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22:31
导语:在温室效应导致的后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2年以来,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相对于北半球的极寒,南半球的罕见高温也令人咋舌。进入2013年,澳大利亚极端高温天气“继续上演”。据《悉尼先驱晨报》2013年1月8日报道,从进入2013年起,澳大利亚全国陆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3年1月8日报道,在过去7天里,澳大利亚遭遇史上最强热浪的袭击。炎热天气导致了该国.火灾频发。新南威尔士州发出警告,称当地已经进入红色警戒的“灾难”状态。1月7日,澳大利亚全国平均气温达到40.33℃,悉尼的气温高达42℃,超过了1972年创下的高温纪录。1月8日,北方领地、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的平均气温都超过40℃。其中,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的气温上升至接近历史纪录的45℃,该州的伍丁纳地区成为全澳大利亚最热的地区,气温飚升至48.2℃。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1月4日气温高达41.8℃,是自188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当地的最高气温。为此,澳大利亚气象局1月8日公告,将天气预报图的温度范围提高到54℃,并引入亮紫色来表示50℃以上的高温。
据统计,1月4日,澳大利亚南部岛州塔斯马尼亚遭遇大火,截至1月11日共有100多栋房屋被烧毁,数千人出逃;1月7日,大火造成澳大利亚6万多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所幸无一人遇难;1月8日,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共发生了100多起因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
在南半球迎来酷热盛夏、遭遇酷暑天气之时,北半球各国则经历了暴雪、狂风、霜冻等严寒考验,地球仿佛上演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精彩好戏。2012年冬半球及2013年初,寒冷成为了北半球的代名词,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到了极为寒冷的天气,中国经历了史上最冷的春节,气温更是连连走低;日本也出现了强降雪天气;欧洲也不例外,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
乌克兰2012年12月遭到寒流袭击,多地积雪达半米,气温降至零下23℃。2012年12月,俄罗斯大部分地区遭遇异常严寒天气,首都莫斯科气温降至零下18℃,为入冬以来最低。2012年12月9日,瑞士发生雪崩,导致11人死亡。2012年12月9日,捷克局部地区达到零下26℃的低温,共有7人死于严寒。另外,欧洲南部也受到影响,出现大规模降雪。在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等国家共有6人因恶劣的天气情况而死。欧洲多个飞机场受到暴风雪的显著影响。德国法兰克福机场2012年12月8日、9日两天之内被迫取消超过370架次的航班,其中一部分已经在12月10日恢复。2012年12月12日。英国部分地区温度甚至降至零下10℃,一度造成交通困扰。据了解,英国的冰雪天气造成了大约200架航班取消,主要道路出现严重交通阻塞,霜冻和大雾还导致列车晚点。12月12日,伦敦希思罗机场有189架航班取消,导致成千上万名旅客滞留,这些旅客不得不排5个小时的队重新订票。同时,英国利兹一布拉德福德机场和布里斯托尔机场同样陷入混乱。
【考点链接】
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在不断思考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谁应为此负有责任?目前,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主流看法是,全球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无不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过量的碳排放所致,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息息相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天气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状态下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最大,极大与极小状态下的天气现象不易出现。就温度这个气候变量来讲,就是说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就更小。但现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现在也可能频繁出现了,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
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会使水面的蒸发加大、加快。这样不仅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增加了,而且水循环的速率也加快了。由于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这将使更多的降水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雨、雪等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可能增加,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水分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1.全球变暖及其原因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释放能量的方式就是辐射。一般而言,高温物体向外发出短波辐射,而低温物体则发出长波辐射。例如,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发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温度约为288K,地球表面发出的辐射为长波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与此同时,大气能强烈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仅少量的长波辐射不能被大气所吸收,跑到宇宙空间中去。这样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又很少使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散失而使地表增温,于是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把“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体成分”称为温室气体。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和氟氯烃化合物(CF-Cn)、水汽(H2O)等。其中,二氧化碳(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大气温度会升高,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地面长波辐射也会增强。最终,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地球散失的长波辐射的热量会达到平衡,形成地球上的平衡温度,即目前地球的平均气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前倍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实质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大气温室效应的增强。其实,大气中本来存在着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等多种温室气体,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本来就存在的。假若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适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23℃。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38℃。有了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才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又适宜的温度,生物的生存与繁荣才会成为可能。这些温室气体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对地气系统的辐射能收支平衡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温室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必然会对地气系统造成明显扰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广泛地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以及动植物的分布,尤其是大量使用化石、矿物燃料等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使得原来大气中存在的温室气体含量大量增加了,也使大气中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如氟氯烃化合物(CFCn)等。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大气进一步阻挡了地球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长波辐射,为维持辐射平衡,地表必将增温。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风险增加,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产生施肥效应。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明显增加。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我们应更加关注不利影响。
(1)对植被的影响: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可能发生变化,我国植被带北移,我国亚热带北界由秦岭一淮河一带移到黄河以北,北方落叶林面积缩小。总体上弊大于利。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有限,气候变暖致使生态系统的建群种、优势种及其他物种相应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系统有珊瑚礁、红树林、热带雨林、北方草原湿地及天然草地、高山。另外,由于海平面升高发生海水倒灌,使海岸受到侵蚀,进而影响海岸及海岸生态系统。
(3)对冰川和湖泊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km2左右。青海湖1957―1968年间面积缩小了264km2,湖面下降了11m。西北各大湖泊除了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死亡。
(4)对水资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大海陆热力差异,使夏季风可以深入内陆,降水有可能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南方洪涝灾害增加,北方旱灾更加明显。西北地区高山的冰川因全球气候变暖融化量过多而影响该地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另外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和湖泊萎缩降低了其作为“水塔”的功能,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非常深刻的。
(5)对农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中国温度带北移,其直接作用对作物生长有利,但其间接作用(如病虫害增加)却对作物生长有害,更重要的是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风蚀、干旱加强,台风频率加大,再加上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量耕地等方面的影响,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总体上因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减少5%~10%左右。
(6)对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后果对我国的社会影响也是很深刻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如干旱、洪涝、沙尘暴、森林火灾等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和经济,进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指出,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的实施和效益的发挥。此外,夏季的热浪使与高温有关的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升温导致一些热带、亚热带的疾病如血吸虫病向北传播;暖冬造成大量病毒、蚊、蝇、老鼠存活,使流感盛行。
(7)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各经济部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加筑堤成本,因为我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低海拔的东部经济带和沿海地区。
4.温室效应的对策
随着温室效应增强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加深,人们对温室效应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并采取了一系列对策。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减排目标。一些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直接针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政策。针对温室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颁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
(2)实施征收碳税等多种税收政策。
(3)使用可再生能源。
(4)禁用氟氯烃化合物。
(5)实施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6)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7)对汽车的排气标准进行限制。
(8)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即利用植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已有的高污染性能源。温室效应增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间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加强交流与合作;各国应该重视温室效应,普及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使其深入人心,并依据各自国情采取措施。由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发达国家应该率先依据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在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和经济援助。发展中国家需要在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从个人的角度讲,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温室效应增强的后果,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出行动来挽救自然环境。因为,自然不是某个个体或某个物种的,而是所有物种共有的;应对气候变化,也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个体有责任也有能力采取措施。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节约用电、植树种草等小小举动,累积起来就会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创新习题】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的变化②海陆分布的变化③地形的变化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读图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A处为温暖期
B.图中C处为温暖期
C.图中B处为寒冷期
D.图中D处表示未来两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温暖期
3.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对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下列解释最不可信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B.极端天气频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
D.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4.低碳生活方式健康自然,成本低。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符的是
( )
A.提倡少吃多餐
B.购买化纤类衣物
C.电脑不用时应让其待机
D.修建绿道,提倡骑自行车出行
2010共道未来大会于2010年9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在大会上作了“中国的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发言。他指出:“降低温室气体叫低碳,降低污染叫绿色。”结合材料,回答5~6题。
5.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6.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主要内涵的是
( )
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②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
③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④敦促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⑤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能源自给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7.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能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2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粮食产量(靠雨水生产)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2,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全球升温3。C对靠雨水生产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9.据图2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图3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11.下列关于该历史时期与现代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12.图4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双选)
(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不稳定
13.为遏制气候变暖,必须(双选)
( )
A.压缩经济发展规模
B.提高矿物燃料的利用效率
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14.图5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图”。下列选项与图5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cm~50cm。图6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双选)
(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使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1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17.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太阳黑子增多
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18.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图7为“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中国从16世纪到20世纪期间,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
( )
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
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
20.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野象栖息地的最北界北迁
C.热带范围扩大
D.北方河流结冰期变长
《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2日消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据此,回答21-22题。
21.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
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22.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
A.禁止使用矿物燃料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图8)
材料二根据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这一航道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09年7月6日消息:近30年来,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来,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77%。冰川的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证据。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图9)
材料三 2003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3)图9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________,请你谈谈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的措施。
(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C 6.A 7.B 8.B 9.C10.B 11.C 12.CD13.BC 14.D 15.AB 16.BC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现象;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西北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
(3)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植树造林(树木能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③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应用和推广工业节能技术;④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⑤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失。
24.(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没
(2)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原因: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交通发达,生活水平高,人均能耗多,需要燃烧大量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的大生产,扩大了人类活动的领域,增强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变了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环境中物质循环的关系,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某些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这就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初中科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初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1.利用教材内容直接开展环境教育
初中科学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教师在教材涉及到相关内容时应及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学习《空气》的时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应选择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此部分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在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的温室效应时,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 “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又例如学习《水》的时候,先通过教材中的数据使学生了解人们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极小部分.再播放有关“水华”、“赤潮”生成及其后果的视频使学生对水体污染有了直观认识.最后又给学生观看非洲等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的图片.学生课后感言:想不到看似选择洗衣粉这么小的事情也包含着环境保护的大道理.
2.在科学实验操作中言传身教,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但很多科学实验过程或生成物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导致学生认为教师虽然在讲环境保护但只不过是讲讲道理,并没有真正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在一些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中,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在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上,作为开放性问题,要启发学生大胆设想,设计出减少有毒气体排放的装置,防止一氧化碳逸散空中污染环境.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最后想出再接一导管将一氧化碳回收至酒精灯处燃烧再利用的办法,使环境保护教育落到实处.再例如硫酸铜的制取实验中,原理上有许多种方法,如可用浓硫酸直接和铜反应,也可用将铜在空气中加热,再和稀硫酸反应.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尽量减小环境污染,合理选取药品.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教师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物质,使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在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把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力争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既可减少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练习题中加深环境保护意识
练习是教师教学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具体控制方法.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是比较受学生重视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老师也可通过练
习,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在编制练习时,可将环保理念与具体知识结合去观察解释社会热
点问题.特别是一些环境保护中常出现的概念如绿色化学、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例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全球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练习题如下: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
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请写出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要求答出两点)
①_______;②_______.
(3)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NO发生了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科学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以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如把探究性实验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既可补充课堂教学上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时间不足,又可使学生加深认识,充分理解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例如探究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先提供给学生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出是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学生以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喷不同浓度的pH的模拟酸雨,再数同样颗粒的萌发种子喷清水作对照组.经过半月观察酸雨对其的影响,包括量作物茎,叶和根的长度,得出结论.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可以采用不同组用不同的作物如水稻、菜豆、绿豆、小麦等.学生认识到酸雨对生物的危害,进一步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又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了解到水体污染的危害性,但本地区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师让学生对本村或本镇河流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通过具体教学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必要的、有优势的.要把环境教育贯彻始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也是时代对我们下一代的要求.
低碳理念中包含的节约能源、资源,倡导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理念与中职化学中蕴藏的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等在能源、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中,从哲学、认识、行为等角度相互渗透、巧妙融合,浑然一体。这对开展低碳理念教育,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版世外桃源完美展现有着重要意义。
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合,是中职化学教学中低碳理念渗透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基本概念学习结束后补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中伴随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引入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工业生产中热交换器的使用。进一步导出人类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碳素燃料来源的有限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地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单一能源结构已导致一系列问题,人类的能源结构正在走向多能源结构时代,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综合的利用,将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在溶液浓度计算部分引出话题二氧化碳的储存与转移,指出“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贡献者,而人类对二氧化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的作用力。”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途径有二氧化碳的减少排放、储存和转移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二氧化碳储存问题。
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告诉学生提高能源效率也是低碳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化学平衡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二氧化碳)及碳循环的意义,引入“碳汇”概念,指出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近百年来工业迅速发展、能源途径相对单一,能效低下、碳素燃料短时间内急速消耗,热带雨林的滥伐,从多角度提速温室效应演化进程,好似不经意间,人类已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并已引发或将进一步导致严重的后果。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这一部分,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涉及低碳知识,但已将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之一,并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正常含量。这其中蕴含了这样的理念: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在某一体系中总是遵循物极必反的道理(大气中氧气的浓度过高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从这两个角度着手,补充温室效应,指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的变化,进一步阐明低碳对当代,对将来的地球、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低碳生活之中,容易被忽视的常常是习惯,包括饮食、穿衣等。在饮食方面,可以依据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合理选择饮食。低碳饮食习惯包括减少粮食浪费、少吃荤食多吃素,尽量食用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瓶装饮料等。低碳穿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多选天然纤维衣服、洗衣自然晾干等。
对原有职业教材的二次开发,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要研究学生,通晓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兴趣和价值取向;同时,要研究教材,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了解人类的历史、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发展方向。把化学看成为改写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的角色,是当今生活的一个部分,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一支重要力量。
作者:冒平如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末日浩劫》哲学思考生态和谐
04年5月28日,美国好莱坞人用了两年时间、花了1.25亿美元的灾难片《末日浩劫》在中国上映,导演罗兰将他的拿手好戏再次搬上荧幕:大雨、暴风雪、飓风、龙卷风、冰雹、海啸等你想得到的天灾统统出现在这部电影里面。它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层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影片的切入点是杰克发现并预测了温室效应引起的持续全球变暖,将使北极积雪迅速融化。而地球为了自我调节直至回归平衡,会使地球进入冰河期,人类将会在最后一个冰河期得以生存。他猜对了这结果,却预测错了时间――不是若干年后,而是现在,今天,明天,或者后天。在影片《末日浩劫》中,告诉人类,持续的全球变暖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地球为了让自己变得舒服一些,在某一个地方的某一天,将进入第二个冰河纪世纪:寒冷的气流在天空形成了一颗“眼”,“眼”所到之处,瞬间气温骤降,浩瀚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人们甚至来不及换个姿势就被冰冻住,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城市大半也永埋入冰雪中。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竟然显得如此渺小。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效了解环保知识
课本中涉及很多的控制化学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知识,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对教材中环保知识内容的全面挖掘和合理延伸,形成科学系统的教案,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举出实际生活中关于化学污染隐患的现象和化学污染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并适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延伸,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污染及环保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抑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例如,在讲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时,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空气污染指数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方法,由此引入温室效应的概念,接着让学生了解近年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人类消耗能源的迅速增大,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现象,紧接着对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进行讲解和分析,步步导入,向学生讲述其造成的危害和恶劣影响,随后让学生了解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因素构成有哪些,最后引发学生对于防止温室效应能够采取的方法的探究与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主动思考中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
二、合理设计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有些易产生污染或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化学实验,要秉承无污染实验设计理念,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实际操作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才能达到实现实验有效性和环保的双重效果,并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一,合理改进实验装置,降低环境污染. 可以对一些涉及有毒物质的实验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把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污染和危害降到最小. 同时,可以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有效处理、充分利用实验废物,降低环境污染. 对化学实验中生成排出的大量废物垃圾要进行妥善、适当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废弃物进行净化排毒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节约实验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通过对实验中的废物处理操作和降低污染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理念,使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第三,合理控制实验药品的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对于大多数实验,可以尽量用较少的实验药品和器材来完成实验过程,并从中掌握具体实验方法与技能,达到真实可靠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降低污染,实现环保的理想目标.例如,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时,可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先放上一小片铜片,再吸取少量稀硝酸,立即在针尖上扎上橡皮塞密封起来,将注射器竖立起来,产生的气体将活塞推开,当铜片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自行停止.
可观察到一氧化氮气体的产生,再打开橡皮塞,轻轻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一氧化氮立即转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现象明显.采取小型、微型实验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效果的最佳化以及普及范围的广泛化,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节约实验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化学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据调查,绿化区空气里细菌比闹市区的细菌少7倍以上,其原因之一是有些植物能()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
C.吸收二氧化硫 D.分泌抗生素
2.素有“植物中的熊猫”之称的是()
A.银杏 B.银杉 C.水杉 D.珙桐
3.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①林木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生物不是“活化石”生物的是()
A.扬子鳄 B.水杉 C.银杉 D.珙桐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光合作用,储藏能量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A.濒危物种种质库 B.自然保护区
C.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植物的种子库
7.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8.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是()
A.扬子鳄 B.海豚 C.大鲵 D.白鳍豚
9.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范围的减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产生“空洞”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升高
B.大量紫外线通过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C.会破坏地球磁场对地球的磁屏蔽
D.大量的宇宙射线会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对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伤害
10.人们大量地捕杀麻雀,将导致()
A.食物链破坏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D.降低种群密度
11.保护和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捕鱼
B.适时有计划捕捞成鱼
C.捕捞小鱼
D.适时放养小鱼且饲养单一品种
12.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扬子鳄 D.猫熊
二.判断题
1.“酸雨”是空气中的氯化氢溶于雨水中形成的()
2.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三废”污染,但更重要的是自然保护()
三、填空题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据统计,建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给大气带来6000吨飞尘,80万吨二氧化碳,4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氮的氧化物。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工业“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四.分析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采回植物标本后拍摄了如下一些照片。
(1)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下表中③、④、⑥对应的植物名称。
③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
(2)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_______繁殖后代。
>> 从电影《末日浩劫》申的哲学思考促我国的生态和谐 末日浩劫 《生死朗读》与西方“纳粹浩劫”题材电影的嬗变 美国电影中的末日情结 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电影《秘密花园》的精神生态解读 电影《星际穿越》的生态意识解读 国产电影的生态元素解读 国产主流电影的生态话语构建 解读电影《魂断蓝桥》人物话语特点 电影《大象的眼泪》的生态批评解读 电影《波特小姐》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飞屋环游记》的生态解读 电影《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燃情岁月》的生态主义解读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解读 电影《冰雪奇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多维解读 电影《永不妥协》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69.
参考文献:
[1][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乓.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5]刘蓓.生态批评: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J].成都大学学报,2003(4).
[6]杨桦.论灾难片及其文化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
自1850年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冰川开始发生退缩,这种退缩属于正常气候变化现象。然而,近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率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冰川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2010年,世界冰川监测机构关于冰川融化的最新评估显示,冰川年消融速度是2000年以来的2倍。
这一时段也正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为温暖的10年。科学家们认为,造成冰川融化的罪魁祸首正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大量的碳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冬季过于干燥,夏天过于炎热,都在加速冰川融化。
冰川的加速融化与消退对环境和人类福祉有着极大的影响,全球冰川消融将带来洪水、泥石流、海平面上升等系列灾害。人类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潜在气候灾害,便是北极圈里的格陵兰岛。
据测算,这个全世界最大岛屿上的冰盖每年约有220立方公里的冰融入海洋。如果这些冰完全融化,那么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球就将有1.45亿人的家园被海水吞没。
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北极冰川到2070年几乎会完全融化。如果地球上所有山岳冰川全都解体流入海洋的话,将导致海平面升高50~70米。
冰川融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韩国气象厅利用从1971年到2000年所观测到的气温平均值和数值预测模型推测,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本世纪内韩国的冬季将消失,届时韩国将变为亚热带地区。印度也有消息说,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印度带来全年3/4降雨量的西南季风不再光临印度,从而对当地农业造成灭顶之灾。
美国冰河学家朗尼·汤普森曾说:“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全了解天气系统的复杂性。正因为我们不懂,我们就应当非常谨慎地评估,我们将在多大程度上削弱这个系统。”
过去许多年来,人类不仅没有对大自然进行“谨慎评估”,甚至还进行了一些不计后果的活动,已经使天气系统发生了改变,而对于这种改变的后果,目前还难以预料。
关键词:防渗渠;防冻;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于渠道的设计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防漏问题已经处于首要的位置的地位了,所以对于一定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解决方法。在我国,对于渠道的利用率来说,其实是非常低的比率。北方的地区相对而言较好,中部与西部的地区相对较差,所以,对于渠道的防冻问题而言,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进行改造,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找出防冻设计的最佳解决方法。
今年来,由于渠道设计缺乏防冻性能的配置而导致资源的流失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地下水位的上升,土地的酸碱度的严重失调,水资源缺失都有着一定的问题,有时会引起增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增产后减产,从而将不良后果——绝产的问题日益凸现。对于黄土地区,由于渗漏问题,可能会导致山体的平行移动以及渠道的运行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本文关于防渗渠防冻,提出了一定的设计方案。
一、目前防渗渠采用的防冻技术
目前来说,很多渠道的含水量都过高,从而一开始就超过了起始的最大含水量,将渠道接入地下之后,更是增大了胀冻量,所以,目前不少地区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结合不用地区的类型,开展了一系列衬砌断面的形式,比如梯形,矩形,圆形,这些形状尽管比较简单,但是防渗漏的效果实际上是非常好的,简单的设计并不代表简单的布局。当有水流通过时,也会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水流的阻力降到最低,增大流速,改变压力的分布,从而改善渠道的受压。在结构上来说,通过一定的压力分布,可以达到将渠道的稳定性增强,还有圆柱体的设计,可以在一定基础上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将一定的问题改善,并加强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一定的结构稳定性。所以,就目前而言,防渗渠采用的防冻技术还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材料与结构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开拓新的视野,向先进的技术学习,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对于一定的低温来说,由于温度的降低导致的变形也会有一定的改善,材料的质量有了保障,从而导致温度程度降低的情况下也不会改变其特质,但是,尽管如上文所说,水流压力较小,但是水流的条件较差,一旦出现局部堵塞的情况,就有可能造成全部的运输系统的瘫痪,将渠道胀破,使水位失去平衡。而且,一定的水流量并不代表抗冻性能的优良特性,对于特殊的温度而言,结冰后,体积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一定的问题产生,比如挤压产生不稳定的失衡。现如今对于复合结构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进展,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从而进行论证,得出最符合问题的结果。
二、运用温室原理进行防冻设计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需要利用一定的科学手法对于渗渠防冻进行设计改造,从而保证最大程度的防治资源流失。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原理运用于防冻技术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过程之中,我们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有利的部分充分利用,将弊端充分改良,达到最符合期望的效果。
首先,对于土壤的改善,是最为必要的,通过一定的化学与物理方法就可以达到目的。化学方法比如有土壤的改良,在土壤中加入一定的物质,改善土壤的结构与酸碱度,从而达到目的,物理的方法可以有压实作用,改善土壤的柔韧度,从而实现该过程。对于土壤中的水分来讲,也往往起到着必要的补充作用,比如说将隔水的材料换为目前先进的高分子纳米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提升水流的条件。或者改变周围的介质,比如排水的增强,或是通过增大植树造林,改善一定的土壤质量,增大水分的饱和度。除了改变该条件以外,还可以改善一定的温度条件,比如改善渠道的自身材料,从而防止在较低的温度过程之中,增加一定的冻胀性能。
上述方案均为在外部的水分,温度以及通道的材料方面改变其防冻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受力方面改变性能,比如一定的受力条件,将断面的方式布局的更加合理,不仅仅是上述的梯形,矩形,圆形;还可以是含有不同程度弧形的梯形、复合的梯形、U 形、马蹄形等设计,这样的做法与传统的设计不同,但是却拥有的独特思维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创新性,增加了抗压性。对于材料方面,我们也有备无患,现如今的施工已经从传统的人工变成了半人工半自动化,也开发了一定的机械,比如混凝土浇注机等,开展了一定的手法,引进了国外的技术,成为了新的风向标。
在整个施工期间,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还是应该加以重视的,比如包装和运输,由于防冻工程的时间周期都不是很长,所以对于整个工程的时效性是非常重视的,应尽量选择经济型与效率性均良好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车等物件,此外,运输的结构也应用特殊制造的夹具,这样对于整个防渗渠的不同构件都有良好的保障作用,比如容易受压变形的物件,我们在最大程度上最好保护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体积比较小的物件,我们可以将其放入一定的集装箱之中进行良好的保存,对于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而言,更是应该慎之又慎,抓紧时间进行。剩下的体积较大的材料就可以使用汽车进行装在,这期间也需要专门的人员加强看护,防止出现变形。
对于进行防冻工作的工程监理,也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对于安装过程中,应统计好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做好安全性能的充足准备,从而达到最低的风险值,此外,要严格按照顺序摆放物品,从而避免物件的丢失与变形,利用温室效应进行防冻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加强注意。
结语:对于关于防渗渠防冻设计来说,现如今还有着充足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开拓科学研究,进行大量实验设计,找到最好的材料,最优的设计,将水流速度进一步提升,将综合利用程度增大,开展一定的创新性能,加大开发设计,提升渠道的抗冻性能,增加所需要的优良特性。
参考文献:
[1] 冯有亭;;宁夏灌区渠道衬砌工程防冻胀试验研究[J]. 西安: 西安理工大学,2003.
[2]银英姿;王英浩;宋云驰;渠系水工建筑物保温措施的研究及计算机模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