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投资项目运营管理

时间:2023-12-23 10:02:39

导语:在投资项目运营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摘要: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企业资金的使用,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对于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增加。本文将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坚持资金管理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旨在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关键词 :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

企业资金管理是指对企业筹资和资金运营等财务活动实施的管理。企业要想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就必须在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投融资目标,不断完善企业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制度,并明确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与权限要求,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检查和评定,以确保企业资金安全高效的运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企业各单位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资金管理及核算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定期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资金安全。

2.效益性原则。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必须厉行节约,降低成本,防止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分级集中管理原则。企业对各成员单位资金实行分级集中管理,如建立结算中心、资金调度中心或财务公司,使各部门、各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企业的各项资金,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问题。

4.全面资金预算原则。资金管理应采用全面预算,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进一步细化资金安排,增强现金保障能力。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加强现金流入、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二、资金管理风险分析

主要包含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资金运营管理等内容。资金管理风险即是在以上资金管理工作中而产生的。

筹资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未经适当审批或授权审核;资金计划失误;缺乏对筹资合同条款的审核;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缺乏跟踪制度;因操作失误未按时还本付息导致企业信用下降。

投资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目标和规划不合理;资金投放数量、结构方向与时机不当;不能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合理进行项目投资期盈利预测,导致项目投资亏损;投资活动忽略企业的资产结构与流动性,导致产生投资风险;投资项目未进行跟踪管理,实施有效控制;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决策失误。

资金运营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使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未经审批或授权进行款项拨付、调动;银行账户管理(开户、审批、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资金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相关票据丢失、变造、伪造、被盗用或非法用章;现金管理未按照现金管理制度执行;网银支付未设置交叉审核岗位或转错账户。

三、企业资金管理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一)筹资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企业首先应该根据其筹资目标,结合企业年度预算,制定筹资方案,并明确筹资用途、筹资结构和筹资方式等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的估计,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企业债务性融资应重点关注:国家货币政策、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股权性融资则应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外部经济形势、公司控制权风险等。在明确这些风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3.筹资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

4.当企业筹资方案制定,就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筹资计划,选择科学的筹资方式以及筹资数额,科学规划筹资活动,保证低成本、高效率筹资。

5.签订筹资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实施严密的筹资程序控制,发挥会计控制作用,保证筹资活动正确、合法、有效进行。

6.严格按照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正确计提和支付利息,加强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环节的监督管理。

(二)投资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对投资方案进行财务、市场、技术等战略性评估,深入分析项目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前景与市场容量,预测项目现金流、风险、投资回报,分析不同项目的可行性。

2.明确对投资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权限和责任,实行联签制度或集体决策审批。

3.核实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积极筹措投资资金。

4.依据投资计划,按照项目的投资进度,及时投放资金。

5.当资金投放完毕,企业应该对其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6.跟进投资项目,及时评价投资项目状况,以保证管理决策层实时了解投资项目进展状况,促进其决策层更好的调整投资策略。

(三)资金运营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企业应在资金业务中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使审批人熟练掌握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程序,明确业务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核和审批必须逐级由下至上进行,不能越级审核和审批,不得由一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规定出纳人员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出纳人员不应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加强资金支付的管理,规范付款流程,把好资金支付关,确保资金及时、安全地支付。

3.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及时回收,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

4.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企业闲置资金;

5.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沉淀的临时闲置资金,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可用于理财运作;在不以投机为目的前提下,为规避汇率、利率风险所进行的汇率、利率金融衍生产品操作。理财品种原则上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保证合规、安全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6.加强资金运营管理,要求企业应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使各部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资金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

7.企业还应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分析,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出现资金冗余或资金链中断的局面。

第2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类企业都面临这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不能充分利用企业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将难以在现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我国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与国际接轨较快,发展迅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资金运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2.1不良资产导致资金运营受阻。各类企业都面临不良资产的问题,这其中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客户信用调查不彻底、不充分。应收账款也是企业资金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闲置资金”,对于企业的运营规模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工艺产品落后,技术服务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利润下滑,对于资金的良好运营带来负面影响。2.2企业理财方式单一。企业内部资金运营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理财方式太单一,资金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运营。通过科学的预算规划和风险分析,确定适合本公司的理财产品,利用公司的闲置资金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实中不少单位将大量的资金进行单一的投资,往往会造成难以控制的风向,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不可承受的巨额损失。面对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企业需要有清晰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2.3资金运营灵活性较差,资金利用率不高。调查发现,即使是在经营较为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其资金运营也经常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具有发展成熟、经验积累丰富的优势,但是缺乏现代管理的灵活性和技术性,管理结构和可操作性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对于资金运营的要求。

3提升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的对策

3.1建立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集团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首,财务、计划、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资金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资金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采取全员与全过程参与的全面预算方法,以收入定支出,以产出定投入,反复平衡测算,认真编制出年度资金预算各企业、各部门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安排,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报总部审核,由总部据以统一平衡,合理安排,各单位严格按总部批复的月度资金预算控制收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3.2挖掘集团内部资金潜力。在集团公司中,既有新开办的子公司,又有原有子公司的关闭和合并等;这就导致集团公司资金既需要向子公司及分公司分配,同时也存在部分子公司大量闲置固定资产的浪费,这种情况不仅仅包括资金,还包括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及库存材料等。这种供需的不平衡现象容易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为此,建议集团公司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挖掘集团公司潜力:(1)建立健全闲置资产统计与利用体系,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网上登记与查询,做好内部融通工作,实现优先内部资源利用,然后外部采购的目的,使得物尽其用,节约资源。(2)优化重组、盘活闲置资源。对于闲置和积压的资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资产评估和资产性能评价,并根据科学合理的程序实现废旧资产的处理,降低企业随意处置导致的损失,尽可能实现资金回收。3.3严格对外投资决策与审批程序。掌握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向,一方面实行集团集中审批制各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搞好市场调研,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正确估计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通过收入现值与所需资本支出的比较,选择投资方案,报集团审批,集团根据整体安排,对有竞争力的投资项目,给予优先安排,保证资金的需求,避免集团内重复建设,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利用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的优势,按照各个分公司的贡献比例进行技术创新资金的调配,集中优势资金重点研发新技术和大项目,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发挥资金优势,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公司内部进行运营管理效率。3.4发挥资金整体优势,降低贷款利息支出。集团公司或者各个分公司能够从金融系统获得贷款的关键因素是偿还本息的能力,相对而言,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效益较好,偿还能力值得信赖,贷款能力较强;但是部分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是很好,融资能力较差,由于财务状况的原因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影响到集团公司整体发展。为此建议,集团公司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体系,实行公司对外统借统还,尽可能发挥基团优势。尤其是在主要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实行上下浮动政策,基团公司凭借其强大的信贷能力,对比选择最优的信贷条件。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贷款期限差额利率的方式,通过时间差,合理安排各类贷款业务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达到降低利息支出的目的。

4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资金运营方面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重视程度和管理手段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大量资料调研与分析,总结得出四项提升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姜宇 赵悦 彭佳昱 单位: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开展预算管理的效益审计工作

在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中,预算是医院未来发展与建设的资金走向,加强预算的审计,能控制医院运行成本,以预算目标为导向,能够提升医院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要强化对医院经济活动的预算审计,在预算审计的过程中,要明确预算资金的份额大小,预算的使用方面,预算使用中的有效性等,只有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及规范合理,才能将每一笔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在执行预算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合理的预算审计指标和制度考核体系,通过审计考核体系建设来细化地将预算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在预算审计中要保证预算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一定的考核制度来保证预算的执行的效率。在预算的管理过程中,要确定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运用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来强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进行预算管理的创新,不断进行预算管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建设。在预算管理中,要进行效益审计工作,将效益审计工作摆在预算管理的重要位置,提高预算资金管理绩效。

二、开展内控制度的效益审计工作

医院的内部控制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层面上,也需要不断的加强其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并非只是针对费用进行审计,还需要对医院内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流动及安排是否妥当、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等进行规范化的审计。通过加强对医院内部制度的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地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能够确保医院的运转始终处在良性的运行轨道上。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缺陷,能够帮助医院的决策层做出符合医院自身发展规律,符合医院自身运转水平的科学而合理的内部设计来,最终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可以说,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越高,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就会相应得到提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和谐共存的,因此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必须不断强化对医院内部制度的控制与管理,加强内部制度的审计工作。

三、开展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工作

为了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还需要注重对医院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专项资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资金的来源比较广泛,一般主要是指医院的直属管理部门或者医院自身为了解决某些特定事项而确定的专项使用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比如“医院设备更新资金”、“医院人才培训资金”等等。针对这类型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可以抓取资金的源头及分类进行有效的审计。不同的专项资金来源不同,不同的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审计手段,很难系统地监测到资金的使用情况,自然很难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审计工作中,应该将专项资金按照不同的性质及方向进行划分,加强不同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与监管,实行动态化的资金监测机制,重点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审批情况、使用效果等方面。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得用于其他方面,但在实践中不少医院存在挪用资金的情况,比如将运用“人才培训资金”用作效益立竿见影的“设备采购资金”。因此加强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能够保障不同的专项资金合理的运用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

四、开展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审计工作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审计工作,能够保障医院这个国有资产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价值,指导医院用科学的投资方法来增加投资效益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基于这点,需要不断强化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审计工作。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及资金使用情况,对投资项目做全盘审计,重点审计该项目的可行性。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审计部门要重点审计项目决策层面是否规范和科学,项目的决策是否建立在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项目决策的针对性是否良好,项目在规划建设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与规划设计中的目标效益有何差别,差别在哪里,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别。在全盘审计的情况下,重点审计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并根据经验或者教育来给出适当的建议或意见,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医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为医院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五、开展经济责任效益的审计工作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就是效益审计的延伸,所以选择“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探索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有效途径。在开展经济审计的过程中,医院应该遵循相关的经济审计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这样有助于提升经济审计的科学性与成效性。在经济审计的过程中,责任审计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审计中要明确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负责人的手中,根据权责清晰的原则来针对性地进行内部审计,一旦发现个别部门或者负责人未能有效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以儆效尤,督促其他部门或者员工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严格执行自身的责任。在开展经济审计的过程中,同时要进行失误审计,尤其是在医院相对要求精密工作的科室,如门诊室、药房、化验室等等,加强责任审计和失误审计,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能够约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医院、为病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开展基本项目审计工作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的基础项目建设工作也日益如火如荼,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水平,应该加强医院基本项目的审计工作。在基本项目的审计工作中,应该贯彻全程审计的原则,从基本项目的规划建设阶段开始,审计项目的投资比例是否严谨,审计基本项目的设计图纸是否科学,审计医院基本项目的调查调研是否充实,审计医院基本项目的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未来投入使用之后的检查阶段等。通过这样全程的审计工作,能够提升医院在基本项目的规划建设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保证医院基建费用严谨地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施工中,能够保障医院在开展项目建设时,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的管理与开发,同时也能够提升医院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并最终提升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水平。

七、加强医院经营方针的审计工作

在公立医院逐步市场化的阶段,加强医院的经营方针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医院经营方针的审计,能够保障医院的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提升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决策水平,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提升医院在其他内部管理与外部控制层面的水平,能够保障医院始终处在良性的运营阶段,能够提升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保障医院在规划建设上的科学性。在经营方针的审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经营决策的审计工作,重点审计金融决策是否科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一定的效力,经营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医院的经营决策是医院发展的航向灯,因此应该注重对经营决策的审计工作,既要确保经营方针的科学合理,同时也要注重经营方针的切实可行。医院的经营方针的审计工作贯穿于医院经营方针制定的全过程中,从经营方针的拟定、讨论、制定,再到后期的执行,都应该加强对其审计工作,另外还需要对经营方针制定者的素质进行一定的审计,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提升经营方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充分发挥经营方针的指引作用,也才能最终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树立好的方向和目标。

八、总结

第4篇

关键词:投资;事前;事中;事后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投资活动,这是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基业长青的源泉。加强投资管理,推动投资项目论证与实施有效开展,防控风险,对于实现投资目标有决定性意义。按照投资行为所处的不同阶段,将投资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每个管理过程的特点不同,管理的着力点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尤为重要。

一、投资事前管理

这是企业开展投资的前提,主要解决干什么,能不能干的问题,包括投资项目选择、论证以及决策三部分内容。

1.项目选择。广开言路,通过媒体、项目推介会、经贸洽谈会、市场机构信息等多种途径搜集项目信息,建立项目信息库。对每个项目分别从所属行业、发展前景、现有经营情况以及与本企业的战略与产业协同度、资源匹配度等角度进行初步分析,从中选取进入论证程序的项目纳入项目备选库,并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确定论证的先后顺序。

2.项目论证。项目论证主要从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客观反映项目的现有情况、科学预判项目的未来表现,从而为下一步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1项目基本情况分析:包括项目名称,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主要的盈利模式,公司治理与管理架构,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等。

2.2项目必要性分析:侧重于项目实施目的与意义的分析:从经营角度看,如项目实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拓展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营业收入;从产业角度看,有利于完善产业链,实施新业态,发展相关多元化业务,构建资本运作平台;从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扩大就业等。

2.3项目可行性分析:侧重于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主要从技术、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入手。技术分析,主要是项目技术的难易程度,技术可获得性,现有技术人才的储备、技术方案可实施性等;经济分析,主要是项目预期投资收益情况,指标有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等,预期效益测算的过程对于未来项目实施管理,提高收入,控制成本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人力资源分析,主要从项目所需要的人才结构、专业力量等角度分析本企业目前的人才储备与可调节空间,审视人才储备能否满足项目需要,若无法满足,分析外聘人才的可行性,以构建适应项目需要的人才体系与机制。

2.险分析: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点及应对预案的分析,主要风险点有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市场周期以及需求不足等)、竞争风险(竞争对手的数量与强弱、市场占有率等)、经营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廉政风险、经营决策失误、团队离职等)、财务风险、采购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存货变现风险等。

2.5根据项目的产业相关性、规模、复杂程度决定是否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等机构)或组织由外部专家组成的专家论证会对项目进一步论证,分析项目利弊,提出意见建议,为项目决策提供充分的定性与定量依据。业经论证成熟的项目,依程序提交企业决策机构研究,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从而进入投资管理的第二个阶段,事中管理阶段。

二、投资事中管理

事中管理阶段是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事中管理的好坏决定了投资效益的高低。事中管理的重点是推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落实,将项目投资方案付诸实际,推动计划节点、进度、投资额等事项顺利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的事中管理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1.固定资产投资。以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为例。首先组建项目建设指挥部,明确内设机构分工与责任,对照项目可研报告做好项目实施计划,建立工程、安全、质量、计量支付、廉政管理体系,明确筹融资安排,倒排工期,制定事中控制方案(包括节点目标、时间、责任人等),然后对照方案组织力量实施,同时这个方案也是督促工程开展的工作标准。其次,建立工程统计制度,定期统计工程进展,将工程进展与事中控制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工程滞后点,通过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会等方式综合分析,找出解决办法,把进度赶上去,使项目进展符合事中控制方案规定的时间,符合项目可研的要求。再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工程安全、质量、廉政等方面风险的防控,着力加强宣传和教育,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把零风险落到实处。

2.长期股权投资。以企业并购为例。事中管理的主要依据就是投资并购协议与项目可研报告,要按照投资协议约定的进度支付股权转让款,办理股权交割,履行企业股东的工商变更登记程序。首先组织专门团队提前进入被并购企业的关键岗位,监控企业运行,包括印鉴使用、资金流动等,并对并购企业的制度体系进行梳理,结合并购方已有的内部制度进行对接,根据制度的重要性拟订制度完善计划,待股权交割完成后修订制度,改组董事会、经营层,确保并购企业的顺利过渡。其次,并购项目事中管理应关注的主要风险有股权转让款付款进度与股权交割进度的匹配风险、并购前未发现而并购后出现的纠纷诉讼、并购实施过程中被并购企业的经营风险(业务停滞、印鉴不规范使用、对外签署有损企业和并购方利益的法律文件等)、原股东应承担的义务未履行完毕等。

三、投资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运营管理以及后评价,这是项目投资的保障阶段,也是为以后投资项目总结经验的基础阶段。

1.项目运营管理。项目运营管理对实现项目投资收益有决定性作用,其着力点在于加强管理,增加收入,控制费用,实现项目可研中的运营管理目标。通过监控项目运营,分析运营实际与项目可研之间的偏差,找出原因,制订应对措施;寻找新运营项目与现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在品牌、人才、经验、采购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创出规模效应。还是以高速公路项目为例,项目建成通车后,进入收费运维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收费、养护与路政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畅通,同时加大引车上路和治理超限超载力度,提高通行费收入。另一方面,也要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关注项目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竞争性道路的修建、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调整等等,应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制定风险补偿策略。

2.后评价。

2.1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编制战略规划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其次,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果将作为考评奖惩的依据之一。

2.2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绩效和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项目全过程(立项决策、实施与运营)的回顾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和对策建议。

2.3后评价工作应坚持独立、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全面、及时的原则,以定量评价为主,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5篇

值得注意的是该意见出台具有两个背景,一是落实国务院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新非公36条”)的具体举措,二是当前铁道部负债累累情况下亟需外部资金。有观点认为该意见仅有象征意义或“圈钱”之嫌,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重大利好。

实际上,铁路10多年前就已开放一些领域,但成功的民间投资项目寥寥无几,衢常铁路、金温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等项目最终民间资本大都以无奈退出或惨淡经营支撑收场。客观上讲,铁道部的这个意见至少是表明了改革姿态,具有局部性、阶段性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民间资本全面投资铁路的前景,笔者并不那么乐观。

看似进入的“玻璃门”不存在了,但目前的行业体制、运营机制、政策环境必然制约民资大举进入。民营资本进入意在盈利,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若投资利益都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民间资本必然存在不愿投、不敢投等观望心态。在平等的调度权、定价权、资金核算及回流、潜在的政府补贴等方面,民间资本很难获得铁道部的下属企业、地方政府及其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并且,民间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天性与其他国有投资主体的“目标多重性”是很难兼容的。民间资本的话语权、运营管理权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大都沦为“配角”或财务投资者,很难在铁路部门政企合一体制下获得所谓高投资回报。这必然造就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敢于投入的项目,民间资本未必敢投资。

不过,民间资本出于纵向一体化或相关多元化考虑,对部分煤运专线等具有较大盈利前景的项目还是有投资热情的,因此,铁道部的意见还是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这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优质项目,大量的客运专线、一般性货运铁路等项目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由此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对铁路的投资热情可能远远高于民间资本。

全世界的铁路如果仅考虑运力的自身运营,除了日本新干线列车等少数铁路项目盈利外,则绝大部分都是亏损的。铁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准公共品性质,具有正外部性或价值外溢性,即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各国在建设发展铁路过程中,政府都进行了大量投入和补贴。铁路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

从世界范围看,铁路完全依靠私人部门供给,必然导致铁路服务供给不足,各国在铁路改革过程中失败案例非常多。20世纪90年代英国铁路私有化数年后,事故频发、政府补贴负担加重宣告改革失败,最终英国铁路重新走向部分国有化,形成政府强力监管下的有限的私营。

在当前垄断体制下,铁路建设引进民间资本的成效并不显著。政策落地需要系统改革,在体制、机制上突破。目前我国铁路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铁道部既是行业政策及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又是直接投资和经营者。铁路行业集自然垄断、行政垄断、经济垄断于一身,运营管理封闭,缺乏竞争机制。从世界经验来看,铁路改革必须注重市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兼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抢抓国内外航空产业加速发展和国内低空开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航空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加强对园区的运营管理,强化对入园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全力打造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目标思路

积极探索航空零部件园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筹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方式,由公司法人承担航空零部件园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开园,力争年实现入园企业12家。到“十二五”末,实现入园企业超30家,航空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的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园区建设和引企入园协调服务机构

为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在市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小组内,下设园区建设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园区规划、征地、拆迁、报建等相关事项,提供企业落户、规划用地、建设方案等服务,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厂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园区建设、运营及管理机构

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模式,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和运营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由市国资公司承担航空零部件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资、投资和建设,负责该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服务,并承担为园区企业生活配套商业、住宅等设施的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

为加强对园区国有资产管理,成立航空零部件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委会与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市国资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履行对航空零部件园区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能,其主要职责是:拟订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审核入园企业投资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园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工作规定,负责协助办理园区土地出让或出租手续,落实市政府对航空产业园的财税政策,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等。

四、建设资金来源

航空零部件园及园区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占地4700亩,产业园区的土地征用、补偿、平整以及园区地面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7亿元,为产业园配套的生活和商业设施的开发建设约投资3亿元,合计投资规模为10亿元。

按国家对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由市政府投入项目资本金2亿元,其余8亿元资金按照“借、用、还”为一体的信贷模式,由市国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筹措。

五、项目运作摸式

按照自求平衡的原则,建立园区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市国资公司通过土地投资开发经营的方式,最终实现项目投资的保值增值,具体方式是:

(一)航空零部件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分三期建设产业区,由市国资公司负责实施项目土地平整和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即“七通一平”,同时,将与入园企业协商参与其厂房投资建设。

(二)由市国资公司依法受让航空零部件园4700亩建设用地(包括1200亩配套商住用地),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征地、拆迁等实际成本后,市政府将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补贴)给市国资公司。

(三)依据园区规划和入园企业建设需要,市国资公司(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按市政府政策规定的优惠价格,通过土地二级市场,供地给入园企业。

(四)市国资公司实施对商业、住宅配套设施的土地经营和开发,所得经营收入用作弥补园区产业区建设项目运作的的资金缺口。

六、政府政策支持

鉴于产业园区近期的实际收益与园区土地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严重倒挂。为实现产业园区投入产出平衡,市政府通过以下途径给予政策支持:

(一)出让1200亩商住用途的土地给市国资公司,用于园区配套的商业、住宅开发,并全额返还该宗土地出让的全部收益和税费。

(二)依据园区建设项目以及入园企业实际缴纳的税费金额对市国资公司给予全额奖返。

(三)对园区用于开发建设的贷款,其实际发生的银行利息由市财政安排资金贴息。

(四)市政府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作为航空零部件园建设项目资本金。近期由市财政先安排4000万元,用作一期工程项目启动资金。

(五)争取上级政府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补助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七、时间进度安排

(一)年1月底前,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设方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建航空零部件园项目部,人员进驻园区着手项目前期准备。

(二)年2月底前,浮梁县政府对园区前期投入情况进行清理,向国资公司移交园区前期建设相关资料。协调当地拆迁、征地、开工建设等具体事项。

(三)年3月底前,逐步落实项目资本金,与国家开发银行沟通落实项目融资事项,配合贷前调查评审工作;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着手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落实设计单位。

(四)年3月底前,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征地报批手续,浮梁县、市林业局等部门实施征地、征收补偿工作,办理用地规划和项目开工建设手续,施工队伍进场。

(五)年5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土地整理,逐步向入园企业移交建设用地,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厂房建设施工相关手续。

第7篇

集团公司:

根据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公司按照十二师发展定位,以服务民生保障供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以赴按照师党委工作部署,加快**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保障工作。现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运营管理业务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积极做好**建设项目

全面落实中央、兵团生态环境环保反馈问题,积极参与“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红线。2021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1个,计划投资28000万元,截止目前已开复工2个,开工率25%,1-6月已完成投资额414万元,已招标公告11个,包括设计、勘察、施工、环评、造价咨询。

(二)积极承接**智慧交通业务

2021年5月,公安局向师党委提出了由**公司(“天恒基城市发展公司”)投资、建设、经营**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管理项目的请示,由**公安局采用单一来源采购的形式确定**公司作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方,目前EPC+F+0招标公告6月16日已。

(三)积极拓展5G基础设施业务

经与**工信局对接,由铁塔新疆乌鲁木齐分公司**年计划新建铁塔*座,其中宏站*座、小站*座,运行机制为“三大运营商”存量共享。目前通信网络设施的建设维护经通信管理局批准由铁塔公司独家经营,不允许其他公司建设。目前**自然规划局已批复其他民营单位新建信号管网红线路由**公里,市场已瓜分完毕,不适合现在进入,应择机进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注重前期,狠抓协调。对至今未开工项目,倒计时安排前期工作,明确各个重要节点工作完成时限,落实具体协调单位,督促相关部门,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尽快开工建设。

2.注重运作,狠抓筹措。要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调度工作,做好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

第8篇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

一、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可分为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和投资清算风险。具体来说:

(一)投资决策风险

1.项目选择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单位所处行业和环境的风险,以及其本身的技术和市场风险。

2.项目论证的风险。主要是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及可行性论证风险。

3.决策程序的风险。主要是程序不完善和程序执行不严的风险。

(二)投资运营管理风险

1.股权结构风险。包括:股东选择风险、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投资协议风险等。

2.委托经营中的道德风险。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必然会产生委托关系。委托制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人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3.被投资方转移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内部管理风险等会通过股权关系传递到投资方。

4.项目责任小组和外派管理人员风险。一方面,投资方选派项目责任小组或个人,对投资项目实行责任管理;另一方面,也向被投资方派驻董事、监事、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小组与外派人员自身的知识、能力所限或是责任心不强,使管理的过程存在风险。

5.信息披露风险。被投资方管理层不严格遵照投资协议中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故意拖延、不及时报告财务和重大经营方面的信息,暗箱操作,对外部投资者提供已过滤的、不重要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令投资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使投资方处于严重的信息劣势之中,将严重影响投资方的管理。

(三)投资清理风险

1.来自被投资企业外部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等。利率风险主要是利率变动导致投资收益率变动,从而对投资人收益产生影响。通货膨胀风险是物价上涨时,货币购买力下降,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政策法律风险主要是政府指导经济工作时所作的突然性政策转变,或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企业经营产生致命影响。

2.来自被投资企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内部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的转移,给投资方带来退出风险。

3.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选择的风险。

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问题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业务流程的各阶段都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植于投资风险之中,最终导致投资损失。具体来说,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在投资决策阶段

1.长期股权投资盲目性较大,缺少战略规划。没有把长期股权投资提升至企业的战略层级,投资的过程充满盲目性。

2.股权尽职调查不充分,流于形式。不少企业委托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一些中介机构也作为投资双方的媒介,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尽量促成投资,使信息被粉饰。还有的企业自主进行尽职调查,惯常做法是组织几个部门到目标公司进行考察,但人员往往只是企业内部指派的职员,而缺少外部的专家顾问,过程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缺少针对性,有时甚至把目标公司单方提供的资料作为考察成果,这样必然使调查成果失实。

3.可行性报告与投资方案制作不完善,内容过多注重出资环节。由于前期的调查不充分,后期的可行性研究、投资方案的制定也会不完善,风险是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另外,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使用大量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一些部门或人员图省事,草草应付。

4.高层决策者决策失误。企业的一些高层领导的个人意志和风险偏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些决策者头脑发热,或决策层由少数人操纵,缺乏集体科学决策,亦或上级主管部门干预都会导致决策失误,进而导致投资损失。

(二)在投资营运管理阶段

1.项目的实施缺乏风险控制,随便找个范本就和对方签订协议,或者按照对方起草的协议和章程签订,没有根据自己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

2.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全面的投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后,未能组建明确的项目责任小组,导致项目管理真空。

3.外派人员管理混乱。一些企在投资后没有或不重视向目标公司外派管理人员,任其“自主经营”、自由发展,待出现问题时,方知投资成为泡影。另一方面,派去的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不作为,没能起到维护投资人权益,沟通投资双方的作用。更恶劣的是一些外派人员在缺少监督的环境中与被投资公司的内部人员合谋掏空被投资公司的资产,最终祸及投资方。

4.项目跟踪评价和统计分析环节缺失。企业缺乏投资项目后的评价环节,也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绩效的统计分析,导致投资方不能及时推广有益的经验,也不能及时终止不良的项目。

(三)在投资清理阶段

1.未预先设置投资清算的触发点,没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生促使投资退出的重大事件,往往被动开启退出机制,疲于应对。

2.没有成立专门的投资清理小组,没有设定退出目标,往往是“被动接招”,一路丧失主动权。不仅使退出的风险大增,还使事后无法进行奖惩,也不利于经验的总结。

3.投资退出时机和方式选择失误,使退出成本和投资损失大大增加。

三、建立全面的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全面贯彻到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在整个企业层面构建制度大框架,并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框架都涵盖其中。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在投资前和投资决策阶段,重点是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并使其正常运转,以将投资决策纳入框架的规范。

(2)在投资营运管理阶段和投资清理阶段,重点是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动态管理,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管理,并保证退出渠道畅通。

(二)建立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我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大多为塔型的职能式结构。从董事会到总经理,然后下设职能部门。对企业来说,长期股权投资绝不只是企业高层拿决策、项目部门跑执行这么简单,他往往需要各部门各层级的协调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打破僵化的组织机构,进行结构再设计,可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业务流程把现有的职能部门整合成几大系统,灵活调用。比如将企业的决策与计划部门整合成股权投资决策系统;将财务部、审计部等整合成股权投资核算监督系统。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健全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形成内部控制网络,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投资问责制度等。

2.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这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是贯穿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始终的关键控制手段。

(四)按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防范

1.投资决策风险的防范

包括进行有效的项目选择,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严格的项目评审,领导层科学、透明的决策。

2.投资运营管理风险的防范

包括谨慎的谈判和签订协议,制定外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实行项目责任小组对被投资公司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时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

3.投资清算风险的防范

对长期股权投资清算风险的防范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这不仅是以防万一,以备不时的必然要求,更是投资本身不断优化的内在需要。包括设定股权投资退出的触发点,设定合理的股权投资退出目标,制订完善的股权投资清理方案,对股权投资处置活动实施严格监控,做好总结和回顾工作。

四、结论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投资损失的根源,我们无法消灭它们,只能加以防范。要有效的减少投资损失,就必须全面而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防范风险。想达到这一切,最根本的途径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基本的制度层面构筑保障,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4-89.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15-241.

[3]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8-123,164-189.

第9篇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实行已见成效,其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投资模式,同时也拓宽了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的将房地产与金融结合起来。为规避投资风险、实现预期效益,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运行必须采取全程监管。本文就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基金 项目 财务监管 体系

作为一种产业投资基金,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起步较晚,相较于美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模式,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运行仍受法律、法规、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的流转税、房产税高达17.5%,房地产投资基金一般不会投放于物流出租,同时也不会投放于房地产企业的股票中。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运行,主要是针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投资,而财务监管问题就成为了广大投资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实施财务监管的原则

(一)灵活的监管方式: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中,总体投资主要由开发商、投资基金及其以外的投资着提供,三者应相互协调、配合运行基金对外投资房地产项目。因此,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应根据主体、情况、阶段的不同而灵活调整监管方式,促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基金、开放商以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以便及时做出调整、解决问题,保证开发项目的高效运转。

(二)明确重点,加强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在针对某一开发项目进行投放时,无论股权比率是高、是低,均是一种战略型的投资行为,而并非直接掌管房地产发开项目的运营。为了能够及时、顺利的撤出,保证原有投资款与利润的安全,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必须采取全过程的财务监管,而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就是对资金活动的监督、管控。

(三)适中的监管力度:

在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中,财务监管的实施应当在不影响地产项目常规性运作的前提下,对项目资金的活动进行全程监管、把控。在实施财务监管的过程中,房地产投资基金方应指派专人、代表负责具体的财务监管工作,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经理协同合作,在已授权利范围以内,第一时间签批、执行已落实基金的预算与计划,而对于授权范围以外的部分,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待经过审核、批复后予以执行。此外,对于已落实基金预算、计划之外的其他支出款项,项目的开发商与地产投资基金方应及时进行协商,待增补计划办理、完成后,方可予以签批、执行。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应主要针对预算、计划之外的其余支出款项,以及销售回笼资金与数额较大的支出款项实施监督、管控,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监管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放松。

二、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几种监管模式

(一)有限责任公司监管模式:

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倘若采用此种模式进行监管,一般需要根据股权的比率,由股权份额较大的投资者来掌管开发项目的运营管理、财务监管。此外,其他投资者可指派专人参与到开发项目的管理中,由最大股东统一进行管理。根据开发单位的具体章程,开发项目与公司运营的重要事项及活动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进行决策。

(二)信托监管模式:

此种财务监管模式,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投资基金项目,由信托机构负责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待对该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总结后,综合考虑可否实施债券贷款、股权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种监管模式对于开发项目现金流的监督、管控较为系统、全面,但对于整个开发项目运作的监管则有待改进、完善。

(三)银行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银行贷款的分类,按时间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贷款;若按贷款方法可分为票据贴现、担保、信用贷款。此外,还有特定贷款、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等。长期以来,我国各大银行对于企业、单位融资贷款的财务监管,通常侧重于放贷前的审核、检查,之后并未采取跟踪监控。一般情况下,为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我国多数企业、单位通常会选择担保、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而一些经营规模较大、实力强、信用评级高的大型企业则会采用授信贷款的方式。

(四)自主监管模式:

此种财务监管模式,其主要是由投资基金项目的开发公司自行构建财务监管小组并根据项目运营需要制定具体制度及内容。

三、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体系

(一)财务监管的职能部门:

在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中,基金管理单位内部的财务部,可将其视为财务监管的职能部门,其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财务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同时在开发项目运营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的财务监管并展开内部审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基金财务代表,应及时的了解、掌握项目开发商实际的财务活动情况及问题,对于一些关键事项、重要问题,应第一时间向基金经理汇报,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处理。

(二)财务监管的领导小组:

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若要实施财务监管,应事先由项目基金经理负责组建财务监管领导小组,针对开发商的年度运营计划、整体预算、预算外的支出款项,以及在指派监管代表授权以外的大额支出款项进行审核、批复。此外,为全面监控开发项目的所有财务活动,还需构建财务监管小组,从而将监督、管理、审核渗透到项目运作的每个环节中。为此,财务监管小组应配备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等专业人员,以此保证财务监管的有效性、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同步实施多个开发项目的财务监管,为避免受利益驱使而单一监管某一项目,应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与需要,适当调整监管力度,以此保证财务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三)财务监管人员:

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人员,通常是来自基金管理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指派至投资项目的基金财务代表。基金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竞聘上岗制度,针对已录用的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

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财务监管意识,充分了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运作模式及流程,熟练掌握有关金融、市场营销、会计、工程等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技巧。基金管理单位指派至开发项目的基金财务代表,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优秀的个人品质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此保证财务监管工作的效率、质量。在实施财务监管的过程中,基金财务代表与基金工程代表等有关人员应协同合作,及时向基金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上报开发商的实际财务情况、重大事项等,但无需参与到开发商的财务核算中去,避免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正常运作。

四、实施财务监管的重要事项

(一)财务风险的预防:

房地产投资基金在确定具体投资项目前,应针对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财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审核,最好事先介入开发商内部进行财务调查。此外,还可聘请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负责调查各个开发商,并主动参与到整个调查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各个项目单位的财务情况,及时消除财务隐患,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二)严格执行财务审批、报告制度:

房地产投资基金在确定投资项目后,首先需要与开发商、原股东进行协商、洽谈,明确基金在开发项目运作中的监管权限,待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后,方可进行投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切财务活动必须通过审批才可予以放行,而对于一些重大财务事项,开发商必须向基金管理单位报告,未予以批准,开发商不得自行开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规避风险,保证财务使用的安全、有效,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项目必须加强财务监管,以此保证预期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