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0:16:39
导语:在武术长拳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211工程高校;大学体育;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7-0111-03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based Sports Teaching Platform in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A Ying-ga, SUN Jiu-xi
(Colleg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based sports curriculum platform in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 its causes through the onlin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sports department of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have emphasiz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based teachingplatform, among which 50.93% have already offered internet-based courses. Howe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 sports curriculum in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from a proper perspective, which only reachesthe average level of internet-based teaching platform and comparatively lowerthan other subjects. The reason of this problem may be related to the feature of sports teaching, and the authors strongly suggest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 sports curriculum in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should be towards the wa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ourses”.
Key words: “211 Project”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ports; internet-based platform
投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阿英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1]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非常有利。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调查,了解我国“211工程”高校大学体育网络平台的现状,分析其成因,以求为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211工程”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公布的数据,截止2009年全国共有“211工程”高校112所。由于第二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学体制的特殊性,这3所大学没有列入研究范围。另外,由于北京体育大学没有大学体育课也没有被列入研究范围。通过网络,进入除上述4所大学外其余108所“211工程”高校体育部的网页和学校专业,了解体育部的网页建设、教学管理网络化和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部网页的内容设计 在所调查的108所高校中,有21(19.44%)所高校的体育部没有自己的网页,这其中有16(14.8%)所高校有体育学院或体育系,体育部是体育院系的一个二级单位,这些高校有关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信息一般都在体育院系的主页中设专栏展示,因此实际上真正没有体育部网页的学校有5所。虽然这5所高校只占所调查的“211工程”高校的4.63%,但是,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对于“211工程”高校――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来说,这个比例已经是相当大的了。21世纪是信息时代,通过网页进行自我宣传、提高办事效率已经成为共识,一个单位的网页是这个单位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211工程”高校的一个教学部门没有自己的网页显然是与时展不和谐的。
在网页呈现的内容中除部门介绍、教学和比赛信息等内容之外,有50个(46.3%)体育部还有教学进度、主要教学内容等课时计划内容;19个(17.59%)体育部将教师的教案放在了网上;29个(26.85%)的体育部还将教学管理文件也放在了网上;有15个(13.89%)体育部的网页上可以看到前述所有文件。页面的设计事关这个窗口的功效。作为一个教学部门来说,除对外和对内交流之外,服务于教学应该是网页的主要功能之一。将上述教学文件置于网上,即可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使得教学的管理增加了透明度。因此,从教学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还有相当多的高校(其余的58所)需要充实网页上有关教学信息的内容。
2.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网络化情况 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结构,教学网络化主要可以从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教学环境的网络化等方面来衡量。
2.2.1 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 有研究认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2]网络课程是由学生任意浏览的一个“被动的”知识载体,它充分利用了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的超链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但它并不是数字化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体现教学设计思想,课程的知识结构、内容体系。在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实体的教师与学生并没有直接交互,学生是在“网络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教学课件应该具有引导作用,应按照教学目标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资源供学习者参考,并且能够让学习者及时获得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从教学形式的角度,可以将网络课程分为“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两大类。“授课型”网络课程类似电视教学,不同之处是这种类型的网络教学是通过网页浏览器播放,播放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讲课录像、章节简介和教师的讲稿内容。“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是完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教育技术规范来编写的计算机课件,其学习内容及形式都比较丰富灵活,适合于学生在网上使用网页浏览器自主学习。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通过交互不断取得反馈信息,积极主动的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并相应地调节学习过程各环节,以获得适应自己的最优化的个性发展的学习。
精品课程建设对大学体育网络平台的建设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3]中要求精品课程“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这项工作使得高校的网络课程建设更加普及。各校为申报精品课程,根据评估指标的要求,在课程的网络化建设都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108所“211工程”高校中,共有44(40.74%)所高校的体育部拥有精品课程,在这些高校的体育部中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省市级精品课程和24门校级精品课程。登录这些精品课程的课程网站可以看到,这些课程在网络化建设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些精品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的呈现方面。目前主流的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上都得到了较好地应用,但是在呈现资源内容的理念方面有较大差异。一些精品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借助科学的导航设计,将教学资源有组织地呈现给学生。与那种只是将教学资源一股脑地简单“堆砌”在网上的做法相比,这样的设计不会让学生在使用教学资源时“迷航”。实际上这样的设计就是教师“主导”作用在网络化教学中的体现。另外,差异还表现在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设计方面。在教学中师生的及时交流(包括答疑解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实现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除以上精品课程之外,还有11(10.18%)所高校体育部的大学体育课程在尝试网络平台建设。但是这些网络平台建设的成效普遍远不如上述精品课程。这些高校体育部的网页上有教学资源(比赛视频、教学课件、技术视频等),但是缺少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进行有机的组合,一般都是将各种项目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者是教案)直接搬上网,并且这些多媒体课件多数是从教师授课角度制作的,只适合于教师授课用,而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用。这种课程网络化形式,仍受着以教师为中心观念的束缚,没能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学过程仍然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进行的,致使这些课件难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与发现的认知工具。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形式不是课程的网络化形式。只不过这种课程网络化形式是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相当于前面所述的“授课型”网络教学形式。
2.2.2 教学管理网络化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有46.3%的高校体育部将教学管理文件置于了网上。几乎所有的“211工程”高校的全校教务管理都实现了网络化,学生的选课、成绩登录和查询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这为大学体育课程的网络化提供便利。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大大减轻了教务工作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务工作的效率。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精品课程还是在建的网络课程,目前都没有在网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说,学生无法通过网络知道自己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教师也无法通过网络知道教学的效果。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判断。没有教学评价的网络课程,学生无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并相应地调节学习过程各环节,以获得适应自己的最优化的个性发展的学习。
2.2.3 教学环境网络化的情况 “从狭义的角度,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4]教学活动场所和各种教学设施可以理解为是“硬”环境,而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则可以视为“软”环境。本研究仅对硬环境进行分析。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教学的硬环境主要是网络的建设水平。根据调查发现,除大学外,所有“211工程”高校都有校园网,而且大多数高校(93.5%)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另外,所有高校有网络教育,以上数据说明,目前各“211工程”高校已经为大学体育课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环境。
总体来说,我国“211工程”高校大学体育网路化平台建设进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陈荣等学者在2004年通过对全国27个省市57所高校体育多媒体技术骨干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当时高校体育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有31.25%的高校体育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15.63%的高校体育课程已采用网络辅助教学”[5]。与这些研究结果相比较,“211工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本研究的调查,到目前为止起码有50.93%(55:108)的“211工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已经采用网络辅助教学。
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大学体育的网络化还是相对落后的。在109所“211工程”高校中有60所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但是这些学校中只有3所大学的远程教育中有体育课。另外除这些试点校外,还有16所非试点校也有网络教育,但在这其中仅有1所大学有体育课程。大学体育的网络化落后于其他学科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大学体育课程是素质类教育、通识教育,没有受到类似学科教育那样的重视;二是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也有很大关系。有研究指出“网络课程虽然能够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运动技术的示范和讲解,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练习手段。但是尽管如此这种教学形式仍无法达到传统教学方式(即有教师临场授课的方式)的效果。因为学生虽然可以从课件中知道技术动作的规格和要求,也可以从教案中找到练习方法,但是他无法得到练习中关于他掌握技术动作情况的反馈,以及纠错的方法。”[6]
2.3 对大学体育网络平台发展的思考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设计教学,组织学习内容,使其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是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体育的网络平台建设应该向“自主学习型”课程方向发展,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环节。要实现这个发展可能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3.1 网络课程的制作技术 在网络课程的制作技术方面,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近年来,由专业人员制作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使网络课程的制作变得容易了。这是一整套能够提供基于校园网络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实施全方位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它将网络课程与学校的教学进行了有机的集成。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能够为教育提供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在这个平台上,一般教师无需精通网络技术即可做出符合标准的网络课程。
2.3.2 教学资源共享 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要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大学堂”。“大学堂”的前身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立项建设的“大学课程在线”,由北京大学网络实验室开发和部署,全国多所大学的自愿者参与维护运行,其间也得到“863计划”的支持。如果各高校的体育部都加入这个行列,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将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2.3.3 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 在网络教学的情况下,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是教师在远程情况下给予学生辅导或由计算机模拟教师给出辅导指示和进一步学习的策略的前提。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视频重放,即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动作通过视频呈现给教师。但是有相当多的动作仅从外部表现是无法得知正确与否的,例如武术的长拳,从视频中可能看到动作外形是对的,但力度是否到位无法知道。因此,如何准确获得学生掌握动作的信息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信息技术问题。
2.3.4 教师辅导作用的实施 在面对面的运动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纠正学生做出的动作,给予恰到好处的提示和帮助(例如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完成动作)。教师的这种辅导作用对于让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本体感觉,从而正确地掌握动作具有“点睛”的作用。在网络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不一定在学习现场,那么如何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师的辅导作用是关键问题之一。
2.3.5 相应的教学管理形式 如果说,从自理和自律能力的角度来看,在中小学实现自主学习可能还会有许多困难的话,那么对于大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了。几乎所有“211工程”高校(因有部分高校的网页打不开)的教务管理已经实现网络化,大学体育课的选课、成绩管理和教务信息等教学常规的管理均可以在网上完成。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来看,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还是不少的。
3 结 论
1)大学体育的网络平台建设已经得到大多数“211工程”高校体育部的重视,这些高校体育部在大学体育教学的网络平台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有50.93%的“211工程”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网络化教学。
2) 整体来看,“211工程”高校的大学体育网络平台的层次还偏低,刚达到网络辅助教学的水平,还没有达到通过网络实现完整教学的水平。
3)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大学体育的网络平台还是相对落后的。这可能与体育教学的特点有关。
4)建议今后大学体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应该向“自主学习型”课程方向发展。网络课程的制作技术、教学反馈和教师的及时辅导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共享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形式是大学体育网络平台建设今后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2]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
[3]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S/OL].moe.省略/.
[4] 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45.
[5] 陈荣,徐浩,王剑,等.高校体育课程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现状与前景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49-253.
[6] 阿英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