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3 16:39:08
导语:在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会主义新农村 武隆
随着竞争的加剧,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而以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相比出境观光游具有省时、省钱的优势,正满足了市民的需求,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概括来说,基本认同“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其核心是乡村旅游的社区,乡村旅游时发生在乡村地区所提供的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与乡村活动[2]。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一、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Fig1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l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echanism diagram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 、村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乡村旅游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又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见上图)。
1.乡村旅游业关联性强,能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发展
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很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延长农副产品供求链,有效地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业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2.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农民收入的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既可通过打工、开店、土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收入,也可通过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以游养农,以农促游,农游合一。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吸收闲散劳动力的目的。
3.旅游需求驱动农村地区环境的改善
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内需驱动力,旅游业的各个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和接待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村民会自觉改善内在环境(人居环境、旅游服务水平等)和外在环境(村寨的整洁度、乡土景观的塑造等),村民的环境意识得以强化,村容的整洁度得以提升。
4.在旅游业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可以较为普遍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展住宿、饮食、娱乐等旅游服务,打破了乡村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可以开阔眼界、接受新事物。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也愿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使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5.旅游业促使乡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管理观念更新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制度的建设、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民主化。现代企业制度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牵动从业者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民主观念等,把村民引入到一个依靠管理和民主化才能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视野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民主建设提供经验。
二、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境内山峦密布,绿树成荫,农田果园错落有致,气候凉爽宜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武隆属旅游大县,有芙蓉洞、天生三桥等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等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品牌旅游产品作支撑。
近年来,武隆县依托自身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推进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呈现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开展“绿色走廊”、“绿色家园”、“绿色基地”建设,启动仙女山休闲度假区、猕猴桃生产基地观光园、“百草园”、“百果园”等生态项目建设,为武隆县增添了新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特色乡村旅游商品丰富。武隆县盛产豆腐干,晶丝苕粉,羊角老醋,雪锦花茶等,拥有“中国豆腐干之乡”之称。三是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推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农家烧烤(烤羊、烤土鸡、烤鱼等),颇具农家特色的中餐小吃(土鸡蛋、厥基粉、老腊肉、竹笋、苕粉、土豆花、红苕稀饭、新鲜蔬菜等),自助餐;独享野外帐篷露宿、山地跑马、原始森林探险等为代表的旅游特色产业群,以仙女山地区观光美食和特色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是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推介。通过举办重庆市首届森林旅游节、生态景观摄影节、武隆乌江文化节、武隆土家民族风情节、黄柏渡漂流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使武隆县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客源市场有保证。武隆距离重庆主城区仅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公路、铁路、水路都可通达,客源充足。
2.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功能单一,结构不全
由于乡村旅游在武隆县发展的时间较晚,因此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总体规模偏小,档次较低,有效利用不足,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强有力的吸引。从功能上看,武隆的乡村旅游活动还主要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等低层次的水平上,而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2)缺乏区域合作,统筹安排
武隆县许多地方的农家乐,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策划,统筹安排,而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造成“农家乐”乐不起来,效益不佳。
(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营管理水平低
旅游产品要吸引游客,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而武隆的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在重庆都有类似的或相同的替代项目,会造成旅游客源的大量流失。武隆的地方特产在档次、包装等方面缺乏特色和品位,跟不上市场需要,而且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市场销售,而经营者和管理者大多是农户和村镇领导,未受正规培训,缺乏现代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政策,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基础设施落后
武隆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如火炉镇的保峰村和岩峰村,处于万峰林海核心区域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两村分别有旅游点6处和9处,但交通不便制约着这两个村脱贫致富,其中,保峰村至今仍有2个社不通公路,岩峰村有1个社不通公路,原建的54公里公路基本属于机耕道,路面状况极差,“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
三、促进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并完善机制,依法管理。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规划,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能立足本地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使区域环境资源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加强对外来投资旅游企业的管理,使农民真正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第三,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民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对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成立的新型组织,要加强引导完善。
2.以农民为经营主体,走社区参与模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武隆县乡村旅游要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坚持当地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一方面,保护当地农民全面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并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农民参与的劳动报酬和社区利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强化对农民参与的资金扶持,同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开发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的本领。
3.突出资源特色优势,科学策划,创立品牌
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乡村旅游的特色定位。避免简单的模仿照搬;要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品牌化发展,避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要以城镇居民休闲需要为目标,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形成乡土文化氛围,避免盲目贪大求洋;要加强政府引导,在“农家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地区,及时推动“农家乐”的卫生、排污、采购、促销等方面的专业化合作;要着意培育市场机制,在“农家乐”形成一定经济带动能力的乡村,适时推动接待分工、农副产品加工分工和旅游商品生产分工,实现“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提升。
4.保护与发展并举,突出可持续发展
武隆县的自然景观既丰富又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再恢复。因此,在开发中如何保护、挖掘和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做到既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又能成功保护自然遗产,这是发展武隆县乡村旅游面临的一个难题。保护与发展并举,强调“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其中保护是核心,是基础。一方面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以保护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遗存为前提借助于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武隆县乡村旅游开发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前景广阔,必须统筹规划,注重特色,强化品牌,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居民有了放松休闲、接触田园风光的机会,更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必将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小鲁: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07
[2]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
[3]武隆县旅游局: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 - 2020)[I],2004(12)
[4]李青松 赵 毅:武隆县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2)6~7
[5]武隆县旅游局:武隆县火炉镇保峰村、岩峰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I],2007,(2)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农合行;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69-02
1 引言
1.1 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额度较小的持续贷款的信贷服务,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达到个人生存和企业进步。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产生如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乡村信贷模式等多种模式,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在这些国家的扶贫工作上起到重大作用。
1.2 我国小额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1993年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了中国,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开始在我国建立农村小额信贷的试点。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小额信贷机构在扶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特点如下表:
表1
阶段时间主要特点
初期试点阶段1993年至1996年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援助机构的捐款和贴息贷款,无政府资金介入
政府推广阶段1996年至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介入,并推行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正规金融介入阶段2000年至2005年农村信用社借助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支持,在加强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农户小额信贷贷款
市场商业化阶段2005年至今出现私人资本投资的商业小额信贷机构,同时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通过专门的信贷窗口推进小企业贷款
2 现阶段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较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经过十余年各方的努力,也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密切关注“三农”问题,一直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小额信贷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制度的不完善、高频的信用风险、组织本身营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下面就以江苏徐州市新沂农业合作银行为例讨论这一问题。
2.1 扶贫目的与盈利目标的冲突
作为农村合作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社命名时以“农”字打头阵,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法定目标。小额信贷业务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扶贫,这也是其能在世界多个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的重要原因。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要重视扶贫效果,完善服务体系,联系到实际就是尽可能多的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一切以服务农户为标准。
但农合行同时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存在,它的根本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合行的独立性增强,面对市场化的竞争,其资金更多的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乡镇企业而不是低收入人群。
通过对新沂地区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很广泛,涉及到生活各方各面,当进一步了解农户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时候,资料显示选择小额信贷业务为融资方式的农户只占到被调查者的45%,而其中最终贷款成功的也只有一小部分。这一方面突显了巨大的信贷需求市场,另一方面,表现出小额信贷业务流失了相当大的一块“市场蛋糕”,不免让人心痛。在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相对良好的新沂地区,调查数据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
2.2 担保机制缺失,信用体系缺失
农村小额信贷虽然称作“信贷”,原则上不需要抵押担保,但在操作上依旧照贷款方式进行,个人纯“信贷”的方式基本不存在。新沂农合行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9月,该行累计发放的信用贷款比数只占到整个贷款比数的4.4%,而近几年来,没有发放过一笔信用贷款。实际工作中,较少甚至是无抵押必然隐含巨大的信用风险。据统计,信用贷款中可疑贷款占整个可疑贷款比重92.5%,因而在当前我国信用体系极其不完备的实情下,单纯依靠农户个人信用发放贷款,是无法保证贷款机制长期运营的。
在新沂农合行,农户申请小额贷款仍旧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资料,主要形式为抵押、质押以及应用最广的三户联保(即至少三户农户组成集体,互为担保人),其中三户联保的方式占到小额贷款业务的70%,并且该数据也在不断上升中。
由此,更深一层反映的是信用体系的缺失。当前农合行评定农户信用等级的方式为查阅以往在本行信用记录以及实地勘察走访,而农户在他行的信用状况、走访得到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等因素为贷款的回收增添风险。一个简单的改善措施就是利用各行信用记录建立共享的信用体系,然而客户作为银行发展的生命线,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哪家金融机构愿意将其资料共享。
薄弱的担保机制和信用体系致使小额信贷的高风险不能有效分散,束缚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减缓其前进的步伐。2.3 地域限制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规模效率
农合行小范围信息、经营灵活的优势与金融业网络性、金融风险的外部性的冲突是目前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又一困境。
农合行的小区域信息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的优势,是其小规模、小范围经营所具有的特点。小额信贷业务操作中农合行小范围的信息资源、社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对于所在地居民的了解在减少监督成本的同时,凸现了其天然只能在小规模、小范围经营的局限。以乡镇为地理单位、业务单一、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要求,使得农合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只能局限在狭窄的生存地域中。
小额信贷业务贷款额度小、时间短、风险高、贷款较为分散的特点使得其业务成本较一般大额贷款要高。与此同时,农合行还承担着各种各样其他负担,如上缴的营业费用、与相关部门沟通费用、工作人员工资以及日常费用支出等,这些负担不是一个局限的农合行所能承担的。就农合行盈亏平衡角度上说,要实现自负盈亏、账务的可持续性,需要农合行扩大业务规模,降低业务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规模小、处在经济落后和边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很难保证不亏损。
3 缓解现阶段矛盾的建议
3.1 完善贷款机制,保证账务盈余
一是农合行自身要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保证自身流动资金充足,从而保障贷款资金的供给。二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初步推进农合行的利率改革,保证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小额信贷较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造成其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只有适当的提高贷款利率才能摊平操作成本,保证盈亏平衡,因而信贷利率的界定极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可以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增强农合行组织资金的灵活性。三是重视与周边地区金融机构资金的融通,在资金资源优化分配的同时,拉动双方经济业务交流,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四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结合各地特色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小额信贷业务,增加信贷收入。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经营农户提供专项小额贷款,简化流程,调整贷款额度;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给小额信贷一个新思路。文件规定跨省、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参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不可退,随其转移到就业所在地。养老保险可以开发成为农民工贷款又一可靠、便捷担保形式。
3.2 健全信用体系,营造信用坏境
任何一家银行的任何贷款种类,首要密切关注的都是放贷过程中的“风险防控”,风险防控工作需要从农合行自身和农户两方面努力。
农合行自身要建立健全完备的信用体系。首先,农信系统内部在现有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村镇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尽可能的将信用评定各步骤公开化、透明化,提升信用评定的层次、质量。其次,在金融系统内部要有一个整体的联网的记录,即完善征信系统,对个人的诚信做真实记录。后放贷的银行可以参照农户的信用记录决定是否放款或者适当调整借贷额度。近些年的发展中,各金融机构在自身营业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客户资料,虽然各家机构都了解资料分享的好处,但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没有机构愿意做分享的第一人。但是,覆盖全民的征信系统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其建立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现阶段联合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在体系完全建立之前由政府牵头,各金融机构共同组织一个资料体系,对各项贷款额度、还款情况、用途等做初步的记载,为下一步贷款作参考。最后,要有合理的奖惩激励措施。对于长期以来自觉遵守贷款条例,及时、自愿还款的农户,提升其信用等级,之后的放贷过程中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款时限方面适当的予以放宽;对于不守信用、恶意骗贷、有能力不还款的个人,应该向整体金融机构发出通知,联合所有机构对其进行惩罚,提高利率、缩小贷款额度甚至拒绝发放贷款,直到他们有良好的还款记录为止。
在健全农合行自身信用体系的基础上,要佐以社会道德风气的软性监督体系。在农村宣传贷款信用的重要性,鼓励优良信用户,共同声讨不讲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3.3 提高服务水平,维持长期运行
提高农合行服务水平,重点在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评选过程中严格按标准选人,任人唯贤;工作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小额信贷管理、财务管理、性别意识和参与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期末进行工作总结,及时淘汰业务素质较差的人员,将业务情况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有奖有罚,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服务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长期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对于小额信贷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做长做久,改变原来每年定期宣传的方式,制定小额信贷发展的长效机制,宣传工作落实到每日业务操作过程中。
指导老师: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卢亚娟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张宝民,刘文璞.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张杰主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陈耀芳,邹亚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核心,强基础、稳面积、推科技、提单产、促总产、育产业、优结构的思路,以实施农田地建设工程、良种推广工程、科技兴农工程、植保工程、产业培育加工工程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二)目标、任务
——粮豆作物播种面积19.1万亩;
——粮食总产量3279万公斤,与上年持平
——推广杂交稻良种5.5万公斤,种植2.75万亩;
——推广杂交玉米良种8万公斤,种植3.2万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中低产田地改造0.6万亩,高稳产农田地建设0.2万亩;
——米荞种植面积3.5万亩;
——蔬菜产量5900吨,增5%;
——渔业产量245吨,增2%;
(三)采取的措施
1、抓好以高稳产农田地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为此一
是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地,确保全县基本农田地面积保持在17万亩;二是在继续开展土地复垦开发的同时,引导农民广施农家肥,改良土壤;三是要继续推进高稳产农田地建设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四是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吃上“营养餐”;五是要加大五小水利建设进度,努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和高效农业。
2、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两杂”良种覆盖率,以单产促总产。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总量。2009年粮豆生产面积稳定在19.1万亩左右,总产3279万公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9.1万亩,玉米5.69万亩,米荞3.5万亩;二是抓好两杂良种“上山下田”力度,20*年,计划在全县推广种植“两杂”面积5.95万亩,其中杂交稻推广种植2.75万亩(水稻2.55万亩、旱稻0.2万亩),实现产量9*.5万公斤;杂交玉米3.2万亩,实现产量704万公斤。
3、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重点扶持”的原则,全面推进橡胶、茶叶、蚕桑、米荞、甘蔗、蔬菜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大作物生产朝着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县农业环境监控工作,对水、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大力推广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动品牌建设。要以“佤山牌”米荞等重点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5、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机遇,适应劳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二是抓好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意味着开发农民增收潜力。2009年,要积极引进、认真组装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并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1-2项致富增收技术;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效规范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综合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四是以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6、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按照“抓龙头、带基地、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好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现“双赢”;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步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7、强化重大病虫草鼠防治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植保条例》,进一步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新的病虫害发生治理对策,加大重大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力度,将种植抗病虫良种、保护利用天敌和改进耕作制度等自然控制措施与搞好预测预报、采用科学防治指标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人为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做到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向网络化、无害化、公益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同时,要研究污染和残留的控制对策,实施农药减量计划,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尤其是减少高毒化学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
8、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一是严格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点带面推进全县土地合理、有序的流转;二是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建设;三是严格按照上级精神,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止新债,化解旧债。
为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1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政办[*]94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从*年1月1日起至*年底,对县农村信用社按3%税率上缴的营业税,全部由县财政按月对农村信用社予以补助。
二、工商部门免收县信用联社及所属农村信用社的工商登记注册、变更等相关费用。
三、工商等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办理抵押登记过程中的各项收费,按现行收费标准给予减收50%。
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增资扩股,支持和鼓励辖区内自然人、法人入股农村信用社,促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多元化。允许采取以优质资产或土地资产置换其不良资产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信用社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提高资本充足率。
五、财政、税务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核销呆坏帐、弥补历年亏损等。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呆帐坏帐实行按季核销,并尽量简化核销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六、支持农村信用社按规定对现有资产进行重估,有关单位和中介机构对资产评估的费用减收50%;税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重估后的新增价值,2年内免征房产税;允许农村信用社对固定资产增值的部分提取折旧。
七、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贷款清收工作,清收和盘活不良贷款,落实债权债务,维护农村信用社债权。重点组织清收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借款、担保借款。继续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加强信用制度和体系建设。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恶意逃废、悬空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行为,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八、农村信用社可以采取租赁、出租等方式处置和经营抵债资产。有关部门对涉及农村信用社在接受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税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按现行收费标准给予减收50%。
[关键词]银色旅游 新农村建设 发展
银色旅游即指以滑雪旅游为主的冬季体育锻炼及雪地观光等系列活动,是黑龙江冬季的一大特色性群众文化活动。笔者在尚志市亚布力、乌吉密、帽儿山等三大滑雪旅游区调查中看到,银色旅游正由悄然兴起转向迅猛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可喜变化,很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一、尚志市银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1. 资源丰富――银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尚志市境内有可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景区(点)达40多处,旅游区域总面积838平方公里,特别是国际公认的森林、冰雪、海洋三大旅游资源中的森林、冰雪两项得天独厚。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旅游面积达10平方公里,每年积雪长达5个月之久,积雪最深处可达1米,是中国开展滑雪旅游的最佳地,是中国滑雪产业的孵化器,人称雪上黄浦,2005年被世界华人华侨联合总会旅游合作组织,全国工商联旅游联合会,中外旅游品牌推介活动组委会,首旅集团授予“中国最佳滑雪胜地”称号,这一荣誉在全国仅此一家拥有。
2.交通便利――银色旅游发展的前提。交通是开展旅游活动最基本的条件,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西离哈尔滨市124公里,东距牡丹江市177公里,南与五常市接壤,北与方正、延寿、宾县三县相连,滨绥铁路横穿东西,铁通公路穿行南北,301国道过境里程166公里,已初步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在各景区(点)之间,均有平坦的公路相通。
3. 政治性强――银色旅游发展的底蕴。尚志市是以英雄命名的城市,民族英雄赵尚志、赵一曼在这里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篇章;该市的元宝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元茂屯的原型,已经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初具规模的银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尚志市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4. 规模宏大――银色旅游发展的优势。
(1)驰名中外的训练基地。尚志市素有“滑雪冠军的摇篮”和“中国滑雪之乡”的美誉,曾为国家和其他专业队输送大批滑雪运动员,是成功举办六届全国冬运会、第三届亚洲冬运会和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雪上项目的赛场地。其中亚布力全长2686米的旱地雪橇滑雪道堪称世界第一滑道。
(2)功能齐全的旅游名城。尚志市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5个,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初步构建成以亚布力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乌吉密旅游度假区为龙身,以帽儿山雪山训练基地为龙尾的“S”型滑雪旅游长廊,成为最具北方特色的银色旅游胜地,驶进全省十大特色滑雪场的快车道,2008年被国家授予“中国雪都”的称号。
(3) 设施完善的活动场地。业经国际雪联认可的亚布力五处竞技滑雪场(高山滑雪场、自由式滑雪场、冬季两项滑雪场、越野滑雪场和高山跳台滑雪场),在国内外闻名遐迩。旅游设施标准高,主要有雪道30条,索道19条,U型单板场1处,雪板4930付;乌吉密现有3条雪道,1150米的80座双人吊椅缆车,狗拉爬犁,雪地摩托车等旅游项目,高空抓杠、高空断桥等培训项目,是野外拓展的首选雪地;由初级雪场和大青顶子高山雪场组成的帽儿山滑雪场共有滑雪道、索道各7条,满足不同水平的滑雪爱好者的需要。
5. 条件优越――银色旅游发展的保证。
(1) 科学管理注重超前。尚志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银色旅游业的发展,坚持高起点,强龙头,打品牌,重特色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关于改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发展环境对其实行一体化管理决定》和《尚志市旅游滑雪市场经营秩序管理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努力为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合理开发滑雪旅游资源,编制完成了《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二期发展规划》,以及《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大青顶子滑雪场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全市旅游业迅猛发展提供了保证。
(2) 筹资方式趋向多元。为解决银色旅游区开发建设问题,尚志市走各尽其财,多方筹资的路子。以亚布力滑雪场为例,在投资上大体分5个部分。政府主渠道投资20740万元人民币,重点建设了电力、给排水、通讯、交通及体育设施等项目;7个省直部门投资30800万元人民币,兴建电信宾馆、接待宾馆、雪场办公楼、小型水库等设施;大型民营企业投资45000万元人民币,外商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民间投资76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滑雪场、滑雪道、索道、停车场、健身房、森林小火车等观光旅游项目。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现已累计投资总额估算约为111,300万元人民币。
(3)媒体宣传不断做大。近年来,尚志市分别在黑龙江电视台强劲宣传促销银色旅游,成功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旅游节,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以节造势,扩大对外影响。1996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亚冬会,2009年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大冬会,尚志市的雪上声誉响彻全球。为了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尚志旅游,认识尚志旅游,宣传尚志旅游,尚志市旅游局不堪花大气力,编写出版了《尚志市旅游词》、亚布力等三大滑雪区图文并茂的旅游宣传手册等,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雪都,多彩尚志”的旅游品牌。
二、银色旅游拉动了新农村建设
1. 搅热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滑雪和旅游观光热,影响了雪区周边市场,给农民带来实惠。在亚布力雪场附近,可谓“家家是饭庄,户户是一景”,亚布力青山村和帽儿山吕家围子屯已发展成为旅游专业村屯。其中吕家围子全屯34户农民,家家搞起农家乐旅馆,农家饭庄,发展农家特色餐饮,使当地农副产品有了稳定的销路,全屯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滑雪旅游不仅搅活了住宿、餐饮行业,也拉动了交通、购物、娱乐等领域的消费,而且催生出以滑雪旅游为服务的生产和维修等新兴项目,使当地农民因雪而富,银行存款余额571亿元,在农民占城市一半人口数量的情况下,人均存款余额居全省第一。
2. 吸引了外资,改善了景观。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从省直部门、民营企业、外商以及民间投资,为有效提升雪区规模,丰富景区产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安排了就业,提升了机会。滑雪旅游给当地农民解决了子女就业问题,当地农民子女基本不用外出打工,很多青年农民到雪场从事导游、导滑、索道看护员等工作,收入稳定,有一些干得出色的农民子女还被输送到全国各地雪场当导滑员。据查,仅2004年,全市各景区(点)安置就业达8500人,直接就业2800人。
4.接触了外界,促进了交流。滑雪旅游迎来大批省内外游客,极大的带动了社会进步,农民文化程度都有极大的提升。一些雪场教练等服务人员,原来都是当地农民出身,他们中的不少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外地景区(点)录用,而不是甘心像过去那样老守田园做一辈子农民了。
三、新农村建设与银色旅游同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树立新观念,下好一盘棋。尚志人把雪比作白金,是因为他们发了旅游财,加快旅游发展,推进“白金产业”升级,是他们的期盼,与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不谋而合,既做到了双发展,又有效提高了综合效益,形成组合优势,互补优势和整体优势。将银色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要把银色旅游作为一项产业来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打造,全面纳入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之中,纳入政府的领导之下,实行统一管理,为银色旅游保驾护航,为银色旅游构筑平台,上下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
2. 运用新招术,确保永发展。要加快培育银色旅游产业链,打破各自为战,互夺游客的旧格局,树立全局观念,组织协调本地区银色旅游的继续开发与管理,研究确定各旅游景区(点)的银色旅游品牌,开发特色精品化产品,开创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游客,各有稳定收入的“四各”局面,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对游客做好各旅游景区(点)的宣传和对游客的引导分流工作,在银色旅游中要和红色或其他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打造好精品线路,为银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推进银色旅游深入发展。特别是“娱”,如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增设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等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及场所,效果会更加,游客的满意率会更高。反过来说,如在新农村建设中,把银色旅游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来,既能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又可增加银色旅游的情调,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视。
3. 构建新措施,巩固原成果。银色旅游既作为旅游,就有旅游的弊端。如环保问题就很突出,而且和旅游人数成正比,旅游人数越多,产生的垃圾越多,参观的范围越广,被污染的地域越大,为新农村建设又带来负面影响。而新农村建设也强调做好环保工作,这个矛盾,需要我们想办法来解决。如加强宣传教育,增设管理设施,落实制约机制和加强法律保护等。再如银色旅游中涉及的社会治安问题,也和新农村建设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都要一抓到底,切实整顿好旅游市场秩序,确保银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 循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表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性,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之发达地区较为缓慢。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本地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推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市场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但地方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较之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更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实现途径是: (一)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二)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第一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农业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留、要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 需要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要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2、建设资金要保障:黑龙江省农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困难多。因此,要广泛筹措、集中使用、加强管理、跟踪问效。资金实行多渠道筹措:一是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二是农业重点工程资金、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贫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倾斜;三是农业贴息贷款;四是各级政府和财政投入;五是主管部门和农民商户自身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此,一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
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资投劳。保持新林区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一套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紧密结合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村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林区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四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和半公共性质项目,农民投资投劳主要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五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银行提供信贷、群众自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在农业经济的推广发展阶段, 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政策性银行, 应以低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
一、乡村旅游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农、林、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范、开发与设汁,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其特点有:
1、独特性。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种类多样,受城市化影响较小,绝大多数地方保持着自然风貌,加上众多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使乡村旅游在活动对象上具有独特性。在特定地域上形成的“古、始、真、土”特点,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为旅客返璞归真,重返自然提供了条件。
2、地域多样性和时间可变性。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和传统习俗为主。农业生产各阶段受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影响和制约较大,因此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另外,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风格各异,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
3、可实践性和体验性。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单一的观光浏览项目,它是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租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乐趣。
4、雅俗共享文化性。乡村各种民俗节目、工艺美术、民间建筑、音乐舞蹈、婚俗禁忌、趣事杂说等都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底蕴。乡土社会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特点,加上民间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内涵丰富,使其具有神秘性与纯朴性,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强调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总体面貌的同时,也在转变着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乡村旅游业是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形态。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能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进而带动地方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销售,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社会主必新农村建设对村容村貌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新农村建设,将极大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一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将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
2、乡村旅游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乡村旅游开发,首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选择。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可以引导和吸引大量农民参与和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有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向非农领域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加快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已日益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次,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可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减轻城市接纳乡村人口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可退耕还林还草,促进生态和谐,保护资源和环境;乡村优美宁静的环境能释放城市人的各种压力,使人精神愉悦,促进身心和谐;可加强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城镇居民了解国情民情,也有利于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变革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培育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村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惟一性等特点,要求村庄面貌要各具特色,也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现象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乡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协调。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旅游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相协调,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政府要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2、整体开发与分步推进相结合。在整体规划乡村旅游过程中,将区域内乡村旅游起步早,产品开发较成熟,客源市场初具规模的地区确定为优先发展项目,通过旅游活动策划、产品线路包装,集中打造品牌形象,进一步整合资源来提升竞争力;将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良好,市场潜力大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的地区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完备配套设施,拓展市场空间,使其能够较快地发展起来;对于区域内比较分散的农村旅游资源和非开发的农村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规划,确定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发展项目和储备发展项目。
3、开发特色产品与增强旅游体验相结合。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急行军式的观光体验,期望近距离地、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接触,游客投入时间和费用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换取一次旅游经历”,其根本追求是获得旅游体验。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设计丰富、生动的体验项目,来满足游客的体验经历以及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需要,挖掘出新的丰富的乡村活动,开展有特色的田间劳作。同时,也要设计使游客完全沉浸其中的深度体验项目,以让游客最大限度地与当地居民接触,了解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农村经济, 休闲旅游, 环境建设, 绿色生态
Abstract: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s current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whole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sector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for city life, close to nature, short outing has become a way of people leisure dominate choice, especially since the number of tourists has increased sharply suburban driving, but also the further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market. And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ural tourism in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e rural cultur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ural playing a reckoned the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the rural economy, leisure tourism,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een ecology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攀升,人们的出游观念开始转变,集休闲、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然成为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城市生活者开始将目标定位到周边环境好的农村游玩,路途时间少,呼吸新鲜空气,品尝绿色食品,舒展心情等几大优势吸引着旅游者趋之若鹜。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最大的受惠者当之无愧为农村。客观的分析,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
一、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多样化的体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产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旅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以耕养农的单一产业模式,在保证农村生产的前提下,介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乡村旅游,是二者相结合的切入点,在拉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出现,适应了农村产业结构多样化的要求,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因此,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小康目标的实现。
在利用自然优势满足了人们拥抱原生态、返璞归真等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一系列现代化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设立,极大的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拓展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各地乡村在不断探索和交流中,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其积累的管理经验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储蓄了后备力量。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旅游业中1个直接就业岗位可以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浙江乌镇、云南丽江等周边村镇中,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业的人员比例已经占到55%以上,旅游经营户的年收入均值超过40万元,旅游项目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不可估量的人气激发了本地百姓投身旅游业的创业热情,从事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
乡村旅游中, 最为直观的效益莫过于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增长。目前,国内的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壤贫瘠,并不适合耕地发展,所以自然风光的优美使得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必要有效手段之一。以观光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地方特色产品制作、线路引导、民间技艺演示、民风民俗食宿等内容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与当地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密切相关。乡村旅游本身具有人员需求多层性、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也大幅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光,使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下,一些毗邻城市的农村地区正大力发展中西结合新型休闲经济,甚至在西北等一些偏远的农业地区也依托我国城市休闲经济发展开始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三、强化农民素质 改善文化环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员、物质和资金的三大流动,也带动了先进与落后之间信息、观念的交互流动。在整合了各种资源、技术等乡村物质建设的基础上,乡村旅游业更是进一步带动了乡村文明建设的发展。语言沟通、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集体荣誉观等企业管理中的相关观念,正驱动农民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用自己展示的一言一行来作为本地旅游的“活招牌”,主动寻求各种外出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农村健康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乡村旅游业的崛起,依托其自然优势及文化优势,促使旅游业反哺文化,农民的素质和农村的面貌有了较大提高和改观,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
四、缩短城镇差距 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多方位的缩短了城镇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已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显而易见当地的农民有着城市边缘人的身份,他们既具备着农民最淳朴的民风,他们诚实厚道、勤劳俭朴、热情好客;他们又是精明能干、合作互利、团结发展的。这种双重的特殊身份使他们既知道作为农民最会做什么,又懂得生活压力渐增的城市人最需要什么,从而在乡村旅游经济中大显身手。与此同时,习惯了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穿梭的城市人有机会走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能够促进自身环境保护的意识。简而言之,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缩短了城镇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差距,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三农”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会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面貌、精神面貌、文明面貌,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文素质、服务意识及管理能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推上一个新台阶!
小结:
在综合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在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注意对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底蕴,扶持形成具地方风格的特色旅游,也要杜绝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保护旅游资源,消除城市旅游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蔓延。另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的扩充,在发展乡村经济时切忌盲目跟风复制,应加强政策性导向,不求立竿见影的追求经济效益,但求适时发展、突出特色、具备长远发展的生命力的开发,逐步全方位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唐德荣.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一、2009年江苏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一)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各地高度重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科技、供销、农机、信息等为农服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连续六年实现增产,高效农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6亿斤,比去年增加10亿斤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超过24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超过55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一”目标;高效渔业面积458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的44.2%;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5%、79%、78%、85%;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达到70%。高效规模农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实事工程
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推动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向农村延伸。截止2009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71万公里,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疏浚县乡河道13.1亿立方米,疏浚整治村庄河塘土方6.6亿立方米。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0.2万处、建设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1156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90处。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面达寄宿生总数的10%。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村村通宽带;100%的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较快进展。
(三)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的部署,将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和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技能培训、劳务市场、南北协作和权益维护五大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就业格局实现了由以农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2万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实现了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2009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约206.7万人次。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民返乡创业。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不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连续提高。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连续六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坚持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我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途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切实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09年,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两个提高”、“一个主要”的要求,我省“三农”各项投入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积极鼓励和引导“三资”投入农业,2009年就新增“三资”投入农业规模以上项目资金600多亿元。开展了村企挂钩合作,推进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建设农村,探索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步伐,促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是我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重点支持苏北加快振兴,继续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级大幅增加对苏北的投入力度,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扎实推进,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继续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实施了一大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坚持“五方挂钩”,全面落实“五个一”帮扶机制,“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二、下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措施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主要政策措施:
(一)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使用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乡镇建立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县(市)建立相应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省财政对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经营大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加强政策指导,采取入股保底分红、制定土地流转分区指导价等措施,从利益机制上激励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开展进城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市社保、以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的试点工作。通过经济补偿、置换等办法,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制度。开展“留用地”制度试点,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控制征地规模,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严禁拖欠征地补偿费用,实行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不断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二)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发展县(市)、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到2012年基本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全省乡镇的“三个全覆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农服务功能,扩大涉农信贷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县以下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农”贷款,实行单独统计、单独考核、单独奖励,确保“三农”贷款特别是农业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确保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公司和涉农担保业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林地、水面承包经营权、合作组织股权、农业机械等抵质押贷款方式。
(三)创新农村经营制度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组织,不断提高覆盖率和带动力,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经营机制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认真落实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双赢”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落实合作经济组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减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投放,并实行优惠利率。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从事涉农经营活动的,可按规定享受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优惠,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优惠。积极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行为,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权益。
(四)创新“三农”投入机制
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三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维护建设税政策,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等自主兴办农民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补助力度。加强对各级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奖惩制度。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调整优化使用结构和投放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补贴办法,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