”最早于1986年在英国发现。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大规模传播。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
1.4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化学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又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参加第五届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专家们警告说,外来物种给生物多样化造成的破坏,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缩小和丧失。比如,原产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另外,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阶、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hm2;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hm2;脉草、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2生物入侵危害产生的原因
2.1盲目引种
并不是所有的物种迁移或引入都会产生危害,而且许多新品种的引入确实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1859-1900年间,澳大利亚笔尾松鼠被引入新西兰,就成为了新西兰毛皮业的财富之源;然而,大多数的引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水葫芦,主要是为猪提供饲料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生猪喂养方式的改变,再采用含水量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饲料,其投入与产出已经不成正比,于是昔日人人争抢的水葫芦,如今便异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环境公害。专家认为盲目引种是造成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原因。
2.2海洋业
一是海洋垃圾:随废弃的塑料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每天都在向南极洲和一些热带岛屿进犯,并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据海洋生物学家表示,软体动物、蛀船虫、珊瑚虫这些寄居类动物如今正附着在漂浮的垃圾上漂进新的地区,对那些地区的物种造成危害,并开始改变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巴恩斯表示,能使海水结冰的温度可能是阻挡外来物种入侵南极洲的主要屏障,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削弱了阻挡外来生物的天然海水屏障,情况就将更加严重。二是海洋压舱水的排放:20世纪初,压舱水代替了固体压舱物,这无意中为水生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散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轮船变成了一个满载各种微型生物的“水族箱”,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输送货物时,不断地运输和储存这些水生生物。由于一些尚不清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与压舱水直接相关的异地种侵入事件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里时有发生。
2.3旅游业
很多的物种入侵是由于旅游者的携带而引起的,游客从全球各地带来各种的物种,其中就包括有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物种被游客有意无意地留在当地的生存环境中,对当地的生物入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4国际贸易
最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和车船飞机的速度加快及大型化,促进了鲜活植物产品贸易,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入侵的机会。例如美国白娥入侵亚洲,就是由于在二战后,日本木材奇缺,美国原木大量倾销日本,美国白蛾也就由此进入亚洲,进入中国;松材线虫传人中国、光肩星天牛(ALB)传人美国等都是由于国际贸易而引起的。同时种苗产业国际化与国际交流频繁更加快了病虫的入侵与扩散。3防治生物入侵的技术措施
3.1清除
当某一物种初到新地时,试图全面根除是可能的。这种手段虽然极端,但已经被南非的很多国家采用了。例如世界范围内的鼠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80多个岛屿已经清除了老鼠。但大多数情况下,试图清除是行不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早期预告系统来报告入侵物种的到来,很少有相应的专门小组执行有效的根除计划。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系统来确定是否新引进了某一物种,并且这一物种是否有侵略性。然而,我们都知道,只有在发现及时,立即采用有效手段和全面参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根除入侵物种。所以这种措施在实施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3.2防治对策
3.2.1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
检疫是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出或传人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14世纪中叶,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为阻止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疫病传人本国,对要求人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了进港前一律在锚地停滞、隔离40d的防范措施,后来逐渐运用到阻止动植物外来种传播方面,出现了动植物检疫.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达成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已成为一部国际检疫法。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我国共检疫国内外参展植物763批次、683140株,草坪165279m2,肥料8100kg,木包装7件.截获有害生物162批次,发现有害生物160多种,并进行了及时的处置。
3.2.2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
美国夏威夷为了消灭害虫,从非洲南部引进了一种玫瑰色蜗牛,谁知55年后,它竞将15—20种土生土长的蜗牛伙伴消灭得干干净净。为了改善牧草的营养结构,美国西部引进了纤维含量较高的胡枝于,结果它疯狂地繁殖、蔓延,致使原本能养活9万头奶牛的牧场寸草不生,最后被荒弃不用。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大面积种植的巴西橡胶林,种植面积最大时达到1亿株,40多万公顷。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毁,代之以巴西橡胶占绝对优势、土壤板结、物种多样性匠乏的生态系统。
所以这些出于良好愿望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提示人们,在进行人为引种前必须认真作好全面的生态评估,并进行引种后的跟踪监测。
3.2.1化学防治
对外来物种的化学防治(包括诱饵、驱赶剂和毒药)通常被认为不可取,因为众所周知的广谱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但据美国国会透露,有一些新型化学杀虫剂只对某一种或几种害虫起作用,不会影响人类健康。但是,这些化学杀虫剂非常贵,而且需要反复使用,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也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才有效可取。
3.2.2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有些时候是可行的。例如,在佛罗里达,手工除蜗牛就是根除非洲大蜗牛时使用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外来物种无法用机械防治(如小昆虫和地穴动物),而且,机械设备的成本很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可想象。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1.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1.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如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1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疯牛病”最早于1986年在英国发现。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大规模传播。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
1.4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化学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又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参加第五届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专家们警告说,外来物种给生物多样化造成的破坏,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缩小和丧失。比如,原产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另外,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阶、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hm2;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hm2;脉草、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2生物入侵危害产生的原因
2.1盲目引种
并不是所有的物种迁移或引入都会产生危害,而且许多新品种的引入确实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1859-1900年间,澳大利亚笔尾松鼠被引入新西兰,就成为了新西兰毛皮业的财富之源;然而,大多数的引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水葫芦,主要是为猪提供饲料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生猪喂养方式的改变,再采用含水量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饲料,其投入与产出已经不成正比,于是昔日人人争抢的水葫芦,如今便异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环境公害。专家认为盲目引种是造成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原因。
2.2海洋业
一是海洋垃圾:随废弃的塑料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每天都在向南极洲和一些热带岛屿进犯,并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据海洋生物学家表示,软体动物、蛀船虫、珊瑚虫这些寄居类动物如今正附着在漂浮的垃圾上漂进新的地区,对那些地区的物种造成危害,并开始改变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巴恩斯表示,能使海水结冰的温度可能是阻挡外来物种入侵南极洲的主要屏障,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削弱了阻挡外来生物的天然海水屏障,情况就将更加严重。二是海洋压舱水的排放:20世纪初,压舱水代替了固体压舱物,这无意中为水生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散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轮船变成了一个满载各种微型生物的“水族箱”,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输送货物时,不断地运输和储存这些水生生物。由于一些尚不清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与压舱水直接相关的异地种侵入事件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里时有发生。
2.3旅游业
很多的物种入侵是由于旅游者的携带而引起的,游客从全球各地带来各种的物种,其中就包括有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物种被游客有意无意地留在当地的生存环境中,对当地的生物入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4国际贸易
最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和车船飞机的速度加快及大型化,促进了鲜活植物产品贸易,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入侵的机会。例如美国白娥入侵亚洲,就是由于在二战后,日本木材奇缺,美国原木大量倾销日本,美国白蛾也就由此进入亚洲,进入中国;松材线虫传人中国、光肩星天牛(ALB)传人美国等都是由于国际贸易而引起的。同时种苗产业国际化与国际交流频繁更加快了病虫的入侵与扩散。
3防治生物入侵的技术措施
3.1清除
当某一物种初到新地时,试图全面根除是可能的。这种手段虽然极端,但已经被南非的很多国家采用了。例如世界范围内的鼠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80多个岛屿已经清除了老鼠。但大多数情况下,试图清除是行不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早期预告系统来报告入侵物种的到来,很少有相应的专门小组执行有效的根除计划。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系统来确定是否新引进了某一物种,并且这一物种是否有侵略性。然而,我们都知道,只有在发现及时,立即采用有效手段和全面参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根除入侵物种。所以这种措施在实施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3.2防治对策
3.2.1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
检疫是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出或传人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14世纪中叶,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为阻止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疫病传人本国,对要求人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了进港前一律在锚地停滞、隔离40d的防范措施,后来逐渐运用到阻止动植物外来种传播方面,出现了动植物检疫.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达成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已成为一部国际检疫法。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我国共检疫国内外参展植物763批次、683140株,草坪165279m2,肥料8100kg,木包装7件.截获有害生物162批次,发现有害生物160多种,并进行了及时的处置。
3.2.2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
美国夏威夷为了消灭害虫,从非洲南部引进了一种玫瑰色蜗牛,谁知55年后,它竞将15—20种土生土长的蜗牛伙伴消灭得干干净净。为了改善牧草的营养结构,美国西部引进了纤维含量较高的胡枝于,结果它疯狂地繁殖、蔓延,致使原本能养活9万头奶牛的牧场寸草不生,最后被荒弃不用。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大面积种植的巴西橡胶林,种植面积最大时达到1亿株,40多万公顷。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毁,代之以巴西橡胶占绝对优势、土壤板结、物种多样性匠乏的生态系统。
所以这些出于良好愿望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提示人们,在进行人为引种前必须认真作好全面的生态评估,并进行引种后的跟踪监测。
3.2.1化学防治
对外来物种的化学防治(包括诱饵、驱赶剂和毒药)通常被认为不可取,因为众所周知的广谱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但据美国国会透露,有一些新型化学杀虫剂只对某一种或几种害虫起作用,不会影响人类健康。但是,这些化学杀虫剂非常贵,而且需要反复使用,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也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才有效可取。
3.2.2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有些时候是可行的。例如,在佛罗里达,手工除蜗牛就是根除非洲大蜗牛时使用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外来物种无法用机械防治(如小昆虫和地穴动物),而且,机械设备的成本很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可想象。
3.2.3生物防治
无论是从生态角度还是经济角度,生物防治被认为是继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之后最有吸引力的方法。现在我国泛滥的水葫芦,生物学家也找到了一种水葫芦的天敌——象甲。专家在实验室中发现:被放置了象甲的水葫芦,植株明显变小、叶子变小、茎干变细、分支减少,水葫芦的整个生长过程受到抑制。但象甲吃完水葫芦后,是否还会去吃其他的植物,是否会造成再次“引狠人室”?然而,生物防治确实是目前生物学家想到的最合理的方法,当然它的很多方面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向言词,彭少麟.生物入侵及其影响.生态科学,2001(20):68-73
[2]李博,徐炳声.从上海外来杂草区系剖析植物入侵的一般特征.生物多样性,2001,9(4):446-457.
[3]乔勇进,张敦论,张强.试论生物入侵的“生态安全”及相应对策.防护林科技,2001(51):41-43.
[4]白希尧,白敏冬.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性传播灾害和治理方法的研究.自然杂志,2002(24):223-230.
[5]丁建清.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16-20.
[6]梁忆冰.植物检疫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作用.植物保护,2002(28):45-48.
[7]陈兵,康乐.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环境保护,2001,(12):30-31.
[8]徐承远,张文驹.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生物多样性,2001,9(4):430-438.
[9]张林艳,叶万辉.生态空间理论及其在生物入侵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88-594.
关键词 植被保护;问题;对策;孟达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X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08-01
青海孟达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景色秀丽,构成了青藏高原上少有的优越生境,是青藏高原植物群落最复杂的次生林区之一。孟达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分布着逾1 005种野生植物(约占全省野生植物种的2/5),其中近百种植物是它们在国内水平分布的西界边缘,对于物种稀少、植物景观单一的青藏高原,堪称为一座天然植物园,被誉为“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成为西北地区少有的植物地理、植物分类、生物学及森林生态学等方面理想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同时在生物种源保护、学术研究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在生态系统和环境演变规律、青藏高原物种资源等领域的科研价值十分显著。对于补充和丰富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1 孟达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地群众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求不断加大,社区经济发展的压力对保护区的生存威胁越来越大。
目前,薪柴采集、林火隐患、偷猎和非法捕捞、非法采伐林木、非法采集等危害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活动仍然存在,其中森林火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一方面,人为干扰活动直接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并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历史上形成的采矿活动和开垦活动对生境造成的破坏亟待恢复;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干扰活动与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处置不当会影响到保护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关系。
同时保护区又处于两省四县交界地带,周围分布有16万贫困群众,文化教育比较落后,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严重,使得保护区保护难度加大,尤其是一些周边社区群众越境界毁林,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植物资源发生变化,如一些林相整齐、质量好的林分已不复存在;林线上移,部分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如保护区原有成片的辽东栎,现已几乎被破坏殆尽;细叶云杉林、冷杉林、圆柏林以及其他林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巴山冷杉、小叶朴则已完全失去更新能力。如不尽快有效制止毁林行为,则保护区内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将不复存在,保护区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这不仅会给植被稀少的青藏高原雪上加霜,而且会对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后果严重的不利影响[1-2]。
1.2 生态定位监测能力较差
孟达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补充调查,现有的资源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动态变化,限制了保护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活动;缺少完整的气象、水文、土壤资料,以及管理所需的地质地貌图和野外工作用图;大型猫科动物种群数量动态、栖息地质量、生态系统、旅游环境状况和容纳量、社区经济变化状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等专题性的监测活动未开展;科研监测活动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没有实现有机结合;资料信息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管理技术,完整的生物资源数据库尚未建立,无法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和分析[3-4]。
1.3 科普及宣教能力亟待加强
由于资金缺乏,缺少必要的装备与设施,导致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力度受到限制,使外来威胁因素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消除,影响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保护区及周边群众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入,尚未形成人们共同的自觉保护行为,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也亟待提高。
2 对策
2.1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孟达保护区是我国西部罕见的北亚热带、亚温带和亚寒带南缘植物的汇集生长区,汇集生长了唐古特地区、华北地区、横断山脉地区三大植物区系的植物种类。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工作重点是保护天然林,保护内容包括森林群落的多样性、完整性、原生性。禁止乱砍乱伐、盗砍盗伐的破坏行为。逐步把实验区内的天然林分纳入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范畴,按重点生态公益林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建立封山封沟区,设置封山标志,公布公告禁令,禁猎禁采。加强防火巡护和病虫害监测,配备必要的防治设备,防止对森林的破坏。
2.2 野生植物保护
保护重点区内珍贵、稀有、濒危、特有和具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坚持“就地保存为主,异地保存为辅”的原则。绝对禁止在核心区采集植物营养体,严格控制在缓冲区中采集植物营养体,加强保护实验区中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建设珍稀植物扩育基地,收集区内珍稀、濒危、独有的植
物物种基因,建立异地保存资源库,并实现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旅游观光等用途,珍稀植物扩育基地规模控制在10 hm2以内。严禁引入外来有害物种。
2.3 生态恢复
2.3.1 退耕退牧。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共有坡耕地、牧地300 hm2以上,规划在1~3年内,对核心区、缓冲区内的100 hm2坡耕地、牧地进行退耕退牧。
2.3.2 珍稀物种扩育基地建设。孟达保护区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未开展育苗工作,影响了造林绿化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荒山造林、植树绿化工作的正常进行,规划在异地建苗圃1处,面积20.0 hm2,主要培育适合于保护区内和周边社区的造林绿化用苗。育苗树种包括杨树、巴山冷杉、太白红杉、侧柏、华山松、小叶朴、羽叶丁香、栾树等。
2.3.3 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为保证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良种育苗的目的,规划在华山松谷建种质资源保护基地10 hm2。
2.4 宣传与教育
孟达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山区,当地群众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而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居民的活动范围和经营方式,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对建立保护区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抵触情绪和行为。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能消除对立。因此,宣传教育是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3 参考文献
[1] 王文浩.甘南水源补给区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J].中国林业,2010(16):69.
[2] 袁军.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0(3):138-142 .
摘要:为了研究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6年4月15日至9月21日在水磨沟公园不同高度选择3个取样区,每个取样区设立两个不同的取样点,采集了0~5、5~10、10~15cm3个不同层次的大中型土壤动物・共获得土壤动物1153个,分别属于3门8纲18目,其中鞘翅目、中腹足目、小引类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61%,蜘蛛目、伪蝎目、半翅目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2.34%,其余为常见类群,分析表明,在不同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山顶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的高于山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同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物种数量逐步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关键词: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乌鲁木齐;水磨沟公园
中图分类号:Q958.1;S1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7)02-0116-07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成分之一,其数量大、种类多,与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等构成了地下生物群落,其活动对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在土壤生态系中的各种生物类群或群落组成的差异,能够反映环境的细微变化,如土壤的温度、湿度、团粒结构、透气性、隙数量和含水量等物理性变化,以及pH值、碳、氮、钠、钙和锰等含量。
土壤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同环境因子间存在相对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壤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农药、除草剂等)的积累与残留对土壤动物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以说使土壤动物的正常代谢受到抑制,阻碍甚至停止而死亡,土壤动物作为标志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反映了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通过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特征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可为土壤污染监测土壤质量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的生物指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了土壤动物与土壤生境的密切关系,内容涉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生境状况、环境压力、食物资源等对土壤动物耐受力的影响,土壤动物作为指示生物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等,使土壤动物的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污染的加重,城市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城市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的日趋深入,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愈显重要。
国内有关城市土壤动物群落方面已有不少的报道,但有关乌鲁木齐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为了查明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土壤动物数量的月间变化,在乌鲁木齐水磨沟公园选择3个不同高度的样地对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目的在于查明公园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生态分布及多样性等,这对于全面认识公园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其生态平衡、评价公园土壤质量、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城市土壤动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水磨沟公园自然环境状况
水磨沟公园位于东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部的山前黄土丘地带,乌鲁木齐市东北部,它位于天山区,与沙衣巴克区、新市区和东天山区之间,距市3.5km,南北长约19km,东西长13km,总面积121.7km2,地形以丘陵沟谷壤嵌为主,东经87°39′26″,北纬43°49′35″,海拔1278m,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五-15.2℃。
2研究方法
2.1取样点的选择和取样方法
根据水磨沟公园地形特点及人群居住稀薄情况采用定位取样的研究方法,共设立了3个取样区,A区(游客量较少的区域:山顶),B区(游客量适中区域:山腰),C区(游客量较多的区域:山底),每一个取样区又设立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A(A1,A2),B(B1,B2),C(C1,C2),每一个土样点采用方框法取样(取样面积为50cm×50cm),分3个土层:1(0~5 cm),2(5~10 cm),3(10~15cm)共取18个样品,将所取得土样装进贴有标签的塑料袋里带回试验室,用手拣法获取大型土壤动物(肉眼可见)并放入装有70%酒精的广口瓶内杀死并固定,然后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采用Tullergen(干漏斗法)对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分离。
2.2环境参数的测定方法
新鲜土壤水分的测定:将盛有新鲜土壤的铝盒在分析天平称重,揭开盒盖,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10℃的恒温箱中,烘烤12h,取出,盖好,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湿度:含水率=(湿土样质量一干土样质量)/湿土样质量×100%。
用台湾MAGELLAN公司生产的GPS315测定海拔高度,地理位置,深圳明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MSH携带式数字温度计测定土壤温度;用广州兰泰仪器有限公司产的LX-9626型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个样点的环境参数见表1。
2.3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计算公式: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王宗英等,1991):
其中pi=ni/N,p为第i类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占群落总个体数的比例;s为类群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王宗英等,1991):
J=H′/lnS
(2)
4结论
土壤动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监测环境质量的变化提供生物学指标,但新疆目前在城市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方面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我们从2006年4月至9月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对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1153个,计有46类,分别属于3门8纲18目,其中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蚯蚓类和鞘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公园土壤动物群落中昆虫纲、寡毛纲、腹足纲的数量比较多,可以说是优势类群它们占土壤动物总数的85.51%;弹尾纲、甲壳纲、综合纲、唇足纲的土壤动物数目为中等,属于常见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2.90%;蛛型纲的数目最少,属于罕见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56%。
本研究发现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地利用方式具有响应作用,在强干扰无植被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均
比其他条件下的少;在有植被的情况下,单一人工控制的草皮绿地中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也较少,而在林地和草地林地过渡地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均有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比其他土壤优越,且林地中还有腐败的树叶等可以作为大型土壤动物的食物,另外土壤动物的分布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类群的丰富度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程度不同,且同一类群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程度也不同,膜翅目在5~10cm土壤层的个体数最高,而其他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主要集中在0~5cm层,其中近孔寡毛目、鞘翅目、蜘蛛目表聚现象最明显,我们认为由于土壤各层内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量、理化特性和水热条件有差异,从而导致土壤动物在各层的差异。
笔者从这次调查中得到了以下结论:
1)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目与地温明显相关,一艘情况是温度越高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目就越多,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类群及个体数量随着温度的上升有增加趋势,在7和8月份土壤动物的数量达到最高值,见图2。
2)地形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也很显著,就水磨沟公园而言,土壤动物的数目和类群是:山顶(A号样地)>半山腰(B号样地)>山底(C号样地),显然说明,山顶(A号样地)各个环境条件(温度、湿度、pH、地理位置、紫外线长度、光照强度等)非常适合土壤动物的生存、山底C1号样地的土壤动物总数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比山顶和山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低,这就可以推断山底受人类的影响多,被污染程度高,因此土壤动物的种类少。
3)土壤层的深度对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目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的表面(O~5m)土壤动物的数目和类群很高,中层(5~10cm)依次,底层为最低(图1显示)。
4)从表5可以看出,水磨沟公园各生境均匀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推断水磨沟公园各生境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很均匀,大部分土壤动物是各个生境并存的。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对策
1 我国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有害无益的。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自然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野生生物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 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
1.1.1 野生动物资源不断减少
栖息地干扰、破坏、退化和缩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猎捕和过度开发利用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重要原因。
1.1.2 高额利润的驱使
一些人追求“山珍野味”的嗜好,使野生动物交易有了市场。近年各地区经济发展,食用野生动物数量也激增,造成野生动物市场“行性看涨”,其市场价连年走高。加上猎捕野生动物本小利大,经营野生动物中间利润可观,致使少数不法之徒铤而走险。
1.1.3 管理体制不规范
按照目前的管辖分工,森林公安只能管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多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型的违法案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案件。森林公安办理野生动物行政处罚案件没有明确的法规授权,给执法活动带来不便。特别是野生动物进入市场后,按照当地目前的管理体制,以工商部门管理为主,林业部门协助配合,影响森林公安执法作用的发挥。
1.1.4 宣传工作尚有欠缺
大量的宣传已经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由于少数非法猎捕者、经营者文化素养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加上一些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嗜好,觉得食野味可以“提升身价”,造成了非法食用野生动物行为难以根治的局面。
1.2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分析
1.2.1 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自1950年起我国政府颁发了《关于稀有动物保护办法》起,为保护野生动物至今共颁发了29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2.2 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
我国一直在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全国已建立各级各自然保护区2588处,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我国自然保护区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 ,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
1.2.3 国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得到极大的改变。野生动物成为人们获取皮毛和美味的重要来源,野生动物的皮毛和肉蛋因为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人们逐渐增加了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因为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野生动物的捕杀现象急剧增加。
2 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
2.1 硬性保护
2.1.1 加强对野生动物生存区域的保护
对野生动物生存区域的保护必须要坚持合理开发的原则,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必须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止乱砍乱伐、防止滥捕滥杀工作,严格杜绝自然保护区内放牧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加强野生动物区域的安防检查工作,避免野生动物走私、买卖、收购野生动物皮毛等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2.1.2 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有较多的空白,因此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上必须有严格细致的法律法规,如果违反了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必须要严格的进行处罚工作。另外在野生动物的买卖上必须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依据相关的规定处以较高的罚款,而罚款金额的规定可以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种类界定,避免出现轻罚。其次,要在消费环节上要进一步规范,要对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给予处罚,禁止或者限制野生动物的买卖。对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买卖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最重要的是,为了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要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避免发生事件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明确责任以便更有效。更明确地保护好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
2.2 加强保护的观念
2.2.1 加大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
通过加大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中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从而尽可能地制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并有效的增强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通过加大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力度,可以提高人们对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2.2.2 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合理利用野生动物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但野生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能缺少的。动物对地球,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利用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做到适度、合理、可持续利用。适当的利用有利于野生动物种群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2.2.3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野生动物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此大环境下,高效的处理和管理野生动物贸易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仅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对于世界各国同样重要。因此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交流合作是十分必要,通过促进国际间的野生动物保护与合作,可以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协作能力,提高管理和保护能力,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生存和发展。
3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的总结
野生动物涵盖着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动物群体,而且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我国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法律保护。由于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由于具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虽然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可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迫害并没有因为法律的保障而有所减少,甚至不断的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实际上就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发展在考虑。近年来由于我们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甚至濒临物种的灭绝。根据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由于生物链失衡而导致的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地球上每天几乎有100多种生物消失。在我国,目前哺乳类动物已灭绝也达数十种之多,另外还有数十种动物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灭绝很大程度上都可归咎于人们对生物平衡和生物链的破坏和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并不断能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
参考文献
[1] 董红旗. 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强化措施 [J]. 中国林业, 2007
长白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亦是全球变化的一种区域响应,通过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可以科学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文中集成遥感与GIS技术,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区,揭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化特征,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本文所指的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行政区划上隶属长白山管委会、通化地区、延边地区、白山地区,下辖9市、3区、9县。位于125°45′—131°26′E,40°52′—44°30′N,总面积75377km2。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7~3℃,7月气温为18.1~23℃,1月气温为-23~-16.6℃。年降水量700~1400mm,85%的降雨集中在6—8月,无霜期65~120d。该区是中国东北地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获取研究所用的数据为2000年和2010年LandsatTM/ETM+晴空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0m。同时收集该区1∶10万地形图、地质地貌图和土壤类型图等。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包括:对单通道多光谱数据进行波段合成;以地形图为基准,对201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以校正后的影像为基准,对2000年各分幅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对同期的影像作直方图匹配和拼接处理;按研究区界限对影像裁剪。根据国家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旱田、水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湿地。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基于知识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表1)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虽然Costanza等[3]的研究使ESV估算原理和方法从科学上得以明确,但研究中某些数据仍存在偏差,如对耕地的评估偏低,而对湿地评估又偏高。谢高地等[1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并应用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中。在现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中,由于各研究存在区域差异,尚难对各价值当量形成共识。一般均将水田和旱田视为一类进行价值评价,但由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等诸多差异,它们的服务功能尚存差异,如水田的土壤与局地小气候均与湿地相似[13]。因此,本文以谢高地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为基础,并作如下修订来计算该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田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单位价值取旱田和湿地相应服务价值的平均值;水田多处于水域旱田过渡地带,兼具农田、湿地、水体3种生态系统特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优于旱田,取旱田、湿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平均值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4];研究区稻田的单位产量与所有耕地单位产量之比约为1.5∶1,故以旱田食物生产价值的1.5倍作为水田的该项服务价值[15];水田的废物处理、原材料及娱乐休闲等价值与旱田差异不显著,可用旱田的相应服务价值代替。据此得到修订后的该区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量(表2)。
3敏感性分析方法敏感性指数(CoefficientofSensitivity,CS)用以确定ESV随时间变化对VC变化的依赖程度[16]。CS的含义是指VC变动1%引起ESV的变化情况,如果CS>1,说明ESV对VC是富有弹性的;如果CS<1,则说明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比值越大,表明VC的准确性越关键。本文通过分别调整50%的VC来计算CS,从而来说明ESV对VC的敏感程度。
结果与分析
1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分析通过对长白山地区土地利用幅度变化的分析,可了解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态势(表1):耕地总量有所减少,10a间净减1261.60hm2,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55.81%,其中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了6688.00hm2;水田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了7949.60hm2,水田面积变化较剧烈,变幅达-4.75%,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特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类活动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林地呈减少趋势,10a减少了4981.69hm2,变化量占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总量的19.00%,说明该区森林资源已遭到破坏,应加强森林经营,使其可持续发展。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为115.21hm2。建筑用地急剧增加,增加面积6424.22hm2,变化幅度达4.27%,年变化率为0.43%,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城乡居民用地与公交建设用地的增加所致。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面积减少65.72hm2,变化幅度达-0.35%,说明应切实保护该区现有珍稀湿地资源。
2土地利用转移分析借助GIS的SpatialAnalysis工具,可获得近10a长白山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情况(表3)。首先,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来看,旱田主要转出为建筑用地和水田,转出面积分别为5575.48,1774.21hm2,转化率分别为1.12%,0.36%;水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建筑用地,转移面积分别为9236.45hm2和16.56hm2,转化率分别为5.52%,0.37%,耕地面积的转出主要是建筑用地占用耕地及改变耕作方式所致;林地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域,转移面积为4409.12hm2和365.24hm2,转化率分别为0.07%和0.01%,主要是由于山区毁林开荒所致;水域主要转化为旱田和水田,转移面积分别为4071,127.28hm2,转化率分别为0.49%和0.16%。从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源来看,旱田主要是由部分水田、林地、水域转化而来,10a间面积转化率分别为1.82%,0.87%,0.08%;水田主要由旱田、水域、湿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1.11%,0.08%,0.04%,说明该区湿地农田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建筑用地主要是由旱田、水田、林地转化而来,转化率分别为55%,0.39%,0.13%。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和住房的需求,促使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急剧增加。#p#分页标题#e#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研究区ESV总体呈减少趋势(表4),由2000年的1507.37亿元减少到2010年的1505.57亿元,10a减少了1.79亿元,减少幅度为-0.12%。占面积变化绝对值30.31%的水田,ESV减少0.97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7.16%;占变化面积总绝对值19.00%的林地,ESV损失了0.96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36.78%;而占面积变化绝对值25.50%的旱田,ESV减少了0.41亿元,占ESV变化绝对值的15.71%。因此,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两个时期对总ESV的贡献来看,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是较大的,它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根本原因,而水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是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直接原因。同时,旱田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总价值作了补偿。4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变化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呈减少趋势(表5):水源涵养减少剧烈,达0.55亿元,变化率为20.00%,主要是由于占价值系数较大的水田和林地面积减少所致;气体调节减少的变率最大,为20.95%,主要由林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所致;而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显著,变率分别为15.24%,137%,14.29%。5敏感性分析根据CS计算公式,本研究把VC分别上下调整50%,计算出了研究区2000年和2010年的CS。结果表明,ESV对VC的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最高值为0.55~0.58,即说明当水域的VC增加1%时,ESV增加0.55%~0.58%。表明研究区内ESV对VC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