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力生产安全措施

时间:2023-12-18 11:16:38

导语:在电力生产安全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力生产安全措施

第1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电力资源;售电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5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74

在目前的供电压力下,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前提,精细化管理是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在进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以确保供电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更加有秩序、更加合理,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影响下,供电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活动,确保所有人员在设备运行维护和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工作人员在高危险、不安全因素繁多的劳动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不安全因素,解决了后顾之忧,必然会更加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和激情,在安全得到完全保证的有利条件下,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供电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均得到提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失误操作的出现,使得运行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减少了供电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的费用支出,增加了供电企业的效益,同时在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保障下,电网出现事故的几率显著降低,保证了供电企业的供电稳定性,为供电企业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更加有助供电企业未来的发展。

1 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现状及原因

分析目前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十分频繁,安全事故中对人身造成伤害最大的就是触电事故,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出现人身死亡的茁适羌高的;工作人员在对电网维护过程中,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意识,在维修过程中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导致出现高空坠落事故。此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以及工作态度的影响,导致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操作,进而造成企业的生产过程出现重大生产故障,对整个供电企业的供电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目前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几种较突出的现象,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是供电企业虽然明白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节省企业支出资金,提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经常性减少在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支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没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来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使得安全事故只要出现就会对供电企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其次是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落实以及执行力不到位,很多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对供电企业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只是一知半解,在生产过程中更不能按照规定和制度上的要求来进行生产操作,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虽然熟悉安全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要求,但是为了图省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根本不去执行相关制度以及规定的要求,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供电企业各项工程的施工管理混乱,在各个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业主项目管理部门现场安全管理缺位,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不达标,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2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2.1 安全制度制订及执行力监督管理精细化

良好的制度是确保供电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想要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是先从制度上入手,因为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制度制订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对其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确保每个执行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力求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同时还需要强化制度执行理念,推动制度执行力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供电企业的制度执行力,为供电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只有制度规范上进行了改变,才能使得供电企业的生产过程从根本上发生显著的改变。

供电企业在进行安全制度管理精细化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考察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方方面面,通过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手段,不断健全和完善供电企业的相关制度以及规定,做到每一项要求都可以真正地符合现实中安全生产的要求,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这些要求对安全生产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促进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供电企业一旦建立了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就必须监督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得到规范和落实,务必做到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做依据,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

此外,还需要构建和完善执行力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制度执行工作和各级工作职责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加大“技防”的投入力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实现供电企业制度执行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执行力度,使制度建设真正能够为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2 安全教育培训精细化

工作人员是供电企业进行生产工作的主体,只有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够全方面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为主,工作人员要能够详细了解其参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内容,加强其把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能力,使得安全规章制度可以在工作人员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对于有些对生产过程生疏的新入工作人员,供电企业应该做到不急于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要保障其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了生产工作的要求,这些新进来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充分地放开手脚工作,才能够放心地让其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提高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师带徒”形式,新工作人员在陪同师傅工作之中就可以观摩技艺熟练的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使得新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在工作人员充分熟悉企业相关安全规定的前提下,供电企业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技能的培训,通过实地操作、言传身教的方式,保证每一项安全技能都可以与现实生产工作联系在一起,确保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可以熟练地应用安全技能,并且提高其自我保护和互保能力。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故学习和危害因素的辨识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对各种安全事故及危险因素的危害有个直观的了解,使得工作人员确实认识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消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侥幸心理,确保工作人员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意识地使用最严格的安全措施来武装和保护自己。

2.3 安全监督检查精细化

在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中,想要生产运行的安全得到保障,仅仅依赖工作人员的自我要求还是不够的,即使再老练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以及懈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供电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来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促使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使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人跟踪和鞭策,从而得到最终的闭环解决,这是防止隐患酿成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做好安全监督检查的精细化管理,要做的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安全隐患都可以及时被发现,并且尽快得到解决。在安全监督检查的执行过程中,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要真正地深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真正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使得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最快速的解决,并且还要对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情况记录在案,在工作总结考核阶段,将安全隐患等问}的解决处理闭环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评定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依据,根据制度要求实施相应的奖惩,使得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不但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生产设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难以评判的安全事故问题,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到底,使得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并对其做出最正确的处理,以此来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

2.4 安全生产基础精细化

想要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还要保障企业生产基础的质量,在供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设备的质量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由于供电企业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想要提高供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大量引入先进的新设备。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对引进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质量保持着优良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要健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要对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每台设备都进行有效的管理,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试验、测试,确保每个设备的使用质量处于健康、良好状态。

2.5 安全计划的精细化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确保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以不发生人身事故为前提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按照“三个百分之百”要求,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坚持全方位控制,注重过程治理,对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计划,以更好地确保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对于供电企业生产计划的精细化管理来说,要力求作业高效、生产有序、行为安全。抓实生产计划治理工作,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处在稳定可控的范围之内。安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自身现状、全局工作和相关问题的有效把握,并确保各个生产环节工作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安全生产计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系统考核,以保证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有效运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此外,反措、安措是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也是安全生产计划编制的主要标准,因此要求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生产计划的有效编制,从而保证供电企业的有序发展。检修计划、停电维护计划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计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

3 结语

目前在巨大的电力需求压力下,供电企业的生产、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提高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只有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目前的管理手段中,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可以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电力安全生产与企业安全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力安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而电力行业内部对此问题也一直予以重视。就当前状况而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指导体系,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应有所提升。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不规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模式还未建立,动态管理和静态维持做得都不够到位。其二,电力行业职工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难以与时代进步以及电力发展相适应。其三,电力设施管理,因人工操作失误引发事故常有发生,而企业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也很难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严厉。

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均有着科学的目标及管理制度,对于事故的发生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而电力安全生产中,处理措施通常为事后补偿,没有起到好的预警作用,对事故造成的损失无法避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起到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对此,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有奖有罚,责权明确,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更具科学性、权威性、严厉性及可操作性。

2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来源

(1)电力安全生产的客观因素影响。电力安全生产主要受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客观灾害一旦发生,所影响的范围不可忽视,带来的损失也不可小视。同时,自然灾害不易弥补,难以恢复,电网受到的影响随时间而加深。客观因素难以预测,且发生频率较高,线路巡查检修的工作量巨大,由此可见电力生产安全的风险高。

(2)电力安全生产的主观因素影响。

主观因素实质上是指人为的因素,电力安全很大程度上被人影响着。通过分析事故得出,有90%以上的事故系人的不安全行为、违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所造成。一方面,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专业技能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问题,甚至不按规范要求操作。另一方面,管理者疏于管理、工作漂浮,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了解不透,防患意识不强。由此而来,电力生产存在安全隐患不足为奇。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保障措施

(1)电力安全生产须不断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即是生命、安全即是效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首先需要解决安全生产意识问题、理念问题。安全警钟长鸣,应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安全理念,提高对人的生命安全的保护力度,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处理突发事故,将危害降低。同时尽可能地对危险进行预测,以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特别要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安全生产所涉及的点多、面宽、线长、人员较多,安全管理是全员需要参与的工作,涉及的责任也很多,而不是仅靠一个人、一个站所的力量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做好规划和监督,管出更好效果就需要明确划分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管理者应负责什么、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什么,责任分明。

(2)电力安全生产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当前,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健全安全巡检、应急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应增加安全检查的次数和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用预定方案处理。安全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分日常、月份、季度、年度、定期和特种等类型,不同时间节点有不同重点内容和要求。同时,要高度重视全员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职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责任感。只有全员素质的提高、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奖惩分明,电力安全生产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3)电力安全生产须完善法规和文化建设。

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用法规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用法规管理安全供电和用电。虽然国家已颁布了电力安全生产相关的法规,但宣贯不够、执行也有偏差。应进一步加强宣传贯彻工作,同时随着电力业的发展,相关法律也应随之完善和配套。对此,电监会有责任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和电力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法规体系,使法规更有力地为电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有了相关法规,还须要加大监管效力,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4)电力安全生产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宣传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相辅相成,电力生产的安全进行离不开安全文化基础。关注电力安全的隐患、研究电力安全工作现状、研究设计安全生产措施等,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使安全文化融合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安全文化氛围。做好细节管理,严格要求每项工作,以安全第一为原则,不断提升安全预防效果及治理水平。对于潜在风险及时了解与分析,最大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安全投入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安全文化建设,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

电解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故;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16001

1电解铝厂的特点

电解铝厂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以及以氟化氢为主的气-固氟化物等,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造成全球变暖,氟化物能够对臭氧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氟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可导致死亡。电解铝厂有很多易燃易爆物,存在着易爆炸的安全隐患,电解铝厂存在着强磁场、高分贝噪音,易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电解铝厂的设备多、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面广,如不能规范正确的操作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2电解铝厂的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2.1漏炉事故

电解槽漏炉事故是铝行业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之一,主要发生在焙烧结束和生产启动过程中,或是生产一段时间以及电解槽的使用时间过长,一般在电解槽的侧部钢板和阴极钢棒口处,在漏炉事故发生时或者即将发生时,能够妥善的处理,可以防止电解质的过多外漏,可减小事故的损失,如果处理不得当,或没有专业人士及时处理,则会在电解质熔化槽壳外漏时,冲断阴极母线造成系列停产等恶性事故。

2.2母线打火事故

母线打火事故主要发生在焙烧结束时,在焙烧启动和恢复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正确操作,或者电解槽的电流分布不均匀,造成电流的过于集中,导致阳极导杆或阴极母线断裂。发生此事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较大,导致企业停电,停止生产,此事故发生的突然,并没有时间抢救处理,只有事故后修复。

2.3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

电压过高,处理不当,也有的是槽控箱失灵,电压升高,降阳极不顺利,槽电压急剧升高,引起短路,迫使系统停电。

2.4计算机控制按钮粘连事故

电解槽槽控机使用时间过长以及长时间没有检修,按钮粘连造成电解槽提升机不停的工作,导致阳极放炮事故或者压槽事故而造成停电。

3电解铝厂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事故预案

防范于未然,厂内所有设备定期检修,把所有电解铝厂易发生的事故总结,制定一定的防范措施,总结工作经验,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做好预防措施,做出事故预想,针对预想进行完善预案,或者进行事故模拟操作和演练,在操作和演练中发现和完善事故预案,切切实实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损失。

3.2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

有可能发生或经常发生的事故和自然灾害,为了确保能够快速、准确的采取急救措施,尽量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以及员工的伤亡率,企业应事先制定好应急措施,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才能妥善解决,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损失,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电解铝企业是高危险的企业,存在着有迹可循的安全隐患,只要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研究,做好事故应对措施,制定一套防患方案和制度,做到有备无患。

3.3提高员工责任感

增加每个员工的责任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可在生产车间设立一个监督牌,把每次的检修工作,和一些不规范操作行为,悬挂在监督牌上,曝光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措施。建立检修施工现场看板,采用全员列队、集中讲解、看板提示、安全宣誓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的风险能力和控制能力,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从源头杜绝违章操作。

3.4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加强对员工的有关知识培训,可定期举行学习小组,讲解电解铝的安全生产措施,对新进场的工人和其他转岗的工人,都要做到充分掌握了解员工的情况,然后给他们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一定要达到要求后才能上岗,严格避免走过场,关系户,电工、起重工、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要持证才能上岗。

3.5建立事故预警机制

电解铝厂在发生事故较多的地方,或易发生事故的车间等,要安装事故报警器,或安装好事故应急设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报警或救急,确保车间的安全生产,企业应定期举行事故演练,如防漏炉事故演习、电解车间与供电车间事故联动演习,突发停电事故演习等;演练完成后,都要做总结,对员工的应急反应做出评估和总结,及时更正错误的操作。

4结束语

电解铝行业是不断连续生产的,生产操作必须连续,因此应避免一些重大生产事故尽量避开夜间操作,如电解槽启动。根据最近数据统计,大多数事故都发生于夜间,夜间作业人员精力、体力,包括光线都不如白天,应加强夜间监管人员,加强对操作人员有关违规操作及时制止,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电解吕厂的事故损失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做好事故预想和防范措施是保证电解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嘉文.浅析铝厂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

第4篇

关键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1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操作不规范,引发安全问题

为了达到维修方便、实用性强的目的,农村配变电所位置的选取不够合理、恰当,相关的设计规范根本没有写入“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个规定。设计人员不仅没有把当下的工作做到位,而且没有把以后的工作考虑全面,缺乏长远的目光,只顾着安装时的方便快捷随意选取位置,甚至使安装程序本末倒置,这就造就了以后维修时的麻烦,引发安全问题。

1.2 农村电网发展总体滞后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例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电的使用量,低电压现象时有发生。市里的经济程度足够发达,但是乡级、村里的电网建设所需的资金支持明显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电网发展的主要瓶颈所在,而且农村的电网出现问题的频率较高,所需的维护、维修费用明显增加,这些都是农村电网顺利发展和正常运行的限制性因素。此外,农村有一定数目的配电变压器耗能太高,电能浪费严重,供电能力远远达不到农村的需求,而且通信网络的全光纤覆盖程度低,实现全覆盖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实现电网智能化、自动化的基础有待加固。

1.3 信息化实用水平有待提升

农村的人民有很多缺乏足够高的知识水平,科学文化修养也不够高,有的农电员工亦是如此,农电员工对信息化接触不多,未能认清信息化在电网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电网数据的录入与输出、变电器的自动调节、电费的系统计算、电力的无人监控无法彻底有效的与信息化挂钩,管理流程得不到系统优化。只能依靠原始的人力对电网进行调节与控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增加,管理效率也不够高,还存在泄露电网基础信息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农村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1.4 农电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农村电网的运行机制通常采用直管、股份制、代管并存的方式,这样一来,无疑就限制了电网公司的投资和融资渠道,限制了地方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公司也无法向着更大的规模和实力进军。就目前来说,农电生产系统存在着繁杂、冗长、资源得不到系统优化、管理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权力交叉等问题,所以,农村电网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2加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完善培训机制、监督机制

(1)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而且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因而电力系统员工被要求顺应其发展,通过参加培训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即专业素质和技能,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针对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高层领导应该不惜花费高额的资金聘请专业知识雄厚的专家或教授来对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此外,管理人员不能坐等培训,需要主动去接受技能的提升,与同行业的其他人开展讨论和交流,主动参加补习班,从以上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一定可以提高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加大对违反规定章程、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等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督查的对象明确与正确,确保督查的强度够大,着实把监督体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督查对象要从每一个电网管理人员入手,对各级人员进行深入有效地管理,使他们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培养他们安全管理与遵规守纪的习惯。

2.2 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确保电网安全

(1)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电网分析与研究,对单位的负荷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电网的运作呈现超负荷的状态,立即上报给相关部门,立即做出应对方案,并予以迅速、有效的解决,把一切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和故障整理好,以便于迅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灭各种安全隐患于摇篮当中。加强省级和市级在电网调度方面的配合与协作,以期通过配合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深化应用业务信息系统。要想对电网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好地理信息系统的便利性,地理信息系统对电网数据的收集与保存都保持在较高的精准性,误差较小,此外,不能忽略了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它是电网生产管理系统遵循的重要依据,最后就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依靠提高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电子化来提高农村电网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管理效率。

2.3 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电建安全

一是加强基建安全管理。 基建安全管理首先强调安全方案的提前制定,施工的安全目标应该得到明确的体现和落实,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予以标注,使得管理人员有一个思想上的准备,此外还要保证生产投入的安全性。二是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 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所以,对电力系统的维修与维护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而安全维修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依据就是运行设施上的标志,一般都会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起着警示作用。维修工具一定要专业,质量一定到达到规定的标准,维修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全面、到位,防护品的安全性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最终实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规范施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三是狠抓现场安全。 坚决落实目标责任制,对违反安全施工原则的行为,一定不能有任何宽容,要进行资金上的惩罚,并进行通报批评,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强制性敦促安全管理工作,从电力设备、维修工具、电力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很抓现场安全稽查,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电建安全。

2.4 加强农电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一是加强基层班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在电网运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线损管理、电压无功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和应急服务管理。 对非直供直管县级供电企业的人员、资产、负债、历史遗留问题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如果地方政府予以支持和赞同,并且不超出国家的规定,就可以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加快完成部分县级供电企业直管改制的速度和效率。

第5篇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施工三要素

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是第一位。所谓施工安全的“三要素”便是一看、二想、三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施工前的现场勘察、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想、班组人员的任务分配。要加强配网施工现场安全,不单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工作前的危险点预想工作及各种准备工作,在开工前“三交一明确”中要让每个工作班成员都清楚当天各自的工作任务、危险点、现场电气装置、及重要的技术措施。施工前预先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是加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从这三方面内容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看”即施工前的现场勘察

在配网工程施工中,施工前的现场勘查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当配网一周停电检修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下发后开始执行,生产班组负责人依据公布的周停电检修计划安排相关人员会同设备运行管理单位人员一同到现场进行勘查,勘查人员通过对现场装置情况、电气接线方式、交通道路、各类交跨、周围工作环境等的了解,填写勘察单。通过勘察单及现场勘察所掌握的信息,工作负责人可初步制定施工当天应设置的安全措施,材料、工器具的堆放点,工程车辆的行走路线,施工方案等内容。

施工前的现场勘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和设备运行单位人员缺一不可。原因是施工单位着重的是施工方案的确定,即人员配置及施工技术措施,如现场勘查不到位,容易出现施工人员力量不足,起吊车辆无法到达指定施工位置等情况,从而就无法保证当天的施工进度,也会影响施工工艺,甚至会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设备运行单位则着重的是现场的安全措施、网架的联络情况,如现场勘查不到位,容易出现停电范围较大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等情况,从而会给施工当天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只有施工前的现场勘查到位了,制定了较好的“三措一案”,才能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安全性。

二、“想”即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想

要控制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一方面要做好现场各类安全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危险点预想和分析。现场各类安全措施应按工作票安全措施内容认真设置,不得漏点、漏项操作。各类安全措施是否齐全主要取决于工作前的危险点预想和分析,危险点预想和分析不但是工作负责人的事,也是每个工作班成员的事。

作为工作负责人要想做好危险点预想和分析,就得对这个施工工作进行全面模拟实施,也就是按工序流程,在脑海中排练一边,逐一梳理出技术难点、交通安全隐患、人员搭配等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认真分析每个危险点,补充防范措施。

作为班组成员同样要做好危险点预想和分析,其主要侧重于自己工作任务范围内的危险点预想和分析,需考虑在自己技术能力内完成工作任务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临近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是否对自己产生伤害等。

只要充分做好工作前的危险点预想和分析,做好现场各项安全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分配”即班组人员的任务分配

要保证施工现场生产安全,除做好施工前的现场勘查工作和危险点分析及预想外,工作任务的分配也至关重要。作为工作负责人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还要熟悉所有工作班成员的业务能力及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做到量才适用,将工作任务合理的分配到班组每个人员身上。对于一个工作点需多个人协作的工作,要分配给经常一起协作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工艺要求较高的点位,切忌搭配新人,以避免配合不默契或性格不合而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工艺,甚至出现安全意外。合理的分工能促进施工进度,也能提升班组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能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第6篇

一、目前电力企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生产者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也出台了大量约束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等。但基层从业人员仍然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性违章违纪等不安全因素的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系统和电力运行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够。主要是缺乏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造成在工作中习惯性违章,凭着侥幸的心理去处理故障和设备缺陷,对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不够彻底,不够认真,没有从事故本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及时总结和吸取教训。

2、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学习不够深入。主要是各班组学习安全文件、安全条例等形如流水作业,对于每年的安全规程考试多偏重于形式化。其次是班组安全活动和培训内容的有关记录,没有具体的落实和执行,仅仅是为了上级部门检查而写记录,结果是习惯性违章在现场中仍然是屡禁不止。

3、企业的生产安全教育部门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做得不具体,缺乏长期有效的教育计划。对生产技术、一般安全技术的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的训练缺乏针对性。一些企业的安全教育基本是以文件等形式命令所属部门组织统一学习,而并没有针对所在班组的工作性质、危险地点和设备安全防护制订教育计划。

4、企业生产安全教育管理机构对安全教育的施教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如企业、车间、班组的“三级教育”、特种工作的“特殊工种教育”及企业全体员工“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缺乏巩固员工安全意识的多样化教育方式。

二、电力企业安全教育的策略

所有事物在被破坏的前期都有个预防的措施,那么这个预防措施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种可控制的安全策略,用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提高安全教育管理者责任心以及管理能力,从而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那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和隐患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并运用这些策略防止安全漏洞,加深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1、建立安全教育的操作系统

只有建立了与企业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操作系统,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才能够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运行,制订出安全教育目标加以具体计划实施,根据不同部门不同班组的特点落实计划,并在安全机构管理人员的检查督促下,定期对教育计划进行考察和评估,然后反馈给各部门,要求制订出整改计划,加以落实执行,再依据安全教育的操作系统实行再循环的安全教育。

2、安全教育的对象

在从业人员方面,策略应该清楚地规定员工可以利用现有的企业有关法律法规、行业安全规程和企业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去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不好?在安全教育机构方面,策略应该规定企业的安全教育机构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如何计划,如何落实,如何做好安全教育的监督和相关培训工作。

3、安全策略的内容

(1)安全教育是以安全生产为目的,按照一定要求对职工思想和行为施以影响的有计划活动。从施教内容上讲,安全教育包含着以安全为主题的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操作标准、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就施教形式而言,它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2)对于从业人员而言必须要学会运用安全知识,熟悉岗位安全操作知识,从而知道哪些安全知识和安全措施是他们在日常作业中频繁应用的。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作业中正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3)使用从上至下、从横向到纵向的原则:首先是企业对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管理:规定企业配足一支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坚持原则的安全管理队伍,带领车间班组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安全措施和计划,加以落实和检查。其次是车间、班组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规定安全教育管理员如何监督某些对安全意识不强的班组和从业人员,加以重新教育和培训。

要使安全教育策略的实现就要求安全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达到以下几点:

①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判断出危险源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还要掌握有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掌握保护知识。

②熟悉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从业人员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参加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便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熟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

第7篇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安全管理制度能否执行到位,安全工作举措能否推开,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为官一任,就要保一方平安”。各级领导要把安全工作当作重点工作,首先是提高认识,在认识上一定要“小题大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注重细节,要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上,不给安全工作中的“小事”以生存的土壤。二是对安全工作要投入足够的精力,要保持务实的作风,要形成真抓实干的安全管理作风,不能做“甩手掌柜”,要亲自坐阵抓安全,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批阅安全生产文件、主持安全生产会议,组织布置重大安全活动,及时解决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领导不能“挂虚名”,要亲自出征,对重要安全检查、重大安全隐患处理要亲自参加组织,要做到靠前指挥,亲临现场,责任到位。

二、落实安全责任制是保证。

安全责任制关键要落实到位,落实到电力生产建设中,落实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安全管理要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人。核心在主要负责人。公司系统各级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各分管副职、各部门、各岗位的领导,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承担安全责任。只有各级领导的工作到位,职工才能尽职尽责;只有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安全才有保证。每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和落实自上而下的安全责任体系,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安全和企业安全。要进一步健全科学规范的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实行重奖重罚。要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强化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要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倾向,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一线。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抓安全,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是核心。

现场安全管理关键是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据统计,90%以上事故发生在生产作业现场,70%以上事故是由于职工违章作业和思想麻痹所造成的。抓安全只有把目光盯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才是最有效的安全可控手段,要以习惯性违章为突破口,强化职工的安全行为。每项工程开工前,各级安全负责人要做到对职工状态心中有数,对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每项工作进行危险点分析、审核安全措施等。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卡,使每个作业环节都尽可能合理、科学,杜绝现场“三违”行为的发生。要以强化现场管理为核心,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重心下移,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四、加强软硬件建设是根本

加强软硬件建设关键要舍得投资。所谓软件主要指人,文化素质低的群体,一般是事故多发的高危群体。因此,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首先要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技能为内容,对职工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以达到培训效果。二是坚持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把企业的安全形势、安全管理措施、上级的安全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传达贯彻到职工中,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三是领导及管理人员要多深入一线参加安全学习,营造学安全抓安全的氛围,提高职工安全学习的主动性,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境界。

硬件主要指物,从最基础的劳保用品开始,安全帽、工作服、绝缘鞋、安全带、脚扣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工器具,一定要保证质量合格、按规定保管、定期进行检测试验,确保合格。对老化、失修、淘汰的设备,及时消缺或更新、改造,使生产的硬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各种安全标识齐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五、安全工作的主阵地是班组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由于基层班组是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多发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班组的安全工作,把加强班组安全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要狠抓班组的反习惯性违章工作,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及易发生习惯性违章的环节,认真统计分析班组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实施细则,让职工进行学习讨论。其次,要严格执行“两票”制度,落实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认真做好现场作业危险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和预控工作。同时,要把未遂当已遂对待,对班组中出现的未遂和异常,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组织分析并吸取教训,制订防范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完成整改措施。

六、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根本出路

安全工作关键在人,理念又决定着人的行为。通过对电力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我们感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许多电力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为此,构建安全文化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提上议事日程。实践也证明,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

二、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我们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比较规范,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存在习惯性违章、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法律、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

习惯性违章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几乎每起事故都有习惯性违章的因素,究其原因是职工素质较差,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一旦发生事故,后悔莫及。等事故处理好以后,另外事故中又会重演上述情形,可谓习惯性违章相当顽固,必须认真分析,长期对策,方可见效。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缺乏法律也同样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国家电力法几经周折至今百唤不出,给电力部门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外来破坏事故,处理中缺乏法律依据,都是以罚代法,威慑力不够,屡处屡犯已是家常便饭,对电力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个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怎能没有法律保障呢!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三、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管理

首先,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党政工相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相结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对电力安全生产大开绿灯,使电力安全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环节,均要严格规范,以电力安全为主线,明确安全职责,做到未雨绸缪,安全生产就会有坚强可靠的基础,收到安全无事故的效果。再次,全系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部门尤为重要。发供用当中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在安全制度的可靠保证下,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在生产工作中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围,调动员工重视和改进安全的自觉行动,使全体员工在“安全第一”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通过上述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找出安全生产对策,提出安全生产探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电力安全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地综合管理,方能取得最好安全效果,才能上台阶、上水平。

参考文献:

[1] 夏卫华,卢丽刚. 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J]. 江西能源, 2005,(04).

[2] 凌华,吴庆华. 电力安全管理的四个误区[J]. 农电管理, 2006,(05).

第9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管理

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抓好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动态评价,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对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管理要从各个方位、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体系。确认行政负责制,明确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供电体系的安全生产计划及目标,一步步把供电线路和设备进行划分,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层层分配安全负责制,并落实到个人。并推行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负责制,追究各级安全负责人对发生的及未遂事故的责任。除此之外,各级安全负责人要做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事故的通报汇总工作,对事故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和教训,组织供电系统的全体员工认真进行安全工作学习,举一反三,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加强各级单位的安全保障意识,坚决坚持“安全生产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尤其是供电系统的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理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尽职尽责始终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生产工作要始终抱有忧患意识,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先做好预防措施,善于发现问题,判断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在不断的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中杜绝各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网络,将供电系统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好安全责任人的管辖范围,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分析危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宣传供电系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性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漏洞,进行及时补救,保证供电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电力设备、电网等的安全。只有不断加强各级单位的安全保障意识,处理好内外因素,方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保障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农电工作面向城镇和广大农村,始终面临着倒杆、触电、高空坠落等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农电安全。

笔者认为,要确保农电安全生产,就必须在安全生产领域形成“六个必须到位”筑牢“六道安全防线”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长周期安全生产。

一是上级安全指示精神必须落实到位,筑牢机制防线。及时组织全员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指示精神,针对行业事故通报对照自身岗位组织职工进行讨论、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细化、强化安全工作的重点落实,确保机制、组织、管控全面到位,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在控、可控、能控。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安全履职到位,筑牢责任防线。各级管理人员是承上启下,确保政令畅通和上级指示落实的具体承办人、督办人,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当前工作重点,树立“工作到位,风险就能避免”、“制止违章就是为他人着想”的理念,提高警惕,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技术措施、反事故措施,确保安全履职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做实各项工作。

三是工作票签发人必须现场勘察到位,筑牢把关防线。从把好签出的每一张工作票这道关口入手,工作票签发人在签字之前必须提前到工作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班成员、任务、交叉跨越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不跳项、不漏项,认真仔细,首先从每一张工作票的签字上把好安全“第一关”。

四是工作负责人、许可人、监护人必须责任到位,筑牢现场防线。工作负责人、许可人、监护人是确保每个现场作业安全的关键人物,不但要对工作班成员的实际状况掌握清楚,而且还要对当日当班工作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工作许可人要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意识就是负责任的体现,保证安全措施的正确、到位、完备、规范。具体到每个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工作区域是否有明显断开点并进行验电、是否有其它线路搭接、T接情况、是否有人员思想和身体状态不佳情况,落实好每个生产现场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工作开始后,要认真进行监护,切忌麻痹大意,放松监护,开小差或擅自离开工作现场,杜绝现场安全监护“开天窗”,确保每个现场都是标准化作业现场。

五是工作班成员履职到位,筑牢“三不伤害”防线。每个工作班成员是具体工作的具体落实人员,每一个工作细节事关安全、质量和进度,要坚持做到细心、用心、专心,班员和班员要做到协调配合一致,工作前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对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坚持做到“五不开工”。既使工作进行中间,一旦发现有与安全规定不符、与现场安全作业要求条件不符等异常,也有权立即停工并逐级上报,确保每个成员都“安全地工作、工作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