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1:19:53
导语:在网络时代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公共危机;特点;应对机制
公共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并对组织、人员、声誉和其他资源造成重大威胁和损害的事件。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出现增加的态势,严重困扰着各级政府。这些公共危机中,既有以地震、水旱雪灾、大规模流行病等为表现形态的自然危机,也有以、暴力事件、突发事件为表现形态的社会危机。在信息多向飞速传播的网络时代,我国公共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机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时代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
当前,由于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所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公共危机的易发期。同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迅捷,信息内容越来越复杂多变,传统的公共危机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给公共危机化解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特点
在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归纳起来其主要特点有:
一是突发性和紧急性。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也就是说,危机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因此,公共危机事件的无法预知或者无法准确预知,使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的特征。
二是不定性和易变性。公共危机的发生,既可能是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结果,既可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可能是某一事件瞬间激化的结果。同样的事件,大众的反映程度不同,社会管理的有效程度也难以预知。因此,公共危机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不定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危机发生后又可能向多个方向演化,使危机具有高度的易变性。
三是速度快和不可控。危机发生后,信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被全球多个不同网络传播平台予以,一分钟前被新浪刊出,一分钟后就可以被搜狐、网易等转载,再过一分钟就有可能在诸如天涯、凯迪、猫扑等社区引发讨论,再过几分钟就有可能在网上被传得铺天盖地,可能几十分钟后,就传遍了世界。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传播模式的地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话语权平等,当然这个平等是相对而言,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只有媒体才有信息发言权,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谁都可以说,各种信息同时被展现在网民面前。
四是社会性和扩散性。公共危机事件因为牵涉到的人员面广、影响面大,所以信息量非常巨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今时代,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都能传播到千家万户,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危机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对象,而公共危机则是特指影响大众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危机,因此,社会性是公共危机的应有之义。
五是危害性和破坏性。一个事件或一个状态之所以被称为公共危机,就在于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基本的价值观受到威胁,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就有可能被肢解,发生混乱,因此,公共危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极强的破坏性。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现时的和长远的之分。
(二)公共危机频发的原因
一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与不断遭受自然界一次次考验的历史,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比如:水旱灾、地震、海啸、风暴、疾病传播等。处于全面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思想意识和法规监管的滞后,很多地区一直以来只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更容易引发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很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扰乱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进而诱发各类公共危机。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近年来,强调经济高速增长,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建设重视不足,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部均衡。
三是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表现为很多旧有法律规定的过时和社会经济诸多层面法律的缺位,如对紧急状态下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权力没有法律规定等。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思想观念重视不够。化解公共危机的核心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的力挽狂澜。由于对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源头治理,导致了危机的经常发生,出现了危机之后再去应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五是网络舆论推动发展。传统媒体作为,受到法律、纪律和新闻道德的制约,单个的公民依靠自身力量,无法长时间大范围传播言论,难以形成强大的舆论。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其虚拟性、广泛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单个公民串联起来,形成舆论就有了可能。
六是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及时真实信息,可以发挥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通畅的沟通渠道和管理助手。信息由于隐瞒或虚假而误导公众,同样可以成为阻碍正确公共决策的消极力量。
七是保障机制比较薄弱。在公共危机预防中,没有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保障措施不完善,导致公共危机一旦有发生的苗头也不能立即制止。
二、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一)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
一是危机潜伏期。这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触发危机的事件发生以前,危机的苗头还没有出现,但是造成危机的结构、问题已经形成,培育危机的“温床”已经就绪,线索显示有潜在的危机可能发生。这一时期公共危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预警机制,全面、系统、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并开展相关分析,抢先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行动,尽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使得公众对即将发生的危机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二是危机爆发期。这是一个持续时间短而猛烈的时期,政府对危机暂时失去控制力,危机将会在社会面蔓延,危机最严重及对参与者冲击最大。危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启动危机处理应急预案,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时进行内外部信息沟通、进行危机评估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尽可能遏制危机的扩大和减少危机的负面作用。
三是危机延续期。这是一个时间有弹性的时期,危机的影响持续,同时也是努力消除危机的过程,如果处理方式方法合理,延续期可以很快结束,处理不当,可能会延续很久。这一时期政府逐渐恢复对危机的控制,民众由恐慌逐渐转为理智,危机处理主要任务是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如果处理不当,危机恢复期可能成为新危机得到发展期。
四是危机结束期。这是危机处理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危机事件已经完全解决,主要是做好扫尾工作。危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事件处理过程进行调查评估并从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关键在于善后学习能力,找出危机爆发的根源,从源头上加以化解,如果不能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很可能会重新爆发新的危机。
(二)网络时代应对公共危机的路径选择
网络时代公共危机具备多重性、复杂性,要想解决好公共危机,仅仅从某一方面入手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对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公民、组织的参与,在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下,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协作与联动,共同来回应和解决危机。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对危机的最有效方式是避免危机的产生。一系列公共危机告诫我们,公共管理部门只有把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到依法行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方面,才能使不折不扣依法行使公共管理权力与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
二是建立健全灵便高效的预警机制。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危机预警制度体现和实现的是政府管理“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花大量钱治疗”的目的。公共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尽早发现危机征兆,抓住解决危机机遇,控制危机蔓延,并且高效的作出反应,制定应对措施。
三是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在处置危机时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一般很难及时或者实时得到相关信息。事实上,危机管理决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没有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理解支持,光靠政府的力量不可能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危机。许多官员担心,在没有把事情调查清楚之前就沟通信息,反而会令危机的辐射范围扩大,如果处理不慎,就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和混乱。
四是创造更对称的非对称信息系统。在处理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比民众更了解各种相关信息,掌握更多信息资源的政府可以通过向信息匮乏的民众传递可靠信息,拥有信息较少的民众也会努力从政府获取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
五是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政府对网络的治理过程中,必须借助传统媒体与多元社会主体的力量。一是积极发挥传统媒体的报道优势。二是必须规范商业网站对敏感事件的信息,并促使其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中去。引导其信息传播的客观性,准确性,规范其对自家网站的治理,坚决阻止和避免不实报道与信息炒作,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律协会,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互联网治理中的作用。四是要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六是制订统一的信息公开法和共享机制。及时处理好突发公共危机,政府当然责无旁贷。但是,如何让政府由被动应付变成主动积极应对,防止发生隐瞒信息或不正确信息,尚需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确定。
七是完善官员问责纠错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公共危机的发生,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相关地区和相关部门官员的政绩,进而影响到其仕途,官员出于自保心理必然会隐瞒压制不利信息。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要从现有问责和考核机制入手,不断改进现有制度,努力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效果。
八是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公共危机的预警、处置和恢复全过程都需要各种资源的保障和供应,一个运转有力的保障机制,将为公共危机处理提供有效的物力和人力资源配置。要真正做到临危不惧,我们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花大力气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总之,危机并不可怕,只要积极应对,建构起快速反应能力与机制多位一体的系统应对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合作、善于引导,促使公共事件尽快解决,化危为机,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柳莎,陈泽华.论我国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
[3]王伟.互联网时代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模式和解决路径[J].中国公共安全,2009(6).
【关键词】 网络战;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E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26-01
一、网络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数据库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它们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和充足的财力,收集、采编、存储着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信息,并且通过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或出售数据库的磁带、磁盘等,掌握了信息的分配权。而那些缺少设备、技术力量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国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甚至对本国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检索利用,只得依靠其他国家的数据库。少数发达国家因拥有大型数据库,垄断了某一领域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宗主国”。它们控制了其他国家的信息使用权,使这些国家成了他们的信息殖民地。发达国家甚至有可能通过提供经过篡改的数据和过时、错误的信息,或是片面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掩盖另一方面的信息,来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活动施加影响。
利用电磁传感器等接收设备,或利用网络测试工具等网络设备进行侦收,可侦收到中央处理机、设备、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网络上的信息。
通过对整个网络的通信情况进行监测,并对通信的频度、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通信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的性质及通信枢纽和网络的特点。
在通信分析的基础上,打入网络并有选择地修改、删除、添加、伪造信息,实施信息控制和信息攻击,其中包括假冒合法用户进入网络;通过某种手段越权访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或修改、伪造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通过向计算机网络施放病毒等方法干扰其正常运行或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甚至可以直接篡夺信息系统中的指挥、控制权。
所谓网络防护就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具有控制能力。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形成了边界防卫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反应技术。①边界防卫技术。通常将安全边界设在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周边,重点阻止诸如冒名顶替、线路窃听等试图越界的行为。相关的技术包括数据加密、完整性、数字签名、主体认证、访问控制和公证仲裁等技术。这些技术都与密码技术密切相关。近年来,公钥技术被普遍接受,该技术能大大降低密钥管理的风险和主体认证的成本。②入侵检测技术。它是发现渗透企图和入侵行为的技术,是基于入侵者的攻击行为与合法用户的正常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告警,以及对入侵者的跟踪定位和行为取证。③安全反应技术。它是将敌方攻击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的技术,其中分布式动态备份的技术与方法、动态漂移与伪装技术、各种灾难的快速恢复与修复算法、诱敌深入与防守反击技术等是较新的安全反应技术。
二、网络战的特点
(一)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
未来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界限模糊,使得战场网、战役网和战略网的区分更加困难,战略性信息、战役性信息和战术性信息在集成化网络环境中有序流动,呈现出紧密互联、相互融合的特点。这势必使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日益融为一体。
(二)网络战场疆域不定
传统作战离不开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等有形空间,而网络战是在无形的网络空间进行,其作战范围瞬息万变,网络所能覆盖的都是可能的作战地域,所有网络都是可能的作战目标。传统作战改变作战方向需要长时间的兵力机动,而网络战,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作战地域、作战方向、作战目标和作战兵力的改变,前一个进攻节点与后一个进攻节点在地域上也许近在咫尺,也许相距万里。计算机网络空间成为战场,消除了地理空间的界限,使得对抗双方的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的概念变得模糊,进攻和防御的界限很难划分。
(三)网络战隐蔽性强
网络战行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战人员在哪里行动,如何行动,网络病毒向哪里传播,经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方法,对方都很难得知和察觉。网络对抗不见刀光剑影,施放病毒、窃取数据、引爆网络炸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网络作战行动速度快,时间短,当敌方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网络行动已经完成。网络战行动经常以正常的信息交流形式出现,无迹可查、无影可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难以检测和监视,也很难提前预设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四)网络战人员不再只限于军人
在信息战中,一般平民可以通过信息空间志愿参加战斗。甚至很容易跨国界参加战斗。军人与平民的界线很难分清,即使是在由政府所动员的部队中,传统意义上的战斗人员在人数上和作用上也将大大低于来自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真正要展开全面的网络攻防战,需要动员大量的计算机专家、业余爱好者等。在信息空间中,全世界的精通计算机的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站到一方参加战斗。把成千上万台个人计算机联结起来共同作业,可以代替大型军用计算机完成许多任务。因此,决定信息战胜负很可能要看哪一方所能动员的计算机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更多。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他们的战斗力取决于他们运用、操纵信息的智力,而胜败则取决于“智力”的多少。网络战支前也将改变传统的人力支前方式,将主要实施网上技术和信息支援,提供网络最新进攻技术和手段或者网络信息情报等。它改变了传统支前人力物力集中的方式,而是技能和智能的汇集,是通过网上点击鼠标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形式的改变,意味着支前行动将由人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参考文献:
1.1给企业员工的思想意思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党员的流动性变得更为频繁,不利于整体的凝聚力提高。然而,网络时代背景下,它所具有的两面性会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念方面形成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低俗信息的蔓延,这对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1.2给具体的党建工作方式带来不利影响
从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方式来看,对于各种所需的文件资料还是靠纸质打印为主,对于信心公告的发放还是以人工为主,这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并且效率也不是很高,在网络化的影响下,可以使资料的查阅、信息的传达以及会议的召开等以自动、远程的方式进行,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投入,因而需要企业予以重视。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在侧面要求企业对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党建方式开展进行全面的创新优化,这样才是和时代的发展规律和潮流特点相一致的。
1.3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理念产生变化
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过去一教育者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党建双方同为主体的新的模式。传统的党建工作特点是党的组织和领导者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对于党建活动的开展是由上级领导来决定的,对于普通的非党员性质的企业员工来说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只是接受者,很少有主动的发言权,更不用说是决定权了。但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借助于新的传播媒体,网络自身的优势特点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也就决定了网络参与主体是平等的、互动的,对于企业的党建工作来讲就要根据这一规律和趋势,改变旧的模式,充分的尊重普通员工的主体,两者形成“双主体”的模式,确保双方平等的地位,对员工进行人文性关怀,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2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带来的新的机遇
2.1极大的丰富了企业党建工作的资源和内容构成
从传统党建工作所呈现出的特点来看,也就是单一性、枯燥性、滞后性等,究其产生原因,就是党建管理者在开展工作时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并不充足,很多的信息了解较为滞后,这就使得党建工作不能满足基层党员的现实发展需求,也就不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借助多种新媒体设备及时的、全面的获取大量的网络资源,并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方式,来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工作形式,而且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还可以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及时修正,从而可以为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做好事前准备。
2.2为党建工作的交流搭建新的平台
从网络化下的党建工作开展来看,在传统的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的管理者在实质上是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企业员工则是被动弱势的地位,这对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是不利的,新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在改变了旧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基础上,改变了双方的地位,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企业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符合员工实际的工作交流平台,可以以一种平等亲和的身份与员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交流沟通,了解员工的实际状况,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像网络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可以充分把握员工的心声,使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加强,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监管作用。
2.3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阵地
网络时代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成为了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的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在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消极的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稳定进行,因此,企业党建管理者需要把企业最先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及时的进行传播,把它网络化作为新的工作阵地,引导企业员工积极树立正确科学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3.1重视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塑造
企业要在网络时代下取得更好的党建效果,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支专门的党建队伍,这个队伍要具有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且熟练网络技术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优势。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所带来的挑战和基于机遇予以正视,并把握特点,然后深化对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不断的塑造自己,提高政治素质。
3.2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
首先,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党建知识信息库。这是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方式的重要前提,不仅需要包括最先进的党建理论,还要有以往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结语信息。其次,建立新的信息交流传播工具。网络时代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快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建立新的交流工作和方式,像微信群、博客论坛等新的网络交流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在这一平台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是非常有用的。
3.3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运行体制
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以及管理监督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需要企业党建工作管理者不断的进行工作体制的创新,以适应发展要求。一方面,要对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强化,提高执行效果,重视监督的作用,对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改正;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网络化开展的主体的员工角度来说,需要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自身的网络素质进行规范,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必要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监督监管队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体制,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语
到目前为止,网络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媒介,网络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传播形式。但有一点确定无疑的是,网络是媒介发展的更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介,即媒介自身的淡化。这突出体现在网络的互动性上。
在网络传播中,所谓互动的概念应理解为直接的沟通,这种特点是大众传播梦寐以求的,但又是自身不能提供的。网络传播之所以超越大众传播正在于这种互动性,可以说,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网络传播的其他特点是基于这种互动性。从传播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最初的传播都是直接的传播,人依赖自身的器官进行,传播媒介是逐渐从传播活动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大众传播是媒介发展的极端表现,按照施拉姆的说法,它把一架机器放进传播活动中,使传播的范围无限扩大。网络传播实际上融合了过去所有传播形式的特点,它是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摈弃。网络当然还是一种媒介,但这种媒介成功地把自己虚拟化了,所以在网络中人仿佛可以无屏障地直接同他人和现实世界直接交流。
因而,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回归,它既具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的特点,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直接交往的可能性。
网络对现代经济生活带来的根本影响就是直接性的商业模式。通过网络,生产者可以同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而网络只是提供生产者同消费者进行直接交往的平台,这就是电子商务模式的根本点。对中介依赖的减弱将使现有的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消费者在这种商务模式中拥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权,或者说,交易的成功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协商共同决定的。虽然现在电子商务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拍卖模式在网络上的成功对我们理解新商务模式是有启发意义的。拍卖的最大特点就是价格并不由单方面确定,而是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可以说,拍卖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的商业模式。目前全球只有5%的网站在网络上淘到金,其中最大的赢家eBay是正在进行网络拍卖的网站。截止1999年9月,该网站注册用户已达到560万人,交易额已达到5亿4千2百万美元,月营业额为6000万美元,超过Amazon成为全球最大网站。eBay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所采用的拍卖模式顺应了网络互动性的特点。
Ebay对我们的启示是,拍卖并不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偶然的形式,而是反映了直接性经济的本质特点,因而对电子商务模式具有普遍意义。eBya的模式是个人对个人(P—P)的拍卖模式,但这种拍卖模式同样可以适用于企业对个人和企业对企业的模式。其实质在于,在网络,卖方(可以是个人或企业)和买方虽然省略了中间环节而直接沟通,但所节省下的费用并不是由卖方独享,而应该是消费者利用网络提供的条件,同卖方共同商议双方所能接受的利益点。
在网络时代,只有互动者才能生存。
广告的新机缘
在直接经济的时代,广告的位置在哪里?在这种具有反媒介特点的媒介环境,广告将以何种形式存在?
网络所带来的新的传播形式和商业模式对广告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又为广告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只是广告业必须更新观念,以适应网络时代的竞争。
直接经济更需要广告。因为在直接经济的时代,竞争将进入一个更激烈的阶段;而且,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中间环节的消失,广告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广告有可能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仅存的一种沟通形式,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将会更加依赖广告。与中间费用的节省也使得企业有能力在广告中投入更多费用。因此,网络时代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有效的信息传播的竞争,是形象的竞争,是广告的竞争。
在网络时代,现有的大众传播形式将仍然存在。因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种媒介替代另一种媒介的过程,而是复加过程。即使网络成为主流媒体,其他媒体也并不会消亡,而是体征形式,在媒介世界中占据自己的位置,作为网络传播的补充。因而,目前的常规广告将会依托于大众媒介继续发展。
网络广告会飞速发展,但广告观念和广告形式将有大的突破。当前网络广告并没有找到适合网络特点的最有效的方式,基本上是把大众传播中所常用的形式照搬到网上,这种方法是非常值得怀疑的。这是因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广告是基于大众传播单向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比如,当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电视剧的时候,他对电视剧之前的插播广告是无法视而不见的。而在网络上,受众对整个传播活动具有更多的主动权,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众决定的,这种传播具有最小的强制性。
虽然一些大品牌网站的Banner等广告形式的效果还是会非常显著、这是利用了网络本身所蕴涵的大众传播特性的一面。但是,从整体上看,在网络上直接搬用大众传播广告形式并不能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网络上大量“哀求广告”的出现正反映了这个问题。在许多网站中都可以看到网站的主人哀求访问者点击广告,以支持网站的发展。好心的访问者可能会点击广告,但很多访问者对这种哀求会置之不理。这种广告的效果如何能得到保证呢?
网络广告应该具有互动性。许多传播学家认为,网络传播的主导模式是使用一满足模式。受众主动去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因而,在网络上分类广告是很重要的广告形式。可以说,网络广告是给想看广告需要信息的人看的。因而,专门的广告网站是有市场的。这种广告网站有时会与资讯类网站直接融合,而不独立存在。电子邮件广告是一种带有人际传播特点的网络广告形式,如果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个性化传播,这种网络广告将会具有突出的广告效果。还有一些网络广告形式在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
新的广告理念
网络时代应该有一种新的广告理念。这种广告理念是同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相应的。
互动性网络时代的广告必须正视互动式传播成为主流的现实,努力适应并利用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传播效果。
精确性高度发达的科技,使得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精确传播成为可能。在新时代消费者是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消费接受传播的,广告传播所面对的将是个体而不是大众。如果以发达的消费者数据库为基础,就能保证广告传播既针对消费者个人,具有个性化,同时,又能够具有广泛性。从而使广告传播成为一种精确有效的传播手段,减少成本。
整合性由于媒介的淡化,所以在传媒上的广告投放比例将有可能减少,而促销等具有人际交往特点的广告投放比例将会增加。广告传播活动将会更具有整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56-0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观的主要形式,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典型的教师“主导”模式具有单向性和被动性。网络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说教模式转变为互动、建构模式。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主导—主体”模式[1],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由自己选择问题,通过自我教育的途径达到自我完善。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要求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改变工作方式,建立全新的教育模式。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网络教育特点,开辟网络时代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2]。本文遵循“主导—主体”模式原则,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途径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网络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发生变化,大部分学生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QQ、MSN或各种论坛,习惯于网上交流,而疏于现实生活的交流。因此,QQ、MSN、E-mail、飞信成为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也成为了管理学生的平台。
利用网络交流工具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班级QQ群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阵地,辅导员与班级学生就班级活动和班级问题进行讨论,如每周班级考勤情况、寝室卫生及晚归情况、主题班会活动等。QQ群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公告栏,可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培养集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网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成为思想教育的主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案例:Z同学是大二某专业学生,由于几次晚不归成为了我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第一次面对面谈话,我了解到她与父母关系疏远,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主,甚至关于上学的问题,她都是自己负责,不愿意提供父母的联系方式。这次谈话结束后不久,她又出现了晚不归问题,紧接着的谈话仍然对她没有影响。之后,我通过与寝室同学、宿管老师及曾带过她的辅导员了解情况,发现Z同学是个独立意识很强的人,不愿与人提及她的家人及生活。正面的沟通无法起到作用,于是我想通过QQ和E-mail的形式来改变现状。我以朋友的态度与她聊很多生活小事,慢慢地她对我产生了信赖。后来在一次聊天中我趁机问了她不请假导致晚不归的问题,她说出了原因。因为高中时老师经常将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的情况告诉父母,最后导致她退学,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不信任,不愿意老师与父母联系,也不想请假。了解实情后,我决定培养她的信任感,通过班级QQ群让其踊跃发言,养成有事需请假的习惯。目前,Z同学遇到问题会联系我,并且提供了姐姐的联系方式,但是仍然需要交流,彻底改变她对老师的不信任感。
二、网络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网络作为学生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方面转变了学生受教育的角色,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负面作用,造成学生民族价值观迷茫。网络本身是个巨大的知识网,融合了各种观念,网络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如何培养正确的爱国意识,使学生保持冷静应对各种文化危机干预,是网络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点。
利用校园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教育”与“疏导”工作方法[3]。辅导员作为指导者及时组织参与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建立信息联络网,应对各种文化危机。利用校园网、QQ群定期学习时事,关注热点事件,发表言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讨论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观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单独教育。通过建立以班长为核心的信息网,发展寝室长为主的班级信息联络员,把握班级思想动态,抵御网络文化冲击。
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载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等。二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这类网页的制作应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学生访问。三是开展网络讨论,建立“电子信箱”等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感情的重要场所。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理解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将网络作为自己工作的新阵地,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下,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也提出的相关要求。一方面,辅导员应提高信息素养,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应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的主体,进行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邵宪梅.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8.9(9).
一、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表现
不可否认,由于先天的代际差异,传统社会中的亲子两代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冲突。但在剧烈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时期,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有着某些有别于传统的特别之处。以下三方面的描述,力图抓住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表现的重要方面。
第一,亲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与子代浸染多元文化的冲突。在网络时代,亲代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子代习得的多元文化很容易发生冲突。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观念上的革命。美国社会学家、来来学家阿夫道·托夫勒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价值观念时代,例如健康价值观、时间价值观、知识成长价值观、情绪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因而,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都在经历着思维的创新、价值观念的转化。相对而言,亲代成长于社会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承继了社会传统文化;而子代成长于社会日益开放、瞬息变化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更易接纳有别于传统文化的其他多元文化。与过去相比,亲子在文化价值方面存在着更大的鸿沟,也更容易发生文化冲突。
第二,亲代知识结构单一陈旧与子代新生知识多样速变的冲突。在网络时代,亲代已经相对成型的知识体系,也容易与子代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文化知识发生冲突。在网络时代之前,知识的变化和更新相对缓慢,知识体系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比较单一稳定。亲代大多成长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下,学到相应的知识和习得相应的文化,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固化。而子代的知识体系则还处在成长过程之中,他们对网络时代新鲜事物的感知和接受能力比亲代强。在这个过程中,子代迅速地接触、认同网络时代新产生的知识与价值是不足为奇的,而这些知识与价值,并不见得都可以与家长习惯的知识与价值很好地和谐相处。当亲代单一陈旧的知识结构与子代多样新生的知识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亲子双方都缺乏足够的理智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这种形态的亲子文化冲突就会显现出来。
第三,亲代习惯权威专断管理与子代要求民主平等参与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社会中成长的家长,习惯于权威、专断的管理,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封建传统观念,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而他们的孩子生活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在学校、在社会广泛接受的是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等一些现代观念,他们渴望父母尊重自己的兴趣和选择、与父母平等相处、拥有家庭建设的话语权和参与权。面对家长的权威和强权,孩子们不会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这样一来,权威专断的亲代和要求民主平等的子代之间的文化冲突就会显现出来。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孩子观念的更新、知识的获取、眼界的开阔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他们比以往的孩子更要求民主、平等,比以往的孩子更不能忍受父母权威专断的管理,因而两者的文化冲突较之以往大大凸现。
二、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特点
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几乎包含以往亲子文化冲突的所有形式,还发展出一些新的冲突形式,使得亲子文化冲突更为多样、激烈、多变。这使得亲子文化冲突的具体原因和最终结果以及影响更加难以预料,呈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景象。
第一,表现多样。在网络时代出现之前,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已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向。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强了这种状态。在网络时代,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也包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呈现信息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冲突、信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冲突,等等。其中,亲子文化冲突中包含的信息文化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的冲突,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冲突,是网络时代社会背景下新鲜出炉的亲子文化冲突型式。
第二,因果复杂。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不仅与外在社会与文化转型所带来的多元与混乱并存的文化格局有关,也与亲子间在某些方面不断加剧的代沟有密切关系,甚至学校中传递的文化价值和青少年群体亚文化在其中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正是亲子知识、观念的差距和相互理解、沟通的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因此,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和谐的亲子关系。并有可能加剧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行为,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尽管如此,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所具有的进步意义仍是其主要方面。具体来说,其积极作用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促进亲子双方认识各自和对方的文化;其次,推动亲子关系的改善;最后,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品味。
第三,影响深远。亲子间在文化层面上的交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假如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采取得当的处理方法,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亲子代沟的进一步扩大,进而造成家长代表的传统文化很难为青少年接受,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因为文化冲突而出现断裂。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可能造成家长更加难以认同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形成的文化价值,进而使得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为困难。这样,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对亲子双方的生活与学习都有长远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对家庭文化中原有的秩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使那些传统的、不合理的家庭文化显露其不合时宜的一面,并且有可能打破传统家庭文化“一统家庭”的局面。所谓“不破则不立”,传统家庭文化的危机和失势,为新式家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如此,亲子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催化新型家庭文化产生的作用。
三、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成因
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其根源又是如何发生作用而形成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在这里,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第一,生物人与社会人或文化人的矛盾。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尽管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但归根结底源于人成长过程中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我们知道,从孩童到成人是一个人生理上成长的过程,也是文化上成熟的过程。而要把一个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成融入社会的一分子,这个转变工作的起始步骤就开始于家庭。但是,当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因而,在个体社会化和文化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少被强迫养成成人所要求的习惯的时候,难免有许多不自由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与承担社会文化传承的家长就会产生无可避免的矛盾,最终导致亲子文化冲突的产生。第二,西方理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所拥有的技术条件,无疑为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尽管西方理性文化有着弊端,但其强调对个性的尊重,提倡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为个体的独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在很多方面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这对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独立意识,压抑个性。而以传统文化为自己生活准则的年长一辈,虽然在网络时代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文化准则,但一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用过去形成的价值观来衡量现在的文化。因为“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他们将力求更加和谐一致。他们为自己准备了种种共同的理由和共同的动机。”这样,对于接受西方理性文化的青少年来说,容易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年长一辈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抗行为。
第三,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网络时代是一个社会与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则会加剧亲子文化冲突。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文化差异,这种难以消解的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即便在文化缓慢发展的传统社会,亲子之间文化上的融洽相处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更何况这样的社会基础在网络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难发现,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等观念,已经渗入网络时代青少年的亚文化中,并借助发达的媒介不断地、大范围地发生着影响,从而影响年轻一代对父辈的态度。不过,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父辈,却在很多时候强调“长幼有序”等尊卑观念。这多多少少给网络时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一些困扰。如此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加剧了亲子之间的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长辈坚持用社会赋予的权力把孩子培养成符合旧有标准的人,孩子又接受了一套与旧的文化格格不入的网络时代新价值,那么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应对
(新乡学院财务处,河南 新乡 4530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日益体现出来,企业需要重新面对在新的科技背景下财务报告出现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财务报告处理水平。本文立足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在网络时代对财务报告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25-02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142400411151)
作者简介:武晓瑜(1974-),女,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成熟的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是财务报告,其质量的优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然而,最近十几年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并严重制约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研究并应用一种新型的会计信息统计技术,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我国财务报告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网络财务报告主要是指企业根据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将企业的经济信息和财务等信息进行公开披露。在信息化背景下,其使用者更加青睐于多样化和实时化的会计信息。并且随着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的不断开发与使用,网络财务报告比传统财务报告更具有优越性。
二、网络财务报告的特点
面广,成本低。公司在网站上其财务报告,其受众面非常广,只要能够上网且对公司财务信息有需求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财务报告,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在网上报告,相对于纸质财务报告来说成本也降低了很多,使其更加符合企业成本效益的原则。
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网络财务报告从形成到使用的时间明显要比传统的纸质报告要短。传统纸质财务报告从形成定稿到需要的人的手中,需要一个物理传递的过程,而网络报告在形成的同时,就可以达到需要的人的手上,这使得财务报告的时效性更强。网站正常开通,提供信息者就可以及时和更新信息,而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自身强大的存储功能能够提供超大容量的会计信息。
规范披露,减少失真。我国证券市场成立时间较短,上市公司的质量存在差异,从而会造成有些公司故意拖延信息披露时间来赚取利益的不良行为。然而,网上财务报告就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信息透明度更强,真实性、完整性和公开性得到保障。
三、网络时代给财务报告带来的影响
1、突破了传统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实时披露,能够有效解决信息迟滞问题。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虽然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中期财务报告进行披露,但是从制定报告到报告再到信息传播的时间很长,存在着严重的时滞问题,而如此长的报告周期就会耽误实时信息的。网络财务报告设计的信息能够实时在线进行采集和加工,从而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有效解决了信息的迟滞问题,实现信息的高效率传播,从而打破了时空的有限性。
多元化的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财务报告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更需要具有真实性,并且要与用户需求契合的特点。网络财务报告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财务报告只能提供货币信息的局限性,而且也打破了财务报告与其他企业经营报告之间的界限,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2、网络财务报告在审计工作方面的问题
根据经济管理的需求,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将会是提供财务信息,审计工作是将监督作为主要职能。在网络时代,财务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也对传统的审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网络财务报告在缩短审计时间间隔的同时,也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所以,审计的工作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在线性和持续性的过程。传统的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往往要仔细反复审阅证据,观察这些证据是否有过涂改以及项目是否齐全。而网络财务报告这些证据则会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输入和保存都在计算机上,并且在修改过程中不会留有痕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掌握相关软件升级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变革与创新
1、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技术的变革与创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引发了财务报告的技术变革,不仅改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手工编制财务报告的方式,而且改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方式。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报告是会计人员手工编制而成的,手工处理信息不仅速度缓慢,还要经过一列手工程序,最终才能拟定出财务报告。因此,传统的财务报告往往受到了许多的限制,特别是在信息的时效性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这些局限是手工处理的特点,几乎无法通过增加工作量等传统方式避免。在网络应用的背景下,只需在后台建立具有标准编码结构的原始数据库,然后运用计算机中专业的财务软件,就可以实时将各类财务数据进行汇总财税研究和分析,制作出指定的财务报告。同时,网络应用背景下所完成的财务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具有手工处理所无法匹敌的优势。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的记录载体十分有限,会计数据产生、记录以及制证、登帐、编报和信息等环节,都是基于纸质介体而进行的。纸质载体存储的信息无法再加工,如果需要对信息进行再处理,则必须要重新用新的纸张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会计系统中,使得会计信息的载体成为磁介质、光介质这些可以为信息提供自由修改平台的介质。这种新的介质不仅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而且可以满足随时随地对信息的在加工平台,如对数据的分类、汇总、传送、转存等处理在极短时间内没有痕迹地完成。尽管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做出规定:“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一次便携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但是,在网络时代除了一份纸质的财务报告还需要提供一份电子报告。
传统会计系统中财务报告的传输是采取人工传递或邮寄书面纸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财务报告的传输提供了新的手段。不仅企业对外公开财务信息,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传递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频繁地进行信息交换。网络时代,通过网络传输和财务报告将成分为财务报告传输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实效性。
2、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在传统工作中,财务报告大多为定期、单向、以报表的形式,而在网络时代中,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于信息处理效率的需要。而目前,定期财务报告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法规,这也将成为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使得原来定期的时间大为缩短,加快了的频率。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定期的信息提示可能会对信息的及时性甚至随时性的需求产生影响。
我国目前的财务信息传递模式是企业定期上报、信息使用者定期收阅的单向的报告模式为主,但由于单向模式的局限性,应逐渐将其过渡为信息获取的辅助方式。在网络时代,应该计算机网络将信息报告者和信息的使用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采取交互式报告的方式。使用者只要在网络的一段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以借助应用软件对后台数据库的基本数据进行筛选加工,为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这种交互式的报告模式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达到对信息价值的最大化挖掘。
3、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与创新
网络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网络时代的企业除了有形的资产,还要借助无形资产和人力技术资源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要将无形资产和人力技术资源的价值信息进行揭示,比如企业的先进技术!专利以及企业的人才队伍,都要纳入企业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企业的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只有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助推企业去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并帮助企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中,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也应当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对企业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进行明确的交代和表述,提高公众对企业的信赖感和认同感,使财务报告的信息进一步扩展,传递企业的价值观。
4、网络时代财务报告“频道”的变革与创新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受到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信息的生产是在假设所有人对信息的需求都相同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生产线式的拼接和处理,所以手工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只有一种模式、一个“频道”,这就导致了财务报告信息存在相关性较差的问题,而网络时代中的“多频道”财务报告模式则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网络时代,采用网络技术对有关进行处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多个“频道”的信息服务,如关于企业收益的计量可以分为会计收益“频道”和纳税收益“频道”,关于企业决策分析可以分为信贷决策“频道”和投资决策“频道”等等。由这些不同的“频道”所输出的不同的财务信息,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使用,实现个性化定制,这也将是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一大重要方向。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持续深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具体化、个性化,企业财务报告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进行有力变革是增强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准确度,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必由之路。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网络财务报告的应用,以适应当前科学技术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新发展、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安琪.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J].电子制作,2013,(10).
[2] 萧颖萍.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技术[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4).
[3] 杜闯网.络时代标准财务报告的创新[J].商情,2012,(3).
[4] 葛文睿.我国企业网络财务问题及对策建议[J].管理学家,
1.学生的政治立场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网络时代不受地域控制的特点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水平较高,通过信息技术会在网络上散布一些错误的言论,但是高职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有限,无法甄别这些别有用心的言论,从而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
2.网络对学生的法律意识产生不良影响。网络时代也是虚拟时代,人们可以隐秘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递给全世界,这就导致了网络信息具有随意性、虚假性,但是正处在品德建设成长期的高职学生不具备抵御和分辨这些虚假信息的能力,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加上我国在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学生的网络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容易放纵自己。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网络时代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开展沟通、交流,更好地完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建设高素质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网络时代的发展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及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信息
针对网络时代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高职教育者应当对学生运用网络的观念和素养进行培养,要用现实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来约束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要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沟通交流、课堂教学和资源共享等方式让学生坚定立场、遵守网络秩序和规则,不乱传、乱写,不轻易的相信网络信息,要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四)健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体系
网络时代虽然不受地理位置、时间和环境的制约,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相关的机制体系还是可以对网络言论进行监控和管理。健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体系,就是要规范思政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监督思政教育传播的观点,健全网络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机制,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有序、健康的网络环境中顺利开展。
三、结语
一、网络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不仅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很多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我国高校通过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可见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塑造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锻炼英语交际能力、探究英美文化和文学的专业化途径。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非同寻常,英语及文化欣赏和学习出现两种极端心态和学习模式:实用性和娱乐性。此种状况的出现过多受到当前网络时代的影响和引领,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盛行和传播,网络的影响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无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高校教师对英美文学课程重视度不足,没有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讲授,学生也只是时刻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学效率每况愈下。
二、网络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程定位
大学生是极具青春活力的一代新人,正是广泛摄取知识的大好时光,教师和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这一特点,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同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整体状况,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之前的办学和教学经验,在深入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适当地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和定位,将课程设置调整到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和心理特点的方面,适当地将课程教学中的实用部分与素养塑造部分有机整合起来。注意不要过多使用说教的教学方式,避免无形之中引起年轻人的反感,而应该注重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划有效引导学生,或适时结合所进行的课程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或辩论,以这种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以课程常有的《简爱》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课程相关资讯和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当前年轻人普遍抱以热情又怀有困惑的“爱情”为题,通过影片的欣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再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简爱》整个故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如此将课程定位在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深思的内容上,事半功倍。
(二)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
当代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生活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导致当前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止步不前的一大原因。教师在明确网络时代下英美文学课程现状同时,又要认准网络资源的巨大潜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将无限的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在《简爱》部分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首先提问:大家看过《简爱》的原著或影视作品吗?经过教师简单的描述和讲解,很多学生的好奇心都被带动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搜集相关资料,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三)紧贴网络时代思潮进行课堂教学
网络时代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还有瞬息万变的潮流变化特点。教师应适应网络时代变化和发展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选取更贴近学生思想和观念的教学内容。如课程设置中常见的《呼啸山庄》的教学部分,传统的教学重点在作品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等方面,而新时期的《呼啸山庄》主要在心理学方面引人入胜。教师应事先了解文学作品学习和分析的最新趋向,以及时调整教学重点,顺应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心理及对整个情节发展的潜在作用,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同时,教师也可将切身的教学体验分享到无限的网络中去,丰富网络资源、增进相互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