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22:31
导语:在生态环境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陕西 区域金融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涵义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后,这个用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金融环境问题的方法便备受瞩目,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的发展问题。所谓金融生态, 又可以被称为“金融生态系统”,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发展,与外界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是中国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科技教育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陕西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发展效果尤为显著。
首先,各类型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截止至2010年底,陕西金融市场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6375家,保险机构40家,证券机构3家,金融服务主体有了大幅度增长。于此相对应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以及金融机构的账面利润等也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5年的6866.13亿元增至2010年的20734.92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也从2006年的48.6亿元增至2010年的222.26亿元。其次,金融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政府投入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2010年,陕西省证券市场新增上市公司和融资总额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截止到2010年全省有上市公司37 家,年融资额190.4 亿元,年债券筹资额273.4 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界共同努力,统一意识,从全局出发,科学有序的去推进。近年来,虽然我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基础差,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先天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陕西省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国家军工企业较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方式也以投入高收益低的粗放型为主。相比较为发达的地区,我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后期建设方面发展也相对落后。
(二)金融法制环境不健全,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低
法律环境将直接影响金融环境的有序、稳定、平衡和创新能力。由于难,执行难,抵押物由于行政干预难以变现等原因,陕西省金融机构普遍反映通过法律手段仍使得资产难以保全。据陕西省安康市案件执行情况调查反映,商业银行对欠贷不还的贷款户后,胜诉率达 100%,但真正执行收回的本息的却不足10%。省内针对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很大一部分法规缺乏约束力,致使许多信用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三)是地区信贷结构不合理,信用状况欠佳,社会信用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截止到2010年,陕西省企业直接融资额占新增信贷的比重仅为3.3%,个人人均消费信贷额866元,远低于全国个人人均消费信贷1846元这一水平。另外,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普遍不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多有发生。
三、优化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环境
陕西作为西部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西安自古就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这使得陕西拥有着雄厚的人文底蕴。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陕西应该立足省情,从重点因素入手,如提高GDP增长率,降低单位耗能率,大力发展地产能源行业等。金融行业要和全省各个行业全力配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机构也要改进服务方式,正确对待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高科技新兴行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投入,统筹兼顾,创新形式,实现共赢。
(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转的基础。一方面,要提升政府的信用,政府要做到取信于民,提高政务的透明度,完善奖惩机制,并配合国家建立省市区的征信数据库,为各项经济金融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管理,做好宣传工作,让信用真正的深入人心。
(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完善现行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合理的金融法治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也决定着金融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司法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债权保护、信用管理、房产抵押、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有效保护金融资源。各级政府要转变固有守旧观念,充分认识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司法力度,积极的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维护债权。另外,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危害金融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减少金融资产的损失,确保金融资产的良性循环,提高案件执结率,增强法律威慑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行政生态 社会发展
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电子政务是一项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工程,发展受到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电子政务(本文中使用的电子政务概念,均是指广义的,即政府信息化。它包括狭义电子政务和电子化政府)已经成为一种积极先进的变革力量,它对我国的国家行政体系、价值观念、政治生活、个人参与和评价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态度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的行政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经济要素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基础
行政生态学把经济要素列为影响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从就业结构看,像农业经济;从产值结构看,像工业经济;从带动结构看,又像信息经济。正如徐中奇指出的那样:从整体上而言,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处于过渡型社会。
中国区域经济实力的差别带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在同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不同的行政制度、行政行为和行政风范,从而出现极不调和的现象。一方面各地区域经济实力、网络基础不尽相同,对应着各地电子政务的发展也相应的差别化,造成新一轮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上的地区差异,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将减弱电子政务全局上总体效益。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通常是流程没有完全改善,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并存,无法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却更添了政务负担。
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比较高,更容易接受到国际的压力会主动地接受电子政务的观念,来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以便改进地区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与资金,为了迎接国际化的挑战,这些城市会更积极地推进电子政务。这些地区环境比较好,项目也容易成功,因而也容易保持高的积极性,西部一些落后地区则相反。
2 社会组织的变迁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行政生态学注意到社会组织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不同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个体为了一定的目标自愿组成的社会结构体。电子政务的发展构建于互连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连网使全球化的程度深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社会”。互连网使社会组织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成为必须面对的事实。这样对于保障社会主体的自由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提出了新的问题。
社会组织与政府传统沟通模式是国家通过垄断和控制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和灌输来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垄断和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信息,用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传媒,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以营造统一舆论,控制舆论导向;二是通过诉诸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方式的说教和灌输来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以赢得民众对宪法的忠诚,对制度框架的认同和对政府的能力、政绩的肯定;三是政府控制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使之与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
价值取向方面,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非人性化导致科技与人文的割裂加剧。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凸现,无疑使这种割裂的负面效应空前显著。“数字鸿沟”日益扩大意味着信息贫困者生存、发展的权利受到限制,极有可能或正在被数字化时代所抛弃。网络一族分享着统一的知识和语言,而排拆外来者。毫无疑问,数字鸿沟正导致网络化的新的“种族歧视”的产生,人的存在被虚拟化、机器化,导致网络一族忽略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当成符号看待,无视他人的尊严等等,人文关怀冷漠、伦理道德弱化。
思想观念方面,互连网的物理结构让信息自由传播,使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着网络社会,边缘文化的泛滥,以及各种虚假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对主流社会构成了威胁。
生活方式方面,电子空间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的个体能力和交往能力。互联网给人们营造了丰富的话语权利,个人的自我表现不知不觉代替了主流文化的说教。公众享有大部分行动的自由,逐渐适应了独立思考,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保持思想的独立性。政府对于民众信仰、宗教和政治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了。任何一个网民都“能够”随意参加国际网上社团,“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能够”阅读国家严格禁止入境的各种信息。
3 沟通网的虚拟化增加电子政务发展的复杂性
行政生态学关注的另一个要素是沟通网,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状况等使整个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电子政务发展的载体是互连网,是一种虚拟环境的沟通网。
从社会的文化水平的角度来说,行政生态学认为沟通网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动员性”(Mobilization)和“同化性”(Assimilation)。所谓动员性指社会人口参加庞大的沟通网的程度,所谓同化性则指全社会人口对同一价值体系与目标等的认可程度。在变化的社会中,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使社会前景与社会取向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事物之间的新的关系正在被强烈地感受到,大量事情固然被说起,但只是出于一种社会内部被限定的立场,新的信息和种种新的取向获得了广泛深入的需要比任何专门化的政治、军事或商业信息所引起需要都更为广泛和深入。显然,一个社会的沟通水平高,则容易在更多的问题上更快地达成共识。反之,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就面临着比较多的不同意见和麻烦。
从使用语言的状况来说,互联网英文信息优势使网民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无国界数字化空间”中难以控制的信息跨国流动,信息输出大国更容易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数字化空间传递给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
从社会舆论的力量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成本低、简便易行、无国界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和网上协议程序传播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这势必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当网络作为一种文化和信息通道时,利用它对不同制度、观念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乃至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就成为一些国家推行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作为信息多媒体工具,具有强大的消费和娱乐功能,极大地刺激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它对于政治文化、精英文化的建设有消解作用。此外繁杂的信息网络中,不仅存在无用的垃圾信息,而且存在危害性颇大的虚假信息,导致社会舆论的力量离散化。
从通讯和交通的状况角度来说,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易沉溺于虚拟环境,将增加与外界隔离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另外,如果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成真实的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真实的实在,对现实世界产生某种疏远感、淡漠感、甚至不信任感。
电子政务发展的载体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对人们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热情有消解作用,导致政治观念的淡化,增加了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的复杂性。
4 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迫使电子政务的发展适应全球性政府效能竞争
电子政务作为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而被发明。它作为一种政务媒介的力量有可能改变了所有先前的行政和政治运作方式;作为一种社会传播媒介的力量有可能影响社会关系的体制和形式;作为一种电子媒介的固有属性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基本感知,并由此改变了我们互相之间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作为一种强势的政务媒介,在改变我们社会的规模与形式的过程中,借助极大增长了的政务信息流动性而获得了它的地位。
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包括政治神话、政治法则和政治典章等。这些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意识和政治游戏规则的影响。行政生态学认为政治神话中包含一些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政治意识。电子政务的发展的载体互联网已成为文化渗透,尤其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会大量涌进别国网民的眼睛,人们把互联网上的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同本国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并做出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网民的政治导向和信仰的变化,造成了对主流政治意识冲击。
[摘要]生态图书馆已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应在遵循整体与局部、相同与差异、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优先、生态平衡、生态富民、生态点渗透、生态模式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构建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一中心、二项目、三模式、四组合、五要素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理念生态图书馆生态环境生态模式
1生态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纵观生态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对生态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对生态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研究思路不够开阔,研究的范围不够广,缺乏对图书馆人的生态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能够获得多数认可的生态图书馆内涵,大量文章集中在讨论生态图书馆的产生、概念的界定、特点、原则、意义等方面,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并没有将这些问题推向深入。
2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2.1生态理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生态价值观的生态理念,其内涵即有机性、内在联系性、整体性、和谐性与互动性。生态理念强调的是生命的、有机性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和对人文精神的觉悟。可见,生态理念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生态价值观。
2.2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生态图书馆学是一门崭新的介于生态学与图书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图书馆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图书馆观,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把图书馆发展看作是系统、协调、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它视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为生态系统,研究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探讨和揭示该系统的基本规律,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研究图书馆与内外部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反映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关系;②以馆员和读者为发展主线,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③将生态服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将生态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中心环节,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对外部环境做出平衡性的适应,对内部资源进行统一的协调和重组,使系统的结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3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理论根据
3.1人类生态学理论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人与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人类种群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在图书馆中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研究,比如图书馆院落环境、图书馆与城市环境,图书馆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馆员和读者群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等。
3.2济学理论
生态的含义为“自然的、经济的、环保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认为高校图书馆任务之一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见,研究图书馆经济学是生态学的必然要求。现有的图书馆经济学、文献经济学等理论的发展为生态图书馆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3.3持续发展理论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正在发展的有机体”,而生态学正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也是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可能是综合科学。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还在发展,就必须研究与其环境的关系,而研究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生态学所擅长的领域。生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因此,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生态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有助于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3.4生态危机理论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图书馆系统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它除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相对稳定性等共性外,还具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特点。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的交换,达到生态平衡。然而,现实的图书馆却存在着忽视生态的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从生态结构上看,图书馆的层次结构、服务结构、类型结构、馆员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从内部看,过度服务、片面教育等失误,使图书馆生态环境恶化,它正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一起,将图书馆置于危险的境地,使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可见,图书馆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理论能为研究图书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4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原则
4.1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可知,造成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发挥不佳的原因既有整体因素又有局部因素,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正是生态理念的要求,它在强调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整体受局部的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局部对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整体,把组成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个体看成是系统上的一个结点,它们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图书馆依赖于其存在而存在,进而形成一定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保持图书馆各部门的整体平衡,又要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等手段,协调内部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保证生态图书馆的顺利发展。
4.2相同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同与个体差异明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样,组成图书馆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要协调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尊重相同的前提下,合理区分各项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管理者要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尊重每一位馆员的个性差异,使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馆员要在对多数读者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个读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相同与差异的结合,必将成为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4.3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系统超过承载力限度时,将从一种稳定状态走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图书馆生态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既要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不搞图书馆“”,又要通过机制调节来提高系统的承载力,使系统运行良好并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状态。对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控制,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控制地打破现有的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
5生态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就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通过特定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延展、移植、重塑,形成以服务发展为动力的图书馆。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状况复杂,加上不规范的盲目发展,使生态图书馆的平衡难以维系。因此,良好的发展战略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保证。
5.1生态优先——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口号
图书馆的走向需要重新审视生态优先的问题。近年来,图书馆在追求服务效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观发生迷乱,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经济方向迈进,致使图书馆服务变成服务加经济的简单混合,提倡图书馆促经济,而忽视经济带动图书馆,最终造成图书馆与经济的实质脱节,图书馆趋向异化。所以,发展生态图书馆是生态优先的根本要义。
5.2生态平衡——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
生态理念下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图书馆类似于自然生态,但它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比自然生态更复杂的形态。自然生态失衡之后,呈现出结构性破坏、整体性衰败、共生关系解体的发展态势。而生态图书馆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复杂三角形交流关系,一旦失衡,就会造成人与图书馆关系的高度紧张,进而形成脱胎换骨式的质变——图书馆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泛义上的变化,而是图书馆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意味着图书馆精神体系的崩溃。生态学发展的策略之一是以动态平衡取代静态平衡。生态图书馆系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只有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能推进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依照生态学发展观点,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系统的结构平衡和过程变化,刺激产生新的图书馆基因,建构生态图书馆一体化的动态平衡。
5.3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最多的信息为目标,以高端的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多种信息产品为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其实质就是解决读者的民生问题。所以,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立足特色,开发生态服务模式,才能从整体上解决读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问题,体现生态富民的思想。
5.4生态点渗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过程
生态点是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较高的信息产品价值等。图书馆以这些生态点为基础,实施发展计划,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一步渗透范围,在周边地区形成图书馆集群,建立生态发展系统。这就是生态点渗透思想,也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的内涵之一是以点带面,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特色资源、生态环境、馆藏丰富、读者参与、服务特色、技术手段等。只要按照生态图书馆规律统筹谋划,做好试验,以点带面,最后必能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飞跃。它的内涵之二是点面结合,以图书馆的生态点为点,以周边相关图书馆为面,结成合作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5.5生态模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形态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如下几种生态模式:
5.5.1生态建筑这是以物质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建筑能满足读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情趣、使读者从生理和精神上得到享受的作用。其特征是:①精心营造内外绿色环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一体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的自然,唤起人与自然的共存渴望,使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具有大自然韵味的乐趣;②关注自然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线昼夜复始循环控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使人类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至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读者精力充沛。所以,图书馆建筑要重视利用自然光;③综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态图书馆要重视生态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5.2生态馆藏这是以实体和虚体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建设生态信息资源,就是要针对馆藏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状况,加强馆藏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使其专业化、特色化。还应树立跨地区、跨系统、跨国别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考虑如何形成针对每一个读者的专门化、个性化的生态知识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既不会使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遗漏信息,形成信息不足,也不会给不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提供过多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这就是图书馆生态馆藏的核心所在。
5.5.3生态文化这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由图书馆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组成。物质层次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图书馆文化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层次是意识形态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反映,是图书馆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生态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化之魂。制度层次影响着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实现,不同的制度层次总是在不断互动,这正是生态图书馆文化形态具有复杂意蕴的原因所在。
5.5.4生态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以“生态人”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本身的特征决定它是培养生态人才的主导基地,因此,生态图书馆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人的生态和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生态人”有如下特征:①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追求生态的整体利益。“生态人”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象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不仅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还追求生态整体利益;②追求物质获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人”不仅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能追求道德生命的终极价值;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这种人才的核心体现着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
5.5.5生态图书馆中心区这是集定区域的图书馆建成的以保护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的一种综合图书馆区域。这里既有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主题性图书馆,也有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等综合性图书馆,还有图书馆“试验区”之类的读者咨询、读者教育、读者参与等科教性的服务区。中心区在结构上包括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咨询、文化、读者参入、读者休闲场景等部分。在服务的方式上采取集体服务和个别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读者。因此,生态图书馆的中心区是集图书馆建筑、信息服务、信息聚集、读者查询、文化展示、读者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图书馆区域。
另外,生态模式还有以下几种:以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调研等要素构成的信息服务模式;以科研人员和读者的科研成果展览等要素构成的科技博览模式;以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馆员与读者沟通、馆员与读者互动、馆员与读者狂欢等要素构成的体验模式;以自然环境与图书馆环境养护、图书馆风景长廊、名人字画的显现等要素构成的旅游模式等。所有这些模式,虽然分别是以服务、观赏、参与和游乐为主题,但它们基于生态理念共同组成了生态图书馆的生态模式。
6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系统构想
为构建生态图书馆持续有效发展的新格局,就要在图书馆生态点上,多角度、立体式地创建“发展与馆藏并举、自然资源与信息资源并存、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容、现代信息与传统结合、服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态图书馆发展系统。以该系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其它地区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建立。在系统之上,形成图书馆管理、领导平台、读者服务和读者参与的立体格局。这一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系统结构图中,处于中心点的生态图书馆中心区是图书馆系统的中枢和支柱所在,囊括图书馆的生态服务、生态信息、生态展示、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等多种服务单元。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一中心”。纵向中轴上的生态理念馆员和生态理念读者,是生态图书馆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围绕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基本目标设定的,两者与生态图书馆在表面上各有归宿,实质上服务的理念、目标、意义完全一致。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纵向二项目。处于横向中轴上的图书馆生态建筑、生态馆藏资源和生态文化,分别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三种模式,缺一不可,否则容易造成馆藏与发展之间的断裂,失去图书馆发展的固有意义。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横向三模式。在对角线顶点上,领导参与支持平台、图书馆内外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社会效益分别承担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平台服务、引导服务和参与支持等各层次工作责任,其目标指向生态图书馆,但又与其它配套子系统密切关联,彼此之间只有良好地协调配合,围绕中心结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大计。其中,将统筹管理权归属图书馆,而将领导机制转化为平台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大势所趋,以生态引导服务,增强生态图书馆活力,更是生态图书馆实现“品牌服务效应”的必需选择。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四组合。系统结构的,是由自然生态、读者生活、市场机制、社会环境、保护研究五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环境。这五要素在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中缺一不可。生态图书馆系统与外在环境融合,组成完整的生态图书馆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能把图书馆真正推上生态化、系统化、协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图书馆生态学研究现状分析.太原科技,2008(9):15-16
[2]徐洪升.近年来我国生态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2008(1):15—18.
[3]郭雷.论高校如何创建生态图书馆.农业网络信息,2008(12):66—67.
[4]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5]王素玲,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高等农业教育,2008(9):20—23.
[6]夏有根,黄晓英,陈.生态化: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85—88.
[7]王贵生.甘肃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生态化战略甘肃社会科学,2009(1):238—242.
[8]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学术论坛.2009(2):16—21.
关键词:绿色;生态;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35-01
作者:熊玥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区,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何为生态工业园区,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Lowe教授曾提出过他的观点,即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它通过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有效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下面就设计理念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理念
(一)生态理念
生态设计一词,已被设计师们倡导了很久,几乎所有的设计中,无论是景观还是建筑都离不开“生态”。然而当运用到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不仅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将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循环的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有机部分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运行机制。
人类始终是万物的主体与操纵者,所有的设计最终都是为了人类服务。“以人为本”概括了人的重要性,设计中应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注与尊重,营造最合适的空间。景观设计观念拓展的重要之处在于完善人的生命意义,超越功能主义进入人性设计,超越外在感受进入精神享受。
二、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一)生态防护绿地规划
长期以来,国内外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置物是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因此合理规划园区绿化不但可以提高绿地率,同时可以更有效的净化园区内的空气,隔离和吸收有害气体等。
(二)视觉景观的塑造
工业园区的绿化设计与其他类型的绿化项目同样需要巧妙地安排地形、园路、构筑物、水体与植物等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从而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促进园区的全面发展。影响工业景观的视觉元素有许多,如工业建筑的形态、材质、色彩,厂区空间结构及自然景观等等。然而自然景观是视觉景观塑造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植物形态可以塑造不同的空间形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植物形态进行配置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结构,如:大型植物即乔木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纺锤形、圆柱形、展开形、圆球形、垂枝形等。下面就展开形、圆球形和垂枝形举例说明一下。
1、展开形
这类植物有水平生长的习性,宽高度基本一致。展开形植物能使设计构图产生宽阔和外延感,从而引导人们的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厂房建筑大多是高度不大,体量较大的平顶建筑,展开形植物能很好的协调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建筑融入一个环境中。
2、圆球形
这类植物没有明显的方向倾向,在设计中可以很好的协调整个布局,将其他树形强烈的植物统一在一起,并且能很好的与环境融合,将环境和自身统一起来。
3、垂枝形
因为枝条向下,这种植物具有明显的向下的方向性,可以将人的视线向下引导。
三、本土文化特色
本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当地文化的特色,是历史文化轨迹发展的根基。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文化民主的体现,对文脉的继承也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水土孕育文化,文化影响经济从而造就特定的风土人情,本土文化代表着当地沉积了多年的精神内涵,只有很好的挖掘、继承、彰显和运用优秀文化传统,区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尊重城市、区域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提取独特的文化基因并进行合理的绎导,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展现时代的风貌,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1.1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数量多,这就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再加之山区是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往往会受水力梯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沙漠、荒漠等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此类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
受特殊的区位环境影响,我国还面临着不同自然灾害问题,不论是南方的梅雨、暴雨季节,还是北方的大风暴雪天气,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降低生态环境质量。
1.2森林资源严重不足
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严重不达标,这往往也会成为诱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从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情况来看,东北与西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区域,在我国“三北防护林”等诸多政策的影响下,虽然森林覆盖面积缓慢增长,但是覆盖率仅为11.96%,而同一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为23.2%。这个数据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2.林业生态工程研究
2.1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林业生态工程在保护自然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改善土壤环境中的作用。当树叶落下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落叶层之后,落叶层本身就能吸收一定的水分,并且避免雨水直接冲击地面,保证了地面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随着落叶腐烂,一些细微的分子将会进入到泥土中,参与泥土颗粒结构形成的过程。在经过这些分子的作用下,泥土的孔隙度水平进一步增加,因此对水具有一定的渗透与吸附作用。树冠同样能够保证土壤结构,这是因为树冠本身具有聚水的作用,在降雨天气中,当雨水与树冠接触后,会先在树冠上聚集,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落下,因此具有截留雨水的作用。最后,森林作为大量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活动的场所,能够保证区域环境下物种生态平衡,这对于改善环境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地区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以新疆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将森林覆盖率从12.3%提高到16.7%,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当地超过95%的农田与经济作物种植基地都得到了防护林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个以农田防护林为骨架、灌木、草地为裙带的林业生态工程,达到了环境治理的目的。近几年,该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地区生态环境基本稳定,风沙侵害问题得到改进,空气质量改善,有效发展了地方经济。
2.2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思路
为了能够让林业生态工程更好的造福于社会发展,在未来工作中必须要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开展。
(1)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明确本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确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工作要点。例如,沿海地区应该积极开展海防护林建设、黄土与丘陵地区应该注意水土保持林建设等,确保林业生态工程能够有效满足地区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作,明确本地区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并将这些工作列为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让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能在短时间内开展。
(2)重视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投入是保证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就應该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资金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首先应该发挥作用,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方案,保证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水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相应的手段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鼓励企业与个人参与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用丰富的渠道来满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保证相关投资方的利益,避免因为投资行为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最后,还应该提出相应的政府条例,完善地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在全社会内掀起一股生态项目投资的风气,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自愿向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倾斜,保证资金支持水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土地规划环境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文明获得很大的发展。人类在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处置的失误,使全世界环境造成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方法不尽相同,却只起到治标的作用,并没有治理到生态环境的根本,这多与土地利用有直接的关系。
一、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土地在利用中会产生很多环境的问题,有些土地利用会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能够符合人类健康的发展,有些土地利用会起到不良的后果,导致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以美国为例,上世界六十年代,对西部盲目的开垦造成了严重的黑风暴,使美国受到最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年来,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过度利用土地,全世界都出现草原的退化、森林覆盖的减少及沙漠化、大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曾经的树海山谷,现如今都变成了黄土高原,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大量破坏导致水流的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尤其我国人口密度大,迫于人口的压力,一直在高强度开垦耕地,对土地利用的不合理,使大量的耕地被毁坏,出现了频繁的自然灾害[1]。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有30%以上的耕地要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而水土流失还会造成土地的退化,使农业种植的产量不稳定,并且带来大量而频繁的自然灾害;我国受人口压力影响,高强度的土地开垦和放牧,使土地出现沙漠化[2。我国有4万平方米农田与5万平方米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带来严重的风沙危害,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演变的越加恶劣;我国土地的盐渍化也越来越严重,盐渍化的土地会导致旱、涝等灾害的发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有害元素会越来越高,使土壤恶化,有害物质会使人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近年来,对土地的高度利用,却没有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投入和培养,使土壤的养分流失严重,大量土地出现贫瘠化,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产量;由于不合理挖掘和压废,造成土地地表丧失了土地的生产力[3。
可见,如果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既会加剧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压力,还会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降雨的减少与水土流失的加剧。
二、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有哪些
土地是环境重要的组成,所以,人类进行土地利用时,一定要有全局的观念,在考虑土地利用获得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土地利用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尽量减少不利的影响,进行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使土地利用得到优化的组合和配置。
我国从汉朝就有记载,商代已经有了土地利用的规划,当时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按照生态环境要求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都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的生态环境改善,保持水土,调节生态平衡。
可见,土地利用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缓解农业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满足人类生存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态环境恢复生机。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要真正改善生态环境,就要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治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方针,实现科学的土地利用,遵循土地利用的规划,执行到位,真正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使生态环境的危机解除[1]。
三、土地利用中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用地的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使农业内部的结构十分不合理,家庭化的经营很难大规模的进行土地的利用,缺少先进技术,也很难使农产品获得深加工与综合的利用,无法获得太高的生产效益。
农民只注重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却没有养地的过程,使土壤成分与性质发生了急剧的恶化,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土地保护意识,只重视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却没有进行土地的培肥,导致耕地质量连年下降。
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大多是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由于人类居住和工业生产大量废水的乱排放,土地化肥和农药使用的超标,使水资源严重受到污染,很多农村还没有普及自来水,造成人们饮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5。
绿化的减少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质量越来越低。平原与丘陵的林地被占用,低坡地被开发成农业耕地,增加了农业耕地,却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目前,我国资源紧张而且环境污染严重,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党的十会议已经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顺应自然的发展,开展保护自然的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融合,努力加大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同时,还提出了节约资源的概念,要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这是适应我国人民群众需求,对良好生态环境美好的愿景。党的十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归到“五位一体”的布局与“两个百年”的目标。
以辽宁盘锦为例,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已经过多年的治理,很多土地利用的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不过治理的速度还是趋于不断的恶化。在土地新的开发周期到来以前,有必要改变传统生态环境的治理模式,不能放弃生态效益而进行GDP的交换,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一定要严格执行十会议的精神,以生态文明进行基本原则,完成对未来发展的指导,如果相反,就会导致我国区域的气候出现持续的回暖与旱化,假如不应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盘锦地区在未来一百年后就会导致土地退化,成为我国的土地退化重灾区域。
要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使我国开展土地利用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培养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一切的活动都是由人进行,人的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由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媒体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培养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全民养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习惯,从而完成文明的生态行为,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
2、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从上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可以发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以生态为基础,不同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使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的发展规律,要协调好经济利益与环境发展的平衡关系,因地制宜的实现土地利用的功能。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水平与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差异,不要复制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方式,在完善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的管理,调整土地利用的面积与生态空间的发展,使经济利益与环境发展保持平衡与稳定[6]。
3、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
只有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才能使土地利用保持长久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用偿使用的原则,使土地利用的评估得到完善,通过市场价格调控进行土地利用的调整,实现城乡土地统一的管理,尽可能的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立法与执法,对于违规用地的情况一定要予以严惩,加强土地动态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合理的进行土地的利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要,要改善生态环境,不能只从治理入手,还要加强预防工作。通过地利用政策与方针的一系列实施,使所有人更加珍惜土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使土地利用能够按照规划的内容执行,使生态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人类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华伟,刘友兆,丑建立.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2(32):231-232.
[2]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5-156.
[3]贾克敬,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14).
[4]许坚.论土地利用中兼顾生态效益的经济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2012(5).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S7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82
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兴盛,同时也导致城市中的环境恶化,再加上城区建筑容量的增加会造成“热岛效应”,很容易导致人们发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城市人们的心理、思想以及身体上的健康,所以将自然代入城市,将绿色引入城市,在生态上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在空间上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感受舒适的地方,无疑会减少城市中的躁动情绪,提升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品质,故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组成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城市中人们内心的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更加繁荣。
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确立生态原则,其本质在于确立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花草树木的选择、搭配、培育和园林建材的使用等,都必须从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出发。也就是说,生态原则指导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应使城市的气温得到更好的调节,风沙得到有效的控制,空气得到更好的过滤更新,水土得到更好的保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善。
1.2 文化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文化大国,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民族骄傲,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与弘扬。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强调文化性,不仅能够让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具有更高的品位,还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的独特性,增加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吸引力。
2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排为首位的就是能够美化城市中的环境,提高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能够有效改善人们身体的健康程度,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很少有时间真正的去放松身心,而城市园林的建设为人们缓解紧绷的神经提供了空间,此外,园林绿化中的植物也有改善人们身体状况,增加身体健康的功能;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能够凸显出城市的独特性,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定居,故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是落实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正是由于园林绿化的实施,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城市的气候,净化污浊的空气,降低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干扰,减少灰尘对健康的侵袭,同时,还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种种都说明了园林绿化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文化
园林绿化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彰显,因此,可以说,城市园林绿化是最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文明的地方,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雕塑,还是传统的园林建筑,都能够很好的展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例如,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其既是古迹,又是城市园林绿化之一,其不仅能够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4 结束语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一系列的政策皆说明了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而城市化的发展更加的使人们渴望自然,渴望能够与自然有着更加亲密的联系,而且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在生态中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在文明上促进城市的进步,并且,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在建设和谐城市的同时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探讨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成为了目前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3个方面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环境及文化进行分析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文化。通过这几方面的探究来深入了解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然. 城市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作用[J]. 民营科技,2015(11):230.
[2]魏左平,董志勤,靳守茂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化为例[J]. 园林科技,2013(04):1-5.
一、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生态观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大力选用和研发新兴科技材料、新兴设计工艺以及新兴构建设备的同时,设计者对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出现了一定的误区。其中主要表现为其认为新兴的科学技术是完美没有缺点的存在,而其实施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并不以为然。其次,大部分设计者在对环境艺术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现有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等)进行充分利用,还在完成设计时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没有在设计过程中对其设计项目所生产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规划,继而使得这些有害的物质流入到了人们的居住空间和自然生态环境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基于生态视野下进行的意义
在基于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从固有的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其不但需要具有美丽的外观及超强的实用性,还需要对其中应包含的美学、社会道德以及社会生态系统加以重视。也就是说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但需要发展,更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其在生态视野下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价值观,继而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以往传统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其无论是从设计的最终目标和时设计原则来讲,都是以人为设计的最终服务目标来进行,其只注重对人类的利益进行重视,并把人在其中发挥的价值作为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位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进行改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以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这使得因破换自然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得越来越为严重,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人类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时不得不开始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重视。
三、基于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应从人类的设计思维方面进行入手,使人类能够从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来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考量,并树立起全面的生态建设价值观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基于生态视野下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应策略。
首先,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公众进行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以及自然生态系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普及,其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论性指导,加大设计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的相应考虑与尊重。
其次,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应树立起以可持续性为主的设计策略。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但需要对人类的生活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还应将不危及后代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列如设计标准当中。该种策略的实施应具体体现在当前设计者对环境设计时的结构规划、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布局等方面,其应对挡墙自然环境中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大力利用,继而从根本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最后,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采取以安全设计为主的策略。也就是说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与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安全是息息相关紧紧相依存的关系。该种策略在现实的设计环节中主要应表现在设计者应选取一些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作用并且利于分解的原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49′~120°17′和北纬29°02′~29°33′之间,市域面积1105km2。义乌的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呈“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格局,人均耕地仅0.03hm2,远低于0.08hm2的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9亿m3,折合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57m3,仅为浙江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200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3.02万,常住人口120万。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9.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45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46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3.8∶53.4。本文所用数据主要为义乌市国土局多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4修编)等相关资料进行生态系统分类,共分为农田、草地、森林、城镇居民点、河流/水库等5类,具体面积见表1。
1.2研究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来自Costanza等[3]。首先从环境现状出发,考虑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对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综合各种资料确定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和基准价格,最终汇总得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niijimjRVA11。式中R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Vij为单位面积的第i类生态系统第j项生态服务价值,Ai为第i种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可以看出,生态服务的基准价格对最终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Costanza等提出的基准价格主要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中国直接运用存在一些争议。我国学者谢高地通过对国内700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近年来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生态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定义为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4]。由于该项研究成果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建成区等人工生态系统类型只能作归零处理。本文认为,在现实的城市范围内,虽然地表覆盖物以建筑和不透水材料为主,但考虑到仍有许多绿地和公园,所以从便于操作的角度将城镇居民点的生态服务价值简单等同于荒漠生态系统进行计算。
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报告的观点,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们从自然系统获得的收益[5],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主产品产值和副产品产值之和减去总成本获得。2005~2009年全国粮食每亩纯收益平均为168.29元①,依此计算中国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为2524.35元/hm2。结合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得到义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基准价格(表2)。义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与驱动力分析2.1义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1996年、2000年、2005年、2009年义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约为48.37×108元、48.07×108元、47.66×108元、45.99×108元,14年来降低了2.38×108元,平均每年减少约0.35%。河流/水库和城镇居民点提供的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增幅非常有限。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日趋减少,减少最多的农田生态系统14年来降低2.43×108元,降幅达36%。除文化服务外,供给、调节、支持各类服务的价值都逐年降低(表3)。1996~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表明了义乌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
2.2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义乌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指示了景观格局扰动的方向。生态系统的空间和数量格局主要受非生物、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三类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成为影响格局的原因[6]。在中到大尺度上,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地貌、地形等)为景观格局提供了物理模板,生物和人为的过程通常在此基础上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独特的空间格局[7]。
2.2.1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因素
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资源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是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有限,区域景观结构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自然资源是形成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因素,河流水系等自然因素对生态服务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此时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格局动态较为平缓,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构成都体现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义乌凭借着“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的格局,获得了相应的自然禀赋。在义乌生态服务价值的构成中,调节和支持服务始终占据了较大比重,供给和文化服务的重要性相对要低,这不仅体现了义乌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基础,也说明在当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缺乏市场的生态系统服务一直被低估甚至忽视。相比其它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义乌缺乏高服务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因而在其生态服务价值构成中,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贡献者。以2009年为例,森林生态系统约占义乌市域44%的面积,却提供了全市75%的服务价值;而城镇居民点虽然占据了22%的市域面积,提供的服务价值却只有1.8%。
自然环境如同框架和模板,在支撑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对城市形态、产业结构等具有一定限制作用。在长期与自然的适应和互动中,人类逐渐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塑造了城市的景观要素布局形态,体现出人类对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理解。这些独特的区域文化影响着特定区域人类对自然利用模式,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影响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义乌被群山环抱,耕作较为困难,但地处浙江省地理中心,作为浙江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造就了义乌历史悠久的经商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以“小商品经济”为龙头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和商贸业飞速发展。研究期内义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GDP的比重逐年降低(表4),说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发展策略,义乌不仅避免了自然禀赋的限制,也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并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借鉴。#p#分页标题#e#
2.2.2城市功能与人类管理因
素城市(包括其中的各种景观要素)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的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城市功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基本格局,密集的道路交通网络构成了现代城市的基础框架,也将自然区域分割块化,进而影响市域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的分布。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导致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城市管理政策也会大不相同。例如传统的工业城市对原材料的高度依赖导致生态服务价值不断降低,而旅游城市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则要求城市的生态服务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和改变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尹海伟等对济南市城市绿地梯度的研究表明,城市管理政策改变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格局,从而影响市域生态服务的分布[8]。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生态服务的自然资源逐渐被取代。1996年以前,义乌的总体定位为小城市。1998年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始贯彻“以商兴市”战略,突出“现代化”的主题,建设现代化的中等商贸城市,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市郊大量平坦的农田在城市化过程中变成了城镇居民点,表现在生态服务价值上就是供给、调节、支持三大类服务价值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文化服务价值略有升高,但生态服务总价值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十分明显。义乌的丘陵地貌使森林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服务价值降低的程度。可见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强调以生态保护政策为导向、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增长是有效避免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基于生态服务优化的土地利用思路
3.1城市景观格局应维持生态服务价值基本稳定
城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与维持发展能力低下,对环境支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必须得到保障。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位于城镇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山体、滨岸、河网及湖泊等孤立的的亚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这些提供关键生态服务的土地与脆弱的的生态系统或区域一起构成了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不能作为常规的城市建设用途。正如建筑师余琪所说,未来城市里高明的建筑师不是决定在那里营造建筑,而是决定在哪里不可以营造建筑[9]。原国家建设部已于2002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要求对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等地域予以强制性保护。这些区域与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关系如同“背景与图案”,虽然并不引人注目,但背景是图案的衬托与支撑,一旦被消除则图案也将不复存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义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形势较为严峻。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在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时必须综合考虑(表5)。因此,应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要充分发挥义乌良好的经济条件优势,在《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域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和义乌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将绿色体系引入城乡建设中,形成以青山、碧水、丘陵等为基质,镶嵌城镇、村庄、湖库等景观斑块,以道路、江河为廊道,形成城市生态圈、城市东南西北四片楔形绿地即“一圈四楔”为特征的城市景观格局。
3.2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工业产业格局建设
基于义乌市的产业现状,在进行工业用地布局时应依托中国小商品市场群,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推进城镇生态工业、农村生态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工业商贸城市的目标,加速工业经济集聚步伐,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在功能上形成“一体两翼”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表6)。综合运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化、系统化等手段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经济模式,在企业、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三个层面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促进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3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建设
为保护义乌丰富的自然山水、文物古迹资源,营造生态家园,必须以提高城市宜居性为核心,整治城乡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推进居住和交通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大力建设市区绿地,合理配置各级公园和广场绿地,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以义乌城市东、西、北三块楔形绿地为依托建设生产防护绿地,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建设义乌江两岸的景观生态,建设纵横交错的绿色交通廊道和绿色节点,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生态网络体系,创造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城市空间(见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