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时间:2023-12-16 09:33:19

导语:在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

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随着科技的普及,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也逐渐增加,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的自然恢复带了了很大的压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条件,环境跋扈的问题现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于环境的伦理道德问题,现今的引导和传播的影响力还不够,需要人们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减少由于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活动;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现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社会的快速完善,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一个时代,但由于发展科学技术,难以避免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自然灾害的频发、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的不断减少等等,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应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减少环境损坏。在实现社会的快速进步发展的同时,时刻关注环境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之路。

二、科学技术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兴起是为了使人类的活动更加便捷,加快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渐体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人类为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过多的使用了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一类杀虫剂,结果虽然暂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由于不断地滥用药物,十年之内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这些毒素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由各种方式进入了人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杀虫剂的持续使用后,还造成了一些害虫的抗药性,使得虫灾泛滥,杀虫剂的效果已经逐渐丧失。在可续技术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开采。上世纪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地球上现存的资源含量越来越少,特别是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的问题极为突出,江河湖海在不断遭受着污染,水体的级别一降再降,现在有许多地方的水资源稀缺,或者是水质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这对于人体的损害也是极其严重的。经调查显示,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在逐年下降,不仅仅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与其他方面的环境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没有森林和湿地的调节,自然的代谢能力会越来越差,带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生活中可体现为气温的不稳定、空气质量的持续下降等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方法

要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就要从引起这些环境问题的源头入手,在源头上减少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才能使得环境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否则只是不断地治理和污染,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要实现环境的治理,首先需要严格贯彻执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因为加快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对环境的危害。在这一方面,应该对与自然环境污染相关的企业和工厂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其由于赚取利润不符国家要求的进行环境污染,在审查时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将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在宣传上也应该加大力度,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问题还需要社会上的持续关注和教育,在教育上,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得环境问题深入人心,使得人人关注环境问题,人人保护环境发展。在企业的生产中,需要利用的设备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应该对如何减少生产设备造成的环境问题入手,研发出更加环保、减少环境污染的产品并大力推广使用,减少由于这一方面原因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儿童的启蒙教育开始,就应该灌输给儿童要保护环境,使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改变环境的重要责任,时刻关注环境问题,坚持做维护环境的优秀公民。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将环境保护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才能使未来的社会发展在更加环保的运行模式下进行。对环境伦理道德的宣传应该始终做到有良好的传播效果,这样才能使得环境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结束语:

科学技术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将环境保护治理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到一起的合理途径,是解决目前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在环境问题上,我们要始终秉持着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治理的心态,不能由于环境情况的不乐观而放弃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始终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只有不断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才能使环境问题得到持续关注,将环境伦理道德的宣传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将环境问题得到良好的控制,使环境得到较好的治理和维护,还地球一片绿色、还人类自己一个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陈士俊,柳洲,王梅.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1)

[2]车丽娜,刘庆华,王泉玉.浅析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J].知识经济.2009(08)

第2篇

摘要:现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索取已经达到一个疯狂的程度,小到食品大到航天工程,无不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但是否科学技术都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呢?本文前半部分给出了答案,并在后半部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重新审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 疯牛病 原则 制度化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疯牛病事件的爆发、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的播种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上市以及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和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与科学出现十分紧张的关系。疯牛病(BSE)事件的案例表明,被作为决策基础的科学证据的确实性是不令人信任的。自1985年疯牛病被发现以来,英国政府及其科学顾问一再宣称BSE不会传播给人,而科学界迟迟不能给出有关疯牛病传染的精确答案。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才根据越来越多的证据承认人吃了受感染的牛也会患上同样的症状。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则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性和伦理难题。不加标注地把转基因食品与天然食品混在一起上市的做法,激起了消费者的强烈抗议。而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更是带来了严重的道德、伦理和的根本性问题。以上种种都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和人自身生存的一部分,已与人处于非常难堪的矛盾关系中。如何规范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协调人与科技的矛盾,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就几点谈下如何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一、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

风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视具体情况而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不确定性。英国政府对疯牛病(BSE)问题处理的一个教训就是隐瞒信息。当疯牛病传染给人的事实通过英国医学杂志引起公众注意时,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否认。结果,这大大丧失了政府和科学界的信誉。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1999-2000年度科学技术第三报告《科学与社会》中指出,疯牛病给人的教训是“如果1996年前政府对疯牛病的立场更够准确地反映背后的科学的不确定性,那么公众和权威就能更好地为科学舆论的转向做准备了。而正是科学舆论的转向促使那次声名狼籍的政策的转变”。

疯牛病的危机促使英国政府的立场发生变化,1997年3月英国科技办公室发表题为《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咨询》的指导性文件,中心议题是保持科学咨询的公开性,提出:“对于敏感议题的政策决定,政府部门应该公开支持这些决策的所有科学证据和分析,并说明是如何把这些分析纳入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

预防原则为防止对健康和环境的威胁提供了有效的的保证,并会带来更有理性和明智的解决方案。预防原则贯彻到底就是让可能会受影响的公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但最初只限定于特殊的领域(例如核电站),但是现在具有普遍性和新的含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方法,例如,社区为基础的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 CBR);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情景研讨班(Scenario workshops)等。

公共参与的实践表明,欧洲公民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单单靠信息从专家传播给公众是不够,必须形成真正的对话,形成公共参与。改进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并不在于提高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谈教育。科学家必须学习听取公众意见,特别是与公民直接相关的地方和区域的议题(例如,环境、可持续发展、健康等),公共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三、建立科学与决策相互支持的机制

科学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议题,涉及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对现有治理机制提出挑战,呼唤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建立传统决策机制和公共机构、私有机构和公众协作的治理机制,使科学发展与决策相互支持。尽管每一个国家体制、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价值观不同,但是,各国的实践表明,科学与治理机制的共同价值观包括:更大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承认(识别)风险和不确定性;决策的社会-技术复杂性;承认伦理学和公共价值;超越“利益相关者”等。建立包括吸引公众参与等新因素在内的治理机制并不是代替已有决策,而是帮助决策。

四、制度化的咨询

合法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咨询体系是科学决策的必要保证。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新的议题以及环境和公共健康领域决策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对现有的咨询体系提出了改进和发展的要求,不仅要保证科学证据的充分、有效,使咨询的组织方式适应发展的新特点,而且要保证咨询体现出责任感和赢得信任。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变化:(1)对政府履行征求咨询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的决策应该主动寻求科学咨询,应该在科学相关领域设立类似地位和能力的科学顾问和科学咨询机构并积极征询咨询。(2)咨询人员不仅限于科学专家,咨询程序也多样、灵活的组织方式。例如,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这一崭新的政策议题,由于这个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研究所带来的潜在的医学上的收益,还有一系列道德和伦理上的难题,因此,咨询就不能仅仅限于科学专家。例如,美国由国家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负责,英国和意大利还特别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组。

最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规定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所说的“科学”,决非仅指作为一种物质手段或一门技艺的科学物质形式,而是突出地强调了以科学精神为重要内容的一种现代意识。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种种分析表明,科学发展本身并无止境,对科学的各种担忧和疑虑都可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呼吁:“请善待科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第3篇

专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题式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完成该课程的授课任务和教学目标,又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授课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进行专题设计的时候,首先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大纲对教学活动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大纲明确指出,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教学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为专题的设计提供了范围依据。因此,所设计的专题必须在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反映大纲的主旨,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切入点。专题的选择既要紧密结合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更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关涉他们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既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们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每个专题都有一个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逻辑思路展开,即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对你有何启示”等,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剖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笔者在一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硕士研究生关注、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前沿问题,如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出的“海洋经济快速发展”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出的“未来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问题、“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利用”问题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如“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房价何时能降”、“节假日出门难的问题如何解决”、“社会风气如何改善”、“大学的教育体制如何完善”等。三是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研究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常常迷茫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最优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

第三,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为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属于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专题时,必须符合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的要求,内容上要充分体现自然、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但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它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研究和考察自然界以及科技运行的基本规律。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困惑与问题。设计教学专题,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回答当代科技革命中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功能。

专题设计举例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共有18课时,最多只能设计9个专题。这9个专题不可能覆盖《教学大纲》中所有讲授内容,只能打破章节的限制,筛选、融汇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仅以6个专题为例,阐释专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题一:玛雅文明失落的启示。主要是作为绪论部分来讲授。目的是想通过对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和启示的探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特点,以及该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领域,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以及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专题通过对玛雅文明的介绍,着重让学生们分析、讨论两个问题:其一,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是什么?玛雅文明的失落给我们今天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们分别从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加、粮食短缺、战争、精神信仰体系瓦解等方面探讨了玛雅文明失落的根源。其二,玛雅文明的失落给我们今天带来了哪些启示?答案方方面面,包括要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如此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专题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一章的内容,即自然观。该专题回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的低层次的和谐到近代人与自然的对抗到现代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历史演变过程,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对抗再到新的阶段上更高层次的和谐,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专题通过一部有关地球的纪录片《家园》,又名《地球很美有赖你》导入,然后着重让学生分析造成今天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中,尤其突出分析了“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与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非常有兴趣讨论这个话题,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有着深刻的启示。总之,通过该专题的讲解和讨论,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三:科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专题通过科学的本质特征来透视科学精神,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现实表现,着重讨论和分析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及重建的路径,如何掌握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等。专题从“太极高手‘隔空打人’的神功”的相关新闻报道导入,通过对该现象的讨论和分析,揭示各种伪科学产生的根源,揭示科学精神缺失的危害,从而得出培育和重建科学精神以及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专题四: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四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社会论。专题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解答方案、李约瑟难题的当代启示。专题以“近代科学为什么未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开动脑筋,分析其原因。学生分别从经济发展方式、封建专制制度、科举制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探究了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根源,通过分析,揭示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等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

专题五: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四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社会论。通过对科学技术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的科学技术伦理观,掌握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伦理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循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专题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案例导入,分析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伦理维度,以及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包括航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问题、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等。通过对当前科技伦理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把握的科学技术伦理观,才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性引导,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专题六:学习十报告精神。涉及《教学大纲》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内容。专题主要是把十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入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的深入讲解,通过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内容的详细介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我们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解科学技术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专题以作十报告的视频导入,简要介绍十召开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重点分析和讨论三个内容:第一,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三,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只有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总之,通过该专题,将十报告的精神实质与《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领悟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专题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题式教学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进行专题设计的时候,要紧密联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点,每个专题要关注和讲解不同的问题,要各有分工。看起来好像与其他专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要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把每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分析、揭示出来。比如,讲自然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人的实践活动或科技活动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离不开科技,同样涉及科技伦理问题等,这样看似是一个个孤立的问题,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自然、科技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生态 科学技术 发展策略

一、引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生态危机批判与生态保护运动,旨在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此运动中,生态应运而生,它立足于现代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础之上,对当今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以及经济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生态思想者们纷纷应用基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进行了深入反思,全面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功能及其关系,以此为依据,阐释了科学技术的生态学效应。可以说,生态科学技术观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不无启示。

二、生态的科学技术观

1、科学技术是剥削自然资源的工具

生态者莱伊斯曾经说过:“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诠释莱伊斯的这个观点。在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石器狩猎、砍树、切肉,这是最早出现的技术产品。随后诞生了冶金技术,为人类开挖煤矿、耕种土地提供了工具。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娱乐和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以破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开始使自然界走入一场“噩梦”中。比如汽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汽车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钢铁业、橡胶业和玻璃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运行无一不需要对大自然进行大肆索取,使得自然资源不堪重负。

2、科学技术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资产阶级眼中,生产商品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他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大生产、占据市场,当他们将科学技术“物尽其用”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滥用科学技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在资本家的严重,利润是没有上限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使用科学技术不可能遵循生态原则,也不会在乎科学技术对生态造成的负面效应。

3、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

生态早就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私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单纯,而是一种扭曲的、物化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从最初的控制自然的手段变成了控制人的手段。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不仅希望可以控制自然,也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争夺更大的利益,从而实现对他人的控制。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拥有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同,也被分割成不同的阶层,比如专家、技术人员、教授、工人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各司其职,资本家正是通过科技手段将劳动者进行分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劳动者。

三、在生态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的策略

1、发展洁净技术

生态认为,所谓洁净技术,是指那些能够生产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技术。在洁净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高纯介质,可以有效控制微量杂质,从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核技术、军事技术等都不属于洁净技术。比如农药虽然能杀害破坏农作物的害虫,但是它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威胁人类健康;核技术和军事技术能够毁灭整个地球,加速人类社会灭亡的速度。所以这三种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都应该被限制使用。

2、发展太阳能转换技术

根据生态的基本观点,不断研发利用太阳能的科学技术,是保持生态环境清洁和生态系统均衡的重要渠道。生态代表人福斯特指出,与其他正在被使用的能源相比,太阳能不仅取之不尽,还能不断再生产。奥康纳也主张使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杀虫剂”,他认为太阳能转化技术必须被科学界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太阳能属于辐射能,具备即时性的基本特征,为了全面利用太阳能,要将其即时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转换成氢能、生物质能、热能、机械能等。

3、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

这种技术又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属于一种防止污染的少废或无废技术。生态者奥康纳指出:“要想真正阻止具有潜在破坏性的技术伤害人类社会,必须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所包含的分支有很多,比如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当今社会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要求人类必须不断发展循环经济,而作为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环境无害化技术可以起到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生态在探索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全面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滥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生态的这一系列观点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应该意识到,在当今发展形势下,使用科学技术必须限制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解放。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国要积极采纳生态的正确观点,合理、严谨地使用科学技术,使其转向更有利于人类生产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世书.生态学的科学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2]李伟立.生态学的理论评析[D].2007

[3]刘爽.略论生态[D].2007

[4]刘仁胜.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研究[D].2004

[5]孙磊.略论生态学的自然观[D].2007

第5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问题 建议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所谓节能减排,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有效节约能量和物资资源,减少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排放,而站在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与此同时,循环经济就是一种资源重复利用的经济形式,传统的经济形式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然后将废弃物排放,而现在社会提倡的循环经济是指将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以后将废弃资源二次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将能源充分利用,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一、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

(1)以生态规律为基础

坚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更需要以生态规律为基础进行生产、消费,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活动,争取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所以说,我们要向改变自然规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减少排放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能源节约不仅要对资源少用,使能耗降低,而且要综合各种资源的使用,数次利用,加强循环,进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现阶段实行的循环经济发展摒弃了传统的垃圾场的设置,而是将资源视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一个需要人类维护的生态系统。在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使用时,除了要将科学技术对资源的开发能力以外,还需要考虑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水平,让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对环境有益的技术。与此同时,对于人的发展而言,不仅需要将人对自然界的征服能力考虑全面,更需要考虑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3)建立封闭的循环产业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生态规律。具体指工业和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代谢与共生关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共享、产品互用的循环结构,进而形成封闭的循环产业链条,使得资源在循环中得到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进而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我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将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且还有效地优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管理,鼓励节能减排的创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各地都在的大力进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经清洁生产,加强对清洁生产的科学审核,同时增强了对电力、化工、建材等一些重点污染企业的改造力度,对于企业的清洁生产活动、技术改造活动得都给予大力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适时淘汰相对落后的产业,使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保证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二次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多年来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我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我国现在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让然处在初级阶段,与真正的和谐型社会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

首先,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型污染问题,化工企业、纺织企业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耗能最多、污染最严重的企业,因此我国的减排任务非常重,污染物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其次,我国有一部分河流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治理工作的难度也很大,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河流的水质离实际的要去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三,我国有许多大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新设备的问题,传统的就设备经过多年的工作,设备老化严重,而企业对于设备更新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企业的设施陈旧问题更加严重,他们的治理污染能力相对较弱,而且有的治污目标不明确,资金不足,导致频频出现进度问题。第四,我国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治理问题,飘尘和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以及燃煤锅炉、旧城改造、房屋建设、汽车尾气等一系列问题都家具了城市环境的污染,一些老城市还存在着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更是污染了成分是环境。

四、我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1)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宣传

只有加大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才能够强化全民对能源节约的认识,进而在社会中营造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我国在进行这项活动的宣传时,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知识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来了解关于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最大程度的挖掘资源的潜能,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保证。国家通过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从最简单的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方面做起,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消费模式。

(2)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当土地资源丰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往往采用的是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也叫做粗放式经营。如果土地资源紧缺,人们要想提高产量,就必须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积极创新科技手段。同时,如果劳动力的价格较高,那么科学的发展也就会被迫加快, 以此来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科学技术的创新则应该朝着代替资源的方面发展,创新出能够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3)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

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长远性和前瞻性,节能减排工作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做到的。因此,首先要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支持属于政治性的,在循环经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有效实施,同时,政府要将各种利益统一协调,统一部署重大事项,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其次,要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发挥企业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积极性,通过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调整等相关政策进行政策的引导,适当调节并影响企业的科学发展方向,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的建立,促进企业能够对废物进行综合性利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

(4)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1.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要想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就必须要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作用,给投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投资多元化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能力,鼓励与限制要同时进行,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对于情节生产工作要全面推进。与此同时,还有尽量加强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的培育和奖励,促进这些企业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同时对其他企业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政府的作用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是非常有力的,要想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就必须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以此来促进环保型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坚持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将由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进而将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彻底打击。其次,要同时发展受保护地区和收益地区,只有二者共同发展,才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

(5)加强生态化改造,提倡清洁生产

首先,要对企业加强生态化改造,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原则上,进行企业的优化整合,将污染项目集中布点、有效处理,并做到达标排放。其次,生产企业要全面推行清洁化生产,严格执行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严格审核高污染的企业和使用有毒原材料的企业,对他们要进行强制性的管理,建立健全可行有效的清洁生产管理机制,使污染物成为资源,成为没有无污染的有用资源。因此,只有加强生态化改造,促进清洁生产才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6)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我国有许多重工业企业,同时这些企业又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性企业。对于重工业,我国在进行环保工作时,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淘汰落后的工艺。同时,重工业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每年都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设备和人才的更新,而且在技术的改造中,也要坚持环保的思想。此外,重工业还应该积极改善生产环境,进行厂区绿化等活动,建立生态工业园。

(7)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就我国的现状而言,节能减排就是一项迫切完成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加强领导的作用,建立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度,将节能减排工作列入到最终的政绩考核中。其次,要将节能减排的考核指标进行层次上的分解,将具体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同时将奖惩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第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第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强化广大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要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五、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的关系

(1)节能减排是实现循环经济的迫切要求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以及资源短缺的主要矛盾,只有加强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力度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中就明确了节能减排的要求,我们只有将节能减排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国家的政策和部署上来,才能够全力以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2)节能减排是促进重工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

重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更是高排放、高污染的主要企业。当前,我国的重工业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与国际上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我国的中国业的集中度较低,产能相对落后,这也是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的很总要原因。因此,我国的重工业要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而调整产业结构,使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最大程度的降低,促进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国际性的问题。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近年来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节能减排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要想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就必须要坚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视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坚持资源再利用的原则,保持低消耗、低排放的发展目标,将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转化为现代的循环经济发展形式,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进步。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毅民.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4).

[2]邓崎琳.坚持节能减排践行科学发展[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04).

[3]陆萍.李训东.淮钢特钢资源循环利用实践[J]..现代冶金.2009.37(03).

[4]袁春晖.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之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03).

[5]杨小川.泉林集团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之路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6]杨波.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7]周一枝.以循环经济促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探索[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01).

[8]郭允义.展新华.李效生.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8.28(02).

第6篇

1威胁食品安全的技术异化

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不管是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还是包装、运输等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人们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发出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为人们提供了色彩诱人、百味尽收的食物,甚至去探寻新的食物来源,创造新型食品。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激化,从当初的“三鹿”事件,到人们热议的“毒胶囊”、塑化剂等问题都是威胁到食品安全的技术异化的表现。技术异化是指,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设计产生出并具有自主性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自然界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技术开始违背人的意愿,变成了压抑人、统治人、反对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人不再是掌握和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是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内心的空虚和人性的泯灭,使自然界向着不利于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马克思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也是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实践。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相关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食品企业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和管理者的产品质量监管责任缺失,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淡薄,不计后果的使用科学技术去侵害他人生命健康,价值观严重扭曲。在金钱至上、功利主义、道德缺失、伦理失范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生产者见利忘义、投机取巧,他们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变食品,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甚至添加有毒原料,不惜一切代价以道德的沦丧换取短期的利益,势必带来无穷的后患,这种行为是对人类自身的欺骗,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除此之外,相关监管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活动、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部分工作人员,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在商业竞争中,有些品牌叫得响亮的,性价比足够高的,带有国家免检标志的商品往往就是人们所青睐的。因此,有些商家就假借科学技术的权威性,伪造国家认证标识,夸大事实,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做广告来欺骗消费者,例如在广告中声称某些食品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等来增加食品的可信任度,这就导致了科学技术逐渐陷入商业化的怪圈中。而实际中执法部门在清查类似事件中往往出现很多漏洞,也使得这种现象越来越恶劣。

2食品安全视域下防止食品安全技术异化的对策

面对食品安全严肃挑战,在充分把握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关系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推进科技进步,提升科技人员素质。科技工作者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理所应当的承载着这个社会赋予的权利与责任。科学家们应该具有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研发能够减少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的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降低对环境与人体的负面危害。同时防止自己所研发的科学技术被社会上一些谋利之人滥用,从而使科学技术能够充分的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积极的一面。在食品是否能成为安全食品的问题上,如果食品行业科研人员无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将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极大的蔑视。科研人员的责任是与科学技术的开发、运用及其后果紧密相连的,科研人员在运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应该抱着尊重科学,尊重生命的态度。第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可持续。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检查力度,不得出现免检、过检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现象,食品安全,是人民最大的安全,应当用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来对待食品的安全检查,制定统一的标准、严抓过程监管。监管部门应当严格限制添加剂的使用,对违规使用某些科技手段制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严加查处,更应该加大对绿色健康食品的技术支持,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安全、健康、天然、绿色为理念,提高食品原材料的质量,更应该通过媒体将生产技术透明化,通过对整个生产链的进行监督控制,让老百姓恢复对食品的信心。第三,加大执法力度,营造食品安全的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法律比较完善,但是知法、守法等仍有欠缺,因此,加大法律宣传、严格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完善、安全有效的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在食品生产行业里,有关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显的重要无比,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值得我们尤为重视的。通过法律来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以及严惩违法商家的不良行为。要给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制度,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守,环环相扣,并且予以记录,以便将来有据可查。第四,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全社会道德建设水平。食品从业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做到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开展承诺服务,自觉接受消费者和执法部门监督和检验。努力打造诚信企业,加强推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除此之外,扩大对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企业人员时刻意识到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第五,维护自身权益,筑牢消费市场安全防线。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不少人购买食品时大多只关注价格,只要求价廉而忽视物美,许多价低质次的食品成为主打食品,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因此,要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使消费者懂得如何识别假劣食品,并意识到食品不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威胁自身健康的食品拒绝购买并及时的反馈给监督管理部门,维护自身的权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总之,科技革命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也要警惕食品技术的异化及其危害,充分把握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理性应用科学技术,实现人与科技良性循环的发展,食品安全同时也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作者:耿爽 史庆轩 吴虹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第7篇

【关键词】 物联网; 大系统; 大系统智能控制

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并呈现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趋势。但是,基于物联网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并没有跟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步伐。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经常陷入管理与技术两张皮的困境――从管理角度设计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从信息技术角度设计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它们都没有考虑管理与技术融合来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背景下的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融合管理与技术,更要考虑企业是个大系统性质。因此,大系统智能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革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为企业大系统智能控制提供物质基础;控制理论的发展规律为企业大系统智能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大系统智能控制是智能控制与大系统控制的融合。智能控制论是控制理论向智能水平高度发展的新分支,大系统控制论是控制论向系统规模广度发展的新分支。

一、技术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两张皮: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回顾

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并呈现规模化、协同化、智能化趋势。但是,基于物联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并没有跟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步伐。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经常陷入管理与技术两张皮的困境:要么是侧重于管理角度而忽视IT技术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其结果是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设计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能适应现代IT技术环境;要么侧重于IT技术角度而忽视管理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其结果是设计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能体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两者都没有从IT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基于管理角度的企业内部控制

前者主要成果如下:美国国会颁布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美国SEC陆续的多项相关最终规则(Final Rule)和草案(Proposed Rule)、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在2004年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控制指南》、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内部审计标准委员会(IASB)制定的“内部控制指南”、我国财政部在2007年3月4日公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这些内部控制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典型的法律文件。它们规定了企业在整体或业务层面上必须达到的要求,却没有指明企业如何通过IT控制平台才能达到法案规定的水平。比如SOX要求企业内控必须有效,并在财务公告前90天内评估内控效力等,但是企业需要控制什么,如何控制,内控效力又如何评估全都不在SOX的范围内,特别是落实到IT控制方面,SOX完全没有给出任何指导意见。同样,对SOX法案起细化作用的PCAOB审计标准的作用同样仅限于原则层面,如在审计准则的第35、40、50、75条款中都没有具体规定在IT平台上如何进行审计。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虽然独立出来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计算机信息系统(征求意见稿)》,但是它也只是从信息技术的技术控制角度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财政部公布的其他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也没有体现基于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基于技术角度的企业内部控制

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如,软件开发人员)由于不懂现代公司运行的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他们多是从企业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如:组织控制、系统开发控制、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控制、数据资源控制、硬件与软件的控制、系统软件控制与网络控制)与应用控制(如:输入控制、通讯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的角度来研究公司的治理与内部控制。这些治理与内部控制不能体现公司管理的目的。如,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在1996年公布的《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原英国国家标准局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实践规范》BS7799―1与BS7799―2《住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在2000年12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同的ISO17799(我国也将采用为CNS17799)等都是从信息技术角度而不是公司管理角度进行内部控制。

总之,当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单纯从企业管理角度,就是单纯从信息技术角度,都没有从技术与管理共生协同的角度进行考虑与设计,管理与技术两张皮。而物联网下,企业的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一样是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的要素,不像以前,劳动者是劳动主体,生产资料是劳动客体。因此,必须改变原来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性质。

二、企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物联网下企业的特征

企业内部控制性质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越来越呈现“大系统”的性质。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各种原料的智能化(smart)以及网络智慧化(intelligent),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呈现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复杂的“大系统”的特征。

(一)规模庞大

企业大系统包含相互嵌套的子系统(小系统,如:生产经营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系统)、部件(如:机器设备)、元件(如:传感器、接收器等)甚多。通常,企业大系统占有的空间大,经历的时间长,设计的范围广,具有分散性(如:企业全球化经营)。

(二)结构复杂

企业大系统中各子系统、部件、元件之间大的相互关系复杂。通常,企业大系统中不仅包含有物,还包含有人,具有“人―物”、“人―人”、“物―物”之间的多种复杂关系,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各种原料的智能化(smart)以及网络智慧化(intelligent),企业除了人之外,各种“物”也都相应成为主动系统。哲学意义上的主体客体的关系真正成为相对的关系。

(三)功能综合

通常,企业大系统的目标是多样的,企业不仅要实现技术上的生产目标,更要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同时要实现社会责任目标和生态和谐的目标。因而,企业大系统的功能必是多方面的,如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功能、企业经济管理功能、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企业社会就业功能等等,为此功能要系统综合。

(四)因素众多

企业大系统是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多目标、多参数、多干扰的系统。同时,企业不仅有“物”的因素,还有“人”的因素;不仅有技术因素,还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不确知性。

正因为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如何分析、设计、控制、管理、高度指挥企业这个复杂大系统,这是当前控制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大系统智能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革命

(一)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企业大系统智能控制的物质基础

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化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一般说来,人类进化发展经过“生物学意义进化”阶段、“文明进化”阶段两个阶段。当前,正在向“智能进化”阶段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辅人”阶段、“拟人”阶段到“共生”阶段的发展,科学技术为企业智能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生物学意义进化”阶段的特征是仅靠生物体自身各种器官功能的调整来增强它的能力,是一种“着眼体内”的进化,如:人类的直立行走与手脚分工。

人类的“文明进化”阶段的特征是利用外部世界的资源来增强自身的能力,如:制造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原理升华为科学,制造工具的经验和技巧则沉淀为技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全是为“增强人类能力”服务的,因此,命名为科学技术的“辅人律”。如:农业时代的发展主线是增强人类体质功能的材料科学技术和相应的基础科学;工业时代的发展主线是增强人类体质功能的能量科学技术和相应的基础科学。

人类的“智能进化”阶段特征是利用外部世界的信息及智能资源来增强自身的能力。如:物的智能化(smart)、网络智慧化(intelligent),它们为人类的智能外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信息时代的发展主线是增强人类智力功能的信息科学技术和相应的基础科学,这就是在科学技术的“辅人律”基础上的科学技术的“拟人律”。既然科学技术的作用是“辅人”,它的发展是“拟人”的,那么,科学技术和利用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工具就必然与它的主人(人类)形成以人为主、以机为辅的共生合作关系,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共生律”。

因此,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辅人律”、“拟人律”、“共生律”,处于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就应当是“增强人类智力能力”。“智能”是“信息”的精彩结晶,“智能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辉煌篇章,“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新动身、新阶段。

所以,正如人类不仅要研究“脑的结构”,更要研究“脑的工作机制”,我们不仅要研究企业的智能结构,更要研究企业智能工作机制。

(二)控制理论的发展规律:企业大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基础

根据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当前控制理论发展经过“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控制理论”、“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等四个阶段,具体如图1。控制理论的发展为企业智能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代控制理论即所谓“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采用传递函数模型、频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研究单变量控制系统设计和单机自动化技术问题。

第二代控制理论即所谓“现代控制理论”,它主要采用状态方程模型、时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研究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和机组自动化技术问题。

第三代控制理论分为两个发展方向: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理论。

大系统理论,代表控制理论向广度方向发展。大系统理论是第二代控制理论与运筹学相结合、控制系统与系统工程相结合的产物,主要采用状态方程及代数方程的数学模型、分解―协调方法,研究大系统的最优化、稳定化和模型简化等问题,以及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和经济问题。

智能控制理论,代表控制理论向高度发展,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水平。如:自识别、自组织、自寻优、自适应、自学习等方面的智能水平。智能控制理论是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控制工程与知识工程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代控制理论就是“大系统智能控制”。

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是第四代控制理论,反映了控制理论向广度和高度两个方向的发展。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是智能控制向广度的发展,研究各种大系统的智能控制问题,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物生态大系统的控制、管理、决策等问题;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是大系统控制向高度发展,提高大系统控制的智能水平,如大系统的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决策的水平。

第四代控制理论即大系统智能控制符合学科“分化―结合”的规律。如果说,第二代控制理论分化为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理论,那么,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将是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四、大系统智能控制:企业大系统智能控制的性质

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自动控制(automation control)相结合的新技术,是工程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大系统智能控制是智能控制与大系统控制的融合。智能控制论是控制理论向智能水平高度发展的新分支;大系统控制论是控制论向系统规模广度发展的新分支。大系统智能控制按控制级别可分为高层控制和基层控制。高层控制包括指挥决策、计划管理、生产调度;基层控制包括自动调节、过程控制、操作控制。大系统智能控制按智能类别可分为如下控制性质:自稳定控制、自识别控制、自协调控制、自优化控制、自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自组织控制、自规划控制、自修复控制等。

【参考文献】

第8篇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几个方面。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属于局部在改善,整体在恶化,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超过了我国环境的治理速度,生态赤字程度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财产,它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所有人的利益。

2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细胞融合以及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生物技术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现已经发展成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1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中,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植物或者微生物的生物作用来达到净化和消减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生物作用转变成化学形态,其化学形态可以使其固定或者解除其毒性。经过净化和削减的重金属通过生物吸附功能又进一步的减少了其在土壤中的含量甚至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或者被完全去除后,其有机质的含量才能够提高,生态结构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得以更好地固定土壤,避免水土的流失。

2.2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中含有很多成分复杂的有毒物质,生物技术有利于改善水体的质量以及治理水体污染。水体中的一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来去除;在污水处理方面,固定化酶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技术。固定化酶技术通过化学键合法或者武力吸附法来使得水溶性酶与水体中不溶性载体结合,使得固定化酶变成保留催化活性但不溶于水的衍生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另外,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程、生物膜处理法等等方式都是常见的改善和处理水污染的生物技术。

2.3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方面的应用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水体的改善和水污染的处理方面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该技术应用于废气治理方面的时间还很短,研究范围和深度也是有限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方面。吸附法和过滤法是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气污染处理的主要技术,在含有乙醛、酚以及胺等空气污染区主要采取吸附法来净化空气,通过吸附法处理后,上述污染物气体的去除率可以高于百分之九十。生物过滤法主要用于臭味废气的降解方面。当代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气方式与传统废气处理工艺相比具有高安全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

2.4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固体废物也越来越多,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和农业生产废物等。生物技术可以将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通过这种方式的处理,固体废物可以成为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或者其他有用产品,实现变废为宝。生活垃圾一般采取堆肥工艺进行处理,具体可以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高温好氧堆肥是当下研究的最为热门的工艺。采用高温好氧堆肥产生的肥料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中的肥效。通过生物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前景

3.1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开发

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SO2,造成空气污染。如果利用微生物脱去煤中含有的无机硫和有机硫,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煤在燃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些微生物包括氧化亚铁硫杆菌、硫杆菌、酸热硫化叶菌等。日本已通过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来脱除H2S,且脱出率已达到99.99%。在燃煤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将微生物脱硫技术和浮选工艺相结合来实现煤与黄铁矿分离,达到清除或者降低燃煤排放SO2的目的。另外,微生物还可以应用于石油的脱硫。今后,微生物脱硫技术以及高活性脱硫菌种的研制和培养,配以清洁技术的研究领域将会备受关注,同时也会成为解决原煤燃烧产生SO2污染的最佳途径。

3.2其他方面的技术开发

第9篇

 

然而,人类大肆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和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本文试图分析科学的双重性及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自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异彩纷呈的科技文明,我们自然而然会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只要继续发展科学,不断加强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造福于人类,又能够危害于人类。

 

一、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类的经济、军事、生产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以基因工程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表明了科学对我们生活世界的重新塑造和再改造的能力,并且给人类带来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者将会改变人类的自然属性,后者将改变人类的社会属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最为变幻莫测的时代。与此同时,新观念和新思想源源不断的涌现,不仅增强了人类的进取精神,还树立了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帮助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的现象本质和内在规律,抛弃一切落后的、错误的东西。科学技术的内在精神气质必然会导致人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革命性,使得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在科学成功的背后,也会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消极影响。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煤和石油,地球积攒的非再生能源终归是有限的。从目前的开采速度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它彻底被耗光。

 

工业所带来的还有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污染、化学品污染、城市垃圾泛滥,还有使用化肥带来的土壤肥力递减、森林锐减、水源短缺和物种灭绝的问题。

 

当今世界,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因为过细的学科分化,导致了许多学科领域出现了独树一帜的价值观。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孤立的价值观可能与人类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例如,研究汽车的学者毫不例外将“速度”和“舒适”作为追求的目标,用智慧和热情努力奋斗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但是,他们很少顾虑到人类在多少迈的速度与什么样的舒适度下更为满意,更不会考虑地球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去实现这种“速度”和“舒适”。

 

三、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近代以来,技术开发的辉煌成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技术开发的正面效应表现为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自然物质消耗和创造新的能源、治理环境污染、减轻自然灾害。

 

技术开发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

 

人们对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滥用,不但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引起了新的疾病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自然界中环绕我们的新鲜空气、蓝天和绿水,现在已成为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严重制约着我们的生存。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强烈的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使环境污染问题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环境污染直接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森林植被因滥砍滥伐而所剩无几,大片的草地因过度放牧而荒芜,大片的湖面因围湖造田而干枯,物种大量的减少导致稀有动物濒临灭绝。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谐发展

 

在科技与生存环境的问题上,要树立“生态至上”的生态正义观,只有对自然界悉心爱护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人类自身的利益。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工业文明社会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不可以将物质需求的增长作为人类生存的唯一目的,而是应该在考虑自然资源制约和生态容量的基础上,追求满足和有意义的生活,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面对现实的问题,人类的未来我们不敢定论。因此,要解决发展科学技术与维持生存环境这一矛盾需要各方努力,一方面,要有效规范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生态生存理念和生态生活方式。

 

人类只有正确处理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和谐统一的环境,达到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