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

时间:2023-12-25 15:33:43

导语:在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体育素质训练内容

第1篇

其一,顺应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初中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训练丰富了初中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团结精神,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

其二,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好地与人交流的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等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十分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所以,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分析研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1.初中体育教学符合拓展训练的硬件设施条件

由于拓展训练具有多种多样的训练项目,其训练项目中所用到的训练设备以及器材根据项目要求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学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能够符合拓展训练项目硬件设施条件。例如:简单的有轨电车、信任背摔等项目,其需要的设施与器材非常简单,仅需要几根长棍就可。拓展训练项目中要运用到较高难度的设备器材时,可以用其他类型的设施来代替。例如:野外拉练等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教师可以通过在操场上进行长跑来实现。

2.初中体育教学的时间可以符合拓展训练的要求

根据新课标改革,初中体育课程每周不得少于三个课时,这完全符合拓展训练的时间要求。根据拓展训练项目的不同,其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无敌风火轮项目只需要三十分钟;信任背摔要用到四十分钟;野外探险等项目需要几个小时等,教师针对项目时间的长短,可以结合体育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师可以将各种项目交换进行,避免重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程设计以及内容选取

拓展训练的项目种类繁多,项目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取教育意义大、趣味丰富的拓展训练项目。例如:难度较大的攀岩以及野外生存等拓展训练项目,就不需要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操作简单、训练教育意义大的项目。在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尤其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例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男女比例、身体素质等进行创新。另外,选择的项目内容以及课程设计要具有可行性。在选取以及设计课程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场地、学生身体状况、时间以及教师等方面,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实施。有的家长认为拓展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以及意志力等方面,但容易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学生体质达不到标准要求。所以,教师在选择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以及设计课程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完善体育课程。

2.注意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与其缺陷

拓展训练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别要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对训练设备要进行检查,确保拓展训练设备安全可靠,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发生安全问题的细节,尽量将隐患消除,确保教学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拓展训练也有其局限性。在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时,会有训练项目的时间安排、场地条件、训练设备以及学生等因素的局限性,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拓展训练的不利因素,转变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3.注重其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体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要确保训练项目能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以及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管理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针对学生训练效果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根据学生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训练。例如:某学生在锻炼团队精神方面不够理想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训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进行有轨电车的项目时,学生应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这个项目,从而体会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问题;途径

近几年,教育部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入改革,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等等,这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存在的问题

1.拓展训练课程目标设计不清晰

虽然我国部分初中学校都逐渐开设了拓展训练这种项目,但其教学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这都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入影响,所以,无论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都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困扰,导致体育拓展训练目标非常模糊。

2.严重缺乏拓展训练课程师资力量

由于在拓展训练课程中,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要求极高,再加上拓展训练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能力。但由于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时间较短,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当前大多数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师都是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虽然他们受到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但对于具有较强的拓展训练项目来说,他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匮乏,对所训练的项目内容了解得非常少,这样很难达到所预期拓展训练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途径

1.合理的设计与优化拓展训练科目

对初中体育课程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但由于多数体育科目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我们可以借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育科目内容以及开展形式。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体,学校需要结合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个性,然后制定出不同方案,最后进行优化整合,找出适合体育教学的方案,从而提高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整体团结意识,教师可以利用让学生一起做木棍的方法进行拓展训练。通过这种木棍游戏,让每位学生左手靠着背,用右手的手心去支撑着木棍,且木棍不能掉地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10个学生为一组,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右手去接下一位学生手中的木棍,以10圈为准,并要在10分钟内完成,如果在传接的过程中,有出现用手抓或掉在地上的情况,则需要重新开始,一直到10圈全部接住,游戏胜利。通过这个游戏,不仅锻炼学生具有相互合作的意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

2.进一步加强对专业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以主要科目教师为主,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比较低,导致体育教学水平较差,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都比较缺乏。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扩大对专业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大大地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另外,学校还应该对相关体育人员进行拓展运动项目内容的培训,让他们在讲解拓展运动项目内容的时候更加清晰明了,这为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内容对体育教师进行实战训练,从而让教师可以真正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3.保证拓展训练所必要的场地及器材

由于在拓展训练项目中,对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拓展训练活动来说,场地建设和使用器材的选择范围就比较大。再加上拓展训练项目的灵活性非常强,不一定所有的场地都要建在室外,其中部分训练是可以在室内进行的,但所需要器材的要求极高。但由于部分学校经济能力有限,学校可以采用与校外拓展训练基地进行合作的方法,在基地淡季的时候开展训练项目,从而提高基地的使用率。

4.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问题的专业培训

由于学生严重缺乏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这就对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另外,为进一步保证学生自身的安全性,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教学内容,然后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实际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知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尤为明显。随着我国中学体育设施建设不断的完善以及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不断的提高,这为拓展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对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俊富.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7):59-60.

第3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可行性

1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英国出现了相关的管理培训后,这一模式逐渐走向世界,传入了中国。拓展训练的主要环节是:体验、交流、分享、整合和应用,通过求生墙、时速极限、驿站传书、真人CS、信任背摔等训练项目,让人们在体验式学习中积累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然后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培训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反思,达到对体育知识、团队知识等的运用和积累,实现自我学习和提升的目的。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则是在体育课堂上,以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人本教育等为指导,把社会上时兴的、有用的运动形式搬到体育课堂上来,用拓展训练的优点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2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1满足体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一个教育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学校和家长都逐渐意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而学校要完善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储备更多全方位人才;

2.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尽管新课改提出了创新体育教学的要求,但很多学校仍在实践自己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变革只开展了小部分的创新,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学生也不能从中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仅对于提高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还能让学生在丰富、有趣和充满挑战性的拓展训练中增强对体育的热爱;

2.3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下长大,缺乏集体意识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缺乏在社会里生存的能力。拓展训练更多地考验了学生团体协作、集中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个人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拓展训练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素质等,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言,拓展训练经由一个国家扩散到全世界,并在各个国家盛行,必然有其强烈的可实践性,尤其是拓展训练已经普遍融入到了各国的体育教学中,实践表明它对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将拓展训练融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我们可以借鉴拓展训练在与各国校园的体育教学融合过程中的实践记录,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好地融合,形成属于本校特色的体育拓展活动。就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而言,拓展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各种刺激、好玩、奇特的体育项目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将大家的智慧运用起来,实现团体的大胜利,以大带小带给团体成员成功的自豪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而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也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等。拓展训练以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弥补了传统体育难以有效开展的缺点。拓展训练需要体育教学作为基点来引入校园,让体育教师扮演培训师的角色对学生加以引导,体育教学也需要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所以说,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可行的。就拓展训练本身而言,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场地和器材因素。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训练,其中的不同训练项目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各有不同。有些项目例如攀岩等,它首先需要一整面攀岩壁,其次学生在进行攀岩时,需要安全带、主绳、保护器和主锁、快挂、吸汗粉袋以及一双攀岩鞋等。学校可以利用周围的公园、广场或者校内资源建立室内攀岩馆,攀岩壁也不会占用太大的场地,学生可以先进行低难度的攀岩训练,并不断挑战高难度。其他许多项目对场地和器材没有太高的要求,比如信任背摔、无敌风火轮等,传统的体育课堂就可以提供训练场地和器材,而远足等项目更不需要器材限制,只需要体育老师选好路线带领大家一起训练即可。因此,场地和器材因素的限制并不大。

(2)时间因素。新课改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初中学生每周有三节体育课。而且初中生不像高中生有那么大的高考压力,因此其他科目的老师占用学生体育运动时间的现象相对较少,甚至不存在。因此,拓展训练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开展训练。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训练项目的训练时间,将体育时间和项目训练顺序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在体育课堂中完成拓展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还能提高学生训练能力。

(3)资金因素和安全因素。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堂,是时势所趋,顺应国家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求,得到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强烈支持,而且体育设施对大部分中学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在满足了资金要求后,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拓展训练表现上看起来存在一定风险,但实际上,老师在开展拓展训练前后,都会对器材进行精细检查,带领学生规范操作,保证学生安全,而且很多项目并没有器材,可以保证基本安全。总之,传统体育课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本身的体育运动要求,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作者:全力军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长塘镇杜亚泉中学

参考文献:

[1]陈龙涛.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2):26-27.

[2]王茂平.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2015(12):110-111.

第4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初中

在学生整个素质教育阶段中,体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提倡的拓展训练是一种课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也是当前体育课教学的一种新常态。这种活动与其他体育游戏相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锻炼的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笔者就追求体育课的新常态,即初中体育实施拓展训练的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过程

由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好奇心重、叛逆心强。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追求“新”常态,便需要老师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更多充满趣味性的拓展训练活动。但是,还需要老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训练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点,并达到锻炼意志的主要目的。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谁是卧底”的游戏。首先将所有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再给每个人分发一张小纸条,并在纸上写上内容。在所有的纸条中只有一张纸条与其他五张不同,通过每个人描述自己纸条上的内容来排除卧底嫌疑。通过开展这个拓展游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二、全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学生创造安全的环境

在初中体育课堂实施拓展训练的实践中,如果老师将训练地点安排在校园,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低,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的安全;如果将拓展训练的地点安排在校外,便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危险的发生。同时,老师还可以对一些存在危险的地域进行处理和改善,最大程度控制危险。除此之外,在每一次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之前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安全知识。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模拟危险事件,从中掌握部分相应的应对方法,从而提高拓展训练活动的安全性。老师还可以安排部分管理人员不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以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参与训练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合理选择训练器材和场地,提高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可行性

追求体育课的“新”常态,为了有效提高初中体育课程实施拓展训练的效率,还需要老师合理选择训练器材和训练场地。其中,针对部分对健身器材和训练场地要求较低的项目,可直接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训练;甚至还有部分拓展训练项目只需要几张纸、几支笔。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便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已有的训练器材和训练场地,或者对部分体育器材进行改造,设计具有较高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项目,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项目中;针对部分要求较高的拓展训练项目,老师可以进行合理的转化,以便达到活动训练的目的。例如:在可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中,攀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攀岩对硬件设置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学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老师便可以以攀爬的绳网替代攀岩墙,并使用垫子代替攀岩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保险绳和安全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有限的教育空间中感受到野外攀岩的乐趣和掌握攀岩的经验,大幅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正确认识拓展训练内容,提高拓展训练教学质量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自己子女的成长,所有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参与讲座和会,让家长了解更多关于拓展训练的知识点和重要性,追求体育课的“新”常态,以赢得家长的支持。例如,学校可以出资聘请一些高水平的拓展训练项目专业人士对学生家长进行讲解,并花时间与反对的家长进行长谈,以便让家长能够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拓展训练项目。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拓展项目,让家长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到拓展活动的魅力,以赢得家长的支持。这样学校和家长共同引导学生参与拓展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拓展训练的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能够满足其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为了保障拓展训练实施的可行性,便需要老师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过程、全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学生创造安全的环境、合理选择训练器材和场地、正确认识拓展训练内容,提高拓展训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24-01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阶段,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人的体质培养与提升,更需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起来。而现阶段,我们一些地方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师只重视文化课成绩不重视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传播,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使新课改推行后,应试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影响。初中学生呢?认识模糊,也对体育教学活动不重视,体育是初中课程教育的副科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不被学生的重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很难真正实现。因此,本文针对初中学生的偏见,新时期初中生一定要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将体育锻炼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作者提出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一些要求,以利于新时期初中体育学科发展。

一、树立初中生体育锻炼意识,将体育锻炼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新时期的常规教学,教师是极为重视,大家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是低下的。有的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但是参与体育锻炼却少之又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由此,教师既要使学生树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又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初中的体育课程教学虽然有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但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为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让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好。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启发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心理上信服、喜欢体育锻炼。第二,教师要强化测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些体育技术方面的练习,除了讲解以外,教师要以测试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只有有了比较,学生才能有体育练习的动力,从而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使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初中体育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与体育教学个性化

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体能技能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对于体育的理解认识也有不同,他们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在体育接受能力,体育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个性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搞统一模式的教育活动,必定会限制学生的体育发展,甚至会扼杀不少体育好苗子。体育教育因材施教,教师就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情况,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推行一些不同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差异性要求。比如,如果学生的体能情况不理想,他们在立定跳远中,很难跳到1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硬性要求他们跳到1米6,那就是不科学的,是尊重学生客观情况的表现,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目标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水平。比如,笔者所带班级中,男生喜欢篮球、足球,女生则喜欢乒乓球、排球,也有学生喜欢跳远。根据学生这些不同的爱好,用简洁的话语将课堂内容讲述完,按照学生的爱好及活动意愿进行分组,指导他们自行运动。学生在运动的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动作、姿势进行规范指导。这样安排,学生就都能运动得开心,并且喜欢上运动。体育课不应是传统的课堂,而是学生“玩耍”的乐园。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此种教学活动中不仅获得身心愉悦,还能锻炼体魄,减轻压力,增强体育的能力,促进爱好及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 体育教学 浅谈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96

一、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以兴趣前提才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也只有对于学习有兴趣,学生才能够便显得更加有热情,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学科,初中体育学习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浓厚,才会不觉得体育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也才不至于觉得体育运动和训练是辛苦和繁复的,也才能对于体育训练更加执着,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体育理论和技能的要领,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进而将体育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体育活动完全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收体育知识、模仿体育动作,这使得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久而久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热情,逐渐与教师变得疏远,对体育学习没了兴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首先着眼于师生关系的转变,要力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一,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学生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体,初中体育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第二,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互动,更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情感的融入,要以积极的情感来带动、感染学生,以换来学生的正面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处于和谐融洽之中进行学习,才不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苦与累,才会真正享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从而对体育课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有利的基础。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在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传授技巧的基础上,做到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同时,初中体育教师还要能够认识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力求做到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动机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初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白,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全体学生,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对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了如指掌,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所有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体育得到提高,能够准确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对各种体育活动技能要领做到准确了解。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准确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而且要在正确理解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好的方式方法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也做到准确掌握。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包含的运动项目很多,而教师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可能很难做到位,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看到更多标准优美的动作,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为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于初中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将新的教学理念理解透彻,而且要做到切实落实和贯彻,我们的体育教学要走出课堂,要通过丰富多彩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拓展和延伸,要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将课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加以实践。当然,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制定训练内容,再对学生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力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外活动的训练形式方面,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形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等,在训练内容反面,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可以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好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定要将新课程理念学习和掌握好,贯彻和落实好新课程标准要求,开拓创新,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2]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3]杨平峰.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点滴体会[J].甘肃教育,2009(1).

[4]苏滇生.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之课堂常规[J].新思考网,2011(11).

第7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53-02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也不够稳定,但是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重点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身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心理容易产生失衡,有些同学还会产生逆反或者叛逆心理,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扰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初中的体育教学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调节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调节心理压力,促进人格的发展、坚强意志的形成。

体育锻炼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便保证动作协调完成。久而久之,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敏锐、灵活。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调节的方法,只有正确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才能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体育对于协调动作的要求使学生更易于在体育教学中更多地获得与他人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对身心发展的适应性。

体育锻炼能够磨炼人的性格,使学生变得坚强、开朗和乐观。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外向型的性格,协调人际关系,并进一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获得。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克服生理极限,通过持久性的项目锻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品质,跨越障碍的项目锻炼了学生勇敢的意志品质。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在初中体育课上,学生根据体育运动调节情绪,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进取与挫折,丰富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样当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整,同时加强的心理素质的锻炼。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做出客观的评价,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进一步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手势、表情以及身体的动作进行交往,让学生在同一集体中学会相互关心、照顾他人,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在体育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2.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不惧困难的勇气。在体育素质测试中,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其努力达成目标,逐步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良好的培养。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在学生不断接受挫折以及困难的过程中,学生耐挫能力会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也会逐步增强。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才能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进行目标教育要激励学生充满竞争力,以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正确学习动机。

1.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体育教学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过程这个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突出“新”字,采取新颖、实用以及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教法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练习、思考、探索等创造能力。

2.在初中体育课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初中生竞争心理比较强,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可以激发起学生心理、智慧以及意志的较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认识都能够综合发挥内在的力量与同学抗衡,而比赛的过程很自然地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意志力量的发展。在艰苦、紧张的比赛中,只有坚定的意志,学生才可能在你争我夺中获得胜利。

学生的个性形成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后天环境的培养对其发展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以及运动的环境都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巧妙使用体育学习迁移可以使学生将已经学到的技能、知识以及方法实现迁移。例如运动感知觉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都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稳重、机智勇敢等都可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3.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以及不良的个性心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难免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那么,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困难,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要安排身体素质课课练,对落后生要增强他们的信心;其次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生能够适应训练的时候,要逐步提高训练难度,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针对学生不良的个性心理,教师要能够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无知产生的懒惰心理。对少数个性随意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对学生动之以情,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升华。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很多,教师要善于处理、分析不同的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体质训练;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95-01

生命在于运动,从古至今很多伟人都很重视体育的发展,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初中体育课堂对中学生体质的训练,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但也存在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做体育锻炼就是浪费时间,学生对体育活动和训练也越来越不重视,这对于培养全能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很多学校为了加强中学生体质的训练,制定了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当代学生的体育文化和素养,进而增强其体质,将其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

(1)学校对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缺乏重视。有一种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体育课时间被其他科目教学所占用,学校对于体育课堂上学生进行体质训练这一需求不予重视。上课期间,老师要求讲其他文化科目课程,在这种学校,体育课已经名存实亡。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拿什么来学习、工作,又如何为社会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不带学生体验真正的体育运动,更不进行体质训练,大都是让学生在教室内用与其他科目相似的方式上课。在讲解体育知识时,教师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上相应的操场或者篮球场的图案,而不是带着学生去亲身体会这些运动的乐趣。教学方式过于古板单一,又何谈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之所以叫做体育课,是因为有体育独特的教学方式,如果上课形式和教学方式与其他科目相同,那么体育育人的功效如何发挥?意义如何体现?学校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并不会采取任何应对方案和政策,这就让这种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学校蔓延。

(2)学校体育设备建设存在缺陷。学校公共体育设施不健全,影响学生们平时的体育活动和锻炼热情。一方面,一些学校把用来改善体育设施的资金,用到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上,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想要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却没有健身器材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学校内有很多完善的体育设施可以使用,但是只在指定的时间内开放,设施形同虚设。学校担心学生在使用这些设施运动时出现意外事故,或者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损坏健身器材。因此,用这种封闭体育设施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学校体育设备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堂上的体质训练。

二、初中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策略的具体方法

(1)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体育教学的原始看法,充分重视体育教学,认识到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要丰富体育教学中应有的设备和器材,尽量扩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场所的范围,进而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增强其体质训练。对于教师而言,在上课时要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让其在愉快的体质训练中接纳体育科目。让学生不是为了应付一年一度的测试,而是真正实现中学生的体质训练与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来进行学生的体质训练。可以做一些“多人少足”“接力跑”等,在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按照一定的规则,哪个组率先完成任务便取得这一比赛的胜利,然后可以给予胜利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游戏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合作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2)丰富体育教学的功能。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项目,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堂教学。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堂课是专门为他们而设立的,自己才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人翁。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接受这门课程,在课余时间才会走出去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进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实现初中生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的目标。

三、结束语

当代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各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初中阶段对中学生进行体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堂体质训练做出相关的调整和改善,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目前,一些学校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但有的还处在比较初始的阶段,体系还不够成熟。想要从根本上改革初中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模式,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改革中,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生实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设定相应的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努力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与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6).

[2]徐雄杰,刘建中,纪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05).

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拓展活动;素质拓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的目的

(一)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很多拓展训练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如“电网”、“扎筏”、“罐头鞋”等项目,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你的想象潜能和创造力,发挥你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二)体会团队协作、与人合作的意义

拓展训练能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与心酸,这种特有氛围使得每个人都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的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勇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中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初中体育教学开设拓展训练的环节

(一)拓展训练项目的师资建设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中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初中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拓展训练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标准目标的设计思路,根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初中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平地项目和游戏项目。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主要以平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因为中学生与已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

(三)拓展训练项目的组织管理

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初中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中学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中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

(四)拓展训练课的过程及要点

1、讲解项目方法与规则。要点:要求学生“安静、聆听”,这体现着对讲话者的尊重。

2、完成拓展训练项目。

要点:严格遵守规则,这是底线。获得高峰体验,最满足、最幸福的瞬,此时,真正认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自信。

3、回顾总结。

集体讨论:项目的特点(如复杂程度、时间要求)、完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守规则、相互抱怨)、当时处理的方法、完成项目时遇到的障碍、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完成任务等等。

归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没认真听讲、违犯规则、个别人缺乏合作精神、解决问题时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否定出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是否很快产生了一个“领导者”,而且其它人能服从"领导"等等。

得出结论: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中,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要保持怎样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勇敢面对还是逃避现实,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是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积极的心态是获得成功的原动力;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哪儿?仔细的聆听、对他人意见的采纳、对“领导者”的服从、对错误的行为采取宽容、帮助的态度而不是嫌弃,这都是对人尊重的具体表现。

三、结论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项目教学是可行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拓展训练进行教学训练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特别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施。

总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内容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及时做好拓展训练内容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学生技术水平都能得到快速提高。 应用拓展训练教学,教师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最好定期培训,不断钻研提高教学水平。 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要持之以恒,需要一段的时间作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唐建倦,贺仕刚,周琥.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价值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