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学的新技术

时间:2023-12-19 15:18:04

导语:在医学的新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的新技术

第1篇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教师除了本课程教学外,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二、摆正信息技术教师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三、注重任务驱动,用好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学生任务明确,思路清晰。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2篇

1.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1.1 教师与学生双向整合

数学课上,不仅教师要针对内容特点与媒体特性,来获取信息,精心设计教案,实现传播教学信息的任务;而且还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整合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探索、发现、利用和创新。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有效值。

1.2外部操作与内部思维并重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与原本符号化的抽象数学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学生接受信息、感应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无一不是依靠思维的参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既要注意加强引导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又要分析其内部的思维活动,掌握其学习心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周密地组织学生的视听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演示,又要善于运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讲解,才能使学生形成概念,提高认识,使其观察力和思维力得到同步发展。

1.3 内容、方法和技术三位一体的整合

教学内容是主体,教学方法是关键,信息技术是保障。只有理顺了三者关系,才能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遵循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教学法,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化、科学化、信息化,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1.4 及时反馈和适时调控

所谓反馈,就是指从教学对象处获得信息,以此作为调整教学过程的依据。只有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当调控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程序,乃至信息技术的使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反馈信息,积极调控教学过程,变换信息,调控载体的传输方式,与学生建立形式多样、合理有效的反馈渠道,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更好地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优化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由于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因而数学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非常枯燥的一门学科,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提不起精神,又加上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一直延续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因而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从教学上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信息技术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学生可以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为自己提供有利的建构工具,利用一些专门的学习工具软件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索,操纵有关的变量,观测和分析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有关的数据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来帮助自己分析和思考。

2.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作学习,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将深入人心。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教育更强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数学实验”。

第3篇

一、不要给孩子总结任何规律

在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减法时,在引入负数后他们在计算含负数的减法运算时错误百出,我们应该遵循化不熟悉为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统一鼓励学生化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如5 - (-2) = 5 + 2,3 - 4 = 3 + (-4),-3 - 6 = -3 + (-6).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悉心指导、耐心等待, 如果我们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给学生总结计算时的规律和技巧,一来加重学生的负担,二来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只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项,我还要注重学生技能目标的实现以及情感态度提升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会进行减法运算是实现知识目标,学生在练习时知错而后改,由屡次出错偶尔出错得心应手心灵手巧,这期间学生经历挫败感,又以不服输的精神唤起挑战的欲望,再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向他们传授技巧不能比拟的!所以我们不能好心办坏事,要以一颗淡泊的心去面对学生,放开手,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水到渠成,他们已经总结了我们原本想给的规律,甚至比我们给得更好!

二、补差很简单:练题目要选精、选简、重复做

有不少学困生都曾得到这样的建议: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就行了.可是学不好的还是学不好.我们在教平行线这一章节时,有很多学生在由已知条件进行推理时,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想当然.总之一遇到推理题就英雄气短,疲于应付,此时如果练题目做10题与1题的效果一样,最多徒增烦恼,大减士气,最后自暴自弃,我应该选精、选简、重复做.“选精、选简”是指我们要替他们选择步骤少,拐弯少的推理题,有利于他们巩固已学知识,又能让他们学会运用性质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说理;“重复做”是指对一个题型不做任何改动或稍微改动进行多次练习.题目不变让学生反复推敲,潜心钻研,直到能熟练讲解解题过程,脱口而出为止,老师只要及时纠正错误,指出推理过程的不严密.督促他们不断完善推理过程,就像婴儿学步,我们要鼓励他们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了鼓掌,这样的话就能让每一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做题目要做“时令”题,提前操练,等于使用激素“催”苗助长

第4篇

1.1 学习中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发现等;学生上课、作业、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数学考试前的应试情况,考试中的做题情况和考试后的经验总结情况;学生有关数学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建议等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况。

1.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发展变化的情况;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听到的一些数学小故事;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改正问题的过程等。

2.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2.1 数学日记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我们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思考,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2.2 数学日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解题的思路、推理过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能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体验。

2.3 数学日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成绩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写数学日记,就是学生整理数学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把课堂学习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观察现实的过程、体验生活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也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就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和创新。

同时,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平时就养成了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4 数学日记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扩大数学知识面,深化数学知识,并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而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教师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学生,而且可以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3.数学日记对教与学的启示

3.1 数学日记要求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数学日记是一种数学交流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通过符号的、图形的、图表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对话,反映出教与学的动态关系。同时对学习行为的各个方面加以识别,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和强化合适的学习行为,纠正和改善不合适的学习行为。数学日记包含的这种对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管理、对学习行为的支持和纠正,正好体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3.2 数学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能使学生明确任务、调整期望水平,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绪,并且能逐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倾吐数学学习的心声,展示数学学习成果。通过数学日记,学生和数学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证了教学过程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数学日记既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又让学生喜爱数学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小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新时期,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重视小学生口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尤其是四五六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把握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具体的,要重视口算的训练与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计算能力。口算不同于常规的笔算、计算等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口头演算、大脑思考完成的。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小学计算教学的效果,就务必要加强口算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口算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敏捷、快速计算的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们计算的能力和技能。口算往往是要求学生口脑一体,思维活跃、运算灵活,这对学生的计算思路和计算技巧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

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开展口算训练,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提高口算的准确率与成功率。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技巧,避免重复性错误。其次,在口算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必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对此,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或活动内容,让学生们被口算练习所吸引,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大幅度提升口算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们掌握口算的技巧与方法,切勿陷入“结果论”的误区中。在平时的口算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必须向学生们传达这样一个观点,即方法大于结果。掌握正确、简洁和有效的口算方法与技巧,是口算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把握好上述难点问题,就可以帮助广大小学教师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提升口算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运算思维和能力。

二、优化计算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计算兴趣

兴趣总是最好的老师,而方法则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在高年级的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方法”的寻找与“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计算教学的效果,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和资源,维持教学的高水准;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和爱好,是帮助他们提升计算能力的最佳选择。

例如,在五年级的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后安排十分钟的自主题目计算,倘若还是按照过去那种传统的计算题目和方法,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这时,如果设置主题鲜明的计算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以游戏和练习的心态进行题目的解答、计算,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因为孩子们总是爱玩儿的。所以,类似这样的课堂计算教学活动或游戏,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值得尝试和应用。再比如,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中涉及到的数字改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物,然后附上数量,这就可以使得计算更加形象化,更加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诸如此类,都是要改变过往的传统计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更加自由、欢快的参与到计算练习和学习中。当学生对计算感兴趣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的会主动加强计算的学习和训练,这比一堂严肃的教学课更有效果。

三、注重“生活化”计算教学,培养学生们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大都处于7-12岁的阶段,天性中的活泼好动是抑制不住的,而这恰恰可以成为计算教学利用的策略。比如,在计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化计算”的观念,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事物、人物和自然的观察,并自觉的采用学习到的计算知识进行演算和运算,形成固定的、良好的计算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观察也必然上一个台阶。所以,引入生活元素,提升计算教学的有用性,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们与计算学习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浓重的生活气息,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活的场景和情境往往是小学生最为亲近的,也是他们最没有压力的。将生活元素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就可以利用这种“轻快”与“融洽”,进而帮助学生们融入计算学习的语境、情境和氛围,培养积极的计算学习习惯和思维。同时,鼓励学生们把学习到的计算知识用以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生活化”的计算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要求,更是对小学生天性和乐趣的尊重,也是提升计算教学效果的不错选择。

参考文献:

[1]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

[2]王媛媛.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两个注重”[J].学周刊,2012(3).

第6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次信息的变革,教师的教学由以前借助呆板的粉笔、黑板进行知识传播变成了现在利用图像、视频、动画、微课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微课、智慧校园、慕课等媒体的出现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学习。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也给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弊端,我们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这些弊端,发扬其长处。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小学生仍处于感知运算阶段或者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在课堂中也极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最为头疼的一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出所要教的知识点,将学生的缺点合理地利用起来。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因特网在网上寻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然后再引申出知识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教学难点便是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未开始发展,对数学中许多概念都不能在脑海中建构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针对这一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在黑板上画图或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观看实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但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时仍有着许多不方便的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便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各类软件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钟的认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秒针、分针、时针,便可以使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钟表模型,并且制作一个可以外部操作秒针、分针、时针的按钮,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按钮感受秒针、分针与时针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数学模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这一新型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手操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当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道具更加容易保存,在教学中可以反复使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大部分教师便通过PPT这一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根据教案设计课件内容,在课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不同风格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前制作好课件可以节约教师在课堂中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师在使用课件时也要注意制作的课件要符合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这几种基本特性。并且教师在课堂中不能过渡依赖课件,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师是讲解课件,而不是念课件。例如,教师在讲解“角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可以融合前面所讲的两点内容,在开头设计一个情节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然后在课件中放置一些与角相关的图片,在课件中合理地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这样便选定了组成课件的基本元素。教师只要在课件中将其进行合理排序便可以制作出一个“角的认识”的课件。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几个领域便是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制作教学课件这三方面。这三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也是教师最容易出错的三个方面,故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一定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习风格。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策略不断完善,一定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国家培养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学报,2002,11(2):95-97.

[2]许兴业.几何画板与小学数学微型课件制作[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氛围;创新意识;重视主体;尊重个性;敢想;敢说;敢提问;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发表创造性见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97-01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贯穿于信息技术课的每一个环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敢创新

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发扬民主教学,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上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让文字变得更漂亮”这一课中,教师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变化(此时用大屏幕放映孙悟空翻转、变大变小及倾斜的画面)。其实在我们word文字处理系统中,同样能让我们的文字进行变化,你们想不想学习?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想!”此时教师启发道:“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你想学习文字的哪些变化吗?”接着,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并谈了自己平时遇到问题时采取的解决办法。最后教师话锋一转说:“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比一比,看谁最先实现自己的愿望!”

让学生自己选择要研究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创设了一种开放的活动领域和一定问题情境及良好的心理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敢想、敢说、敢提问、无拘无束的进行想象和创造。

2 树立创新意识 着眼能力培养

课堂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素质潜能,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让文字变得更漂亮”这一课中,课前教师准备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如:自学小资料、电子文档等。当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让文字变得更漂亮”的秘诀时,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有的跑到前面来取“自学小资料”,并按照资料中的步骤一步步试这操作;有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打开相应的电子文档,边学习边和同学讨论;有的甚至跑到听课老师那儿去请教……当一位同学问:“老师,我为什么不能同时选择两行文字?”此时,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将这一问题拿到全体同学面前:“谁愿意帮助这位同学解决他的困难?”立即有人举手帮助他。

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下,师生的距离拉近了,信息交流的渠道畅通了,学生可以自己确定研究方式,并可以离开座位去查阅资料,自愿去展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

3 重视主体作用 启发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的学习了,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让文字变得更漂亮”这一课,其练习题设计了两个:(1)用学过的知识,接受老师的考验。(2)自己出题,考考自己的同学,看你能不能难住他?由于题目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因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很快的完成了老师的问题,而且通过自己设计题目考查同学的形式,使自己有了小老师的感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 尊重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力的培养往往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勇敢冒险精神给予关注、肯定和保护。尊重个性的开放型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设疑艺术;适“度”、适时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其原因何在呢?其实还是对设疑的艺术性、技巧性把握得不到位。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设疑的艺术性,把握设疑的“度”和时机,充分发挥课堂设疑的效能,让课堂设疑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的综合性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艺术的体会。

一、把握设疑的“度”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如果问题全在知识范围内,只是大脑皮层的简单探索,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若问题过高,大脑皮层模糊一片,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点。只有把问题创设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引起兴奋点。”在提问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已知区、未知区和“最近发展区”有充分了解,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合的问题,使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摘到果子”的同时,获得了跳一跳的能力和摘果子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信息的下载与管理”一节时,我首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下载的概念比较抽象,信息的管理是教学的难点,都属于未知区,而信息的查找、复制、保存则属于学生的已知区。于是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找什么―到哪找―找到后如何保存―存放在哪里―如何管理。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我探究下载的过程。

在学生探究体验之后,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文件的来源和去向―从网上到磁盘,再联系学生已知的概念―查找、复制和保存,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下载的概念。

在下载过程中,学生习惯将下载的信息保存在默认的路径中,要用的时候就到处找,因为不清楚默认的路径,所以经常找不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呢?我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让学生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就行了,而是借用生活中常见的衣服整理的例子来做类比设疑:大家想想看,如果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而没有分类的标准,找起来是不是很不方便?假如让你当妈妈的助手,帮忙整理家里的衣柜,你会怎样去做?有同学说按季节来归类,有同学说按衣服的主人来归类,有同学说按衣服类别归类。由此从衣服的分类整理过渡到文件的分类管理,强调文件夹的建立要有一定的条理和规范,文件也不能随意放置,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在两个区域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水到渠成。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

二、把握设疑的时机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因此,课堂设疑,教师要选准时机,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学生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1.课前设疑导入,唤起注意,激发兴趣

一般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要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

例如,“信息的甄别”一节是纯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于是课前我先播放“三只小猪”的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为什么三只小猪都通过网络获取了关于狼的信息而最后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学生在动画创设的形象、有趣、搞笑的情境中,找寻问题的答案,经过思考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因为在信息的甄别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大相径庭。从而引入信息甄别的概念及重要性,相信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课中设疑过渡,穿针引线,启迪思维

在研究探讨新知的时候,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巧妙设疑过渡,穿针引线,串起知识脉络,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例如,在学习“WPS表格”中的公式与函数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

(1)让学生计算同一位同学三门课的总成绩,用三种方法做试验:

①直接输入三门课的成绩相加,如:93+96+81

②输入等于号再将三门课的成绩相加,如:=93+96+81

③输入等于号再将三门课成绩的单元格地址相加,如:=D2+E2+F2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果,第一种方法输入完成后原样不变,显示的是一个字符串表达式,第二种和三种方法输入完成后均显示具体求和结果270。教师引入要点:公式要以“=”开头。

(2)如果将三门课成绩中的“96”改成“86”,哪种方法中的结果会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发现:第三种方法的结果变化了,而第二种方法的结果没变。教师强调单元格地址引用的优势:会随源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3)刚刚计算的是一位同学三门课的总成绩,如果要计算一个班级同学的成绩,有快捷的方法吗?由于人数多,不可能一个个计算,从而过渡到填充柄的使用,用单元格地址构造好公式后,用公式的填充快速完成。

(4)如果要计算整个班级某门课的平均分,用公式可以吗?有快捷的方法吗?

由于数据项较多,构造公式速度很慢,从而引入函数的概念。

这样,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将整个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同时又将重点、难点贯穿其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既突出了重点,又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3.课后设疑结语,承上启下,拓展思路

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容易产生学习的自我满足感。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承上启下,拓展学生的思路,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究。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任务教学 主动参与 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可能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课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发现同学们上课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或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上网、玩游戏,根本不愿参与到教师们精心安排的课堂活动中来。本文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1.结合学生情况,精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同一章内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文字处理Word2000”一章时,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大任务,即要求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份非常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文字、段落的编辑;(3)Word的表格功能;(4)图文混排的方法;(5)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把这5个知识点又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可以分别把任务设计为学录课文、学排小论文、学做文摘卡、学制贺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更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期中考试学生成绩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运用类比法讲授知识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结合学生心目中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适当的类比,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事半功倍。例如,教学FRONTPAGE 2000制作网页时,可以和WORD的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弄清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心中有底,学习起来更容易上路。学习电子邮件的知识时,运用以下图表:

这样可以把电子邮件的知识讲述地清楚明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三、定期开展作品展示法

教学中可以展示历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活动中获奖的作品,也可以展示教师、校内外同学制作的动画、网页、程序设计等电脑作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

四、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参次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一些问题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到就下课了,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你的帮助而影响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小组学习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操作能力或者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主动帮助成员学习解疑、向老师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练习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要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言观察并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在小组阶段性作品制作过程中,由小组自定一个主题,自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包括素材的选择、采集、排版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作完,在作品展示课中各小组派代表上去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由全班进行打分评选出较好的作品。通过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用协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