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0:05:57
导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语文基础知识为重点。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抓住了小学语文学科的热点问题,主要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先后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一,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文道统一"为教学指导原则,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课堂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教学中总结出不少有效的经验。这一时期,我就小学语文教教学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关于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实践。
教师对自学能力的构成,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关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系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把读与思结合起来;要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养成自学习惯才能真正受用;只有在养成自学习惯以后,才算真正具备了自学能力等等。
2.关于小学语文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随着小学语文"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任务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等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随着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不断深入研究,我对对学生识字、阅读、作文等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细致的指导,效果不错,本班的及格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3.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别强,阶段性和连续性很不明显,在研究中我赞同专家的意见:"在语言教学上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也就是缺乏科学性。只有综合系统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确定教育任务。
教师的目标确定语文教学的位置,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应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确定品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品德教育,还应该包括"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
第二,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教师应供实际语言文字训练操作的具体方法,不能让大量琐碎的甚至是多余的提问,挤占了学生语文训练活动的时间,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压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三, 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语文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为突破口,对语文课堂教学应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把好作文教学关
作文是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大胆改革作文教学、实施四转化,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小学阅读教学改革、阅读教学的情和趣、愉快教学经验介绍、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评估、从实践的现状来看现状、语文教学中应把好作文关。不定期举行教师征文或成果评奖、学生作文竞赛等活动。 及时总结自己的学生的成绩,从成绩中和综合表现中找到突破和方法。
从其他省市有关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创新、探究成为我们基础语文教学的关键,虽然我们的教学处于贵州这样不算发达的地区,很多设施、设备赶不上其他地方的教学,教师的压力较大,学生的基础不高,教学环境相对差,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改变我们现有的状况,应深思以下问题:
1.学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2.建立科学的"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3.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具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趣味教学;创新思维;新鲜感;互动
一、基于趣味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新趣味的导入
7到14岁的小学生身心结构尚处于发育初期,心性不定,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语言、思维、注意力很好的控制,好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从上课开始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会开始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所以在上课开始的5-10分钟,应该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开始的这几分钟,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或者手工做一些课堂小道具,把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强烈激发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开发他们的动脑创新思维,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趣味问题的设立
为了学生更加深入感知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趣味性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去阅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对于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好汉查理》一文,老师可以设置提出“查理看起来是个调皮、爱捣乱的孩子,为什么查理在杰西心中却是个好汉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去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中心。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同时也要达到有趣味能让学生充满好奇的目的。
(三)趣味游戏的设计
小学课文大多生动有趣、篇幅短小,还有许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掺杂在其中。这些生动有趣的课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寓言故事课文教学中,可以提出让学生分角色去扮故事中人物,让学生可发性思维去思考,“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怎么做、从角色中得到了那些启发”等等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小游戏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焕发活力。
二、基于趣味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运用趣味教学法时要实施好创新趣味的导入、趣味问题的设立、趣味游戏的设计策略,能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并且能发挥出趣味教学的最大作用。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策略只是起到了大方向的指向作用,在课堂上具体应该如何实施还应该有具体的应对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趣味融入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要两抓手,一是通过实施策略外部激发,二是应用具体方法内部挖掘。这样双管齐下,通过趣味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保障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且根据策略提出相应的具体方法:
(一)引导学生主导课堂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时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着内在规律却又独具个性特征的完整生命个体。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被别人肯定、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等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把启发式教学法与趣味教学法结合并用,抛出一些简单有趣、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与团队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探求真知的趣味感,从而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求知的快乐。教师要注意,设计的活动、问题的都不能超出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也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动一动脑就能收获胜利的果实”的乐趣。以三年级下册教材《画杨桃》教学为例:教师课前准备一个杨桃,上课开时教师拿出杨桃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又来了位新同学,它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杨桃”(创新趣味的导入策略)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它有关,同学们看见课文题目想知道什么吗?”学生1:“我想知道杨桃谁画的?”学生2:“我想知道画杨桃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3:“我想知道作者在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师:“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现在你们都是小侦探,看看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各种猜想,使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自主找出问题答案。这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老师与学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自由式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融入游戏互动环节。一方面可以利用设立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搬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展应用趣味教学法教学。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乌鸦喝水》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阅读五分钟课文,然后,老师把学生分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共同谈论课文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建兴趣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兴趣活动方法实现趣味教学,有效的运用创建兴趣活动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对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5]。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不当会使大多数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一旦开始了积极大胆的说,就很难保证课堂纪律不出现混乱。这样一来,教师对于控制课堂纪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但影像了教学进度,而且还不能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特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议教师在运用趣味教学法的时候,要对学生提出几点纪律要求,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适当地对纪律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建议教师把纪律这一条纳入考核评比结果的范围之内,把课堂与一定的奖罚机制结合起来,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培养学生能及时集中注意力听课,控制自己课堂上言行举止规范的良好习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创建兴趣活动运用方法,结合策略以《七颗钻石》为例设计活动: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探讨(每组五人)活动目的: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的力量。活动过程: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先需要做一个课堂纪律行为示范,然后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与活动时间,每一个人的责任要求,确保学生明确此次活动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走入到小组中,提问或者指导与学生活动,并且随时观测学生的活动进度,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活动中。活动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小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着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应存在较大差异。教材编写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级间的学习重点和学习内容存在相应差别。我国各个省市和区域学习的语文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几大方面,这些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微课。
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多媒体更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仍十分有限,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反复说明,则很容易被形式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吸引,忽略教育教学的实质内容,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问题。因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视频,完整地融合课标要求,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让他们充分思考。微课的优点在于更具有针对性,对难点问题的解析更透彻,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思考机会。早在2010年,广东省的多所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微课教学,这种模式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学习语文更主动,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许多教育杂志都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报道,并给出了一致好评。
(二)尊重学生,进行课堂翻转。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人员不断创新的结果。传统语文课堂主要依赖教师讲解,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化,学生更多地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因为他们对教学重点更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堂一样都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中心重点推进的项目,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理解,并在教师指导下找到正确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形成更亲密的同学、师生关系。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学习,在与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自发组织讨论会、话剧表演等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对其中偏颇提出清晰的指正,很多家长表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三)创新形式,进行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的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设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拉硬套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可能适得其反,利用课堂游戏模式,学生可以在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有效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进行课堂游戏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教师要围绕教学计划和课标要求进行有益的教学设计。如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b和p”的发音和拼写,教师设计了摆字母、做实验、贴花瓣等教学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充分了解这两个拼音字母之间的区别。也有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游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学生注意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突破和改良,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利达.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5(06).
[2]张凤巍.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4(06).
[3]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互动沟通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的对象相对片面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成绩好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比较多,互动也比较频繁,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普遍受到教师的冷落,甚至没有互动的机会。此外,性格活泼爱发言的学生参与互动频率大,性格内向的学生在互动沟通中发言的次数比较少。
2.师生互动的内容相对浅显
师生互动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表面的东西,很少有深层次的挖掘。因此,也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导致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3.师生互动的范围相对狭窄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互动的人数也较少。教师也会担心因为互动而导致教学失控,从而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师生互动沟通效率的具体方法
1.师生互动沟通要覆盖到所有学生
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和性格差异较大的现状,可以在互动沟通话题上进行分类,从而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互动沟通中。就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将互动话题分为基础知识复习、课文内容分析、课外知识迁移三个难度。对于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复习问题分配给他们,从而保证其可以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将课文内容分析话题分配给他们,从而让其能力得到发挥;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将课外知识迁移问题分配给他们,从而让其能力得到提升。分层教学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互动覆盖到所有学生,还能够在沟通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班级学生性格差异大,参与互动的积极程度不一样,教师要在互动方式上进行调整。设置自由讨论话题,性格活泼的学生一定会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对不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记录,即兴提出相关话题让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思考回答。
2.师生互动交流内容要有一定深度
新课程改革后,听评课对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有了具体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设计了相关的互动话题和具体活动。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认知比较窄,学生的课堂自律性也不高,互动式教学容易出现失控的状况。随之而来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简单问答,或者是非判断。这样的互动课堂,未能达到有效交流,更不用说深度沟通。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寻找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好秩序。另一方面,教师要在互动话题上下功夫,让话题生动有趣,主题明确,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难度。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互动的欲望,主题明确能够避免学生跑题,有一定难度保证了学生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思考过程。这样就保证了互动教学中学生自律性高,而且交流沟通有一定的深度,从而避免了互动式教学流于形式。
3.师生互动范围要有所延伸
语文教育兼有德育功能,语文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将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道理应用到生活当中,进而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为了避免互动中学生兴致不高的尴尬,要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例如,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互动话题可以与之前学习过的息息相关,这样避免了学生“欲诉无言”的现象。此外,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从而把握好互动话题和教学节奏。互动式课堂模式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从教书匠,转变到主持人、导演和心理学家的角色中,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师生互动来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从而让小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互动中要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照顾到不同成绩和不同性格的学生,从而让互动覆盖到所有的学生;要在互动中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最佳的沟通效果是师生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并且师生之间对彼此的心理和思想有了新的认识;要在互动中将互动话题展开,就课文内容的互动是就教学而言的,借题发挥的互动话题是就教育而言,两类互动话题都应有所涉及。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意互动教学中的问题,运用教学机智掌握课堂节奏,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向引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组合作;语文;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普遍采用,鉴于其效果显著,被誉为近些年来最具成功和代表性的教学改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组合作教育首先在美国兴起,紧接着被广泛的运用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相对于传统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侧重对人际关系的发展更加人性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克服了传统学习方法的不足。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合理的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运用团体成绩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来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学生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合作性的高效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不求人人都能成功,但求人人都能进步”为基本理念,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和组织者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讨论共同促进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的具体方法
小学阶段的儿童相对活泼、好动、自制力弱,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课程的标准,小组语文合作学习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法。
(1)生字合作。在课堂教育后,教师在教授学生某一阶段的生词后,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相互检测学过的生词的词义和拼音,进行完一轮以后两个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然后相互修改,及时的改正错误。
(2)词语合作。课堂中学生习得新的词语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前同化记忆新习得的单词,例如,教师让一个学生想出“漂亮”的近义词,由于小学生水平有限,他们一个人一般能找到几个有限的近义词,但是如果按照一个小组每个人集思广益发挥小组学习的力量可以找到更多的近义词,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朗读合作。在进行语文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对话类的朗读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朗读角色,进行完一轮后角色互换保证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和学习,在非对话的朗读中可以一个人朗读另一个人仔细听取对方的错误并且及时帮助指出错误改正,双方共同学习进步。
(4)作文合作。在语文的作文过程中,教师提出作文题目,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作文题目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以后排出一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归纳出合理的作文的要求。
四、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施要求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亘古不变的准则同样适用于小组语文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详细明确的规则,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要遵守这些学习的规则,在规则范围以内学习,才能好好的达到学习的效果。
2.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合作在小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小组学习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并且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在传统教学中很容易走神,然后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内部面对面学习,学生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他们能够更加专心注意力更加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组内的学习,小组内合作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分工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发展,根据这个理念,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不做任何任务安排或者没有明确的分工,任其自由发展,很容易出现导致组内混乱或者分工不合理一些组员任务过多而另一些没事做的局面,有些学生能在小组学习中受益匪浅而另外一些则碌碌无为,由此可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明确分工和职责,各司其职,确保每个人都有任务并且做到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效果及几点设想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合作学习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显著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师生关系相对缓和学生面对老师压力也变小了,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师生关系缓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意义,学生面对老师不再有心理负担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创新的火花用创新的眼光看待解决问题。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但是仍然属于新的学习尝试还有很长路要走。首先合作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学习,要追求合作学习的本质,不能仅仅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方法而去盲目的模仿,否则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总而言之,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还不完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是现在我们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避免在小组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龙朝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H].贵州民族报2006.5
[2]季希虎.谈小学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J].语文学刊.2009-11-30
[3]邰霞.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探究 .2002.5
[4]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5
关键词:聋哑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对策
一、绪论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聋哑特殊群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因此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技术,同时,我国还进行了教育的新课改,这一系列行为促进了我国聋哑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聋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全国各地都在响应着国家新课改的号召,很多地方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各地区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当前聋哑学校小学语文数学活动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科学、师生关系不到位、教学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不利于聋哑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面对聋哑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小学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进行发音、说话、看(听)话教学,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学,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前的聋校语文教学脱离聋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普遍存在“费”“慢”“差”的现象。而且,在教学中虽然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是聋生语文整体素养不高。
二、聋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过去由于教学目的的模糊和教学观念的陈旧导致现如今特殊W校的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聋哑学生的语文教育容易忽视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往往还是用普通教育的要求和方法来教育聋哑学生。这样不仅会给聋哑学生自身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教学模式的古板也使得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的古板也使得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很大的难度。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陈旧,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如低年级是反复地、枯燥乏味地学词、学句,却忽略了词、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一些教师在“以学科为本”的同时,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发展,把聋生当成机器的复制品。本应是学习主人的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只有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资格。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适应听障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发现、去创造,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了。
由于聋哑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局限使得他们所能够接触和学习的知识很少,而教师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大大限制了教学水平的发展。目前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革的地方。聋校语文教学忽视聋生的语言实际和学习语言的特点,脱离聋生实际,拔高要求,用普通教育的要求和普通教育的方法来要求聋校课堂教学的现象仍比较严重。教学内容深,教学要求高,教学递进坡度大结果是句子教学不扎实,句群教学虚晃而过,篇章教学上不去;教学花的力气大,效益差,聋生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的面越来越窄。往往是教师一学期只讲一本书,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几乎没有其他阅读材料。聋生的语言障碍使得他们也就只有一本书的知识获取量,学生在校学了九年乃至十二年,也只阅读了不足五百篇的课文。由于聋校分散的客观原因,各校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应有的交流探讨,教师长期处于闭塞的境况中,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聋哑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采用形象教学法
聋哑学校学生在听力与表达上存在先天,他们获取信息与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视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形象的教学法, 刺激学生的视觉,以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直观信息。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材中那些静止的文字描述转换成形象的图片、直观的画面与精彩的视频。虽然聋生听不见,但是他们有着更为敏锐的观察力。多媒体以图片、图像、视频来传递信息,这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可视性与形象性,既能激发聋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同时又能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更利于聋生的理解与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有了更多改变。多媒体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互结合,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教学形式。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拓思路,结合聋哑学生的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展开语文教学。聋哑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这将更好地培养聋哑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还要利用插图,现行聋校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作品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针对聋生的特点,我们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课本中的插图。我们应为学生的读图预留时间,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并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真正走进图片,获得身临其境之感,用眼来观察,用心来体会,从而真正走进文本,更深刻地体会文字。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学生能否将所学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回归生活,要让学生将教材所学用于指导交流、交际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深刻理解。聋哑学校语文教学是聋哑学校教学的基础学科,它以其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对促进聋哑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功能。
(二)利用语文阅读,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能力,而聋生由于生理障碍,仅存的也就只有读和写了。阅读是他们获得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对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缺乏经验,对各种事情都比较好奇,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很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多变的心理情绪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语文教师要注意稳定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学生的情感特征出发进行情感教育。要提高聋生的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尽力补偿聋生的生理缺陷,在聋生尽可能接受的范围内,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拓宽教学内容和聋生获得信息的渠道,由一定的量而产生质的飞跃,量中求质,以质求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能力,而且可以丰富聋生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同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
(三)树立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聋哑学校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思考聋校的培养目标。观念的更新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科研工作必须随时关注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如果没有教育观念和教育理想的更新,就很可能作出一些应急性的、就事论事的肤浅的研究和探讨。在当前,必须对新时期聋哑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深刻而清醒的思考和认识,如果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聋校生活看作是聋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的话,我们的研究就不仅要关注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聋学生人格的塑造、精神力量的培养。聋校语文教学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着眼素质,加强双基教学,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切切实实地使聋生经过特殊学校的培养,成为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服务于社会的劳动者。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相互交往影响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及学生的高效学习。师生交往中互相尊重理解,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人格及特质,并对这些特质与以接纳。聋生中部分学生是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听力损伤,有的学生还存在微弱的听力,也具备一定的说话能力,但不是很连贯,有时甚至很嘈杂,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有的学生进入聋校时还具备简单的说话水平,时间就久了,反而丧失了说话的水平,可能就是在此过程中感觉到了别人异样的眼光,而逐渐不愿意开口说话,而作为教师对学生予以尊重接纳。在日常的教学及交往中,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尊重与接纳,自然反过来也会尊重接纳教师,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种友善的环境也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尊重接纳的氛围中,学生也会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态度自然有利于情感教学的看展。
(五)挖掘学生的积极情感
聋生由于听力缺陷,致使他们感知外界事物的方式与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与人交往中他们被普通人更敏感,因而有着更丰富的心理情感体验。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体验着不同的喜怒怨乐,生活就是我们丰富情感的来源。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积极情感元素培养学生正能量的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善观察,勤思考,多体验。如果缺乏生活中的真实观察和切身感受,就不会有心灵深处的深情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体验生活,教师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榜样示范力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对生活的热爱。当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时,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 积极地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引领与感悟,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利于生活中鲜活的情感元素,开展情感教学,由于是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接收,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感染与启发。
(六)丰富教学形式
把口语和手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听力的丧失或者严重下降,使他们的领悟和表达能力非常弱,很多问题尤其是和其他人交流,手语表达占了很大的比重。 在这样的学生实际下,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在保证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手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把口语和手语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课时把语气、神态、手势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表现出来, 像一名哑剧演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课文中,并产生喜、怒、哀、乐的共鸣,使课堂气氛达到,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授课任务。
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进行了巧妙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将图像、视频和动画都生动地展示出来,而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将所学的词语或者是段落等语文知识形象的加以展示。 同时,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投影仪、手语等教学方式带来的不便,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出于特殊学校中聋哑学生的特殊性, 其实相比于普通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现阶段补偿教学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往对于聋哑学生的教学通常都是老依靠自己高八度的叫喊的方式, 让聋哑学生摸着喉咙感受的方式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但是这种方式事实上并没有使得学生学习到所该学的知识。FM 助听训练系统的运用可以与学生的助听器对接,自动为学生排除掉噪音的干扰,保证学生高品质的聆听环境。这样,就可以为不懂手语和唇语的聋哑学生提供更方便的条件。
结束语
聋哑小学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重视从小学语文着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采用合适教学方式,多关心学生,减轻他们的压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借助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较快发展趋势,但是很多聋哑特殊学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学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关措施,提高聋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继红.浅谈针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J]. 高考(综合版). 2014(10)
[2]吴敏.对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下). 2014(05)
[3]胡桂莲.浅谈如何对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2)
[4]佛丽,李猛.聋哑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培养方式调查研究[J]. 科技展望. 2017(01)
[5]李超.聋哑生的数学教育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1)
[6]郝建强.新时期有效提高聋哑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12)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师台上站着讲,学生台下坐着听”的“填鸭式”讲授方法是新课改中我们要摒弃的,这种老旧的讲课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比较大的弊病。小学生本来就对生活没有太多感悟,语文学科理解性的内容又比较多,教学任务较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来,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形式的教学。
运用小组交流展示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教师肯给学生这种机会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学生会有强大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一群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会互相讨论,会考虑到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那么小组内的学生就会自己先把能想到的问题解决掉,以确保在展示过程中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这样,当学生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准备课程时,他就会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都了解清楚透彻,对学生自身来说是最好的铭记知识点的方法。
教师要把“我是领导者”的思想,转变为“我是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参与、多主导,发挥小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小组交流展示的具体方法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交流展示的第一步就是由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一般来说一个小组以五六个人为宜,小组成员要按照学习成绩、组织能力等来进行优中差的组合搭配,并且选出小组长、记要员、对外交流专员等。小组长的选取原则是能够领悟、传达教师的任务,并且为组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记要员需要较强的总结、记录能力,对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内容进行及时整理记录,向组内成员重申重点内容;对外交流专员需要将本组讨论的大致方向与其他组别的交流专员进行沟通,防止组别之间的讨论内容雷同,失去展示意义。
进行组内交流时,小组长是掌舵人,负责把握总体走向;记要员需要记录重点内容并不时地就重要内容提醒大家;组员对各个问题展开逐项讨论,一项完成后再讨论下一项,条理分明。
2.各组成员推举出主要展示人
组内人员齐心协力将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将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反映给本组主要展示人,在展示人和小组长的带领下,可以请教老师、家长,也可以查阅文献资料,用尽各种办法在本小组内部先将问题解决。然后在老师专门开辟的小组交流展示平台上进行比赛。每组的基本展示内容和展示时间基本一致,由老师和台下同学的反应来进行比评。比评结果优秀的小组会有集体荣誉感,因为展示内容是小组内成员积极研究的集体成果,而较差的小组会争取在下一次评比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3.耐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上文提到每个小组都有主要的展示人,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要积极挖掘、培养更多的展示交流能手。其实,除了让学生能熟练地解决书本问题和试卷问题以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且能够用知识为生活服务。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渴望被夸奖的心态,渴望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适宜的时候对小组内的人员进行筛查或者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交流成果,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点拨,不要怕浪费课堂时间,并且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给学生制定相应的目标,告诉学生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4.小组之间互通有无
关键词:语文能力;方面;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62-02
语文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统一体。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至关重要。
一、语文能力的培养概说
语文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措施得当,方法得当,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可以很快提高。用什么样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成绩呢?这正是我们近年来重点探索的课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绩,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严格按照小学生语文能力结构框架开展实验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提倡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也严格按照前面所提出的语文能力结构,来培养学生与语文有关的思维品质。
2.提倡语文教学中的多因素的结合。语文教学的任务,应显示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的功能得到发挥,应当提倡五种结合:文与道的结合,语与文的结合,听说读写的结合,智育与美育的结合,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逻辑思维的结合。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措施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由于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而不太重视口语表达问题,也不注意训练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因此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于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听说领先,把口头训练与书面训练摆到同样重要的地位,使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听的能力的培养:听的能力要从语音抓起,要求一年级的学生,从掌握拼音开始,天天听广播,用拼音记下一条新闻的题目;利用“天天说”机会,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前,迅速记下说话的内容,且及时对答案加以强化;课堂上有听话训练,甚至听配乐朗诵;听力有考查,作为语文成绩的一个部分。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1.朗读和默读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具体说来,要求包括:正确、理解、流利、有感情。技巧包括:语调、速度和节奏、重音(逻辑重音和心理重音)。
默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朗读是默读的基础,所以对朗读的某些要求,如正确、理解,也可用于默读。默读能力的培养,最好是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2.理解词、句和修辞结构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着重解决“字”的问题,具体来说,是拼音、识字、写字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之后,着重解决“词”和“句”的问题,小学高年级在用词造句中加进一些初步的语法和初步的修辞知识。
3.阅读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是语文篇章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又是概括能力的一项训练。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提高阅读中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切实抓好以上三个环节。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书面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它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连贯地、有顺序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别人能够理解。作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语文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心理,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文风。
1.根据写作过程的发展规律安排好作文教学。写作能力的发展经过“准备”、“过渡”和“独立”三个阶段。(1)加强小学低年级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忆图、景写话”的练习。利用小学中的插图引导儿童观察想象,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时刻注意语言的规范,用词的准确为学生做好示范。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忆图、景写话”练习、写话比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培养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2)注意选好范文,引导学生从阅读想写作过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让学生练习“仿写”,在仿写过程中,不再强调有明确的中心,有完整的结构;不再强调怎样开头、结尾;不再强调怎样开头、结尾;不再强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只要求学生说真话、写实话、写出真情实感。(3)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时,应加强片段练习,语文教师要通盘考虑,一个学期写几篇作文,其中有多少篇是片段练习,必须有个计划。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主动性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时应该作为核心问题考虑。虽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我们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始终围绕这一核心全力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和会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学习氛围中自觉地养成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诚如斯,则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能真正落到实处了。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语文学习领域。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就是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动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与实践,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要用最佳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从生理的角度看,大脑神经细胞只有处于兴奋状态下,才能进行思维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愿意接受时,听课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情绪轻松愉快,学习就主动。反之则听课情绪烦躁,学习就被动,甚至会做与课堂无关的的事。因而,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进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提高师生配合的次数,多采用提问式,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学生有事可做,有例可仿,这样才不会感到学习枯燥无味。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W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课堂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用行为和情感来影响学生,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积极性就无从谈起。
“春风化雨润心田,育人育德细无声”。教师应该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与关爱应体现在讲话时的语调、面部表情及各种场合上。如果能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会学,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学习语文的过程,主动、灵活地学习,教师在课上讲清基础知识,教给规律的同时,指出学习课文的具体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法,能举一反三。再次,教师多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刻苦钻研,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特别是对自控力差的学生,更要细心周到,讲求方法,挖掘好的方面,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调动坏事后面隐藏着的积极面,从而转化他的自我约束力。
五、开展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