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0:45:33
导语:在铁器文物的保护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青铜器文化;青铜鍪;保护修复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32-02
一、 文物基本信息
此件文物出土于甘肃省成县尖川墓地,位于成县沙坝镇尖川村东约1公里的山坡上,当地农民平整梯田时发现。2003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察、发掘,发掘西汉早期墓葬10座,出土随葬品300余件(组)和大量的车马饰件。尖川墓地随葬品的种类有漆器、陶器、铁器和青铜器。陶器主要是罐和壶;铁器主要有锛、矛之类的生产工具和兵器;青铜器以车马饰件最多,另有鼎、、鍪、剑、戈、蒜头壶等。这批文物的出土为研究西汉的历史、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一)器物介绍
此件器物为西汉青铜鍪(见图1),文物编号为2003.C.J.M8:14,口径11.6厘米,腹径15厘米,通高14.4厘米,重量为693.5克。
哆口,圆唇,鼓腹,圜底,腹上颈间有一辫索纹环耳 ,器身有一贯穿周身平行环耳的范缝,并有多处补铸痕迹,应为实用器,现收藏在甘肃省考古研究所。
(二)病害表述
器身略有变形,距口沿1.3厘米有两个不规则残洞,直径分别为0.5厘米、0.15厘米,表面覆盖有大面积的硬结物和草木灰垢;腹中部及下部有8处二次补铸痕迹,最大的长8厘米、宽4.5厘米,最小的长1厘米、宽0.7厘米,并有一处不规则残洞长1厘米,补铸部位表面有大面积硬结物及少量层状堆积;器身及底部多处布有铸造垫片痕迹;器物内壁布满硬结物、土垢,接近底部有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的椭圆形浅绿色锈蚀区,病害照片如图2~5。
二、 器物科学检测分析
(一)X探伤测试
通过肉眼观察,发现该件器物除了补铸及孔洞之外,其土垢及草木灰垢下的基体还是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的,为进一步了解其铸造特点和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病变现象,我们使用了X探伤检测手段,其测试参数为电流5毫安,电压 110千伏,曝光时间为30秒。
由X光照片可以清楚发现该件器物的范缝、补铸的痕迹和大量的不规则垫片。有不规则孔洞,补铸边缘有裂缝且基体较薄说明其铸造工艺并不讲究。由表面观察及X光照片显示其范缝为重叠与环耳方向的一条直线,由此判断此件器物应为对称两半模合并而成。
(二)氯离子定性测试
我们通过硝酸银滴定测试法定性判断锈蚀层中氯离子的存在。此件器物我们对不同锈蚀表现的部位选择6处进行采样,用稀硝酸稀释后,采用1%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测试,取一空白试样与检测试样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如下:
由测试结果我们发现1号样酸化过滤后溶液呈黄色滴定后无沉淀,判断溶液中含有铁离子;4、5号样滴定后发现有轻微浑浊,为进一步证实检测结果,又重新对上述两个采样点取样测试,结果两处都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判断首次测试有微量氯离子存在可能为该两处样品表面土垢中的。
(三)表面合金成分检测分析
为了解器物基体与补铸部位的差异,对其表面做了成分测试,检测设备为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检测结果如下:
由此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此件器物由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其中所含铁元素也与之前硝酸银滴定出现的黄色溶液相吻合。
三、保护修复过程
(一)原始资料采集
首先要将文物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器物编号、来源、年代、质地、尺寸、重量、保存现状(器物本身、存放环境)、时代背景(包括修复前的照片、器形文字描述、病害文字描述、病害图、出土状况)等信息都要做详细的记录。
(二)保护修复技术路线
根据原始资料以及后期的科学检测结果,我们尽量做到最少干预、可识别、可逆性、历史价值和陈展效果相互权衡的原则。为此件器物制定了修复路线,包括清理、补缺、缓蚀、封护、随色几个步骤。
清理,是为了除去器物表面的土垢、灰烬及硬结物等,先使用牙签、手术刀片等工具将大块的结层较厚的部分去除,然后使用棉签蘸无水乙醇擦拭。此件器物本体并没有有害锈蚀,所以操作中尽量保留原来的锈蚀色层,保留其历史价值。
补缺,此件器物缺失的部分是一些形状可知的孔洞,不会因为人为的假象产生对器物本体的改造,故而决定将其补全。使用的材料为双组份环氧树脂,以5:1的比例将胶黏剂和固化剂混合,加入与器物缺失部位周边相近的矿物颜料色充分调和待用。为使补缺部分能够可逆操作,我们在断口处涂抹一层10%B72-丙酮溶液作为可逆层,之后将调好颜色的树脂胶直接倒入空腔中,等接近完全固化后将表面用刀片刮平,用砂纸磨至同孔洞周边齐平即可。完全固化后便可将油腻或橡皮泥支撑物去除。
缓蚀,使用了化学试剂,3%BTA-乙醇溶液。其保护原理主要有二,一是吸附,它吸附于铜表面,改变铜与周边溶液的界面结构,降低了铜的反应能力,对其起到保护作用。二是成膜,用BTA溶液处理铜器后,在铜器表面形成一层链状结构的Cu-BTA配合物,保护铜及其它金属免受大气及有害介质的腐蚀。具体操作步骤是将器物整体放进3%BTA-乙醇溶液中静止30秒,取出自然风干30分钟,再次浸泡溶液中静止20秒,取出待完全自然风干即可。
封护,将器物整体放入2%B72―丙酮溶液浸泡5秒,取出自然风干30分钟,再次浸泡3秒,取出待完全自然风干。
随色,就是将器物补全的部分与原器物颜色协调一致的操作,对此件器物,我们使用了虫胶乙醇溶。
调配天然矿物原料进行了随色处理,就此整个修复操作完成见图6。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展览;保护
文物是我国珍贵的财产,其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我国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强调了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此博物馆应提起重视,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文物展览期间,更应该做好保护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文物受损。
1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保护的意义
博物馆通常以陈列的方式展示文物,展览时可按照时代线索或历史线索,将当时社会各个历史画面进行横向陈列教育,也可作出专题性陈列,展览内容和形式众多,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博物馆在选择展览的文物过程中,一般为具有历史特点、品相较好、代表性较强的文物[1]。因为文物展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会陈列很长时间,这些珍贵的文物在离开库房以后,若是文物保管部门未能做好保护措施,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下,将导致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文物的科学管理与保护。
2 博物馆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
(一)陈列设计要科学、合理
博物馆在举办文物展览过程中,陈列设计部门与文物保管部门应协调好,做好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若是存在不利因素,将威胁文物的安全。文物种类众多,质地也不同,对保护条件要求也不一样,对此保管员应按照《陈列大纲》中的文物展览清单,制定合理的《文物展览保护方案》。应详细说明需展览文物的分类和保护条件,例如书画类、丝织品类文物对环境因素要求很高,为避免温湿度变化、有害气体及灰尘等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同时照度标准应不超过50勒克斯,灯具和文物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直射文物。如果要展览国家二级以上的文物,要用照片或复制品代替展览,不能使用文物原件。
(二)认真做好展览制作工作
文物通过领导签字同意并办理出库手续以后,文物保管部门则不再承担保护责任,由文物展览制作方负责。通过以上责任划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这是由于展览制作方通常缺乏系统、完整的文物保护知识,在文物展览制作期间,展厅地面上会存在大量杂物,且搬运很随意,不够专业,容易出现文物损坏的问题。为保护文物的安全,需要采取预防性保护手段,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内[2]。布展期间,为避免出现人为损坏文物的情况,文物保管部门也应参与到展览制作中,在文物安全保护中发挥出监督指导的作用。通过耐心指导和亲自示范,让展览制作方了解文物保护要求,即:在搬运文物过程中,不能让文物出现碰撞,陶器、瓷器类文物容易破碎,搬运时应双手托底,轻拿轻放,不能单手提边和持柄而行,否则容易损坏文物。对于书画、丝织品、金属等文物,搬运时应戴上干净的棉质手套,不能让手上的汗粘在文物上。在文物展览方法的设计中,不能直接用钉子或图钉直接将文物固定在展板或墙上,在摆放文物的时候,应确保文物安全,不能受到损伤。展厅在装修结束后,在文物进入展厅后,应及时对展柜中的文物消毒,并测量展厅和展柜中的温湿度,当温湿度在标准范围之内后,才能摆上文物,对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地文物,应放入防虫药品并密封展柜,防止文物受潮。
(三)改善展厅环境
1、避免温湿度变化危害文物。展览的文物与库房内保存的文物不一样,库房内文物较为集中,有利于管理与保护。博物馆展厅中需要安装好空调与通风设备,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好。对于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文物,虽然展览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密封处理,但是并非是绝对真空密封,若是温湿度变化较快,容器内部则无法保持平衡。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皮革脆裂,漆、木、竹器干裂,书画耐折度下降会出现发脆、变色等问题[3]。如果湿度较大,将导致文物受潮,铁器生锈,铜器也会被锈蚀。因此展厅应设置好温湿度计,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每日温湿度变化情况,以便尽快调节。展厅陈列的文物质地不一样,因此对温湿度要求也不同,应考虑到各类文物的共同特点,应控制展厅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为55%~65%。此外还要安装空调和加湿、除湿系统,对展厅内温湿度加以调节,并配以自然调节的方法,例如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应将适量的绿色植物与花卉放在展厅中,除了可以吸附展厅内灰尘以外,还可以增加展厅内湿度。而在夏天潮湿天气里,在晴天无风与早晚空气干燥时通风,阴雨天气要关好窗户,这样才能控制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对于有机质地文物,还要定期做好消毒与投药工作,避免文物受到损害。
2、避免光线危害文物。自然光和人工照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展厅中的文物,尤其是阳光直射与反射对文物危害较大。紫外线在光解、光氧化等作用下,将对文物结构与成分造成破坏,导致纺织品出现褪色,纸张发生龟裂、翘曲等问题。展厅中不能让光线直接照射在文物上,为避免光线辐射,应采取涂防光剂、有色玻璃、双色窗帘、百叶窗等方法。展厅中应采用感应装置的人工光源,例如在设计书面展览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照射为书画类文物造成的危害,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在观众靠近展柜后,灯光通过展柜上部的探头感应,光线从弱变强,而在观众离开展柜以后,光线从强变弱。通过这种方法,在不影响观众欣赏展柜中的书画类文物的基础上,防止光源长时间照射在书画类文物上,有效保护了文物的安全。
3、避免有害气体、灰尘危害文物。博物馆展厅每天接待的观众数量很大,文物容易受到混混浊的空气、尘埃的影响。尘埃成分非常复杂,包括虫卵、微生物、化学烟雾、金属粉尘、煤烟和灰尘等,在一定温湿度下,会导致有机质地文物发生腐蚀、生虫和霉变等问题,其中书画类文物受损程度最大[4]。展厅中应设置通风与空气过滤设备,窗子缝隙应做好密封处理。在打扫展厅的时候,应选用吸尘器与湿布,确保展厅内的清洁卫生,对于书画类展厅,应为观众提供一次性鞋套,防止灰尘进入展厅危害文物。
(四)加强对人员的专业培训
文物在长期展览过程中,负责看管展厅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清洁卫生以外,还应看管好文物,切实承担起保管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文物保管部门应组织对展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更好胜任展厅文物看管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工作人员专业保护知识不足,导致在自然光线强烈的天气打开窗户,让阳光直射文物,或者阴雨天气打开窗户,导致文物受潮等情况,让博物馆文物展览得到可靠保护。
3 结语
总之,博物馆加强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需要领导提起重视,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此外还要切实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采取科学的管理与保护手段,避免文物展览期间受到危害,以便最大限度发挥出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6-13.
[2]苏史煜.浅谈如何做好文物陈列展览设计[J].大众文艺,2012,(16):218-219.
[关键词]文物;考古;发现;研究
前言
通俗来讲,文物即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考古即把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挖掘出来进行研究,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我国过去五千年的辉煌文化。文物考古既让我们了解过去,也促使我们展望未来。
1.文物考古研究类别
1.1文物来源地研究
在考古学界来说,研究文物来源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文物考古过程中,每当发现文物,首先都要研究其出处,因为文物的来源地可以反映许多信息,而且有助于研究员的研究工作。在考古发现文物后,研究人员需要对文物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文物材料、做工、文字等信息,提取出它的来源信息,并结合考古学和文物来源地背景,对古代文物的生产与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文物反映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比如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观: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通过研究兵马俑的产生地,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皇家墓葬的习俗。
1.2古人类食谱研究
古人类食谱研究同样是文物考古的一个重点研内容,通过对其食谱研究,可以了解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对古人类食谱的研究可以采用化学方法,一般使用文物的骨骼和牙齿进行化学分析,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比如C、N元素,同时,也可以利用Ca等微量元素进行化学分析。通过对骨骼或是牙齿的化学分析,就可以得知古人的食谱结构,了解食谱中动物和植物所占的比例,甚至可以得知古人是以陆生动物还是海生动物为主。了解这些信息后,便可结合古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研究其获取食物的方法,分析出古人采集、狩猎、捕鱼等社会活动发展程度。
1.3古DNA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DNA研究也成为了可能。对于古DNA的研究材料和古人类食谱一样,都是古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偶尔也会涉及到一些古代动植物遗骸。DNA是人类内在的身份信息表,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考古学家可以了解都许多信息。另外,对于同时发现的多个文物遗体,使用DNA研究方法,可以了解文物遗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构建出家族结构,从而对古人类生活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将不同地域文物遗体的D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了解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与联系,甚至可以研究分析出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向
2.1动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最为广泛的是对古代动物遗存的研究,这些动物一般是人工驯养或是被人类捕猎的野生动物,通过动物考古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旧石器时代的存在和编年。现阶段的动物考古已经明确石器时代出土的动物遗骸全是野生动物。对于古代动物的研究一般包括动物头部骨骼形态特征、足部形态特征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动物脑部发育情况与爬行运动情况,也可以了解当时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几千年前地域气候状况,同时可以将其与现代动物进行对比,分析出动物种群的进化与灭绝,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的研究对于古文化遗址相对年代的探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的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对古植物的研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人类的社会特征。古植物既包括人类有意识种植的农作物、植被,也包括野生植物,通过对人类有意识种植的植物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文明,通过对野生植物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进化史。总之,无论研究何类植物,都与人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现阶段,我国通过对古植物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我们了解到许多灭绝的植物,也因此推断出气候演变过程与人类生活迁移路线,对古人类的生存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
除了动物与植物,金属是探究古带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物。金属是古代富贵的象征,从夏商周开始,中国便进入冶金时代,一个国家一旦掌握了冶金技术也就建立了成为霸主的基础。冶金考古主要是以古人类在从选矿、采矿到金属冶炼、器物制作、使用的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冶金材料、金属纯度、成品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古代社会的科技文明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对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与发现,显示出古代人类辉煌的科技成果。
3.文物考古保护研究
文物对于古代人类社会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的价值遗产,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化学试剂一定程度上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但是也会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比如苯三氮唑(BTA)是铜及铜合金优良的缓蚀剂能够有效防止铜器腐蚀。许多漆木文物存放时会吸收水分,极易造成文物的干缩、变形等,所以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必须定期对漆木文物进行脱水定形,必要时要在文物表面涂加油膜。另外,明矾也是保护漆木文物的最佳选择,在应用时首先将饱含水分的漆木文物在浓的明矾溶液中煮沸数小时,使明矾分子充分渗透到漆木文物中,然后趁热拿出,使其自然干燥冷却,此时明矾溶解度减小凝结在木质内部,多余的水分也就随之排出,同时文物也可以得到加固。
结语
文物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缩影,反映着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人类文明演变历程。如今,我们探索古代文物,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敬仰与遵从,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我们拥有更高的价值观念。现阶段的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对文物遗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考古工作还需要不断改进,我们既要揭开历史的面纱,也要保护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宏.提升文物考古工作的突破口[J].山西青年.2013(18).
[关键词]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95-03
文物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标本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传统的具体载体,就是一种物化的感情,保护好文物标本就是在保护历史、保护人们的文化记忆。①
众所周知,每一个博物馆都要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标本,运用合适的设备,采取一定的形式展览,供人参观、学习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陈列展览固然重要,而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可以说,保护是展览研究的基础,展览研究又是保护的目的,在明确了陈列展览与文物保护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性之后,有必要对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一
哲学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必须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事物本质的认识有赖于与其相近事物的比较,抓住其本质的特征。就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来说,它是文物保护这个大概念的分支。比较而言,库房文物保管侧重于一般条件下文物的保护,强调文物的完好性,为研究展览提供物质基础;而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则必须在发挥展览功能原则的同时,搞好文物的保护工作。从分析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前提是明确不利因素,然后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在陈列展览中,影响文物完好性、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环境因素
从陈列展览的基本功能出发,陈列展览是形式,服务于供人参加、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而进行陈列展览必须要将藏品由库房移至展厅,保管条件将发生许多变化。
1.温、湿度的变化
在文物库房内应当严格地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使之变动不宜过大,相对湿度要求在50%~60%,一天之内的变动不能超过3%~5%。②同时,与此相关的温度要求是18~25℃。在文物库房内这种温、湿度要求在硬件具备的情况下,操作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但是在陈列展览中,温、湿度变化就具有许多人为因素。观众人数的增多、展厅内敞窗开门等因素会给室内温、湿度调节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业界公认的博物馆内环境气候标准数值是: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5%~65%。在此数值范围内缓慢波动对文物保护是相对适宜的,倘若超过这个界限,文物就容易发生病害。③
2.光线条件因素的变化
陈列展览是以视觉感受为主要接受方式的,因此,环境的光线是否符合人们正常生活中所习惯的标准,直接影响到参观效果。但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许多文物对光线的照射十分敏感,日光中的紫外线对文物均有破坏性,光照对纤维的破坏性极大,光照568小时后,丝、棉、麻、羊毛的强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日光灯、白炽灯等人工光源的光线照射对文物也同样具有破坏作用,这样就给陈列展览中的光源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据199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条文)》的相关规定,陈列厅照明对高敏感物体照度不应超过50LUX/H,每年对展品的总曝光量不应超过12万LUX/H。④
3.灰尘的影响
在陈列展览中,有些文物陈列展柜密封性能不好,势必会对展品造成损害。此外,观众的衣服、毛发、鞋底等处不可避免地附着灰尘颗粒,也会对文物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这些灰尘颗粒又会在陈列室的空气、地面上留存,而一些灰尘与微生物的传播、寄生、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霉菌的孢子、虫卵附着在灰尘上留在展厅中,对展品同样会造成损害。
4.地震、洪水、雪灾、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文物损坏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文物损坏以其不可预测性增加了防范的难度。如何最大限度地防范自然灾害对陈展文物的损坏,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二)人为因素
陈列展览过程中,除自然因素发生变化外,文物由库房移至展厅,必然带来一系列保管方式与手段的变化。同时,许多参观者文化素养、道德水准、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给陈列展览中的文物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1.部分文博从业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文物在搬运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文物的搬运过程中,许多丝质、木质、青铜质的文物或标本,由于年代久远,内部结构已经在密度、坚固程度等方面发生了量甚至质的变化。如果不能精心搬运,极易使文物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甚至断裂。另外,一些对汗液较为敏感的文物(如书画、邮票等),也较容易造成无意识的触碰,造成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害。
2.一些特殊群体在参观中容易给文物带来无意识的人为损坏
对于来到博物馆的多数人来说,都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博知识,因此趴在玻璃展柜或触、碰露天展览文物的现象较为普遍,稍不小心,就容易使文物展柜受到损坏,影响文物安全。例如福建省博物院在对市民免费开放后出现了部分敞开式展出的动物标本有被移动或拉伤、剐伤的痕迹,参观者的无序致使部分仿真演示展具失去演示功能,固定的穿山甲标本也被顽皮的孩子挪了位置。⑤
3.防止不法之徒的偷盗等违法行为
对许多博物馆来说,文物展柜多数采用木质或玻璃质地,有些展品是外露的,在方便展览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例如开封博物馆被盗,就是犯罪分子通过多次踩点,了解情况后实施偷盗的。另据2005年2月22日《新京报》报道,2004年全国发生文物被盗案件(不含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倒卖文物等案件)40起,丢失文物222件,博物馆发生被盗案件11起,占发案总数的27.5%,这些案件的发生给文物安全敲响了警钟。
二
如果不认真对待,上述陈列展览过程中存在的不利于文物安全的因素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制定实施相应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要尽可能确保文物能够处在50%~65%的湿度环境中,温度应控制在18~25℃。陈列室的硬件建设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安装自动调温和调湿装置,通过电脑控制,使陈列室的温、湿度变化值分别不超出2~5℃和3%~5%的范围。如果没有条件配备档次较高的温、湿度自动调节设备,应该结合实际,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吸热法等来达到恒温、恒湿的要求。例如旅顺博物馆为加强馆藏新疆文物木乃伊的科学保护,改善木乃伊的展示效果,专辟 “木乃伊特展”展厅。除在厅内铺设地毯外,还在灯光设置、灰尘处理,温、湿度调控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进,如安装了恒温、恒湿空调机,对展厅窗户实施密闭处理,控制参观人数,设置观众参观隔离带,布设专人疏导游客等方式,防止木乃伊受损。
(二)科学设定光线环境
在克服光线对文物的损害方面,必须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选择上遵照科学的标准。其中对光特别敏感的藏品,如纺织品、中国画、水彩画、水墨画、版画、拓片、文献、手稿、邮票、图片、像片、壁画、彩塑等文物的照明度必须小于或等于50LX;对光敏感的展品,如油画、蛋清画、不染色的皮革、骨制品、竹木制品的照明度要小于或等于150LX;对光不敏感的展品,如青铜器、铁器、金银器、各类兵器、砚台、化石、珠宝、彩色玻璃制品的照明度要小于或等于300LX。这无疑为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文物照明设计提供了科学标准。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照明设计、施工、维护,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文物受光线的损害。以旅顺博物馆为例,对玉器、新疆出土文物等展室的柜内照明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展柜内均采用达标光源,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又保证了游客参观时有足够的照度。
(三)保证陈展环境的清洁度
对文物展柜环境进行控制,尤其是木制柜使用前要进行充分杀菌处理,用调湿新材料有效调节展柜内的湿度。如挪威奥斯陆的海盗船博物馆长期使用饱和硝酸钙溶液来控制展柜湿度,硝酸钙饱和溶液已在展柜内使用了30多年,文物保护效果良好。⑥
要在展室内设置消除灰尘设施,对空气中的尘粒进行吸附,在展室门厅设置吸尘地毯或塑料地踏,减少地面及空气中的浮尘。
对于特别珍贵的文物,如果必须展出,可采取人工吸附参观者衣服上的灰尘并佩戴一次性防尘帽等做法,以此来减轻展室内灰尘的数量,减少孢子借助灰尘在展室内繁衍的机会。
(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首先,要对博物馆建筑本身进行基础加固,同时要加强避雷、消防、安防设施建设。笔者所在的旅顺博物馆,针对馆舍建筑的避雷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减小了遭受雷击的风险。其次,对陈展易碎文物(陶瓷器、玉器、佛像等)进行特殊加固处理,增强了文物抗震系数。此外,为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的能力,四川大地震后的几天内,旅顺博物馆就对全馆职工进行了突发事件演练,通过现场练兵、预案演练,使全体干部职工熟悉防盗、防火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强化安全保护措施
在安全保护措施方面,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将陈列展览文物确立固定部门选派专人负责。陈列展览文物的交接手续要健全,责任要明确,要建立必要的文物单据、账目和卡片,建立定期清点陈列展览文物制度;对陈展文物要及时进行保养,文物的归还入库要确立明确的记录责任制度。针对搬运文物过程中易出现的挤、压、触、碰等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心问题;其次,要使用专门设备,比如文物专用手推车、盛装文物的柜架、文物匣囊等。为防止文物失窃,必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的要求,完善并严格执行保卫制度,堵塞安全漏洞,确保文物万无一失。
三
综上所述,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是涉及能否发挥博物馆保藏、教育、研究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对陈列展览中的文物保护问题加以重视,认真研究对策严格贯彻实施相关措施,不但无法体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基础性的保护收藏功能。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针对陈列展览过程中的文物保护自然条件的变化及安全保卫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并认真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博物馆更好地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注释]
①张伟:《从总理殷切要求保护好羌族文化遗产想到的》,《中国文物报》,2008年5月30日。
②高荣斌:《中国博物馆学纲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③④艾晶:《陈列厅内文物的科学保护》,《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4期,第52页。
[关键词]土遗址;保护工程;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4-04
遗存主体为土质者称土遗址。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地上及地下文物资源都十分丰富,土遗址占其中很大的比例。如何将这部分遗址合理保护及展示,是近年来遗址保护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对土遗址保护展示手段普遍采取覆土封闭保护、砌体封闭保护及棚罩式保护等几种方式,下面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加以阐述和探索。
一、土遗址保护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存土遗址的保存情况差别迥异,但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以下因素的威胁:
(一)城乡建设发展的破坏、蚕食和威胁。主要表现在遗址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大、增长快等方面,破坏程度尤为严重。
(二)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有的地方为城市化进程和补偿耕地的需要,开始新的一轮大规模平整土地、改造水系工程,对遗址、生态都有破坏。
(三)未经前期认真选址研究、论证审批、采取保护措施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大遗址存在破坏和消极影响。
(四)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占地、取土等,甚至耕种、植树,特别是遗址重要部位,危害甚大。
(五)来自自然力的破坏。地震、水灾等对土遗址的破坏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大多数情况是渐变蜕化、风雨剥蚀等。
以上人为和自然因素对遗址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不但给文物的保护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二、遗址保护的目的
制定遗址的保护规划,目的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其大致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通过保护规划,划定遗址的保护范围,控制周边建设用地,改善周围环境风貌,以达到人文景观的统一和谐;第二,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如何对遗址制定合理而有效的保护、展示措施,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遗址特别是土遗址的观赏性不如完整建筑,是不能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文物考古和有关科学界未能较普遍地向社会强调注意保持和修复遗址的风貌,引导人们参观和感悟遗址景观和丰富内涵。代表中国特色的遗址,特别是土遗址及其景观如何加强宣传、展示,已成非常关键的问题。
三、宫殿遗址的保护展示
(一)覆土封闭保护――汉桂宫二号遗址保护工程
覆土封闭保护,是指用黄土将遗址填埋覆盖,使其处于封闭隔绝状态的一种工程技术保护方式。覆土厚度应在0.5米以上。它可以防止遗址被雨水冲刷或冻融等。覆土后,可在其表面对遗址现象复原,或栽植浅根植被,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显示其位置、形制、规模等。
1.概况①
桂宫遗址是汉长安城除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之外的一处重要皇家宫苑遗存。桂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初学记》卷3引《关中记》载:“桂宫一名甘泉。”此即秦甘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甘泉宫“表云咸阳南宫”。“南宫”是相对渭河北岸的秦咸阳宫(北宫)而言。②桂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夹城堡、民娄村、黄庄、铁索村和六村堡一带,其南为未央宫遗址,东为“北阙甲第”,在东为北宫遗址,北为西市。桂宫宫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1840米,东西900米,周长5480米,占地1.66平方公里。
通过对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在此处发现多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大多数分布在宫城的南部,北面也有少量发现。南院布局为主体建筑――宫殿居于中央,东西两侧为附属建筑,南为广庭,北为院落。整个建筑坐落在长方形夯土台上,面积约为1550平方米,台上还有两处半地下室建筑遗存。在宫殿殿堂东部发现一组地下建筑,包括门道、门塾、通道和主室四部分。在宫殿殿堂北部也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坐南朝北,南北宽4米,北墙辟门,门道宽1.4米、长5米,门道北端置门槛,出门进入殿堂北廊。在宫殿殿堂北面东、西并列两座院落,二者平面均呈长方形。在宫殿西南部还发现一些小院落和类似沐浴场所的设施。宫殿东部还有一些附属房屋。在南院西北部清理出一眼水井。在南院东北角和西北部分别清理出砖砌地漏和地下排水道。发掘出土了墙基、散水、柱础、柱窝等遗存。考古发掘证明,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建筑轮廓清晰可辨,遗址表面高差较小,周围均是农田,环境较好,因此,采用覆土保护及复原展示的做法。
2.保护措施
(1)对遗址进行覆土保护,首先用5厘米厚的细砂作为隔离层,其上按不同材质分层夯筑,覆土总厚度1.5米。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和相关资料,在覆土表面,对遗址进行对位复原,即基址原状复原。
(2)如何解决两处低洼的半地下式建筑遗址的排水,成为此项工程的难点。经过论证,我们在隐蔽处设地漏,并埋设管道将水引出。
(3)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及原做法,对其长条形卵石散水和瓦片散水进行了复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桂宫是覆土封闭保护较成功的一个工程,对基址原状复原,不但可使遗址本体处于最佳的保存状态,使考古遗址状况真实再现,也让参观者、研究者都能够从其中全面地了解遗址的内涵。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能忽视的缺陷,因为其材质大多是土质,所以不耐风雨侵蚀,一场雨过后,边角便出现了疏松的情况,使后期的维护费用大大提高。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古代的土遗址在自然环境中暴露上千年,尚能保存到我们看到的这种程度。所以,现今覆埋土体的强度以及施工工艺还需认真探讨,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程当中需要加强和研究的地方。
(二)砌体封闭保护――麟德殿殿基遗址保护工程
砌体封闭保护,是指对地面遗留的夯土基台,以砖石或夯土将其四周包砌起来,并在新筑的墙体与夯土台基之间和夯土基台上边填充、覆盖黄土,使遗址处于封闭隔离的另一种工程技术保护方式。这种方法适用于地面遗留夯土基台较高的遗址,也是对唐代高台建筑青砖包砌的真实写照,是大明宫遗址保护的重要方法。
1.概况
唐大明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新城区,麟德殿遗址是其中一部分。
麟德殿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由麟德殿、景云阁、障日阁三殿组成,故也称“三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宴会或接待外国使节、宾客的地方。据《册府元龟》载:“大历三年(768),唐太宗宴剑南、陈、郑神策军将士三千五百人于此殿”,可见此殿庭之宏大。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篇章:“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番。”描绘了皇帝在麟德殿欢宴西番宾客的盛况。武则天也在这里接见并宴请过日本执节大使粟田朝臣真人等。③
1959~1960年,考古队对麟德殿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此后,上世纪80、90年代对麟德殿先后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测知其东西宽77米,南北长130米,三殿进深共约85米。④
2.遗址现状
(1)麟德殿台基
1986年曾对麟德殿台基进行过保护,对前殿部分台明立壁和一层台台面做包砌,二层台台明之上覆土保护。后半部分台明仅作简单回填,边界不清,不能分辨台基的全貌。这种做法使未包砌的部分残损风化难以避免,在殿面上覆土植草。结果是草皮根系会对遗址造成伤害,加之土层过薄不能解决渗水冻融的问题,不能起到保护遗址的作用。
(2)郁仪楼、结邻楼、双亭台基
现存的四座台基基本情况是:西侧尚有高5米左右的夯土台残留,而东侧仅存1米之多。台基底部均有包砖痕迹,局部残存包砖高度达1.8米,可以看出其收分和曲线弧度。这种曲线收分在唐代绘画中描绘的高台建筑形象中多有体现。
3.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遗址和展示的需要,故决定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覆土保护主要针对麟德殿的殿面遗址,对考古发掘的唐代遗址表面,经清理后铺设5厘米厚的细砂隔离层,为满足防水和铺设青石的需要,再在其上做三七灰土。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现展示殿面所铺设的青石,是发掘出遗迹的部分做法。因朝代更迭和增修,考古发掘出的面层有砖、石,其规格也不尽相同。为参观需要,也为了展示部分遗迹原貌,在殿面散放了一些石块,作为示意。
(2)在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对各层大台台壁及楼亭缺损部位进行补夯,其外用青砖包砌。亭楼的顶部处理成夯土状,在砖砌墙顶周边设排水明沟,再埋设管道将水引出。这样,既起到了保护夯土台的作用,又起到了复原展示的目的。
(3)展示视窗:对局部保存完好的唐代砖墙、散水,殿面的柱础石和门墩石,分别修建专门的保护视窗和观察井,使观者对唐代的建筑材料和做法有了更好的感性认识。
麟德殿的保护展示,以砖砌式封闭保护为主,结合覆土和棚罩式保护方法。多种方式的结合展示,丰富了展示的内容和效果。
(三)棚罩式保护方法
建棚保护,是指对经考古发掘出的遗址,为直接向观众展示,于其顶部搭建保护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汉城保护工程中广泛运用,且在遗址的保护技术上有新的发展,对个别需要展示的遗址采取这种保护方法,有利于人们了解考古工作,了解遗址的本来面目。
1.罗经石遗址保护工程⑤
罗经石遗址位于汉阳陵陵园的核心区之内,在汉景帝陵陵体和王皇后陵陵体中间的南端(位于景帝陵封土东南大约300米处),三者呈三角之势,在整个陵园区中处于重要地位。
罗经石遗址平面形状为正方形,东西长257.5米、南北长259米。主要由壕沟、围墙、四面门址、四面门址旁的水井、四角的配方(曲尺形建筑)、门址与主体建筑之间的通道及位于中部的主体建筑等建筑组成。整个遗址呈“回”字形布局,结构严谨,布局规整,四面相互对应,基本一致。
主体建筑位于遗址的中央,是整个遗址的核心建筑,地势比周围建筑高。主要由夯土台基、台基周围的柱网、小方形夯土台及回廊、散水等部分组成。
罗经石遗址保护工程主要分为棚罩式保护展示、室外保护展示两部分:
(1)棚罩式保护展示:在遗址南边采用棚罩式保护,展棚采用轻钢结构,钢化玻璃屋面及玻璃幕墙,可在展棚外面清楚看到遗址。
(2)室外展示部分:夯土台采用遗址覆盖复原展示,对遗址进行覆土保护,保护层上对遗址现象做复原重现,覆土厚度1米。
罗经石的保护展示结合了覆土和棚罩式保护的方式,色调以灰色为主,简单雅致,力求与汉阳陵原风貌保持一致。其展示设施也是可逆的、小型的,以保持该遗址在陵园范围里原有的属性和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半开敞式的棚罩保护措施,必须对展示遗址进行化学加固,其效果还需时间验证。
2.长乐宫四号遗址保护工程⑥
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罗家寨村北约200米处。该遗址地处汉代长乐宫遗址的西北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于2003年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
长乐宫四号遗址保护工程主要分为棚罩式保护展示、室外保护展示两部分:
(1)棚罩保护展示:对F1和F2两处地下建筑采用棚罩式保护,保护厅采用轻钢结构,保温彩钢压型钢板,局部开窗以采光,屋面一直坡到地面,几乎无直立墙壁,以减小风荷载影响。保护棚罩的基础采用浅基础,位于新填夯土之上,不触及遗址表面。屋面、墙面均采用浅灰色彩钢板,屋脊为灰色彩钢板。
(2)室外保护展示:西部庭院采用遗址覆盖复原展示,对遗址进行覆土保护,保护层上对遗址现象做复原重现,覆土厚度0.8米。北部庭院采用遗址覆盖绿化,保护层上种草坪,覆土厚度0.8米。夯土台基中部和西部在保护层上做广场,铺340×340×70方砖,夯土台基东部在保护层上做草坪。
长乐宫四号遗址保护工程用现代的手段、科学的方法对现存建筑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设计。在保证建筑遗址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展示。设计兼顾到建筑遗址在汉长安城历史文化区整体中的关系。同时保护建筑不能对现已发掘的遗址造成损害,其保护建筑的风格、形式应符合遗址保护陈列的基本要求。保护建筑尽可能用轻质的、可拆卸的材料与结构,以降低保护工程造价。
对于棚罩式保护方法,从其材质上讲,应该有避光、透光(玻璃)两种。以半坡遗址为例,曾经也是大型土遗址保护的典范,历经40余年,遗址在室内环境当中,虽然没有风雨的蚕食,但温湿度等的变化,还是对遗址本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另外一种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透光玻璃视窗保护,但这又使遗址多了一份承担光照危害的负担。幸运的是,在这种透光视窗保护的方法中,化学保护为土体的加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化学试剂用于文物保护,更需要一个长时段的验证。
四、场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汉阳陵帝陵外葬坑保护展示厅
场馆遗址有地上遗址与地下遗址之分。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应属于地上遗址;秦始皇兵马俑二、三号坑部分保留了墓葬的原始状态,应视为地下遗址保护的一部分。谈起地下遗址的保护,那就不能不提及汉阳陵的帝陵外葬坑。
汉阳陵属于典型的北方帝陵陵园大遗址类型,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土遗址及遗址出土的彩绘陶俑、铁器等有机质文物。为向公众原真展示遗址和考古成果以及延续对考古的后期研究,经过长达数年的反复研究论证和精心设计,建成了目前全国惟一的一座全地下遗址博物馆。其内部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文物保护的科技手段,为观众和遗址分别创造了两个不同的温、湿度环境。
展厅采用防腐金属结构和特殊玻璃材料对遗址进行全面封闭。这种复合中空的电加热玻璃具有强度大、耐高温、透明度好,可以通电加热防止结露和调节环境温度的多种功能。所以它可以起到封闭屏障的作用,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也为人们近距离观赏和研究文物遗址提供了便利。
总之,汉阳陵帝陵外葬坑保护展示厅,是我国在遗址及其环境保护技术和陈列展示手段方面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
五、结语
(一)通过桂宫遗址、麟德殿遗址、罗经石遗址、长乐宫四号遗址、汉阳陵帝陵外葬坑等保护工程,对土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途径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二)对遗址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土遗址而言,从制定设计方案到组织施工,均强调最少干预的原则。须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制定完善而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不单单只强调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对其环境、文化等的保护也将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60年代的《威尼斯》到《佛罗伦萨》、《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奈良真实性文件》,再到2005年10月在西安通过的《西安宣言》,一步一个脚印,反映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认识,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而每一个都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一次扩展。从《威尼斯》到《西安宣言》,表明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念的创新,在国际范围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已从遗产本体扩大到对其环境及环境所包含的一切历史的、社会的、精神的、习俗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不仅是对遗产本体的维护、保护、修复,更重要的是对文化进行保护,从对有形的文化载体――文物的保护扩展到对无形的文化保护,从短期保护延伸到长期保护。
[注释]
①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117页。
②韩保全:《唐长安城三大皇宫今昔》,《文物天地》,1982年第4期。
③马得志:《唐大明宫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7期。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实验室,看看考古学家在室内都做些什么吧!
考古学家在实验室内通过对文化遗物的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呢?文化遗物能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考古学家能获得什么样的新发现呢?
一般来说,野外发掘的人类遗物都需要经过考古学家复杂而细致的整理之后再深入研究。其整理和研究一般包括室内清洗、加固保护,以及修复、加标签、分类(分组与排序)等工作。有些物品需要制作卡片进行详细的描述,然后进行其他科学分析。这些工作虽然是基础性的,但都是必须进行的工作,而且非常耗时。这些工作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一项都必须由拥有专业技术的考古学家才能处理。
就说文物清洗吧,做这项工作,就要像妈妈洗衣服_样,必须分类进行,否则清洗溶剂会破坏文物的内在结构,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在修复工作中,最有意思、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就是拼合研究。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这项工作却与我们经常玩的拼图游戏非常相似。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在博物馆中的一些陶器上发现裂纹或者白色的石膏,这就说明这一陶器是由考古学家用碎片重新拼合起来的古器物。(哈哈,现在多玩玩恐龙拼图游戏,说不定将来能帮助你顺利完成恐龙化石的拼装呢!)
做完这些基础工作以后,考古学家就要动用高科技的仪器,比如X射线分析仪、光谱分析仪、全自动粒度分析仪等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啦!考古学家需要解决文化遗物中可能存在的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年代问题。在考古学诞生以后,考古学家们非常注重遗存的年代问题,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年代分析方法。随着20世纪50年代放射性碳十四(14
其次,考古学家就要对遗物、遗迹展开研究,解答更多我们关注的问题。
“古人”使用了哪些技术?
考古学家通过对人工遗物的研究发现古人类运用过的技术,如石器打制和磨制技术,陶器的轮制技术,青铜器熔铸技术和锻铸技术,铁器技术,以及房屋建筑(杆栏式、地面式、半地穴式等)、修河、筑城(版筑、夯筑)等技术。
“古人”吃什么?
这个问题一般通过自然遗物的研究来解答。自然遗物一般包括植物、动物等,其形态并不是人类行为直接造成的,更多的是人类生计的残留物。对于考古学家来讲,古食谱及其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是重新认识古代社会和进化过程的关键。对植物遗存和动物遗存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互动及人类对自然过程的干预等信息,为研究和了解农业的起源等提供更多帮助。食谱研究分析是目前考古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主要资料有植物遗存、动物遗存及人体遗骸等。
“古人”住在哪里,如何居住?
古人的聚落一般位于靠近河流的地方,如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一般选择在现今河流的三级阶地及更早的阶地,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一般选择二级阶地,而夏商时期一般选择河流的一级阶地。而如何居住则包括古人如何建造他们的房屋以及安排房屋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南方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史前时期就形成了木构杆栏式建筑,而北方地区则形成半地穴和地面方形或圆形的建筑结构。
“古人”来自哪里?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的先哲屈原,当然也一直困扰着我们现代的很多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创造了“上帝造人”的神话。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据分子考古学研究,我们和非洲黑猩猩的基因相似程度达到98%,所以它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近亲”。
开始准备吧!
体验了考古学家的发现过去之旅,是不是觉得考古研究特别有趣且特别有意义呢?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现在就开始准备吧!
1.熟悉考古学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准备好记事本和照相机。在你去博物馆、陈列馆、遗址、考古现场参观时,把感兴趣的内容记画在本子上,并附上照片。你也可以搜集报纸、杂志上有关考古新发现的报道。在赏析和品鉴文化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2.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涉足人类及其文明的探索往往是好奇心驱使的,但有些人浅尝辄止,常与新发现失之交臂。考古学的探索是鲜艳的,是激动人心的,但过程也是漫长的,我们必须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广,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什么是化学,怎样学好化学?
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我们学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如果连考试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低档次了。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你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碘遇淀粉会变蓝!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蓝色?它是什么样的蓝色?和我们用的纯蓝墨水有何不同?其实实验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以为书是什么!它说蓝色就是蓝色吗?有时我们会发现绿色或更深的颜色!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对实验来说也是一样的。碘和淀粉反应会变蓝,这个蓝很特殊。我想做过这个实验的同学会深有体会的。因为有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毛病,反正这些药品不是我的,为了保证我的实验效果明显,多多益善,结果一旦加的碘过量就会出现绿色或其它颜色。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玩意儿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化学实验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始的化学实验其实大多数都是炼丹,是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而从事的一种活动。只是到了近代它才变为一门真正的学科。现在有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老是把它当成“耍杂技”或“玩魔术”。做实验时“玩魔术”也是同学的一大爱好,大家喜欢一到实验台就乱兑药品。其实我也很喜欢兑药品,不过我不喜欢这个乱字。没有一个对实验的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做好实验的,而做不好实验则会影响你对化学的学习。要做好实验可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老师可以定量的评价学生的表现只是在第三阶段。目前学校里做实验只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即只要求学生确定化学实验问题,而不要求学生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做实验的时候,控制实验条件是实验的灵魂;全面、准确的观察是实验的关键;测定是对实验对象量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三阶段也就是写实验报告了,这有一个准则就是严格遵守原始数据,千万不能“瞎掰”。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二、化学与生活
如果把化学只定位在学习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化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方法论。当你真正喜欢化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多么的有趣。如果你真正的陷进化学中去了,你会情不自禁地运用化学思维。什么是化学思维呢?就是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是用化学的情绪去观察。比如在某地发现了一种矿泉水,商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来赚钱;学地理的首先想到的是矿泉水是来自哪个岩层;生物学家想到的是矿泉水里面有哪种细菌;而化学家想的是里面有哪些元素。以镜子为例,学英语的会想到mirror这个单词;学物理的想到它成的是一个等大正立的虚像;学化学的则想到镜子是由银镜反应制得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化学的思维也是一个发展的和联系的过程。化学更关心的是物质的内部组成和结构,以及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用化学的角度去看待物质世界,主要是从分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化学的引导下你会深入到眼睛看不到,手模不到的微观世界,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去认识自然的奥秘。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需要一个扩大了的感觉,需要一些感觉的延伸,需要应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其实原子结构本身就是通过仪器和推论得出来的。
化学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下意识里面。我们穿的衣服,我们用的物品都是经过一个化学过程,都是离不开化学的。倒开水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个化学的潜意识,你在倒开水时会把瓶塞倒放。你如果有很强的化学意识,当电视坏了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用某种溶剂来清洗一下电路板。当你晚上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看到一束光射向远处的天空。浪漫的你也许会诗性大发,一个名言将流传下来。如果你缺少浪漫,你就会冷冷地丢下一句:丁达尔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而已!
三、现代化学的高速发展
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过热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最近,美国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 CO2 转化为具有类似 SiO2 结构的原子晶体。在过去,CO2 已经发现有 4 种晶体,都是分子晶体。他们发现,在 -40℃ 的温度下将液态 CO2 装入一个高压容器中用 Nd 激光器加热到 1800K,在 40GPa 高压下, CO2 在微米级的红宝石芯片上或者在铂薄膜上形成类似 SiO2 的原子晶体。由于这种晶体特殊的性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晶体在光电子学方面应用的浓厚兴趣。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应用14C断代法,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有些成果甚至改变了旧的观点。如河套人、资阳人和山顶洞人等,原来认为其活动年代为5万年或5万年以上,但应用14C断代法证明其均在4万年以内,甚至山顶洞人可晚到1万多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旧石器晚期文化变迁和进展速度比考古工作者原先想象的要快。再如,在汉代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有煤的使用,这一发现使一些考古工作者认为在汉代时就已把煤用于冶铁,但后来从铁器中l4C的鉴定结果推断,我国在宋代才开始把煤炭用于冶铁,尽管汉代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但并末用于炼铁。
截止1998年底,在全球最大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上登记的化合物总数为18.8百万种,1998年是连续第三年化合物登记数超过100万的年头,到1999年底,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总数超过了 2000 万种。
四、化学与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祸患有: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存在 于 空 气 、土 壤 、水 、植 物 、动 物 和 人 体 中 ;
7、人 口 爆 炸 、土 地 退 化 、贫 穷 等 因 素 促 使 第 三 世 界 数 以 百 万 计 的 农 民 离 开 农 村 聚 集 于 大 城 市 的 贫 民 窟 里 ;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 空 气 污 染 严重 ;
10、极 地 臭 氧 层 空 洞 。
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的环境祸患。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中国环境报>>呼吁,你能为环保作的十件大事是:1、尽量乘坐公交车辆2、请用布袋购物3、拒绝一次性用品4、简单装修房屋5、反对笼养鸟6、分类回收垃圾7、优先购买绿色产品8、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9、使用无氟冰箱10、 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洗涤剂。
关键词:道路景观;文化元素;线性;动态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12903
1 引言
道路景观是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思维景象。道路景观的内容包含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本体,沿线地形、地貌、山脉、河、湖、田野、绿化、森林植被、建筑物、附属设施与小品等所组成的自然物理形态与社会历史文物,也包括沿线招牌、广告、雕塑等组成的线性空间与动态景观。
文化元素是在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多元化、民族文化多元等现象的外在呈现和内在结构的直接体现,也是推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更为园林景观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2 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师法自然”、 “画境文心”是传统景观设计中的两个特点,很形象地阐述了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自然为什么要师法?因为大自然历经了亿万年的发展和进化,积累了无数“天机”,形成了无数的美与奇值得我们学习,历史长河中,先人们领悟了这些自然的密码,在摸索中才创造出今天我们所知的传统文化。
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究竟还有多大的存在空间,或者说还有没有必要在现代景观中着重体现文化?文化在现代景观中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和运用?
认识传统,其价值可以促发创新的可能性,从而推动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这句话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关系。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现代的景观与设计应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而不应割裂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应适应时代不断创新,传统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传统一定要与新的或外来的事物相碰撞,在碰撞中重组、更新、变异,才能进步。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的学科,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是历史与现代的贯通。
设计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今在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设计现象的文化性及“地缘”文化性的介入已不可避免。其介入的方式是多重的,有直接的、间接的,既有表象的、重组的,也有隐喻的、暗示的、象征的等。由于园林景观范围涵盖较广,其文化性反映也较 为复杂。再者“文化追求”如同动力,是这种复杂性的推动者,也是提供创新的肥沃之土。所谓的“物惟求新”的心理,正是设计界“百花齐放”的催化剂。
3 文化的地域性
文化地域性被称为Regionalism或Location,首先包括本土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其次,包涵了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还有,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等,它是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是对地理环境多元化,民族文化多元等现象的外在呈现和内在结构丰富的直接体现,也是推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更为园林景观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景观项目是有地域性的,这种设计上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即使是在以往有限的交流和互通下其同化和异化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其可识别性是非常明确的,譬如同是刺绣品,湘绣和苏绣则相去甚远。又比如粤语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广东人的思维、人生态度这些内在之物的承载体。地域性简单说就是,景观一定要与你那块土地有对话,与你那里的文化有对话。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它是土地的面貌、土地的健康、土地与人的关系。追求的是一种有区别反映真实文化的人地关系。
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地域之间的差异使得任何风格、流派的设计方案,都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无法孤立的存在,如果将深圳的耕牛雕塑搬到广州,成为现在的五羊,它就会丧失原有的拼搏进取的形象和豪气,如果将北京胡同变为现在的上海里弄,它就会丧失原有的王朝江山的回忆。如果将南京的残墙搬到西安,成为现在完好的城墙,那么它就会丧失曾经国破家亡的凄凉。由此可见,景观的建设不能脱离地域性这一依托,而是应该融合地域文化,去完成我们的设计方案。
4 文化元素在景观中的运用
4.1 概况
武夷山市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2011年,以《武夷山市度假区主街及立面改造工作方案》为依据,开始进行度假区提升改造工作。该方案提出,大王峰路作为连接武夷机场到三姑度假区的必经要道,须按城市二级主干道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实现五个统一目标:统一路面铺设、统一景观绿化、统一灯光夜景、统一广告标识、统一管线埋设,是一条双向四车道,融文化、景观、通行、休闲为一体的迎宾大道(图1)。
4.2 构思立意
大王峰路景观设计遵循特色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旅游环境,以“山水武夷,旅游胜地”、“闽越文化,朱子理学”、“茶韵飘香,客迎四方”为主要题材,借用雕塑、廊架、小品、植物等为艺术表现载体,融合自然景观,力求实现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设计主题为“寄情 寻迹 品茗”。
主题景观依据道路主体分段设置,归纳为“一线三段,六节点”:整条迎宾大道是武夷景区的美丽风景线,三段式的主题设计赋予全线不同的风情,六个节点为(双利广场、华龙广场、钱柜广场、红袍步行街、苏闽步行街)。
4.2.1 北段(寄情)
该路段北临近机场,并且与金盘亭路交汇,形成路口节点,承载游客初到武夷山的第一印象,着重展示本地自然风光,将旅游文化做为宣传主题,切合“世界生物之窗”、“天然植物园”、“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世界”等美称。设计四个展示内容,分别是:鸟语、花香、虫鸣、鱼欢。游客可以在行车过程中,领略武夷山的自然魅力(图2)。
4.2.2 中段(寻迹)
该段承上启下,是全线的过渡路段,体现武夷山闽越文化和朱子理学。闽越文化是一段史书没有记载的历史,福建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武夷山发现的城村古汉城遗址,是在福建省至今发现的最大的闽越时期的遗址,也是全国范围内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汉代诸侯王国城遗址,出土了不少青铜器、陶器和铁器,器物上方的纹样图案、铭文等最具地域性和艺术价值,是很好的设计元素(图3)。
朱熹与武夷有很深的渊源,一生中有四十余年在此度过,写下众多与武夷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咏武夷山的诗有五十多首,他在隐屏峰下创办“紫阳书院”,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书院内度过,书院因此被现代海内外学者喻为“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在此路段两侧有设计绿化树池、公交车停靠站等,在造型和表面装饰上采用闽越文化的元素作为图案,经过艺术提炼后,取得很好的装饰效果。边分带上点缀的景石,以朱熹名言或朱熹书法刻字,加强了文化氛围。
4.2.3 南段(品茗)
南段靠近三姑度假区,沿线商业繁荣,南北客商贸易往来频繁,武夷山因茶兴市,是世界闻名的茶叶生产地,万里茶路发源地,拥有独特的茶文化历史,茶是旅游产业的龙头之一,所谓“武夷山水一壶茶”,道尽了武夷山文化的精髓。所以,此段设计以茶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
两侧有大量老旧建筑,大都属于村民自建,年代跨度比较大,普遍缺乏规范化布局,建筑外观也没有任何风格特色,且违章搭建情况比较严重,影响度假区整体风貌,此次需要进行统一调整,在不改变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外立面进行整修、美化。旧建筑的改造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源、使区域换发新的生机,展现出符合度假区特色的建筑群落。
建筑的外观改变首先要符合时代性,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并运用到改造工作中;其次要符合建筑美学,首先需要研究建筑的美感,明确什么样的立面是美的,商业建筑的改造要做到雅俗共赏。这是建筑立面改造遵循的两条主要原则(图4)。
改造原则订立后,就要确定建筑的色彩和风格。武夷地貌奇特,境内岩石土壤均为酸性,外观赤红,有丹山美称,九曲溪、崇阳溪常年环绕,溪水碧绿,故有碧水丹山的说法。因此,我们将建筑色调确定为朱砂红与黛青,这符合武夷山水的色调;茶叶与土特产经营,是度假区主要的商业类型,建筑外观定位为仿古风格,在现有主体上,整理暴露在外的空调管线,统一外装饰,在视觉上达到一体化的效果。此外,还设计了一些装饰构件,例如花窗、垂柱、纹样等,外墙处理上我们进行了材料的探索,运用新工艺直接在原有瓷片表面做装饰漆,大大节约了工期和费用。
5 结语
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事物的湮灭和创新可能只在一夜之间完成更替。一个设计作品,在它有限的存在周期,能产生多大的生命力?我们在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怎样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融汇其中,并进行再创造?在满足了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如何让作品更丰满、更具有感染力?这是每一个园林人需要思考的课题。探索了武夷山大王峰路综合景观设计项目,得出结论:那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能让设计作品具有最大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有助于项目成为所在地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肯・泰勒.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11).
[2]中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论形象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鹤文化; 结构; 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25 — 02
鹤作为一种自然物,进入文化形态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于秦汉时期,盛于唐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更加繁荣多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鹤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华文明的诸多领域。然而,关于鹤文化的内涵、结构及其主要特征,目前还没有学者论及,本文试探对其进行概括论述,敬请方家指正,不吝赐教。
一、 鹤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
(一)鹤文化的内涵
研究鹤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鹤文化的概念问题。鹤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态,要想了解鹤文化的概念,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文化的概念,之后才能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鹤文化的概念。所以本文首先着手解决什么是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概念源于拉丁文Gulture,其含义有耕种、居住、注意、敬神、练习之意。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规范和模式角度上,给文化下定义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1]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认为:“从比较狭义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2]他认为文化的概念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根据文化这一本质内涵,给鹤文化下一个定义,认为鹤文化同样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要素结构,也应该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的活动,就不能称其为文化。鹤本身是一种自然物种的鸟,只能称其为具备文化要素的基础,还不能称其为文化,只有人类的活动,作用于鹤及其表现形式,才能使鹤具有文化内涵。可以说人是鹤文化形成的主体,鹤是鹤文化产生的基础,没有鹤不会产生鹤文化,没有人类的活动,更不能产生鹤文化。鹤文化是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的时空框架内,形成的产物。由此可以简单地把鹤文化确定为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与鹤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断地在鹤身上注入思想和感情,鹤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内容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与鹤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鹤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鹤文化的基本内涵。笔者根据鹤文化这一基本内涵,冒昧地给鹤文化下一个定义为,鹤文化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漫长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鹤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鹤文化的结构
文化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目前在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文化按层次化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另一种是将文化按其属性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笔者按照这两种分类方法,分别对鹤文化的结构进行剖析。
1. 按照不同层次来分,把鹤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鹤文化的表层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感触到的一切鹤文化现象,诸如人们在一些生活器皿上,绘画或雕塑成鹤的图案,以及与鹤有关的一些能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现象。如昂昂溪出土的陶器边缘上,雕塑有鹤的形象(按:在昂昂溪出图的陶器上鸟形雕塑,一般的学者都将其称为鱼鹰,笔者经过研究,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及文物图片,发现正面的鹤图片正好与该雕塑一样,故此笔者提出该雕塑为鹤的图案),以及昂昂溪人用鹤的腿骨雕刻的骨管(按:我省著名考古学者辛健先生,在其《昂昂溪原始文化》一书中称,昂昂溪出土的刻画骨管是大型鸟的腿骨制成的,笔者依据其线索,经过考察,认为具备该骨管的鸟类腿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鸵鸟的腿骨,一种可能是鹤的腿骨。从目前考古材料来看,鸵鸟早在一万年前就灭绝了,一万年前出土的骨类亦应该进入化石状态了,而昂昂溪出土的刻画骨管还没进入化石状态,所以笔者早在2005年就提出该骨管应该鹤的腿骨做的,笔者只是一家之言,至于确切与否,将该刻画骨管做DNA鉴定,便可准确)。[3]另外克东蒲裕路古城遗址出土的铜镜背面,有飞鹤的图案。这些都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鹤文化。鹤文化的中层,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与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人们把对鹤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诸如画家画鹤,来表达对鹤的爱;诗人写鹤,来表达对鹤的爱。鹤文化的深层,是指人们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鹤身上,如人们希望死后,借助鹤的力量使自己有一个完美的归宿,因为鹤寿命较长。因为鹤死去,一般都是到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死去,人们就以为鹤死了就是升天了,得到了圆满。所以人们就希望自己象鹤那样长寿,得到圆满,死后驾鹤西行。在殷墟妇好墓出图有玉鹤,在辽金壁画墓中,有大量鹤题材的壁画,以及某些民族的鹤图腾,这都是深层次鹤文化的具体表现。这三层鹤文化,相互渗透,互为表里,促进鹤文化向前发展。
2.按照文化属性来分,把鹤文化分为物质的鹤文化、行为的鹤文化、制度的鹤文化、精神的鹤文化。
物质方面的鹤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留下的物态层面的文化。如果没有物质层面的鹤文化,鹤文化就不会流传下来。所以,这部分鹤文化要素,是鹤文化的基础。
行为方面的鹤文化,是指人们在与鹤打交道过程中,与鹤结下和谐共处的人与鹤的关系,人们喜鹤、爱鹤,形成了约定俗称的习俗和风俗。辽朝时期,辽帝每年一次到泰州、长春州附近的春捺钵,先期凿冰捕鱼,后期赏鹤。今天的霍林河,辽朝称之为鹤舞鹤。这是辽人图腾鹤一种行动。辽朝以后,又把鹤舞河改为霍林河。甲骨文的霍字是三只鹤在阴雨天飞翔的意思,其实还是鹤舞的意思。再如鲜族的舞蹈,就是仿照鹤的行为动作而形成的。齐齐哈尔每年召开一次观鹤节行动,为鹤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果没有人的实际行动,鹤文化就不会源远流长,延绵发展。因为人是鹤文化的主体因素。这部分鹤文化要素,是鹤文化的根本所在。
制度方面的鹤文化,是指人们在与鹤交往中,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人与鹤关系而制定的若干规定。如人们视鹤为珍禽,成立鹤类保护组织,我国建国后,在鹤类栖息地,也成立了一些鹤类保护者协会,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鹤类栖息地出台的有关鹤类地方性保护法规。这部分鹤文化要素,与行为的鹤文化相得益彰,是鹤文化得以发展的制度保障。
精神方面的鹤文化,是指人们在与鹤交往中,发现鹤有其它动物不具有的许多特点,是十分高雅迷人、吉祥的神鸟,进而与人结缘,如道教把鹤看成是天国的使者、神仙的化身,文人儒士把鹤看成是仁人君子。统治者把鹤看成是方直之臣的代表,普通百姓把鹤看成是长寿的象征。鹤逐渐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这样就把鹤人格化了,进而神化、艺术化。到明清两代之间,鹤贵族化了,最高统治者,把鹤豢养在皇家园囿之中,还把艺术品铜鹤奉为紫禁城帝王殿堂上的神物,仙鹤图案成为皇家园林的吉祥物。清代一品文官的补服徽识定为鹤的图案,是精神方面鹤文化的一次飞跃,也是鹤文化地位的最高升腾。精神方面的鹤文化要素,是鹤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是鹤文化的精髓。这四个方面的鹤文化,相互渗透,互为表里,也同样促进鹤文化不断延绵发展。
二、 鹤文化的主要特征
鹤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遵循着一般文化的发展轨迹,沿着旧石器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发展轨迹向前发展。纵观鹤文化发展轨迹,在每个不同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概括起来,鹤文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鹤文化具有自觉性
鹤这一自然物,进入文化领域不同于其它自然物,如龙是雷电的化身,虎因威猛而被人崇拜,它们是先被神化了之后,才进入文化状态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由于神化了而进入文化状态的。而鹤起初只是一般的动物,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鹤美丽、高雅、贞洁、善鸣等特点,才使鹤文化由起初的自发生成,变为人的文化自觉行为。鹤文化的发展是人们逐渐的把鹤人格化、神化、艺术化的文化自觉过程。前段时间,我国申报丹顶鹤为国鸟,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是鹤文化发展的自觉。
(二)鹤文化具有多元性
由于鹤具有形、神、美的特点,自从被神化之后,在其3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呈多元性发展。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图腾鹤,目前在内蒙古达茂发现了刻有鹤的岩画,在昂昂溪滕家岗遗址发现当时的人们在陶器的外部堆塑鹤形图案。进入青铜时期,鹤的形象进入到高雅的艺术殿堂之中。春秋战国以后,鹤文化进一步呈多元发展,鹤文化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歌曲舞蹈、体育及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唐宋时期,鹤已广泛进入到诗文和绘画之中,这时的鹤已成为神仙和道士的化身,许多文人、雅士、学者、高僧,他们借鹤抒怀,有时为诗、为文、为画。到明清以降,鹤文化已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三)鹤文化具有延续性
鹤文化自从生成以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文化因素,鹤文化由简单到复杂,由物质到意识,循序渐进,延绵不断向前发展,虽然每个时段,都有各自的鹤文化内涵和特点,但其都是在上一个阶段的鹤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一部鹤文化发展史,证明了鹤文化具有延续性。
(四)鹤文化具有民族性
虽然有鹤栖息生存的地方就有鹤文化的生成,但不同民族所生成的鹤文化,各有其自己的特点。中华民族的鹤文化,自生成之日起,就追求和谐美满,属于高雅文化。鹤的许多性格被中华民族认可,如鹤对爱情忠贞,一鹤死去,另一鹤不取不嫁,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鹤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华文化的机体当中,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提供了基因要素。
(五)鹤文化具有辐射性
由于鹤文化具有多元的美学价值,使得鹤文化的传播范围广泛,其辐射面也相当广泛。几千来的中国鹤文化特色,不仅在有鹤的地方生成鹤文化,而且在无鹤的地方,也有鹤文化生成。不仅辐射到国内各个地区,而且辐射到周边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鹤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乃至世界文化的形成,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的鹤文化,可谓环宇世界。
(六)鹤文化具有时代性
鹤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一定的社会阶段,产生一定的鹤文化。商周时期,有许多甲骨文、金文鹤字,大都反映先民对鹤的图腾上。也有人们将鹤与太阳融为一起,称鹤为太阳神鸟。唐宋时期,崇尚道教,使鹤文化融入到道教之中,传说张天师的座椅就是仙鹤,鹤还被载入到《云笈七鉴》道书中。武则天当皇帝时期,把侍卫亲军成为控鹤军。辽金时期,鹤文化主要表现在墓葬的壁画上,在辽宁省博物馆展放的辽道宗墓志上,周边刻有许多飞翔的小鹤,目前所发表的辽代墓葬,几乎都有云鹤图案。明清两代,鹤文化大多表现在文学艺术当中,众多的书画艺术,将鹤表现得淋漓尽致。进入现代,鹤文化表现更加广泛多样,鹤舞等鹤文化广泛传播,鹤文化进入一个转型时期,人们不再传统意义上的养鹤玩鹤了,而是如何保护鹤,许多行为上的鹤文化接踵而出。齐齐哈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的观鹤节,既促进了鹤文化的发展,也使鹤文化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鹤文化也随之不断地向前发展,鹤文化会与其它文化一样,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源远流长的鹤文化,一定会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强音,永远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C·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