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7:34
导语:在实体经济的困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立体几何;学习困境;应对措施
我们实际生活当中,接触的物件绝大多数是立体的,可以说立体几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好立体几何才显得格外重要。同平面几何不同,平面几何可观性强,而立体几何较为抽象,所以它锻炼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我们的立体感,增强我们的分析、综合等生活技能。高考是我们每个高中生避不开的话题,就高考而言,立体几何的重要性更是十分明显。立体几何的分值一直很稳定,大约在二十分左右,这是相当大的分值,值得我们每个高中生去认真对待。况且,立体几何考察的内容很固定,难度也不是很大,应该是我们必得分的题目。但是,目前的高中生对于立体几何学习却陷入困境,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困境进行分析,以便提高我们学习立体几何的能力。
一、学习困境
尽管我们每天都接触立体的图形,但是很少有人细致的去观察,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更何况高中以前我们探究的图形全是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由平面到立体的显著变化,我们不能很快适应,也就造成了学习立体几何的困境。
(一)立体几何概念理解不清
几何概念是立体几何的最基础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概念理解清楚明了后,才能更好地去处理相关题目。然而,我们很多同学在解题时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解题步骤,或是照着书中的解题技巧去模仿。对于解题的高度重视,导致我们轻视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只要面对与概念相关的试题,我们就会手忙脚乱。对概念理解不清,应用概念就会出错,有些题目根本做不出来。以二面角为例,求二面角的大小是立体几何的重点题目,倘若我们连二面角是什么都不清楚,只会模仿书中的例题,一旦命题人稍加变动,我们就无从应对了。
(二)立体几何定理理解不深
定理相对于概念而言是更为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它是解决几何题目的依据和中心环节。绝大多数同学对定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而不去探究它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去深究定理的使用方法和解题步骤。我们同学们理解定理不深、记得不牢、不分析定理间的联系是普遍现象,这就直接导致我们运用定理的能力较差,不能用学过的定理处理数学问题。其实定理和定理间不是格格不入的,相反许多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立体几何更是如此。立体几何由点到线、有由线入面、由面化体都是环环紧扣的,所以仅仅是背会定理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最大的不同就是立体几何重点考核我们高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我们对三维立体环境的感知和把握。因此,在处理相关题目时,空间想象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然而,我们大多数同学缺乏相关的训练,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这就造成了学习立体几何概念和定理的困境。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当我们接触到立体几何概念时,我们无法想象出来,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确切的空间形态,因而面对题目时即使想用学过的概念或是定理时也不知如何绘图,由于立体感不强有些图像摆在面前我们也辨别不出来。
二、应对措施
(一)培养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立体几何学不好不可怕,我们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唯一可怕的是丧失对几何的兴趣。没有了兴趣,是很难学好立体几何的。我们学习立体几何不要仅限于课堂,我们可以尝试将立体几何和我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用学到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渐养成对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知识是靠自己主动获取的,立体几何也不例外。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不要就此止步要主动的深入探究,或是与同学老师交流。上文提到立体几何的概念和定理极其关键,仅仅记住是不行的,还应能够灵活运用,加深理解程度。
(三)构建空间形态
良好的空间感是立体几何学习的关键要素,不可否认有些同学的空间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空间感较弱的同学不应该灰心丧气,空间感是可以逐渐培养出来的。平时多多辨析图形,在头脑中加以想象,生活中多多留意三维物体并与所学的概念定理相结合等都是培养空间感的有效方法。空间感建立起来了,许多立体几何的题目上手就会变得很容易,当然概念和定理的掌握、理解程度也会上升一个档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好立体几何不光有助于我们取得好的数学成绩,也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该类问题,学好该类问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志宏.数学解题方法浅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0)
[2]曹世国.立体几何入门――初学立体几何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6-0014-06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6.06.003
一、引言
在国内诸多对旅游本质研究的学者中,谢彦君可谓是旅游体验愉悦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愉悦体验论也为国内大众旅游的迅速壮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理论支撑。但随着社会思潮的发展,各种各样旅游现象的产生,愉悦体验论也越来越受到挑战,龙江智(2008)很早就针对学界的旅游体验论提出质疑:如果旅游目的是体验,那体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验对于人的意义又在哪里?[1]遗憾的是,他对该问题的解答――旅游是旨在满足各种心理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并未完全触及旅游的本质。同时,在哲学领域如存在主义看来,旅游是诗意的栖居[2],是趋向更好的生存状态,而非获取简单的愉悦;在新理性精神的内涵[3]看来,旅游可谓是人类往返于物质丰裕和精神充实之间,助力建构人类新理性的有效渠道。鉴于此,旅游愉悦体验论能否继续经得起考验,值得讨论。
本文就谢彦君关于旅游本质的主要观点,通过两个特殊反例,论证其现实困境和逻辑困境,同时基于哲学和行为学的理论观点尝试探讨旅游本质的内涵。
二、谢彦君对旅游本质的探讨
谢彦君作为旅游愉悦体验论的学术大家,十几年来见证了中国旅游的发展变化,其关于旅游本质的愉悦体验论为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本质解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学术贡献。本文根据时间脉络对其关于旅游本质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愉悦”和“体验”两大要素是谢彦君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主要观点,如其所述:“如果用关键词加以概括,足以凸现出旅游的共性:体验(美好的印象和愉悦的感受),异地(总是到离开常住地的地方)。”[6]
如谢彦君所言,旅游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由旅游的目的决定的[7]52-98,然而,旅游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不是愉悦?愉悦是休闲体验的主要方面吗?休闲体验可以解释旅游的核心问题吗?
三、对愉悦体验论的质疑
波普尔提出证伪理论,认为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不能用证实理论和实证主义,如果用经验来证实理论,意味着少数的特殊性来论证一般的、普遍的理论,实证主义指导下的理论一旦出现相悖,则不成立。[8]28-32因此,尽管如张凌云所说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定律允许“反例”存在[9],但如果反例足够强烈,则需要对定律的可信度和有用性提出怀疑和再研究。因此,本文对谢彦君教授的旅游本质论提出三个疑问:
(1)愉悦是否是旅游的根本目的?
(2)体验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感知和获得,能否解释旅游者的情感传递和表达?
(3)休闲是一种生活状态,愉悦是否是休闲的主要方面?
(一)反例:黑色旅游(DarkTourism)引发旅游目的的新争议
1.黑色旅游的目的
1996年,列农和弗勒提出“黑色旅游(darktourism)”[10],自此,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从欧美地区迅速扩散到到中东和亚太地区。黑色旅游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对于旅游的再次审视。何景明(2012)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种“失控的世界”的时代,黑色旅游中的灾难能让游客在精神、情绪的刺激和释放中感悟自然和生命,游客通过对灾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的理性分析,能够使不同种族、不同价值和宗教信仰的人痛定思痛,归一到追寻人类和谐共存[11],同时他也认为对一些战争遗迹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参观,是黑色旅游对正义的阐释,而一些重大人为社会灾难形成的遗产,则拷问着旅游者对道德和制度的反思。
基于此,我们得以回答问题(1):在黑色旅游活动的时空进行中,旅游更多是一种死亡观照,愉悦情感几无存在,遑论是黑色旅游的目的。
2.黑色旅游的本质核心
黄文(2012)在研究黑色旅游时,认同TomSelwyn的观点,后者视黑色旅游为一种带有图腾意味的象征中心(symboliccenter),旅游者通过置身其中,感受自然和历史的流逝,生死的转换以及天人合一的超越[12],并指出黑色旅游的核心是肯定人的生存权利的重要性以及普世认同的人文价值,人们是通过这种旅游体验活动来达到尊重生命的教育与反思。[13]据此我们可以说在黑色旅游过程中,旅行活动实际上包含着旅游者的情感释放和情感传递,这种释放和传递也正是为了寻找认同、共鸣。
如此,对于前文问题(2),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体验论只是强调了观感的单向传递和接收,在“传递”的更高层次――和谐、升华、统一层面,即在回归价值判断的满足上,并未给出总结。黑色旅游体验实际上是寻求更广大群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认知的一致,游客之间可能在游览场景结束后会为群体情感的和谐一致与认同共鸣而感到愉悦,但谁又据此忽略对生存价值的询问和观照,反而认为愉悦是此行的目的?
3.美学观照并非主要方面,是审美超越,愉悦则仍未摆脱自我
如谢彦君最新所言:人类历史上对死亡主题历久不衰的眷顾,除了具有某种宗教或哲学的意义之外,还是一种美学观照。借助于这一观照形式或途径,人们获得了某种心理压力的释放,并从而展现为一种愉悦体验的性质。[14]但当分析这句话时,谢彦君教授实际上避开了前一个主旨,而将微不足道的“美学观照”指向了“愉悦体验”,按照Wittgenstein的理论:“伦理和美学是同一个东西。”[15]美学观照意味着超越审美,指向伦理构建,远超“愉悦”这一情感词的内涵。因此,如果继续拷问黑色旅游具有“借助死亡主题的追求,建构伦理、担负历史兴衰或者文明传承责任”的话题,愉悦体验论作为旅游本质,则更是难以自圆其说。
(二)反例:灵性旅游(SpiritualTourism)诱发旅游者参与旅游终极指向的争议
1.SpiritualTourism的本义
Braine(1992)将Spirituality定义为一个人如何表达自己作为人的精神表达[16]。Dysonetal.(1997)认为Spirituality也可以理解为“寻求自我与其他因素(包括其他人、动物、地球、自然)和超力量的和谐统一”。[17]Schultz(2005)指出Spirituality是旅游者通过感应、描述和行为,对一种自我内核与其他人、外部世界或者超力量之间重要联系的体验。[18]
2.SpiritualTourism的触发
Marques(2006)说有一些触发因素激励旅游者开始或继续个人对于人生意义和生活目的的“spiritual追求”[19],这样的触发因素来源实际上有很多种情况,国内学者主要从需求和动机方面,对旅游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如这些影响因素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疾病的困扰、对友谊失败的困惑、对现实的不满足和无法摆脱宿命的无奈,正是这些因素使人们倾向于脱离近身的“娑婆世界”,从内心深处,甚至从人性,从哲学角度垂问人的存在问题,并向自然寻求解答。根据McGraw(2008)的“决定命运的七个瞬间”理论[20],七个瞬间的体验经历动摇着我们的人生依赖,塑造了我们的身份。VanNess(1996)指出人们面临着挑战,经历着自我意识和时间消亡,在1999和2001年他又进一步指出人们试图超越自己,努力寻找并构建生活意义和目的,因为他们都知道终将死亡。[21]因此,旅游的进行,是人们寻求这种目的的动机所在,并尝试在旅游中获取答案。
3.SpiritualTourism的目的
GregoryB.Willson(2013)从现象学的角度,对旅游者邮件、电话访谈,旅游者照片、旅游随笔和日记分析,认为“spiritual维数”可以从人们如何主动地通过旅行的方式寻求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和在旅行中所表现的对人生意义和超越体验、交往的需求去得到答案。[22]因此,同样得以回答问题(1):愉悦并非旅游的根本目的,无法解释SpiritualTourism。
(三)愉悦是“闲暇时间内需求满足”(休闲成立)的后续反应
休闲是一种在闲暇时间身心得以歇憩、休养的生活状态。在西方社会往往是有闲阶级的享受、娱乐体验,且闲暇的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休闲成为生活状态。
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否满足,是衡量是否休闲的关键。旅游产品所传达的要素如刺激、愉悦、身心享受,满足,人际关系的调整,家庭的美满,新的认知收获等,是人们需求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大多数游客追求的正是这样的满足。愉悦作为内心满足的后续反应,既非满足的主要方面,也非满足的根本。据此,我们得以回答问题(3):愉悦并非休闲的主要方面。
四、旅游愉悦体验论的现实和逻辑困境模型及解析
通过上文两个范例和三个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构建旅游愉悦体验论的现实和逻辑困境模型,如图1所示。
(一)“体验论“的含义逻辑问题
“体验”一词本身意味着“尝试、经历和体会、验证”。反观所有旅游活动,单纯为“体验”而“体验”的旅游者并不存在,因为“去体验”首先意味着接受了一个先在的信息(比如对某项事物的描绘和解释以及承诺等)或者是被建构好的“刻板印象”[23],这是符号主义者的典型观点,却广受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真实的批判。
从旅游目的角度看,在通常的旅游活动整个过程,即开始前、过程中、结束后三个阶段,旅游者往往是因为好奇或者营销的诱惑、许诺而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体验”也就成了“经历”“尝试”等行为表现的同义词,只能解释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前两个阶段的旅游行为,割裂了完整的游览体系。因此,“体验论”在逻辑上是无法讲通的。
(二)旅游愉悦并非旅游主要情感
旅游者体验(或者叫旅游活动开展)的目的则是获取旅游项目传递的感觉和实现信息的真实,而这些信息才是关乎旅游核心决策和旅游目的根本。在实现这样的“信息”真实即旅游活动展开中,愉悦(即欢乐、喜悦、身心放松)作为一种情绪反应和心理感觉的确是会经常出现的。但“愉悦”往往是短暂的,大量的愉悦复制导致“审美疲劳”,且常常由于旅游期望和满意度的不协调体验带来的旅游后悔、旅游投诉往往甚于愉悦。
(三)旅游目的的“非愉悦性”
成功的旅游项目经营往往可以“满足”游客,因为“满足”则意味着“满意于一项欲望、渴念、需要或者要求的实现”。“愉悦”在这个语境下便成了其中一个要素;对于纯粹“为旅行而旅行”的没有旅游目的游客来说,“体验”只是游客本人言语解释概念的“一段段经历”,游客在他本人的旅行未终止前,永远是“不知道下一段行程会是什么”的心态,而这“未知感”也正是“为旅行而旅行”的魅力所在,由此也导致了大量“非旅游者”的存在,否认自己是“旅游者”。
(四)旅游愉悦过度导致的非理性狂欢
从人的精神追求来看,现代社会造就了大量的物质实践者,人是现实社会的奴隶,逃避、刺激、厌世、颓废、讽刺等消极思潮兴起,这既是人们失去信仰,也是人们追求解释自我存在的表现[24]。愉悦体验论似乎为这样的人们提供了暂时的解脱之路,但伴随着各种非理性形态的旅游狂欢出现,引发了社会学、伦理学和生态学界的强烈批评和排斥。同时,对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就当前中国的旅游现实来看,愉悦论盛行其道,但主要原因是经济层次决定了人们的需要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阶段,可以讲,信仰体系的崩溃和社会现实的多矛盾性,造就了中国情境下的西方式旅游狂欢,旅游理性和伦理的呼吁,也正反衬了对旅游感性愉悦带来的人的危机的批评。
(五)“超越”学说和非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解析
根据马斯洛的“Z理论”(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实现等观念……而超越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抛开“自我存在”的意识概念,走向“他我”,即“大爱”的境界。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观察家、学者和艺术追求者的旅游活动往往呈现这样的态势,他们把旅游当做手段,从旅游回到自我,回到社会、世界,是旅行者而非“旅游者”[25]1,他们的旅游活动也远离了“体验”解释和愉悦解释。
五、关于旅游本质解析的思考
首先,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旅游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活动,旅游不断趋向于更好的生活状态。
目前旅游的种种属性和特征,如经济性、社会性等,是“后天的人类”(经过内外环境从未间断的塑造)根据自己当前对旅游的认知来界定的(当前对于旅游的界定仍然是对旅游业的描述)。
存在主义认为旅游一旦开始,旅游者便进入了一种被激活的生命状态。[26]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人们旅游活动的开端在其踏上旅途之前,而在目的地游览中,已经存在了互动,这种互动决不仅仅是单方面接受环境的给予。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享受(初步浅层次的满足),同时也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表达”,天人合一和情感传递很好解释了这种互动,即所谓的人与环境的共同再塑造。[27]旅游活动的不断进行,也说明了人们在新的不满足基础上,在臆想中继续追寻,是趋向未来的。
其次,行为学理论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同时还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人们既在本体的存在中,也在意识认知中确证并表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28]
选择旅游不再仅仅是表现自己存在,同时还要表现自己是人的存在,正是因为人们表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如此困难,旅游活动才不断地在不同目的地进行。曹国新(2005)提出了本我的“”,认为社会存在导致“自我”的片面化,片面化反而又“刺激”谋求超我,当“逸”即的冲动表现为在地理方向上对日常人生的暂时出离时,旅游活动便发生了。[29]“逸”本质上包含着人从“本我”出发,超越“自我”,寻求与超我的统一,即人的完美。
再次,依照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这一哲学原理,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所追求的决不是经济利益的增加,而是文化理念认知和精神价值判断方面的满足(非享受)。[30]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年轻的旅游消费者更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个性、感知、闲散、精神主义、微观视角和体验等特征出现在游客结构中。具有“致敬传统”的后现代主义旅游,将中国旅游和世界旅游活动区别开来,加之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城市居民表现出的宗亲疏离、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传统信仰与西方价值理念的冲突[31]等因素,都促使国人更多寻求“回归”“归一”。这是国内社会学界和旅游学界的新的态势,由此带来对旅游愉悦论的新挑战。
六、结论
厄里曾指出:“对社会科学家来说,要从理论上搞清楚‘乐趣、愉悦和娱乐’已被证实是个艰巨任务。”[32]“好玩”的心理诉求,并不代表旅游者一定会获得愉悦体验,其中的干扰因素复杂多变且无法预计。[33]
1.资源优势
昆明旅游业作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见表1)。根据昆明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者消费需求,滇中体育旅游的内容可划分为竞技体育训练和竞赛观赏、大众休闲体育活动、体育康复保健疗养3类。昆明作为滇中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较而言,呈贡、海埂国家训练基地是我国比较出名的高原训练基地,每年都会引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尤其是田径项目更是数不胜数。在这里体育旅游者不仅可以参观先进的训练场地,有时还可以一睹奥运冠军的风采。新亚洲体育城、拓东体育场和云南省规模和知名度较大的体育场所,在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大型赛事,一旦举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往往会吸引省内外体育迷的观看。其次,打高尔夫球和各类健身会所也为体育旅游的提供了更多选择。
2.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昆明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2)经济区域优势作为桥头堡的龙头,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必将指引昆明进一步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昆明发挥经济核心圈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广泛、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重大的发展契机。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昆明的发展将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前景更好。通过生态、规划,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展示出昆明的吸引力和吸纳力,能够让更多的各方人士能够到昆明来投资体育旅游业,能够在昆明发展创业。作为西部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此次的发展机遇垂青昆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昆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
二、体育经济视角下昆明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1.合理引导,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昆明市各地发展体育旅游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在没有认真研究市场和做好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体育旅游规划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旅游规划包括旅游业发展目标、拟订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体育旅游业发展速度、体育旅游设施的修建等。制定体育旅游规划是协调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途径,在制定时,应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布局景区,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努力体育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昆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并按照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策划、高质量的建设、高效益的经营好旅游项目,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2.加快区域合作
昆明市被定义为我国西南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发展城市,具有丰富的区域优势,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具体措施,首先要营造共同的体育旅游大环境,包括加强城际间的交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媒体合作、体育旅游企业联合以及政府友好合作等。这正是体育旅游合作发展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最实际的措施就是体育旅游资源之间要共享和体育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其次,重点加强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体育旅游合作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联合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旅游企业才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真正主体。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良好的体育旅游企业合作机制。最后,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旨在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实力,使得区域内的各体育旅游竞争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第一,要加强省内合作;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市具备优良的条件,以昆明为中心往下面的各个地州市共同开发,不仅把昆明市的体育旅游业壮大,也大大提高整个云南省的整体旅游产业。第二,要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与内地的各个大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渠道,把外面的先进理念、资金引进协助开发昆明的市场,同时也把昆明的体育旅游资源让外面的更多的人所知道,从而更好的宣传昆明,发展昆明。第三,要加强与周边国家,例如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邻国之间的合作。在加强省内体育旅游业资源与内地资源的基础上向东南亚地区蔓延,以昆明为中心,把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开放的窗口,让昆明更加的开放,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使昆明成为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渠道,把昆明打造成面向世界的著名大都市。
3.加强和改进营销工作
昆明市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已比较重视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形象营销系统,从不同侧面、不同季节宣传昆明市体育旅游。促销途径上除有针对性的利用一些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外,还可以积极参加和举办体育旅游交易会,同时逐渐扩大网络媒体的旅游促销利用率。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方面。首先,根据消费市场需要确定昆明市体育旅游产品组合,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经营的多样化程度,拓宽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例如,昆明体育旅游开发可与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发展相结合,形成资源组合、共同开拓消费市场的发展格局。其次,结合昆明体育旅游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的考虑,在参考现有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普遍定价的基础上,快速地配制出高、中、低不同消费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消费价格体系。
4.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
体育旅游过程是一个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互动关系的感知行为过程、异质文化的文化涵化过程、社会变迁过程、影响效应的扩散过程。从体育旅游地的角度来研究体育旅游过程,使体育旅游活动产生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使体育旅游得以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大众体育旅游中,由于体育旅游开发商和外来生意人的涌入,当地居民只有少部分从体育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大多数人只会感受到发展体育旅游业带来的社会成本的上升,如物价上涨、拥挤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和对体育旅游的厌恶情绪。另外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体育旅游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地区的体育旅游业就是由于忽视社区因素及当地居民的要求,没有与社区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造成体育旅游环境污染、经济秩序混乱、文化丧失。
5.走绿色和谐发展道路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昆明市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而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体育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禁破坏环境式的开发,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这方面可以综合采用法规、规划、经济、科技、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使环境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并纳入到各级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各个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其次建议对体育旅游资源实行分类、分区、分期、分批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与将来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没有条件或开发条件不成熟的体育旅游资源要以保护为主,待今后条件成熟再进行开发。最后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化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公德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主要体育旅游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体育旅游意识留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建立一套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的经济体系制度,来保证岛上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关键词】广播 传统媒体 互联网 新媒体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自1920年面世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新闻传播方式,先后与报纸、电视“平分秋色”,征服了数以亿计的听众,分割并占领了媒介市场中属于自己的领地和份额。传统的广播媒体在20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国,至少培养了几代忠实的听众。广播作为当时的主流媒体,在传播各类信息特别是传播和宣传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广播要想摆脱目前在新媒体时代所遭遇的困境,必须谋求转型,找准新的定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的生存困境
(一)传统广播媒体的优势逐渐式微
翻开新闻事业发展史,我们发现,广播媒体在出现之初,相对于此前的报纸来说,其先天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时效性、伴随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众所周知,报纸一般每天出版一期,新闻有截稿时间,而广播则相对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广播新闻可以随到随编,最起码可以做到整点播发,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随时插播,甚至作现场直播,其时效性显然是非常强的。
传统广播的载体大多是半导体收音机,小型收音机是可以装在口袋里、放在旅行包里随身携带的,让听众在移动状态中随时接收新闻资讯播报;同时,还可以让处于工作或生活状态中的人们,一边工作处理事务一边收听广播,真正实现“一心二用”。广播的一些节目除了提前录播以外还可以在演播室进行直播,主持人通过热线与广大听众就设置的话题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听众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可以参与话题讨论,或提出意见与建议,其互动性也是三大传统媒体中最为明显的。
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广播的这些先天优势不再为广播所独享,一部手机打天下,新媒体在时效性、伴随性和互动性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广播媒体,甚至比广播更强,这样,传统广播媒体的先天优势也就逐渐式微了。
(二)传统广播媒体的劣势日趋突出
广播新闻播报属于典型的线性传播,声音转瞬即逝,无法满足受众反复阅读或收听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它比不过能够反复阅读的报纸,也许正因为如此,广播曾给报纸留下了一定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当下又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而这恰恰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画面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无疑超越了广播和报纸。但是在网络时代,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业余时间和闲暇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难以拥有整块的时间连续收听或收看新闻节目,广播电视的线性播报逐渐失去了较多的受众市场。相对而言,传统广播所暴露出来的这些劣势却正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网络新媒体几乎可以把制约传统广播发展的这些“瓶颈”一一打破或消弭。在这种情势下,广播和报纸、电视均无法避免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和挤压,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面临必然萎缩。
(三)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受到多方挤压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对广播的冲击更加明显和突出,在新媒体用户突飞猛进之时,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受众日趋萎缩。虽然传统媒体仍然拥有一定的受众市场,分众化、小众化也让它们具有一定的立足之地,但受众量的减少与转移势必影响到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缺少受众的媒体,其成长空间必将变小,发展能力势必受到限制。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的多方挤压下,传统广播的发展空间和势头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处境较为艰难。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发展机遇
虽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但是它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最起码网络新媒体还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广播现有的地位和作用,传统广播仍然享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社会发展为传统广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其中老龄化阶层的出现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等为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两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到2050年左右,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对传统广播的钟爱一般缘于两个因素:一是接收信息的习惯问题。如今的老年人大多是在广播的伴随下步入老龄社会的,他们年轻时获取信息的媒介或渠道主要是广播,所以对广播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二是身体健康状况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往往不济,对阅读纸质文字和收看电视画面感到有些困难,于是选择广播便顺理成章。不仅如此,老年人因为退休的原因大多喜欢进行户外锻炼,使得具有移动性和伴随性特征的广播自然成为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他们接受信息的首选媒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和居民个人收入明显提高,普通市民的物质和文化消费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私人汽车和家庭汽车的保有量在持续增长,人们在使用汽车时凭借车载广播获取信息的需求也随之而来,车载广播的伴随性特征恰恰能够满足这种诉求,因此广播就成为驾车一族的不二选择。人们在驾驶汽车时既不能阅读报纸,也不能观看电视,更不能当玩手机的低头一族,车载广播应运而生正好占领了这一块信息接收“阵地”。从信息的内容建设来看,除了日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外,应用性和服务性较强的交通信息更成为车载广播首当其冲的重要媒介产品。
(二)国家制度设计给传统广播提供新的生存环境
从国家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层面出发,国家还会出台相关规定对传统广播予以特殊保护,主要用于在特殊时期、极端情况下使用应急广播向国人传达重要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出现断电、断网等非正常情况,使用传统广播则能有效发挥传播和组织功能,解决其他传播媒介缺失所造成的信息空档或信息真空问题。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等应急状态下,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提供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的广播体系。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政府直接面向灾区群众进行救灾的最有效的指挥调度平台,是政府公众和灾区民众沟通情况、传达意见的重要载体。按照德弗勒(Defleur M.L.)的媒介依赖理论(Media-system dependency),当社会转型冲突增加的时候,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会相应增加,如果公众不能寻找正确的信息渠道重新组织自己的信息环境,往往会不知所措造成更大混乱。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广播,为灾区群众及时提供权威信息、行动指导、科普知识、沟通渠道和心理抚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开播也是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有益尝试。从国际上来看,利用传统广播传播紧急信息、预警消息,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应急、救济手段和国际惯例。欧洲及美国、日本等均把广播等作为政府应急体系中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并由此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应急广播系统。在美国,从1963年开始就逐步建设了覆盖全美的应急广播系统,美国广播协会甚至要求政府规定手机制造商必须安装调频收音机天线,以确保在恐怖袭击、大面积停电等紧急状态下,绝大多数国人能够接收到无线电信息,以便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④由此可见,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给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三)媒体融合让传统广播出现新的成长空间
传统广播走媒体融合之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与报纸融合,开辟报纸广播版;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广播网;三是打造自己的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化产品。在传统广播创办初期,由于自身新闻采编力量有限,新闻稿源显得较为紧张,广播就依托报纸的内容,将尚未进入大众化、家庭化和市场化的报纸稀缺内容有选择地搬到广播中播出,既满足了广大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又解决了广播自身采编队伍不足的矛盾。诸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就属于这类情况,而且一办就是几十年不变,做到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早已成为广播中的王牌栏目。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地方广播又纷纷与报纸联手开辟报纸的广播版,此举既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又扩大了广播的覆盖率。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传统广播又搭上了互联网这趟快车,纷纷借船出海,与网络联姻,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新闻播出平台。用广播行业人士的话来说,这就叫“进平台”,也就是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终端把传统广播的内容推送到各个社交和商业网站平台,做“看得见”的广播。在广播网上,广播既有声音版,又有文字版;既可以听,也可以看,而且还具有反复听、反复看的功能。近些年来,由于各类商业门户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传统广播采用上述方式和手段已显落伍,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时俱进中的传统广播又开始谋划“造船出海”的战略,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自己掌控的媒体融合产品,也就是“建平台”。所谓的“建平台”,就是采取自建、合作等方式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产品,试图巩固目前已有的阵地,夺回一度失去的听众市场。2014年8月,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会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⑤这一指导意见为“媒体融合”在制度设计层面确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它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来说无疑都是一大“福音”,包括传统广播在内的各类媒体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乘着这股强劲的政策东风推动媒体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发展路径
作为三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与报纸、电视一样,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相对于报纸和电视的广告量纷纷出现“断崖式”滑坡的情况,传统广播的广告量近些年来却有“逆势上扬”的趋势。我们认为,传统广播只要坚持走媒体融合的道路,仍然能够享有自己在媒介市场上的一席发展之地。
(一)适应“碎片化”信息消费需求,精心打造“微广播”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一般需要选择相对固定的地点,占用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例如:过去一个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一般也是要在半小时以上。然而,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连续收听广播节目达1.5小时的听众却在呈逐年减少的趋势。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众既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移动终端不仅成为人们感官的延伸,也将受众大量的零碎时间及时地勾连并充分利用起来。可见,受众信息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人类社会出现了“碎片化”的信息消费趋势。正如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所指出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行其道,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微交往、微文化正在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⑦
既然受众的信息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那么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就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对于传统广播来说,节目的呈现形态就要随之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听众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分享的需求。传统广播那种诸如长篇通讯、录音专题等大时段、大板块的节目样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必须根据听众信息消费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和要求,对节目内容进行分类化、分众化、分段化、浓缩化改造,这已经成为传统广播改革与转型的一种选项,“微广播”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微广播”是指微型广播作品,即是以采访录音为主体、音乐音响为烘托,以单个作品体量为界定标准,时长简短,要素齐全,叙事完整。这种短小精悍的微广播兼具消息的元素和通讯的手法,因每集时长不足2分钟,既可以独立成篇,也可系列成章,受众容易接受,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微传播”的需要。⑧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百集系列微广播――善行河北》和《燕赵追梦人――“中国梦・赶考行”百集系列网络微广播展播》,就属于“微广播”的代表作。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推出的《文艺微生活》,打破原有版块直播节目的固有样态,以“碎片化组合”为听众提供广播套餐,也属于“微广播”改革新的探索与尝试。⑨
(二)坚持内容为王,把声音新闻、交通信息、音乐等作为广播的立足之本
受众接触新闻媒体、使用新闻媒体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先知先觉的新闻媒体来了解大千世界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各种信息,信息的内容无疑是受众的目标追求。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变革与发展,无论信息内容以何种形式传播、在何种终端上呈现,受众对具有专业品质的信息需求,尤其对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需求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作为新闻媒体就应当以内容为王,把受众关注、关心的信息内容作为立足之本。媒介社会发展史表明,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围绕内容供给所进行的博弈始终处于胶着状态,“内容为王”是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变换的制胜之道。“媒介产业的本质是内容和创意,传媒在内容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对内容的开发和再利用以获得受众的眼球资源和广告收入,是目前我国传媒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内容的同质化正成为困扰着我国传媒发展的一大‘顽症’,而内容的稀缺性又将成为我国传媒‘做强’的瓶颈之一。从媒体的本义是传播信息这一角度来看,新闻传媒的发展应遵循一个基本模式,那就是通过采集或整合相关内容资源,形成比较有竞争力的内容,通过内容吸引受众群,再经营受众群的商业价值。”
对于传统广播来说,在内容上的优势一般体现在声音新闻、交通信息、音乐等方面。声音是广播的强项,通过声音来传达新闻或信息是广播难以被取代的最大功能。在人类的感官中,声音可以执行多任务活动,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类同时从事其他活动,这又直接造就了大量只适合广播传播的特殊媒体场景。比如:对于处在行车状态中的受众而言,了解路况交通信息既是他们此时非常之需,同时对于他们的安全行驶也没有形成负面影响。据了解,在全球范围内,广播是音乐的最佳传播渠道之一,对于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的人们来说,欣赏音乐往往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一种享受,也是高强度工作之后的一种自我放松。2014年6月,移动互联网发展大会的《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交通、新闻、音乐广播在移动传播上发展得更好,三类广播入围百强榜单共占比74%,其中新闻类占22%,音乐类占20%。因此,这类信息的传播就应当是传统广播的主业,广播就应当毫不动摇地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即使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这些具有个性化的功能依然无法被撼动,强化这些功能就可以进一步彰显广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三)发挥传统广播的天然优势,继续主打音频产品
实行数字化转型,走全媒体化发展道路,虽然是当前所有传统媒体面临的选择和发展的趋势,但是此举并不意味着广播一定要抛弃传统音频业务,一律去发展视频、游戏等全媒体业务。喜马拉雅电台创始人余建军认为:“音频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伴随式媒介,它的优势和功能是被低估的。”广播电台是音频制作的核心力量,不仅拥有一流的专业音频制作设备,而且拥有一流的专业制作团队。音频制作向来是传统广播的天然优势。广播的传统优势不能丢掉,应当继续主打音频产品,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对于传统广播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不完全是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更多的还是自身主打的音频业务是否做好、做实了。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制约广播媒体发展的瓶颈,传统广播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音频资源和专业优势,制作适合受众信息接收需要的精神产品,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成立专门的制作团队,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制作适合网民需要的网络广播作品。在整合原有音频资源的基础上,还可以聚合其他广电类媒体的音频资源和网络用户自采并提供的原创内容,打造形态各异、不同凡响的音频广播产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音乐达人或音频专业人士积极投身于网络音频的开发和运用,各具特色、名目繁多的网络音频平台相继在互联网上登台亮相。据艾瑞市场咨询机构一项调查显示,在线音乐(包括音乐、电台)覆盖人数已超过视频。美国著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每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俨然已成为业界一个风向性报告。她认为:“声音将成为下一个移动端上传和分享的重要内容。”当下,在智能手机上可方便收听的网络音频平台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综合性的专业音频网络平台,如喜马拉雅、考拉FM 、爱听FM 、荔枝FM 、窄播、蜻蜓.fm、啪啪等;另一类是内容比较单一、指向性较强的音频网络平台,如音乐类的有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听书类的有懒人听书、善听听书、话匣子听书、掌阅听书等。
对于传统广播而言,在生产高品质节目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拓宽办台思路,拥有产业意识,善于把与音频相关的业务,诸如音频节目网站、播客、音频客户端等,作为自己的拓展疆域和衍生产品。优质的音频内容既是传统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传统广播在新媒体时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劣势
一、速度不快。新闻的生命力在“新”与“快”,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新闻节目需要极高的“保鲜度”。但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因其篇幅较长,需要一定的选题策划和节目采制时间,新鲜度相应有所“折扣”。长期以往,容易导致栏目采编人员反应速度普遍偏慢,成为制约节目发展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电视新闻专题如果几天以后才推出,在新闻的及时和对背景的分析链接上就落后于新媒体,节目的吸引力被弱化。
二、挖掘不深。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意识到提高时效的重要,然而实际操作中,却被动地被社会热点事件牵着鼻子走,力图和新闻拼“速度”,舍弃了专题的“深度”。内容与其他新闻栏目和媒体同质化、重复化;采访没有记者原创性和独立性的发现,止于浅层表现,少有深层次挖掘,使得新闻琐碎化,大大降低了新闻价值,节目的思想力被弱化。
三、选题不精。近年来,网络新媒体崛起、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拓宽,电视新闻专题的舆论监督选题减少,却出现了一些一味迎合观众口味的猎奇选题倾向。认为轰动稀奇、有违常理的刑事案件和情感故事,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取得收视率的法宝,导致一部分节目选题多对准社会阴暗面,将社会的丑恶现象和恶性事件昭然于世,只是在结尾象征性地加上评论,传递正能量不够。不能关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的选题,就无法持久地打动受众,节目的影响力被弱化。
四、形式不新。时下,媒介竞争市场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本身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不仅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且在节目创意、表现手段上少有大的突破;相反它擅长的充分调动声音、影像、画面、字幕和特技等多种表现手法来生动再现新闻事件、为主题服务的“绝招”“专利”,正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其他媒体娴熟运用,节目的独特性被弱化。
对省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改进的思考
一、内容深度化。电视新闻专题最突出的特点在“深”,抓好内容的深度化,恰恰是电视新闻专题捍卫领地,突破自我的前提。在全媒体时代,很少有哪家媒体能拥有绝对的独家信息,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也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时,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要了解为什么发生,需要有见解、有个性的报道来释疑解惑。相比较而言,新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往往偏重信息的丰富、全面,这种“海量”新闻罗列的做法容易造成信息的简单堆积和低质量重复。而电视新闻专题在时效性上虽不及新媒体,但是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寻求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把新闻第二落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传播信息,也传播背景,更传播观点。要打造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深度”核心竞争力,可以有两种尝试:
首先,打破框架,将电视新闻专题栏目杂志化。通过借鉴杂志式的综合编排方式,不同的内容或题材组成板块,通过新闻主持人串联到一起,形成包含多种新闻体裁的综合性新闻专题节目。它带来的好处是,在节目的容量增大、包含的信息量更丰富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帮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知有关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形成对新闻的全面认识和完整印象。
其次,强化整合,创造全新的深度报道模式。对于一些热点事件,一些网站通过“链接”的方式,把简单的资料罗列、堆积视为增强报道深度的有效做法。电视新闻专题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内容,对不同来源的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减去雷同的东西,提炼出新闻的意义;同时整合报纸、电视以及网络这三种媒体的长项,在节目中既有报纸的解读,电视的现场连线,又参考网络的互动参与,打造多向度、多视角的节目内容,通过有效整合,传播编辑思想,影响更多的人。
二、选题发散化。从电视新闻的创作过程来看,选题是第一个环节,直接决定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领域,地方性媒体往往在全国性重大事件的选题和采访上受到种种限制,同央视同类节目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扭转这一局面,近来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实现联手,力争优势互补,借助其强大的新闻网络,得以使栏目的触角发散到全国全球,扩大栏目的选题来源。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是1995年创办的电视新闻专题栏目,近两年,通过与新华社合作,依托其供稿平台,得以尝试剖析一些在全国其他地方发生的有较大影响的典型事件、带有普遍性的民生话题,并展开本地化关联。从受众的反馈来看,这些节目都有着不错的收视成绩。例如,湖南的窨井盖丢失事件,虽然它并不发生在江西,没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接近性,但这件事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选题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社会传真制作《井盖之患》专题,以新华社提供的湖南窨井丢失事件的新闻素材做引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扩大、补充对江西本地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既有效引导热点话题,又带给观众贴近性、亲近感,引起公众的关注。
三、评论专业化。在海量信息时代,打造媒体的“好声音”,“说什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怎么说”“谁来说”,评论正成为媒体出奇制胜的独门法器。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一直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闻名的CNN,曾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独占鳌头,后来它之所以被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所超越,关键是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进行了适当的评价。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懂得“分析”,敢于“亮剑”,才能棋高一招。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以深度见长,做强评论大有可为。专业的评论体现在思想的多元化。一些知名的电视专题新闻节目,往往邀请数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就同一件新闻事件各抒己见,避免让观众只听“一言堂”,使观众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新闻事件。有时专家们甚至在某一问题上各执一词,互相交锋,在双方的争论中,观众更是获益匪浅。久而久之,观众们对于新闻专题节目自然兴趣高涨,从而打响了品牌。
专业的评论体现在与普通观众的互动。互动环节的设置能将传统的新闻专题节目转化为生动、立体、交互式的传播。调动视频切换、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微博等手段,让观众直接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是一档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专题评论类节目。无论谁,在哪里,年纪多大,从事什么职业,只要热衷新闻评论都可以报名参加,成为《深一度》的公众评论员。节目以专家点评、记者快评、网民酷评三种方式同时推进,实现了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共鸣、重合,两个舆论场同时发力发声。
四、功能服务化。同样的新闻专题有不同的切入,可以从维权、舆论监督的角度切入,可以从法制的角度切入,现在非常流行的是以生活服务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以北京台生活频道播过的一期节目为例,它的新闻由头是一场因为斗气飙车引发的车祸。包括车祸现场视频在内,大多媒体采制出的都是只有两三分钟的短新闻,而北京台生活频道解读成了20分钟的专题节目,因为它抓住了车祸里面有安全的问题,有灭火、防火的问题,有斗气开车的问题,还有烫伤如何医治的问题。通过邀请当事人、目击者、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演播室,整期节目从生活服务拓展开去,从生活服务的角度去解读,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这种“态度”的亲和,提升的是节目的品质与“温度”,体现的是新闻专题服务化的功能,拓展了新闻专题的发展空间。
五、特色精品化。生于斯,长于斯,省级电视台拥有中央级电视台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地域化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利用好这一优势,将其打造成不可复制的精品节目,能为地方电视新闻专题发展注入无穷魅力。
以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推出的建党特别报道为例。依托江西特有的丰富红色资源,《社会传真》制作了大型系列片《红色故事汇》,通过寻访革命事件亲历者、研究者及先烈后人,以故事形式或再现一场著名的战斗,或挖掘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或讲述革命者与敌人的英勇斗争,或展现一位战士与亲人的浓浓深情。每一集人物故事为“明线”,历史背景为“暗线”,以人物塑造展现党的历史。整个制作过程采用高清设备录制,严格控制拍摄质量,以电视艺术片的形式,融入创新的表现手法,聘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敬一丹分别担任主持人,借助了凤凰卫视的技术力量进行制作包装,邀请了知名导演进行审片。精品化创作为《红色故事汇》赢得“故事版的党史、电视版的故事”的高度评价。《红色故事汇》作为江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专题教材发放到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组织学习收看、座谈讨论。把特色打造成精品,不仅使栏目收获了美誉度,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影响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高校主体 转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40-02
一、现状
我国大规模、制度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院校培训为主要方式,这里的院校是指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承担者、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地,即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综合性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
一直以来,作为参与主体,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其现实基础。首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通过提高在职教师学历水平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学历教育、深化专业知识等方面,高等院校有着先天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始终是教师职前培养的核心,在长期的教师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用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传统与特色,对教师职后培训有着独特的价值。再次,高等院校能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资源、仪器设备、场馆场地、图书资料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基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高校教师担任培训者,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要形式,以书本或电子教材为基本载体,以系统性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理论阐释为主要呈现方式。
二、问题
尽管高等师范院校对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教育所承载的大众期待的不断提升,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以高等师范院校为单一主体的院校培训已经难以全面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培训工作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者
有着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师院校教师并不总是受到欢迎,这些培训者作为各自学科领域的专家或领军人物,精通专业知识,却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和了解。此外,担任教师教育培训者的高师院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他们往往同时承担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工作,这就难免造成参训教师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乃至每个周期的职后培训中面对同样一批“老面孔”。即使高校教师的专业研究是不断发展和扩充的,但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有限,再加上每个教师的授课风格基本固定,参训教师难免对“老面孔”产生厌倦。
(二)培训内容
教师专业化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其目标,即“教什么”与“怎样教”,内涵在于其学科专业知识(学术性)与教育专业知识(师范性)的统一。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科专业只能强调教师对特定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中“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专业技能则强调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①在培训内容上,培训者与参训教师之间对于“什么是知识”和“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的认识不一致,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使得参训教师无法从所学知识中找到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答案或方法。
(三)培训方法
不论是系统性课程还是专题讲座,讲授法始终是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院校培训教学的主要方法。讲授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教学方法,本身无可厚非,在今天的教学中依然被广泛应用,但培训者将其作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效果不佳。许多参训教师反映,培训者在台上讲,参训教师在台下听,这样独白式的课堂还不如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效果好。
(四)培训课程
院校培训总体课程方案的制定基本遵循自上而下的思路,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具体课程的开发设计者基本上是高师院校中的学科领域专家和课程研究人员,他们秉承高校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传统,加之许多人对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实际并不十分了解,课程大多知识体系完整、系统性理论性强。但参训教师认为很多课程没有从基础概念开始重新进行系统学习的必要,且与教育教学实际联系并不紧密,指导性不强。
三、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缘于对高校特定作用及其自身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的习惯性继承。
第一,注重知识的传授。在高校的理性知识观里,教师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是日后在工作中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和复杂情景的基础,而且这种知识还可以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然而在开放、动态、变化迅速的,以信息交换与使用为主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活动日益复杂,这种培训只能促进参训教师知识的线性积累或单纯教学技能的掌握。
第二,遵循教学传统。在高校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中,育人是核心,教学是根本。高校自创办之初便形成了固有的教学传统,有一套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高校教师在这种课程制中,从事并习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理论教学,很自然地会将这样的教学传统应用到教师培训工作中。于是,在理论学科占主导的学科体系中,公共课、专业课、教育理论课构成了教师培训理论体系的主体。
第三,忽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茨(Malconm Knowles)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四点成人学习的理论假设:教师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教学经验是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学习是知性结合,即刻应用的学习;教师学习是问题中心的学习。②在以课程为中心的院校培训中,教师依然被当成不谐世事的学生,而非有着人生经历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成人教师,然而事实上,教师在接受培训时大脑并非一片空白,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正是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四、趋势
在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新出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院校培训的概念逐渐被弱化,但这并不意味者高校将退出教师培训工作。尽管以高校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高校在教师培训中非但不是一无是处,还是不可替代的,体现在专业示范引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资源开发等方方面面。离开高师院校的主体参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性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何让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发挥其最大作用?这需要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需要对自身做出客观评价,分析自身之能为与不能为,扬长避短,改变以往的参与方式,充分利用优势准确定位其从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心。
第一,基于中小学教师除了更新拓展知识以外,丰富教育经验、提升教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要实施开放性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要向教师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机会,满足教师不同的需求。
第二,辩证来看,高校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偏重于理论研究的传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也正是其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的优势所在。对理论与实践的要求不能矫枉过正,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依然重要,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多方面因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优化培训者队伍,吸收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同行互助的积极作用,针对中小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指导。
第四,构建“院-校”协作的培训模式。校本模式强调以在职教师所在学校为基地,使学习者能够参与教学过程,然而,单靠校本模式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高校的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教育学理论的科学表述,也是对高校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要求。只有使教育教学的理论与中小学教师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有进一步发展的生命力,才能使实践有所依托。“院-校”协作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石,紧密联系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沿,结合教师相关经验,立足教师实际需求,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教师的学习特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使培训具有科学性,体现前瞻性,关注实践性,有效促进教师进行自主性、选择性、参与性学习,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江桂萍.教师继续教育中高校本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D].苏州大学,2009.
②达肯沃尔德·梅里安著.成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和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参考文献】
[1]达肯沃尔德·梅里安著.成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和出版社,1986年版.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环境 意义建构 憧憬 困窘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影响,人与机协同思维的学习,颠覆了教师固有的观念,将要或正在取代固有的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将成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其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现今的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技术变革的隐隐春雷应该能够将广大教师唤醒,并立即行动。我们再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须做出改变,才能适应培养具有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否则,将不如我们的学生,将会被未来教育除名。为此,能否尽快地学习与适应,对于我们也是一种严峻挑战,我们要用“学习环境变革与发展的新视野”来应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大量实践与探索,对未来教育意义深远。[1]
简单的告知,已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了,在情境下的意义建构的认知,以及基于个体原有的知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在当今的新技术时代,人机结合的协同学习方式――凭借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就能够实现这一理念,建构新的意义学习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倘不努力学习这种技术,补上或跟进,适应多媒体教学环境以优化教学过程,就会在颠覆性的教育技术革命面前迷失、彷徨、不知所措而至岁月蹉跎。因此,我们要扪心自问:你准备了吗?你行动了吗?我们支持常规教学、创新教学与体验教学,提倡个体去主动建构的学习,更要借助多媒体这一利器。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机结合,就可以“致千里”、渡江河。从今日做起,从当下做起,跟进新技术,融入新知识,改变故我,也是当务之急。
我们借助多媒体以优化教学,可以从网络上接收、选择信息运用,能够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活力,产生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可以吸引学生、引趣激情。我们看到:已经实现班班通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包括建模、动画、渲染以及后期制作等的诸多功能,直至专业级视频制作,就能够创建了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这种实时、交互性的综合处理,可以色彩纷呈、动静相生、声情并茂、情景交融。营造的各种生活意境,给人以视觉、听觉的愉悦感受,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将抽象模糊化为具体、将枯燥刻板变为生动,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建构了某种意义的认知,使之如临其境,引发联想而深化理解,进入最佳状态而主动参与且快乐轻松,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因而极具效能。
然而,在村小,虽然我们一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满怀憧憬,然而事实上却还面临困窘。
一、村小教师大多难能融入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决定能否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有效教学的关键,我们既然已有理念的认同,就必须还要技术的有力支撑。村小中老年教师大都不能较熟练地制作课件,原有的那点基本的技术就捉襟见肘,而新知识、新技术又在爆炸似的更新与生成,我们的学习培训倘不能跟进,在多媒体应用时,就会步履蹒跚或寸步难行。我自己(本文第一作者)就是这样,比如教学《鹿寨》,我也只能输入诗文,插入背景音乐,录制自己朗读的声音播放而已。再复杂的课件就无能为力了。虽然,以前也培训了那么一点点,却由于没有足够的练习实践和跟进的学习、培训与辅导的帮助,而几乎没有多少进步。[2]
即使一些中青年教师,除了做公开课――也往往要人帮助的――要特地到微机室去上课,几乎是不多见的。
二、多媒体常用设备大都还没有进入班级
在村小,多媒体不能做到班班通,多媒体常用设备大都还没有进入班级,就是说多媒体还未能走进班级课堂,这就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讲创建多媒体教学环境还是近乎空中楼阁。比如最近,我在教学《春望》时,却是特地去微机室上的。放一段表现杜甫去灵武投奔肃宗的影视视频,听一段配乐朗诵,以体悟其离乱思亲及爱国之情,效果自然还算可以,但已是很奢侈了。微机室已经颇冷,为了上一节课,再烧热地炕,且不说要费工夫,也实在不经济,村小生源少,取暖费尚且入不敷出呢。倘能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走进班级,情形就大不相同。我们可以随时、适时地随手操作,使用便捷,也可以常态化,可以借助多媒体收集和随时调用网上的各种优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活泼生动而超越时空――斗室之内,可以视通万里;尺屏之间,可以思接千载。这样,也会逼着我们去学习践行,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也会有实现的可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并且强调:“要把创设情境作为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创设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2]我们认同、向往多媒体教学环境;更渴望得到切实的技术培训,如课件的制作等;渴望多媒体走进班级课堂,而使课堂教学更精彩而有效。我们迫切期待实现这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曲树程等,评注评析古文百篇[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1:14-119
[2]洪显利等,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6-274
作者简介:
冯兆海,男,1957生,高级教师。
关键词: 专业导师 经济困难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三助”模式
一、专业导师制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机制的原因,专任教师的关注点主要在教学和科研,有很多专任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就业形势等不够了解,可谓是只授业而不传道解惑。而辅导员由于专业的不同及工作性质的差异,关注点主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上,对学生的学业、岗位技能不了解,可谓是传道解惑但无法有效授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形成了两支队伍,没有有效融合,难以形成合力。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均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但由于本科生基本上都是直接由高中阶段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其社会和工作阅历几乎是空白的,对高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等要求不甚了解,加之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复杂性和与高中教育管理的差异性使大学生无所适从。“专业导师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选择,较好地适应学分制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当前很多高校实行了专业导师制度,希望通过专业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思想、专业、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相长。例如我院的专业导师队伍在2009年就建立了,一般由具有副高职及其以上职称,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工作业绩和学术造诣,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程培养内容的专业教师担任。目前专业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进行专业学术上的引导,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学术活动、大赛和专业学术讲座;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指导学生选课、考研及就业工作。我院为规范化管理专业导师队伍,要求专业导师每学期至少组织小组学生集中三次学习,分别于学期初、期中、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开展专业与学科动态等方面的教育,并填写《导师工作手册》,提交学院考核。此外,我院对此形成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对于合格的专业导师给予绩效奖励。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院学生的专业文化学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时间里,学院因科研成果显著的特殊人才保送研究生逐年增多,由过去的一个也没有逐渐增加到每年有4―5个,学生整体的科研能力都在不断增强。然而当前的专业导师制度交流形式单一,主要以导师见面会为主,而每学期见面次数少,效果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没有专业知识,专业导师开始还能以专业科普的形式与同学们交流,但时间一长,话题逐渐减少,导师见面会也逐渐变成少部分同学的座谈会,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另外,对学生没有任何考核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反应不积极,降低了导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经济困难学生概况
目前,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20%,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比例超过了40%[2]。当前,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这些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山区、农村,在生活和经济上有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助能力,一直是我们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科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从事相关工作,例如在我院根据往年的就业数据分析,在本专业就业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因此在专业领域找到满意度较高的工作才是真正让学生以后能“自助”的根本。
为了使经济困难学生能在未来更好地“自助”,必须重视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我院是研究教学型学院,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基于这样优越的科研条件,如何丰富专业导师制度的内涵,使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使学生的专业学术科研水平有更大的提高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三助”模式的提出
实行专业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书育人机制,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指导计划,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开展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有益的建议,指导和督促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建立完善的任务考核机制,才能真正达到实行专业导师制度的目的。经济困难学生“三助”模式是在原有的专业导师制度下发展的新载体模式,分为助学、助能、助业三个方面,除了原有的工作职责和职位要求以外,在活动的载体上也做了延伸。
(一)专业导师发挥“助学”功能,实现成长指导。
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是专业文化氛围。以对接工业文化为结合点,培育学生职业人文素质。专业导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效地传递了行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使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并深刻体会到工业文化的内涵,了解和学习相关行业的职业规范、职业准则、职业礼仪,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职业素养。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载体有文献检索培训、专业论文写作培训等。
(二)专业导师发挥“助能”功能,实现专业指导。
助能中的“能”重点指“专业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的载体为高年级的科研团队双选和低年级的“四每”活动,即每日一个知识贴士、每周一个学术交流、每月一个专业论坛、每学期评一个精品。科研团队双选活动,是学院12个教师课题组分别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报名,经过导师筛选后,在大三时就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四每”活动是通过新媒体,如微信、QQ群等,以及学院的宣传栏,每天专业知识小贴士;对低年级学生由专业导师提出一些科普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开展研究、综述论文写作等营造专业知识的学习氛围;每月对开展的研究进行汇报和总结,不同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的成果;每学期通过课题答辩,提交作品或成果,评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展示的平台。提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载体主要有院金相大赛、忆宝大赛等。通过学科竞赛,以赛代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动手能力、竞争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
(三)专业导师发挥“助业”功能,实现发展指导。
助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一个产品或企业(行业),即组织学生开展市场或企业(行业)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产品或企业(行业),包括产品知识、企业概况、行业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突出培养学生产品鉴别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与人共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活动载体为企业参观、宝石市场调研、创业实践基地活动。二是专业导师参与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就业做好推荐、联系工作,使学生感受到导师的关怀,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就业目标与准工作人员培养方案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上下工夫,使经济困难毕业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活动的载体有:职业礼仪培训、行业规范沙龙等。
四、结语
基于专业导师载体制度下“三助”模型训练体系,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活动载体形式。助学支线提供的实践类的平台例如文献检索培训、专业论文写作培训、学科竞赛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反向结合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助学工作形成观念意识上的吸引力,将常规的课堂教学未能体现出的学习吸引力充分释放给学生,真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助能支线对应的是专业导师的工作重点,在通过助学体系释放出来的学习吸引力之后,通过助研模型中的“科研团队双选”和“四每计划”将学生的导向由被动指示型转变成积极动手型,进一步提高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学科竞赛提供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助业支线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平台,使专业知识与社会接轨。一方面企业参观、宝石市场调研、创业实践基地等活动使所学知识与企业和社会做出链接。另一方面导师进行就业指导,推荐学生到工作岗位,逐渐达到最终的“授人以渔”的目的。
将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岗位工作,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教学指导与生活管理的无缝对接。导师与辅导员的联动不仅整合了优势教育资源、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而且有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认同,并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全面提高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教学与育人的双重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资源
一、引言
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2003年SARS事件席卷全国、2004年地方性口蹄疫等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人震惊、2009年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传染迅速、2010年小龙虾致人肌肉溶解事件引起国人普遍关注、2012年手足口病和食物中毒人数剧增、2013年H7N9型禽流感强烈考验政府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社会危害和财产损失,是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媒体具有传播实效快、传播总量大、信息失真度大等鲜明特点,包含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大众传播等多种形式,可以瞬间满足公众对于社会焦点问题的知情渴望,让传统媒介相形见绌。2003年5月9日,国务院第376条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广义上来说,凡是威胁或者触及民众生命安全和生存健康的事件因素,都可以定义突发卫生事件;狭义上讲,突发事件已经构成或造成公共卫生的混乱和危害时就可以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特大、重大爆发性与流行性传染病、集聚性与群体性突发疾病、新介质源头传染疾病、群体食物中毒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良接种致病与群居性感染事件、职业性与岗位性中毒、重大环境与辐射污染导致的卫生事件、生物性与化学性因素促成的卫生问题、重大动物疫情,以及起因于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问题或社会治安因素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卫生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困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爆发,通过各类传播路径迅速传播与扩散,错误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效果会导致社会的动乱和群众的不安,如何科学引导突发卫生事件的舆论方向,如何合理规避新媒体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恶性传播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何效能化保障舆论顺畅化与理性化的进行新闻传播,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专业人员始终关注的事态化问题,现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在新闻出版、广播广电及新闻中心等机关内部,队伍建设的广度和数量有限,没有充分发挥联合联动宣传舆论处置机制,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需要提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应设立相应的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都应该按照规定设立固定办公场所,配置相应人员、设备和办公经费保障,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指挥中心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各地区按照实际需要和疾控应急安排,成立了挂靠在相应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形式上解决了卫生应急组织管理问题,但是实际上部分区县卫生应急办公室职能仅仅停留在卫生信息的传递层面上,经费难以保证、专职人员缺失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置卫生应急办事部门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不可能承担起决策指挥日常职责。
(二)公共卫生应急专业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我们一直在强调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但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体制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庞大的卫生事业单位构成,几乎囊括了所有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事业,卫生资源整合力度难度较大,难以适应卫生应急管理的切实需要。和条块分割的卫生管理体制现状导致“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资源配置模式的形成,国家相关部门和军队、各级地方政府系统都设有隶属于自身管理的卫生服务机构,卫生医疗机构的重复建设、基层医院与卫生服务的缺失与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依旧存在,重大突发性卫生事件爆发,仅仅依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成立的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推进作用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卫生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是防范与应对突卫事件的基础,由于属地化管理、财政预算、传统人员编制恒定等特殊原因,各地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基本上是依照20世纪90年代初属地人口总数和业务量来核准的,严格限制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导致了整个公共卫生应急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年龄结构老化。虽然经历了SARS、H7N9等传染疾病的考验,国家开始逐步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但是随着区域化人口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疾控业务的急剧增加等现实原因,卫生应急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和整体素质较低已经造成相关业务的低效能开展。
(三)公共卫生应急专业人员年龄、职称以及学历层次不合理
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数量专业化与权威性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卫生应急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卫生人才引进机制等原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非卫生专业技术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高,而应急专业人才普遍学历层次不高、职称较低,再加上年龄较大且具有高级职称擅长环境卫生、微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流行病学以及理化检验等邻近退休阶段,导致公共卫生应急专业人员年龄、职称以及学历层次不合理,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断层严重。
(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全国大约有100所科研院校每年培养3万多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与疾病预防相关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专业人才,从13亿人口的卫生预防需求而言,即使2万专业人才全部从事预防疾控工作也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事实上,根据《2010-2012年全国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2010年到2012年总共仅有8000人最终留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系统从事本专业工作,继续深造、出国留学、跨行业发展的毕业生略占53%,公共卫生人次流失比较严重,另外,较高层次的疾控管理人才和危机应对人才缺失成为制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疾控专业人员还是以常规工作为主,缺乏宏观协调能力和决策指挥能力,在应对诸如禽流感、食物中毒等重大卫生事件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三、对策与结语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组织制度、人才储备、教育培养、资金投入、信息资源、社会动员等多方面的保障。2012年,世界各国对医疗卫生的公共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平均为2.5%,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强化对于突发卫生事件的重视与预防,加大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加强投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将公共卫生建设保障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经常性的公共投入,尽快完善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各单位也要加强卫生事业的投入,搞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自我预防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资源建设可以稳步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能化运营,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和破坏性科学化处置。只有不断增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人力资源建设力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才能全方位和效能化的得到相关处置。
参考文献:
[1]韩锋.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10).
[2]韩锋.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借鉴[J].中国集体经济,2014(11).
[3]韩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急管理后勤保障及应对机制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0).
[4]韩锋.提升公共卫生行政机构应急管理机制及路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5]韩锋.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4(09).
[6]顾凯,韩锋.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于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07).
[7]韩锋.基于应急体系视角下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原则及重要意义[J].改革与开放,2014(12)
[8]诚然,韩锋.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探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4(09).
[9]王舒,韩锋.精益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性探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04).
[10]王舒,韩锋.柔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性探析[J].上海医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