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11:35:40
导语:在生育率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旅游景区湿地是整个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环境基础,但是由于今年来不断的开采和污染导致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应对解决。保护景区湿地以及景区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维护整个生态平衡实现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实现整个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为保护好景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的开垦
目前我国湿地的面积在大量的减少,盲目和过渡的开垦是造成中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很多湿地都被开垦作为城市建设的部分,胡乱的开垦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失衡,作为生态景区的湿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时湿地的面积逐步减小,湿地的生态功能显著下降,多样性减少,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的不良现象。
(二)现今,湿地污染是我国生态方面面临的最不可忽视的威胁之一
湿地污染现象不仅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污染水质。然而,生态景区的很多严重的污染很多来自当地的生活污水或者附近的工业污染导致的,除此之外还由于游客的不正确的行为及遗留的垃圾所导致的污染。当然很多生态景区的的资源除了污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度使用。比如很多游客都会在景区内进行大量捕抓经济鱼,鱼类资源被严重破坏,这些都影响着湿地的生态平衡,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性大幅降低。生态资源的过量使用导致资源存储量大幅降低,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整个生态景区的和谐发展,
(三)当地保护措施不够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地区都没有重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更没有重视生态旅游景区的湿地的功能和重要性。这也是当下很多湿地导致污染的重要问题,只有我们提高了重视度才能更好的保护上台系统。而同时,经费也成为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点。
(四)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牵扯面广泛,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不同的地区部门在湿地利用和湿地开发的道路上,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最大化己方的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矛盾。生活中常见的采油、旅游、捕~、造纸、采盐、开荒、养殖、狩猎等等,都是在湿地上进行,这都是非常大的利益。而出现问题时,造成的矛盾也就难以调和,严重影响的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保护。
二、如何保护
(一)规范湿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法律对于湿地保护这一块儿正处在探索和补足期,缺少针对性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现在与湿地保护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分散在《水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一些相似的法律中,湿地的合法管理、保护利用、可持续开发、依法监督等都存在各种各样不足的地方和现象,这不仅影响到湿地保护的有效性,也使同种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缺少完善的湿地保护法情况下,湿地保护的工作很难进行,只有通过完善湿地立法工作、建立起有效且严格的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湿地的合法保护和合理开发,才能从根本上,一步一步的解决这个问题。
湿地的保护工作,离不开湿地保护管理设施的作用,尤其是基础的,于县、乡一级建立的管理体系,更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立起完善的,遍布各层的管理设施也是湿地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关于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出台、实行以后,管理设施的存在性更是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是否施行的重要保证机构。
(二)通过科技手段支撑湿地保护工作
现在的湿地保护的研究和同等的科技支持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湿地的观测、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都不能有效的保护湿地的规律发展。因此要运用到当下科技手段提升对生态系统的定期观测和动态测试体系,掌握湿地的可再生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为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科技的支持和科学的依据。
(三)提升工作人员监管意识
现今湿地的保护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现在全社会都还缺乏湿地应该保护的重要意识,对湿地存在保护价值和重要性缺少正确的认知。需要先关部门重点加大湿地的重要性宣传和保护措施施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另外,湿地工作人员是面临整个湿地保护的直接工作人员,提升其相关意识更是重中之重,只有真正发挥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识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需要加强教育的宣传,同步同等的把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作为重中之重的政策来实施。采用多层次、多方向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和干部宣传生态湿地不可或缺的功能和效益,提高保护湿地的意识性。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2-1
0 引言
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冲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城市的园林绿化制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是城市生态建设和改善城市生存环境的重要环节。我国东北地区的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特殊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东北主要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部分农田绿地面积急剧缩小,不透水的建筑和水泥地面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东北地区城市变热,而热量交换能力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强,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纬度较高。通常情况下,常绿树木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同时,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如内蒙古兴安盟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7-2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以下。这种自然气候状况下,给城市的园林绿化带来不可回避的难题。
然而,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大连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9%,人均公共绿地达7m2,是第一批国家卫生城;沈阳城市绿地率达到了3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被国家评为森林城市;长春,赤峰等城市的园林生态建设也在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1 科学提高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质量
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早晚温差较大。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特点,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由于东北地区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这些自然气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大大影响了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提高东北地区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必须统筹好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对城市植物生态功能性及生态适应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对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科学的规划。
1.1 要统筹好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园林绿化大致可以分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维护三个方面。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园林绿化需要城市的经济建设作为依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态建设又能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和谐发展。园林绿化与建设要融入到城市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1.2 城市植物生态功能性及生态适应性
选择适合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的植物,是搞好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考虑到所选植物能够发挥多大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效应,另一方面,也必须要考虑到所选植物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选择绿化植物要从东北地区实际气候情况入手。对于东北地区可以选择如乔木类的黑松、章子松、云杉、银中杨、水曲柳等植物。
1.3 对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科学的规划
对城市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性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城市生态建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园林绿化做出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测评。在采集完相关数据、指标后,可以采用专家评估的德尔菲法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不同时期的绿化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
2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讲究实效
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城市的生态投入不会像其他投入那样在近期内取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可能的、因地制宜的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档次”。切勿生搬硬套,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达到低收入、高效益的目的。选择适合东北地区生长的植物,从分考虑到植物对东北气候适应性。
2.2 园林植物的技术管理
目前,城市对绿地的技术管理,属于市政园林管理部门,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单位、学校、公园等也有专业的机构负责一定范围的绿化管理。这些管理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切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从温度、湿度、阳光、土壤、空气等多个因素入手,注重植物的微小变化,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2.3 加大普及力度,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城市的生态建设市民应该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只有全民动手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园林绿化与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意识,保卫城市园林建设的成果。提倡居民“见缝插针”把每一个城市局部绿化好。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城市中现有古木的保护,城市中的每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3 结语
影响东北地区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气候、纬度等客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因素的努力,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手段,对城市进行绿化和生态建设。通过种种有效的措施建立生态良好的森林城市,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鲁敏,张月华.沈阳城市绿化植物综合评价分级选择[J].中国园林,2003,7:66-68.
[2] 徐涛.长春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问题析论[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
[中图分类号]F42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34-03
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绿色”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所追求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绿色环境、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等都逐步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黑龙江省地大物博,所拥有的物产资源更加绿色天然,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随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不断发展,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也随之而来,其区域品牌竞争力较弱便是其中较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想要有所发展就需要去竞争与创新,竞争力弱的事物只能够故步自封,最终被时代所淘汰。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而言也是如此,注重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品牌竞争力,是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的关键部分。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现状及趋势1.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品牌本就是我国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其不仅开发起步时间较别省早,而且不论是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也均在我国名列前茅。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产量便已经占我国绿色食品产量的1/5左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收入更是黑龙江农民生产者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黑龙江省省内绿色食品的不断发展,其区域内部的绿色食品品牌竞争便开始形成与发展。且由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在资金方面也较为不足,这些都一度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变得混乱,缺乏良好的竞争力。时至今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可谓是陷入了瓶颈期。
1.2发展趋势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区域内部绿色食品品牌恶性竞争现象较多。并且,随着其他地区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的增强与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其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反而不断地加以显示。发展资金的欠缺、发展规划的模糊、发展技术的落后都成了制约其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2]。当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也并不是必然下降,只要黑龙江省相关企业部门能够对其发展制定出良好的规划,并增强其发展资金与专业人员,那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则有可能进一步突破创新。
1.3发展特点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特点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目标不明晰。从发展目标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一度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对于自身区域品牌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系统化的规划。
(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内容较为局限。从发展内容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内容主要针对于地区内部绿色资源,传统型特征十分明显,无法满足于新时代环境的发展需求。
(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3]。从发展模式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区域内部及出口发展,在国内其他区域的发展力度较为不足。
(4)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效果较为不足。从发展效果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效果较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品牌竞争力及优势的不足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优势及不足2.1优势之处
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来看,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区域、充足的文化经验都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关键要素。
(1)自然资源的优势。从自然资源的优势来看,黑龙江省地大物博,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北之端,但是却拥有十分著名的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保障,极其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种植与生产[4]。
(2)地理区域的优势。从地理区域的优势来看,黑龙江地处平原,属于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凉爽潮湿,非常适合种植大豆、马铃薯、甜菜、亚麻等生育期较短或喜冷凉的作物。也很适合种植水稻、玉米、早熟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这些作物不仅能够提升黑龙江省农作物生产的经济价值,而且也是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最主要条件之一。
(3)文化经验的优势。从文化经验的优势来看,自古以来,黑龙江省便被冠以不适合于人居住的名号,那是因为在古代,黑龙江省优质的自然资源还未被开发,地理区域优势也不明显[5]。时至今日,黑龙江省已经拥有充足的农作物生产经验,当地居民及企业对绿色食品的种植与生产都有了自己的技术与技巧,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经验优势。
2.2问题与不足
(1)区域品牌混乱且缺乏竞争力。虽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区域内品牌的竞争发展却是十分混乱的,甚至存在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良好竞争与发展。另外,在此区域内,各个品牌的绿色食品良性竞争力度是十分欠缺的,缺乏良好的竞争力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总体发展。
(2)发展流通性及创新性较为不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流通性是比较局限的,尤其是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其区域自然优势开始下降,很难与其他地区绿色食品品牌相竞争。加上其区域品牌竞争缺乏创新力度,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有些故步自封,不符合时代与受众们的双重需求。
(3)营销手段与应用技术较为落后。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以技术手段为基础,以营销手段为前提,但是营销手段与技术手段在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中却都是十分欠缺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的营销手段与相应的生产技术都较为落后,为其区域品牌的竞争力与创新发展制造了一定的难题。
2.3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问题的原因
(1)缺乏系统化的发展规划。想要保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让区域品牌有规律、有目标地创新发展,那么相关的部门及公司企业就应当为区域品牌的发展制定出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而言,缺乏系统化的发展规划,不仅让其区域品牌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而且也降低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2)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资金。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资金,是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发展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对于现今处于瓶颈期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而言,其发展需要规划、技术、创新和流通,而能够实现这一切的便是发展资金。注重对原始发展资金的累积,便能够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注入巨大的推动力量。
(3)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力量。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专业性技术力量的匮乏,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力量。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注重对专业性技术力量的学习与累积,对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都有所作用。
3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1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品牌竞争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
从相关政府部门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的角度来看,想要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竞争力与发展力度,就应当首先从发展规划的角度入手,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制定部分鼓励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的政策,让其发展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能够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进行规范,避免恶性竞争与区域品牌发展混乱的现象出现。而相关公司企业更应当对自身公司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制定最合理的发展规划,充分地发挥出公司的优势,完善发展中问题与不足的现象,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铺垫好前提基础。
3.2应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资金的投入
在拥有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后,相关政府部门与公司企业则应当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资金的投入。充分地认识到发展绿色食品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的重要意义,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能够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使其从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发展方式、发展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以资金投入的形式帮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发展度过瓶颈期,为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3.3应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
除了充足的发展资金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及公司也应当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从技术角度出发,帮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积累专业性人才与技术。技术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在日常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公司企业应注重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起属于自身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并注重对相关专业生产技术、营销手段的学习与积累,每一个发展角度都要给予重视,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提升自身的区域品牌竞争力。
4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论述,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看出,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来看,其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区域、充足的文化经验都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关键要素。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发展的问题与不足来看,区域品牌混乱、缺乏竞争力、流通性与创新性的不足、营销手段与技术手段的落后都是影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发展的重要部分。而造成这些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则与其发展缺乏系统化规划、缺乏发展资金,及缺乏专业性技术力量是密切相关的。针对于此,想要去有效地提升其区域品牌竞争力,那么便绝不能够从某一个方面入手,而是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加以促进与发展,注重加强对区域品牌竞争的宏观引导调控力度、注重加强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资金的投入、注重构建起具有专业技术的区域品牌竞争团队,整体性地让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吕佳,孙艳萍,石丽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18).
[2]刘黎黎,穆久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9(8).
[3]周云峰.绿色食品及其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关联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4]周云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销售效率研究[J].农业经济,2010(5).
关键词:生态城市 住区 绿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绪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我们所赖以居住的生活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突出表现在对绿化环境破坏、土地浪费、水资源污染、能源的低效率使用等。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反省,又开始了对城市建设的控制,同时也引入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对土地,交通,居住建设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要求和规划措施。住区在城市的功能布局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在生态城市中,特别注重其建设质量。住区中最直接反映生态城市思想的就是绿地的建设,然而住区绿地环境逐步破坏,渐渐影响着人们的居住质量,同时也给生态城市的整个生态网络也带来影响。
二、关于生态城市的涵义
生态城市这个概念最早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从生态学角度可以试着这么理解,生态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这里面所提及的充足的绿地系统也包括住区的绿地系统,绿地系统是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从绿色生态上满足人们的生存要求,这才是生态城市中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三、生态城市中住区绿地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满地铺张开来,以生态城市为理念的城市建设也在进行中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在住区建设中。过分强调住宅的开发强度、高度、密度,追求其经济效益而忽略住区绿地的生态意义,使得住区绿地在建设时与生态城市规划的思想发生脱离和摒弃,应当引起探讨和思考。
3.1忽略整体规划,欠缺足够绿量
3.1.1住区绿地没有融入城市系统中
许多住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论自然条件如何,忽视环境中原有树木、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完全平整地块之后用全新的人工布局来代替,散失了原本地块中自然的乐趣。与整体生态城市建设欠整体考虑,只是单独在处理地形和地貌,没有充分融入生态城市的生态网络结构里去。在地块的再设计过程中,绿化又成为了建筑布局之外的空间填充,绿地的组织显得单薄。
3.1.2住区绿量较低,硬质景观过多
生态城市规划时首先要保证其城市的整体绿地率,住区的绿地更是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住区的建设仍然过分强调硬质景观的建设,占用了有限的绿地面积,使得小区内的绿地分布零散,绿地总量降低,绿化效果得不到体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物种群的构建。同时,硬质景观设施较昂贵的运转和维护费用也给居民们带来了负担。
3.2植物物种单一,忽视立体种植
3.2.1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绿化苗木是植物造景的基础,苗木的规格、种类、质量等关系到植物造景的效果。一些设计师为追求树种的新、奇、特,选用很多外来树种进行绿化配置,忽略了其生长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导致这些外来树种生长不良,反而弄巧成拙。设计师对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缺乏,让那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树种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造成绿化建设植物品种单一,缺乏自己的特色,也更加体现不出地方特色来。
3.2.2忽视立体绿化
由于居住区环境空间有限,立体绿化会加大绿化效果的视觉冲击,对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调控作用。立体绿化的形式包括棚架式、附壁式、篱垣式、立柱式、护坡式等等。目前我国在垂直绿化方面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垂直绿化的形式较为单一。
四、生态城市中住区绿地生态建设策略
住区绿地建设存在现象和问题会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产生影响,因此住区的绿地建设要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和要求,从住区的绿地其本身的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出发,在生态城市规划的控制引导下进行建设,即从绿化景观和植物配置两方面来说。
4.1强化绿地景观
4.1.1整体统一,融入城市生态网络
生态城市规划强调有机统一,融入自然系统中去,绿地同样也是。城市绿地系统应该个住区的绿地系统整体架构在一起。住区的绿地系统建立要从整体出发,统一考虑内部绿地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结合,要注重与周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把整个绿地系统融入到生态城市规划中去。比如在住区入口绿化,道路绿化与周围绿化系统交融在一起,使住区内外的绿化系统连接成网络,保持空间的联系性。另外绿地建设中结合住区内部水环境,内外结合,吸引生物进入住区,提高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融入到城市的生态网络中去,实现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4.1.2生态引导,保证适宜的绿量
整体以生态城市建设思想贯穿,通过整体的生态网络构架,在生态的引导下,保证住区的绿量适宜,使得能够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绿量的多少能够决定排氧、碳汇能力的大小,因此住区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要保证适宜的绿量。
住区绿地建设时,应该减少硬质铺地景观。硬质铺地的过多会占据大量的绿地,使得小区的绿地分布零散,绿化数量和效果得不到体现,因此建设时控制硬质材料在绿化建设使用,增加自然材料的使用比如碎石,鹅卵石,渗水砖等,满足基本的活动场地需求的前提下,更多把空间留给绿地。路面停车场可以采用植草砖、植草格等设施,既可以解决路面停车问题,又可以还原一定的绿地,保证绿地率。
增加乔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绿化覆盖率。可以在住区的主干道旁种植大乔木;宅前道路以灌木为主,配以少许乔木;公共绿地可以结合锻炼设施,老年人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地种植大乔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化的覆盖,既为人们提供遮荫之处,同时又能产生很好的生态效应。
4.2合理植物配置
4.2.1因地制宜,搭配多元
生态城市规划中要求因地制宜和物种多样性,在多样的物种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生态效应。首先根据城市自身气候特点,在现有本地乡土植物中选择一些既能优良生长又具有一定观赏效果的树种,其次就是在满足生态良性循环和谐协调的前提下,辅以具有较好生态效应的外地优良品种,配置力求多元搭配具有四季常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的物种,满足住区植物群落中木本植物种类至少应该在50种以上。这样在植物的造景和色彩上通过多元的搭配、组合和变形处理形成多样植物群落景观。
4.2.2层次分明,空间多样
除了因地制宜和搭配多元外,住区的植物配置应该注重其层次性。绿地不管从生态效应还是景观品质上来说都要考虑植物配置的层次,因此建议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复层混交的植物群落,注重以乔―灌一草复层种植结构为主的绿化形式,就是乔木居上,灌木在中间,草坪则在最下面,形成上中下的层次分明的复合结构,易建立起多样的植物群落空间。这样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绿量,进而提高绿化生态效益,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滞尘、杀菌与防风等。另外要控制草坪面积,草坪面积不宜过大,草坪应多与灌木和乔木结合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场地布置。
4.2.3立体推行,绿化复合
生态城市在绿地系统建设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行绿化的立体建设,住区绿地也要整体考虑绿化复合。立体绿化是节约土地、绿化、美化居住区空间的有效办法,同时,它的生态效应也相当明显,具备增湿、滞尘,降噪、调节气温、吸收大气污染和抑制热岛效应等功能。
①屋顶绿化
在屋面上覆盖绿色植被,绿化进行分层处理,设计应需考虑结合雨水回收利用设施,通过屋顶绿化的土壤渗透,过滤、净化预处理雨水中的污染物,然后通过收集装置回收用于浇灌绿化。另外屋顶绿化的设置应和公共建筑综合考虑,在社区活动中心屋顶建立屋顶绿化,结合屋顶平台布置活动设施,丰富了绿化景观,同时也供人居民休闲、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
②阳台绿化
在阳台周边设置种植槽,种植落叶植物或攀缘植物,依靠植物生命的周期变化来适应地球气候的季节变化,以保证冬季最大限度的日光和夏季极佳的遮阳效果。同时还可以考虑住宅底层采取架空结构,将架空层进行绿化设计,架空立柱进行绿化,与居住区内的绿化形成有机的连接,使得建筑物外绿化带与内绿化带形成一个整体。
③垂直绿化
在住宅墙面(尤其是西墙)种植爬山虎一类的攀缘植物,通过植物的覆盖带走建筑一部分热量,考虑到建筑的散热,可以在西墙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在夏天,当植物垂吊在构架上时,构架与墙面之间的间层就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从而加强了西墙的散热性能,避免了直接种植的弊端。
五、小结
面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住区绿地系统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将生态城市的理念渗透到住区绿地建设的各个阶段中,通过整体统一规划包括从住区绿地融入城市绿地网络,合理控制绿量以及保证多样的生物空间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住区绿地的生态修复、改善环境及景观休闲等功能,以此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效应,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宝忠,王彩霞.《城市绿地研究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04
旅游中心城市是反映城市在空间交互作用网络中所处中心地位的概念。某区域的旅游要想快速发展,其间必有一个凝聚力和辐射力很强的中心城市(或城市联合体)作为增长极,从而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2016年11月已经将锦州市列入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名单。辽宁省旅发委2017年3 月提出,辽西地区文化趋同,区位一体,旅游发展要走区域合作一体化道路。锦州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辽西中心城市是锦州市发展的中心任务。确定锦州市辽西走廊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研究其发展措施,是促进辽宁省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锦州是辽西走廊旅游区的中心城市
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形象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综合性概念,它反映的是整个旅游城市的特色和客观实际综合状态的等级,也是旅游者对旅游中心城市所持有的印象和评价的总和。
辽西走廊不是行政区划,而是自然地理概念,是指西起山海关沿渤海湾东行,到医巫闾山之间的辽宁西部渤海湾依山傍海的狭长地带。辽西走廊旅游带,泛指行政区划的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朝阳市、阜新市辽宁省西部的五个行政市。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形成的因索来考察,还是从旅游资源的硬件条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规模、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来考察,锦州既是辽西走廊传统的地域中心和经济中心,也是辽宁西部沿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更是旅游资源的中心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丰度的角度。从最能反映一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度的四项指标进行调查,辽西走廊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个,其中属于国家级的22个,占辽宁省总数的41%;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处,占辽宁省的42%;2014年有A级以上景区79家,占全省30%,其中4A级风景名胜区14处,占全省29%;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6座,占全省38%。
对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在辽西走廊地位的指标角度测度, 锦州市、兴城市两个城市的丰度值R最大,均大于1。从丰度值R最大的这两个市的区位条件、历史因素、经济规模、发展潜力的角度分析,锦州市是市级行政城市,是辽西地区地理中心,也是经济、文化、金融、商贸的中心,与周边各市相距多在100公里以内,应当确定锦州市的资源丰度值R在辽西走廊居于核心与统领地位。
二是城市节点中心性指数。依据城市节点中心性指数,将辽西走廊旅游发展节点分槿个等级:锦州旅游中心性节点T达到1.00,应当为一级节点;兴城、葫芦岛、盘锦、朝阳、阜新的中心性指数均小于1,属于二级节点;其他各县级市属于三级节点。锦州市的旅游产品在辽西走廊居于核心与统领地位,是辽西走廊的旅游地理中心城市。
二、旅游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的缺憾
国家旅游局已经在2016年将锦州市列入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名单,但是,这只是说明锦州市的地理区位和旅游资源占有优势,不能掩盖其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的事实。锦州市旅游业在供给侧结构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性问题。
存在着自身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旅游经济总量偏小,旅游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的矛盾。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锦州旅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速度缓慢。2014年全省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是18.47%;辽西走廊5个市平均占比25.31%;锦州市占比达到19.75%,高于辽宁省的平均数,也达到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的15%的指标。2015全年全省旅游收入占GDP比例12.95%;辽西走廊平均占比14.50%, 高出辽宁省平均值。但锦州市占比11.28%,在辽西走廊最低,也低于辽宁省的平均值。锦州市的旅游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对周边各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势,没真正形成或没有起到旅游中心城市的作用。
存在着优良的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不足的矛盾。旅游业整体发育不良,开发程度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的深度开发不够,产品链有待延长。旅游产业各要素发展不配套。“吃、住、行、游、娱、购”各业缺乏紧密关联和完整配套。旅游产业结构处于不完善、不深入、不对称的初级发展阶段。
存在企业数量不少,单体规模较小,运营模式单一,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小、散、弱、差”,缺少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43家旅行社大多数还是作坊式的经营,只有四家是国际旅行社,没有一家进入中国百强旅行社。从旅游的供给结构来看,锦州市旅游的“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缺少名牌。要调整旅游供给结构,提高旅游产品质量,“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存在美誉度较高但知名度偏低的矛盾。锦州市的旅游资源品味厚重,国内的专家、游客都给予较好的评价,有着较高的美誉度。但是由于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和营销手段的陈旧,知名度还不高。锦州市在辽西走廊旅游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急需率先突破。
三、提升辽西走廊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的策略
推进辽西走廊旅游一体化发展,锦州市必须努力调整供给侧结构,整合旅游资源,突出产品特色,实现率先发展与突破,提升旅游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强化中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带动整个旅游经济带的稳定发展,加速辽西贫困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明晰旅游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定位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空间。锦州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应当定位为:辽西走廊旅游发展的中心城市。开发和整合走廊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产业联合,建设“京辽通廊”黄金旅游线。
锦州市政府要积极建议省旅发委,由省政府出面协调,打破各市行政区划限制,成立以锦州市为中心的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辽西走廊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旅游资源普查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辽西走廊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统一的业内竞争规则,完善旅游利益协调机制。各市政府机构应该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产业扶持政策并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应该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锦州市政府要坚定的树立起辽西走廊五市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更为主动地牵手各市,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并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辽西旅游一体化建设。
(二)着力打造和组合特色旅游精品
围绕“红、绿、蓝、金、白”等五色旅游,继续做好锦州市旅游发展的“馆、海、山、寺”四篇文章。早日形成以笔架山作为主题景区的滨海经济开发区旅游区,以万佛堂与奉国寺为主体景区的义县旅游区,以闾山与北镇庙为主要景观的北镇旅游区,以纪念馆、北普陀山为主体景观的市内旅游区新格局。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由点的发展带动面的发展。
要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组合,打造有特色旅游精品。要利用我们山海林鸟荟萃,寺塔碑馆齐全,已有三带、九区、五镇48景空间布局的优势,着力提高锦州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级。构建好“大闾山生态文化旅游带、渤海海滨休闲度假带、锦州都市旅游综合发展带”,完善旅游示范产品体系。将笔架山岛和天桥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加速推进北镇市、义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与申报。
继续强力推进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以温泉休养为核心,倾力打造“珍奇之泉”的温泉旅游品牌,把锦州建成辽宁西部的温泉旅游名城,努力构建龙形温泉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总体布局。将适合冬季旅游参观的宗教塔寺、展览馆、兴城古城等联系起来,极大缓解冬季旅游淡季的缺憾。
以锦州市的特色旅游产品,拉动和促进葫芦岛的山海风光旅游带、朝阳市的红山文化史迹旅游带、阜新市的宗教朝圣旅游У姆⒄梗适时建立辽西走廊旅游集聚区。
(三)着力担负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责任
在辽西走廊率先组建政企分开的不依赖原行政区政府的区域旅行社品牌集团,开发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线路,成立直通各市旅游景点的巴士总公司,鼓励旅游景点联营,着力改变辽西走廊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局面。
在锦州市这个辽西走廊的中心城市举办会展、演出、节庆、赛事、贸易等活动,辐射周边,提升锦州市的城市凝聚力。
加快锦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世博园、东湖公园、南山公园的后续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加快星级宾馆的改扩建工程,早日解决历届政府都没有解决的小凌河无水的尴尬局面;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等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加速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提升锦州城市接待功能。
率先在锦州市组建统一的辽西走廊旅游网站,提升锦州中心城市的统领地位,统一宣传口径,促进区域旅游融合。构建辽西走廊五市联合统一的旅游数据库、旅游门户网站,加强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区域旅游的各项业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标准化。早日实现区域内4A级景区wifi全覆盖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
(四)加快旅游购物与旅游纪念商品的发展
在以道光廿五百年贡酒、锦州小菜、锦华烧鸡、锦一顺炸鸡、锦州什锦小菜、干豆腐、沟帮子熏鸡、义县化石等土特产和传统工艺作为主体旅游商品的基础上,提升已经引起游客极大兴趣的锦州烧烤、软陶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关注度,丰富旅游商品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二人转、杂技、木偶、京评剧、文学书画作品及各种体育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发挥其在引客入锦,营造旅游氛围方面的支撑功能。
关键词:专利结构;布局系数;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48-05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题中之义。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实现真正的腾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知识产权,科技知识产权的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提高和培育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逐年增强。我国当前在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上,对于发明专利应用还不够,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极可能是物理资本投入不足所致。这一情况恰好印证了许多研究者所预言的,中国经济还有较大的物理资本投入空间,随着物理投入的增强,技术创新成果将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创新的产物――专利正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诱因。
在国际上,专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技术含量由高到低的划分,专利可依次分为发明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结构的区域分布和变动,既是科技产出分布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及结构特征的具体反映。Jalle利用1980―2005 年7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Yang利用台湾1951―200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二战结束后发明型专利对台湾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曾昭法等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专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制度自引入我国二十余年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长达三年的时滞。赵彦云等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以1997年为断点,分阶段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997―2008年发明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刘凤朝等以经济区为分析单元,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和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化”角度对我国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变动的差异和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发现西部地区专利结构十几年内相对稳定且富集程度不高。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我国相关学者对于专利结构和专利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全国层面和经济发达的省份(区市),而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情况的分析则较为匮乏。同时,在专利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研究中未将专利结构所占比重考虑为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为验证西部地区专利产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了西部地区除外的11省(区市)作为样本,从西部各省(区市)各项专利所占比重切入,同时结合专利结构分析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考察西部地区专利结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西部地区专利结构变化及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一)基于专利布局系数的专利结构分析
专利结构的变动趋势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或区域技术创新的战略取向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富集程度,而专利的布局系数则可以通过三种不同专利的集中程度测度出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的创新差异。布局系数是一个以相对比例表示的,本文中用于考察某一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专利的授权数量相对于西部地区平均分布的分析指标,可以用其标度各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的不均匀性,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LQij=
式中,LQ i j表示 i地区 j 种专利的布局系数,L i j为 i地区 j 种专利的授权数量,L i 表示 i 地区三种专利的授权数量(本文),L j 则为作为考察对象所有地区(本文为西部地区)j 种专利的授权数量,L t 为所有地区三种专利的授权总量。如果一个地区某一种专利的布局系数 LQ= 1,说明该地区该种专利的分布处于西部地区平均状态;如果 LQ> 1,说明该地区该种专利的分布与西部平均状态比较相对集中,即该地区该种专利的分布相对集中,即“特化”;如果 LQ < 1,则相反,说明该地区该种专利的分布相对分散,即“非特化”。
由上图可知,西部地区之间三种专利布局系数分布差异很大,发明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特化系数取值范围较宽,曲线波动范围较大,就发明型专利而言,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发明型专利布局系数大于1,说明这三个省发明型专利相对集中,形成了“特化”现象。在外观设计专利上,四川省、青海省形成了明显的“特化”现象,而甘肃、陕西则是明显的“非特化”。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则是除四川和青海外,均有一定程度的“特化”现象。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基于前期国内各大学者的研究(郑京海等,2008;赵彦云等,2011),基于索洛余值法能够审慎地选择生产参数并对其进行恰当的解释,因此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模型采用了索洛余值法对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
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C-D生产函数:
Yit=AitKitαL(1-α)
it (1)
其中,Y为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投入,i为地区,t为时间。根据索洛余值法,将Ait设置为以Ai0为初始水平,以固定变化率K变化的形式,则有:
Ait =Ai0・eλ (2)
带入(1)式,可得:
Ln(Yit/Lit)=LnAi0+λt+A・Ln(Kit/ Lit ) (3)
其中,下标i和t 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Y为各省(区市)实际生产总值,L为各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数,K为资本存量,采用大多数文献所采用的永续盘存法(Goldsmith,1951),以1999年作为基期来测算各地区每一年的实际资本存量。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容易受残差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影响,为了控制残差自相关和异方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我们使用 Stata11.0软件中的 Xtscc 命令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Hoechle,2007)。对于随机效应模型,则使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我们根据式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 1 所示)。为确保数据及结论的稳健性,首先使用回归分析估计出我国的资本产出弹性λ的敏感性。
本文测算出我国西部11个省市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5748,Wang 和 Meng (2001)测算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433,Chow (2008)测算的结果为0.601,而国内学术研究中资本产出弹性的取值大多在0.4~0.6之间,因此在本文中TFPit=Yit /(K it 0.5748 ×L it0.4252)。通过西部11个省(区市)2000―2013年面板数据,可以通过模型估算出资本产出弹性α,进而带入(1)式测算出西部各省市在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
三、专利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设定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同时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涉及影响因素很多,本文无法一一列举。在模型设定中本文将现有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考察创新产出(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同时,选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经济私有化4个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或要素投入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如下一组计量模型:
lnTFPit = lnβ0+β1lnIit+β2lnUDit+β3lnHit+β4lnSit+β5lnPit+
β6lnOit+ε (4)
下标i和t 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I为各地区发明专利授权量,UD为各地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之和,H为人力资本,S为产业结构,P为经济私有化程度,O为对外开放程度。
(二)变量说明
1.解释变量
由于三种专利数据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如果把三种数据分开带入模型,这存在多重共线性,同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审批和保护时间等方面基本一致,但与发明型专利差距较大,说明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创新程度比较相似,而与发明型专利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本文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合并,分析专利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
根据Ernst(2001)的研究发现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专利数据应该是存量形式,但是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06年才开始对有效专利量(专利存量)进行统计,而我国不同类型专利的技术含量差异较大,对专利存量的估算也难以保证精度,在实证中我们仍然使用专利流量数据,但通过加入专利滞后项的方式来考察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滞后影响。
2.控制变量
人力资本存量采用普遍做法 Barro 和 Lee(1993)提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各省份人力资本存量(H)的计算公式为李等(2012)所采用的就业人员小学占比×6 + 初中占比×9 +(高中占比 + 中专占比)×12 +(大专占比+大学本科占比+研究生占比)×16。产业结构使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体现。经济私有化程度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所占的比重来体现。对外开放程度则采用当年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在计算进出口总额过程中选用当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平均价。
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各省市区统计年鉴(2000―2014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2014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2002年)》。
3.实证结果与分析
与前期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不同,西部地区发明专利对不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和滞后效应,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无论当前期还是滞后期发明型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没有其他两种专利显著,这说明原创型技术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小,而使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西部地区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两种技术含量低、原创性差的专利形式,而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在经济增长中还没有发挥作用。这表明,西部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仍然是建立在低技术水平之上的,主要依靠模仿和改进来进行技术、产品创新。
陕西、甘肃以及云南三省主要以工业为主,着重于对技术含量的开发,而对产品的外观设计有所忽略。四川省由于改革开放的率先推进、外向型经济以及市场经济促进地方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追求产品的外观形象是企业之间实现产品差异化战略成本最低的可选途径之一,因此外观设计专利比例较高。青海省则是市场产品结构单一,为推动产品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外观设计专利比例较高。实用新型专利在整个西部地区普遍形成“特化”现象,这说明西部地区相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而言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模仿为主,同时由于面向最终消费的产业相对弱小,企业在外观设计专利的开发和申请方面缺少需求的拉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应用了创新产出(专利)作为研究对象,2000―2013年的西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专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显示与前期学者所做研究结果不同,西部地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滞后作用,而发明型专利则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对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专利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产业发展出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层次偏低、产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以模仿性强、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业为主导产业,原创性强、创新程度高的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特点不符。其次,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考虑,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主体是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没有充当较为重要的角色,这就说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主体产生了错位,进而导致发明型专利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过高的发明专利占比并不利于发明专利经济价值的实现。此外,西部地区创新网络不够发达,技术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产学研”交易不够密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不能实现很好的横向联系,因而对发明性专利的经济价值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性,甚至产生了负向的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自主创新角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西部大部分地区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低,除少数资本和知识密集的地区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产业集群为主,但是可以立足于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加大西部地区特点和产业发展特点,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高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比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的高端化和跨越性发展,进而推动原创型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重要支撑力量和核心作用激发全社会的原创型创新追求力度。
二是注重创新结果的市场价值输出,能够将其充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防止原创型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一方面,确认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专利能够切合实际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企业可与高校进行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密切关注创新结果的市场需求,确保创新结果能够有效落实到市场。
三是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政府作为一个有效的引导者,必须发挥其重要职能。由于我国国情现状,政府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政府应该给企业和高校营造有效的创新科技氛围,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实现自主创新奖励政策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 Yang C.H.Is innovation the story of Taiwan’s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6,(17):867-878.
[2] 朱爱辉,陈富民.湖南省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区域变动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3,(31).
[3] 刘凤朝,潘雄锋.中国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变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4] Jalle J.T.,How to measure innovation ? New evidence of the technology grow the link age[J].Research in Economics,2010,(64):81-961
[5] Juan C.Ginarte.,Water G.Park.Determinatants of Patent Rights:Across 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1997,(26):283-301.
[6] 曾昭法,聂亚菲.专利与我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7] 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
[8] 郑京海,胡鞍钢,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的分析视角[J].经济学(季刊),2008,(3).
[9] Solow R.,ASkeptical Note on the Constancy of Relative Shar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618-631.
[10] 黄智淋,俞培果.近年来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7,(8).
[11] 于永达,吕冰洋.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2] 唐丽艳,祝庆,王国红.基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atent Structure on Region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the Western Provinces
GUAN Ai-ping,SUN Rui-fang
(School of Comer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关键词]商旅服务集聚区;模式路径;江苏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54
现代商旅服务集聚区是以商业旅游服务产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相配套的、产业特色鲜明的、空间相对集中的、具有资源整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商旅服务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商旅服务集聚区涉及众多的行业与部门,是由很多不同的企业、行业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他们不仅围绕商业旅游的活动提品服务,而且彼此也既联系紧密又分工明确。明确的专业分工,既提高了商业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了成本和费用;又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所以在产业分工明确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聚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从而提供能满足商业旅游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商旅集聚的动力主要来自集聚带来的三个方面: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反映了商业旅游产业集聚内的全部企业,都能从产业集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又会刺激更多的企业向商旅产业集聚,从而成为推动商旅产业集聚的强大动力。
商旅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链,降低了使用专业性、辅助服务和信用机制的交易成本,并且吸引了不少服务供应商和专业人才,大量人才的流动和知识外溢效应,促进了商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并带动了运输、电信、教育、卫生、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商旅产业集聚使得形成产品的要素和产业链较集中,从而可迅速形成区域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现状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处于中国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苏商贸流通业实力强,对外联系广泛,投资环境好,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江苏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非常便捷,交通运输网络全方位、立体化,是华东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通信网络设施优良,实现了热点地区无线宽带接入全覆盖。
江苏省是旅游资源的高富集区,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江苏也是中国旅游业标杆地区。目前已形成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给丰富,产业规模庞大,产业体系完备、效益持续增长,发展水平领先的整体旅游格局。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分布还很不均匀,出现苏南、苏北、苏中递减的态势,省内的商旅集聚区,苏南地区在个数上均拥有绝对的优势。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一部分的形成原因是市场导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之下,有一些企业自发的向区内集聚。这就是市场机制下的自发过程,是按市场的需求自发集聚,然后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自我完善的。这样的集聚区包含很多因素,如市场需求、运输成本等。集聚区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符合市场规律,交通条件好,综合配套完善,集聚区内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也高度集中。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形成还有一部分是政府导向。政府相关部门划出一块区域统一规划,集中资源发展产业,集中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著名企业。政府主导的集聚区先行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充裕空间,储备了后续建设用地,功能定位明晰,在土地批准、行政审批等各方面具有政策优势,推动了产业群的形成,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的关系。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制,设立发展的专项资金,为集聚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还有一种方式是市场主в胝府引导相结合。两者结合是集聚区形成的另一种方式。市场主导自发形成的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开始引导参与到发展和完善中。政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产业升级、功能定位、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从而提高集聚区规模效益。
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管理制度日益规范,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目前已具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竞争规范。竞争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变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竞争,出现正式和非正式合作的企业。互补型和同类企业之间都有合作,这些企业在采购、培训以及营销等方面联合行动,从而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规模效应。此外,产业重点日渐明晰。各集聚区细分产业、错位竞争,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大大增加。还有,商旅集聚区的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陆续建成并发挥作用,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存在的不足
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商旅服务集聚区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定位不明确。把商旅服务集聚区等同于传统的特区。传统特区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和经济联系,商旅服务集聚区要求结构合理、配套完整、集聚发展,能体现不同产业的相互延伸和大、中小企业的结合以及生产销售、服务、员工生活的相融合。不少地区在建设集聚区时,仍按照老的模式,注重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大,不注重产业的关联性。
第二,科学的发展规划缺乏。没有完善的规划编制,对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和详规编制不重视;一部分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一些具体规划等各类规划没有充分衔接,更谈不上空间对接。不少地区重视产业的功能,轻视居住和服务的功能,以为建设集聚区就是安排建设用地,不少集聚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医疗、养老保险等机构不健全,其他社会配套服务、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更不用说将集聚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第三,发展层次低。科技创新水平和智力支撑能力不够强,没有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集聚的层次还很低,重点企业的带动能力不足;没有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创新不足。商旅服务集聚区的管理应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以传统的理念、方式来管理。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不少集聚区没有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与当地经济和发展状况脱离。开发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单一,民营企业投资的能力不强,没能有效吸纳国内外资本。
3江苏省商旅服务集聚区建设的模式与路径
服务业发展,商旅服务集聚区作为载体,可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效应,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多方位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培育商旅服务集聚区,不仅是简单地上项目,而且是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主要在体制、政策、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有所提升。
第一,加强政府调控。政府的作用要利用市场机制,尊重市场规律,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避免用行政手段干预。政府可加强指导,明确目标,做好具体的规划。
第二,做好政策保障。要制定战略性的政策,把集聚区的发展纳入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出台财政支持、税收支持、融资支持等特殊经济政策。在规划、环保以及高端项目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政府也要在项目支持、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相互联动、协调配合的合力。集聚区要有适宜的环境支撑,政府主导可以创造良好的集聚环境,吸引经济活动、企业和人口的集聚。环境包括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出台有效的环保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等;基础设施环境包括抓好道路交通、加大环境规划、发展信息通信、做好城建规划工作等方面。
第三,体制创新、管理升级。必须要以体制的创新为前提。培育集聚区须打破原先的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要在集聚区内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能高度整合资源、覆盖产业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管理就是生产力,商旅服务集聚区需要实现管理的转型升级。首先根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实现要素市场化;其次要推进法治建设,按照先行先试、特事特办的思路,构建集聚区发展的法治体系;最后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管理升级。
第四,加强人才建设。加快集聚区发展,主要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储备优秀人才,吸引海外人才,支撑持续快速发展。可把集聚区作为创新人才体制的试验区,人才是关键,打造成人才的富集区,并为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人才做支撑。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加大财政投入。在集聚区里要实行特殊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投资和管理人才,激励各类人才在集聚区创业兴业。
第五,品牌塑造、产业融合。深入挖掘江苏的吴越楚汉文化、江城名胜、海岸风光的资源价值,以创新为手段,以项目为重点,以特色为灵魂,塑造和提升名牌,以苏州工业园区和河西新城为核心,创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和特色商旅休闲度假以及获奖旅游产品,尤其要重视文化型、生态型和体验式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旅目的地。
着眼大产业,积极推动商旅与文化艺术、体育、地产、工业、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秃闲筒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注重现有产品的休闲化提升及以商旅休闲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培育,在国内率先实现集约化发展。建设优质商旅目的地,增强商旅吸纳、扩散和辐射功能,在实现向长三角区域高端商旅基地转变的同时,成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重要商旅目的地。
按照商旅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要素整合,突出重点,集聚发展”的发展思路,以效益提升为目标,以空间结构优化为途径,以产业关联带动为纽带,以商旅集聚区、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等核心吸引物为中心集聚相关要素,强化商旅休闲旅游功能,形成规模效益,构建富有旅游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商旅产业新增长空间,打造融合发展的商旅集聚区。
参考文献:
[1]陈曦,吕斌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
[2]王雪峰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8-9
[3]厉无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区上海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3):1-6
[4]杨远中国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6-9
[5]魏艳河南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0(4):60-63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视角
生态旅游是以了解自然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为目的,注重保护生态系统和谐的同时,争取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当地居民的增加收入创造优越的经济条件。生态旅游规划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设计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地区风景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和增加所在地的人民的福利,并同时争取更多的资金保护自然风景区保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中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参与对生态旅游的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即社区居民既是生态旅游的受益者,又是同时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规划需要社区居民来参与,这对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 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1.1 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
首先生态旅游规划的目的就是协调发展风景旅游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即要求生态旅游的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不影响自然风景区正常的生态规律,在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还要保证在不破坏所在地尤其是少数民族生活区原有文化模式的前提下,将生态旅游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环境内。只有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才能达到既发展又保护的双赢。
其次均衡各方之间的利益。生态旅游的受益方分大概可分为主导政府、开发商和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规划中,收益是各方考虑的重点,也同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灾区,以期进入良性循环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就需要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对发展旅游经济的政府与实施旅游开发的开发商及社区居民之间寻求一种利益上的平衡规划。
再次宣传、教育环境资源重要性。由于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旅游者的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责任就落在了生态旅游受益的的各方肩上。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教育受益各方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1.2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包括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保护原有自然和文化、各方参与、旅游设施生态化、环境教育、市场导向和法制监督等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依据这些法则为生态旅游发展制定方向,坚持生态旅游规划的各项原则,综合各项原则,注重重点原则的把握,就可以制定出适合区域内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
2 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2.1 实现生态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
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调查阶段,社区居民作为具体资料的提供者就可以参与到其中。社区居民作为当地的居民,最为了解环境资源,对家乡的建设也具有着极高的热情。所以,生态旅游规划中在吸取社区居民的经验同时,还要听取他们的心声,必须认可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的参与作用的重要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将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
2.2 促进社区和生态旅游共同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中,政府和开发商更多的考虑的是业绩需要和经济收益,而往往忽视了社区居民的利益,而社区的发展与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本身相互依存。所以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才能调动社区居民保护环境和参与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并最终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使生态旅游走上可好的发展道路。
2.3 发挥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
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区居民的脱贫致富,如果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规划中,那么就可以实现社区居民的脱贫方式从政府投入式向社区居民自主式的观念转变。从而使得这些参与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居民,在规划各种原则的熏陶教育下,提高了自身存在感和社会地位,增加对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的认识自豪感,增强其在生态旅游中持续发展的保护工作的使命感和教育旅游者保护环境义务性。
3社区居民参与的生态旅游规划建设
生态旅游规划主要包括旅游形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容量测定、旅游产品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3.1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形象规划的建设
生态旅游规划建设,需要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自然资源的研究,社区居民的参与可以解决自然资源的认知不足。规划旅游发展形象定位是规划的重点,因为其涉及到对旅游地的资源和市场的定位,而社区居民对于民族文化、自然资源,每代人之间都有着口口相传的解读,所以有了社区居民参与,可以提高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的准确性,以确立旅游发展主题,发挥文化的力量拉动旅游市场经济发展。
3.2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产品的规划建设
生态旅游规划需要对市场进行系统性的开发,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建设有助于保护自身利益。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根据生态旅游者的需求及市场特点, 进行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 并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旅游产品的规划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组织, 游乐活动规划( 垂钓、野营、山果采摘、登山健行等) 以及专项旅游规划( 森林保健旅游、森林文化旅游、科普旅游等)。旅游商品规划是旅游的扩大和延伸, 生产销售地方特色旅游商品, 如地方土特产品、林区特色原料制成的工艺品等。生态旅游地依赖于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 因此,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景观等特色旅游产品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都涉及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和文化特点,与社区居民的可以自身的生活方式,生活乐趣和生活激情都是分不开的,因此旅游产品规划设计有了社区居民的参与,不但丰富旅游产品的规划内容,而且能使社区居民更好的融入到生态旅游的建设中。
3.3 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生态旅游规划对于环境保护的规划,实现了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教育功能,所以应该重视环境保护规划地位。社区居民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选出代表,在环境保护规划阶段就明确自己的环境保护角色。环境保护的规划,确定生态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了目标人群、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查了旅游开发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培训能力,预测了培训效果。社区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可以消除环境与社区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禁止开展旅游区域的划分中,尽量满足社区居民的主观意愿和保证减少干扰正常生活。只有原汁原味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才被称作生态环境,在景区面积和功能的划分中,如需要改变原有作物种植的品种和规模,可在规划中就开始协商解决,尊重居民的参与度。在外国的国家公园见不到任何具有现代气息的宾馆饭店, 仅有供游访者野营的简易的基地,完善的各种向导性的道路及安全指示牌和高质量的游景道。而且这些基本设施也做到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生态旅游在其规划阶段,就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并全面参与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一定可以实现生态旅游的高速、和谐、健康发展。本文论述的生态旅游规划中社区居民的参与方式,希望对于社区居民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佟敏,黄清,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2]胡家云,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3月
[3]陈秀琼,黄金火,略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J],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赵军,社区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途径分析[J],北方经贸,2009年,第10期
[5]张帆,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3月
作者简介:
关键词:农户;生计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S1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8-1950-05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and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Ecological Migration Area
BIAN Ying-y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Minning town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nd the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farmer’s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and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e agriculture household’s planting structure was single. Food crops were mainly planted. The agriculture-dependent household’s planting structure was single and cash crops were mainly planted. The off-farm dependent household’s planting structure was complex. The agriculture-dependent household and the off-farm dependent households’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agriculture household’s. Comparing three types of land use patterns, the pure agriculture households obtained the highest land revenue. Because of getting continuously involved in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farmers reduced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Key words: farmers; livelihood strategies;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联系[1-7]。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农户生计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论是农业活动还是非农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上产生竞争,从而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另有些学者认为,非农活动增加了农户的总收入,促使其有足够多的资本和更大的可能性去增加土地投入[8],有助于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品种的采用[9]。因此,研究生态移民区不同生计方式下农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效率,有助于揭示农户生计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了解农户如何根据自身土地的现实情况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增加收入。为进一步拓宽该地区移民收入的增收渠道,完善针对移民村制定主要产业的后续配套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为移民村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位于贺兰山风口地带,这里气候干旱,土层浅,沙质土地,地表干燥[10]。主要居住着从西吉县搬迁移民来的贫困户,全镇国土面积5 600 hm2,其中耕地面积2 446.67 hm2,下辖福宁村、木兰村、武河村、园艺村和玉海村5个行政村,共有68个村民小组,6 583户农户。该镇从吊庄移民村发展成生态移民示范区,该地区农户已初步形成了适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1.2研究方法
首先,从永宁县相关部门收集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然后进行农户调查以获取相关数据。样本的选择依据平均分布和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2012年6月、10月,在每个自然村选取10~1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农户家庭67户,收回有效问卷51份,有效问卷率76.1%。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②耕地的投入产出情况(包括耕地面积、类型,作物种类、产量,施肥情况等);③外出务工情况(包括务工地点、职业类型、工作时间、工资收入等)。
1.3数据处理
1.3.1农户生计方式划分按照非农户化程度及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差异,综合已有农户类型划分的研究成果[11],利用农户兼业程度(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对农户进行分类。具体标准是: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少于10%的农户为纯农户,介于10%~50%的为兼业户,50%以上的为非农户[12]。
1.3.2生计多样化指数生计多样化指数用于描述农户生计多元化程度。根据农户从事生计活动的种类,将农户从事的每种生计活动赋值为1,如果农户从事养殖业、种植业两种生计活动,则其生计多样化指数值赋2[13]。
D=(d1+d2+…+dn)/n
式中,di为第i个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n为该区的农户个数,D为该地区的生计多样指数。
1.3.3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
MCI=AS/AC×100%
式中,MCI指耕地复种指数(%),AS指全年作物总播种面积(hm2),AC指总耕地面积(hm2)[14]。
2结果与分析
2.1农户的生计方式
根据调查资料,将农户从事的生计活动划分为种植、养殖、打工、运输、经商、在企事业单位任职等,其中种植、养殖属于农业活动,其他为非农业活动。按照农户兼业化程度,划分纯农户15户,非农户15户,兼业户21户。
按照兼业户、非农户、纯农户的顺序,生计多样化指数逐渐减小。纯农户主要从事建筑业,非农户主要打零工,兼业户打零工、做生意的较多(表1)。
[2] ELLIS F, MODE N. Livelihoods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Tanzani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3, 31(8):1367-1384.
[3] HOLDEN S, SHIFERAW B, PENDER J. Non-farm income, household welfare, and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a less-favoured area in the Ethiopian highlands[J]. Food Policy, 2004, 29:369-392.
[4] EIJA SOINI. Land use change patterns and livelihood dynamics on the slopes of Mt. Kilimanjaro, Tanzania [J]. Agricultural Systems,2005,85:306-323.
[5] GINA KOCZBERSKI, GEORGE N C. Making a living: Land pressures and changing livelihood strategies among oil palmsettlers in Papua New Guinea [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5, 85:324-339.
[6] MCCUSKER B, CARR E R. The co-production of livelihoods and land use change [J]. Geoforum,2006,37(5):790-804.
[7] BRADSTOCK A. Land reform and livelihoods in South Africa's Northern Cape Province[J]. Land Use Policy,2006,23(3):247-259.
[8] PENDER J. Development pathways for hillsides and highlands: Some lessons from Central America and East Africa [J]. Food Policy,2004,29:339-367.
[9] RANSOM J K, PAUDYAL K, ADHIKARI K. Adoption of improved maize varieties in the hills of Nepal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3,29(3):299-305.
[10] 刘秉儒,宋乃平,杨新国.荒漠草原区农户和社区自愿参与土地退化防治行动机制构建――以贺兰山东麓生态移民村为例[J]. 生态经济,2011(3):34-36.
[11] 阎建忠,卓仁贵,谢德体,等.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村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6(2):221-223.
[12] 陈晓红.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其因素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0):90-94.
[13]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等.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2):221-223.
[14] 金姝兰,徐彩球,潘华华.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