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

时间:2023-12-19 10:29:45

导语: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

第1篇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延伸到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传统媒体为了生存,也在突破原有边界与新媒体融合。无论哪种形式的媒介融合,都会对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播放及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媒介融合能够促进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融合能够促使媒介之间相互借鉴与利用,以至于提高效率;媒介融合对采写编等有影响。因此,未来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应该是“全能型人才”,不仅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要能拍摄、会编辑、能播报、会评论,不仅要把握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素养发生了变化,那么对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课堂讲授、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必须进行调整,以下主要探讨传播学的教学理念问题。

目前传播学教学的现状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它能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传播技巧,在实践中自主运用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为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适应自己的职业,高效率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但是传播学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和学习难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首先,它的理论抽象而且多,新理论层出不穷;其次,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比如,传播学中有着“梦呓”“司芬克斯之谜”之称的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等观点,对媒介的现实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让人惊叹而又印象深刻,但也就仅此而已,与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再有,传播学交叉性、兼容性强。教与学都需要涉猎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最后,它的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以上这些使得教师教学呈现理论化、形式化和学术化现象,不仅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反而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因而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教学既有了新的难度,更有了好的条件,于是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它的教学理念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学教学理念

1.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传播学交叉性、兼容性非常强,媒介融合趋势也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宽泛而深厚的知识结构,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因此,担任传播学教学的教师,还有学习的学生,学习意识要强,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通常是一个专业的知识领域,而步入社会后接触的是广博的社会,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学校学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工作后有可能负责的是财经、法制、文化、娱乐等新闻版块,这就要求既要有新闻传播采写编能力,又要精通经济、法律、文学等知识。但是,学校无法预测学生将来对口的工作是什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就无法兼顾这个需求,也没办法对个人进行对口的培养。再有,到了媒体,面对海量信息,还应有筛选、鉴别、过滤信息的能力。要想新闻传播类毕业的学生能穿梭在不同媒体间、新媒体间、媒体与非媒体之间,跨媒体跨行业生存的能力不可或缺,单一知识储备是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及职业要求的。因此,传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课程专业理论与知识,更应该培育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来能行走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学习间必须要实现平衡,做到既“点上精”,又“面上博”。

2.利用虚拟沟通工具,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现代社会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新闻传播行业更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需要有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沟通协调能力应是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应当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存在困难:一个是教育环境的限制,长期以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环境使学生过分专注于学习,忽略了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是媒介环境的负面影响,学生生活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伴随着网络和电视成长起来,这既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又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笔者对大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近八成以上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短信、QQ、E-MAIL、MSM等虚拟沟通工具与人交往,而与同学、父母等实际沟通时间越来越少。传播学中也有研究显示,现代人满足于虚拟的社会互动而减少了现实的社会互动。如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指出“电视人”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进行,这种封闭、缺乏现实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传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传播的学问,探讨的是人类交流本质与规律的学科,随着媒介日益丰富,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媒介间实现融合趋势,要求传播学教学时,既要教会学生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协调,还应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各种各样的新工具包括虚拟工具进行沟通协调。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将虚拟沟通作为正常手段加以使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利用虚拟沟通工具,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利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新闻传播行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行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传播学教学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主,单向性、理论性较强,在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方面总是差强人意。其实传播学教学可参照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是模拟学习。如组织学生阅读报纸、观看电视和浏览网站,广泛接触信息,去理解和揣摩课堂所学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技巧。二是校内实习。可以借鉴通过自办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将传播课堂、传播实践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两不误。教师除利用传统案例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方法外,还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校内的媒体,形成“边学边练”“现学现卖”的教学模式。三是校外锻炼。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校外媒体进行实习、见习,将课堂上所学理论与业务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传播学通过课堂课外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常处在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角色当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面对各种压力、困苦,甚至是挫折失败的抗压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游刃有余。一个成功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定是一个经历过长时间努力,面对过巨大压力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学校教育,从每门课教学做起。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伴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加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新闻传播观念,又有全面而深厚的知识结构,更要有熟练使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和新闻采写编的能力。媒体间的整合,传媒内部的调整,媒体创意产业发生的变化,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没有创新的精神,是不可能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既具有新闻传播能力的人,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素质综合的人,既是一个普通工作者,更是一个跨媒介和行业平台的独立策划者和管理者。

第2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影视、公关、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2、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房地产;

5、广告;

6、教育/培训/院校;

7、金融/投资/证券;

8、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文案策划、储备店长、投资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文案策划;

2、储备店长;

3、投资经理;

4、注册监理工程师;

5、测量工程师;

6、电气工程师;

7、高级项目经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方向(专业硕士)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公共管理(学科代码:125200)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

(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5520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新闻学

新闻学(学科代码:050301)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学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

传播学

传播学(学科代码:050302)是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培养目标

第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课上课下”深度融合

(一)以行业前沿动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过去“填鸭式”的单向性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对其进行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在强调知识建构自主性的同时,注重构建建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即师生之间形成双向、交往、理解的关系。因此,增强教与学的粘合、互动与理解,充分引导、挖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是学生实践创新的源泉。新闻传播学院建立学生学理论研究会,开设了“荟文有约”“荟文讲坛”等主题活动,邀请学界、业界一线人员做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拓宽专业视野,进而对自我有一个全新的审视,对行业和职业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并根据行业及职业需求进行自我学习的调整,从而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此外,学院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学生学理论课题立项,项目期间均有科研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近五年,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均有学生申报成功。

(二)第二课堂:做“专业”的志愿服务

新闻传播实务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视实践操作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开辟专业时间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十分必要。

结合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精神培养,新闻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定期组织学生走进清滨小学开展别具特色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播音发声、新闻写作等专业知识,对小学生进行口才、写作等方面的训练。不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建立了与该小学的长期志愿服务,培养了学生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该项目还连续两年成功申报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工程星光行动项目。除了志愿活动“专业”化外,学院学生通过考核进入校史馆担当解说员或者进入校有线广播台担任记者、主持人,既锻炼了自身的新闻采访能力、增强了播音主持技巧、提升了仪容仪表等,还培养了学生爱岗爱校的服务意识,将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正能量传递下去。

二、以专业为依托,打造品牌学生活动

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了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优质学生活动平台,新闻传播学院坚持以专业为依托,创新学生活动形式,打造与专业相适应的品牌学生活动。

(一)广告学――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

2002年创办的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是东北三省高校创办最早的广告节。它最初只是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凭借对专业的热爱而举办的,而这一办就是14年。每年一届的广告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或团队创意的平台,在学院的支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热情参与下,其影响已从黑龙江大学扩展到省内各主要高校,其独特的创意和文化也吸引了世界顶级广告公司的目光,让拥有激情的“创意先锋”们得到业界的认可。

现如今,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已经成为了包含启动仪式、策略单宣讲会、广告创意大赛、饕餮之夜、专场招聘会、学术讲座、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多个环节的品牌活动,为广告学专业学生及爱广告、有创意、想表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了解行业的良好平台。

(二)广播电视编导――朗诵节/青春诗会/微电影展映会

为了扩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外延,提升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学院近年来打造了多个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活动――2013年的户外朗诵、2014年的朗诵大赛、2015年的“五四”青春诗会和已经连续举办4年的微电影展映会。

朗诵大赛和户外朗诵成为学生走出课堂实践的新舞台。朗诵节期间,以系主任、专业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专业教师结合电视节目主持、文体播音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并邀请黑龙江人民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与专业教师共同担任评委。户外朗诵这种自由、无拘束的新型竞赛形式,使学生以更加轻松的状态进行表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更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搭建了平台。

微电影展映会作为专业课《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的考核环节,也成为了每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所期待的一次机会。在微电影展映会上,学生分组拍摄的微电影将面向全体专业师生展播。而这些微电影全部都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行完成后期制作的。通过微电影展映会的形式,学生锻炼了自己的策划、统筹、编剧、拍摄、剪辑和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也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有了更好的落脚点。

(三)传播学――网络新媒体平台

新闻传播学院现拥有拉片室、录音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演播厅,学生坚持内容为王,借助新技术,利用专业平台,将所学、所想付诸实践,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最大程度的结合。

学院借助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以及传播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的培养侧重,创办黑龙江省高校首个以学院为单位的微信公众平台――黑大新传播学院。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突出体现学院特色的新媒体、校友、映像、学院微电影团队等特色板块构成,及时更新学院学生会、青协、理研学生组织、创业团队的动态。此外,在研究生实践教学层面,学院组建硕导团队,由青年硕士生导师带领研究生团队创办了“黑大新闻传播研究”,传递学界动态、学院教师、研究生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坛信息等;广告文化创意节组委会也创建了“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日常更新广告行业前沿,广告文化节期间推送活动重要信息等。这三个不同角度的微信平台,学院微信平台申请了创业教育学院的创新实验室课题立项。“黑大新闻传播学院”公众号已连续推送1 029期(截至2016年11月22日),3 500余人次关注量,单篇阅读量超2 000次(需要更新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正是专业课教学中的“内容为王”创作理念的真实体现,也是学生网络与新媒体理论与技术活学活用的实践成果。

(四)新闻学――主题摄影比赛/“老梁”新闻评论人才实验班

针对于新闻学专业新闻摄影的实践教学要求,学院已经连续3年举办了“我与图书馆合个影”主题摄影比赛,以赛促学,以学助赛。在“我与图书馆合个影”主题摄影比赛中,学生用镜头记录自己在图书馆学习、与图书馆“亲密接触”的精彩瞬间。这不仅有利于打造优良学风,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技术。

2014年,新闻传播学院92届毕业生,著名媒体评论人、出版人梁宏达(老梁)回到母校,为在校的学弟、学妹带来讲座的同时,还捐献了“老梁”新闻评论人才基金,设立“老梁优秀新闻人才培养基金”,以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为目标,以激励广大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勤奋学习为目的。学院也于2016年4月份完成了首期“老梁新闻评论班”学员的选拔工作并开始了专门学习。学院将充分发挥其在新闻评论学界和业界的优势对评论班学员进行重点培养,努力打造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有竞争力的传媒人才。

三、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校内校外联动共赢

(一)实习基地:建立订单式培养计划

实习基地是学生检验专业学习的练兵场,专业的实习平台不仅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而且对学生顺利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学院应积极建立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目前学院已经与国内排名前十的广告创意企业中的3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署实习基地的合同,每年选派学生去北京、上海实习,考核合格的可进入公司工作,提供专业的实习基地为专业优秀的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其中,2014年北京电通公司推出实习生项目“小鬼计划”,在全国高校选拔39名学生参加训练营,其中11名来自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被录取,占比近30%。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拓展就业新渠道

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第5篇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事业也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1997年以前,新闻学属于二级学科的范畴。但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就将新闻传播由二级学科调整到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也自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也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确认。以新闻传播为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突破了10万。20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也飞速发展。[1]

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我们为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着眼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尽管新闻传播事业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但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没有较大的优势。在人才市场中,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似乎出现了一种“供过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院校中平均每年有3.3万余新闻专业毕业生。但是,从全国范围内看,新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新闻传媒业需要的是具备人文知识、新闻编辑出版能力,且能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由于我国当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划分不够细,所以导致了大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无法适应新闻传媒业的需求。在人才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拿着一张成绩单和一大叠的证书,却无法从中脱颖而出。“就业难”也成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也逐渐增加。而要培养满足当前新闻传媒业需求的人才,我们决不能将传统的教育模式生搬硬造过来,而应该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理性的调整。

1、创新办学理念

自从我国加入WTO,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就愈发激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各传媒都开始面向世界,迎接来自全球的传媒挑战。新闻传播的竞争超过了国与国的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之前,我们应该正确理清办学的目标,确定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的不足之处,更新新闻课程内容,对教育方案进行发展创新。[2]

2、完善学科设置

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善新闻专业的学科设置。新闻传媒工作者每天处理的事情包罗万象,旁及天文、地理,因此,新闻传媒工作者应该是一名杂家,对文学、科学、农学、经济学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涉猎。在传统的新闻传媒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往往分得很清,编辑的管编辑,写稿的管写稿,印刷的管印刷,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但是在现在的新闻传媒工作中,则一定要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现代网络知识的结合。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新闻传播知识的课程,还要设置人文知识的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等。新闻传播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紧跟时代潮流,面对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给新闻传媒业带来勃勃生机。

3、重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最缺乏的一点就是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强调写作技巧、语言运用,却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的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摈弃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利用微博、博客、论坛等现有平台,踏出新闻传播的第一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一部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顺利踏入新闻传播业做准备。在鼓励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从经历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

4、注意市场动向

为了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关注市场的动向,换句话说,就是了解当今的新闻传播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了解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创新新闻传播的教育思路。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不能只埋头于手头上的资料,而应该着眼于世界,关注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应该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周期性,以变应变,走“活”新闻传播教育这盘棋。[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我们应该走好每一步棋,从办学理念、课程设计乃至社会需求各个方面入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方案做出理性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2008(5).

[2]邹华,封延之.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6).

第6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不能脱离学生的实践平台的建立,也离不开掌握和应用在媒体上的最新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闻媒体的技术革命,新闻媒体专业发生一些非常重大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如媒体,观众,受众细分,目标的本地化,信息网络和媒体的小型化。因此,实验中心的建设是适当的“四位一体”的有用人才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注意捕捉到的最前沿,掌握新闻与传播最新的通信手段[1]。

一、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的概况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不仅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而且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为学生的职业,就业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能力的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图,和走向一个新的、全面的水平,这与学生的愿望相结合,是追求积极的社会价值的发明和创业开创性的条件。

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现有的硬件资源整合,打造创新性实验项目:如杂志的生产和销售;报纸的生产和销售;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特别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脱口秀节目,电视连续剧生产(dv作品)、网页设计与制作(列设置,网络艺术,字体,上传信息,标题制作,图片制作,链接),节目策划的特别活动,宣传册设计);生产;教材编写;婚礼词的创作。写在具体的消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大型活动的学校,摄像,编辑,也有利于学校相关的功能,编辑报纸,杂志和大学精品课程,特别活动拍戏。

只有获得一般新闻和传播知识,学生不称职的“泛媒体环境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必须能够使用各种媒体技术。虽然大学专注于实践的特点,还特别注意建设实验室和培训的新闻与传播实践知识的能力,实践活动不能分本文由收集整理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雇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需要关注和认识的升华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单靠课堂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参与实验中心的实习活动[2]。

二、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中心实习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教学——教务——学工”三位一体的教学体制

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媒体实验实践教学的健康和有效的补充,投资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学术部门增加投资,非教学的学校工作人员,共青团,这些传统加入的力量,极大地拓展了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多年来,该中心已逐步建立教师开展所有媒体教学实验,参议院后续指导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学校的工作,共青团,全方位的考核管理实习学生的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系统。

(二)设计“基础——提高——研究”三组模块教学实验

中心为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分析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反映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的理论,实际操作的研究和创新的交叉融合之间的关系。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实验:将很快成为熟悉的现代传媒工具和操作技巧的基本性能。改善型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验平台[3]。

(三)综合专业能力实训

大二上学期结束的学期教学四个星期的全面训练,沟通的能力融合媒体操作的培训,让学生熟悉媒体运作的全过程,学生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后,全面锻炼。我校大部分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专业设计培训内容:

1.实验中心报业的运行。综合能力培训项目的基层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编辑部出版的报纸版面,通过一个周期的前两年学习专业知识的大门,了解整个运行过程中,综合运用报纸,学习主题规划,采访,写作,编辑,审查,摄影,广告和营销,团体,排版,校对,发行工作,最终打印出一份你的学校的报纸,或内容风格不同,其他成品报。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历采矿,写作,编辑,评估,照片磨练,开始了他的媒体管理,战略决策,得到一种成就感,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记者的艰辛经历和责任。

2.学校电视台的实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电视的操作的主要任务,学生制作的视频新闻节目的文件。学生们前期的选题策划,校园面试,编辑和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视频编辑室和电子工作室。这种培训模式,如果运作良好,可以成为正常的学生实习基地。我教了相关的专业机构,每月生产的校园新闻,一些电视节目,如人的采访,校园焦点。制作的节目在网站上播出,反响良好。学生的创作热情,该方案具有一定的水准[4]。

3.现场操作。该网站的作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一定量的信息的网站。网站的网站或者类似的学校,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单位的,也可以是官方网站。网站的设计必须包括一些文本信息,以及一些图片,视频和音频信息。该网站是因为到单位,企业建立趋势,网站动作是一个全面的培训内容是必要的,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结论

第7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第8篇

【关键词】 复合型传媒人才 浙江大学 “金三角”培养模式

在多媒体背景下,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和融合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复合型的特征。因而,如今传媒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人才。

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应对国际传媒挑战、以及传媒事业本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传媒业要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做好知识的准备工作,培养一批既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又才华过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与专业相关的边沿学科知识;既能写会说,又善于经营、发行、管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传媒事业的长久发展需要那些既懂新闻传媒专业,又熟悉有关国际规则、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专博统一、知行合一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传媒从业者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当前传媒人才的供需状况存在“供需不对路”的矛盾,即现在一般的新闻人才是供大于求,但是具有广博知识背景和能力的人才又是供不应求。在我国新闻界,既具备经济类、法律类、政治类、科技类等专业背景,又具有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能力;既懂采编,又懂经营、发行、广告的人,才是传媒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传媒专业知识,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并能在两门知识、两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传媒人才的主渠道之一,应当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自豪感担负起培养新形势下传媒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调整,需要建立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高效率的现代教学体系,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传媒人才,不仅要掌握传媒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等专业素质。

2006年6月,浙江大学原有的新闻传播学系与国际文化学系合并成立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传媒特质、国际视野”作为建院理念,立志于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和跨文化传播人才;产生创新的一流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强有力的咨政研究成果和媒体文化成果;建立与地方媒体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以及有效的汉语文化对外传播平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是体现浙江大学学科交叉特色、具有强劲发展前景的新型学院。学院面向当代社会需要,紧追学术前沿,立足学科交叉和会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构传媒科学与国际文化的新型研究平台、教育平台和传播平台,建设一支对传媒与社会文化具有深入研究力、影响力乃至领导力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对传媒与文化深具感受力与创造性的学生,力争使学院发展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院。

年轻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经过积极的探索,依托历史悠久且内涵深厚的学科功底,逐步形成了以跨学科背景、传媒特质和国际视野为三个支柱的独具特色的“金三角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在跨学科背景方面,首先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课程结构体系。学生的课程体系包含了校级平台的通识课程、院级平台的大类课程、系级平台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平台的个性课程,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和我院学科交叉的办学特色。其次,学院拥有的老师所从事的研究和讲授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新闻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跨文化传播学、传播政治学和传播社会学等等,在学院内部积极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此外,学院教师还积极进行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探索,除了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之外,还有开放星期五、人文社科读书沙龙、“阅读复兴计划”交流活动等,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在传媒特质的切实贯彻和把握上,除了课堂上的传媒理论教授,最为重要的就是实践方面的培养。不仅各个专业均有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了校内外的具体安排,以及短学期实习和长学期实习的层级推进。同时对于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另外,根据专业培养的特点,学院通过校友资源、与企业合作研究、输送毕业生等渠道,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媒体和企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实时的联系与动向统一。围绕校内外的实习内容,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内举办各式各样与之相关的系列活动,既避免了直接接触社会的功利性,也不失于传媒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如校园记者节活动,院衫院徽设计大赛,创办传媒特稿培训中心,举办传媒文化节等等。这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且其中部分成果还获得了国内外传媒设计类比赛的奖项,成效显著。

第9篇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学制

考试科目

复试及加试科目

003人文学院 0535-6902001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01中国民族关系史

02中国东北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

03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04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史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3中国通史

④823历史文选

复试:中国古代史

加试: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01中国古典文献学

02中国古代文学

0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4中国文学史

④824文学理论与古代汉语

01复试:中国古典文献学;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

02复试:中国文学史;加试: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

03复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

055200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01 新闻实务

02 媒介运营

03 视觉传播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笔试: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

面试: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加试:新闻传播史论(含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史)  

新闻基础业务(含新闻采写、新闻编辑)

0601L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文明研究

02胶东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5考古学专业基础 

④--无

复试:考古学专业综合

加试:古代汉语、历史文献学 

060200中国史

01中国古代学术史

02中国古代文明史

03中国古代民族史

04中国古代文化史

三年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726中国史基础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