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茶文化当代价值

时间:2023-12-23 10:02:39

导语:在茶文化当代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茶文化当代价值

第1篇

在纪录片中,当表现对象成为非物质性的文化内涵,文化的直观形象需要通过影像来构建。 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中,茶文化的完整视听形象和人文思索的准确表达正是借助于兼具历史性、 思想性、审美三者合一的影像结构,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情节来实现的。

一、《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与跨文化类纪录片

影像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纪录片的内涵能够透过视听元素得到准确的表达。 在纪实的过程中,纪录片的影像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表象进行简单还原,而是把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现实主体提供给人们解读。

《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一书中,中国传媒大学任远教授将跨文化纪录片总结为:(跨文化纪录片)指所表现的主体人物或者主体环境(对象文化)与制作者所设定的目标观众(目标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的纪录片。 笔者认为,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主要有:在真实性、纪实性的基础上,突显人文性,要求审美表达与思辨性并重,题材选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主题表达与影像创作具备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 作为跨文化纪录片的典型, 该片将世界各地迥异新奇的茶艺文化及其历史、自然风貌作为表现对象,以海内外普通民众作为目标观众,完整展示了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生存现状,深度审视茶文化与个体生活和命运之间的多重关联,在茶文化的跨国对话中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接。 创作团队跨越中国涉足异域,真实记录了世界各地 60 位茶人背后与茶的不解之缘, 从题材运用到影像表达倾力营造人文意蕴,以展示温厚的人文性内涵。 茶是中国形象的鲜明标志,也是传统文化的无形载体,经过镜头的流畅表达,传统的茶文化的鲜活形象与客观现实中形形的大小人物相重叠,由此具备了先前不曾有过的人文意味。

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影像表达与分析

(一)史、思、诗的影像结构

文化因影像而广泛流传, 影像因文化而彰显意蕴。 纪录片为文化和影像营造了共赢互利的机遇,而茶文化艺术的充分表达,亦离不开与之相应的影像呈现。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从影像结构入手,从对历史的回望与思辨、社会角色的挖掘与思想传递以及人文关怀的审美表达三个层面有效塑造了史、思、诗兼具的茶文化形象。

其一,史:历史的回望与思辨。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 该纪录片不但完成了纪录的使命,也自觉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对古老的茶文化历史进行梳理的过程,主创者尝试用现代思维理念和当代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解读,给予历史留痕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探究,以期带给观众全新的历史感悟。

纵向的社会背景为茶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色彩,也体现出创作者所秉持的与时代一起思考的创作观念,提升了该作品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气息。 在第六集对日本茶道的讲述中, 以国际茶道香道丹月流宗家、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客座教授丹下明月女士作为切入点。本集讲述丹下明月女士每年春天和秋天都会从日本来到中国向学生们传授丹月流茶道的技术和精髓,当她将写有茶道友好,日中友好字样的祈愿绘马被挂上神社,通过镜头对悬挂祈愿绘马动作的捕捉放大,传达的意义也由此延伸至历史层面,实现了对中日和平友好理念的一次巧妙传达。

其二,思:社会角色的挖掘与思想传递。对社会角色进行挖掘刻画的过程,是透过现象逐步接近本质的过程。据报道,《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在六集中主要描述了 60 位命运与茶紧密相系的人物,包括茶农、茶亲(采茶人)、手工茶制作者、茶客等,他们各自拥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龙井茶工艺继承人、福建太姥山僧人、泰国曼谷的拉茶人、日本茶道师等,包括来自中国台湾的淡如菊茶书院创始人李曙韵、英式下午茶文化专家卡罗库罗斯基女士等茶文化推广者。

在对不同人物的细节进行深度挖掘的过程中,创作者以茶作为生存状态的参照物,大幅度运用凝练的画面和解说,细腻的特写、近景镜头充分表现茶的恒久魅力,内容涉及茶叶产地自然景观的展现、制作工艺的灵魂捕捉、古老茶艺的历史重现、各国茶道文化的客观阐释多个层面。在这里,茶与人的关系对等,茶的描述展现了深受传统文化积淀影响的个体的特性,表露了人的思想观念,以茶喻人,对茶的拟人化表述就是对人物的侧面刻画。独具匠心的场面调度和信息量丰富的画面营造了视觉奇观和生活实感,将生活节奏拉长,也瓦解了悬念,避免了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写意的形式诗意呈现了一群辛苦劳作、靠茶得以存活的人们。

此外,创作者的目光并不仅仅满足于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生动诠释, 更力图超越民族精神的局限,将来自不同国度的茶工艺及制茶人的生活内容加以整合,在中国美学与国际审美视角的对接中充分展示了世界各个角落的茶文化的精彩之处。

其三,诗:人文关怀的审美表达。原生态的生活画面是纪录片的外壳, 只有情感思想才能赋予其以生命。 情感的观照、人文的关怀是跨文化纪录片创作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显著标志。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和海内外与茶相关的人文景观,在征服世界的香气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有艰辛的劳作,有濒临消失的古老茶技,有沁人的茶汤,有沉淀于生活的真情,也有绵延的山河,传递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总导演王冲霄在采访中说:一道茶,就是一种人生,每一个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而所谓茶道,就是在我们都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他认为,一碗茶从茶山一直到茶客面前的汤水,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茶人用心在做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史、思、诗相结合的影像结构塑造了 《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历史纵深感与文化气息,茶文化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渗透到语意中,促使整部作品的生活意蕴与人文质感如同饮茶般 良久有回味, 始觉甘如饴。

(二)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情节

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曾指出, 影像的内涵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符旨推动符征,然后加以超越。[5]纪录片某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由影像和解说词构建完成的,在本片中,这一观点主要表现为叙述段落内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民族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凝练表达。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于展示传统茶文化之中,在强调茶文化地位的同时,也生动展示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宏大丰富的形象。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第一集 《土地和手掌的温度》 首个段落选取了普洱茶的生产胜地云南景迈山, 通过讲述景迈山制茶人苏国文老先生的生活,从侧面介绍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和布朗族的茶祭节日茶祖节。 关于茶祖节的介绍,《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茶是布朗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布朗族神圣的代表。 每年举行一次茶祖节是世代相传的习俗,他们坚信着每一块茶地都有茶神。茶祭时,人们会到山顶呼唤茶神。他们认为每一块茶地都有茶魂,他们要在那天把所有茶神唤回来欢度节日是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财富,任何一个布朗族人都不能忘记。

茶祖节作为具有狂欢色彩的仪式性活动,展现了布朗族人内心对茶神的敬重与热爱,他们认为生活富足安宁来自茶神帕哎冷的庇佑。 在这里,茶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我们视觉所及的范围,而延伸到了精神传统的领域,成为了容纳文化的灵魂器具。 纪录片中的茶神首先是对苏国文等茶人们所祭拜的神像的形象复制,茶魂的形象则是以茶园中雕刻有印记以代表茶魂树的树桩来体现。 对于普通受众来讲,茶神这个符号在叙述之前并不存在。通过解说词和影像的叙述,受众认知到了布朗族人们在狩猎之春茶采摘之后召唤茶魂的仪式以及在新茶制成时对茶神的感谢或祈祷的行为。 在叙述过程中,茶神的祭拜仪式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 从而引起了心理上的认同。 至此,受众认知到茶神在布朗族人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茶神具有代表民族整体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意味。在这里,本片的叙述建构了茶神这个文化符号,而茶神的所指意义则是在影像中通过不同景别和角度,以及解说词的反复描述中形成的。

第2篇

一、中国廉价劳动力现状

自2005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的警报就不时拉响,当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发现,工人不像以往那样好招了;而新闻里和生活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越南,印度的产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人口红利”优势,好像不在了。当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环境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发现廉价劳动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以廉价劳动力为发展动力的情形已经重大转折。

二、廉价劳动力的劣势及其不可持续性

1.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国际上,越南、印度、非洲等地区相对我国拥有更大的廉价优势,中国要面对他们的直接竞争,相对它们,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能称为“廉价”:以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为例,越南目前为1000元人民币,印度在600元左右,柬埔寨和缅甸仅需300至400元,中国东南沿海却在2500元以上。优势的丧失,竞争力的下降,直接面对着跨国公司工厂的迁出,中国已经到了一个无路可退的境地。

国内方面,就是工人对长期以来廉价的工资已经开始用行动表现出不满,“民工荒”只是这一事实的集中体现,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于务农收入的收入,而是更多地休息、娱乐、学习的时间和条件,所以,低廉的工资不能,至少不能长期的吸引他们。以富士康为例,富士康深圳厂区2012的底薪升至2350元,加上加班费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左右,但是这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并且工人的工资在支付了生活费后,也就所剩无几了。国内外条件的变化直接体现在工厂由沿海地区迁至内陆地区,比如富士康,由中国迁至外国,资本总是寻找可以利润最大化的地方。

2.致使追赶时机的延误,由于30多年来中国一直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大多数“企业家”放弃了技术的开发,放弃了品牌的建立,“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不思进取使得他们在变换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经济危机以来,显得分外的脆弱,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倒下了一大批企业。而这又让中国更加的追不上先进技术和品牌的脚步。

首先是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所提供的仅仅是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而关键的设备、技术则基本上都掌握在他人手中。目前,我国钢铁、机械和建材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多数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明显不足,不少高技术产品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

其次是没有过硬的品牌,近年来,贴牌生产方式成为了中小企业成长的第一选择,简单,容易,来钱快。如今外商贴牌生产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是大规模的贴牌企业换回的仅仅是极低的利润。以茶叶为例,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国际上却没有叫得响的茶品牌。七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竟难敌一家英国立顿,立顿茶业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七成。以廉价劳动力这一单一途径成长起来的企业,适应能力差,一旦出现危机,便轰然倒下,本来就缺乏核心技术和过硬的品牌,在危急中又不能抓住机遇,便会恶性循环,在低端产业徘徊。

3.带来额外环境成本,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等方面对高耗低产的项目进行限制,渐渐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由于中国缺乏相关法律制约,已然成为高耗能产业转移的中心之一。中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将劳动力价格计入成本,忽略了生产的环境成本和代价。可是环境成本在制造业中占据了极为巨大的一部分。从中国生态和环境的总体状况来看,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说明生态和环境为维持经济增长的负荷,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极限。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如果把这些环境成本计入中国发展的成本,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将被大幅度削弱。

4.反倾销、反补贴,因为WTO的存在,各国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受到很大限制。但是现行贸易规则允许反倾销措施的存在。这对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出口产品的中国来说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中国比以往更有可能利用廉价成本优势,将产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产品普遍具有的价格优势,使得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对中国产品采取防御性甚至进攻性的贸易措施,而反倾销就是最容易采取的手段,因此一些国家纷纷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

5.贫困化增长,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提高进出口贸易额,极易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一般而言,在封闭的经济体内,经济增长与福利增加是正相关的,即经济增长越快,国家净福利就越大,然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却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假如偏重于出口的经济增长造成该出口国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使消费者福利的增加不足以抵消生产者福利的减少,导致国家净福利恶化,出现“贫困化增长”。如果劳动力成本过低,就意味着工人工资低,那么消费能力也不会太强。而且低收入者在获得工资后,出于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在满足日常所需后,更会选择增加储蓄,而非消费。因此,中国表现出来的现象往往是消费增长远远比不上工资收入的增长。可见,劳动力价格低,工资收入低,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实力,严重阻碍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三、政策建议

1.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健全的制度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动力。健全的法律是基础和保障,对于规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根本的影响。法律可以在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工资、无偿加班、恶性竞争等方面制定,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权利。完善市场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当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虽然说技术的获得除了创新,还可以采取引进的方式,但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就必须进行自主创新。跨国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不会转让给竞争者的,而国外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国力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往往通过各种立法或行政措施阻止本国企业将核心技术向国外转移。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已是一件必要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能得到核心技术,就无法超越,就没有竞争中的主动权,只能徘徊在世界经济的低端。

3.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代国际竞争,谁占据了制高点,谁就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导权,中国企业不能长久地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价值链低端。所以必须转变中国的贸易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从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争.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J].经济学家,2012.2.

[2]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3]孟艳春,张耀奇.民工荒与中国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J].西部经济,2011,11.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