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

时间:2023-12-24 16:37:32

导语:在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优化教学;小学英语;PEP教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PEP教材的特点

PEP教材是加拿大lingo metia国际集团编刊的一部小学英语教材,这版教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辅,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爱国情操、社会公德意识。其特点为:遵循现代英语教学理念,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流性;以能力教学为主要目标;以课堂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我们要结合这几方面特点,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二、PEP教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重视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设置问题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要点,而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结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PEP教材在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2.重视课堂活动,引用单词游戏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英语单词游戏,来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PEP教材的词汇表中学到food这个词汇的时候提问:“请同学们根据food这个词汇联想以前学过的词汇。”学生经过讨论回答:“我想到了apple,orange,vegetable。”“老师我想到了pear,grape,strawberry。”“我想到了tea,hot dog,coke,chicken,fries等一些词汇。”通过对词汇进行延伸和联想,能够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这是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PEP教材旨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PEP教材的教学目标。因此,发挥PEP教材的作用对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禹.探讨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2(06).

第2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3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也随之进行了改编,新教材更符合时展的特点和现代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渐深入到每一个高中校园。在新一轮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名实践者,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高要求,我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努力探究和实践,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中语文课程有其独特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明确:教师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首席长官,学生只要听命于教师,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他们没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被动接受知识的权利。而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一样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的引导者。

所以,教师要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不断修炼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真诚的语文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过去传统语文教学中单纯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用自己既定的教学设计来控制教学过程,而是应该顺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适当地做出不断的调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学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心。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充满着无限活力与学习热情的独特个体,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肯定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的自信和快乐。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因为良好的团队合作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合作、帮助、良性的竞争,调动起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修课和必修课的编排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发展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这种人性化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为学生的独特个性形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图形、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多方感官的综合刺激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叙述设计正确的学习顺序,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在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快乐的语文教学氛围中获得一个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各项教学活动,从而逐渐形成自己一套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从这四项基础训练入手。

听: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或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课文朗读作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说: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比如: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口头作文、话题辩论等等,使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读: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通过词句摘抄等方式进行语言的积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更多的文学营养,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第3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价;改革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如何有效调整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建构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心理学学者和教师的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未来,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2]国云玲.主体性创新性主动性师范性——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高磊,江克斌,邵飞,金广谦.基于SPOC平台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1).

[4]甘怀敏.微课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挑战[J].疯狂英语,2016,(1).

[5]张艳君.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

[6]张海.“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7]蔡莉莎,吴恒玉.基于翻转课堂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1).

[8]苗斌.浅谈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式[J].内江科技.2016,(3).

[9]陈刚.如何增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J].青年教师,2006,(12).

[10]强化学校装备建设助力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4).

第4篇

代表们向会议提交的研究报告有八十多篇。报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相当一部分是研究和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具体课题(如算术运算、有理数、立体图形、解问题等)的特点和规律,另外一些则是通过某一课题的教学研究数学教育心理的一般规律或专门问题,如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课程的认知要求之间的配合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认知(metacognition)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的数学成绩的评价,计算器、计算机(重点是LOGO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等。

大部分代表分成八个课题研究组,着重研究以下几个课题:16岁以上至大学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能力和几何知识,几何中的表象、概念和几何概念的形成的理论;数学教育的认识论的研究;表述(representation)对获得数学知识的影响;教学设计(teachingdesign)的原理;比和比例的理解;数学教育心理和数学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社会的动机,社会的相互影响以及社会的认知)。

另有部分代表则就以下一些专题交换经验和看法:数学教师的准备和发展;探索数学课录象带;性别与数学;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变化;培训数学教师的心理学等。

第5篇

1.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结构体系与分析从教材的体系上来看,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一般包含这几个部分:概述部分(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学概念和体系、研究方法、现状与发展和研究意义等)、学生心理(包括学生心理、学生群体心理和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职业心理(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心理测验等)、教师心理、教学心理(包括教学策略、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设计、课堂与班级管理)等六个方面。某些教材根据自身编写的特点增加了部分普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对教师的教学心理未有涉及,其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则大多分布在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上,而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心理未有涉及。其后由刘合群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几本教材在结构上分布得比较均匀、全面,各方面都有涉及,大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并且根据自身的编写特点各有所侧重,如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评价环节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量与评价,而刘德恩与曾玲娟则更偏重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此外由卢红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普通心理学知识,增加了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内容,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心理涉及得比较少,而更加注重教师和教学心理;武仁恒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则侧重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分类的学习论”和“认知结构与迁移”等学习内容。

2.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编写体例分析“体例”一词在出版学科中的狭义解释为“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也用来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我们知道教材是学习者感官接触的最直接的信息,包括文字、图表、注解等信息。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接受信息,为教材实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所以教材编写的体例形式也属于教材开发研究的重要步骤。早期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编写体例的形式比较单一,除去标题与正文,几乎没有涉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和拓展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其后出版的教材,渐渐开始引入大量的注解、案例等元素,如刘德恩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第四章(教学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第一节(教学目标设计)中以护士班的行为目标作为示例,其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都是以护士班的实际操作作为对“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解释;崔景贵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每个章节的结束增加了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章节的学习对问题进行思考。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项目,如卢红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章节开始处呈现该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每个章节中都含有大量的案例,此外在章节后增加了拓展阅读,如第六章(职业能力及其教学策略)中的案例:“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案例:“零分,我都好朋友”;第三章的(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拓展阅读:“千万别看扁职校学生——访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体例的多样化为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可能,并且丰富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在不影响教学内容主体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层次学习内容的需求。

3.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分析通过对历年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教材的出版数量不多,但每本教材基本上是自成一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内容体。尽管如此,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体系是不变的。这些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其内容体系由职业分析入手,先确定职业工作对从业人员和职业教育的要求,然后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展开,是依据工作需要来寻求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就属于这一种内容体系;另一种是以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在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常见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只是引例倾向于职业教育,实质上是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此后出版的教材中,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和夏金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基本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职业学习心理部分和职业教学心理部分,力求突显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特色。其内容框架完整有层次,但是教材内容大多采用常规的陈述性理论,显得过于理论化。从教材的体例形式来看过于单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开化。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是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二是职业学校师生心理,第三是职校生学习心理,第四是职业教育教学心理,第五是职业心理。教材内容建构上注重贴近职业教育实际,凸显“学习心理—教育心理—职业心理”之间的有机融合,增强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建设的针对性、时效性,建构、拓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心理理论。这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基础性,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来说不失为一本经典之作。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聚焦于职业院校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学基本规律,着重阐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分析了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提出了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围绕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管理与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此外还介绍了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该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基本遵循了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的结构。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与典型活动为主线,遵循职业教育课程的工作逻辑的组织原则,围绕如何发展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一核心来建构知识体系,并强调知识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使教材内容与未来的教师工作具体情境相结合。但是该教材忽略了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探讨,此外,该教材加重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的比例,使教材内容趋于理论化和学术化。

二、对新开发教材的建议

1.优化教材结构体系职业教育心理学新教材的编写要打破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相关分支学科理论为主线的惯例,改变“麻袋里装马铃薯”的编写思维策略,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拼盘式组合”的现象。根据我们所统计的教材情况,以及历年来该领域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应该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职业学校教师心理、职业学校教学心理和职业心理。

2.优化教材内容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叉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在教材的内容上要特别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避免过多的描述性的理论,让教材更加适应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关注人本,关注心理学的本质;其次要注重教材的实效性,积极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新东西,介绍促进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内容的现代化;最后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内容要体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要体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第6篇

一、关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概括起来看,当前的数学学习研究遵循着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一般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对数学学习的具体问题作解释与分析;另一条是尽可能从数学学习具体过程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真实心理活动,分析其认知过程、机制及心智变化,由下至上构建理论。

而就目前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多数专著和论文看,采用第一种研究途径的仍不在少数。上述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一般学习理论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肯定一般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研究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这种运用中表现出的简单化或贴标签式的倾向,特别反对把数学教育心理研究等同于“一般教育心理学加上数学例子”的作法。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理论要有效地运用于数学学习研究,须经历一个理论与数学学习具体实践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概括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粘贴”过程。由此可见,问题的实质还不在于选择哪一条途径,而在于无论选择哪一条途径都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真正有机的结合,其价值也是双向的,即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同时,通过具体数学学习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数学学习理论及一般学习理论。此外,在研究方式上同样需要在某种对分中寻求平衡关系的还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处理、逻辑论析与实证研究、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以及观察的与实验的、问卷的与访谈的、统计的与个案的、自省的与它析的、过程式的与结论式的等等。

二、建构主义对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启示

1.建构主义提供的是关于数学学习认识论的分析。

相对于学习心理的实证而言,学习认识论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更为根本的,它体现了一种基本的教学立场及观念。事实上,认识论的分析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建构主义在现代的兴起,可以视为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直接成果”

2.建构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

建构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维度,在建构主义的旗帜下事实上也包含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为避免盲从或追求某种“时髦”,需要对建构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轨迹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应对其T多观点进行鉴别、再认、选择,甚至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整合。

3.不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将对数学学习研究产生不同影响。

一方面,建构主义的立场可以影响研究者的工作方向(如个人建构主义对个体认知活动的特殊性感兴趣,而社会建构主义更重视合作学习、语言交流、学习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为数学学习心理的具体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把“探幽入微”的具体研究与宏观的认识论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4.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时应特别关注其特殊性。

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应该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入手,探究其学习的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于,数学的对象是一种思维对象,是人类经过一定的抽象活动所构造出来的心理上的对象。按照这样的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建构实际上可视为建构的“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的数学观与数学学习观本质关联的核心所在,也是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今后仍应深入探讨之处。

三、应对数学学习心理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

即使是对一般学习心理研究而言,对于处在“生长期”的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来说,更是存在着若干开放性环节和发展空间,这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对数学学习心理除了从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如下角度值得进一步重视。

1.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

“任何一种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明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对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认识规律与思维方法”等问题,这正是数学哲学及数学教育哲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2.思维科学与数学思维论。

由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思维科学研究已获得长足进展,数学思维论立足于数学思维规律的概括与研究也已取得诸多成果,而将数学思维研究与相应的学习心理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国际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具体体现于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实际数学思维活动机制的深入研究。

3.社会学与文化学。

数学学习活动因其本质上是人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具有社会适应性、文化继承性及环境相关性等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数学学习心理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并把握其规律性。也是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

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特别重视数学学习与现实环境的关联,以及学习中的交互活动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与学校正规数学的关系及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值得我们重视。

四、应加强对数学学习活动中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7篇

关键词: 平衡化 皮亚杰 综述

一、引言

平衡化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在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中有着头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年来关于平衡化的研究逐年增多,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研究和成果,我们在认真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平衡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藉此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关于平衡化的研究。

二、平衡化概念的提出

关于平衡化概念的提出,皮亚杰说:“发展的三个古典性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的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最后两个因素不能解说发展的连续性的性质,第一个因素本身也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因为智慧的发展不包含一种遗传程序的因素,如同本能依据的因素一样。因此,为了协调以上三个因素,我们将要增加第四个因素,这就是平衡化或自动调节。”[1]关于这段说明,我国学者丁芳、熊哲宏、王锡伟、石向实、寇德婷等认为皮亚杰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平衡化的概念,而且给出了提出理由,即皮亚杰是在驳斥和批评传统认识论关于影响认识形成的三种因素时提出的。[2―5]

三、平衡化的本质

关于平衡化的本质,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等认为平衡化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认知不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的平衡;另外平衡还是一种动态过程,包含着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6―9]美国学者约翰・桑切克和阿特金森认为平衡化是为一种机制,用于解释儿童如何从一个思维阶段向下一个思维阶段进行转换。[10―11]我国学者张景焕和美国学者Anita Woolfolk、Jeanne Ellis Ormrod等认为平衡化是认知结构(认知图式)与环境需要之间达成的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不平衡。[13―14]我国学者唐卫海、刘希萍、孔凡哲、曾峥、吕世荣、周伟群、王志元、陈晓西,美国学者M.P.德里斯科尔、理查德・D.帕森斯,新加坡学者陈允成等认为所谓平衡化即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正是同化顺应之间的不断失衡、再平衡促使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15―20]王之璋则认为平衡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平衡化是认知建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协调或适应的状态和关系;(2)平衡化又是主客体相互适应的过程,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主体客体协调适应了,那就达到了认知平衡化,反之,就是不平衡;(3)平衡化是一种调节机制。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建构主义的内部机制……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除了稳定性与变动性以外,还具有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这种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上面他所说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可见,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主体自我调节活动的同义语。[21]

四、平衡化的特征

皮亚杰非常重视对平衡化特征的研究,他在著作《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说:“首先,稳定性是平衡化所具有的一个特征……其次,每一个系统都是受到外界干扰的,而这种干扰往往会改变这个系统……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平衡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我们的所谓平衡化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的过程。”[22]

我国学者王之璋研究了皮亚杰提出的平衡化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第一个特点是平衡化的建构性吸取了康德的合理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认识建构理论。……皮亚杰的平衡观十分强调结构的平衡化。……第二个特点是平衡化的矛盾性。……第三个特点是平衡化的主体调节性。”[21]

五、平衡化的模式

关于平衡化的模式,皮亚杰指出:“平衡化的模式可以在动力学、热力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测验学方面有不同的术语,我们只讨论三种曾经应用于和可以应用于心理学的模式:第一种是关于场力的模式,这种平衡化模式的定义是力的全部均衡(失力代数和是零)……第二种是盖率论的模式,……在神经上对较小的补偿的适应和对较复杂刺激的新适应所显现出来的平衡化过程。……这种心理模式应为心理学所保持而转变成为一种分化的活动。第三种模式是在外部干扰和主体活动之间的补偿作用所达到的那种平衡化的模式。”[22]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从根本上讲,处于平衡化状态的系统,就作用于这个系统的力或在系统之内的力来说,是具有某种均衡或稳定的系统。平衡化过程涉及到采用由主体所做出的连续的策略,以至采用一种策略的结果增加了他采用下一种策略的可能性,直到他达到最后的策略,成功的建立起比先前的任何一种策略所取得的平衡化都更稳定和更持久的认知的平衡化。”[11]

六、平衡化的水平

前苏联学者奥布霍娃认为平衡化有六种水平:“1.平衡化起初只把遗传和运动结合起来,这是第一种水平,即反射水平;2.把习得的知觉和技能结合起来,这是第二种水平,即知觉水平的平衡化;3.是在能重新找到消失的客体连续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这是第三种水平,即感知运动水平;4.在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不过这些运动是可预见性的运动,这是第四种水平,即直觉水平;5.进一步的平衡化是控制预见本身,这是第五种水平,即具体运演水平;6.平衡化控制过去所做的或能够做到的全部可能有的动作,这是最后的第六种水平,即形式运演水平。”[23]

七、平衡化的阶段

关于平衡化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皮亚杰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指出,皮亚杰只是给出了有关平衡化阶段的一点看法,他说:“当我提到平衡化,一点都不意味着认识机能能够达到一种固定的状态。获得平衡化是受限的和受约束的,并且有一个超过已获得的平衡化去达到更好平衡化的倾向。……简单的说,这就是持续的追求更好的平衡化。”[1]

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孔凡哲、曾峥等认为平衡化的阶段主要有三个:(1)童满足自己现有的认知模式,处于暂时的平衡化状态;(2)儿童意识到自己现存的认知模式具有不足的地方,因此而产生了不满足感,平衡化状态被打破;(3)克服了原有认知模式中的不足,发展起了一种更有效的、更成熟的新的认知模式,又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化状态。[6―10]

八、皮亚杰平衡化概念研究现状的评述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皮亚杰的理论就是主客体平衡化的理论,平衡化是他解释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目前关于皮亚杰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他的平衡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由上可以看出,在关于平衡化的研究中,当前学者们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平衡化概念的提出、平衡化的性质、平衡化的特征、平衡化的模式、平衡化的水平及平衡化的阶段划分六个方面。而其他的一些方面没人涉及,比如平衡化的方法、平衡化的机制、平衡化的调控、平衡化的内部过程等。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多数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少和简单,只有关于平衡化的本质的研究相对较多和相对较为深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很明显这些观点又是不统一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这也说明在平衡化的本质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另外,纵观当前研究,现有的研究都比较注重思辨,缺少实证研究,因此,当前这些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还有,将平衡化与具体知识内容(比如数学)或具体个体(比如中学生)结合起来的研究当前还没有。其实这应当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更为细致和深入,无疑是对皮亚杰平衡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探讨。更有意义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将对学校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平衡化问题[A].左仁侠,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42-144.

[2]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的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06.

[3]王锡伟.试析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6-30

[4]石向实.论发生认识论的平衡概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4-18.

[5]寇德婷.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和认识[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6]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60-63.

[7]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70.

[8]谢小良.认知发展与数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0.13.

[9]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10]约翰・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9.

[11]阿特金森著.熊哲宏译.皮亚杰的平衡模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26-29.

[12]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2.

[13]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1-33.

[14]Jeanne Ellis Ormrod著.彭运石,彭舜译.教育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26-27.

[15]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3-34.

[16]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54.

[17]吕世荣,周伟群.试析皮亚杰的主体认知结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34.

[18]王志元,陈晓西.智慧的本质和机制[J].当代自然科学与哲学,1983,(3).

[19]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教育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

[20]陈允成,理查德・D.帕森斯著.何洁,徐琳,夏霖译.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

[21]王之璋.试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平衡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5,(6):17-20.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47-01

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推理的严谨性等特点。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应避免将数学的“严谨”性演变成课堂的“严肃”性,而将课堂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数学产生的厌倦感、焦虑感,就显得犹为重要。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教师的表演舞台,学生是观众,或是被填充的容器。基于心理咨询原理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应创设适宜交流的情景和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乐在其中,学有所获。我们要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出发点,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抓手,突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字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为此,数学教学必须融入充分的情感交流,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师行为,发挥教师在数学情感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

教师表露数学兴趣,是学生步入数学学习殿堂的第一把心理钥匙。许多实事证明,老师对数学缺乏良好的情感修养,很难实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感染。老师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处处流露出对自己所教数学科目的热爱,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刺激学生效仿心理,容易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态上的自我完善,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有效桥梁,是促进学生自觉接近数学的有效手段。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与内心形象的反映,它对学生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使学生倍感亲切,饱满的教学热情和振奋的情绪状态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活跃学生的思维。不良的教态,使学生产生紧张甚至反感的心理,使学生思维受阻,反应迟钝。营造“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会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困惑。

二、数学情感教学必须是在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平台上实现。

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平台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开放平台。

师生关系就其外延来说,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潮流中,在今天开放的社会背景之下,师生关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教师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交流频繁的开放的个体。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依存于生活空间而产生。”;“有效的教育与教学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情境的理解,即对学生及其心理环境的结构、动力、性质的理解。”为适应这种时代要求,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批判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观点建构教学模式,要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开放和顺畅。

教学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自己与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语言上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属于“内心深处”的具体体验。我讲评这道题是为了提示所有学生,经过相交的两个圆的交点的许多问题可以像本题一样,用两个圆的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还可以用这条直线方程简化经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这时,学生开始提问,一个学生问:“老师,你怎么知道两个圆相交?” 有同学说:“原题求公共弦长,不相交哪来弦长?”第一位同学又说:“可有一个不明白,如果真的有两个圆相离(外离),两方程相减照样会得到一条直线,那条直线是咋回事呢?”这时,全班学生议论纷纷。这并不属于我们课标中应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了“尊重学生情感”,“提倡学习交流的民主”,我故意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那条直线不是“公共弦”所在直线了,那它是什么呢?由于有了课堂上的民主,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了充分讨论,学生提出了许多观点,拓展了解题思路。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并利用刚才的圆x2+y2-4=0和与之相切、外离、内含的等大、不等大的圆分别进行了探究,得到了相关的结论,课后,许多学生还意犹未尽。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效的平等交流和热烈气氛使我记忆犹新,在我后来的总结中也发现这章节的教学效果明显得到巩固。

三、探索数学知识内在的情感特点,将数学教学真正融入情感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数学经验,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养成良好的个性以及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揭示数学的内在美,建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结。数学的内在美是一种科学美,是事物和谐、简朴、规律等特点的体现。在数学的海洋里,实际上处处都蕴藏着对称美、和谐美。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美的因素,并在教学中揭示数学美,要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的简洁美,解题方法的技术美,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的对称美,形与数的统一美,更具魅力的黄金分割的比例美等。用数学蕴含的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从而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的探索就是学生接收知识的心理规律的探索。心理活动规律是通过情感来控制的。学生的心理情感效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发挥出的效果。情感是智力的催化剂,特别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场境,有利于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敏锐,逻辑思维更灵敏,内在潜能更容易发挥。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付建中。

[2]《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庆林。

第9篇

【关键词】舞蹈心理学 舞蹈创作与表演 舞蹈审美与欣赏

一、舞蹈心理学理论框架的设立

舞蹈心理学是心理学新近设立的应用学科,主要对舞蹈中的心理学问题进行研究。平心教授在“舞蹈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上,以心理学为框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为舞蹈心理学新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心认为:“舞蹈心理学必须以舞蹈为基础、以美学为指导,以心理学原理为内容和体系。它不仅是艺术学和舞蹈学的一个门类,而且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舞蹈心理学研究思路是以普通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为依据,从而形成舞蹈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主要有以下章节:舞蹈感觉、舞蹈意象与想象、舞蹈思维、舞蹈情感、舞蹈动作技能、舞蹈气质与性格、舞蹈能力、舞蹈教育、舞蹈心理学理论等。既然是基本内容和理论,自然就涉及舞蹈的各个环节并对舞蹈的各个环节具有指导意义与作用。”①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与美学,这种分类方法利用了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心理学作为框架,对舞蹈心理学进行创造性的分类,纵横交错,自成一体,为整个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舞蹈心理学的三个领域

舞蹈心理学大致分为三个领域――舞蹈教育与教学领域、舞蹈创作与表演领域、舞蹈审美与欣赏领域,这三个领域中,舞蹈教学心理的研究早已从教育心理学中分离出来,则更成熟一些。

1.舞蹈教学是舞蹈心理学的重点,着墨较多,主要涉及舞蹈感觉、舞蹈思维、舞蹈技能等章节,在舞蹈教育中的动作记忆、舞蹈动作、操作思维的问题等都影响着舞蹈教育成效。

在舞蹈学习中,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等的感知动作,通过舞蹈动作思维,学习舞蹈技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熟练的舞蹈动作技能。这里所说的舞蹈技术是指学习某一舞蹈科目,如蒙古舞蹈的硬肩、软肩技术。这里所指的舞蹈运动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它是经过训练后熟练并自动化完成舞蹈作品的能力。这种舞蹈技能较一般的纯运动技能更复杂,因为舞蹈表演需要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即演员在完成动作时还要有情感表达,舞蹈心理学对这一问题做了一定的论述与表达。

舞蹈学学生的智力发展与个性心理特征是舞蹈教育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长期努力与潜移默化教育的过程。舞蹈学生对智力要求有何特点、智力与个性的养成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学员个别差异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以及舞蹈演员气质类型划分与角色扮演,都是舞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在舞蹈创作与表演领域的探讨

《舞蹈心理学》主要谈了舞蹈创作中的舞蹈思维与艺术想象,主要涉及舞蹈思维、舞蹈情感章节。

舞蹈思维可分为舞蹈动作思维、舞蹈形象思维、舞蹈抽象思维,该书谈了如何激发创作灵感及舞蹈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编排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舞台体现。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具有二次创造的能动性,应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素养,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舞蹈表演必须形神兼备,表演者须先学习角色的外部动作技术,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塑造艺术形象。演员的面部与肢体表情是观众认识舞蹈形象的重要方面。舞蹈心理学一书详细论述了情感的概念、分类与舞蹈表情手法。

在舞蹈表演中,青少年学生初次参加表演时会产生焦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等也是舞蹈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此外,舞蹈心理学还研究舞蹈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以及舞蹈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

3.在舞蹈审美与欣赏领域的探究

舞蹈美学是从总体上高度概括、抽象,上升到揭示舞蹈规律及其本质。近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舞蹈审美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对于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从审美心理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借鉴。平心教授在《舞蹈心理学》中对著名的美学理论布洛“心理距离”学说进行了新发展,并首先提出“心理距离产生美的机制是想象”,他对布洛“心理距离”学说产生的机制作出了科学与精辟的解释,并且对美学中的“意境”理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悠远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舞蹈心理学基础理论

平心最后将舞蹈心理学基础理论分为精神分析舞蹈理论、行为主义舞蹈理论、人本主义舞蹈理论、超越心理学舞蹈理论,分析了这四种理论在舞蹈中的应用实践,为本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平心最后提出了有一定创意与哲学意义的“四个世界划分理论”,他认为,“人类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人际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个世界,而舞蹈艺术位于四个世界的交叉点上,任何一个舞蹈作品,它既是身体的(自然的)、人际环境的(社会心理的),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映”。②这个学说为舞蹈心理学的发展描绘了美好愿景。

结语

总体来讲,《舞蹈心理学》的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是一本优秀的舞蹈专业本科(包括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理论专业)与研究生选用教材,它是应用心理学的新拓展,也是艺术心理学的新创见,对师范院校舞蹈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它可以替代普教《教育心理学》,并更有针对性,它对舞蹈教育与舞蹈表演心理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