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1:19:52
导语: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重“点”轻“面”。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固然应试点先行、谨慎推进,但是,在目前试点村中,多是基础较好、规模较小、易见成效的村庄。这些村虽然可以先行建设新农村,以示范点的实际成效激励农民,但建设新农村的范围是指整个农村,不是某部分农村,尤其在一些地方,所谓的“新村工程”标准高、设施齐,需要的投资大,已经不是农民的新农村建设,而演变成为政府的新村庄建设,这样一味倾力打造“盆景”,忽视了农村整体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指导,在“点”上越位,在“面”上缺位,就有违试点示范的初衷,增大了将来在“面”上推广的难度,甚至有人为拉大农村差距之虞。
重“体”轻“用”。新农村建设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因各地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不一,制定规划既要有各自的总体时间部署,还要有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要求。而在部分地方,当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政府的新村庄建设时,农民的真实需要往往被束之高阁,相反,政府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过多过细,从规划的制定到方案的设计,均一味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要求上规模、上档次,高标准、高规格,至于农民需要不需要、何时才需要,该由农民自己建设还是该由政府提供,并没有区别对待、分类实施。以此建设的新农村,只能是只有新村庄,没有新农村,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实在。
重“建”轻“改”。即偏重大建快上,忽视改造传统农业。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抓好生产发展。生产发展,首要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首要任务。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一味地将精力主要放在人畜饮水、生活用电、农村公路等农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方面,而在改变农业“靠天吃饭”上着力不够,对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更是远远不够,资金总量小,使用分散,且没有稳定的渠道,使得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缺乏强劲的推动力。
重“硬”轻“软”。新农村建设固然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彻底结束农民穷、农业落后、农村脏乱差的历史,但同时要十分重视“软件”建设。目前,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得到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轻视软公共产品供给,已成为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轻“管”,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缺乏管护费用和机制;在农村社会事务发展上,公共事务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治安形势较差,低俗演艺、赌博、迷信等在个别地区农村依然存在。
重“明”轻“暗”。在农业税全面取消之后,农民的显性负担没有了,国家还提供了多种补贴,但随着农用物资价格的持续上涨、高中及高等教育费用过快增长、医疗医药费用的迅速上涨,农民的隐性负担却呈现加重的趋势。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不仅要求“多予”、“少取”,更需要削减农民的隐性负担。
重“补”轻“活”。目前,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以及各项涉农补贴政策的不断到位,“少取”、“多予”已基本实现,“放活”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突出任务。中国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突破的,并迅速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为中国改革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在此之后,除了迅猛崛起但大多昙花一现的乡镇企业以及广泛推广但有待改进的村民自治外,在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农村改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寂寂无声。只有“放活”,着力营造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宽松氛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的探索实践,才能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不断进发,并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重“进度”轻“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并不只表现在村貌的改变,因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在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试点村,主要以村容村貌变化为标准,强调建设速度,急躁冒进,盲目提速或搞速度攀比,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示范村”,没有切实考虑到客观实际和现有条件,忽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试图逾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培训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虽然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但由于历史、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仍是在占大数,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在青壮年农民中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很少,总体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资源结构也不合理,而且农业人口是不断增加的,但土地却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再加上就业门路及渠道不多,所以在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如何对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面对问题
1.1 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人力资源存在巨大浪费
据统计,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每个要增加六七百万人农业人口,基本上有近两亿的人口是剩余劳动力,基本无事可做,因为土地的承包都是70a为1个周期的,现在正处在土地承包的中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守着有限的一点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劳动力具有时效性,过了青壮年,劳动能力会减退或消失,这些人力资源的闲置,迫使一部分转移到城市,给城市各方面都带来巨大压力。
1.2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农村的人力资源,由于受到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地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从事一些需要智力投入的产业,多数都集中以劳动力为主的劳务工作上,基本上都是在从事第一产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连一半都占不上,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十分的不合理,但却是客观的现实存在。
1.3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够,观念还很落后
农民才是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改变,新农村的建设首要的目标是改变农村的面貌,农村的面貌改变是由农民而决定的,不是修修路,盖盖房子,栽栽树就是新农村了,一些政府存在错误认识,没有树立人才的意识,没有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上升到一定高度,忽视对农村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没有意识到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1.4 农村人才外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
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多与土地面积的减少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迫使农村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大城市更具有吸引力,有知识有能力的才很难留在智力投入不多的第一产业上,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多数地方农村出现了老人守村,留守儿童和妇女驻村的局面,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农村更加需要有知识、会技能、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留在第一产业上,但目前的局面,无疑加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因素,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挥农村人口多的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用的贡献,主管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硬件、师资方面大力配合,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1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必须正确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动用各种力量,大力加强农村的教育事业,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2.2 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来培养新型农民,打造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打造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现代的教育技术,尽快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比如电脑、电视、网络、广播、投影仪等现代的设备的应用,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通过办培训班,上职业学校、农广校、夜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文化素质,掌握实用技术,提高操作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
2.3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流动和使用制度
对人才的流动建立合理的流动制度,使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同时也吸引一些外出打工积累一定经验和资金的人员返乡,这样能促进不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同时为回乡农民的发展提供空间。农民外出是一转移,农民回乡是第2次转移,第1次转移输出的是劳务,农村的人力资源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2次转移,带回来的是经验、信息、资金、技术,2次转移对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提高都有大大的提升,回乡后,带回来不仅仅是一些经验资金,还且带回来了城市文明,对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2.4 改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建筑;问题;对策
近年来,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象福建土楼、我们永康的后吴古建筑群。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出于对乡土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的认识:乡土建筑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尤其能够展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乡土建筑失去了这种活力,它的价值也将随之失去或降低。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保护乡土建筑对于地方旅游业发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如何协调这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己成为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1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面临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乡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了民族和地域的独特性,更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可以说,保护乡土建筑是我们应当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同时,对乡土建筑的保护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它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但是,理论上如此的重要和行的通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怎样的状况呢?笔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查时发现正是由于乡土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不是很到位,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1 乡土建筑文化内涵模糊
乡土建筑之所以要受到保护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以建筑的形式展示着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不仅仅要知道乡土建筑蕴含着文化价值,更要知道它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在乡土建筑保护中对薄弱环节之一。它直接造成了一下这种现状:忽视乡土建筑的珍贵;在保护乡土建筑的措施不具体、不明确;乡土建筑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2 村民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
乡土建筑文化内涵模糊直接导致了村民的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造成这种现状的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由于农村长期闭塞,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因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村民为了扩大接待能力而私自建现代建筑,新建房屋的形制、装饰与原来的建筑风貌格格不入,严重的破坏了古村落遗产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影响景观的审美功能。同时,新建筑的装饰部件多为批量模式生产,整齐划一,没有特色,粗制滥造,缺乏文化内涵,乡土建筑原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大大降低。
1.3 没有内涵的保护乡土建筑
正如前文再三强调的,乡土建筑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尤其能够展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乡土建筑失去了这种活力,它的价值也将随之失去或降低。而乡土建筑保护的现状却严重的忽视了乡土建筑所代表的文化、社会价值,即侯幼彬先生所提出的“软传统”,一味的保护乡土建筑的物态存在形式——表层结构。这种被不恰当的保护直接导致了乡土建筑成为没有生命的、孤立的房子,这种建筑也可以随时被复制和重建,乡土建筑中最为核心的东西却被遗忘。
2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所指出的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乡土建筑的切实措施:
2.1 明确乡土文化内涵,强化村民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
这一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政府需要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对于乡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而向广大村民宣传,让广大村民明确他们身边的乡土建筑到底代表着什么,让他们明白乡土建筑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增强村民的乡土建筑保护意识。同时,只有深入了解了乡土建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明白其民居形制以及民居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政府部门才能更具体、更明确地提出意见、制定方案、实施保护,达到下村乡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2 “软硬兼施”
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硬传统”和“软传统”。在侯幼彬先生那里,“所谓硬传统,是指建筑传统的表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物态化存在,是凝结在建筑载体上,通过建筑载体体现出来的建筑遗产的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式布局、木构架结构、大屋顶、须弥座、斗拱、彩画等等形式都属于硬传统。创门都是具体实在的、有形有色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是建筑遗产的‘硬件’集合。所谓软传统,指的是建筑传统的深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非物态化存在,是漂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的背后,透过建筑硬件遗产所反映的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哲学意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建筑观念、建筑思想、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它们是直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建筑遗产的‘软件’集合。”(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3.)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对于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继承当然也分为两个方面:软继承和硬继承。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一方面要保护乡土建筑本身,让它能够以原来的形态长久的延续。同时,我们更要保护、延续乡土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重视其文化价值,让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2.3 立足于完整性、真实性原则,坚持动态保护的方针
村落是一个完整的、最基本的居住单元,它的居住建筑、宗祠建筑、街巷以及它的自然环境等等都是村落视觉观构成的最主要要素,人的行为、耕种生活、节庆、婚丧、祭祀、交往等是村落生活气息构成的最主要要素,历史及文化是其底蕴,因此古村落保护规划首先是从保护它的整体环境及构成村落环境各个要素的外貌特征入手,进行整体保护,只有完整的保持现状,才有保护乡土建筑的价值。同时,满足村民的居住生活发展的需要是村落的首要功能。村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载体,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因而,保护方法不是迁出居民实施静态保护,而是以古村落为实体环境、以居民生活为主的社区环境。也就是说,在保护乡土建筑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保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保证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实行发展的动态的有机更新的保护。
2.4 建立保护规划制度
把乡土建筑的保护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去,依照国家颁布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乡土建筑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明确其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活动均按法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及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明确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将规划制度制定的更加实际和易于操作,在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中,可将其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操作阶段,做出有一定依据的规划预测。
参考文献
[1]郭汝,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乡土建筑保护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5期
[2]徐建光,楠溪江流域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建筑保护,小城镇建设,2007年第6期
关键词:新农村;快速城镇化;城乡统筹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itu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along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society,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operation,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phasis should be well land integratio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complementary linkag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tc, in order to deal with fast urbanization, resources shortage brought about by the huge challenges,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rural area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Rapid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和能源数量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能源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4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较快的提高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基本特征,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的发展空间也不可避免地向广大农村地区扩展,这一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矿产的大量开采、资源大量消耗和建设用地的大量扩张,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关系,是当前形势下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改善农村地区的物质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城乡互动的经济良性循环关系。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农村居民点整合,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
集约节约用地是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根本出路。在规划编制中必须始终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思想,引导土地利用走集约节约用地之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通过严格建设用地管理,统筹城乡用地布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盲目外延,整合城镇工矿用地,提高城镇用地比例,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协调“发展与保护,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砖瓦窑场复垦、土地开发等将补充一定数量耕地,不会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重点规划建设中心村,引导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聚,进行乡村合并与整合,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村庄整合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城边村庄并入城区(或镇驻地)
位于城区或镇区边缘的村庄并入到城镇生活区,共享城镇较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以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
2、基础较好村庄合并周边村庄做强中心村
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应采取鼓励发展的策略,适当合并周边的村庄,进行较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中心村。
3、基础较弱的村庄撤销并入周边村庄
发展条件较弱的村庄撤销并入城区、中心村或基层村。若干较弱村庄合并建成后作为基层村,应采取控制发展的策略,此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宜太高,建设以低层为主。
4、受自然灾害威胁村庄并入周边基础设施较好村庄
对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村庄,结合规划布局调整,并入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
5、特色村庄单独保留
单独保留特色村庄,包括历史文化保护村庄、风景旅游区内村庄等。
二、新农村建设站在区域角度,与城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存在天然的互补特性,在乡村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量大,消费者少,许多乡村地区还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乡村应加强与城市的区域协作,综合利用本地资源,借助城市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城乡生态系统的自律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城乡统筹方面,新农村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城市的协作关系。
1、留出足够的农业用地,一方面保证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隔离,维持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是依托乡村发展起来的,农村具有自然性、情趣性、传统性等基本特征,即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对其周围地区乡村的依赖性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新鲜蔬菜供应、休闲度假等方面,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这一过程同时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城乡相互服务的格局。乡村地区的农林用地作为区域生态隔离绿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构筑区域性的带状生态屏障,形成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城乡融合社会。
2、根据所处区域城镇职能和资源环境条件,安排产业用地,疏解城市功能。
乡村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安排一定的产业用地,如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配套工业,以及直接为城市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实现城乡空间上的相互渗透,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建设。
3、结合与城市的空间位置与产业发展,疏解一定的城市人口。
通过居住空间的合理安排,实现一定范围的城乡区域人口流动,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对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应严格保护
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环境承载力,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首先应对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如河湖湿地、水源涵养、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地区等,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范围,确定生态环境、水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保护要求,并制定空间管制的具体要求,指导农村地区非农性质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严禁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规划将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山区泥石流高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绿线控制范围、煤矿开采区、河流、水库、道路和农田林网控制范围等划入禁止建设地区。通过管制区的划分,限制盲目建设,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保留相对稳定的区域,体现建设与保护并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新农村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新农村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节约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在建设具有现代功能、体现本地特色、方便使用的农村新民居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提升环境品质与资源节约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要积极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优先选择利用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乡村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加,需采取有效措施,变废为宝,推动污水的再生利用和垃圾的资源化。
在污水处理方面,结合城乡一体化进程,离中心城镇较近的乡村,其污水可以输送至附近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余离中心城镇较远,相对独立的乡村,其污水应考虑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站等方式进行处理。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做深度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作为周边农田灌溉、河道景观、绿化、环卫、工业、冲洗用水等,减少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开采,形成良好的水环境。
在垃圾处理方面,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是无机物含量较少,人们的节俭意识较强,从源头上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积极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将极大改善乡村容貌和人居环境。村庄负责本区垃圾的分类、收集,指定专人定期清扫、收集垃圾,积极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对瓜果皮、菜叶、稻草、动物粪便等有机垃圾进行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定点集中堆放,采用回填路面等方式进行集中利用,对塑料、泡沫、废纸、玻璃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经分类利用后,可使垃圾减量80%,其余不能回收利用、不易降解的垃圾进行定点收集处理,将不可回收物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厂进行卫生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五、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积极探索解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走上符合中国国情、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应重点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处理好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城乡经济互补、生态敏感区的保护、环境卫生改善以及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城乡发展与社会公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把传统村庄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以城乡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塑造农村新风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3]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30(增刊):32-35.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空心村,回乡创业,公共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新农村建设成了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新农村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资。[i]但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村的基本面貌有了相当大改观之后,新农村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由于农村收入相对较低,留在农村没有出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建设中的新农村呈现出空心村的状态。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的,但建设中的新农村却没有农民,这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相悖,也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一、空心村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于“空心村”概念的界定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地理意义“空心村”。如李卫华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落。[ii]而张昭则认为:“空心村”就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iii]二是人文意义上的空心村。如张志胜就认为“空心村”是指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iv]陈旭堂、王舒则更为简单地将在“空心村”概括为“缺乏青壮劳动力的农村社区”论文格式范文。[v]
当前情况下,对于空心村的理解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出发:既要显示出其在地理上的状态,又要体现出其人文上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空心村主要是指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村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农村内部宅基地闲置或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不仅导致了新农村的“空心化”,更严重的后果便是与之而来的农村的衰落与贫穷。老人和小孩注定承担不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年青人的缺失,给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现状
为了客观地了解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2010年12月18日至2011年6月27日,我们先后多次对延庆县井庄镇老银庄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汇总访谈记录6篇;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96%;男女比例56:49,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对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评价
对新农村前景的看法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非常明显
4.80%
会让农村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18.10%
比较明显
31.50%
会对农村有些好处,但作用不会太大
42.90%
一般
26.70%
只是一场政治运动,不会有什么改观
25.70%
不太明显
26.70%
不清楚
13.30%
非常不明显
10.50%
1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Z,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
1.1.1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1.1.2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1.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 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必须先行试点,再全面稳步推进。通过对示范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当前存在政策、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要素。
1.3.1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有的政策存在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等因素,如以工补农怎么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
1.3.2是资金筹集难。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富裕程度较低,建设主体投资乏力。同时,县、镇两级由于财力所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
2改进对策
2.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2.2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2.3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等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2.4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5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受益于农国家将通过各类项目逐步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各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将各项目如期保质地在农村落实。对帮助农村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项目,应保证全面落实;对农业各种直接经济、物质补贴和奖励,应及时发给相关受益人;对各种保障利,应及时搞好申报审批,使农民享有公共财政福利。
2.6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投资方式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农民应当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成为现代建设的优秀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
3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保障水平
3.1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3.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池四改”(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圈、改厕),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3.3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年的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的村庄还没有通电,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到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年代共需支出元,年代需支出约元,到××年则需支出约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年招标采购总计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贫困;问题;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民心工程,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新农村建设牵涉到农村、农民、农业等各个方面,和千家万户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的周期相当长,资金投入的需求量也相当大,所以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实施长期建设,通过深入总结经验,不断加以推进,从而让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 新农村建设中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是生产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滞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贫困农村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发展养殖业,多数农户缺少能够增收的多种经营类项目。与此同时,因为贫困山村往往山高坡陡,其生产规模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非常缓慢,传统意义上的种养殖方式具有非常大的比例,而产品增产空间也不够大,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生产水准,商品率极低,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二是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农村往往是地广人稀,交通极其不便,甚至饮水也十分困难,信息极为闭塞,因而严重影响到该地区和外界之间的交流以及物资流通,将资金与技术等资源挡在了外面。三是劳动力素质相当低。因为教育滞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往往比较低,农技人员数量较少,且人口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进行自由流动,年轻人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开始往发达地区或者城镇集聚,而留下来的则多为老弱病残人员等,所以,在当地务农者往往素质偏低,主要是以开展简单劳动为主,导致生产率很难加以提高,实用技术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推广。四是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因为信息较为闭塞,贫困农民群体对于市场变化的反映相当慢,其驾驭市场能力十分薄弱,如果碰到市场下滑,遭受损失的肯定是农户。
2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贫困问题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提升农民收入
贫困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困难,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部分农民除了农业收入之外没有别的增收途径。贫困地区农民的观念往往相当陈旧,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而是安于目前现状,谨小而又慎微。农村经济要想取得新的发展,更新贫困农民的观念是关键要素。如果其思想观念不加以转变,脱贫致富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此,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切实调整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因为农民们用独立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上显得不足,观念也较为滞后,加上经营不够合理,信息不够畅通,总体经济实力薄弱,因而需要得到当地的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积极引导。但是,这一定要建立在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而不能简单地越俎代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新推进。切实增加农村贫困农民群体的收入,是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关键。农民要想增收,关键在于就业。外出务工是当前贫困农民发展增收的重要方式。农民们通过外出打工,其思想观念会出现质的变化,不仅能够学到新技术,而且还能熟悉市场,从而转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在走向富裕之后还会回乡创办企业,从而带动更加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2)努力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之一。当前,影响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还是基础设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行路难与用水难。群众将行路排在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之首,是因为只要路通了,人的出行也就便利了,外出务工者也就愿意将在外面赚到的钱拿回搞项目投资,实施返乡创业;用水难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贫困干旱地区。一部分山区缺少水源,人畜用水与生产用水只得依靠下雨天所蓄之水。一旦碰到持续性地大旱,就会出现用水难题。只有解决了水的问题,才能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要想在农村贫困地区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不容易的,突出表现在资金短缺上。比如,要修路,农村地区修路的实际造价要大大高出国家补贴标准,会出现大量的缺口,只依赖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以及村民自身收入就难以填补这些缺口的。只要资金没有到位,工程自然也就无法开工。为此,要积极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不仅要积极组织广大村民出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基础性工程,而且还应当更加广泛地发动各类社会资源,让各方社会力量都能加以支持。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还要考虑到资金的统筹安排问题,将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按步逐渐解决项目资金的短缺问题。
(3)充分发挥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无可置疑的主体。唯有将贫困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起来,才能形成极大的能量。农村中的贫困群众对于中央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有喜有忧,喜在农民们终于有了新的盼头,政府也会出台新的政策,所在农村将会产生新的变化;而忧在怕自己的负担有可能会加重。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既不可搞一厢情愿式的强迫命令,也不可包办代替一切。当地干部应当深入到农村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积极研究相应的对策,和群众一起拿出合理的规划以及办法,从而真正做到政策到位、规划到位、资金到位,让新农村建设能够成为惠及广大民众的惠民工程,将当地的贫困农民引导到自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上。
(4)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以提升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农村劳动力素质,包括了劳动力的文化、技术、身体以及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素质。农民自身的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够高,从而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当地农村小康社会发展进程。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而核心则是农村科技进步,归根结底在于劳动力素质之提升。所以,提升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素质也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农民自身素质之提高是支撑其增收潜力之根本。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应当努力抓好文化基础教育,积极提升农村教育投入之力度,提升农民群众子女就学率。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农民群体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开发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农广校资源以及农函大资源等,积极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提升贫困农民群体的各项素质。当然,在农村贫困地区还应当要树立正面典型,强化舆论上的宣传,积极加大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为高素质农民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持续举办各类培训,比如,可举办农业实用知识短期培训班,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色加强对科技人才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培训,从而让其带送当地贫困户提升增产增收之能力。要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的宣传媒体,深入到农村中开展宣传,从而在广大农村形成学农业科技知识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保护农民群体的权益,政府还应当鼓励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从而提升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
(5)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方面是要积极创新发展的理念,编制本村未来发展规划。规划应当做到因地制宜,依据高标准、高起点以及功能全等要求进行科学布局,从而体现出科学性与实用性,有利于当地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让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更好地体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要重视农村的绿化造林以及水资源保护,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化沼气生态农业的建设,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节约能源实现循环化发展。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从而切实加快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不仅要靠政策上的保障与科学指导,而且还需要得到投入上的支持。所以,一定要合理地整合资金、人才以及科技等发展要素类资源的投入,而切实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则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环节之一,能够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出很好的效益。
(6)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风险保障体系
首先是要确保信息的畅通。要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到当前市场的最新走势,从而更好地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其次是要逐渐实施保险机制。如今,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之中的积极性高涨,但是往往担心会有风险,特别是小规模养殖业户,心中没有底,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辅之以农业保险,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的限度上。最后是要健全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契约制。要建立健全市场和农户间的契约体系,维护协议严肃性,切实降低由于市场变化而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以及切身利益,全面解决困扰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贫困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要充分分析困难,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积极克服困难,抓住新一轮发展的大好机遇,依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发挥出政策的优势,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配合各级政府,从自身具体实际出发,通过建设,让我国贫困农村也能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目标,从而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贫困问题新议[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2]韩建民.新时期甘肃省农村反贫困调查研究[J].开发研究,2012(5).
[3]岳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以山西省广灵县贫困乡村为例[J].山西农经,201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极为丰富,但建设初期各种难题会接踵而至。一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基层的一些干部长时间养成的惰性、自私等行为导致政令不畅,最基层该抓该做该落实的工作没有好效果,尤其一些基层组织党政不和,家族化、官僚化、裙带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干部作用发挥得不到位,严重弱化了与群众的关系,致使新农村建设的群体受益工作很难开展。二是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干部产生抓新农村建设的畏难心理。有的地方群众居住分散,生存条件艰苦,文化建设和其他事业建设严重滞后,与本县本区域内条件较好的村相比差距很大,开展新农村建设同时同等投入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不是村级干部没信心,就是乡镇领导干部望而生畏。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解决不了需要钱办事的问题。加强文化建设要建文化站、文化中心、广场等,加强阵地建设要改善村部建活动场所,加强新民居建设要有整体规划,改善居住环境需要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投资的数额将会更大。所有这些投入,除了争取国家惠农的无偿的政策资金和帮扶之外,其他担子均压在乡村两级财政身上,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实现“三化”的主要前提是解决好农民和土地的问题。既要下大力气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又要盘活利用好土地资源;既要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新民居建设,又要解决好城镇化、新民居建设后群众的适应性、实用性以及生存来源的问题;既要走工业化的路子,又要处理好用人待遇、工业与环境、发展与资源可持续等问题。就现实情况而言,首先,我们要靠典型拉动、效益吸引,引导农民进行集约化生产。我乡的八里营村推广中草药栽培项目,一方面鼓励大户承包扩大土地面积,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等形式参与;一方面大力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最低保护价,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另一方面努力使投资方建设加工包装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效益最大化,由此带动了农业产业整体上水平,实现了“稻、牛、药、菜”四种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其次,以城镇化建设为目标,努力推进新民居建设进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条件较为适合的城镇或村优先建设,不要一刀切,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建设上要突出特色。目标是清楚的,只要大部分群众接受,达到建设后实现了便民利民、没有增加农民负担而能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即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基层政权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公益设施、防危避险措施等均衡地考虑进去,以实现科学、人性、美观、效益的完美结合。再次,加强阵地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管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投入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需大量投入,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民政、林业、社会保障、各类协会等也需要不同程度投入,这就涉及到投资来源、投入渠道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发挥乡村两级的服务职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个体大户投劳投资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资金打捆使用,打造出精品,开发出亮点,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出新思想、新文化、新气象、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