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时间:2023-12-18 11:16:37

导语: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第1篇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高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期末地理的命题特点通过对近年海淀期末地理部分的试题剖析,不难看出其试题命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围绕人文地理核心主干内容选择“中心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2、创设问题情境,凸显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或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反思,从中渗透着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期末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人文地理内容虽然具有“多而杂,偏记忆”的特点,但从考试角度看,对其复习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探。根据上述人文地理考试命题特点和复习原则,人文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关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准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从总体来看,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容易抓住重点;人文地理容易,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因此,要运用知识结构法来复习,通过知识的内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人文地理以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其考查的主干知识(内容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包括农业发展、工业布局、聚落(城市)形成、交通线(点)建设、商贸活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2)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资源(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能源)利用问题与环境保护;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模式、案例等。

(3)人口和城市。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人口数量、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掌握中国和世界地理概况。对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要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探讨区域发展措施。

2、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认清发展规律。

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区位、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交通枢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环境人口容量、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城市规划、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旅游活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人文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变化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转变、城市化规律与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原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原理、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布局原理、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布局)原理、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原理、旅游欣赏与旅游资源开发原理、旅游景观欣赏要求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环境问题成因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原理对人文地理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要运用专题复习法,系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习应以专题复习为宜,而且专题的确立宜大不宜小。如果专题过小,不仅综合性会大大削弱,而且会显得很琐碎,导致死记硬背现象。

根据人文地理特点可确立的专题有:

(1)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等。

(2)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等。

(3)旅游地理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开发、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环境问题及保护等。

(4)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

三、几点注意事项1、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往往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紧密结合。

2、提高人文地理的得分率除了要加强解题指导外,还要拓宽人文地理的知识范围,增加人文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和热点,这些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辩证关系

初中地理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地理知识的传递,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尽可能地基于地理知识去培养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在这一教学认识的作用下,笔者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辩证关系,以引导学生更全面、科学地认识本门课程的学习,并能更为有效地产生学习效果。这一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对其中的三对辩证关系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抛砖引玉。

一、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辩证认识

谈到地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南地北的地理位置等知识,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还局限在自然地理之内。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无论是从课程概念上来看,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来看,地理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然概念――辽阔的疆域、地势和地形、自然资源、季风、河流和湖泊,哪一个说的不是自然界中的地理呢?可事实确实不是如此,除了自然地理之外,地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人文地理。

作为地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地理学科其实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如果忽视了后者而只重视前者,那在运用地理知识看待或分析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失之于偏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具有地理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需要协调好自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而让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魅力能够同时体现在课堂上。

以“从世界看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不仅仅需要让学生能够借助于地图说出我国的地位位置(包括经纬度以及海陆位置等),不仅仅需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以及人口分布、人口政策等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认识到民族风俗背后的民族文化,认识到不同省份的民族特色等。还需要认识到“从世界”看中国需要的是学生拥有一种宽阔的世界眼光,而这显然又不只是自然地理的范畴,也是人文地理的范畴,只有当学生能够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待地理知识时,学生所获得的地理知识才会具有人的韵味,才会更为圆润。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认识

地理教学也需要考虑教学理念的事情,其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是新课程改革前后几乎一致的认识,尽管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关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必须承认包括地理教学在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辩证地认识这一对关系,同时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处理好这对关系,以让其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益推动力。

在地理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毫无疑问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事。比如说,只有当学生有效建构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时,只有当学生有效地利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时,只有当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资料说出我国的气温和降水时,我们才能认为学生比较成功地建构出了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相关认识。显然,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是属于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十分充分。

此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显然不是传统认识中教师的简单讲授,因为简单的讲授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很容易成为忽视了学生主体建构的教师单向讲授。而真正的主导作用应当是在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譬如学生在利用地形图时,会思考分层设色的含义,会对地形的剖面图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从三级阶梯的角度提醒学生如何进行不同阶梯的表达,能够化解学生在地形剖面图理解上存在的困难,那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发挥得比较恰当。

三、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辩证认识

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学难免照本宣科,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课本地理的学习,学生所习得的知识更多的用来应付考试,而到了实际生活中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实折射出的是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断裂,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让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紧密地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的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要教对学生的生活有用的地理。什么是有用?笔者的观点就是,如果学生能够从课本地理中走出去,能够走向生活,并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够在生活现象的刺激之下,回忆起相关的地理知识,或者想到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促使学生反过来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那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就成为一对互相促进的关系,笔者以为课本地理与生活地理的辩证关系就在于此。

以上从三对辩证关系的角度对初中地理教学作出了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较好地指挥着笔者的实践。当然,地理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关系远不止这三对,因此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探究也远不能止步,需要笔者以及同行们作出更多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叶汝坤. 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第3篇

[关键字]惠来县 村落名称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95-2

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与此同时,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折射了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如《春秋·谷梁传》中提出了“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地名命名原则[1],以及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地名考证文集》[2]和贾文毓编著的《中国地名词源》[3]等对地名语源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因此,探索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地名的管理、地名的文化保护和地名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对地名的研究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广东省惠来县为例,分析该县村落名称和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得出该县村落名称的成因。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县村名的来源及其自身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同时也可为研究我国村落名称的形成提供案例。

1 惠来县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

1.1 自然地理环境

惠来县属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粤东地区潮汕平原南部。东连汕头市,西接汕尾市,南濒南中国海,北接揭阳市。地处珠江三角州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之间地区,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惠来县境背山面海,地势北高南低,地形条件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地、平原阶地和冲积平原,适宜种植水稻和多种经济作物。惠来县全县大小河流18条,总长273公里,主要河流有龙江河(俗称龙溪)、盐岭河、雷岭河和鳌江河,均分布于县境中西部,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惠来县境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山羊、野穿山甲、果子狸、鹧鸪等,还有金甲蛇、银甲蛇、眼镜蛇等多种蛇类。已知可作药用的野生植物近100种。县境内矿藏资源分布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0多种。

1.2 人文地理环境

惠来县共有14个镇1区,下辖288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553个自然村。惠来县有悠久的文化渊源。境内已发掘出古代的夔纹陶器、西周甬钟、春秋铜矛、东汉铜鼓等文物。古老传统文化相沿继承,人才辈出,艺文昌盛。明初,苏福(民间称为苏神童)所作《三十夜诗》脍炙人口。1949年以前,惠来已有周田的中一枝香、海埕的正天香两两个潮剧团,还有皮影戏、木偶戏等。惠来县民间习俗有景屏,潮州音乐,方言歌,龙舞、鳖舞、狮舞等各种舞,惠来县居民除了信天主教、基督教者外,大多有在农历正月向神灵祈福许愿,并在年尾酬谢神恩的习俗。

2 惠来县村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1 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1.1 村名与方位的关系

惠来县村名与地理方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以地理实体为中心,用东、西、南、北、上、下、中、前、后命名的村落占48%,如:北山,西庄,斗南,东岱,樟树下,上深水,岭后等。(2)以相邻位置关系而得名的村落占34%,有位于参照物的始源地、尽头的村名,如:涧头,大洋尾,岭尾等;位于参照物内外及其之上的村名,如:田心,中心坑,秀水里,杨坑肚,西岭肚等;位于山口、河湖之口或河流汇合处的村名,如:径口,溪口等;位于河边或海边的村名,如:塘边等。(3)根据两地的相对位置命名的村落占10%,如:上林障和下林障,北山和西山等[4]。

2.1.2 村名与地形的关系

惠来县地势北高南低,倾斜度较大,属海滨丘陵地形。北部山地、丘陵地占面积54%,因此村名中多以坑、岭、岗、山、陇等命名,如:老东坑,磨石坑,涂坑,盐岭,赤岭,华岭,松柏岗,桃树岗,兴岗,英歌山,清洋山,多年山,果陇,西陇,大陇等,占以地形命名的村落的69%;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因此村名中多以坪、坝、屯、磜等命名,如:樟树坪,田坪,杨梅坪,蛇地坝,白水磜等,占以地形命名的村落的12%。

2.1.3 村名与水文特征的关系

惠来县洋流众多,河网稠密,因此以洋、溪、水命名的村落占44%,如:铁山洋,后洋,北洋,横溪,玉溪,西溪,径水,三坑水等;东部河流流量较小,有狮石湖、铭湖两个小水系,因此常以湖来命名,占以水文命名的村落的21%,如:天青湖,园头湖,龙湖等。

2.1.4 村名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惠来县村落名称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村名与动植物和矿产有关,其中以植物名来命名的占25%,如:典竹,竹头,麻竹坑,樟树下,樟树仔,樟树坪,双梅,麻园,蕉园,果陇等村落;以动物名来命名的村落占11%,如:虎堀,鹧鸪,鳌头村;以矿产资源命名的村落约占6%,如盐岭,矿场,锡溪,银坑等。

2.2 村名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

2.2.1 村名与地理实体的关系

惠来县许多村落名称是以地理实体命名的,有以实物命名的,如:宝镜院,莲塘坛,西岭矿场,沙溪农场等,占以地理实体命名的村落的80%;还有形象化的地名,占20%如:狮石,马鞍山,鹅豆,石鸟头,望天石等。

2.2.2 村名与文化的关系

封建社会倡导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在惠来县地名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孔美,仁美,扬美,里仁潭等。寨是指旧时驻兵的营地,也指村庄,由于1949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东省境内向军发动了进攻战役,即广东战役,因此,惠来县的很多村名以寨命名,如:新寨,平寨,大寨等。

2.2.3 村名与意愿的关系

在惠来县村名中,我们看到了村名对未来美好希望的寄托,村名中有许多“发,吉,福,惠,宁”等字,如发坑,百吉岭,福田,惠来,武宁等,表达了当时人们期盼社会安定的心理。“龙凤呈祥”、“寿比南山”、“龟”这些在中国人民观念中都是美好、福寿的象征,惠来县村名中带有龙、凤的也很多,如:双凤,龙门,龙窝,龙湖等。

3 惠来县村名的形成原因

3.1 特定的自然环境

惠来县地形复杂多样:北部山地、丘陵地占面积54%;中南部多为平原、阶地,占24.5%,使得村名中多以坑、岭、岗、山、陇、坪、坝、屯、磜等命名。由于洋流众多,河网稠密,江湖遍布,因此以洋、溪、水、湖命名的村名也很多。惠来县境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已局部开采的有锡、钛、铁、锆英石、钨、硫铁、煤、高岭土、花岗石、金等,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村名常以矿产资源、动植物命名。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自然环境要素命名的有320个,约占总数的61%。

3.2 丰富的历史文化

惠来县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封建社会倡导儒家思想,实施礼治、德治、人治,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在地名中这一影响也得到了体现,如:孔美,仁美,扬美,里仁潭等。历史上还有著名的广东战役:1949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东省境内向军发动了进攻战役,因此,惠来县的很多村名以寨命名,如:新寨,平寨,大寨等。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历史文化命名的有37个,约占总数的7%。

3.3 美好的人生愿望

惠来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村名上也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心愿,如:仁美,扬美,双凤,龙门等。经统计,惠来县村名以意愿命名的有30个,约占总数的6%。

参考文献

[1]张景艳.忻州市地名与人地关系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编.中国地名考证文集[Z].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 空间定位意识 区域知识综合运用

我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在确立其所在的具体的区域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被学生掌握、运用,所以高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复习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一、编织经纬网,定区域位置

首先,让学生用笔描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如中国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纬线(20°N、23°26′N、30°N、35°N、40°N)、经线(90°E、100°E、110°E、120°E);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纬线(30°N、60°N、30°S、60°S)、经线(0°、120°E、150°E、70°W、90°W、120°W),然后,利用上述经纬线来编织中国和世界的区域板块地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的定位复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选取上述重要经纬线,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

第二,在区域地理复习时,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各地区、各大洲重要的地形区与气候区,和大洋的位置对应起来,就形成了平面的地球仪。

第三,在复习系统地理时,进一步丰富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如果这样循序渐进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那么区域识别就比较容易了。让学生把经纬线内区域转绘到白纸上,再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边画边记忆其突出的轮廓特征。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出一个区域,学生来想象其位置及其轮廓,这样的训练要多次的反复,让学生在大脑中存几幅区域图,以便构建区域位置的框架,从而能准确快速的判断地理事物的位置,为解答地理问题做好准备。

二、运用地理原理,抓区域特征

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我们应该在掌握区域地理的一些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同时,利用我们学过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和分析这些地理事实和现象的成因、分布规律,并且能从中抓住每个区域的最突出特征。

例如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不只是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着,在因果关系上也会有密切的联系。就非洲大陆而言,这里的因果关系表现为,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与非洲气候的关系、非洲气候与非洲自然带分布的关系、洋流与非洲气候的关系、非洲东部地形与尼罗河的流向的关系等。让学生描述非洲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实际上也是树立学生空间因果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空间联系和因果联系,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位置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区域地理复习时,避免出现下述问题:

一是把问题设计很大,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例如,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影响到亚洲和欧洲人口的分布。二是忽略学生相关背景知识。例如,要求学生思考“综合所学知识,说说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高产粮食作物水稻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所提供的背景,除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外,只有“亚洲人口最多”的信息。而学生要探究这样的问题,还需要知道水稻种植的基本知识,才能把水稻生产和当地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三、联系社会热点,重综合运用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的发生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从地理学科角度对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除了确定该热点地区的位置外,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有关伊拉克热点,学生应弄清:伊拉克首都是巴格达,地跨底格里斯河,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热带沙漠气候及其成因,那里曾是巴比伦王国的发祥地,地处美索不达尼亚平原,灌溉农业为主,椰枣特产,白种人,阿拉伯民族,还有附近的海区的密度流,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的成因,出口路线,及石油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总之,我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在确立其所在的具体的区域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被学生掌握、运用,所以高中区域地理的复习采取:(1)编织经纬网,定区域位置。(2)运用地理原理,抓区域特征。(3)联系社会热点,重综合运用等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正在进行复习的同学们不妨一试,希望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以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第5篇

关键词:图画;教学法;读图能力;教学效果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挂图是教学有的教具, 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图画教学”是老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很快在黑板上画出与本节教学有关的“图”或“画”,这些“图”或“画”就是教学挂图。使用这种教学挂图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迅速在头脑中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大有裨益。

“图画教学”是将地理知识与直观图画相结合,突出了地理教学时空分布的特点,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用娴熟的技巧、简易的笔法 ,把一些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略的黑板略图边画边讲,学生也边看边画边记,注意力随老师的笔画和语言而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这样教学课堂效果非常明显,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地理“图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 区域地理图

区域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最常见的图,大到世界全图,小到一个小岛或一个国家的省区,但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的基础,在黑板上画区域图时,要求教师能抓住区域的轮廓特征,画得“像”。如讲我国的“青藏地区”,可迅速画出“青藏地区”轮廓图,并指出青海象个“兔子”,青海湖象“兔子的眼睛”,西藏象一只“蹬山鞋”。学生一看到这张图,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后面的内容就非常容易的展开了。

二、 自然地理图

自然地理图必须能反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例如:讲到热带草原气候,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形成了热带草原的干季和雨季,从而引起了植被、动物的变化。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两幅图,即一幅树木高大、草类茂盛、降水、动物悠闲吃草的图。一幅只有树干、枯草没有动物的图,便将热带草原气候内容生动鲜明的展示出来,即省时,又简便,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效率。

三、人文地理图

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延伸和发展,新课程目标提出了“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获得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世情、国情、区情、乡情中的人地关系知识,形成分析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这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内容已从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向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课堂上画好人文地理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取人文地理知识。例如在讲述美国工业的分布时,可以简单的在美国东北部画上小汽车、钢铁炉,在南部画上石油图例、飞机,在西部画上电子图例,这样既形象又生动地反映了美国工业的分布。

转贴于 四、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是对地理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手段,设计一些简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表,对辅助课堂教学、改进教法、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好处。例如画一个圆按比例分割四个地区,就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五、地理原理图

地理基本原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是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了抓住重点、难点,可设计一些简洁的原理图,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及地理事物的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有些地理事象,如黄赤交角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剖面图、过程画、动态画等,边板画边讲授,不仅能够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知识盲点,而且能够使学生始终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水循环”这一节时,教师可根据需要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水循环的过程,而且让学生跟着一起画。“板画”完成了,水在陆地、海上和海陆间大循环的全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并且利用此图可得出三个区域的水平衡方程,原理清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而且对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

六、地理漫画

地理漫画是通过一种夸张的手段,揭示反映当前人类利用资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由于人类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一针见血。比如,在讲到滥伐森林时,在黑板上画出漫画“小鸟的悲哀”,人类坎光了树木,小鸟落在斧头上悲哀的说:“请把我也带走吧”。这幅漫画形象的反映了滥伐森林所带来的恶果。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地理图画教学法的特征是把地理知识转化成地理图画再转化成地理知识。即:理性知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其优点是通过学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判断、比较、分析、推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第6篇

1.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应选择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在脑中形成以经纬网编织的脑图。然后在学习时要养成左书右图的习惯,对书本上提及的大洲、大洋、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带、板块、重要的国家、人口分布、农业区、工业区、交通线、城市与旅游点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可以按位置、范围、相互关系的形式,逐一落实或定位到区域图上去掌握,尽量把众多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归纳到同一幅图上,以便更好地把握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相互联系,形成空间概念,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空间脑图。最后要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大陆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法等。

2.突出地理区域特征,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区域地理的主旋律。分析比较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等。在区域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需要关注区域内自然各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各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能经常性地思考某一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能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论证和探讨重要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2.1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思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要素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等的分布特征。

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要坚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域的具体事例为案例,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区域与系统地理结合,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要理解自然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相关典型案例,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

2.2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思考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并以此推断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人口、交通、地质作用等。例如对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东部季风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洋的西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环流季风气候森林、森林草原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肥力较高)。临海的位置参与海陆水循环为外流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山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平原以沉积作用河流的泥沙含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2.3综合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复习区域地理,不仅要掌握区域特征,而且要通过区域特征的比较了解区域差异。例如中国区域的差异不仅要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还要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山区与平原的差异;农区与非农区的差异,等等。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异同,以人地协调观反思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4把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区域复习之中。

从落实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和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区域地理的考查已从传统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为主,转变为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相应的价值观为主。因此高三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与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差异在于: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指导思想,带动相关地理学习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南方低山丘陵专题复习时,应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初中地理基础、必修地理原理和选修案例内容的整合,突出农业资源优势、问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生态建设,能源基地与有色金属冶炼,环境污染的防治,实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热点区域,回归地理基础知识

第7篇

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电教媒体应用地图在二十一世纪,电教媒体已经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新兴事物,电教媒体与教师早已成为老朋友。但是,在共同存在的这些年中,仍然有大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利用电教媒体,大大影响了电教媒体对教学活动积极作用的发挥。电教媒体具有集成性,能够将图画、文字、声音与视频进行很好地结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会加快高中地理学科的改革步伐,提高其改革效果。

一、调用电教媒体,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创设一个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电教媒体强大的动画与音像功能,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地理课本中文字所指。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的地理学习抵触情绪降低,还会帮助学生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难点,让学生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资源,更好地理解文字。情境还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享受初中地理学习。

比如,在讲解《多民族的家庭》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个多民族家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多民族的魅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教师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故事做映衬,呈现一些图片,播放一些民族纪录片,都会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人文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二、调用电教媒体,实现地理资源共享

将电教媒体课件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的主要渠道。多媒体课件具有许多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它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多个感官的作用得以发挥,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完美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长时间地开发与设计,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每位教师都各自制作课件,会加大地理教学的负担。为了更好地使用电教媒体,学校要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一起针对教学重难点去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课件,不断修正与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让电教媒体应用更有实效性,也会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

比如,在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分工合作,一部分教师负责开发与设计西北地区相关课件,一部分教师负责青藏地区课件。在制作中,教师一起讨论,解决难题。在制作完成后,教师互相分享与借鉴,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水平进行修改,实现高效课件的制作,促进课件的有效使用。

三、调动电教媒体,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要促进初中地理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环节进行有效地调整,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地理教学内容包涵了宏观与微观知识,也关系过去与未来。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让重点内容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才能降低学生的地理学习难度。

比如,在讲解《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穿插在一起讲解。当讲解到平原地形时,为学生穿插讲解因为平原地形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或者农耕方式等。在课件中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新的知识,加强自然与人文的联系,会提高地理教学的说服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调动电教媒体,加强课堂模拟演示

地理现象在课堂中的模拟演示,是提高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在电教媒体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点地理现象进行动画模拟,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接触到形象的地理描述,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理解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海陆的变迁》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二维动画,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去了解地理现象,更加形象地去认识海陆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个感官得到调动,这些地理知识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具体与形象,有利于学生下一步学习相关的地理概念。利用电教媒体,教师对诸多地理信息进行立体化处理,将地理知识融化在声音、图像以及文字中,会激发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在课堂中针对地理知识进行模拟演示,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将电教媒体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之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正确调用电教媒体,可以加强学生多个感官的调动,让初中学生在更加轻松与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地理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电教媒体,会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快地突破传统教学限制,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康娜,张卫青,崔志鑫,陈强.从地理课程标准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04):117-123.

[2]王亚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S4):101-103.

[3]邹勇,严志强,黄秋燕,黄植廷.人文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中的权重及教学――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04):95-98.

第8篇

关键词: 青海省高考 地理知识点 试卷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第Ⅰ卷1~11题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的36题、37题及选做题(三选一)42、43、44题为地理题,分值分别为22分、24分、10分、10分和10分,共56分,地理试题共计100分。对2013年的地理试题进行分析,旨在把握新课标实施工作以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以促进中学地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一、高考地理改革前后的变化

2013年新高考地理学科和往年相比有两大变化,即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取消了跨学科综合题)。与旧大纲比较具体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命题指导思想来看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2.从考核目标与要求来看更全面、具体,增加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较高要求。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等。

3.从考试范围和内容看,新大纲分为必考部分、选考两大模块。必考部分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三部分,增加的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考试内容变化较大。另外,必考内容中虽然没有明确初中内容,但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还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新考纲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青海省选考内容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二、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1.试题的地理科学要素知识分析

从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核情况来看,本套试题主要考核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空间的变化、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其分值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区域地理的分值最高,约为52%。通过对地理科学要素知识考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套试卷重点考查学生掌握中学地理主干知识的情况及对多个地理要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详情见表1、图1)。

2.试卷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分析

通过对本套试卷的地理试题人文地理知识考点和自然地理相关知识考点的统计分析,得到自然地理知识约为64+10(选做题:42题)分,分值比例为93.3%,人文知识约为26+20(选做题:43、44题)分,分值比例为6.67%(详情见表2)。

3.试卷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分析

对本套试卷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青海高考试卷中,中国地理知识78+30(选修题:42、43、44题)分,约占90%,世界地理知识点12分,约占10%。由此可见,本套试题中与区域地理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详情见表3)。

4.试卷中地理感性和理性知识分析

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这些地理感性知识是直观的、具体的,是通过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获得的。本套试题中,地理感性知识分值占37.5%,其中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内容分别占6.67%和30.83%(详情见表4)。

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这些地理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整理、加工后形成的。本套试题中,地理理性知识分值占62.5%,其中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内容分别占31.67%和30.83%(详情见图2)。

5.试题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它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而不能游离其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人文性。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在本套试卷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值分别占36.36%、48.86%和46.67%(详情见表5、图3)。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人地关系;空间问题;区位

区域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内涵。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