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时间:2023-12-21 10:35:39

导语: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践行培育与构建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内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也是一个牵涉到很多因素和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和土壤 。因此,研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紧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紧迫的文化价值。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在各行各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时代任务。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思想世界、风俗习惯与信仰理念,这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了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相通的因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诸多的有益成分,但是不排除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存在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些是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如何取舍、如何将之作为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单纯是一项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更多的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来支撑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因素。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将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关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体系特点,一方面是具有一些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包括诸少数民族本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践行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行进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内容、模式方式、机制和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资源,同时也包含一些不利的思想文化成分。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背景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阐释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当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处、仁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构建和拓展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提倡的;爱国优良的政治文化、民本的治国理念、务实创新的人生进取理念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非常多的关于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法资源,比如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科举制度的推行将国民价值观的构建与国民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挂钩;重视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还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与日常的信仰活动、日常礼仪活动相结合,这些价值观构建的方式和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当前核心价值构建学习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与不利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挑战。从纵向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东西。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属于传统时代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存在一些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因素,比如中国的家文化、男尊女卑、男性文化、等级文化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各个不入。

二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很多处于非现代化的状态,包含很多不文明的因素和成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这些不利因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面临着如何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扬长避短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诸多的机遇、挑战与问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做法,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性、思想和文化性的价值取向;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阐释力;多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推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道德建设模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顶层设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们,建构以文化性和思想性为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抓住当前各种文化和思潮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力求各个环节突出文化性的价值走向,突出其思想的教育性。

二是构建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遵循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国民价值观养成的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科学化;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构建主体、客体、环体、载体等等要素,对这些要素要进行需要系统化统筹安排。

(二)加大理论研究,凝练和整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打破常规,对核心价值观构建进行纵向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将之仅仅当做一个逻辑命题来处理,更应该当做一个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来思考,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关照当下中国的历史定位。

二是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体系。

三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4]。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要建设好国家层面的主导价值观,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好社会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认同力和生命活力;建设好公民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增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

四是面对多样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务必要处理好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开拓与实践等关系,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保持吐故纳新的态势。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建构显形与隐形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立体化运行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教育,做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认知性基础。鉴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形教育过多,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结合[5],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化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发展,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生活世界的各种困境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主要有理论的长远性和现实生活的短期性、理论体系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习惯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与现实生活的场景性等三大困境和冲突需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圈子中,才能够真正让国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针对这三个困境,充分发挥利用好家庭、社会和学校和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结合国民的日常诉求来进行,从现实生活诉求角度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要遵循国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图谱和认知图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郭国民化大众化,从形式到内容尽量实现从哲理学术性向日常生活性的转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有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情感世界中,提高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每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从大的国家大事到小范围的私人圈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这里开始展现和落实,

三是加大文化的引领教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发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四)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与机制,设计和建设好符合当今实际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需要现代性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刚性保障,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平台。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务必要作好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工作,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步性与互动互补性,以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各项制度保障。

总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供给和动力支撑。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建构一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文化引领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2]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5):62-65.

[3]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9): 37-39.

第2篇

关键词 大理 少数民族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68

Abstract Dali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minority culture of Dali children's education value analysis,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ception,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four aspects of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which fits in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ontent when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o on how to sele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Keywords Dali;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ourses

1 大理少得褡逦幕的内涵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是唐中叶至两宋以洱海流域为中心的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政权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大理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大理地区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大理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音乐与舞蹈,体育与游戏、传说与童谣、历史与名胜、饮食等内容。

2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儿童教育价值分析

2.1 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体育活动和民间游戏都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涉及了走、跑、攀、爬、跳很多基本运动能力,同时使幼儿的大小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体育活动中的跳马(也称跳山羊)、跳“铁门槛”、跳花盆和民间游戏中的跳皮筋、老鹰捉小鸡锻炼了儿童的平衡力、反应速度。同时体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学到很多基本动作技能,如体育游戏游戏“舞龙”包含了走、跑、蹲、钻、爬等多项基础动作,有些体育活动是通过模仿鸟兽的神态创作而成,取法自然、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又能够愉悦身心。

2.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化内涵丰富,无论从科学、语言、艺术或是社会领域看,大理少数民族文化都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首先,大理少数民族化中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中的图案涉及了许多几何图形,如扇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能够提高幼儿的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其次,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说与童谣经过大理人民群众的锤炼与筛选,节奏明快、富有韵律,能够促进儿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有,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童谣、传说故事、民俗节日、少数民族建筑和饮食都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地理知识,幼儿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活动直接或是间接的了相关的知识,扩展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最后,大理少数民族的民间游戏中、服饰工艺活动中、建筑活动中有很多的建构游戏和造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了,并逐步增强了想象、思维和表征的能力。

2.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理少数民族工艺和服饰中涉及了许多色彩搭配的原理,幼儿通过认识、欣赏和制作工艺品和服饰,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色彩美,也能学会一定的色彩搭配;还有工艺和服饰中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幼儿在欣赏和制作工艺品、服饰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图案美,并学会一定的装饰技能;再次,从少数民族传说与童谣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其中词语美和音韵美,提高幼儿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大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节奏感强,易于幼儿表现。

2.4 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

无论是大理少数民族的传说与童谣,还是少数民族的民俗与节日中都蕴含着尊老、勤劳、勇敢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传说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了解大理的传统美德,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继承大理的传统美德。同时教师通过开展与大理民俗(如三道茶)和节日有关的活动(如火把节),让幼儿了解和继承大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091-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有复杂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1]可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更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课题,其中,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的建设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和谐文化的渊源及现代意蕴

汉语“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安康富足,和谐相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愿望和梦想。《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理解为万物普适的普遍原则。《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把“和”与“谐”理解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还有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讲的慈悲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在今天也指事物相互之间的协调、有序,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和谐文化则已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蕴,是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构一个以和谐的理念为根本,以先进文化为价值取向,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创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和谐的思想基础,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思想导向和精神支撑。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容。

二、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

(一)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承炎黄,经春秋,历汉唐,经过各民族的融合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虽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6个民族水融、和谐共存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身价值诉求。有学者也把这种自身价值诉求用一个“56+1=57”的公式来加以表达,认为“这里的1是指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56是指各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 [2]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包含了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在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留下了自己的藏品,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3]所以,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一直是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由各民族共铸的。

(二)发展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谈到少数民族文化,先生的“中国大花园”理论是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发展最好的注解。认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花园中,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和谐共生,才能相得益彰。这里,“中国大花园”理论强调了各民族的文化平等、和谐的发展要求。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多样性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3]事实也证明,没有这些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就不可能有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文化生态。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一书中也说,多元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则明确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现实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是对它们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各民族政治、经济和谐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而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则更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的建设。所以,发展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民族地区的很多文化,充分地体现着和谐的价值取向。蒙古族的谚语说“与其有一百两银子,不如有一百个朋友。”“像绵羊似地,合群走就有力;像沙土似地,散放着就无力。”“聪明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伛偻人更需要朋友搀扶。”“亲友多的人,走遍草原,没亲友的人,势如孤掌。”土家族过去的族谱家规中都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规定。这些文化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里面,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少数民族崇尚自然、崇拜天、地、山等诸神,与自然建立了一种带有原始和神秘色彩的和谐关系。“据云南学者的田野调查,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阿昌族等民族,都有植物崇拜的痕迹。生活在云南富民的彝族,以竹为图腾,认为竹的兴衰象征族人的兴衰;怒江的傈僳族,往往以动植物为自己氏族的名称,如茶树氏族、紫柚木氏族等等,而这些植物都是禁伐的”。[5]同样,很多民族也用自己的文化传递了对于动物的情感,侗族大歌四大类中最精华部分的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鄂伦春族崇拜虎、狼、熊这些动物;蒙古族将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一些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对一些动物禁杀、禁食。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文化具有明显的“泛神论”的特点,但其中形成的维护生态平衡,万物有灵,保护自然的生态朴素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以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角体现了和谐的价值取向,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和谐文化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导向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边疆和偏远地区,长期封闭、发展缓慢,保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富有本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但在日益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打破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要不断地和其他文化进行互动和交融,因而也就避免不了相互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各民族文化平等、和谐发展,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无疑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司马云杰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是有民族性的。” [6]不同民族文化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特性,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身生活道路的选择,这都是特殊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是各民族在互动、交融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致认同的文化,是我国56 个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是普遍性。用同志的话来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7]所以,要处理好和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这种普遍和特殊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充分保证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的原则,有机地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

事实上,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就很重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建设,这在很多具体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都有体现。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有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各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的政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专门列举了多项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事项。在其他法规和政策中,还具体规定了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权利。所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构筑了和谐的基石。如今我们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下,党和政府要求我们不仅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还更加注重挖掘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强调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等等,使各种多元民族文化逐步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状态。正如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一段讲话中所说:“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我们当今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环境。这既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是其最终目标。

(二)“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有效途径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1998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中华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就是指各少数民族都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和不足,积极消除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自觉抵制现实中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文化因素。毫无疑问,文化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首由始至终都和谐完美的奏鸣曲,总会时不时地掺杂一些不和谐、不合理的噪声。有的学者也把文化的这种自我相关的不合理性和矛盾性称为“文化悖论”。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悖论” 也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文化虽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和谐的音符。例如大小凉山的彝族社会鬼神观念极为普遍,用来祭祀的开支巨大,常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在有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酗酒成风,因酒致贫或引发矛盾纠纷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一些民族婚俗文化中还有近亲结婚、一夫多妻现象等等,这些都是与时展不和谐的落后意识和观念,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来加以克服。

当今的国际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甚至提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8将文化冲突定性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亨廷顿的观点也为某些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借口。文化霸权主义不仅扼杀了其他文化“话语”,导致多样性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还使弱势民族淡化对自身历史传统和归属身份的信仰和忠诚,并因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陷入一种绝望自卑的心理困境,以至出现信仰背离和失语症状,不得不用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以迎合西方世界的认同和欣赏,妨碍了自身主体的实现而走向边缘化,造成自身文化前进方向的迷失和衡量标准的错位,这也是近些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本土民族文化出现病态异化、一些迎合西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低俗文化、泛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得以大肆流行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以发展民族文化之名而行分裂活动之实。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必须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轨道上来,通过有机整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而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这将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海洋.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徐万邦,祁庆富.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 (英) C.W.沃特森 ,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出版导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 李本书. 善待自然. 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一)相关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法律不完善

对于少数民众旅游资源的保护来说,政策和法律是制度上的保障,起的是基础性的保护作用。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时,各个地区几乎不存在差别,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执行力度上差异,进而导致旅游资源保护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另外,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无法真正的发展法律保证的作用,导致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价值。

(二)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作用不明显

在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进行保护时,我国采取的合作机制为非横向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于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政府采取的措施加强与文化部门之前的沟通,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是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第三是加强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通过这三方面的非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良好的保护了旅游资,但是在横向有效的合作机制方面,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未起到真正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

(三)整体保护概念模糊

在整体保护概念中,要求旅游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和谐发展,在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整体概念模糊,只重视开发,不重视保护,造成了文化价值的破坏。

二、加强少数民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有效策略

(一)坚守民族差异性,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差异性是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果没有这种差异性,那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将不会存在。在传统的旅游规划中,更多的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条件等,忽略了文化的考虑,这使得旅游业的辉煌只是一瞬间。因此,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首要考虑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并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保存下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行。

(二)提高少数民族居民保护的自觉性

在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人们在享受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的惩罚,因此,如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生态文化及环境的保护,那么人类所面临的将会是环境更多的惩罚。在开发少数民资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让少数民族居民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其自觉性,主动地保护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化。

(三)变静态保护为动态保护

在过去,对少数民资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的保护措施为静态保护,也就是在实施保护的过程中,通过一些静态的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静态保护方式已经不满社会的需求,继续建立更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保存完整。另外,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实行动态保护,对于某些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及内涵,因此,政府可以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及保护。

(四)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之所以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为了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便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的开发以及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过,也不能过分的强调保护,限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同时发展开发与保护,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第5篇

关键词:民族教育;宗教活动;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世界民族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对这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成果相当显著。然而,还是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等现状,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长期以来,为了消除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由此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照搬照套汉族地区发展模式,有的民族甚至开始讲汉话,写汉字,将自己的文化抛之脑后。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交融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华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的56个民族中的传承效果是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足于世界的千秋万代的大业。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的教育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更多的教育模式是要建立在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

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础是民族的,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信仰本是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明确了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找到了作为国家共享文化传承的基点,学校教育在此基点的示意下就能找准自己的着力点,使每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内涵成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对化解并消除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建设相抵触的各民族文化糟粕都在积极的意义。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宗教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之重要线索,尤其是民族传统宗教活动,里面所蕴含的文化真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起着重要影响,还通过持续规范少数民族民众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等,并最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等产生重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人是社会的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给予人以安全、自尊、认同、延续,其发展和演化又形成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定,这对民族的形成、民族特征的形成,包括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认同体系的典型代表,是这些民族的精神皈依,它因此成为特定民族的民族认同基础。它是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内在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描绘的世界和自身的最初表现体系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哲学和科学产生于宗教,那是因为宗教起初代替了哲学和科学,特别是原始宗教,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智识本身的形成,同时形成了让这些知识得以阐发的形式。“和谐”是宗教与社会有机构成中的主题,和谐一词所体现的无疑是事物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它被视为是天底下最珍贵、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是我们可以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人的本性,或者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生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是活生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它和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进,安排得更加合理,似乎已经溶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出发,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模式,从研究宗教仪式活动过程,进而研究教育如何通过仪式进入人的心灵,理解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并保护这些以特殊形式出现的民族教育资源。民族宗教活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建立于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上,分析宗教文化存在和延续的社会心理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思考其延续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西南民族文化提供参考。随着外在社会的现代变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强烈的互动矛盾,有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也面临着消退的危机。事实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的传承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和行为的传递,还包括了内在隐性的、为少数民族群体成员所内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从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视角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剖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现代实现。从理论价值来看,将为解释民族宗教传承的文化心理基础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政府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扶贫开发,文化扶贫保护,文化扶贫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071-04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新的文化,从而发扬了各自民族文化,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但是,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相对较边远和闭塞的自然条件较特殊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要素水平低,制约了经济、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处于较贫困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一种矛盾就逐渐呈现:一方面是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是较为贫困的生存状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政府应在文化扶贫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中的政府作为,认为应改变以往政府单方输入的传统扶贫方式,从文化扶贫开发、文化扶贫保护以及文化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文化扶贫中应发挥的作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理论和实践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政府引导下的文化扶贫开发

少数民族文化一般是指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从历史上传承和发展而形成的物质文化(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等)和非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传统知识、等)。民族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基于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状况,政府需因地制宜,通过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知识输入等引导和支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这将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意味着一条基于民族文化的产业链的形成。这条产业链以旅游业为前端,继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应在政府的指导下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树立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摒弃贫困文化,开发良性文化。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筹资平台。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理位置方面大多具有地域边远、交通不便、旅游通达性差的特点,通信网络方面也大多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大多处于“地处深山人少知”的状态,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文化扶贫的运行平台是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阶段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居民自筹资金、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文化扶贫的基础平台,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投资环境优化、民族文化产业化以及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实物和虚拟双向通路。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与外部联系和交流的道路得以贯通,旅游配套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优化,最终将形成旅游收入和外来投资金额的双向增长。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将逐渐带动饮食、服饰、工艺品、文艺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实现以民族文化为名片、滴水泛涟漪的辐射型良性发展。

2. 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民族文化企业及品牌。在基础设施平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应通过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以民族文化为品牌寻找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亮点,通过各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进行宣传,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习俗、民风的积淀以及自然景观的秀美充分呈现在大众面前,吸引游客和投资的涌入。此外,要实现民族文化为名片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关民族文化企业和品牌产业必须加以建立和推广,从而带动运输、宾馆、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和不同消费偏好的顾客,实现以文化为依托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良性循环。

3.摒弃贫困文化,开发良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固然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在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不乏一些愚昧落后、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贫困文化从字面理解一般表述为导致艰难窘迫境况并安于这种境况的价值观。刘易斯认为:“穷人的文化即贫困文化是导致其贫困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一般表现为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以及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卓识;人们对自身的困难仅通过狭窄的视野进行理解缺乏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 〔1 〕贫困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表现在居住、生活、习俗等方面。贫困文化是贫困长期存在的根源之一。短期的贫困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原因引起的,然而,持续的贫困则并非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而是一些精神因素(即贫困文化)作用的结果。这将直接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贫困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文化的贫困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者说正是由于文化的贫困限制了当地居民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导致当地居民固守贫困文化。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是两个相伴相生的概念,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因此在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时也应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取精华去糟粕的良性化开发。当前,我们应从贫困文化形成的机理和结构出发,通过开发前期获得的资金,在政府和专家小组的帮助下,组织各项文化普及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驱动,使少数民族居民能够认识到贫困文化的落后和对其的束缚和禁锢,从而能够理解、认可、接受并自觉摒弃贫困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良性化开发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基础。

二、政府规范下的文化扶贫保护

尽管有最为机灵巧妙的智力技艺,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发展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深入思考。一般情况下传统扶贫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扶贫上,文化扶贫较多情况下是为经济扶贫服务即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脱贫困,送知识进乡村,试图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输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摆脱贫困。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单方面的输入较少能考虑到少数民族当地的文化,发展到后来才会逐渐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并将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文化扶贫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在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的扭曲和破坏。原本民风淳朴、地域文化鲜明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开始发生异变。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原有蕴含在居民衣食住行、人际关系中的深层文化底蕴被市场化的经济运作所淹没,这不仅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未能真正显现出其魅力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逐渐褪色、消亡,最终使少数民族地区使去其文化特色和根本。在很多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被肆意篡改、大量文化资源、古迹被破坏,原有“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的中国传统民风演变成了寨寨相似、村村相仿的大一统局面,并且处处可见后期建造痕迹,忘却了天然去雕饰的可贵。在有的地方由于当地居民缺乏对本地文化的保护知识,原有的文化品牌甚至被外来商家抢先注册,使得本地居民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文化产权。“文化是强大的,强大到无所不在,时时引领人群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文明。然而文化又是脆弱的,脆弱得如同一只精美的瓷器”。余秋雨早先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以《文明的碎片》名之,直接道出了文化的易碎性质。显而易见,在当前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原有的贫困文化维系下的平衡已被打破,除旧革新的“突击队”显然需要政府和扶贫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保护。具体来说,政府对文化扶贫的保护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制度保护。在文化扶贫初期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的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我国现阶段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条款需进一步细化才更具实际操作性。应按照少数民族法律法规政策、国发2号文件基本精神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在充分尊重、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宗教、风俗的基础上广泛开辟各种途径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参与立法,表达民意,献计献策,从而制定适宜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制度,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用法律、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具体可采用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暂行办法等形式。也可进行局部试点,成功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可进行立法。通过制度规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工作将更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在法律规范下,通过文化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第二种是行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特有的知识产权,对此必须加以行政保护。首先,应通过具有法定权力的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权利人申请,履行职责,授予或确认权利人特有权利,管理知识产权使用、变更、撤销等事项,纠正侵权违法行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知识产权秩序。行政保护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事前保护,行政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确定知识产权归属,并授予权利人权利的保护;(2)事中保护,行政机关确定权利并授予相关人员权利后,对知识产权的行使、变更或消失所作的行政行为;(3)事后保护,侵权行为发生后,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的授权,对侵权纠纷进行处理,依法运用行政手段制止并制裁侵权行为。其次,除运用行政管理权力保护知识产权外,行政保护还应体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知识援助和制度援助上,通过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开发、保护、发展意识,使其具备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扶贫过程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和协调。同时,还包括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障少数民族自由、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第三种是司法保护。由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增值潜力,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过程中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而面对了解市场规律又熟悉法律规则的侵权者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是被动和弱势的。因此必须为其提供司法保护。当前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权利保护意识不强,也由于此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目前相关诉讼还不多见。因此,在司法保护方面,应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文化保护法律知识,并完善立法。在解决纠纷过程中,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将当地民俗民风、民族传统纳入纠纷解决考虑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还有利于执行判决结果,树立司法权威。另外,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被侵权的集体公共利益受损状况,应引入公益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对现有司法程序加以完善,切实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三、政府推动下的文化扶贫创新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在理论上也成为一种难以解决的悖论,即:越是开发时间长、程度深,民族文化遗失和被破坏的越多;相反,越是欠开发的地方民族文化却保留得越是完整和纯正。这样的现状使得人们面临一种抉择:选择摆脱贫困还是选择保护文化。这样一种矛盾现象的出现主要来源于未能把握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本质关系,也体现了原有文化扶贫机制未能处理好开发、保护、发展、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扶贫原则。在新时期,我们应赋予文化扶贫新的内涵,在政府及专家小组的推动下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核心资源,通过促进民族文化与文化扶贫的良性互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

1.加强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饮水思源,在我们将大多注意力集中在对熟知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时候,我们更应注意到很多价值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或已经失传。这不仅对于我国的文化领域是个巨大的损失,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更是无法挽回的文化历史资源和经济损失。其原因主要来源于部分地区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一些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不愿意学习原有文化,从而使原有文化失真或失传。对于该问题应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应通过派遣专家学者进入少数民族居住地,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其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培养少数民族居民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自觉学习、研究、开发和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联合相关组织机构成立由该领域专家组成的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在把握本地区民族文化整体情况的前提下,对那些独一无二、具有重大影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濒于灭绝或失传的类别和项目,予以优先发掘和重点保护,运用传统的文字记录和现代影视的方式保存,从而进行保护和专业研究。

2.处理好创新和保护的关系。丹珠昂奔说,有些国家把人封闭起来让他们过着原封不动的原始生活,这样是有问题的。每个民族都一样,对文化的继承要考虑到发展,保护的同时也要发展。如果就因为某一个民族有特殊的文化就让它与世隔绝,这的确保持了原生态,但也是非人性的。的确,在我们着力开发和保护的同时,发展创新也是不容忽视的。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毕生追求所谓“旧邦新命”,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 而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新的诠释,推陈出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2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振兴中华,也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告诉我们,保护民族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继承和保留,保护文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创新。民族文化如果不能创新变革,其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引导当地居民处理好创新和保护的关系,认识到新与旧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根与枝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应同步进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一点是政府和当地居民在处理民族文化创新过程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具体应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传承和保护创新过程中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通过由政府派遣的专家组成的专门机构的指导,并广泛通过电子政务、听证会等形式力求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献计献策。在此过程中,应实现多中心服务,广泛纳入多元主体(如NGO、媒体、企业、专家、公民个人等),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多元服务和知识,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融合下的创新及创新后的发展,最终使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实现地区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

3.促进经济、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互相推动。一是促进经济与民族文化的互相推动。在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模式将逐渐形成,这一模式最大的特点:经济依托文化得以起步和发展,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得到开发、保护、创新,从而形成更为丰富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资源。这样一种良好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人才引入、设施完善和产业链的开发,最终促进当地经济规模化、产业化、持续化的发展,并带动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持续、循环的良性互动模式将最终得以形成,经济与文化在相得益彰中也实现了双赢。在此过程中政府及相关机构部门应加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引导和管理,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具体来说,可通过派遣专家小组和评估小组等方式对当地文化开发、文化产业化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对当地居民进行科学文化、经济法律、自然生态等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从而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合理、有效、正确的实现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良性互动,实现文化扶贫的创新和发展。

二是促进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互相推动。保护民族文化,教育是基础,要培育民族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传承和创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通过当地居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这也是改变贫困文化实现文化扶贫的根本。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事业的建设,加强贫困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建设,使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整体知识素质得到根本性提高,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在完善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对成年居民进行培训,特别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产业、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科学传承和创新。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点在基础教育和培训中加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相关的文化课程,在民族地区坚持双语教育,把民族语言文字、绘画、服饰、习俗、歌舞等作为教学内容,充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自觉。另外,政府还要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力量,推动民族文化保护的立法,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走上法制化、良性化、创新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原生性;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基层民族文化艺术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文试图以现时期基层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状况为基础,阐述一点个人就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认识及浅显观点。

一、少数民族基层民族文化艺术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变革中民族地区少数基层文化艺术如何提高和发展则成为显性的、影响达及深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和时期。因为民族地区的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仅同样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态并行并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这时期各少数民族本体本质如何发展,与主体汉民族文化如何并行发展及如何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相容发展等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探索。

基层少数民族大多生活于偏远山区或边疆地区,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闭塞,使得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程度,接受现代文明的机遇远远落后。相比较,他们更多坚守的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是心灵深处文化认同与感受着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性,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脉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灵魂的凭藉。简练地讲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少数“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基层农人或牧民坚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种愚昧生活状态;或个别所谓学者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前现代农业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现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须淘汰的东西 。这些“外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既谈不上“美”,更不具有现代性,近乎是阻滞现代文明发展的障碍,是应该扬弃的“糟粕”。这类论调已不值一评,因为他们没能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真正的含义及其价值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多远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处于一种极其艰难的人文环境中。这几年国家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也着力地对一部分“非物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但从目前的结果看,由于文字、录音或录像这些记载载体的局限性和记载人员的对所记载对象的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义在于文献和资料层面的搜集与整理,或是某种具有可简单操作性的记载。那么,在现实状态,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与固有的地理环境、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基层民众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审美旨趣、价值取向,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们自己自愿激发对基层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发挥内因作用,促进基层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内生先进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任何外力的强推也只能是虚有其表,并不会为他们认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基层民众中,在鼓励和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时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民族群众,以引导和大力扶持作为手段,让基层民族群众自省、自觉地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动中,并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城市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发展并艺术化 ,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组织,让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具专业性、艺术性,通过挖掘和扶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其高度艺术化,为活跃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传统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识服务。要做到以上几点,持续性和坚持是基本前提,因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数年就能达到目的的事物。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传承与发展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数千年记载的历史经验表述来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都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即强化民族特色和加强民族风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风格,就会背离有形的传统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继而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振兴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

从民族地区基层很多社会现象反映出,当代许多崇尚淳朴善良、乐观豁达和坚韧顽强的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的变化,价值观、人生观向过度利己化的现象变化,也因此产生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这一方面显示出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本体的利益性和价值性,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当下不断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崇尚观、仁心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群体意识等等方面,在书面性语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语境中逐渐失去了精神意识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时,表现出对各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指责。同时希望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利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育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旧时代,以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等进行民间形态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民间技艺类艺术的传承是作为谋生手段,而统治阶层的传统文化则由相应的传承机构;现代,最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当然,众多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依然延续着固有的传承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在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民族地区基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通过民族学校基础教育的方式进行选择、继承和发扬,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增进知识和技艺,并能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未来贮备基本的人文基础及民众资源。因此,在民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是一项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通过学校这一特殊平台对学生一代代的传承者们进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则成为某种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径之一。

(三)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性内涵。

首先,一代代的传承是以选择合乎时代社会需求和民族发展主旨为基础的。即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特点、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运用价值的才会被继承并传承,无用或没有价值意义的则会被逐渐废弃。

其次,传承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由各种客观环境条件和人文主观意识作用而造成,即受现实性内涵制约。发展是代代相沿传承的保障,没有发展性的文化是会随着不同历史的现实性发展而逐渐淹没在无尽的历史长河时空中的。只有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被发展的文化才能世代传承,所以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并受现实性影响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在现时期的当代,民族地区基层传统文化艺术需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现当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并具时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现实性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中更具传承性和发展的意义及应有的价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着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审美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意识形态的精髓。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基础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因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人员的“走出去”“请进来”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多样性文化与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态势。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和现实状况而言,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是一种现实态的必然结果,但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视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渐现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和传统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可能最为显著。一方面,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关照甚或被淡化或边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没有了,有些勉强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从名称上或个别史料中循迹到一点线索。另一方面,因为受大众传播和主流主体汉文化的影响,以及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在主观意识上重视不够或者说无能为力,在行动上没能很好的加以保护和宣传,加之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和各种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无力为继。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们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必须关注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融合性问题,在现代社会急速的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保持不变,更不可能成为静态的某种物质。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有力保障 必经之路

当代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真正对旧有传播形式形成了巨大挑战的是新兴数字媒体。借助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走向了数字化。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1.新媒体的界定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它们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备受关注的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博客、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楼宇视屏等。

2.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新媒体的“新”,其实就是它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海量性”、“时效性”、“多媒体”、“超文本”、“全球化”、“移动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有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以及新媒体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1.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形态多样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族性等特征。

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古代的国家使节互访、互市贸易、战争掠夺;近现代主要以印刷、电子媒介作为中介传播,同时各民族的节会活动也是传播的一个重要介质。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政府宣传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等传播特性。

(三)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在联系

1.新媒体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种纵向传播,因此其传承需要媒介。新媒体一出世就拥有许多传播上的优势。媒介技术的进步势必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进步。“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即是“文化遗产数字化”。

现有文物保护手段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由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提炼、展示和传播的能力严重不足,少数民族文化文物往往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脱节。这远远不能适应文物大规模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也为该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提供无限潜能。

采用数字化抢救、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有大量优点。一是“原汁原味”。图、文、声音、动作并茂,真实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二是可以迅速复制、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新媒体是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新胜旧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同样是文化发展之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之道在于数字化,这是由少数民族文化属性和新媒体传播特性所决定的。

(1) 新媒体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

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或多或少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在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后,凭借互联网几乎可以瞬间将数字化后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借助新媒体,世人不用亲探少数民族聚居地也能随时随地感受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2)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迁移。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强烈民族性和地域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少数民族文化大范围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小众的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迁移,它把自己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影响着世人,相应地,新媒体也将其它文化的精彩带入少数民族地区,将当地人从过去封闭的文化观念带入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视野中。

(3)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向个人性和多元性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特点出现了新变化。各民族除了政府主导的官方宣传外,还出现了民间人士自发利用网络进行的本民族文化宣传。他们主要以旅游网站和网络社区为平台,有的人还开设了自己的民族网站,他们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云南出现了以专门传播当地少数民族为己任的职业传播人”,他们自己出资开设网站,义务传播本民族或民族地区的文化。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即时通讯、网络社区、博客、播客、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数字游戏等新兴事物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它们把大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少数民族文化能即时地以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寓传于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传播和交流,同时得到发展。

3.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相互的,外来强势文化传入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不小压力。与传统媒体相比,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活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冲击更为明显,少数民族语言艺术、礼仪习俗、价值观念等都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其歌谣舞蹈等逐渐衰落。少数民族旅游区中,虽然随处可见展现本民族文化的建筑、用具、服饰和风俗活动等,但这些东西大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呈现,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的刻意夸示甚至扭曲,内在的民族本色已经所剩无几。这些现象表明,少数民族共同心理认同正在消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且呈加速度态势。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亡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进行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如今,新兴数字媒体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而文化的表达、传播必须有工具和载体,因此文化的进步也就通过表达、传播其的工具和载体的进步而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扩张力和推动力,这为传承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既不能忽视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也不能否认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新媒体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力保障,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第9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