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34:15
导语:在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地学思维 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
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学思维的特色之一在于训练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在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时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综合地思考问题,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客观全面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并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
综合性;区域性;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实践力的本质和内涵就是人在户外进行观察、分析,进行社会调查和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时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有如下特征:一是综合性。地理实践力是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地理思维品质、行动能力的综合表现,因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二是发展性。地理实践力随着特定的环境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并随着学生地理知识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发展。三是长远性。地理实践力是在学生地理知识经验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长远的地理品格与地理能力,所以其具有长远性,并对学生未来产生长远影响。四是实用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用到地理知识,地理实践力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二、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首先是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地理教育要能发展学生的空间组织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性的地理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国家的许多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地理知识作支撑,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教学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地理实践力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体验式学习方式是基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和感受,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基本分为实际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种。而实际体验又能分为如下实践内容。实际体验:一是栽培实验,二是制作和操作,三是现实生活体验,四是人际交流体验。通过体验式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学会地理操作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和体验能形成认知能力,并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探究式学习是主要在学习中进行地理学科的探索性学习或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主要是进行探索学科知识的获得途径与方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把握从抽象的地理学科知识学习转向通过具体的实践探讨来体验和感受地理学科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验证和获取某个知识结论为目的进行学习。二是要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进行学习。进行地理探究式学习其本质在于探究,而不是对某个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再现与重复。三是探究式学习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假设以及制作模型等方面的能力。
3.运用解决问题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
一、建立文学地理学新兴学科的创新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术创新需要,梅新林力图跳出现有学术理路之局限,紧紧围绕文学地理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地理学以及中国文学地理学不同于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独特内容与范式,展开建立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理思考:(1)文学地理学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不同学科的跨学科研究;(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此基础上,梅新林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在理论创新上,梅新林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创立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场景还原”说,旨在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场景还原”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版图复原”说,与“场景还原”一样,首先表现为空间直观,但同时又表现为时间的迁延。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梅新林认为,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虽然包含作家籍贯地理、作家活动地理、作品描写地理以及作品传播地理等不同层序的内容,但其核心是“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这是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核心价值指向的准确定位。
二、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创新意义。梅新林以创立文学地理学为学科基点,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地理的表现形态和演变规律,从以下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一是通过提炼“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重要概念与范畴,系统建构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整体框架。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二是通过辨析“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内外互动关系,形象复原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形态。“内圈”文学区系,即指三秦文学区系、中原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三是通过梳理内外圈文学区系的五次循环轮动轨迹,深入揭示中国文学地理的演变规律。其中最值得令人关注的是,在流域轴线之“动脉”、城市轴心之“心脏”、文人流向之“灵魂”三者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犹如巨型“发动机”与巨型的“聚宝盆”的黄河上游与长江下游一次又一次的西北――东南对角区系轮动,最终塑就了中国文学版图的独特景观。
梅新林正是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不懈探索与紧密配合,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三、重构中国文学史研究模式的创新意义。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在“”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地理学家组织与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包括大规模的地区综合考察、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地理学应用价值和科学水平,也是大量分支学科发展和形成的基本动力。相应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0至60年代,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学术思想早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逐渐获得共识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实验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和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方面,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健康方面,在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区域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方面,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在专题地图学和综合制图的理论方面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对地球表层系统理论、地图图谱和社会地理理论的探讨也取得了进展。
1.4 地理学的技术革命不断发展
50和60年代我国地理学即开始了技术革新。70年代末的腾冲遥感开拓了我国的遥感事业。同时开始探讨数学方法的应用。之后,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在区域研究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逐步推广。系统论在地貌学及许多分支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GIS实验室的建立,促使空间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预报、预测和发展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为各种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1.5 编纂了一系列大型学术着作
过去的几十年中,以我国着名地理学家领衔组织编纂了一系列大型的地理学图书和图集,在建立我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积累地理学研究资料和向社会宣传大量研究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有:《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土地利用图》、《中国经济地图》、《中国人口地图》、《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等。
1.6 高等地理教育和高级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形势较好
现在地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在全国已有8个,二级学科自然地理的博士点9个,人文地理3个,区域经济的3个,地图和GIS的3个。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图和GIS的硕士点共有92个。地理学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家的规划、计划、环境和生态管理以及研究与教学等领域。
1.7 中等地理教育经历了艰难的发展
50年来我国中等地理教育出现了“两起两落”。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组织全国的专家大力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发展状况和国际化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地理基础教育教材,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正在第三次崛起。目前的?+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将促使学校和学生恢复对地理学的重视。
今天,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地理学的影响力在扩大,而且已经超出了专业的界限,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大大加强了。地理学家的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自然恶化的趋势,地理学的方法逐步为社会所了解和应用,地理学的成就在很
大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同。甚至可以说,地理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有关领域的工作方式。今天,国家和社会如此地了解西部地区、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青藏高原、黄淮海、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家开辟的GIS和遥感应用技术如此在社会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地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区域”及“区域差异”、地图及GIS思想、“人地关系协调”等概念在愈来愈多的领域被采用。半个世纪以来,就为国家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研究的规模和在国家建设发挥的作用来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理学能够与我国相比。
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地理学所走的道路也是有教训的。如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导致在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兴起之初处于被动;取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存在分割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学术交流;我们在理论的总结和创新方面仍然比较落后。
2 当前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与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关的产业部门、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环境整治、GIS的应用及国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异常活跃和竞争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科研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人事制度等已不复存在,而新的科教体制尚未规范和完善,地理学科研与教学单位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教学经费的不足,“大锅饭”不再存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地理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这迫使地理单位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强化了社会需求和市场指向,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
在一系列学术领域,地理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地理学家曾经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如在农业区划、国土规划、GIS、城市研究、地区经济、旅游开发、全球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现在地理学必须谋求新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之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学科占据了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如第四纪地貌、气候学的研究等。现在,地质学在向上扩,大气科学在向下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已自成体系,经济学在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学在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学向城市规划扩展,凡此等等,地理学的一系列领域面临其他学科的竞争和挑战。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大学地理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新的地理教育型的人才问题,部分专业存在着毕业学生的分配问题。由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对人才的竞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在上述竞争背景下,高等学校地理学广泛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出现了若干共同的趋势。在教学和研究的目标方面,普遍定位在资源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及GIS、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管理、环境(包括生态)的变化与综合整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规划,GIS应用。相应地在高校地理院系伴随着机构的改变和名称的变化,普遍设立资源环境学院,包括资源、环境、地理、城市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师资的成分、教材的内容、培养方向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为解决实践问题作出了贡献,也拓宽了研究和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础研究,研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并使师资、人才和招生生源得到了保障,毕业生分配有了较多且稳定的渠道,教育和科研经费也有了较多的来源。地理学科研机构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将在SCI等检索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标准等,虽然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显然加强了研究的专业化和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争取了更多的课题和经费,调动了研究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
现阶段我国地理学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倾向:
(1)地理学理论、基本概念和区域地理等经典内容的教学和研究被削弱了。教员为对付岗位责任制而疲于奔命,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一些院系不仅改名,也改了专业方向,地理系在派生出旅游、房地产管理、环境学等方向的同时,本身迷失了方向,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的核心和本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淡化了。由于理论研究的削弱,这些年来我国地理学的创新少了,还出现了自然和人文再次分离的苗头。
(2)地理学不同于某些实验室科学,需要有多种尺度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因此,定位台站的长期、连续观测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除了在少数研究所外,这种工作愈来愈弱化。在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忙于争课题和完成论文数量,不甘坐冷板凳做扎实细致工作的现象。在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着一种浮躁之风,这样难于出“多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源头创新成果。在GIS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地理学家对野外的考察研究也削弱了,一些资源环境和国土开发的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台站进行长期观测的研究,但普遍存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和时间“不到位”的现象。
(3)全国性的协作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愈来愈困难。目前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体制,注重科学家的个人创造性,在组织结构方面愈来愈小型化,研究目标愈来愈体现为,特别是在SCI、SSCI检索的期刊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的研究,如国家大区域的资源环境及发展的综合研究,大型地理丛书和综合性的学术着作的编写,以及其他围绕大项目的协作等明显削弱了。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就将下降。
(4)为争课题而迎合长官意志、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独立性被削弱。地理学研究落后于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缺乏敏锐揭示隐患及对一系列重要实践问题作出迅速反映的能力。
认真检讨我们与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差距,发现我们对全球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地理学家还没有走出去,在把握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对国家重大的发展问题及其他决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薄弱, 特别是对高级理论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关注,要注意培养世界一流的全球性理论和应用的高级人才、区域专家;对地理学发展的理论、发展方向的关注薄弱,与整个科学发展大趋势、其他学科发展前沿、科学哲学、国外地理学先进思想存在隔膜;信息化的应用仍不普遍。在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方面,我们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够。
3 21世纪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显然,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我们要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决策问题是重大的资源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的治理问题、国家的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问题等。在21世纪发展中,这些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决策的许多问题,地理学家都可以参与工作。要通过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对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建立起迅速反映的能力。
70年代以来国际地理学的发展,愈来愈从注重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转移到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地理学家愈来愈重视参与全球问题和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加强了发展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愈来愈倾向于“我们共同的未来”;信息化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理学家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方面也在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最近美国出版的一部专着《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学思想》指出地图学和GIS思想、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调整、空间组织与相互依赖等地理思想,曾经和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是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1]。
在愈来愈多的新学科出现和参与我国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下,地理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弘扬地理学传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地理学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科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特别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3.1 关于21世纪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在21世纪来临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国家和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全球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研究、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是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青藏高原问题及其对我国大的自然格局的影响是地理学重大的长期研究目标。各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如湿地、湖泊、山地等的环境和利用问题。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在更大程度上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加强资源环境的监测、保护、规划与整治研究,建立工程地理学。
(2)发展研究。这个方向自60年代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以来,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的主流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地理学家和地理工作者要了解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地区经济与社会及城乡发展研究。
(3)地理信息应用研究。GIS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数据的应用是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目标是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推动“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分析预报和决策支持的新的科学手段;为地球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提供时空信息并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分析、预测预报和时空调控的科学基础。与此同时,地图已经成为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动态多维产品,地图图谱是促进GIS应用的发展、使我们对日益复杂和相互联系的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技术可用于其他学科,但地理学对其发展和应用起到基本的作用。
3.2 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和专业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问题上,急需加强概念性的地理学及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核心地理学课程必须保持和创新。美国一些科学社会学者最近预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领域中,有很大部分(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必须具备地理学基础。21世纪的地理学,不仅只是文理交叉的学科,而是可能分化成理论、应用与技术相互分离的教学、研究单位,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意全面、全球综合性的理论思维,要适应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地理学课程。地理学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其他学科肯定会取而代之。如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新经济地理学(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已成为一门核心课程。
3.3 推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要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区域性的自然系统、人—地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自然系统中我们关注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对我国和东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自然因素等。在当今这个地球上,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探讨这个系统的内部组成、主要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较小空间尺度上,揭示地表物质元素转化与迁移的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物质反映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质,并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较小尺度的研究,经过尺度转换,为大范围区域的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为了促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学者之间的联系和磋商,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3.4 发展地理学的方法论
21世纪在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继续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在地理学的方法论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取得某些共识,地理学不是各种有关专业的简单汇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和一致性。地理学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概念。
(1)区域概念。包括全球的概念、区域差异和区域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没有区域就没有地理学。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界定不同的区域论题,研究发生在区域中的过程和演变规律,而不是静态地研究区域。各种地带和各种类型地域(流域、区域、地方)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等,在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因为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差异及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在人文领域内,区域或国家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
(2)统一地理学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研究人类活动成为一大驱动因素的地球表层系统及其中的“人—地”地域系统。在最近出版的《对地理学的再审视——对科学和社会的新联系》[2]一书中,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系统被分解成三个系统: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社会系统。而且,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其中的环境—社会系统即环境—社会动力学。在汉城召开的第29届IGU大会上,前任IGU主席Messerli报告的主题就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正在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演变为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3]。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 老一辈地理学家就强调对重大的地理学问题开展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自然地理学不考虑人类的活动和人文地理学忽视自然和生态基础都是致使的弱点。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和有人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智能圈的耦合与联动上”[4]。
(3)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产生了格局和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包括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对不同时间序列、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就是如何。IGBP的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项目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技术路线[5]。实地调查、区域比较、尺度转换等传统方法和新兴的空间分析、系统模拟是这种研究的基本方法。
3.5 扩大对相关国际性计划的参与和全球问题的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地理学在更大程度地走向世界是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全球观念和加强全球问题的研究,并在国际性会议上和国际交流中不断展示我们的成果,甚至我们要培养将主要精力用于全球问题研究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国际型的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和全球的研究计划。
3.6 加强地理实验和工程地理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地理学的发展
信息化使现实空间表征的理论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时空数据和空间分析,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好地认识相互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及其相互依赖。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动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要素作用机理,必须重视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并使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但是,这些不能代替样本研究,不能代替考察和观测等,否则,我们不能认识“真实世界”及其动态系统,改进真实系统的描述。大型工程的战略研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时期所急需,目前尚很薄弱,建立工程地理学,既适应这种需求,又开拓了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3.7 加强地理学的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也是我国地理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直接地对付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最近,办公室向党和政府官员推荐新编中学地理课本,说明地理学普及的重要性。要通过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让国民中有愈来愈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能干什么,如何培养人们的地理学观念,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和“教育振兴计划”,为地理学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有条件在新的世纪中实现地理学的更大发展。地理学科研单位正在进行整合,一些单位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都有较大变化。高等学校地理院、系的改革以改名开始,随后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211工程”和理科基地建设使几个重点大学地理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但一般高校,尤其是普通师范学院,地理系仍然举步维艰)。袝"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创新基地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强调“源头创新”,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重视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也有了进行这种研究的条件。长期以来,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全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地理学,这门伟大的学问正面临着更大发展的机遇,全国地理学工作者联合起来,把我国由地理大国发展为地理学强国。
【参考文/!/献】
[1] Hanson S,ed.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New Brunswich: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7.
[2] 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7.
[3] Messerli B,Martin Grosjean,Thomas Hofer,et al.From naturedominated to human-dominat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J].IGU Bulletin,2000,50(1):23-38.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关键词:综合思维 反证法 假设 反证论述法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诸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智慧圈等所组成,是地球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宏观系统。地理事物通常是复杂的,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就地理论地理,必须从大地理的角度,从学科融合和综合的角度,去了解地理事物,去分析地理问题。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地理科学的特点,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方法的前提下,注重地理思维创新,发展综合思维、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地理素质教育来看,应立足于挖掘潜能,启迪心智,养成综合思维,促进自我提高。
地理科学文理兼容,与其他的学科渗透性强,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学习研究地理学就要用到多门学科的学习研究方法。
有的同学对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了解,对地理学科产生一些误解:
误解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得高分。
误解二,以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
地理学科有其自己的特点,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记忆性内容,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怎样科学地、有效地记忆这些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复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背诵。学习地理应用综合思维的方法,用跨学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理解。比如用数学的一些学习方法。
数学中有多种证明问题的方法,其中有一种证明问题的方法叫反证法。它的具体方法如下:已知一些条件,要求证明A=B。要直接从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证明,难度较大,甚至难以证明。我们可以假设A=B的反面情况,有两种可能:(1)A>B;(2)AB推导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相背,与已知公理、定理相背或荒谬的结论,说明假设(1)A>B不能成立。同样再推导出(2)AB和(2)A
地理教材中有一章是“宇宙环境”,在这一章中讲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也就是由于地球运动在地球上产生的一系列有意义的自然现象。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昼夜交替――以自转为主产生的自然现象”。笔者在以前直接讲解,有的同学理解起来有困难,后来我归纳课本,用“假设、反证论述法”讲解,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掌握,具体过程如下:
我们先假设1: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即静止不动。得出的结论是:昼半球永远是昼半球,夜半球永远是夜半球。这与实际不符,所以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假设条件也与辩证唯物主义相违背,因为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说明昼夜交替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假设2: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得出的结论是:昼半球永远是昼半球,夜半球永远是夜半球。这与实际不符(这一点与前面讲的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日,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月球的反面类似,学生易理解)。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说明昼夜交替不是自转周期相同的结果
假设3:地球只有公转,而无自转。得出的结论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年,结论与实际不符。
假设4:地球只在自转,而无公转,得出的结论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是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与昼夜交替的周期实际是24小时不符。
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不符,说明4个假设错误。4个假设错误说明昼夜交替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但是,既不完全是自转的结果,也不完全是公转的结果,而是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在这种作用中是谁起主要作用呢?结合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与公转周期一年相差太远;与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接近,说明自转起了主要作用。所以说昼夜交替是以自转为主产生的自然现象。
关键词:自信;鼓励;读图;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51-01
不管什么学科总有些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学困生是与优秀生相比较而存在的,他们的后进并非是永远的。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畏,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如何提高地理学困生学习动力,在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地理学习动力。
二、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三、尊重地理学困生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首先要掌握他们脆弱的心理,在政策上多倾斜,生活中多帮助,感情上多交流。细心观察留意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其闪光点让其优点更优,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小天地。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问寒问暖,以解决他们心里思想上的包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优先,多给予帮助和肯定,即使是一点滴进步,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学校或在班级里设进步奖,给予鼓励。
四、要善于培养地理学困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困生自强、自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布置,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容易完成的,对作业布置上要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按循序渐进规律,他们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回自信。作为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进步,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有时甚至要对他们学习上开小灶多辅导,不断的耐心的帮助,使他们迎头赶上;有时通过座位安排上结对子,一帮一,让他们进步的更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学困生采取友好态度,善意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克服消极情绪,不良习惯,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战胜困境而获取成功的关键,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