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1:35:23
导语:在工程机械概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近机械类如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而课程设计则是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一次完整、系统、全面的机械设计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具备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设计方法和技能,并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专业课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等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对今后从事技术工作产生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建设的进行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课堂教学时数不断被压缩,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适应时展的需要,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介绍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轮机专业的联系,介绍新的理论和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因而课程的面广、内容多现象与课时短的矛盾愈发突出,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在理论过程中许多学生反映,现在许多课程学得枯燥无味,不知道自己所学的课程将来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些情况反映了目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1 课程设计的题目多样化
课程设计选题,通常大部分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等专业课程设计都是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内容陈旧,且题目多年不变。不同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如果都是进行减速器装置设计,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专业特点。轮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从事现代船机修造、监造、检验、修造经营及机务管理等工作,而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的设计不能很全面地反映轮机工程的专业特点。另外,由于是几个班多人同时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有可能出现一些学生的题目相同或非常相近,客观上会造成抄袭现象。
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一方面继续保留原有的设计题目,同时,另开设一些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设计题目,如零部件或系统测绘与分析,研究对象为船舶柴油机的活塞、汽缸、曲轴等要零部件;海水、淡水、燃油、滑油等管路系统的测绘与分析,主要从运动、结构强度、工作能力、精度、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既丰富了课程设计的内容,也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与认识,达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
2 鼓励学生创新
改革原来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教师抱着学生走的被动局面,鼓励同学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装置,要求学生结合轮机专业,加强方案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破除学生对创新设计的神秘感。为鼓励学生创新,我们向学生提供多个设计方案参考,学生也可提出自己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结构设计,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了解决学生对机械结构知识普遍缺乏的问题,让学生在设计前参观机械传动陈列室,使学生对结构设计有所启发。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工艺知识和公差知识的缺乏,结合课程设计实际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补充,使学生通过设计全面掌握和巩固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另外,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在图版绘图完成之后,再利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来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但是不主张学生完全甩掉图版,否则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有部分同学拷贝偷袭现象存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由于学生多,题目少,可对学生进行题目分组,几个人一个小组,一套题目。这样大家可分组坐在一起共同研究一个问题,该怎么设计这个,怎么设计那个,集思广义,博采众长,既优化了设计,又加深了理解,然后具体分工,确定每个人的具体零件。在制图过程中,不是各人干各人的,而是保持联系,保持一致。这样做既快又准确,效率高。不但锻炼了大家的机械设计技能,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多届实践后,同学对这种团队协作具有较高的认可。
4 优化设计时间
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四学期的期末考试阶段。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为1至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要完成20页左右的计算说明书、减速器装配图1张;轴、及齿轮工作图2张,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在期末考试阶段学生还要应付很多课程考试,轮机工程专业还有轮机考证的理论和实操训练课程,多方面原因造成相当一部分同学疲于应付课程设计,再加上学生对于一些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最终导致课程设计质量不高。
在这种课时较少的情况下,为提高课程设计质量,需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模式。即先把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撰写分散安排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然后再把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的绘制集中安排在最后1、2周内。同时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应该固定成为一种制度,尤其不能与其他重要课程的学习相冲突。
5 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把课程设计中涉及到有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有关内容灵活的穿插到相关章节,比如齿轮、轴、带传动、滚动轴承、联轴器等,既是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应讲清在课程设计的应用并强化。在习题练习中除完成普通习题外,还要强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题型,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始终对课程设计抱有一定的参与欲望,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加深巩固了相关知识。
6 应将先修课程内容适时适度的穿插到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必须先修了机械制图、轮机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之后才能开设本课程,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相关知识。比如选则材料的时候,需要用到轮机工程材料里的材料选型、热处理等内容;在零件尺寸设计及强度计算中,需要运用到理论工程力学的知识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弯矩、扭矩的计算;在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工作图绘制过程中,需要运用机械制图的视图、剖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从课程设计完成效果来看,学生对于这些先修课程遗忘的较多,灵活掌握程度不是很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结果造成课程设计质量不高。因此指导老师应把先修课程的内容适时适度的有机穿插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相关部分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巩固、运用已有知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7 结语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掌握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经过笔者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实践证明能够较好的提高轮机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质量。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们,特指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还是认识不是很够,可能老师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的潜在问题,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专业认识的实习周。我们要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对机械工程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通过之前的理论课专业概论课,我们已经对机械工程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进入工厂之前,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基础知识课,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该学些什么。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电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的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因此,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老师还说,目前工程机械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设备可以完成人们所想到的任何工件,大型设备的专业化也在逐步加强,国内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工程机械有小型化、家用化的趋势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与电工合二为一。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我们需要学的基础科目有: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等。
上完了这两节的基础课以后,在一男一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三个班分别参观了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与北京现代汽车厂两个地方。
周三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可到了北京现代以后,天就放晴了。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有关宣传片,听了关于展车的相关介绍,又参观了总装车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总装车间。一千多米长的生产线,经过工人师傅准确而迅速的操作后,在OKLINE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车。
关键词:森林工程,实践课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n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System Of Forest Engineering Program (Lifting Transport And Engineering Machiner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Wei ZhanGuo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nded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 proposed proportion increas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in the teaching system. For studied forest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 forest project itself is a practical discipline, students in university after graduation can independently complete the enterprise first line design or techn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have goo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quality, it should not only study the exist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sign teach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 walk the road of innovation, make our forest engineering gradually catch up with and unique, complete the shift towards engineering machinery professional.
Keywords: forest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curriculum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一、课程教学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针对大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在教学体系中增加实践的课程比重,这是非常正确的,是适应中国的实际现状的。对于学习森林工程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森林工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就能独立的完成企业第一线设计或技术应用工作。
然而,从我校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森林工程学生状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表现出信心不足、抱怨自己实践能力不强、缺乏行业新技术知识面对招聘对象的现象较为严重。经过分析,我们觉得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⑴本专业办学时间虽然较长,但教学培养方向尚未明确,课程安排趋向于机械工程方向,相关机械设计新理论、新方法课程、机械加工新技术课程安排不足;
⑵招收的学生均是理工生,实践能力需要入校后临时培养,留给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多,有时在上专业课时还要补实践课程内容,耽误了完整进行设计课题实践的时间;
⑶与第二点相联系的是,由于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造成很强的挫败感,对森林工程专业形成厌学情绪,于是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三后放弃专业课,开始潜心准备考研或出国等等;
⑷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缺乏配合、条理,内容没有联系,各自为政,而且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等等。同时因为缺乏配合和条理,学生反映有时实践课挤在一起,设计与实践课的作业便会大量积压;而有时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践课。当积压的时候,量大造成每一件都无法完整地完成,学生或随便应付,或厚此薄彼,如此种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没有好的东西也做不出好的作品集;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统一的思想和合理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配合,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是混乱的,不知道各门课程的关系和用途。
以上第四点在我国有森林工程专业的学校都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离也是当前中国森林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历史很长的传统专业来说,这一问题更是突出。所以我们认为,为了让学生具有优秀的实践作业能力和素养,就既要学习国际国内设计教学的已有成功经验,更应该结合我校特点走创新之路,使我校森林工程专业逐步赶超并独具特色,顺利完成向工程机械专业的转变。
二、课程教学问题的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形成了以下观点:
⑴顺应学校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大新技术课程及实践教学比重,从2008级学生开始,开设工程机械相关的课程;
⑵根据我校招生特点将实践课程合理的分为几个课程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培养机械设计理论素养、机械设计能力和设计方法应用的素养,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构设计、外观设计等等);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群(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加工工艺、金属材料、金属结构等);工程机械课程群(包括工程机械概论、内燃机理论、工程索道、汽车摩擦学等);专业应用技术课程群(包括几个方向的专题设计,如林业工程机械设计、路桥工程机械设计、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等等);
⑶合理的编排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在我系前两年的教改过程中已基本完成),将包括理论课在内的各课程有机的编入整个实践课程群中;
⑷关于第二点,四个不同的课程群之间大体上是串联递进的关系,第一个课程群延续的时间最长,大约有四个学期,第二个课程群从第三学期开始,持续到第五学期,第三个课程群从第四学期开始,也持续到第五学期,第四个课程群从第五学期一直到第七学期,因此各课程群之间是串并结合的关系;
⑸对于不同的课程群,相应的制定合理的总的教学目标,将各课程有序的填入到相应的课程群中,使各课程教学有了统一的目标和规范,不再各自为政,也不会出告,这样从二年级到四年级,每位同学至少有四份具有一定份量的设计作品集与实践成果;
⑹各课程群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确定由专人负责该群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现内容、课程要求和实践设计的重叠,各课程也能合理的组织在一起;每一个课程群在结束后有严格统一的要求,如要求做一份课题报告,报告包括的内容对应相应的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完成成型的设计作品(包括从二维设计到三维成型的模型)和报的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督促这一课程群的各教师相互讨论、按照统一的目标共同搞好教学,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做到客观有效。老师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也能出成果。
⑺通过各实践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涉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具体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我们相信,如果按照以上想法实施,再结合我校的特点,定能使学生在实践能力甚至对于专业的认识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课程教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基础
通过对森林工程(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设计课程的实践课程的科目及内容;各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要求;实践内容的要求;各实践课程族群的之间的配合关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最终达到如下研究目标:
首先,通过合理组织实践课程的研究内容、体系以及统一的要求,使学生更快地理解设计,更明确地了解各课程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形成独具个性的设计观念,促使学生沿着实践体系要求完成几件具有深度的设计作品。其次,完善健全实践课程体系,并逐步形成我系在这类课程教学上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与实际需求更接近,以便更快而且自信的适应将来设计第一线的实际工作。最后,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实践的途径与方法,与对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
参加课题研究的森林工程教研室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在读1人,硕士学历1人,另外本专业教学时间10年以上4人,专业教学经验丰富。
课题参与人员科研能力较强,近三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篇以上,其中EI检索10篇以上,积极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校厅级科研项目。
森林工程本科专业所在二级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有较为完善的实验环境,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积极认真的教学改革团队。
四、课程教改的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法
主要实施方案包括:带学生赴教学已很成熟的国内工程院校交流学习,尽快熟悉一些实践的内容和目标;考察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工程院校,制定实施办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计划和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设计比赛和设计项目,以最终有形的设计成果呈现出来;举办设计成果的交流、展览与等。
以上研究成果和想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为了保证此研究的实施、实施过程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以及最后研究成果的推广,学校给予了充足的经费资助。
目前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环境单位数量不多,有时会因为企业自身的因素调整学生实践的安排,对实践环节造成一定的影响。
今后将发挥各种渠道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合作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选择机会。
五、研究结论与可行性验证
森林工程专业设计课程教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与时俱进,根据目前我校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工程机械设计课程的需求,提出了设计课程体现族群的串并系统研究,使得森林工程专业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地结合一起,真正地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着想。
目前在保留部分专业传统课程的前提下,修改了原有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已经初步实现了向工程机械方向的倾斜,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在新的教学大纲上已经体现上述改革思想,逐步增设工程机械设计课程,减少无关课程,增加新技术课程的授课课时及实践教学课时,并有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及,已经成功组织学生申报获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两项,其中一项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全省同类项目成果汇报展。另外,森林工程(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本科毕业生已经连续5年蝉联全校本科就业率第一的专业。事实证明,本研究的构思具有较大的应用与推广价值及突出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肖生苓,王立海,董希彬,等.森林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森林工程,2013,29(3):157-160.
[2] 肖生苓,王立海,张佩剑,等.国家级森林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51-154.
[3] 吴志强,张学洪.全面提高本科实验条件建设质量之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3.
透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校园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以下是和大家分享自动化专业企业实习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自动化专业企业实习报告一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我们,特指我,对我所学的专业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还是认识不是很够,可能老师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的潜在问题,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专业认识的实习周。我们要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对机械工程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通过之前的理论课专业概论课,我们已经对机械工程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进入工厂之前,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基础知识课,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该学些什么。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新的机电设备和产品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实现生产方式向柔性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节约能源和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的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此外,由于近二十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机械专业人员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难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因此,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老师还说,目前工程机械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设备可以完成人们所想到的任何工件,大型设备的专业化也在逐步加强,国内外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工程机械有小型化、家用化的趋势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机械与电工合二为一。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我们需要学的基础科目有: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等。
上完了这两节的基础课以后,在一男一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三个班分别参观了北京建筑工程机械厂与北京现代汽车厂两个地方。
周三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可到了北京现代以后,天就放晴了。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有关宣传片,听了关于展车的相关介绍,又参观了总装车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总装车间。一千多米长的生产线,经过工人师傅准确而迅速的操作后,在OKLINE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车。
自动化专业企业实习报告二
按照校园的教学计划安排,本人自20__年x月份我到烟台__电信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工作的主要资料是组装、接线、制线和调试。组装、接线和布线,调试过程要严格按照电气调试步骤手册进行,一步步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还做了焊接电路板,制作电线,组装模块和安装空插头的工作,主要涉及分压板、整流板、控制板、温度显示电路板和晶升限位等等。
烟台__电信设备有限公司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包括实习员工公司需要依其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状况来安排工作岗位。有做技术工作的,有做市场工作的,还有做管理工作的等等众多的工作岗位。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认为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很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员工,我会始终坚持公司提出的“七事一贯制”原则。技术员工不能只会配线、接线、调试和装配,而不懂研发、设计和编程等工作。我对公司发展的理解,烟台电信设备制造公司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太阳能行业后,最近几年一向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半导体硅锗材料的需求同目前的市场供应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太阳能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为公司的发展带给了广阔的空间。
透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校园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务必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透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潜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我想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技术工作的全部资料—“研究、试验、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七件大事技术人员要一竿子到底!”。我认为那里所说的“七件大事”就是技术工作。有些人认为只有研究和设计一些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技术性工作,而贬低看不起安装、使用和维修这些工作,认为技术含量低甚至没有技术含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从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而试验、制造、安装、使用、维修就是我们的实践工作。这就好比是一台计算机,要想使其正常运行,硬件和软件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的灵魂。毫无疑问,我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实习生,实践方面的经验还很缺乏,在校园中学到的是更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很荣幸上级领导给了我这次车间实习工作的机会,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在实践中的技术工作,弥补在实践经验中的不足。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下面主要汇报一下我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如配电箱开关是否接错或安装是否到位等,透过观察能够透过目测容易地解决;对于一些偶然的、特殊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用心地思考,向有经验的员工请教,亲自动手进行各种检测和试验,问题解决后须做认真的总结,使自己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此外,我认为整流主板的电路接线原理对于掌握维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维修工根本都不懂。
最后,在公司技术和管理上提几点推荐:
1)目前,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电气控制柜设备比较陈旧。从公司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思考,我认为应当对电气控制部分的产品在控制方案上加以改善,推出自己的新产品。
2)在机柜的接线、布线、调试、安装过程中,我认为机械人员与电气人员应当加强交流,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车间,我首先在电缆班,毕竟是第一次,所以起初做起来笨手笨脚的,也挺辛苦的,但是在同事和同学的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也充分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于是我决定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所以工作起来反而觉得简单了许多。更是透过虚心请教,在师傅的指导帮忙协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这份工作,经过这几天的过渡,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制作电缆的步骤和一些基本注意事项。但是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我明白甚少,于是我虚心请教师傅同时自己也阅读相关的书籍,并细心专研,最终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在车间实习的这段时间,虽然有时候工作很苦很累,但是,我从中体会到了实践中的专业技术,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生产实习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校园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透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骨干打下良好基础。透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多种电柜的主要结构、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资料,加深对交直流变换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交直流变换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技术,从事这方面的接线、布线、调试、安装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潜力等。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用心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上不够钻研
我自己选取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我坚信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关键词: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位群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40-03
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高质量数控人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近三年来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与经验。
“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校办学层次和区域经济发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数控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江苏机械制造业,尤其是徐州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机械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数控维修及操作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工艺编程、数控维修及操作岗位。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及学校情况,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院数控专业逐步形成了“12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即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2”即双元合作,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3”即三阶段,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阶段能力提升培养;“3”即三融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融合、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融合、课程与证书融合。
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前两学年除第一学期企业岗位认知实习外,均为校内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教学,第一学年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第二学年培养学生专项能力,实施“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学期为实践教学学期,上半学期校内综合实训,下半学期和第六学期为就业实习,第三学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双证融通和人才培养目标。
“能力主线,三段提升”课程体系的构建
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需要。根据数控专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对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确定了数控岗位群主要职业能力,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如表1所示。职业能力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再加上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构成数控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拓展能力课程开设了《多轴加工技术》、《模具技术》、《工程机械构造》、《特种加工》、《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进行选修。
在“1233”人才培养模式下,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实践专家的成长规律,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并根据实践进行课程体系整体性优化和完善,目前课程体系已成熟稳定。第一学年开设基本素质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实用英语》、《创业就业指导》、《体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本能力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零件车削加工》、《零件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第三学期开设《机械设计Ⅱ》、《机械制造技术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零件车削加工》、《机械测绘》等课程,第四学期开设《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数控加工实训及拓展》等课程,培养学生各项专项能力和职业素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CAD/CAM综合实训》课程并安排毕业设计,下半学期至第六学期结束进行就业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项目课程的建设
在“能力主线,三段提升”的课程体系下,根据职业任职要求,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确定《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5门核心能力课程,并进行校级立项重点建设,并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学校条件的项目课程。2010年11月已完成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校本教材及网络课程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付诸实施,效果良好。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建设成果如图2所示。每个项目以零件为载体,教学过程分为工艺规划、程序编制、操作机床加工零件、质量检测与评价4个教学环节,在数控车间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学做合一,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学生学习课程结束后,经后续数控加工实训,数控技能可达到高级工水平。为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特点进行其他课程改革,机电学院制定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工作量奖励方法,有效地推动了项目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技能训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主战场。目前全部实施项目教学,确定以《机械测绘》(绘图员)、《零件车削加工》(车工中级)、《数控加工实训》(数控高级)、《CAD/CAM综合实训》(CAD/CAM应用师)为课证融合课程,学生学习结束时技能水平可达到职业资格要求,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校内技能训练课程项目教学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校外就业实习学生已是企业的准员工,培养准员工是企业的内在要求,可使合作育人成为现实。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要有硬件作支撑方能实现。为此,我院根据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和专业群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了实训室,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机电工业中心,为零件车削加工实训、零件铣削加工实训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新建了机械加工实训室,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和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课程新建了数控维修实训室,共计新建了6个实训室,再加上原有的数控加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和机械基础实训室3个实训室,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满足了前四个学期校内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第五学期校内综合训练的硬件要求。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为此应大力加强机电工业中心的内涵建设。具体举措如下:(1)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教学环境融合企业环境和文化。(2)引入企业产品作为技能训练项目载体,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双赢。(3)每年举行一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依托机电工业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教科研工作。近两年来,院级以上立项教育科研课题8项,《机电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立项作为我院的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子项目进行研究,并多次为企业培训员工、承办企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面对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就业,合作育人”的途径加以解决,使顶岗实习变为就业实习。通过调研,企业乐于接受这种模式,但前提是要有企业接纳学生就业实习。为此,机电学院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开拓了就业实习基地10家,我院与徐工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在新生中组建“徐工班”,优先接收本校数控等专业学生就业实习,满足了数控专业人才就业实习的需要。
我院进行的“1233”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以来,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获得数控机床操作工证书的占99.4%,其中获得中级证书的占53.9%,获得高级资格证书的占45.5%,获得CAD中级证书的达到100%,在华东区首届高校大学生CAD技能大赛上获得三等奖以上的有10人。近两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4%以上,50%以上毕业生到徐工集团就业,就业质量明显改善。该模式的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就业实习方式颇受企业欢迎,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卢艳.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3]隋秀梅,刘宏伟,等.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9):118-119.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施工企业 物资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具有先进工艺的各类材料。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相应的管理手段,我们将难以实现生产的现代化。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的主要使用工具,是实现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施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工程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促使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优质的材料物资与先进机械所发挥的作用越发显现。物资与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施工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正确地判断和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维护好施工的机械设备,处理好物资供应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统一物资与机械设备的管理,能够更快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快施工的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实现高效率施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当前施工企业在物资与机械设备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项目管理制采取了劳务分包和设备租赁的方式。这样就使得施工速度得到了迅速提高、产品质量也日渐好转、各方利益都得到了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也出现了和企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在企业物资与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物资设备的供应,看轻管理使用。这主要指的是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方面。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花费主要的精力进行物资和设备采购的供应,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通常更多地关注设备物资的采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具备专业的设备维护保养知识,人员在操作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误操作而致使设备的损坏,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2、重视采购却轻视成本。成本观念意识淡薄,没有以最经济的周期费用取得最好的投资效果,造成了物资消耗和机械的使用费用居高不下。通常更多关注的是在设备采购方面的费用对比,而忽略了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对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意识观念淡薄。
3、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在一些中小型施工企业或小型施工项目的管理中,缺乏相应的物资与机械统一的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和对应的管理手段有所欠缺。大部分物资供应和设备使用过分地依赖于供应商和制造厂家的无偿服务,没有形成主动应对的策略和能力,因此难以保证物资实现最优利用和设备有效的寿命以及经济周期。
4、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视企业长远整体的利益。在管理施工过程中,项目在进行设备采购的时候,只从局部出发,考虑当期项目的施工需要,而忽略了全局的观念,造成设备的重复购买,设备生产能力不匹配等问题。以上所提到的问题急需施工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调整。
三、施工企业加强物资与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和其重要性
1、设置称职的物资设备主管和管理班子,有利于发挥领头羊的管理效用。一个称职的物资机械设备主管能帮助项目部节约物资的采购设备的采购成本和机械的使用成本。对于产值较大的项目都要设置专职的物资设备部门主管。这些技术主管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很擅长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他们善于通过搜集、统计和分析工程中的数据资料来总结经验和教训。因此,他们通常能拿出合理的方案、专业性的建议等,为项目部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依据,进而节约了成本。此外,施工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要加大技术的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多功能的人才,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物资管理要主要培训从采购、计划、供应统计,仓储管理方面的知识,此外,要有重点地组织由物资及设备管理、计划统计、调配维修操作等人员共同参加的管理研讨会,给大家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的氛围,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先进示范、参观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促进物资设备统一管理机制的形成。
2、紧抓物资和设备两个关键要素,保证优质产品的完成。施工企业最终产品就是一个完整的优质的工程项目。一项工程能否高标准地高效完成,不但要有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物资设备更是成为关键的因素。原材料和各种构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物资,不能进行施工生产;各类物资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一旦材料和构件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能符合要求。没有哪个企业会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建造出优质合格的工程产品,更没有哪个施工企业能用落后破旧的机械顺利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一旦施工设备和原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大型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项目。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把物资设备采购的使用关,认真检测,杜绝使用不合物资设备,以确保工程的质量,确实做到物资设备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服务,统筹供应”。只要管好了物资设备的质量就等于完成了一项工程中的大部分任务,这也为企业发展和在日益竞争的建设行业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3、优化物资设备的招标采购或者集中采购制度,有利于企业总体采购成本的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加剧而越来越小,要想最大限度地盈利,就要降低物资设备采购的成本,这在施工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立完善的招标或集中采购制度是降低采购成本的主要途径。物资设备管理必须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进一步掌握市场信息和生产需要信息,并进行有效结合,根据施工生产的进度,及时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材料库存情况、生产计划情况,财务资金状况,提前做好市场活动的分析,熟悉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物资设备资源物流组织情况,通过多家比较进行采购计划的制定,实现招标采购,并保证物资和设备能够按时供应到位,优质高效的完成采购活动,进而大大降低采购成本。
4、完善物资设备保管和维修保养制度,坚持管理评优,有利于实现基本制度的标准化。各类物资和机械设备,至关重要的保证了存储过程中使用值,原材料、设备配件要按性能品种建立规范的保管、防护和使用办法。对原材料存放要科学布局,物流有序,要符合防雷、防盗、防火、防变质要求的设施,物资发放要按照先进行出先散后整的出库存原则。对机械设备要做到适时的维修保养,可以用“三分使用,七分保养”来概括保持机械设备的完好状态。每一台新设备购置的时候,就要有一本维修保养手册,严格按照手册规定,按时做到各级保养,有效减缓设备的有形磨损、降低设备的各项维修费用、保护设备的性能、精度和效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为了促进施工企业物资与设备的管理工作,还要不定期组织开展物资机械设备检查评比的活动。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各基层单位平日养成设备管理的良好管理理念。
5、物资与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协调性。
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协调性,要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执行力。而完善的管理工作是与管理的执行力有关。提高执行力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当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及时整改,并制订出相应的方案,以此促使员工按要求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二) 加强检修维护, 降低设备事故率
做好设备定期和平时的维修保养工作,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这将有利于降低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保养的好坏。从而实现设备的“零事故”。
(三)对设备进行系统管理
对企业的设备进行系统管理是提高设备管理的重要步骤,可以减少设备管理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对每台设备进行技术归档,每月需对所有设备进行分析统计,总结经验,进行技术改进,加强事故预防措施。系统科学地管理企业的设备,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提高设备综合效能和适应
四、结束语
注重施工企业物资与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包含了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境因素的综合性问题,只有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严格遵循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大胆尝试管理创新,加强物资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施工企业要重视物资与设备管理,并充分发挥自身物资与机械设备管理的优越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一捂. 公路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手册[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公益营销 企业社会责任 利与义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在08年汶川地震面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延伸,“只有在大灾发生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献爱心”。当时陈光标的高调捐款救人为他带来了“中国首善”的光荣名誉。他们是否运用了公益营销策略呢?这一策略又带来了怎样不同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从这个事例出发来深入探讨公益营销的合理运用与影响。
二、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的定义。公益营销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结合公共利益而开展的营销活动,公益营销的本质就在于企业通过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美誉度,从而促进销售。
三、陈光标――中国首善之路
(一)陈光标事业的迅速转型
陈光标被大家所知的都是他的善举。在5月12日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进行的董事会,陈光标在董事会上说服了股东,向正在江苏、安徽等地的60台准备分别前往山西、北京、天津进行拆迁工作的工程机械下达“原地掉头,开赴灾区”命令。在接下来的20多个日夜,寸步没有离开,亲自救出了12名幸存者,背出了208个遇难孩子的遗体……并且前后一共捐出了1.8亿元,名列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似乎是商业大忌。但陈光标则不以为然,拆除工程业起家的他,硬是潇潇洒洒地进入了快速消费品行业,并且一炮打响。按常理,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前,应有很多的前期市场调研,专业营销推广队伍引领下的各级经销商队伍的建设、维护等等系列工程。而这些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陈光标而言一切则是那么地轻描淡写,一切又是那么地轻松搞定。
(二)为何迅速打进快消产品市场
陈光标的事业能快速进入快消品行业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他没有营销规则;但这个结果又很有道理,因为他一直在做公益营销,一直在推广“陈光标好人品牌”。细推究,陈光标能轻松进入快消品行业的根源就是源于“陈光标”牌。
虽然与此相伴的还有诸多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光标这种亲力亲为做慈善、做环保行为,也不断地创新了做慈善的形式,既凸显了当前我国公益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推进了公益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已构成了闪耀的“陈光标”牌。如今,“陈光标”牌用在了实体快速消费品上,可以说是推进了中国市场营销史进程,推广了“公益营销”这一营销模式。由此,市场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以好人命名、以公益捐赠为营销传播模式来打造公益品牌的营销手段“实在是高”。
(三)陈光标事业成功的思考
陈光标的具体策略为在产品包装上的内容上做花样:陈光标头像、“陈光标好人系列暖茶、凉茶饮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做好人长好心做好事”等字样这与一般的商品包装大相径庭。 市场启动模式为,“开一罐捐两毛”。消费者每购买一款“陈光标好人饮品”,陈光标公司将从销售额中拿出一毛钱用于捐助慈善事业。事实表明,陈光标一直在做事件营销,如今所不同的是,他已把事件营销常态化,把道德精神和楷模行动融入到产品中去,再通过具体的产品表现出来,想必这正是他的公益营销效应。
四、总结―企业如何做公益营销
毋庸置疑,公益营销正在成为逐渐觉醒的中国企业的潮流和必修课。但是,目前中国的公益营销环境和制度还不成熟,公益心态也比较复杂。很多企业在认知,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误区。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公益营销呢?
(一)系统化
不单单是一家企业做公益,还要带动员工,合作伙伴,渠商,供销商一起做公益,做成公益产业链,这样的公益才更有意义,由一己之力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公益事业之中,形成了更广泛的影响,将公益越做越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救助模式”做成了“救助--发展模式”。
(二)传播化
做公益,一定不要忌讳传播,就算是作秀,也要带动大家都秀起来,这样中国慈善氛围就会前进一大步。如果还能为品牌和销售服务,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于人有益,作秀也温暖”。陈光标先生的慈善行为就一直非常高调,也被中国人民质疑是不是作秀,是不是炒作。就算事实真是如此又怎样呢。陈光标先生的公司确实因此生意蒸蒸日上,而他对社会也的确是做出了贡献,给需要的人温暖和帮助,做到了真正的双赢。
(三)透明化
如何保持透明化,打消社会的质疑和顾虑,做公益就得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你是真的做了,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宣传而迟迟不付出行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让群众对企业的诚信产生质疑,企业自身品牌的诚信度不能有一丝受损。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概预算;竣工结(决)算
1.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发展迅速,建设项目日趋多样化、专业化、复杂化,造价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为工程咨询业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工程咨询业的创新和发展更加紧迫。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咨询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社会对工程咨询认识不足。工程咨询概念模糊,与国际通行的为投资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的理念不一致。各类投资主体的咨询意识普遍淡薄。行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2.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必要性和意义
(1)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发展迅速,建设项目日趋多样化、专业化、复杂化,投资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粗放、宏观造价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项目进行有效造价管理的要求。
(2)“十二五”期间,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受人员编制和后期安置限制,建设单位不能同步增加相应数量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亦难以在短时间内,促使所属人员满足高管理水平、高专业水平、高个体素质等多方面要求,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技术专业配套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并已磨合成熟的项目管理团队。
(3)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造价咨询机构具有较多的专业人才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很好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造价咨询管理工作;同时,造价咨询机构发展迅速,专业能力提升迅速,已经有较多综合造价咨询单位具备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全过程投资管理的实力。
(4)从2011年开始,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适当紧缩,对基础建设投资愈加规范,融资难度增加,对投资监管力度加强。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势在必行。
(5)积极推行“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模式,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6)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有助于建设单位加强投资控制和管理,有助于控制投资风险,减少不合理投资行为,为科学合理投资提供的有力保障。同时,可以通过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工作建立服务模板,总结造价控制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制订成书面手册,为指导其他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提供参考模板。
(7)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引进外部约束机构,能强化内部管理,而内部的管理人员,又对外面人员的反约束,通过这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为项目投资的科学决策和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8)建设单位引进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有助于管理职能转变。由造价咨询服务单位进行具体的造价业务工作,建设单位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造价宏观控制和管理工作。
3.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依据
(1)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办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等。
(2)不违反现行法规下的建设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章程、决议及项目合同、协议等。
(3)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标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标准(或)指标,当地造价主管部门颁布的材料信息价格。
(4)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报告、批复、设计、结算、预决算及协议、合同、工程图表、工程计量、项目批文等作为协审服务直接依据。
(5)交通部[2007]33号文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
(6)《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5号)。
(7)其他法律法规和规定。
4.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承担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应树立以工程造价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理念,发挥造价管理的核心作用;应针对建设前期、实施、交竣工的不同阶段,依据相关规范编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真实反映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和审查、项目经济评价报告:参考相应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投资估算指标,依据工程所在地市场价格水平合理确定估算编制期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进行投资估算编制和审查,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期的全部投资。
(2)建设项目概算的编制和审查:编审人员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设计概算文件编审人员应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与设计人员共同做好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工作,以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编审人员应结合项目所在地设备和材料市场供应情况、现场施工作业条件,考虑项目合理工期、项目建设期内的设备和材料市场供应及价格变化、建筑安装施工市场变化、项目建设贷款和租赁设备在项目建设期间的时间价值等动态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合理地确定建设项目概算投资。
(3)招标工程工程量清单和标底、投标报价编制和审查:按照设计文件和项目所在地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等要素的市场价格水平进行编制和审查,应充分考虑项目其他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应确定合理的预备费,力求能够使投资额度得以科学合理的确定,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与同类同期项目进行造价经济指标对比,以确定造价经济指标的合理性。预算应控制在概算以内。
(4)较大、重大变更、索赔,补偿费用审查:对工程变更费用的有效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根据承发包合同条款的约定,及时完成对工程变更费用的审查和处理。依据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处理工程索赔,注意索赔理由的正当性、证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补偿费用重点审查补偿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合同补偿条款要求,补偿事实是否存在,补偿标准是否合理等方面。
(5)工程竣工结算审查:依据审查委托合同、有效的工程结(决)算文件、施工发承包合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政府造价文件等资料进行审查。审查结算文件和结算有关资料完整性和符合性。全面审查,严禁采用抽样审查、重点审查、分析对比审查和经验审查的方法,避免审查疏漏现象发生。
(6)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和审查:竣工结(决)算报告应执行“工可”、初步设计批复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竣工方案及工程量,竣工决算与实际结算工程量应一致;项目建设主要合同执行情况;按合同中费用结算原则进行编制和审查;审查竣工决算费用合法性和合理性。
(7)其他工作内容:包括资料归档、全过程服务回访、完成建设单位提出的其他合理的造价控制服务要求。
5.结语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费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能够为业主提供连续、丰富、系统的投资咨询服务。以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也是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造价咨询机构如何更好的参与全过程造价管理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CECA/GC 4-2009,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
[2]工程咨询概论.中国计划出版社.
关 键 词:美术教师 教学理念 科研能力 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