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行业调研

时间:2023-12-17 15:20:15

导语:在建筑行业调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行业调研

第1篇

摘 要:近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市场下滑,如何应对市场策划双效益图书,需要图书出版人认真思考。该文针对图书市场新形式,针对读者的新需求,从3个方面来分析行业从业概况、施工领域图书出版状态以及开发策略。并找到如何策划出版高品质高收益的图书的高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领域图书 施工类图书 建筑市场下滑 施工行业读者需求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71-02

建筑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建筑施工类图书在建筑类图书出版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经过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行业市场下滑对建筑施工类的图书影响也非常大。图书的需求直线下滑。针对这样的市场形式,我们作为专业图书编辑该如何策划双效益图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深入开发领域图书市场,才能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 深入调研建筑行业施工领域从业概况

作为专业图书策划编辑,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图书市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象对图书需求差别很大。

1.1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业规模日益增大。截至2013年数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从业人数近4 000万人。其中施工行业从业人数占有绝大多数。尤其是技术工人,从业人数约2 500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建筑企业已没有自己固定的一线工人,操作工人主要来自农村,这些人员基本上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化水平低,建筑技术及操作工艺了解更少。务工人员均缺乏一个“拜师傅”和专业培训的过程,直接上岗工作。建筑工人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需要。近几年虽然建筑行业下滑,但是主要的读者需求还在,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书籍的内容要求更高。

1.2 深入了解建筑施工概况

1.2.1 了解施工行业人员从业概况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需求的岗位也很多。从业人员大概有3种层次:第一,是建筑工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主要从事工种类工作;第二,是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员等,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第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土建专业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质检人员等,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1.2.2 了解建筑施工程施工的流程

建筑工程经过设计单位设计完成后,交付施工单位图纸进行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操作过程主要由建筑工人实施,技术管理、技术问题处理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施工过程中又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协调管理,如,建筑专业、水暖专业、电气专业等。建筑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工程完工都需要不同专业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下面按照从业人员不同层次专业人员的从业范围和内容。

(1)建筑工人又按照工种不同分工不同。比如: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很多工种。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能够实施完成的实操者。由工长管理,负责实施具体施工环节的工作。他们需要看懂施工图,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基础问题即可。

(2)建筑施工中级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技术员等,他们负责专业的技术工作。主要是基础工作。比如:资料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工作。需要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专业工作内容。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关注如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施工领域类图书市场动态

对建筑行业及施工领域从业概况深入了解后,需要结合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形式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店面和网店。要了解不同渠道的图书出版情况,分析读者需求。

2.1 开卷数据调研

开卷报告可以提供书店、京东、亚马逊、天猫店的图书销售数据。包括图书的年销量、累计销量,还提供图书畅销排行榜、出版社占有率、图书作者查询等组合内容,数据的存在周期较长。可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年份进行组合查询。

2.2 网店调研

开卷报告中未包括当当网站的销售数据。目前当当网在图书市场占据了主导位置,要重点进行关注和调研。网站有图书畅销榜数据可供调研分析,不仅按年份查询也可以按月份、24 h等时间点进行数据汇总查询。网站图书信息全面,既可以了解图书详细信息,也可以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很有参考价值。

2.3 书店(新华书店、专业书店)调研

技术类图书在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都有销售,销售的产品类型各有不同。比如:新华书店销售注册考试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而专业店重点销售考试类图书、规范、标准等。因此,调研的图书重点要有差别。

2.4 专业读者调研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调研。包括有购买图书需求的建筑工人、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等读者,专业读者会提出个人的需求内容,也会建议图书出版的方向。但是一定要调研广泛,综合分析读者的普遍需求与重点需求。

2.5 竞争出版社调研

通过网站汇总数据、开卷数据、终端调研等方式对行业竞争出版社进行调研。对竞争出版社的调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图书数据调研;另一方面是图书的出版方向调研。了解出版社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出版方向及内容,更好地调整好自身的出版方向。

3 分析宏观数据,确定开发策略及经营策略

对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后,要进行宏观数据汇总。要汇总的数据有:竞争出版社占比情况、同类产品调拨数据排行、畅销产品数据占比、不同读者层次需求产品占比、作者参编情况等。分析后确定出版的主攻领域。确定系列产品类型、终端读者层次、确定作者范围。在确定写作图书框架时,参考畅销书写作框架与内容等。

3.1 开发策略

对调研汇总的已出版图书市场销售较突出产品进行筛选,策划跟踪出同类产品。

3.2 定价

确定策划的图书是采用低价还是高价的销售策略。如果是工人类图书需要采用低价策略有竞争优势。如果是高端类图书就采用高价策略。也可以控制印张和版面字数达到内容较同类书增多,但是印张数小,也具有内容竞争优势。

3.3 纸张

技术类图书常采用70g胶版纸,单色印刷。如果为了效果好一些可以采用双色印刷。

3.4 版式

目前的技术类图书也要重视版式设计,包括章名页、标题、小提示等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版式设计,否则图书就感觉很呆板。双色版式设计显得活泼一些,设计的样式也多一些。

3.5 开本

技术书常用开本是16开,工人类图书开本可以采用32开和64开,便于携带和使用。

3.6 封面

封面要有特色,简洁大方,重点宣传语突出。装帧不需要投入太多,节约成本就好。

3.7 增值产品

目前技术书出版,没有新技术的竞争优势的话,最好有增值产品。例如:可以在书中增加增值的实例电子文件,或者数据的汇总电子文件,或者适合培训考试的试题等增值内容,可以书中附光盘或者提供下载地址等。

3.8 印刷策略

确定图书的计划印量,首印量非常重要。如果不确定销售市场的话,可以采用少印勤印策略。

3.9 渠道

策划选题之初就要确定图书的出版是适合网络渠道还是店面渠道,各自销售的比例等,渠道确定后就决定内容的写作方向。

4 做好图书写作过程中流程监控

图书确定写作思路后就要确定适合的作者。最好选择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有写作经历就更理想了。在作者写作时可以提供同类书供作者参考。作者写作一部分样章后可以发给编辑进行审核,这一环节工作很重要,既可以掌握作者写作进度又可以提高图书写作质量。

总之,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必须要经过以上几个流程,深入调研,挖掘读者需求,精心设计,作者贯彻写作构思,出版后有策略营销,既要重视图书内容质量也要合理控制出版节奏。每个环节都需要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有方向实行,才能策划出理想的图书产品,才能出版真正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建筑经济 思考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048-01

建筑行业是目前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当然,同时也给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人们逐渐开始思考建筑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开始讨论该如何转变建筑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建筑经济能够真正的做到和社会和谐发展,带动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 绿色建筑经济的含义

所谓绿色建筑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经济的理念,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舒服,低能耗以及进行经营活动的建筑环境,而且在建筑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充分利用建筑产业的有限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经济要想未来发展的顺风顺水,就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经济的核心原则。同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节能减排任务的不断完成,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可以真正开始从理论过渡到实践中,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现状

2.1 政府相关的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绿色建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而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对这一理念的深切认识,导致政府并没有加强对绿色建筑经济的管理力度,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保护机制,使得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没有强硬的束缚力[1]。

2.2 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不够

在当前社会,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而且很多人并没有将绿色建筑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2.3 缺少对绿色建筑经济的扶持力度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据我们了解,绿色建筑经济的原材料成本很高,如果说,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必须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才能够加速绿色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2]。

2.4 只有单纯的技术理论缺乏实践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主体在于建筑企业,而在实际生活中,绿色建筑并不只是先进技术的堆砌,而是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够达到建筑的节能减排指标。另外,很多绿色建筑项目存在虚假的信息,背后只是一些建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噱头,来赚取巨额的经济利润。

3 发展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完善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

政府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隐藏在背后的无形的手,因此,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加强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资金补贴水平,为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关键的物质基础保证,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措施就在于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大众的绿色意识,着力宣传绿色建筑经济。政府在经过细致的调研之后,可以开展大量的绿色宣传活动。利用媒体的影响力,通过他们作为载体,将绿色观念在大众中传播和灌输。提高社会上许多组织和机构对建筑经济的绿色化进行注重和传播,进而把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大众中发展开来,最终促使绿色建筑经济朝着健康良性的发展。

3.3 加快培训步伐

当然,只是加强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工作,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必须增加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实体培训,把绿色建筑经济的思想落到实处。一些高等院校可以提高对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着力培养绿色建筑经济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使人才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高校里面,我们还必须关注教学的基础设施问题。绿色建筑经济的和普通的建筑经济完全不同,不但需要学校配置更多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使绿色建筑经济理念能够更好的在建筑经济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建筑行业更是遇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契机和机遇。但是,我们也应当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譬如建筑行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建筑产业结构发展滞后以及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等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在具体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结合绿色建筑经济的思想理念,不断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其次,在绿色建筑经济思想理念贯彻基础之上,注重建筑行业自身的投入回报比例,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只有这样,建筑经济才能有质的变化和发展,使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求绿色建筑,能够符合当代人的发展要求,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人类生存发展提高保障。因此,坚持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但是一种经济责任,而且还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3]。

参考文献

[1] 梁春艳.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界,2013,8(10):17.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行业 试行营改增政策 利处与弊端

细观我国营改增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增值税这一基本税种,在20世纪的80年代引入了营业税这一基本税种。1994年,我国开始初步涉及营改增业务,意识到营业税向增值税过渡的重要性。当然,这只是初步试水,在这之后我国开始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营改增的理念,建筑行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改革目标。建筑行业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更要对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利与弊,对其中的利处要加以弘扬,对弊端要去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讨论的。

一、对营改增的简要介绍

(一)营改增的具体含义

在研究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利与弊之前,要先思考和讨论营改增的具体含义,以及营改增工作开展的具体原因和具体背景。营改增顾名思义,就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飞速地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更替,营业税在某些行业和领域越来越不受用,所以,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增值税代替。在营业税还存在的时候,我国对货物和劳务总是分别征收对应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在这种收税方法下,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人在外购劳务时承担的营业税和外购货物时所承担的增值税是不可以相对应抵扣的。这样,总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更多的财物支出。为了解决这种重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之一。曾经有具体的经济学家计算过,如果我国的营改增工作扩展到更多的行业领域,那么能为我国节省400亿~700亿的资金,这可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目,我国可以更好地把资金投入到更多有意义有回报的事业中去。可见,在信息化时代,营改增工作需要更大范围的扩展,积极地进行试点,尤其是在以建筑行业为首的领域试行营改增政策。

(二)营改增政策实行的历史

我国的税制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过很多的变故,也经过了很多的曲折,由此,我们才更认识到了营改增的重要性。我国最早引入的税种是增值税,如今它也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税种之一。我国引入增值税的时间应该是1979年,在那之后我国才开始引入营业税。我国开始引入营业税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这两种基本大型税制并立而行,直到1994年,我国明确把这两种大型基本税制独立分开来,并明确由两个基本部门管理营业税增值税。这种征税方法直到2009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我国国务院为了更好地让税收为我们服务,让人们更有信心进行投资,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革新技术,明确表达了在我国全面开展营改增工作的意愿。2011年,我国财务部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方案。这一试点方案2012年在上海得以具体实行,上海最开始进行营改增工作的领域是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时,我国开始着手于更多的领域实行营改增政策。直至2014年,电信业开始营改增工作,这成为我国众行业开展营改增工作的重要一步。

二、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利与弊

(一)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利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亦是如此。首先,它达到了营改增工作最开始的目的,营改增主要是为了解决纳税人重复征税的问题,建筑行业开展营改增工作可以规避这一难题。国家取消了营业税,只单纯地征收增值税,建筑行业可以只支付自己分内增值税的税费,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其他的建筑领域。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征收的是增值税和营业税,营业税一般都是在建筑安装的时候征收。但正如我们所知,营业税的征收是有一定限额的,如果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可以减少投入税收的资金,建筑行业开发商将节省开支。其次,应该是建立在上一个优点之上的,正是因为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后能节约纳税资金,所以,相关建筑开发商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比如聘请更有经验的建筑工程人员,选择更好的建筑材料,引进更先进更有效率的建筑设备。建筑行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更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优点。

(二)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的弊端

上文已经提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建筑行业的试行营改增政策亦是如此,有一定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弊端。首先,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会使企业税务管理变得繁复。增值税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税种之一,所以,我国对增值税的重视程度是极强的,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缴纳时都应该遵守一定的流程,这是不容许改变的。相比较增值税而言,营业税的纳税流程就显得简单一些,首先,建筑行业的相关纳税机构要在机构所在地进行纳税申请,如果机构所在地与纳税人所在地不相同的话,还应该分别进行纳税申请,纳税申请的申报必须符合时间地点的规定。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一部分营业税流程也取消了,改到增值税流程之下,这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务管理步骤,延长了企业税务管理的时间。

三、建筑行业试行营改增政策后的相应对策

(一)建筑行业要选择更为适合的经营管理方式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对于不同的建筑企业,都有着不同的纳税方式。建筑企业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不能一味地追求别家企业的纳税申报方法。建筑行业的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不尽相同,所以,在就地申报和汇总申报这两种纳税申报方法中要仔细考量,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纳税方法和经营管理方式。选择纳税申报方法是其中之一,之后的纳税抵扣亦是如此,要争取在营改增中最大限度的为企业保留收益,争取为企业降低整体税负水平。

(二)为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营改增政策的培训

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要充分了解营改增的具体情况,营改增政策的开展原因、目的、背景,以及国家为营改增政策规定的基本方向。如果相关人员不明确这些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在日后工作中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税负,让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了解营改增政策,有了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才能更好地让营改增政策融入建筑行业。

四、结语

营改增工作是复杂而漫长的,我国国务院、财务部、税务机关应该共同努力,深入建筑行业内部,让建筑行业做好自身单位的调研工作,有效摒弃营改增政策的弊端,充分利用其优点。

(作者单位为本溪钢铁矿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

①具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地点还往往不固定,很多基础建设在大西北、大东北,去那边工作的学生,还要面临严寒、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考验,这都需要该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很强的适应不同环境、地域、语言及风俗的能力,还要有较好的身体条件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②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通过笔者对于学校毕业生工作岗位的特点分析,该专业毕业生需要有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才能较好地与项目部各种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特别是他们刚工作阶段,和建筑工人打交道多,还要以老工人、老师傅为师,这需要他们克服很多沟通障碍和由于价值观不同带来的思想冲撞。学生在刚开始如果不能和身边工作人员有效地沟通,就不容易融入企业集体,这也是一些学生刚工作就离职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有效沟通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为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品格基础。

③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社会国家责任心。建筑行业属于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管理复杂、相关影响安全因素众多的高危行业,从业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行业安全意识和社会国家责任心。同时,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的第二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无论是一些公共基础建设,还是民用住宅,不仅要保质保量,有时为了赶工期,还要加班加点,长期不能回家,这都需要有很强的奉献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专业教育中灌输奉献意识和精神。

④具有建筑工程节能减排意识。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该专业的毕业生要能把节能减排、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作为自己的己任。在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除了平时要开设相关的节能课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节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方法能力

①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设置中,其中一项是在工程一线五年实践锻炼后能力突出者可胜任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核心领导岗位。核心领导岗位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需要制定工程项目工作计划,计划能力是项目经理的核心能力。这不仅是对制定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的考量,更是对制定者工程项目预定工作计划能力、全盘决策能力的考量。虽说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岗位大多数属于行业一线的技术人员的职位,能上升为核心领导岗位的毕竟只有少数,但这毕竟是我们这类毕业生以后发展的晋升之路。因此我们在学生在校期间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②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的工作岗位,建筑行业的工作往往具有“挑战性”,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在岗者要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各种类型的专业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过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③技术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由于具有施工场地固定、施工人员流动、建筑材料各异的特点,再加上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作为现场一线的技术负责人员,必须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预防;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应能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该专业毕业生全备的处理事故的能力是保障国家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

④终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各个产业的多方变化,建筑行业也是如此,这要求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具有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校知识教育中,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正规教育、以多种培训为主的非正规教育和以信息网络、多种媒体以及工作经验等构成的不拘形式教育相互补充的格局。

⑤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学习的能力。建筑行业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的行业,国家为了协调整个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法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仅要熟练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还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学习的能力,以建筑法规来指导自己的建设行为,真正做到遵章守法、关爱生命,才能在建筑行业中更好的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⑥创业技能。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建筑专业的学子具有创业意愿的非常多,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或者创业成功的很少,工作几年后创业成功的比例就很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的,专业教师应该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方法的讲授,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调研,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毕业生中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及经验,为学生毕业后创业成功奠定一些必要的基础。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教育系统工程 空中乘务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1.1专业定位

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工作于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2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

2.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

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

2.3教学团队的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重要意义;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受到了更为规范化的管理与调控,利用合同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对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发展加以进一步地约束,是保证建筑行业整体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各项要求的关键措施,也是我国建筑行业走向更宽广的国际舞台的必要支撑。因此,建筑行业加强对于合同的管理势在必行。但是,建筑工程合同面临着诸多固有的风险,各企业要想做好对于合同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对这些风险加以有效的防范。

一、建筑工程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随着建筑行业各方面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代,建筑市场鱼龙混杂,各主体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不良竞争行为,以有效的手段来防止并解决这些不良的竞争,已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要基础,而工程合同便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建筑工程合同牵涉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与目标相关的各项建设的内容、合同双方针对该工程分别具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等重要内容,建筑行业必须规范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其各项作用充分发挥。本文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开展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以合同管理为开展前提

合同是建筑工程行业中必备资料之一,各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实际工作的前提就是要针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合同的签订,利用合同中的关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建材质量、技术工艺、工序流程、工程质量、成本费用、施工进度、人员等内容规定,对工程实施全方位有效管理,是保证工程各项建设工作顺畅开展及建设目标顺利达成的有效措施。假若合同管理失效,各项管理工作就会出现无管理标准指引、无法律效力约束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实施。因此,建筑工程单位要将合同的管理置于建设的前提及核心地位,利用有效的合同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规范作用。

2、管理工程项目合同是时展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世纪之后,我国各项事业的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皆大幅度的提升,国家的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来自国际标准建筑建设水平,及国外各种建设力量的极大冲击,建筑工程行业要想获得进一步地完善发展,就必须应对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地遵循国际标准规则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为各行为主体的发展赢取必要的空间。同时,我国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国际化的时展趋势,同时也为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诸多的契机,各建筑行为主体通过努力地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以合同对自身的各项行为意识加以规范,以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及整个行业的实际水平,便能够以强势的主体姿态占据国际建筑市场,从而使国家建筑行业迈向国际。

3、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工程项目合同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趋于规范化以及法制化的产物,随着建筑工程行业逐步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它的发展必定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全面规范,并且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应有的推动力量。因此,建筑行业中各行为主体在处理各项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将合同的各项条例作为处理标准来进行处理,以尽可能地保证双方的建设利益,实现对于各种行为的有效规范,从而使建筑工程行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二、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行业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合同主体的操作及履行风险、合同制定的法律与制度风险、合同文本模糊多义风险等各种固有风险,建筑单位必须对这些风险加以有效的防范及处理,才能够使合同的各项作用有效实现。具体来讲,建筑工程单位可分从以下几点策略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防范:

1、全面提升合同管理者的素质

建筑单位各项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皆需要具体的管理人员来承担,这些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其自身的各项素质能力水平便成为诱发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防范合同管理风险必须以提升主体素质为基础。

1.1 优化招聘工作。建筑单位在新时期应当综合地分析合同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与素质需求,并面向全社会展开对于合同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通过清晰、明确、全面地定位各项能力素质要求对应聘者进行初筛,然后再以面试以及实际考核标准进行复选,最终严格控制应聘者的素质。

1.2 强化培训教育。建筑单位在健全合同管理人员队伍之后,要依据具体的合同信息收集、项目分析、履行状况、效果评价等工作进行人员分配,做好人员数量以及素质结构的有效调配。然后再针对实际的合同管理各项工作需求,开展对于各部分人员的继续培训与教育。

2、完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合同管理人员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以及责任推诿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则是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直接源头,建设单位若要达到对于风险的有效防范,就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2.1 优化管理机制。建筑单位应当为合同管理工作确立精细化的内容、流畅的协调配合机制、各项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工作开展的制度标准等方面,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同时积极地总结评价管理的关键、弱势、缺陷环节,并对这些环节加以重点强调。

2.2 岗位责任制。建设单位要想切实地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做到对于各项工作问题的有效分析,就必须完善岗位责任制的建设,对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的责任分配与备案,既通过责任的有效分配实现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环环相扣的连接,又保证所有环节的工作责任都有具体人员承担。

3、强化管理与控制合同文本拟定

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在开展合同拟定工作之前,必须对该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资料分析与现场调研,并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优秀合同案例,对合同的各项条目进行初步拟定。其次,在合同条目拟定出来之后,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合同条目进行研讨,修改其中不合理不完善的部位,并严格控制条文的多义性及撰写的模糊性,同时,保证各项合同条文的合法性。

4、在合同实际执行中实施管理

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合同的变更工作,对合同变更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各项变更的指令进行研究,在确保变更要求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做出具体的更改。其次,管理人员要仔细地做好对于工程停工、工程改签等工作的管理,针对工程变更的实际状况,严格按照合同条目加以及时处理,同时针对实际的变更做好对于合同内容的适当调整,以保证合同条目始终与工程具体施工要求相符合。

三、结语

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关系着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也是建筑业充分应对时展趋势及市场经济规范要求的必要策略。因此,建筑工程各主体方应当切实做到对于合同管理的全面端正的认知,并全方位综合地分析合同管理风险,采取有效策略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高效的防范与规避。

参考文献

[1] 张宁.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J].科技信息,2012(07)

第7篇

我县建筑业面对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素制约增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加快创新驱动,积极推进管理创新、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但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建筑经济整体运行不容乐观,主要指标再现负增长。1-5月份,全县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32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其中一级以上企业实现施工产值29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占全县施工产值的92.2%;业务承接新签合同额为20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7%,其中一级以上企业新签合同额为17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5%,占全县新签合同额的85.8%;实现地方入库税收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4%。建筑业施工产值和新签合同额两大指标双双出现负增长,对我县建筑业下半年走势影响较大,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较大,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二)行业管理指导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一是强化提前介入,抓好资质管理工作。上半年,共完成23家企业34项资质申报工作(包括主项和增项升级、资质增项、资质延续),其中3家企业主项资质晋升一级,3家企业主项资质晋升二级,1家招标企业主项资质晋升甲级。扎实推进企业资质就位,组织开展了资质宣培活动;实施了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培训及录入工作,截止目前完成104家企业的审核工作,人员信息审核1856人;逐步完善了市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评价系统。组织开展建筑企业发展创新与全面管理提升培训班,邀请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来象培训二期,组织中达、景业、华鼎、腾蛟、东方腾龙等5家企业开展管理提升试点工作,典型引路,全面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向精细化、内涵化管理发展。同时,积极组织企业推荐申报2014年度市建筑行业“走出去”发展先进企业和个人,龙元、宏润、华丰、中达、华锦、天元等7家企业获得2014年度市建筑行业“走出去”发展先进企业,周皓杰等16人获得2014年度市建筑行业“走出去”发展先进个人。

二是强化职能发挥,抓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哪里需要哪里办班”的原则,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上半年,共组织完成现场报名3547人次,网上申报审核3196人次,在上海、、等地组织培训21个班1925人次,继续教育考试1435人次。其中“三类人员”考前培训284人次、继续教育1329人次;现场管理岗位人员考前培训388人次;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105人次。完成建造师注册25人、引进83人、调出63人、注销32人。开展2014年度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经初审、二审、终审,共397人参加评审,354人获得证书。同时,做好电大多证班及职高应用型人才定向班的学习跟踪工作,积极协助广东办事处做好现场管理岗位人员、“三类人员”等从业人员培训及考试工作,延伸服务半径。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不断了解企业发展情况。6月底,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在沪建筑企业,调研建筑经济形势,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年初,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队组成4个小组,遍访县内的所有企业,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一做了记录,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带回来进行梳理汇总,再落实相关人员完成,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我们继续加大对华丰、中达、梯梯、防腐、盛峰等经营不善企业的帮扶力度,出面协调沟通,及时汇报,做好参谋。赴东阳、绍兴等地学习建筑领域经济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打击的先进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为县委、县府决策提供依据。年初,再次组建工作组进驻中达,指导企业司法确认债权,加大企业应收款的催讨力度,完成亏损审计确认,减少企业损失,防止资产流失。多次接待企业上访人员,协调相关事项,尽力妥善解决上访问题。

第8篇

 

一、专业建设背景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基本建设规模持续增长,建筑业处于重要战略发展阶段。2009年,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全市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2014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714.14亿元,同比增长18.46%,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创新高。建筑业抓住新型城市化战略机遇,依托大桥经济迅猛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是非常关键的,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实践与思考,供大家参考。

 

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专业,创办于1985年,主要培养建筑施工基层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分施工、装饰、造价三个专门化方向,目前在校学生600多人,在宁波地区现有开设该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中是规模较大的一所。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浙江省示范专业,并且是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的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实习条件改善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创新岗位群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人才需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确定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施工中员岗位课程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以学校实训基地为依托,将工种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的体验式教学。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学生自主选择岗位方向,借助校企合作的施工项目部环境和员岗位的顶岗实习,形成五大员岗位(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最终达成近距离对接行业企业岗位群的需求。通过实践,所培养的学生成绩喜人,无论是技能获奖还是高职升学都有显著的进步,尤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工程算量、建筑CAD、建筑装饰等项目中均获得一等奖。

 

(二)建立岗位群对接模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以“要用”“够用”为标准,打破原有体系,以工、员岗位的工作项目为中心将知识重新整合,使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行业规范、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在课程中统一起来。通过不断创新,已逐步建立起适合施工过程导向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第1—2学期,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建筑概论、建筑识图等课程)的学习,形成岗位专业基础能力;第3—4学期,以工种实训教学项目为载体,整合传统的材料、识图、构造、施工、质检等内容,通过项目体验形成员岗位基础能力;第5学期,学生从五大员方向中自主选择学习员岗位课程,并初步形成岗位能力;通过最后学期对接岗位的顶岗实习,强化员岗位能力,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构建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员岗位群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理念设计,根据建筑施工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设备和师资条件,同时参照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确定了准行业化建筑工程项目部的评价方式,分为工、员两种。工种课程根据考评标准采取分层分级考核,即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改变原来传统的评分方式,学生每个工种学习阶段可进行工种等级预鉴定,通过初级的同学可以进入中级的学习与考评,学生可以在多种工种选择一项或者多项较强的项目。另外,通过参加全国工种等级鉴定,达到多层次、多工种的考核,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评价把关。学生在完成工种岗位课程后,结合自身发展,通过项目部中五大员岗位群中五选一形式,自主选择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方向,进行理实一体的校内外学习。此外,还可以尝试采用员岗位对工种岗位的学生评价方式,不断丰富评价多样性。

 

(四)打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建筑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主导者,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素质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但专业教师中大多数以年轻教师为主,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打造一支教学教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更为迫切。以本次重点专业建设为推手,动员全体专业教师主动参与进来,切实做好提升计划,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另外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选拔优秀教师为专业带头人为重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目标,通过参加国内外先进的中职教育考察、培训、研修、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专业带头人的职业能力与素养,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主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课程开发与改革,参与课题和教材的编写,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建设,由行业能手、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其创新协作能力不断增强,整体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日趋合理。团队中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宁波市专业首席教师”“专业术能手”和“宁波教坛新秀”等称号,专业教研组被评为当地的“工人先锋号”。

 

(五)建设工员融合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人才孵化中心,应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积极创建以“工”到“员”岗位能力提升相适应的实训条件,形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式的实训体系,实行实验实训室规范化管理模式,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要求,整合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结合项目化、高仿真、理实一体的要求,调整校内实训基地布局,优化实训项目,提高实训实习效果。在原有的建筑工程实训区,根据建筑工种类别和建筑功能要求,重新优化实训区,划分为施工工艺流程展示区、工艺流程学习区和工艺工种操作区,布置时三个功能区相互穿插,做到教学做合一。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创建五大员岗位对接的工作室,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模拟工作环境,建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专业员群岗位,包括施工管理(施工员)工作室、质量管理(质检员)工作室、资料管理(资料员) 工作室、安全管理(安全员) 工作室、材料管理(材料员) 工作室,骨干教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引进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室的建设工作,聘请相对应的优秀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创建企业五大员工作室必备的实训设备和教学条件,引入工程项目必备的软件系统(如操作软件和仿真系统),进行真实项目化教学,实现学生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上岗能力的培养,并着力打造工作室牌子,提高地区知名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成功评选为浙江省示范基地。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的发展建议

 

目前,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程度有限,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以教学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建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提供帮助,为专业发展提供咨询与指导。通过对本区域建筑行业企业的调研,基于区域建筑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强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工作项目进行编制,把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和建筑新规范、新工艺、新技术融入教材编写中,根据岗位群的课程标准,整合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教材。丰富与之配套的专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数字仿真、信息模拟教学等新的教学平台。利用构建仿真的工作场景或仿真软件进行理实一体教学,使学生通过真实角色进行仿真的协同工作数字化仿真实训,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提升教学团队和专业辐射效应

 

虽然教学团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由于专任建筑教师总量不足,转岗教师占建筑专业教师的比例较大,所以工作相对集中在部分骨干专业教师身上,任务重,事情多,如何调动和发挥骨干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团队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团队建设应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助推中职教学改革,有助提升整体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借助企业、行业专家指导,以优秀教师作示范引领,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能够激发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建设岗位群对接的校外实习基地,知名建筑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技术骨干为指导教师,通过企业岗位的真实锻炼,提高顶岗实习率和实践能力,逐步扩大专业辐射效应。

第9篇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详单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属于发展比较快的建筑产品,因为它有着施工周期短、产业化程度高以及投资的回收也相对于比较快的几大优势。但是对于高层钢结构与多层钢结构住宅谁的优势更大,在建筑行业之内始终没能达成共识。首先,高层钢结构的住宅可以提供居民更多居住面积,降低土地占用面积。其次,建筑的层数越高,就必然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桩基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筑材料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国内外目前几乎没有相对于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与建筑体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材料。在已有建筑生命周期详单的分析中,对于建筑所用材料的消耗数量大部分是依照建筑图纸来进行一定估算的,估算出的结果有可能会受统计数据精准度影响。本文对于某住宅的3栋不同层数的钢结构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详单进行分析,希望对日后钢结构建筑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

以某小区中3栋层数不同的建筑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析体量不同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与建筑结构生命周期的能耗以及环境的排放。其中相关数据如表1。

围护结构与建筑结构一般是通过现场施工将各种类型的箭镞构建与材料拼装形成,所以建筑部品生命周期主要由建筑材料或者建筑构建的生产、现场施工、运输以及拆除回收等一系列过程所形成,它生命周期的流程如图1。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数据来源

对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的生命周期详单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对能源系统的详单分析的数据库内的数据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参数这两类数据进行收集。其中包含了在能源的上游阶段之中能源的转换、能源的生产、能源的运输、在建造的过程中各个部品原材料的消耗、运输与建筑过程中升级到能耗的大小、能耗的类型、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施工过程中能耗的数据等等。这些数据主要可以通过最近几年的一些权威文献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调查最后进行整理得到。

2、调研结果

经过对建筑实地的调研,得到不同体量的钢结构住宅的围护结构与建筑结构各自施工量以及建材的耗量,如表2。

3、数据假设与处理方法

如表2所示,在钢结构的建筑中用到的主要材料有钢板、钢柱、钢梁以及钢筋这四大种类,前三类是用钢板从大型钢厂直接运输到当地,之后经焊接、钻孔、冷弯等加工方式制成钢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装配,而钢筋主要来自当地的轧钢厂。与钢筋相比较,前三类增加了运输过程与加工过程,所以此两部分能耗要进行单独的计算。对于钢板的上游开采、生产与运输中能耗的数据可以应用钢厂锁提供的一些数据,其中部分没办法获取的数据可应用国家层面数据来代替。

一些钢铁的相关产品回收率会比较高,特别是型钢类型的一些构建,在实际工程建筑中所用到的钢构件中钢材一般是矿石经过高炉的生产得到或者是应用废钢材经过电炉的生产得到。为了能够给建筑行业提供有效的数据,本文考虑到平均水平,其中回收钢与原钢比例依照宏观的数据来进行计算。最后在利用BESLCI软件对生命周期的环境排放与物化能耗数据进行计算。

三、详单的分析结果与讨论

1、结果

将查阅出的相关数据与调查得到的数据带入BESLCI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出围护结构与建筑结构在施工阶段的环境排放以及生命周期的能耗。

2、讨论

可以看出在三种类型的钢结构建筑中钢筋、水泥、混凝土以及钢构件为钢结构建筑部品生命周期中所耗能最大的几个部分,其中水泥、混凝土和钢构件占到了整个建筑部品的生命周期能耗60%多。所以,对这几类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适当降低生产所好用的能源对于降低建筑部品的生命周期所耗能源密切相关。相对于不同体量钢结构住宅来说,它各个部分的能耗比例还有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中的3中不同体量的住宅,会随着层数增加,逐渐增加钢构件在能耗上的份额,增长6个百分点,但是混凝土与水泥总体能耗份额相应的减少,从6层建筑45%能耗降低到18层建筑39%的能耗。主要原因是钢结构住宅的承重结构主要是钢柱与钢梁等一系列钢构件,其层数越高,对于承重的结构要求也会越加严格,所以对于钢构件的消耗也就逐渐增加。

在钢结构建筑的施工阶段,其能耗会占到建筑部品生命周期的能耗大约5%,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用的份额更少,只有大约生命周期的3%。在建筑使用的阶段中排放与能耗一般会占用到大约整个能耗的70%。所以施工阶段的排放与能耗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所占用的比例会更低,大约为1%,远远低于传统的混凝土住宅,这体现出了钢结构住宅的一大优势。

经过数据的比较还可以发现,此三种类型的住宅围护结构能耗低于结构部分的能耗,其中1、2、3号分别高12%、23%、与18%。然而结构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围护结构低,分别低出14%、5%与12%。这说明在相同能耗下,水泥的碳排量要高于钢铁产品,这也突出了钢结构建筑低碳的优越性。

对于三种类型建筑部品的单位面积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高层的钢结构建筑能源消耗只高于中高层与多层建筑5%,如果考虑到降低占地面积这个有点,高层的钢结构建筑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论

因为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比较简单,在施工中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大约是常规住宅建筑的50%。而水泥、混凝土、钢构件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占到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能源消耗60%以上,然后随着层数的提高,钢构件能源消耗的比例还会随之上升,水泥与混凝土的能源消耗比例随之下降。体量对于钢结构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很小。在建筑的过程中,其属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合理规划研究的边界对于提升住宅建筑部品生命周期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与可靠度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苏醒;张旭,基于LCA的伤害典型办公建筑窗墙比及窗户材料优化配置[J],建筑科学,2009,24(6)

[2] 陈文娟;聂祚仁;王志宏,中国平板玻璃生命周期清单与特征[J],中国建材科技,2010,25(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