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4 16:37:31
导语:在财务风险管理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财务预警机制
1 风险概念的阶段性发展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Haynes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1901年他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
研究风险的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学术视角,给出了风险的内涵。由于概念具有本质性的特点,清晰阐释概念是对风险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理论特征归纳为五点: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的动态性;风险的可度量性。
2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分类
2.1财务风险的内涵
学术理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两种认识:一是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结果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二是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本文将前一种观点称为广义财务风险,将后一种观点称为狭义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财务活动成果与预期收益的偏离,这种偏离一般是指财务活动成果的减少,带来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降低。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引起的,风险的中心在于货币资金的运动,这种运动以货币资金为起点,也以货币资金为终点。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依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分类。按照财务风险的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按照能否通过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状态,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照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但通常上人们按其成因及性质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五类。根据上述分类标准,本人更认同将财务风险按成因及性质进行划分。
3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3.1财务风险识别
叶冬梅(2006)提出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贺妍(2008)认为风险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2财务风险的控制
3.2.1确定风险反映态度。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木,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也就不同。
3.2.2风险预防方法选择。回避风险法:综合评价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降低风险法:努力通过措施使其降低;分散风险法:通过联营,多种经营及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转嫁风险法:通过某种手段,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承担。
3.2.3风险处理措施选择。风险成本摊入:企业可将一部分风险损失事先以成本加价的形式摊入成本,将风险自行消化;建立风险基金: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很大而损失有限的风险,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防止风险发生对企业正常运营资金的影响,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2.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初始财务指标的确定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相关明细表和在此基础得出的各类财务比率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图1所示):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按照普遍性、相关性、可比性、动态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选取了四大类中的20个指标作为初始财务指标。
图1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初始指标4 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1研究不足
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也缺乏对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1)鉴于研究财务风险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各异,使得该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2)研究的内容大多以浅层次的描述和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入的对财务风险内部综合性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缺乏对多层次财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深度探讨,致使财务风险差异性很难得到准确划分。
4.2未来展望
纵览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笔者认为未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对财务风险开展研究:(1)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视角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从现代企业价值链管理与金融管理的新视角来做新的理论发展研究;(2)从主要以规范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向实证研究方法转变;(3)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和指标的确定应采用动态和系统方法相结合,运用动态的视角观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茜.外资企业WCDP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许焕升.风险管理的方法工具[J].管理视角,2008,(4):48-49
关键词:铁路投资公司;财务风险;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铁路大提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投资与建设行业繁荣发展,投资开发了诸多的铁路项目,使得我国交通铁路网更加完善,大大提升了交通的效率。而对于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市场经营愈加激烈,公司在经营与管理中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就需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分析引发财务风险出现的相关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入手,寻找相应的对策,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力度与防范能力,从而促进铁路投资公司更好的发展。
一、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开展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具有其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使得企业可能存在损失,这部分损失就是财务风险。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用货币资金来偿还其到期的债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二)与财务风险息息相关的经济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反映出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增加,在企业债务到期的时候,就会面临严峻的偿债压力。因此,在企业的债务到期日到来之前,企业需要准备相应的资金来偿还。一旦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判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导致现金流的运行出现失衡,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资金流动性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在偿还债务的时候,需要用到企业大量的货币资金,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而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现金处于紧缺的状态,这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制约与局限了企业的发展步伐与规模,这样会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旦企业长期陷入恶性循环中,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概率加大,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甚至是导致企业破产。
二、铁路投资公司中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资金的流通性不好
铁路投资公司在做出分红决策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经营效益情况,又要考虑到单位经营层在分红上保持的态度以及公司下一年度的投资需求等等因素的约束。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分红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有的时候是没有分红的。如此一来,铁路投资公司的利润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企业的现金流一旦发生问题,就有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公司的股权难以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下及时退出,这是由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由于我国大环境下产权流动的效率低下,长期投资的变现时间就会变长,投资公司的机制不够完善全面,就会使投资公司在项目单位中成为了长期的股东,就没有办法从产权流动中来获得回笼的货币资金,从而影响到公司的资金流通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从当前来看,大部分投资者把投资中的风险仅仅局限在投资领域的范畴中,而投资公司是属于企业形式的一种,需要强调其系统性,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涵盖着多方面的内容,如资金筹集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投资公司的发展,再加上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较为单一,从而会制约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市场经济发展快,市场环境变化也快,国家制定的货币政策与其产业政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需要提高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一些铁路建设投资公司来说,公司管理的模式还是按照政府部门的模式管理,从其财务管理来看,制度不够完善,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就会忽略到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企业没有做好对外部环境的预测工作,就会影响企业在财务运作以及运营活动中所做出的决策与判断,为企业埋下一定的财务风险隐患。
三、铁路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投资公司的财务主体具有多元性
大型铁路投资型公司的财务主体较为多元。投资型集团下的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都是独立的法人,子公司与母公司既有着独立的自主经营权,而且也有着自身独立的理财自。这种法人的权利与其地位的独特性,使得集团下的母公司、子公司应当成为各自财务管理的主体,使得集团的财务主体具有多个。而对于以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的投资集团内部来说,容易形成多层级的控制结构体系,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二)铁路投资公司的合并报表制度
铁路投资公司一般而言是大型的集团企业。而集团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母公司与被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从法律上来看是相互独立的法人,并且以资本结合为基础来发展出控制与被控制的机制。铁路投资集团企业中各个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都具有自身的利润管理中心或者是投资管理中心,配备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机构,并且还需要独立负责相关的利润责任,还能够自己来开展筹资的财务活动,所以就需要合并铁路投资集团的合并报表。
(三)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复杂
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其所开展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不仅包含筹资、投资、运行及利润分配等部分,还包括了产权管理、财务监控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等部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来看,公司所需要负责的内容有许多,十分复杂。从筹资、投资等决策的开展来看,铁路投资公司发展规模大,其筹资内涵也会增大,筹资活动的开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资金积累外,还包含了铁路投资集团内部各个成员之间资金的融通。除此之外,筹资决策的开展,使得财务杠杆的效应更加显著,集团内的母公司需要向子公司进行投资,从而产生新的负债能力,使得铁路投资公司的杠杠效应大于一般的企业。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投资公司的融资能力,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也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
四、铁路投资公司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会消失。为此,铁路投资公司在经营与管理中,需要强化对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从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总的来说,一个完善、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员工的共同参与、配合。为此,铁路投资企业需要培育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具体工作上,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程序,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部门的建设,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特别是对投资部门与财务部门来说,要加强员工对相关经济指标的认识,提高对经济数据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辨别,最终使风险防范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
对铁路投资公司来说,公司在进行筹资、投资等决策时,财务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铁路投资公司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入手,来建设一个高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首先,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硬件,需要有一个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来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财务风险的组织架构应该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稽核部门等共同组成,互相配合来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其次,还应该健全铁路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从制度手段入手,对公司内部中重要的岗位以及业务流程有一个标准化的管理规定,明确内部控制的范围、对象、条件等,并且还要对重要的岗位建立相应的权利制衡制度,明确执行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原则;最后,从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需要提高信息的反馈效率,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网络以及外部的各项信息传播的媒介,来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与数量,为财务风险管理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并及时、准确的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从中挖出包含的深层含义。如对市场价格数据、信息状况数据、资产负债的流动数据等等进行分析,有利于量化出相应的风险指标,从而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极易面临的一项风险。对于铁路投资公司来说,要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就需要深入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入手,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从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以及公司的信息系统入手,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作者:赵斌 单位:云南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芮春霞.浅析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6(4).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 风险度量 风险对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剧,外汇汇率、市场利率和商品价格日益频繁且剧烈的变动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份额,改变企业的预期价值或实际现金流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甚至国外市场毫不相关的波动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引发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准确度量并积极管理财务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近年来,公司财务和金融工程的跨学科研究促使国外实务界和理论界不断尝试利用各种金融工程技术和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金融工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在险值(Value at Risk,VaR)、现金流在险值(Cash Flow at Risk,CFaR)和在险盈余(Earning at Risk,EaR)等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和预警,同时提供了远期(Forwards)、期货(Future)、期权(Option)、互换(Swap)及实物期权(Real Option)等金融产品并不断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财务风险进行对冲管理。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趋势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会遇到系统性风险,即来自产品要素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来自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股价波动,还会遇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其结果反映在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了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应对现金流不确定性为核心的现金流量最优配置过程,其基础是对现金流短缺风险的度量和预警,方式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现金流波动。
早期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着重于选取支付能力指标、利润质量指标、营运效率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部分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旨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优劣,但并不能描述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大小。随着对现金流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意识到现金流是一个更能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直接信号。因此研究者逐渐建立了以现金流短缺为内因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结合金融工程技术开发出现金流风险测量方法(如CFaR)进行度量,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更为直接的风险描述,通过在某一置信度下的最大现金流损失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三、金融工程技术度量财务风险
风险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判别风险类型和产生原因来确定损失发生的概率并计算出风险的敞口水平,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
VaR是金融工程中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系统量化潜在价值损失,即通过数学模型和方法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未来某一时点的最大可能损失。其优点是统一了风险度量的标准,让管理者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该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逐渐被全球各主要金融机构、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所广泛运用,其相关技术的延伸(如EaR、CFaR等)也逐渐扩展到了非金融企业,为财务风险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CFaR是研究者在VaR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应用于非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度量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VaR中的金融资产指标替换为企业财务指标,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企业未来某一时点所面临现金流的最大短缺额,表现出来的是与现金流对等的单一度量指标,是一种对企业财务风险充分的统计描述。这样将大量信息压缩为一个数字并能使非财务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都一目了然的关注到财务风险的度量,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外部的财务分析师能更容易的交流。因此,这一概念问世以来逐渐被企业风险管理者认可,并经常利用其帮助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1999年,RiskMetrics Group公司首先在VaR的基础上提出CFaR的概念,即在特定市场风险水平下的现金流波动,并研发出一种称为自下而上(bottom-up)的模型来分解出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的现金流成分。2001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NERA)反其道而行之,主要关注现金流的整体波动性,并研发出了一种称为自上而下(top-down)的回归模型,通过在同一行业中比较与目标研究企业类似的其他上市公司的净收入变量来计算CFaR值。2005年,Andren、Jankensgard、Oxelheim三位学者另辟蹊径,将重点放在研究宏观经济和市场变量是如何按预期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并研发了一种称为基于风险敞口(exposure-based)的模型,将影响企业现金流的诸多风险敞口因素设为自变量,现金流指标设为因变量,并通过回归模型估计风险敞口系数,再根据风险敞口系数估计现金流的分布,最后计算出企业的CFaR值。CFaR技术通过使用不断创新的分析模型来度量企业现金流风险,从而为财务风险管理着规避最坏情况时的下侧风险提供依据,因此越来越受到非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者和许多著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的重视和运用。
四、金融工程工具冲对财务风险
传统的财务风险规避方式是通过减少债务、压缩投资等措施以达到降低现金流波动的目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放弃了一些潜在收益的投资机会,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他影响现金流风险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这种消极的风险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对冲乃至利用财务风险。
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工具在最大限度降低现金流风险的同时还能确保公司有足够可利用的现金流量投资于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的项目,从而对现金流波动性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内部可利用现金流量并不总是刚好满足投资所需的资金,有时会供过于求导致资金闲置,有时又供不应求,而外部融资成本昂贵又导致投资机会流失,这种现金流量与使用时间窗口的不匹配导致了投资偏离最优水平。现金流量套期保值能减少这种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扭曲,不仅仅简单地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还能使企业更好地保持资金需求与内部资金供给的一致。
实物期权作为另一种新兴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其目的是通过最优执行策略降低下策风险并扩大上升空间,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思路。利用实物期权来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在减少了净现值波动性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营运风险,在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管理财务风险的实践方面起到了探索性作用。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成熟金融市场国家的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在结合金融工程、公司财务和企业风险管理等众多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发展,取得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实务操作中广泛应用。目前,不断开发更精确的风险建模能力和设计更完美的衍生产品(如天气衍生品、环境污染信用衍生品及经济指标衍生品等)来度量和规避风险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前沿领域。我国经济正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也应成为企业管理层应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深入,基于金融工程技术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将会在不断创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
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衍生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缺乏结合本国实际的探索和运用,存在金融衍生产品不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对金融工程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完善金融市场构架
1.为非金融企业打开参与金融市场的通道。金融市场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平台和基石,能否参与金融市场和参与程度的高低都会阻碍企业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战略实施的效率。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同业拆借、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基础性金融市场,但这些市场目前主要的参与者还是以金融机构为主,很多市场对非金融企业来说存在准入门槛,有的即使可以进入也存在诸多障碍,导致非金融企业参与的程度很低,因此必须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为非金融性企业参与搭建平台。
2.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法规体系。由于我国现代金融体制建立的时间较晚,相关法规尚不健全,至今还没有一步完善的关于金融创新产品的法律法规。同时,资本市场多头监管、有效市场还未建立等问题都阻碍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所以必须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相关法规,争取早日实现统一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法制环境。
3.大力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在当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太少,创新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大胆进行交易机制和交易产品的创新。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并推出了远期、利率互换、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交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金融产品交易不活跃,未能充分发挥其套期保值的功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此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同时开展实物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等风险管理新品种,创造出更为新颖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抵补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波动引发的财务风险提供管理工具。
(二)从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1.加强对企业运用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新理念。金融工程是近二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风险加大而逐渐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而我国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运用期货等工具并遭受重大损失外(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企业发生大风险的案例较少,缺乏金融工程应用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对金融工程及其衍生工具知之甚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此外,企业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现金流波动性较大,企业在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往往出现现金短缺,造成投资不足现象严重,最终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需要在整个企业层面树立风险管理观念,深化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化解风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意识。
2.加大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目前国内对于金融工程技术方面的认识和研究才刚起步,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不多,能结合金融工程技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不足。因此,积极开展金融工程和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并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企业在面对风险日益加大的国际金融环境挑战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应该提倡和鼓励中大型企业积极使用金融工程这一新型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逐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RiskMetrics,corporateMetricsTM Technical Document, New York:RiskMetrics Group,1999.
[2]J.Stein,S.Usher,D.LaGatutta,and J.Youngen,A comparables approach to measuring cash-flow-at-risk for non-financial firm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1(04):100-109.
[3]Marliese Uhrig-Homburg.Cash-flow shortage as an endogenous bankruptcy reason[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29):1509-1534.
[4]Niclas Andrén,H?kan Jankensg?rd,and Lars Oxelheim,Exposure-based cash-flow-at-risk an alternative to VaR for industrial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5,(03):76-86.
[5]Giuseppe Alesii.VaR in real options analysis[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14):189-208.
[6]侯祥鹏,李忠海,杨红丽.运用金融工程管理企业风险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02):114-115.
[7]周方婧.浅析金融工程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的新思路[J].时代金融,2008(08):98-101.
[8]李卓琳.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管理观察,2011(11).
[9]于天宇.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实践[J].中国外资,2011(12):116.
关键词:信用风险;内部控制;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成本管理
一、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发展好企业,必须加强并改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当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时候所要求的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和目标。那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为了预防风险的制度,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最急需解决的企业问题之一。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部分组成。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财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各项方针政策的遵守和执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方面有影响的风险,还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未来出现资金流动困难、不能够及时偿还债务、对企业带来损失的一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管理。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实行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防范并且能够有所控制。而企业管理者也可以从财务风险的表现中来反映出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参考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二者相互融合,但也有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别,只有让二者以一个协调的关系对企业进行指导,才能使企业更好的成长。并且,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财务风险的表现进行反映,关键处是财务风险的防范。所以,我们要想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就必须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上。
四、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体系中来看,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了。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激励力度不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不具有独立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结构不合理方面的问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不均衡。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职能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在约束和监管方面发挥的职能是相对较多,但在支持业务发展方面发挥的职能也相对较少。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职能单一,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事前、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得不到拓展。
五、基于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企业增强激励力度的对策
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能很好的解决对于企业基于内部控制解决管理激励力度不足这一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或者完善相对的激励制度。使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相联系,这样才能激励管理者的激情,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企业增强风险管理独立性的对策
在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上建立完善第三方控制制度,这一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管理独立性这一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制定规则和制度,并对各部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控制部门,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监督,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活动及高风险事项进行监督和控制。
(三)企业完善财务风险机制的对策
第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落后的对策。
明确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政策,这一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可以相对的确立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的之后,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够保证重要环节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企业在每一个项目上的内部控制都是合法的都是适合可行的,制度的合法合理,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
第二,企业的信息管理不完善的对策。
有效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防御风险。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收集和管理,形成一个完整且通畅的信息渠道,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达到最好,降低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控制下解决财务风险的对策
企业在财务风险上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个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预警系统的作用机制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完善信息管理,建立独立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资料,通过利用专业财会、金融、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等知识,分析企业在经营开始前的经营计划书,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应的财务会计资料和企业的财务报表,由此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经营风险,并能够在财务和经营风险发生之前及时的向企业的管理者发出警报,从而可以使企业能够及时的调整或者改变经营方向,让企业整体有了更安全更好的发展。
(五)企业均衡财务部门职能的对策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下财务部门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不均衡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完善一下内部控制的职能机制,而不单是只注重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监督,对于其财务部门的服务职能也要落实到位,加强重视。把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合理分配,规定好哪些属于监督职能的范畴,哪些属于服务职能的范畴。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以企业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稳定快速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晨.财务风险管理与公司内部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6).
[2] 张孝堂.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3] 战松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实践[J].现代企业.2011(6).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成因
风险通常是指某一事件产生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异程度,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超过预期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超过预期的损失。由于人们更关注意外损失,因此,一般而言风险被视为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最常见的一种风险,关于其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观点。其一,认为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举债渠道的不同选择、举债数量的多少必然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产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此定义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并广泛出现于一些财务管理的教材中。其二,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和用资等资金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体现为再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运动风险。其三,认为一个企业所有风险都可视作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笔者认为,在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各种风险都集中体现为潜在的或现实的经济利益损失,对财务风险采用这一界定方式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从市场参与者角度,以价值为主线,来辨识、评估、和处置其所面临的全部风险,而不仅仅局限于资金运动所面临的风险。财务风险具有风险的一些共性特征:一是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其是否发生及强弱无法预测。三是财务风险具有损失性,财务风险的发生威胁企业收益和生存的安全性。四是财务风险具有可控性,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可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及影响程度。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相当复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可分为源自于外部的原因和源自于内部的原因两类。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宏观环境,如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等复杂多变,导致决策者难以把握控制事物未来发展的过程。另外,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的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道德风险对企业财务有重大影响,可能导致违约及债权债务关系严重扭曲等。源自于企业内部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资产流动性差,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内部控制不健全等等。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1)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具体而言,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理财和经营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同时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建立起对财务风险的问责制度,使管理者、职工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2)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为了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经营信息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在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所选的财务指标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一,所选财务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其二,所选财务指标能够对企业财务失败有指示作用。其三,在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从而使风险判断更加全面、准确。(3)注意控制负债比率,有效防范筹资和投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流转的起点,而过度举债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企业筹资渠道一是股东、出资人的投资,二是借入的资金。股东和出资人的资金可被企业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问题,但是其风险存在于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预期股价和股利的期望值降低方面。对于企业借入资金,在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的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不能偿还到期借款本息的风险。筹资风险的防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避免经营和投资决策失误。二是适度举债,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三是防范因“应付账款”过大,交易恶化,给企业带来的诉讼风险。(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提供的一种合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合规经营、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效率与效益。内部控制缺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的重点由资产安全及其记录正确性逐渐向风险管理转移。风险管理要求内部控制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个岗位、单项职责、单项业务、单项流程,而是要包括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凡是可能诱发和产生风险的活动都应加强控制。
参 考 文 献
[1]郑秀妙.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7(7)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33-02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对收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等原因,个人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很难平衡,这就需要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一、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定义。个人财务风险是指个人在整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个人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同,个人财务风险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财务损失,也可能会带来个人财务收益。个人财务风险包括个人投资风险、个人筹资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另外,个人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财务损益的双面性和个人财务风险的动态可变性。
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个人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和防范,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实现风险收益,减少风险损失,保持财务状况稳定,甚至改善财务状况的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1)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发现和判断个人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得出相应的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可能。
个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个人财务风险识别、个人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三个部分。
(2)个人财务风险处理。个人财务风险处理是指在进行个人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后,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以尽量控制风险发生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减轻对个人的财务损失的方面。
(3)个人财务风险防范。个人财务风险防范是指在个人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根据个人财务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前采取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措施。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优化个人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追求资源、拥有资源、享受和使用资源,同时个人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个人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良好的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盲目投资,在风险发生时便有可能溃不成军,从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如果对风险采取过度消极的回避态度,则可能会错失很多投资甚至盈利的机会,从而使个人的投资回报降低,也不利于个人资源配置。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保险或非保险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采用风险较小的投资或筹资方案将部分风险回避掉、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增强个人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等等办法。在财务风险来临时,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加个人财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处理和个人财务风险防范,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合理的的财务决策,降低投资和筹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个人财务危机成本,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的信心,增加个人财富。
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在风险发生时,其危害往往是连锁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还会影响个人的财务决策自信,严重的会对个人心理造成阴影,危害家庭,极端的例子是会危害到个人的生命。
据《新安晚报》报道,2015年1月4日晚9点30分,节俭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70万元投给安徽鑫圣德投资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过程中,倒地去世,永远地离开了。在投资之初,为了降低风险,老两口还特意选择了3个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钱还是被投资管理公司卷走了,从发现被骗到去世仅仅22天,结局令人唏嘘。
2.财务经营目标设定过高,决策缺乏科学性。有些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在对财务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将投资回报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资回报率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里的相对较高,是相对于同类项目而言),而且喜欢短期内获利较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而且,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相应的项目考察分析,往往脑门一热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就匆忙进行投资了,甚至于卖房投资、借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缺乏。
几个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将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产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了。卖房之后,因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够让他换套豪宅,或者一套变两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时间,他的购房款被套进去了,损失超过300万。300万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称得上是光荣的“接盘侠”了。
3.盲目投资,个人投资管理带有短视性和被动性。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个人资产盈利水平和个人偿债能力的风险。有的人在投资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资时重视短期利益,而选择何种投资、投资多少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较为迷信机构推荐和所谓的投资高手。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以及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会有对风险所带来结果有所认知,这个时候,风险已经来临,损失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和个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变得不理想。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投资增长时,心里很开心,认为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分红以外,投资本身的增长只有在变现之后,才是真正赚到的钱,那些起伏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带来收益,同时也能变成损失。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时候,大盘好的时候,收益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
4.风险加大,个人负债经营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个人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个人的债务筹资行为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举债经营导致流动性不足而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由于个人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而导致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有调查显示,在国内贷款买房的人群中,有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时期内,个人收入相对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个人对于住房的需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按揭购房的日益普遍,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5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个人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高于50%则可能使个人陷入财务危机;若是高于1,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三、产生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原因
1.缺乏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财务活动,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个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投资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续的股市发展,一股脑地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股市当中,觉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买入的,一定有钱赚,完全不考虑股市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更不用说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了。
2.财务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当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备相应的财务能力时,将财务经营目标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钱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上,认为这些理财产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稳定又保险。但是,在理财的选择上,选择的是非保本型的产品,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3.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严重。在个人财务活动中,逐利心理和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翻了一番,明天会再翻一番吧,后天会继续上涨吧,行情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遇到风险,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华丽的“接盘侠”的人大有人在。
4.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在个人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视风险的可能,盲目进行决策,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往往输在一个“贪”字上。
四、加强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多多学习,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对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和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警示,也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财陷阱,对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随着股市震荡向好、传销组织不断地改头换面、理财陷阱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没有相应跟上,不少人还是栽了跟头。因此,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学习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推断,可以显著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
2.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在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案例中,人们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追求,便会很容易采取投机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财务管理风险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厌恶,一般会选择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会错失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显,个人财务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上一定要稳,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降低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
3.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合理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资本配置组合:风险追求者往往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喜好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比重较小;风险回避者则喜欢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偏好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比重较小;而风险中立者则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2
一、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五大类型。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认为风险包括损失和盈利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后者则认为风险只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有无力偿还债务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和再筹资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财务风险管理为公司全面、经济和有效管理风险提供了可能;为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提供了可能;增加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是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数据库和信息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类
筹资风险,即上市公司因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暂时性的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为亏损而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
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实体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相应地,投资风险也可以分为两类。实体资产投资风险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经营问题所导致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是由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后,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按期收回账款,即拖欠风险;二是不能按数收回账款,即坏账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上市公司的收益的不同分配可能给上市公司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准确。一些上市公司虽然按照制度规定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特别是管理层)风险意识欠缺,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依然不足,认为只要管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关键因素,高素质的管理层和具体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当前情况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可以说,综合素质的缺陷、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够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功能体系。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我国上市公司对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够重视或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不合理、有效,企业财务系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所处的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客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另外,不够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也造成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的状况,而这一状况无疑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上市公司资金总额中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资本作为企业运作的重要命脉,其流动性是引起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企业偿付能力不足,资金的变现能力降低,进而引发财务风险。
(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日益成为重要的管理议题。当前部分国有上市公司缺乏风险预警体系,有些虽然建立了风险监控预警机制,但形同虚设。风险预警机制欠缺灵活性,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无法起到预警作用,导致筹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增大。
四、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确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我国上市公司战略目标模糊,盲目多元化投资。针对这一现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应树立风险意识,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将资金投放于企业的核心产业和拳头产品,提高投资回报率,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此外,我国上市公司由于违规担保而导致的财务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应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尽量避免因或有负债形成的债务黑洞。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财务风险防范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必须从组织上、经济上明确划分其风险责任,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者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赋予管理者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给予风险管理者应得的利益。调动上市公司管理者及其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动力,促使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
(三)加强上市公司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所定的制度。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设立管理控制机构。机构设置因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而异,很难找到一个通用模式。对于规模大、技术含量很高、高知人员云集、按劳取酬的企业,通过设立报酬委员会进行管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问题研究,能够提高报酬计划按劳取酬科学性、加强报酬计划执行中的透明度和监控度。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交叉任职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必然带来权责含糊,易于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纵的现象出现。
(四)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分析和处理各种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多层次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并且明确负责的职能部门。另外公司应该设立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分析内外部环境、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识别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并且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严格监控威胁企业生存发展的财务风险,随时准备应对各种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上市公司的发展中,应该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上市公司不但要在思想意识上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而且要完善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财物风险管理系统,从而使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赵爱良.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技术与市场,2010(12).
[2]赵剑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9(08).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降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每个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就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及财务风险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期对施工企业实际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是指财务状况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和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即财务的机会风险。施工企业作为一种行业特点显著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同其他企业一样存在企业风险,因其特殊的一面使其比一般生产企业具有更大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表现在财务上就成为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更为重要。
为合理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恰当地评价或评估财务风险。评价风险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但不论使用那种方法,数据收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并收集本企业的如下重要财务信息:一、负债、或有负债、偿债能力;二、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施工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三、施工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四、盈利能力;五、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六、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如递延税项等)等信息。企业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如负债率是否超过了必要限度,现金流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为负数。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是否偏离预算等均可能成为风险环节。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数据与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数据相比可以看出距离风险控制底线的差距,利用收集的数据通过定量计算技术可以确定风险处于的阶段。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应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近些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争取在公开市场上上市。但是相比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多的监督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风险。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当中,制造行业所占的比例较大。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多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营运能力,强化财内部控制,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策略
财务风险是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财务风险都是必不可免的,无论企业采取哪些措施都不可能完全规避财务风险,只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和威胁。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念界定
风险一词由来已久,但人们对风险的定义却尚未统一,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风险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是对未来事件结果的一种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第二,风险带来的损失是无法确定的,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风险主要是不利事件的集合,强调风险会带来必然的损失,但这类观点不认为风险是可以测量的。第三,风险是可能发生损害程度的大小,这类学者认为如果风险的损失在预期范围之内则不认为是风险,只有实际损失大于预期损失时,大于的偏差被认定为风险。第四,风险是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风险构成要素一般由风险因素、事件以及结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风险因素是重要素间的基础和前提,风险事件是外部环境发生的导致风险结果的事件,是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同时风险事件也是搭建风险要素和风险结果的桥梁,将风险转化为现实。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时中的风险主要是指最后一种风险,即风险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财务风险种类划分
财务风险根据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多个种类,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根据财务风险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利率风险;其次,根据企业管理部门面临风险的表现可以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以及部门性财务风险;再次,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普通时期财务风险、特殊时期财务风险;最后,根据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本文主要以资金运动过程分类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进行探究,根据制造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财务风险主要特征
财务风险是财务与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客观性。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大多由一些无法控制和预料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因此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客观的,直接导致财务风险也是客观的。国家经济、企业经营、市场价格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的风险,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决定了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只能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降低风险的损失,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第二,普遍性。市场经营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以各种形式贯穿于资金运动的始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第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形式都是不确定的,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导致风险的复杂,人们不能完全掌控风险。第四,客观可度量性。尽管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依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采用数学或统计的观点对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将风险量化。第五,可控性。尽管财务风险不确定,但人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经济风险进行事前的预测和防范,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一角度来看风险并不完全属于突发事件,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第六,损益的两面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财务风险不再局限于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相反还有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抵御措施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
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筹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司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强烈的偏好,带来的是高资产负债率,同时负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流动负债偏高。我国对资本结构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当企业负债水平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其负债可以抵减一部分所得税,从而形成一种杠杆利益。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该项政策,当企业经营良好时可以加大负债比例从而降低加权平均资本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获得长期发展。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与该目标相背离,进行了一系列与经营目标不符的投资行为。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可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11年至2013年整体投资率仅为4.94%,但有些企业的投资率为19.28%,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等多种情况,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现状
从收益分配角度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股利支付率不高、缺乏连续性等问题,股利分配制度极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具有较大的权利,根据自身利益需求随意更改股利分配方案,股利分配方法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致使二级市场上股价经常发生异常波动。其次,同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可能会存在多个股利分配方案,在分配股利时没有科学的依据进行合理分配。最后,股东大会执行力较差,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相应的股利,严重侵犯了股东们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多数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控制意识,主观上认为只要资金运用得当就不会有财务风险,但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开展财务活动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对上市公司极为重要,由于管理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导致风险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体系。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体现着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和措施,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独具特色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我国会计制度发展较晚,体制上不太健全,尤其是制造业,多数企业是由粗放的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财务系统仍然滞留在核算阶段。电算化系统虽然在不断普及,但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尚未形成,财务预警系统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在客观上导致上市公司在复杂的市场中缺乏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3.资本结构失衡。资本结构是公司资本中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所占的比例。资本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资本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公司运行,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原因主要是筹资决策失误,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其直接体现。上司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缺乏偿债能力,资金难以变现,直接引发财务危机。
(二)外部原因
1.历史因素。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只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我国上市公司有两种起步形式,一种是原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另一种是民营企业上市。相比而言,由国有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财务制度上较为健全,但其财务活动受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中缺乏适应性。而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上市公司在初期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信誉。两种上市公司都存在相应的财务风险。
2.经济因素。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错综复杂,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上司公司的财务活动,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决定着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税收、经济危机、国家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又直接制约着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上要不断适应这些复杂的变化。
3.政治因素。社会政治环境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大环境。不同地区在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意味着社会政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性,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能产生政治上的冲突和摩擦,对经营范围较广的上市公司来说,这些冲突和摩擦必然会影响到财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等将逐渐暴露出来,给企业的财务活动造成阻碍。
4.其他因素。公司一旦上市就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用,严重的自然灾害对股市有明显的冲击;科技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一旦发生计算机崩溃、机密资料泄露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安全,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直接损失。
四、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的一种手段。财务危机的发生意味着企业中早已存在财务风险因素,但企业未能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企业损失。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考虑国家政策导向,保证经营方向符合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应当审视所处行业发展状况,恰当评估该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再次应当考虑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如果市场较小则应扩充产品范围;最后结合本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风险预警,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二)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学会利用财务杠杆,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的重点是筹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起点就是筹资风险的管理。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直接考验着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否则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不断增加。企业在债务性融资时应当注重还款期限的安排,做到适度负债。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成熟期的企业负债率可以适当提高,而发展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企业可以运用无差别点分析法,在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资产负债比例,通过优化资本结构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
(三)提高营运能力
提高营运能力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首先,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当前上市公司管理者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应当多了解审计知识,明确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上市公司应当恰当利用风险重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兼并、收购是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重要形式,能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兼并、重组不是简单的生产和资本的相加,而是会计制度、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的融合,只有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生产范围相似的企业才有兼并和收购的价值,与企业的生产范围形成互补。当前的制造业依赖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机器的折旧、技术的更新、设备的互补性是制造业在兼并重组时应慎重考虑的因素。最后,企业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营运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技术才能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抢占市场资源,这是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
(四)强化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的要求。内部控制只能做到风险防范,而不能化解和转嫁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和风险度量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内部控制只能影响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是企业采取对策的前提,也是建立内部控制的基础。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防范企业在经营中常犯的错误,结合企业的风险规避措施组成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制造业财务危机屡见不鲜,因此加大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是一种必然趋势。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多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多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影响。
作者:刘小慧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泮敏,曾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6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