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质量评分标准

时间:2023-12-15 15:49:35

导语:在工程质量评分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质量评分标准

第1篇

第二条本使用规则适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的使用。

第三条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包括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综合奖(以下简称“综合奖”)评审标准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专项奖(以下简称“专项奖”)评审标准。专项奖评审标准分为建筑节能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建筑节水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和智能建筑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

第四条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由评审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组成。评审指标体系分为评审指标和分项评审指标;评分标准分为评审要点和评分等级。

第五条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指标体系全面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奖设星级达标、创新、推广及效益等方面的分项评审指标。评分标准按照高于当前建筑工程实践一般状况和对绿色建筑发展能发挥整体促进作用的要求确定。

第六条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入选奖励项目必须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其控制项评价指标的要求等同。经评审委员会审查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的申报项目,才能进入评分程序。

第七条综合奖评审标准依照以下规则使用:

(一)审查申报项目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附表1)的情况,全部审查内容通过的为审查合格项目。

(二)对审查合格的项目分别依据相应的评分表(住宅建筑评分表见附表2、公共建筑评分表见附表3)进行评审打分。

评审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6类评审指标组成,每类评审指标分设星级达标、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4个分项评审指标。

分项评审指标中的星级达标评分,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一般项的要求确定等级,达到三星级属Ⅲ档、达到二星级属Ⅱ档、达到一星级属Ⅰ档,并按满足项数的情况确定分值。优选项单独评审,作为附加分计入总分。

(三)依照《综合奖评分汇总表》(附表4)计算评审总分。

第八条建筑节能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依照以下规则使用:

(一)审查申报项目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附表1)的情况,全部审查内容通过的为审查合格项目。

(二)对审查合格的申报项目依据相应的评分表(附表5)进行评审打分并计算评审总分。

建筑节能创新专项奖评审指标体系由降低能耗、提高用能效率、使用可再生源、节能指标、技术与应用创新和经济技术评价6个评审指标组成。

第九条建筑节水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依照以下规则使用:

(一)审查申报项目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附表1)的情况,全部审查内容通过的为审查合格项目。

(二)对审查合格的申报项目依据相应的评分表(附表6)进行评审打分并计算评审总分。

建筑节水创新专项奖评审指标体系由用水效率、雨污水处理与非传统水源、节水指标、技术与应用创新和经济技术评价5个评审指标组成。

第十条智能建筑创新专项奖评审标准依照以下规则使用:

(一)审查申报项目满足控制项评审指标要求(附表1)的情况,全部审查内容通过的为审查合格项目。

第2篇

2015年度主要目标任务:

1、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达90%,各县市区干线公路达到2015年市下达的路况目标;2015年迎国检线路在养路段不得出现中、次、差等路,为全良路。

2、完成路面大中修折算标准里程110公里(根据省局安排)和2015年省下达的灾毁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

3、做好2015年迎国检准备工作,圆满完成迎国检工作任务。

4、危桥改造10座;保质完成安保工程224公里;确保养护生产无重大安全事故。

一、 大中修工程

存在问题:资金来源缺口大,资金到位困难,工程结算繁杂困难。

建议大中修工程由县市区公路局履行业主职责,负责辖区内大中修工程设计、施工、结算、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并对工程质量负责。市局负责大中修工程规划、计划、设计审查批复、省补资金到位、质量监理、质量检测验收及检查考核评比。

二、日常养护

存在问题:1.养护经费缺乏,如城区局、局、局养护经费不足,造成养护工作被动。2.水泥路破碎板及沥青路面网裂、坑槽、车辙等病害修复不能及时到位。3.预防性养护、全面养护、小修工程要加大投入。4.部分县乡道失养、质量下降。5.干线公路改建遗留路段,大多失养。6.工班站房年久维修问题。7.新老线路编码问题,路上都还是老编码,且公里碑很多已经缺失,新编码往往只能大概推测,给工作造成困扰。

建议:1.组织养护巡查组,最好是聘请专门监理单位实施。

2.城区局下放到各行政区管理。

三、安保工程

存在问题:1.各县市区资金配套不到位,安保计划项目实施困难。

2.各局需抓紧时间完成十二五安保计划项目,如南岳G107线K1751.036-K1758.317段,衡南S316线K22.78-K66.77段,常宁S320线K175.101-K227.478段,县S315线K212.685-K216.293段,衡东县S314线K0-K18.807段。

3.安保防护等级要提高,危险路段的示警桩按省局要求需更换成波形钢护栏等防护等级更高的安保设施。

4.安保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

5.安保工程缺损修复不及时。

建议:从县道大修费用中提取费用用于修复。

四、危桥改造

1. 抓紧时间完成2014年未完工危桥改造项目,如局的松柏桥、铜桥;衡南局的探桥;局的红卫桥。尽快对去年竣工验收未通过的桥梁缺陷进行修复。

2.按照市局下发的衡路养字【2015】7号文的要求,务必在5月1号之前完成桥梁限载标志和桥梁信息公开牌的设置。

3.今年6月份市局将对十二五计划项目还未竣工验收的29座桥进行竣工验收。

4.各局对已入库的危桥要抓紧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对去年定期检查发现的四、五类危桥提前做好入库的准备工作。

5.全面清理桥梁护栏不到位的状况。

6.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尤其是一些县道和干线公路改造遗留路段上的中小桥。

建议:组建桥梁隧道科进行专职管理。

五、迎国检

按《省迎接2015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做好2015年“十二五”国检准备。国检主要内容由路况检查和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两部分组成。各县市区局今年要锁定2014年末报部年报、总结等相关数据,做好市、县二级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内、外业工作。内业责任人员必须固定,对照“十二五”国检的7大项、30个分项、77个小项的要求,全面做好内业资料整理工作。根据部、省检查方案所明确的检查范围、内容和评分标准,全市迎检工作要重点落实完成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提升路况水平。做到:(1)摸清路况现状,明确处治重点。(2)加快干线公路拟开工项目进度。(3)做好质量缺陷责任期路段的路况修复工作。(4)统筹组织实施路面大中修工程。(5)全力修复2015年水毁路段。(6)大力推进小修保养工作,全面稳定路况。 二是全面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各县市区公路局必须按部《评分标准》的要求,按照得满分的原则,全面做好综合评价、养护管理、路网应急服务、技术保障和迎检组织、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建议:

第3篇

1引言

基桩检测技术在国内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表现在正确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得到推广和应用,表现在检测人员对于各种基桩检测方法的合理使用与优势互补,以及各级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对基桩检测市场的正确导向与管理。随着相关基桩工程检测的标准、规范相继、实施,使基桩检测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基桩检测中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

1.1人为因素基桩检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基桩检测人员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他们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操作技能不全面、检测报告编写不规范,都将直接影响基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确保检测工作本身质量,迫切需要加强基桩检测的培训管理,必须重视检测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感及业务素质。

1.2客观因素目前常用的基桩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静载试验法等,由于桩基础属于隐蔽工程,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反映出基桩的全部特性,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具有较高检测技能水平,结合实际检测经验来综合分析判断,根据实际的地层结构和经验数据不断改进检测方法,逐渐减少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

2构建基桩质量检测培训体系的意义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桥梁、港口码头,交通枢纽大多采用桩基础,桩基础已成为我国交通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形式,对工程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基桩施工工艺各异,施工机具种类较多,有的基桩施工采用分包的管理模式,使基桩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基桩检测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从保证基桩工程质量和安全需要,必须及时进行基桩的检验和评定。目前,基桩检测工作量大,检测技术人员数量多,尤其在交通行业从事基桩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地基桩检测理论学习与操作培训,因此建设基桩检测培训基地,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对基桩检测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检测人员整体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必将对基桩检测技术的提高,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2.1影响基桩检测因素分析基桩是公路、水运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其隐蔽性强、返工费用高、质量控制因素复杂,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基桩检测中成功应用,给基桩的质量评价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也给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带来挑战。因为基桩检测工作技术性强,影响基桩检测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检测方法问题、检测设备问题、准确获取真实检测数据问题、分析理解问题、检测人员水平等均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要获得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2.2开展基桩检测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基桩检测培训工作可以更好地规范检测企业资质,提升检测人员技能。国内公路水运工程基桩检测机构数量已初具规模,获得甲级及专项等级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有近100家,乙丙级已1000多家。检测人员近万人,但存在检测人员水平与素质良莠不齐,交通行业高水准的基桩检测人员更为缺乏。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检测服务的能力、水平、质量与交通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所以规范检测市场行为和持续提高检测人员整体水平是当前的工作重点。为提高交通行业检测队伍的素质,亟待对交通行业基桩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与考核。使基桩检测人员正确理解基桩设计的原理、基桩的施工技术,基桩检测方法,这对正确评价基桩检测结果十分重要。因此,开展基桩检测基地建设、研究培训基桩检测人员的方法、规范培训模式等,对保证基桩施工质量和提高基桩检测人员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基桩检测基地建设及创新

基桩检测培训特别注重现场操作技能的训练,重点考核检测人员能否规范、完整、熟练地完成基桩检测项目,从而评定检测人员所具有的实际基桩检测能力。江苏省交通工程基桩检测基地建设有不同缺陷的钢筋混凝土实体桩、模型桩、超声波检测台等一系列检测构造物,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训教学条件,实现学员在真实工作情境下完成基桩检测实际操作训练,有效提高基桩检测的技能,达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3.1基桩检测基地设计与建设

3.1.1建设缺陷实体桩(1)基桩缺陷调研为了使基桩检测培训与工程实际对接,创造真实的基桩检测工作情境,建设专为基桩检测培训使用的缺陷实体桩,是搞好基桩检测培训工作的必要基础条件。首先开展基桩缺陷调研,重点是对交通行业广泛采用的钻孔灌注桩缺陷调研。主要面向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基桩检测单位进行调研,掌握断桩、扩径、缩径、夹泥、离析、桩头低强、桩底沉渣过厚、钢筋骨架长度不足等钻孔灌注桩各种缺陷类型的案例,对缺陷形成的原因如设计、地质、施工方法等原因进行研究,并调研如何对缺陷进行检测,对缺陷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2)设计制作缺陷实体桩根据广泛的基桩缺陷调研,钻孔灌注桩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类型有断桩、扩径、缩径、夹泥、离析、桩头低强、桩底沉渣过厚、钢筋骨架长度不足等,桩的完整性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针对低应变基桩检测和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特点,聘请基桩检测领域专家指导设计、制造了一批钻孔灌注缺陷实体桩(图略)。缺陷实体桩采用了钻孔灌注和人工挖孔的施工方式,桩的直径为1m,根据桩的完整性4个等级,依据桩的主要缺陷类型:断桩、扩径、缩径、夹泥、桩头混凝土低强、桩底沉渣过厚,钢筋骨架长度不足等,分别在实体桩施工中设置1~3种缺陷组合,制造出一群专为基桩检测培训使用的缺陷实体桩。

3.1.2建设“仿真缺陷”模型桩(1)设计制作缺陷模型桩设计制作缺陷模型桩,将模拟桩替代实物桩用于学员自测训练和波形识别训练。缺陷模型桩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设计为夹泥、离析、缩径等缺陷。尼龙材质均匀,波速为1800m/s左右,缺陷反射明显,波形好。缺陷设计必须考虑缺陷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缺陷类型组合,确保低应变检测时波形不会发生重叠现象,便于判断。模型桩设置缺陷的位置、缺陷种类一目了然。针对模型桩的不同缺陷,建立相应的波形分析图谱并一一对应悬挂上墙(图略),学员检测操作时可以直接对照波形图判断操作结果,便于学员检测操作练习波形识别和实操的自测训练,实现学员边操作边对照的直观教学效果。(2)设计制作超声波检测台为便于声波透射法检测练习,制作超声波检测台,检测台为台阶形混凝土台座,内部设置各种缺陷并埋设有声测管,超声波检测台可供练习平测法、对测法、斜测法和透射法。(3)建设基桩检测实训基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交通工程基桩检测基地。基地占地面积3350m2,基地设计制作了钻孔灌注和挖孔桩的缺陷实体桩26根、缺陷模型桩18根、超声波检测台4座等一系列检测构造物、还有数据分析室7间、教室2间等硬件设施,可实现学员在真实的现场工作情境下完成实操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4基桩检测培训教学创新研究

4.1创新培训类型找准教学定位为有效保证培训质量,我们从培训项目的选择、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培训内容和聘请授课专家都进行精心组织,同时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实际检测水平,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采取分层次培训方式,将学员分为三种层次进行培训:第一是初学型,将对其进行理论和实操强化培训,以帮助其系统地掌握基桩检测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第二是基本掌握型:将着重进行实操的练习,培训重点为纠正其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习惯;第三是理论实操脱节型:即介于基本掌握与初学型之间这部分学员,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几乎没有实操的经历,主要培训工作为其完善基桩检测理论体系,强化实操培训。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基桩检测内容特殊性,培训中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不管是低应变,还是声波检测都始终坚持将理论教学贯穿于实践操作中,突出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好,增强了教学互动,教学形象、生动直观,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4.2创新培训管理合理设置课程(1)课程流程设置(2)创新培训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交替教学的模式。(3)严格培训考核基桩检测是一门专业知识性强、实践技能高的工作,授课过程中必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基桩检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全程进行授课、实际操作指导、培训考核。组织专家编写适用于基桩检测培训的讲义、理论测试题库、实操测试评分标准等资料。基桩检测培训考核采用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的方法,根据考试大纲,注重考核基桩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知识部分,试题主要以基桩检测知识为主,适当考查一些必要的设计、勘察、理论计算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考核部分应确定操作流程,制定实际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注重考核实操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1)理论考试:采用理论知识题库抽取试题、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2)实操考核:分组考核,每组配备两位监考教师,按照评分标准分别给予评分,根据其平均值给出最终实操考核分数。(3)发证条件:每位学员必须在理论考试、低应变实操考核、声波透射法考核3项均合格,方可取得基桩检测培训合格证书。

第4篇

关键词: 灰色综合评价法;项目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88-02

0 引言

我国土木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的来说其管理水平与现实发展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建筑行业工程质量事故较多,施工工期拖延较普遍,施工利润普遍不高。为使施工企业既能创出优质工程,又能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工程施工的各种管理,研究施工企业生产的经济性,探索工程施工最适宜的管理方式,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1]。

1 灰色关联分析

表征两个事务的关联程度即为关联度。通过比较几种曲线的几何形状能够比较关联度的发展态势,即几何形状越接近,发展变化态势越接近,关联度越大。

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

对事物的综合评价,大多数是研究多对象的排序问题,其步骤如下:

3 实例分析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施工企业管理的水平,因此,对其进行评价是十分困难的。虽然评价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很多,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反映施工单位真正的管理水平,并且计算也十分繁琐。但是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却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些缺点。

3.1 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指标体系的选择 选择同类施工企业并对共同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有效评价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众多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使用单位的基本情况且体系中各项指标的优劣程度也能反映客观现实。为此,我们选取了以下6项指标:①质量,以评判期建筑产品评分标准为100,希望评分标准越高越好;②成本,以评判期计划每平米成本为100,希望实际成本越低越好;③进度,以评判期计划工期为100,希望实现完成的百分数越大越好;④安全,以评判期事故率为100,希望实际事故率越低越好。⑤工效,以评判期计划全员工效为100,希望实现工效越高越好;⑥顾客满意度,以评判期顾客满意度为100,希望实现完成的百分数越大越好,采用权重上述指标出现的先后次序,上述指标排序为:

3.2 评价数据 某地有规格相同的5家施工单位,年终考核各企业管理情况,其各项指标实际数据如表1。

3.3 指标计算 理想对象的指标值即个评价对象中的每一项指标的最佳值。从参加必选的被评对象中选取最佳值,以最佳值作为基础就可构造理想对象的指标值。以一企业与理想对象的加权关联度计算为例说明其计算过程。

可见,四企业管理水平最高,二企业次之,一企业第三,三企业第四,五企业最差。

由于灰色综合评价法能够很好的解决指标难以准确量化和统计的问题,从而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结果[5]。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其他行业相比,工程项目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建设工程中的绝大多数数据都具有模糊性。本文在充分研究施工单位管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灰色综合评价法用于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分析评价的步骤方法,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分析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进行了准确的评估。并且通过对施工单位的综合能力评价的实例演示,证明了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卢有杰,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7.

[2]李林,王道平.基于风险分析的项目工期的估算研究方法[J].系统工程,2001,5.

[3]史欣欣.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在工程保险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报,1999.

第5篇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在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城市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快建设步伐,整个建筑行业的规章制度、人员素质也在不断完善与提高。但与此同时,各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工程项目的收益率逐渐下降,对企业的管理水平、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外关系复杂、多样性、单件性等特点,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而在投标阶段即开始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防范又是风险前瞻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之一。

1.2投标风险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招标投标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的投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战略风险

⑵ 竞争风险

⑶ 技术风险

⑷ 报价风险

⑸ 材料风险

⑹ 合同风险

⑺ 信誉风险

⑻ 财务风险

⑼ 环境风险

本文主要针对技术及报价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与陈述。

1.3投标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及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也不断涌现,对建筑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技术上除了对成熟工艺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外,还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在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应结合投标文件、规范要求,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这同时也是投标报价准确化的基础之一。对于有新技术、新工艺要求的项目,应组织技术专家对拟定的方案进行在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对企业以往没有应用过或尚不了解的施工技术,在施工方案的制定及报价上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对该项技术充分了解,并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论证,防止中标后由于该项技术的报价偏低而成为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

做为投标技术人员,应制定经济合理并满足招标文件及规范要求的施工方案,编制高质量的投标技术文件,最大可能的降低投标阶段的技术风险。投标技术人员在编制技术文件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 全面仔细地阅读、分析招标文件,充分响应招标要求

拿到招标文件后,投标人员应全面、仔细地阅读并分析招标文件,尤其注意招标文件中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投标文件格式、技术文件编制内容要点、人员及设备配置等的要求、评分标准等,充分响应招标要求,防止废标。同时应对招标文件中的计量、变更、索赔等涉及合同管理的专用条款进行细化分析,正确指导投标报价。

⑵ 做好现场勘察工作

对所参与投标的工程进行现场勘察是投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每个工程项目由于工程条件、工程特点不同,有的发包人组织统一勘察现场,有的发包人不组织。作为投标单位,应尽可能地参与现场勘察,当发包人不组织统一勘察时,有条件的应自行组织现场踏勘。通过现场勘察,投标人员应调查并落实工程区主材来源及价格、劳动力情况及价格等准确报价所需的信息,同时对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和气象、对外交通运输、水源、供电、沿线村镇、居民点、厂矿企业及其他工程建设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减小投标风险,并为合理报价提供基础依据。

⑶ 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是投标技术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投标报价准确合理的基础条件。

投标人员应结合现场勘察情况,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条件、资源配置情况及本单位拥有的施工经验和现有机械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方案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期限满足招标要求,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招标文件中一般都会明确投标文件的评分标准,其中包括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分要求及分数权重。投标技术人员应针对招标文件中的评分标准,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章节、内容,把握好得分点,防止因漏项而失分。

⑷ 技术文件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虽然一个工程能否中标投标报价占有很大的因素,但技术文件的编制水平也是评标委员们考虑一个单位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一些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具有施工技术难度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的是否可行,是否经济合理,是评委们在评标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除了上面说到的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通过专家评审外,技术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应做到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投标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特点,把握工程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方案、管理措施等,对公司在某个领域或地区具有的资质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等要充分利用,在标书中明确陈述,力争得到最高分。

⑸ 重视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来带动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因此,为减少投标过程中的技术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应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及学习。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中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尤其要紧紧围绕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大力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同时,为员工创造培训及学习的机会,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在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发展上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1.3.4报价风险

根据目前我国的招标投制度和办法,报价在招标评分中的分数权重约占到40~70%,是能否中标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企业投标人员根据投标战略,结合项目特点、技术风险、对对手单位的分析、投标技术文件等,综合制定出合适的报价。

⑴ 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制定企业定额

为减小投标报价风险,企业应建立投标报价信息库,收集、整理、分析各类工程信息的市场价格,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及变动信息,同时企业应制定自己的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定额的建立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报价水平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应尽快制定和建立符合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成本水平的企业定额,提高报价水平,做好投标项目的成本分析与预测,做到心中有数。

⑵ 控制好材料价格

材料在工程项目施工造价中约占到70%,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决定项目盈亏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控制好材料价格,投标人员应做好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材料调查工作,同时在投标时充分考虑材料涨价的风险,对工程主要材料必须考虑一定的风险系数。只有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才能合理报价,工程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才有可能在中标后实现项目的盈利。

⑶ 把握好关键性项目的报价

对于企业熟悉的或经常施工的工程项目,一般报价风险较小,结合企业定额基本能够控制风险。但对于企业缺乏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或技术复杂的项目,报价风险则较大,需要企业结合各种因素慎重决策。

每个工程都有它的关键性项目,相对的,这些项目的价格是组成投标报价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工程能否中标、甚至中标后能否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因此,投标报价人员应掌握好关键性项目的报价,要充分考虑中标后变更的可能性、企业是否对该项目具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尤其是对于企业以往没有应用过或尚不了解的施工技术,在报价上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降价,防止中标后由于关键项目报价过低而导致项目亏损。

⑷ 与投标战略相结合

由于目前的绝大部分工程都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企业的投标报价必须与投标策略相结合,不能盲目投标、盲目降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企业以合理最低报价中标的同时,确保企业得到一定的利润回报。

对于一般的项目,即技术含量不高,市场十分成熟的项目,或企业掌握有优势的项目,投标报价应着眼于利润,确保项目收益。对于一些市场前景看好、势必要进入的项目,或一些重大项目的前期工程,进入后可为后续工程中标提供有利条件的项目,可采取保本微利,甚至略微亏损的投标报价,具体采取何种报价一定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并与企业投标战略紧密结合。

1.4结束语

综上所述,投标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开发市场的重要手段,在投标阶段加强对技术及报价风险的分析、控制与防范,能有效地减少投标风险,增强企业活力,实现合理化中标,是中标后工程顺利进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投标技术;技术标;投标报价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30-02

0 引言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投标市场上,建筑工程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时机,全面掌握投标技术,这是在道路工程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项目决策

由于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使得影响投标决策的因素也很多。对于投标项目,企业需要从自身的经营战略出发,对项目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拟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最后核算成本,通常情况下,这是实施投标决策的基础,同样为最后报价准备了先决条件。投标书编制之前,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的熟悉,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查咨询。对于标书的有关内容、报价水平、决策思考等方面咨询内行专家进行审核,求得专业的指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标书的准确性。另外,在管理、技术、设备、信誉、投标报价习惯等方面,对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了解。

2 施工方案

所谓投标施工方案就是指对拟建工程施工,在总体部署、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施工企业做出的承诺。在投标阶段,对施工项目进行组织和设计,目的就是对有关费用进行计算,进而为中标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工程质量、技术经济指标、施工投产期、安全施工和工程成本最低等是编制施工方案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业主在选择承包商的过程中,需要对信誉、技术、管理、施工组织安排等方面做出整体的平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以及施工的安全性,这一切往往都是通过技术指标进行反映。

3 投标报价

①在编制投标报价时,根据投标文件提供的设计资料,按照规定的编制原则,通过采用定额标准进行编制。对于按照规定计取的相关费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进行逐项计算,这是报价产生的基础。②从投标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的优势与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让建设单位对报价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帮助企业获取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在投标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要拟定高、中、低三个以上的报价。高报价盈利能力最强,中报价盈利能力次之,低报价纯属保本或略有微利。进行投标报价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要将报价降到削减五项费用的地步。最后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由投标决策者确定报价。

4 违规操作

4.1 评标方法 目前,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中,综合评估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分别对商务标、技术标进行打分,中标人是得分最高者。为了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可以将施工组织的设计部分设为暗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评标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将技术标设为暗标。在编制时,对暗标的要求较为严格,例如:打印的字体、目录、页码、表格、密封等,任何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废标,对于整个投标书来说,实际上这些失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会对整个投标书的有效性产生任何的影响;②评审商务标。对商务标部分进行评审,通常情况下,都是根据评分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的,在得分权重最高的部分,评委基本不起任何作用,导致评审失去意义,但是,这部分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③计算评标价。计算评标价分为:第一有标底预算价法,该评价法是按照现行的国家定额编制标底,在该标底一定范围内,投标人编制的预算价为有效预算价,根据权重,将标底与有效预算价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合成,对评标价进行确定,该方法的不足是:无法保证标底的保密性和准确性;第二无标底投标价法,该方法按照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去掉最高后的算术平均值作评标价,该方法的不足是:投标人的串标行为难以杜绝;④评标价的计分。根据评标价确定一个范围,在此范围以内,按照相应的办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投标报价进行计分,如果报价超出范围,那么得分为零。实际上,这种规定对竞争进行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投标报价的竞争限制在有限的幅度内,由于超出这一范围,很多合理低价投标不能中标;⑤把握评分标准。在评分标准中,对于某些项目来说,其量化是不科学的;由于评标时间过短,对于投标文件中的资料,评标专家不能进行全面仔细的了解与核实;由于业主和评委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进而引发不公正的评标。

4.2 诚信经营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虽然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权力”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依然存在。现实中,招标人、人、评标专家委员会等少数人掌握着建筑产品采购权。某些内容及过程,对于建筑产品招投标来说需要保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监督缺位,因为虚假信息,降低了投标人投标失败的风险。

4.3 投资主体 招投标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是产生招投标的最初的原因。在我国,对于大型基本建设来说,其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或者是国家控股的企业。这样的投资主体,降低造价的动机,根本没有或很少有,与国外相比,这也是不能充分实施“最低价中标”的一个关键原因。

5 技术监督

5.1 评标专家委员会 ①招标项目多,项目规模存在很大的专业差异。对于大部分项目来说,机构通常情况下只考虑成本,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评标,要求评标专家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这是不现实的,评标只是走过场,履行法律方面的程序而已。②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评标专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把握评标专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对于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专家来说,都已经入库,在质量方面,专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③选拔评标专家的方式社会化,仅从法律方面对专家进行约束,行政方面对其约束不力。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即使触犯相应的法律,进行取证难度较大,法律也缺乏相应的约束。④对于评标专家的资格,根据《招标投标法》进行界定,对于大、中城市来说,有条件建立一定容量的评标专家库,在数量方面,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明显有限。

5.2 权威的技术监督 在投标方面,国际上的投资方非常倚重技术专家。独立于投资方之外的咨询公司受雇于投资方,需要对投资方进行负责。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需要,通常情况下,咨询公司会储备大量各式的专业人才。这些专家一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于施工单位的弄虚作假行为,这些专业人才基本能够识别。国际上,技术专家非常重视施工设计的评判,通常情况下,这是标书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专家小组对技术方案的了解深度方面,与国内相比,国际上的投资方要求的更为严格。

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要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战略和策略进行投标。企业必须抓住工程投标的技术,才能保证从项目立项阶段、资格预审段、正式投标阶段的全过程中工程投标的高效率高质量,提高中标和中标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洪彩,李维超.工程投标策略与技巧[J].山西建筑,2007(4).

第7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方法

一、引言

建设工程实行招投标,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而评标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核心,评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及科学性对确保招标方和投标各方的正当权益、使招投标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实效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建筑市场上的评标方法主要有无标底法、合理低价法和综合评分法,本文通过对这几种评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出最适合我国现阶段工程招投标的评标方法。

二、评标方法评述

1.无标底法。所谓无标底评标就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中,业主不编制标底,而将各投标单位的报价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取剩余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衡量投标人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标准。

无标底评标是国际招标中通用的作法,存在如下优点:(1)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招投标市场竞争中获胜,就不得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降低投标报价,从而节约建设投资。(2)由于没有标底,也就不存在标底泄漏的问题,可以遏制腐败现象,使人为因素的干扰降至最低。(3)将主观评价因素从评标条件中剥离出来,增加了评标标准的透明度,保证了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采用无标底评标法还存在以下缺点:(1)价格最低,不能保证质量最优。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中标而盲目降低报价,一旦中标后,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要么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要么以各种理由要求业主追加资金,使招投标失去了本来意义。(2)由于不设标底,评标时缺乏参考值,可能导致投标方走价格联盟,人为抬高或降低投标报价,产生围标、串标现象,使其他企业的报价因远离基准价而被淘汰。(3)在投标各方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能中标而互相攀低报价,可能会加剧不正当竞争,使本来就不太规范的我国招投标市场更不规范。

因此,无标底法评标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但它是一个前进方向,是一种理想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合理低价法。合理低价评标法就是在各商务条款满足招标文件且各项报价在基准价的合理区间内,选择投标报价较低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或中标人的评标方法。该方法对招标前期的工作质量要求比较高,应加强对投标企业的资格预审,确保入围企业都是资质较高、信誉优良、能独立完成项目的企业。

在定标过程中应建立“澄清制度”,给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投标人一个澄清机会。投标人如不能合理说明或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应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废标处理;如投标人能对其所使用的先进工艺阐述见解,则应给予相应的高分。

成本价标底应采用实物法编制,计入足额的材料费、机械费和人工费、保证工程能正常施工的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不计入利润。但是,准确估计投标人的建设成本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建设成本涉及到投标人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材料采购、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且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相关法规中对如何确定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并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这就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合理低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国外工程招标一般采用该办法,但在国内,采用得较少。

3.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评标专家组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审和量化打分,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或中标人的评标方法。评标的主要因素有投标报价、施工技术、财务状况、社会信誉、历史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权重等。

综合评分法是目前我国工程界,尤其是规模大、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的大型工程普遍采用的评标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价格、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能全面评估投标人的整体实力。在采用综合评分法时,投标人往往本着保本微利的经营思路来进行报价决策,根据评分标准合理报价,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报价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不正当的低价竞争。

但是,该方法除了报价这一客观因素外,其他标准均受个人主观判断影响,且评标专家一般都是临时抽调的,短时间内无法充分熟悉所评工程的资料,不能全面正确掌握评标因素及其权值。评标专家的选择和专家评标的客观性成为综合评分法能否发挥实效的两个关键要素。因此,选用综合评分法时,在权重系数的分配上要尽可能的考虑工程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打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限制评标人在打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要制定具体、明确、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打分标准。

三、结语

上述几种评标方法均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同样的工程采用不同的评标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尽最大可能选择 “最合适的评标方法”。虽然综合评分法也存在许多问题,离理想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无标底招标相距甚远,但是在招投标机制不够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投标人的投标不理性的情况下,可纠正招投标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因而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相信在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综合评分法仍将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评标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仪民 李 颖:浅议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办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37-38.

[2] 辛晓艳: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最适评标方法探讨[J].青海电力,2008.3,69-72.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监管

中图分类号:X947文献标识码:A

1 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项目是一种投入大、要求高、周期长的特殊产品。针对我国以往建设市场存在的混乱、工程项目分包转包、民工队伍素质不高鱼龙混杂等情况。建设监理工作的介入,能够起到稳定控制的作用。通过实行监理制度后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监理制度确是一种少花钱、见效快、效益好,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管理模式。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从放线、桩基础、各建筑物主体工程施工到装修阶段,将施工质量置于监理方的严密监督控制下,能有效地避免许多工程质量事故(如房屋倒塌等重大恶性质事故)的发生。当然,工程质量方面现存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恰恰说明是需要监理方对质量形式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把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及时消除,使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在作用方面,监理的质量控制应从规划、设计、施工配套以及管理制度上实行综合治理,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不合格建筑产品,保证使用功能,走质量兴业的路子。因此,实行监理质量控制,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2 全面抓好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

首先,谈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

承包方应依照国家质量标准和规范,根据自身条件、合同要求、企业目标以及工程类型、特点,在组织内部管理机构中,落实质量责任制,强化施工队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并相应确立质量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这个质量体系应包括下列构成要素:(1)管理职责;(2)体系文件;(3)质量体系审核;(4)质量成本;(5)施工生产的准备质量;(6)施工过程的工序控制;(7)半成品和成品保护;(8)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试验;(9)售后和保修服务;(10)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11)不合格品的控制;(12)质量文件和记录;(13)统计方法的应用;(14)人员培训;(15)采购质量;(16)工程产品的安全与责任。承包方只有确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制,做到考核有标准,管理有目标,才能切实把好质量关。

其次,谈社会监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设监理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是“守法、诚信、公正、科学”。“守法”是指监理的一切行为必须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有法律意识);“诚信”是诚实和信誉,是靠监理工程项目的实效,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自己的信誉。“公正”是指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场来处理监理实施中发生的一切问题。“科学”是指监理实施中有关的技术问题,必须以科学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监理工程师在作出抉择时,容易沿袭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工程管理模式,而要由往的原始经营作风各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向进行转变,加强监理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是监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及完善的基础和立足点。

2.2 质量控制的工作制度和标准。工作标准主要指技术标准。它是根据承包合同的要求及设计文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其中工艺方法的标准主要是施工规范,质量检查的标准主要是验收评分标准。对特殊工程,可另行制定技术标准。

工作制度包括:(1)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任;(2)监理工程的评估制度,定期对监理工作进行评估,以促进和提高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3)监理日志制和监理月(季)度报告制,监理日志是重要的现场资料,监理月(季)度报告则是定期总结,以便宜于指挥运作和积累资料;(4)工地会议制度。主要用于讲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进行工作协调等方面,应形成会议纪要并作为资料保存。

2.3 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包括:(1)合同结构图;(2)合同编码系统;(3)合同管理制度(指工作流程);(4)合同执行的分析。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资料事如神的收集、分类、整理、编号及保存,信息的管理采用数字化和图表化,选用合理适用的数理统计方法,现场会议纪要(包括内容、时间、人物);(5)注意信息采集和反馈的及时准确;(6)采取电脑计算机应用技术。

3 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控制

要搞好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就必须根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和工作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控制质量,而且还要在管理过程中做好协调方面的工作,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如图示:

首先,来谈谈监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工作程序。

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及技术,管理人员的资质。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2)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3)检查承包单位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5)审查设计图纸和文件,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6)检验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性能;(7)检验和审查施工工艺。其中包括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审查、工序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评分等;(8)检查施工机具的性能、数量和使用情况;(9)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验收;(10)参加竣工验收和试运行,其中包括参加中间验收。

其次,谈谈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监控方法分为组织方法、技术方法和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审查方案、计划,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试验、测量和预控,以及对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督等。(2)运用监理工程师的权利,实现监控手段,包括返工、停工实行必要的经济制裁。

第三、监理方如何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协调好建设方、承包商、监理方三者间的关系。在建设方、承包方和监理方三者间,是以经济为纽带、合同为根据进行制约的,其中经济手段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因素。监理方与建设方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合同确定的,双方负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监理工程师要对现场进行监管控制,约束建设方、承包商双方履行合同条款。而建设方与承包方之间在工程施工阶段应无直接往来,双方只能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操作和协调来实现,这正是监理方地位的特殊所在,监理业务关系应以文字形式传递,包括信件往来。在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中,施工承包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监理方(包括政府质监部门)只能起到监督检查控制的作用。对于建设方而言,主要是提出它的质量要求(非国家质量标准),通委托并授权给监理方来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监控。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监理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这就要求承接监理业务的监理单位做好质量监控,从而体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神实质。

4 监理工作体会

4.1 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理,从开工到竣工交验,整个施工阶段都要有质量控制措施,力争工期短、价格低、质量好。

4.2 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既要明确各层次监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也应注重发挥监理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效力。

4.3 在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不断学习和创新监理业务,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研究和探索规范化监理工作的路子,大力倡导改革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苏彦刚.浅谈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M].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要控制好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做好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各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样,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才会根本好转,老百姓才能住得舒心放心,我们的建筑业才能蒸蒸日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就质量抓质量,则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理,采取措施,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市场管理,严格执法,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实行质量预控,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1 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地基未能正确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尤其是杂填土、软土、膨胀土、冲填土、土洞、溶岩等地基处理方案有误或者没有正确的作加固处理,这些都是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建筑工程以及地基的不同特点,参照地基加固处理的原则,从设计措施、防水措施、地基处理、施工措施、结构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理。

2.2 工程地质勘查不够严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程人员没有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查,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地址数据存在一定的错误; 地质勘查报告不够规范、准确和详细,造成工程人员采用了不正确的方案,最终导致墙体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上部结构倒塌等问题;工程人员在勘查地质时,钻孔之间的距离过大,未能真实的反应出地基的状况。

2.3 工程人员未按照建筑施工操作的程序施工。工程人员在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认可、不进行实际的分析和调查就对建筑工程作立案处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没有经过层层的审批与核对或者任意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详图不够齐全、施工详图不够明确,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图纸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进行施工;工程人员没有将地质环境状况以及工程地质了解清楚便仓促施工;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与验收;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没有及时的整改和返工, 这就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了建筑房屋的倒塌。

2.4 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许多基层的建筑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培养人才, 只注重人员的使用,而且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临时雇用一些业务素质偏低、缺乏施工技术、管理能力低下的施工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直接参与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当中,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 强化质量管理策略

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一是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面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二是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三是建立起综合质量管理机构和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四是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机构,并组织好外协单位的质量保证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和管理程序流程化;五是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使职工群众参与现场质量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施工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场所都在施工现场,其工作重点是建立稳定可靠的施工系统,保证每个施工环节上的工程质量和预防工作。主要工作是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加强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测,做好施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工序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合格的基础,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在制定的各“施工管理细则”里,除了明确规定各道工序的技术要求和误差标准外,还须强调工序间的自检、复检及记录,对关键性工序和隐蔽工作(如施工放样、基坑检查、桩底标高、钢筋结构、电线安装等)均需严格地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必须经常巡查工地,检验工程质量,及时在施工现场验收签证。否则,将影响下道工序施工,以此来层层把关,步步设防, 确保全面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另外,建设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验收时,除了总体外观和几何尺寸要在现场检验外,绝大部分的工作应有原始记录,以统计数据对照评分标准来反映建筑结构宏观及内在质量,切实做到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活动中的应用。

3.3 完善监理制度,提高监理质量。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建设工程质量监理制度是一项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制度,对所建设的项目按规定委托或公开招标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总监负责制,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不具备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得担任项目总监。业主在选择监理单位时要注重监理能力和监理水平的选择。

3.4 完善竣工验收工作。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最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是指工程项目业已完成项目设计图纸和工程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 并达到水通、电通、窗明地净等条件, 完全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 它标志项目施工任务已全面完成。项目竣工验收是指承建单位将竣工项目及有关资料转交给建设单位, 并接受对其产品质量和技术资料的一系列审查验收工作的总称, 它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后环节, 工程项目达到竣工验收标准, 经竣工验收合格后, 就可以解除合同双方各自承担的合同义务及经济和法律责任。竣工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牵头, 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部门进行。

3.5 强化法制化管理力度。建筑行业存在许多漏洞,成为了贪污腐化、经济犯罪的高发区。遏制法宝就是责任终身制。让主要责任人,从建设方到参建方的参与者担负不同的责任,人岗证统一才能上岗。严格履行签认制度,并确保法律执行要严,要终身相随。只有这样,一次的失误有可能造成多年的积累灰飞烟灭,这样的代价使违法代价高,迫使参与者不敢以身试法。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浅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 科技资讯,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