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族意识的概念

时间:2023-12-26 10:39:40

导语:在民族意识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族意识的概念

第1篇

从伤痕美术到80后的卡通一代,总体上,当代艺术是在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和个人主义两个极端摆动,尤其是新一代的艺术,是一种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不关心他人和历史。但近十年来,随着对底层社会和非主流群体的关注,当代艺术正在出现一种“社群”意识,这是对“”后个人意识走向极端化的一个回归。

最早出现“社群”意识的是民间纪录片,如《铁西区》、《铁道沿线》。这个群体一直不是很“火爆”,但始终如地火一般,人数不断增加。近年,不错的纪录片陆续出现,如章明的《60》。一些拍不起胶片的电影青年用Dv拍了一批反映非主流人群的片子,如《街口》、《血蝉》、《青年》。如果给他们电影胶片,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电影浪潮。

南京艺术家郭海平20a8年去精神病院住了两个月,教精神病人画画,其中一批绘画业界评价很高,并带动了对精神病人的“艺术治疗”的讨论。甘肃雕塑家靳勒在北京当代艺术圈混了几年后,回到了他出生的村子,被意外选为村长。他带领村民们动手盖起了一个最朴素的当代美术馆,并促成一批村民参加了艾未未的童话计划,让他们以艺术的名义去欧洲旅行,到北京观光。

艺术家跑到非主流人群中,跟他们建立联系,以艺术的名义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的生存状况发生改变,介入和启发一个“社群”的自主意识。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有些像波依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即用任何一种超艺术的形式,甚至以艺术的名义来介入社会生活。这在艺术概念的成立上已经不是一个障碍。

“社群”在西方不是一个新鲜的政治或社会学概念,在中国传统中能找到的唯一对应概念是“宗族”,但它对于20世纪的中国来说似乎还是陌生的。过去一百年,中国文艺界大力倡导了四种现代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党的意识和个人意识,但唯独没有“社群”意识的位置。这可能跟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变迁有关,后,强调民族意识是首选;其次,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以维护中华民族,强化国家意识也是重要的;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个权力集中且道德、理想至上的政党来统领,在实力悬殊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强调党的意识也是必须的。

党的意识在“”中演变成一种扼杀民主的专制主义和消灭个人的“集体主义”,所以,“”后走向另一个极端――个人主义意识。在现代中国,基本上未建立受宪法保障的独立的土地制度,也未建立真正成熟的社群意识和社团民主文化,中国革命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土地制度没有得到解决。社群意识是未来中国民主进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个人意识,实际上是国家主义意识的一个对应,人们有什么问题还是试图通过国家解决,尚缺乏“社群”自主性。

随着市场经济后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开放以及网络社区的形成,中国的“社群”意识和形态正在形成,如798艺术区、网络上的QQ群、“超女”的粉丝会、“躲猫猫”和邓玉娇的民间维权。前几个月,我家小区门口还站着一个青年,身前竖着一块牌子,号召大家选他当社区居委会委员。他对每一个路过的小区居民解释选他的意义,告诉大家以前小区跟物业的交涉都由他来当谈判代表。其实克林顿、奥巴马竞选议员也是这么开始的。在国家主义、民族意识和个人主义之间,中国社会还应该建设一个社群形态,真正具有社区、社团和社群的自主性,这样才不用担心中国一旦实施民主会引起“大乱”。

第2篇

关键词:广告传播;意识形态;民族性

中国广告的历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科技等各个领域。广告文化也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面镜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意识形态称之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在理论上,它是一个由“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哲学和艺术等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一、意识形态是构成广告传播时代精神意蕴的重要因素

1.政治观念成为广告其精神意蕴的重要因素之一。1)皇权与封建礼教观念在广告中的体现。禹铸九鼎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广告事件,这也是政治观念成为广告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的开始。以鼎代指国运,当时产生的九牧、九州等概念都成了今天中国的代称。除此之外,秦车和仪仗都是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广告宣言书。

2)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告中的体现。1931年10月5日,“美丽牌香烟”广告将东北二省地图及铁路干线大幅画面刊登在《申报》头版,提醒人民注意东北形势。广告语为:“国人爱国,请用国货”,“热血同胞,不可不知万宝山事件,爱国男儿不可不吸万宝山香烟”,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3)政权思想、政治路线在广告中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广告主要反映巩固国家政权、树立国家形象、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的政治意识形态。

4)和谐思想在广告中的体现。第一,体现环境和谐的观念:计划生育、环保的广告大量出现。如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中播出的系列公益广告——《老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讲究社会公德,建立和谐社会。第二,体现祖国和谐的观念,出现了很多庆祝香港、主题的广告作品。第三,体现与世界和谐的观念。获全国第二届广告作品展一等奖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广告,以一轮初升的太阳为主体画面,跑道向外有无限延伸的宽阔感。跑道上方一架飞机在飞翔,广告语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连接世界的桥梁”。这一广告创意生发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与世界接轨。

2.哲学观念、宗教观念、艺术观念丰富了广告传播的精神内容。1)哲学观念完善了广告文化精神的内容。许多广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观念,如《文帝亲尝汤药》、《闵损单衣奉母》、《杨香扼虎救父》、《朱寿昌弃官寻母》、《董永卖身葬父》等年画广告作品,以真人真事宣扬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所做的千岛湖电视广告,字幕是:“纯,淳,醇,心泊千岛湖,杭州千岛湖”。广告的创意亮点正是道家思想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反映。此外,为无国界医生做的公益海报《愈合战火中的创伤》,画面采用刨可贴将子弹贴起来,体现了无国界医生救死扶伤、热爱和平的精神,也传达出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2)宗教观念完善了广告传播的精神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成为人们寄托愿望的广告载体。龙门石窟药方洞涉及了针灸疗法,以广告的形式提醒人们按病索方,以示佛祖显灵。

3)艺术观念完善了广告文化的精神内容。随着广告媒体的不断变化发展,广告中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意识形态也不同。

原始社会中,广告传媒技术低下,表现形式和种类比较单一,体现出具有萌芽性质的艺术观,具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在当时,商业行为一般只有“商、贾”两种经商方式,一种通常采用物物交换的“实物广告”,一种通常采用以听觉的刺激达到广告效果的“音响广告”。

文字和印刷媒介出现后,形成了招牌、幌子广告、对联广告等广告形式,在此阶段,艺术观念传统朴素。广告一般采用直观描绘的方法,如药店就画一个药葫芦,表示行业的性质0采用中国传统社会中喜闻乐见的蝙蝠、元宝、桃、莲、葫芦、如意、八卦、龙、凤、福、喜、禄、寿等大量的吉祥造型符号,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特有的心理内涵。

l9世纪上半叶,西方的广告媒介逐渐向中国移植,出现了报纸、杂志、路牌和橱窗陈列等新的广告形式,还有车身广告、小册子广告、样品广告等等,广告媒介形式多样化,注重艺术性。广告开始重视创意和编排,图形与广告语表现得富有创新意识。如:二十年代,梁新记双十牌牙刷采用“一毛不拔”作为广告语,这话原出自“杨子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本来是带有贬义的,梁新记却用“一毛不拔”来说明牙刷耐用、不易脱毛的特点,新颖独特。

二、意识形态是形成广告传播民族个性的主要依据

按照本尼迪特克所理解的:“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民族性是文化的第一属性”。广告文化的第一属性也是民族性,其核心原因在于广告文化反映的意识形态具有民族性,它是民族意识形态的一面镜子。东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反映这种民族意识形态的广告也不同。

西方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在题材的选择上也非常大胆、开放,可以将总统作为广告调侃的对象,也可以非常坦然地展示人的欲望,利用“性”做诉求的广告比比皆是。在第45届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金奖的一则巴西的止痛药广告,直接以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桃色事件为背景而制作。画面上是一脸沮丧的克林顿前额上贴着莱温斯基笑容满面的照片,克林顿的头像旁边是一瓶TY-LENOL止痛药。广告标题十分清楚地点明:“TY—LENOL,特效强力,医治特别头痛的问题。”

然而,古老的中国文化发源、发展于相对封闭、内省的心理环境,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讲究中庸,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哀而不伤,乐而不”。古代的贞节牌坊正是以表彰死了丈夫,而独自守寡一生的妇女,是象征此人从一而终的有力广告。美国人追求个人享受、个人意志、自我价值的实现,中国广告在题材选择上与此形成鲜明反差。在中国文化崇尚的价值体系中,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长虹广告的广告语是:“太阳最红,长虹更新”、“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完美体现了长虹以国家、民族昌盛为自己使命的民族精神。

第3篇

关键词:风格;阳刚之美;阴柔之美;民族意识主流;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34-02

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道德代替法制的社会,道德主宰其方方面面。至于道德与艺术的关系,前人有诸多论述,始终不能在儒一道范畴中有所“出―越”。在民族国家现代性的进程中,鲁迅对此关系的判断――“美术可以辅翌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之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一一颇具代表性。当中所阐明的要点可归纳如下:其一,突出美术之于人性完善的重要意义,尽管美术“辅翌”道德;其二,美术与道德尽管目的各异,但趋向于人性的完善。换一句话说,现代人在寻求现代性的进程中绝不能放弃“道德”之主流地位,这也是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的关钥,进而道德与艺术可以在人性完善的意义上趋同,皆朝向人的理想生活,只不过一为道德之“善好”生活,一为艺术之“美好”生活。在一般情况下,“道德”的呈现很隐性,难以彰显,所谓“一道贯之”而“中德于心”,处在“化”的境地――融汇于人而不显明,尽管它是作为一个民族思维意识的主流形态。艺术则不同,虽然它是文化这个概念的下延之一,却是一种集中的表现,其呈现更趋于显性,更易于把握。要不英国批评家约翰・拉斯金怎么会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辞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如此言论呢?西哲曾有言,“书籍自有命运”,那么,作为“最后一部书”的“艺术之书”当有其生命历程,如若不从历史的视野来理解,我们很难获得恰切的理解。在“原一史”(这也是“历史”一词的真正意涵)的情境中,结合当下“文化消费主义”社会趋势而言,文化的走向,文化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最终需从艺术的角度得以全面的呈现。

谈及艺术文化的话题,“风格”一词历来举足轻重。任何艺术必谈风格,无风格不成其为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尽管是一种集中呈现,但风格是其示人的“面具”。就艺术风格而言,一方面,在全球化的现代性进程中,当代中国艺术难免不受西方现代艺术因素的影响,艺术风格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艺术,其风格并不是纷繁复杂,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稳定性,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程式化”能很好的表达这一点。结合上文,我们大致可以说,艺术风格之主流是一个民族思维意识主流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影响民族意识;从历史演变看,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主流都在阳刚大气和阴柔纤秀之间相交替。无论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层面,还是从艺术风格的两种呈现方式看,它们都进行着一种美学层面意义上的博弈,皆是为了朝向人之“善好”一“美好”生活的共同想象。

阴柔纤秀之美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述:首先是偏向于宁静或静态;其次是柔美宜人,含蓄委婉;最后是格局小巧,无论景物都并非阔大。而阳刚大气之美则首先是富有动感和张力,体现出急剧的变动;其次,大都粗犷有力,富有震撼力,所选意象大多宏大开阔,非同凡俗。

秦代,以力健而闻名。不管是秦代的政治还是文化抑或是军事斗争,都能以强健刚硬来加以形容。秦的艺术――秦碑,诏版,兵马俑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力健之美。秦一统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审视,都是一件恢弘磅礴的壮举。如果说秦朝的强盛完全不影响其力健的艺术风格,这当然称不上严谨的表述。

汉代,则以气厚著称。汉代艺术,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石雕为例,虽说都是粗犷有加,精致不足,但也都是深沉雄大的而叉朝气蓬勃的,这也符合了西汉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状况。汉武帝年轻气盛,以其雄才大略,驾驭着大汉王朝扫除内乱、平定匈奴,国势强盛无比,这种气势要在艺术中反映出来,其必然是磅礴大气而非谨慎小心的。

唐以前的绘画都把具有阳刚美和力度气势的作品作为正宗和主流。吴道子被称为“百代画圣”,他的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是气势磅礴的艺术。唐代之前对阴柔的艺术并不是很欣赏,王维在唐代画坛的地位一直不算高,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似乎是因为其艺术风格的阴柔、柔软。而到了宋代,社会审美观发生了变化,人们一致推崇具有纤秀、阴柔之质素的美,把阴柔立为正宗,反而视大气磅礴的阳刚艺术为粗野和俗气。欧阳修提倡“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程伊川提倡“温润含蓄气象”,坡更提倡“萧散简远”,“平淡”、“空且静”,他看了吴道子颇具气势的画后认为“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反而极力推崇王维的画,于是,王维在宋代具有惊人的地位。在以阴柔为美的审美观占主流意识的宋代,宋王朝也再不复汉唐时代的雄大气势了,连战场上也先后败于西夏、辽以及金国,最终灭亡于文明程度远不及自己的蒙古人。

到了明清,文人提出绘画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静”、“净”。四王所提出的“化刚劲为柔和,变雄浑为潇洒”,连“雄浑”都被列为明确的反对范畴,他们更喋喋不休地去除带有力感的壮气。董其昌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家,似乎是因为其“宁见不足,毋使有余”。在这一片“柔和”与“静”、“净”的氛围中,中国“柔软”了,成为西方列强所欺凌的对象。而中国绘画在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后,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导致少阳刚之气,多阴柔之美。作为艺术形态之一的中国画,其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时代呼唤具有阳刚之气的中国画。

此时,一批有识之士认为要振兴良族就必须先改变民族意识,改变审美观,于是产生了吴昌硕、黄宾虹这样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艺术家。他们不像以前的画家那样,用墨讲究细润,古人作画特别忌讳用“宿墨”,而吴昌硕、黄宾虹二人却都以宿墨为其艺术的特色之一。他们的画给人的感觉就是苍劲雄浑和气势磅礴的,而并非再是阴柔细润的了。到了傅抱石,更变成了奋跃、飞动。给人以惊雷闪电一般激烈的感觉。于是,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人的艺术,雄壮而大气,甚至有狂气的艺术成为了这一时代艺术风格的主流,成为了支撑民族意识强有力的因素之一。

第4篇

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是其教学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音乐教育需要体现民族这一特性,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它在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要集中体现民族个性,来传承民族声乐文化。

在声乐教学的方法上,由于长期延用专业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使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也大多崇尚美声唱法,其实这并不是发展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唯一手段,我们要从教学方法上抓起,力求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平衡,这是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声乐教学的民族化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我们落实这个话题,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使命,发展为目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需要我们教育者去保护和发展,这并不是强加的历史责任,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它有绝对的传承和发展价值,从古代的琴歌、宋词、戏曲、京剧等,到现今的民族声乐发展,可以说它们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关系。而这些传统艺术的种类,是中国历代人民缔造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国人民骨子里的文化和审美取向。所以,高师声乐教学要把握中西声乐文化的契合点,研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结合点,从而在演唱风格和技巧上体现民族性。

在声乐教学的作品内容上,民族声乐作品本身就彰显着民族性,我们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民族声乐作品这本身就体现了声乐教学的民族性。民族声乐作品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有极大的优势:第一,民族声乐作品的旋律线条是民族音乐风格的体现,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有可能不用听唱词,只听音乐的旋律就能表露出中国民族特征,优美的旋律线条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典型表现手法;第二,艺术审美取向同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人从小接受的就是母语教育,在母语教育的环境下,无论是人文、地理、社会等都带有民族的个性,用百姓的话就是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民族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便于理解和学习。第三,民族声乐作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本身没有演唱方法的界线,在声乐演唱学习中,大量的采用民族声乐作品就是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体现。

二、高师声乐教学民族性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观念的民族意识

一个民族的历史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文化积淀,教育本身的职责就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它能够凝聚和融合一个民族。声乐学科是传承艺术文化的桥梁,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个性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对于增进民族的凝聚力方面具有宣传、渗透和融合的作用,对形成民族自强意识、民族自豪感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时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主题。

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师首先要具有民族意识,并通过声乐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这样才能落实高师声乐教学思想的民族意识。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具有典型民族精神的民族声乐作品,在潜意识下传递民族精神,这是声乐教学的民族性体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声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要求高师声乐教学的观念要体现民族意识,它体现了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

(二)教学内容的多元融合

高师声乐教学既要体现民族性还要体现多元性,多元的声乐教学内容符合现今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路线,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观念已被世界各国认可。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为音乐教育界广泛认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基础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出符合我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方法。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声乐教学也应坚定的开创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打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竭力的吸收不同地区、民族的声乐文化为我所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间的声乐文化交流相对来说甚少,高师声乐教学有义务传承和发展各民族的声乐文化,由于我国的各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音乐文化风格各异,所以我国的声乐文化本身就体现着多元化的特征,如将其整合应用到高师声乐教学当中,它对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把各个民族的声乐文化联系起来,潜心研究它们各自优缺点和文化特征,并从各民族中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声乐作品,将其节选出来,并应用到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这不仅能使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实现多元融合,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声乐文化的交流,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教学方法的中西结合

第5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传承

提起音乐,很多人大脑里最先闪过的名字大概是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著名音乐家,而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却知之甚少,甚至对其产生误解。但事实上,我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艺术积淀,真正代表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彰显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国家艺术灵魂所在之处。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能够改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得以发扬,而不让其遗憾地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1民族音乐的特性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瑰宝,我国的民间音乐的主要特性大致分为以下四点:首先是民族音乐的丰富性,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进而孕育出不同的民族音乐。像是昆曲、秦腔、京剧、黄梅戏、信天游等,都代表了不同的地域音乐的特点。其次是民族音乐的不确定性,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通常是口头教授,像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通常为长一辈的老人直接交给孩子,这就容易导致民族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改变,以及传播者别出心裁的创新,而使音乐不断地融入新事物,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民族音乐在也在不断地成长、更新,这就是民族音乐的不确定性。再次是民族音乐的通俗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最早的音乐是在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我国的民族音乐也主要表现了各民族的劳动文化,是对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状况的描写,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民族音乐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接近大众,通俗易懂。最后是民族音乐的实用性,民族音乐是劳动中的产物,因此,很多民族音乐现在还具有劳动的实用价值,像是现在的一些类似于劳动号子之类的音乐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2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无数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是十分必要的。从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更好地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大多数人对于民族音乐并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把民族音乐与低俗、枯燥画上了等号,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才使民族音乐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就是要修正人们对民族音乐的误解,把民族音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以及其背后深厚悠久的历史背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民族音乐,并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使命。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学习并了解民族音乐,就能够相应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传统,从而提高自觉的民族意识。外国音乐的流入使很多学生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提不起兴趣,更加向往异国文化编织的万花筒。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音乐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就是本民族对文化的传播,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支奇葩。从原始社会没有节奏的音节组合到汉代的乐府音乐,再到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的传奇戏剧,从久远的千年前跟着时光一直流转到现在,不断发展成长。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把音乐所蕴含的故事讲给学生,让他们感觉民族音乐带给他们的享受,沉浸在动人的意境之中。只有学生的自我情感与民族音乐产生了契合,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喜欢音乐,从而自觉地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更愿意去关注民族音乐,去切实地体验民族音乐。

3现今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尽管现在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已经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学校或音乐老师对是民族音乐的重视仍然有所欠缺,很多小学在音乐教学中仍然更加重视西方音乐的教育,而把民族音乐当做任务来完成,甚至应付了事,这样对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切实地改变人们对民族音乐的惯有态度,这样才不会在现实教育中走错方向。其次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并不够,缺乏专业素质,这样就无法对学生进行良好地民族音乐教育,教师的一知半解会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得不到正确地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再次,民族音乐教育不够全面,大多数的小学音乐课程只重视歌唱和舞蹈两个方面,而对民族乐器、戏曲等方面很少提及,这会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过于狭隘。还有一点,是民族音乐的教学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整个教学安排十分混乱,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概念十分模糊,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是很有害的。在课程开始之前制定教学方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严格执行教育方案的执行,这样就不会使教育混乱,也能更清楚更明晰地让学生认识、了解民族音乐。

4结语

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开始渗透民族音乐,有利于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面貌,加强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弘扬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能够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操,使中华文明的薪火在新的一代人身上得到更好的继承。

参考文献:

[1]郭欣艳.分析当代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

[2]刘燕.传承民族音乐,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J].北方音乐,2014,(13).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化 公民观 民族观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概念源自西方社会,是当今时代的热议话题。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现象,反映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他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①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实现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的主流趋势,任何一个国家,人的现代化水平和各区域的现代化进展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国家现代化的总体状况。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要妥善处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稳步推进我国现代化整体进程。

民族地区现代化之公民观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学者指出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意识上的现代化过程”,②也有学者甚至指出“人自身的现代化比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更为重要,”③“人的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层次。”④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无论是民族政治制度、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类型的深度调整或转型,还是人们整体生产生活面貌的翻新和变化,都离不开其主导力量―人。现代化以人为依托。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财富和文化成果的极大积累,大量的现代化成果最终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因此,相对于国家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现人的现代化对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是各民族的现代化,”⑤国内各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各地区和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的潜在因素。民族地区只有认清自身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迫切形势和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迁潮流,才能实现从民族个体到民族群体的共同发展。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区,都应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首先实现公民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指出“现代化仅依赖于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是不够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经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现代人格、现代品质,那么这个国家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⑥因此促进人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提高人的素质,要求人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人的观念的转变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最基本要求。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人作为社会人的最重要身份的归属和认同的转变,即人首先将自己归入哪一类共同体。这种身份观同时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方式,即人在这个共同体中如何表达。

现代意义的公民理论起源于西方社会,它的诞生标志人的身份观的重大转变。公民身份有别于其他群体身份,以某一特定属性如民族、地域、职业、等划定的群体成员的身份具有文化属性,哈贝马斯说公民是“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公民身份更多的与政治相关。公民身份体现一个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反映了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公民观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因为其能有效地指导公民的现代、文明、规范的社会行为方式。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后来历次修改的宪法中,“公民”一词才出现,可以说公民观意识在我国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没有非常牢固的社会基础。伴随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以及势不可挡的现代化发展潮流,新时期人的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必须与社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变革相适应,强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任务面临国民素质与物质发展不平衡、社会公德信仰体系滑坡、整体文明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等严峻问题,不可否认与国民现代公民意识淡薄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的公民不仅仅是政治上具有本国国籍和享有公民权的人,更是在思想观念上不愚昧、不封建、不落后的公民,还是在个人素质上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强的公民。现代公民观是一种先进、文明的思想观念,对个人而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个人文明程度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个人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对国家而言,有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和构建精神文明社会,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民族地区现代化相对落后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地区公民意识基础相对薄弱、多元文化并存等特殊原因,通过树立和推广现代公民观,把身份认同作为首要切入点,加强民族地区的“四个认同”,重点应把握民族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和现代文明、规范行为教育,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首先,各民族成员应提升公民意识,增强对国家的归属和认同,以及对国家的信任和感情。其次,各民族成员应做好主观努力,逐步实现公民意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具体来说,应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解放本民族的旧思想,摒弃封建落后思想,秉持开放先进的新思想,尤其防止产生狭隘偏颇的民族观;应主动学习、吸收外来的优秀现代文化成果,抛弃本民族不合时宜的遗风陋俗和糟粕文化,学习践行规范、文明的社会行为。最后,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往往依靠民族的、国家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因此依照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脱离群众,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的公民也应积极拥护本地现代化发展前景,紧密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靠拢,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

民族地区现代化之民族观现代化

民族观是另一种表现自然人对自我身份归属和认同的观念,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表达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重要标志。民族是拥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人群共同体,民族意识是维护民族成员之间感情的纽带,是关于如何传承本民族文化、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情感认同和心理主张。

民族内部成员对民族群体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强或变弱。当一种民族意识过度的强化以后,就会导致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形成不健康的民族偏见和歧视,造成对本族文化的鼓吹和对异族文化的非理性评价,从而影响跨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成分众多,文化差异性大,容易产生不良民族意识和狭隘民族观。膨胀的民族意识还会导致本民族局限于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封建落后的思想不予摒弃,对先进文明的思想不予采纳,而严重阻碍民族现代化主流趋势。如果一个人首先将自己的身份归属划归为某个民族的成员,也就是民族观较强,公民观和国家观较弱,那么这对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是不利的。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观念现代化,因此必须强调相对于公民观的民族观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强化公民身份,淡化民族身份。不可否认,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公民观意识普遍比较淡,民族观念强,两种身份观念本质上虽不存在冲突,但这种现象客观上不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目前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在于观念的转变,针对民族地区公民意识薄弱、民族成员多的实际状况,观念的转变应首先鼓励民族成员主动从传统的民族身份观向现代公民观的转变,也就是要强化公民身份,淡化民族身份,逐步实现向现代公民的平稳过渡。

民族地区公民观的推广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前提应该是从思想上不伤害少数民族的心理和感情,从行动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和不破坏其传统文化。应在做好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从民族心理和情感入手,逐步向少数民族成员灌输公民观意识,现代思想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爱国教育,提升其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狭隘的民族意识使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实施与进展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淡化民族身份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公民意识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享受人人平等原则提供必要前提,使不同民族群体的成员都能以共同的公民身份享受社会转型时期快速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一致的身份认同还有利于消除民族地区各民族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增进民族之间的日常交往和团结互助,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各民族齐心协议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

在现代化大背景下构建地域性认同。当今世界讲求文化多元性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发展繁荣。当现代化的潮流迅猛地涌向民族地区时,现代化与本地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类型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碰撞和火花。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现代化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和水平都是存在差异的。鉴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任何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都会由于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民族意识而处于排他性与容纳性的矛盾统一体中,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一种地域性认同不失为一种选择。这种地域性认同将公民身份认同与民族身份认同很好地结合统一,与民族地区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相协调适应。

构建地域性认同主要强调各民族成员对本地区的认同和归属,对本地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的拥护和支持。具体而言,在确立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共同奋斗目标下,绘制民族地区统一的现代化发展工作蓝图,宣扬民族地区统一的文化精神内核,开展民族地区统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民族地区统一的现代文化引领。构建地域性认同的目的在于使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认识到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生活家园与历史情感,还拥有共同的奋斗理想和目标,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共同的现代文化理念,最终他们将共同分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化主要指以西欧及北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的价值思想为目标,探索新出路,实现西方化的过程。但在我国,现代化绝不等同于照搬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得坚持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本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是依靠现代教育,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才能实现人的思维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事实成为培养和提升民族成员现代思维和文化素质的主要阻碍因素,而导致民族成员局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之中,无法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通过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增加教育基础资源力量,改善教育落后的整体局面,实现民族优秀人才的社会流动和自主分层,我们就能逐步将较落后的民族同胞从其传统文化的格局中拉出来,使其逐渐摆脱狭隘的民族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公民观,帮助他们逐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重视教育的公平正义符合少数民族群体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特权阶层的存在是社会变革和转型的主要障碍。只有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个体和各民族成员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教育对调适民族地区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种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的观念转型的主要力量。

深化民族地区的对内开放。与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历史上自然条件相对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多民族文化并存等特殊问题,现代化进程仍面临诸多较为复杂的特殊情况和实际困难,现代化的挑战更大,任务也更艰巨。

现代化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中表现一种开放、文明、先进、发展的特点。当前,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更加要求本地民族要持有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接受优秀的现代文化成果,融入现代化的时代环境,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联合,加强与兄弟民族的开放交流与现代化合作,建立起一种先进、开放的经济体系。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吸引内地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把本地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努力实现经济文化成果走出本地,走向全国。

坚持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民族地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民族地区多地处边疆,便于进行跨国贸易;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同样有着互补性;民族地区一般都存在着跨国民族,语言相通并且文化习惯类似。比如新疆特殊的地理条件,地处我国西北,与8个国家为邻,当地主要少数民族都是跨国民族,历史丝绸之路奠定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深厚根基,建立了与中亚经济文化交往的沟通桥梁,这些对于新疆的现代化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比拟的可利用资源和宝贵财富。新疆对外交往的历史成果更加激发了我们要重视对外交往,重视与国际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身不断融入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提升现代化的整体理念和全面实践。

总之,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民族地区的参与,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稳定团结的现代化建设环境需要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族地区自身也迫切需要现代化,以改变当前相对落后的局面。

(作者分别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17页。

②付蓓:“民生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思考”,《人民论坛》,2012年总第377期。

③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④甘伟铭:“把握社会主义民族法学特殊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天府新论》,2000年(增刊)。

⑤祖力亚提・司马义:“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现代化进程”,《新疆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第7篇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工具。列宁说,国家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一切政治活动、一切政治关系和一切政治现象都离不开国家,都以国家为主轴。自然,国家观也成为政治观教育的灵魂,政治观的其它内容都是围绕国家观所形成并为国家观所决定。民族观与国家观紧密相连,一个国家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生活。因而,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加强对公民的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捍卫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 全球化对我国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影响

2.1 全球化对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公民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他们的政治思想更加开放、活跃和自由。“地球村”、“地球人”、“国际公民”等概念相继出现,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为我们进行公民国家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培养公民的国际观念和全球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帮助公民了解国际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公民的的国际交往能力。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的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尤其是以智能化、便捷化、多媒体化为特征的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公民国家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手段,使教育公民国家观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方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

2.2 全球化对公民国家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地球村”、“地球人”、“国际公民”等概念相继出现,“民族国家时代己过去”、“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领先于阶级和民族的意识”,“人类共同的利益高于一切”等所谓的消除国家意识形态壁垒,以便更平等更自由地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化思潮也在西方国家的宣传和鼓动下风行起来,成为影响当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的一种新观念。从表面看,它确实从一定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各国期盼自由平等交往的愿望,但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大讲意识形态全球化,甚至将它作为分析当前国际关系和看待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根本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误导了公民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放松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进行经济剥削与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和防范。(2)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淡化了国家利益观念,弱化了国家归属感,销蚀了爱国主义精神。意识形态全球化思潮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国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3)模糊国家界限和国家意识的意识形态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完全对立,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第8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38-02

一、何谓爱国主义

相对于学界提倡“国家认同”,笔者更觉有必要重新探讨“爱国主义”的问题。这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希冀给出全新阐释,以利于在整体上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之内涵。

“爱国主义”在其肇始阶段可视为地缘文化意义上的词汇,与政治相关甚少。到了近代,“爱国主义”俨然突破了本然单纯的地理意义,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内涵,甚至从一个原先的“良性词汇”转向极具讽刺意味的政治“敏感词”。对此,西方一些学者时常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混淆,甚至针对中国而创生出所谓的“官方民族主义”一说,这显然已经侵犯了爱国主义之合理诉求,更是与我们心目中的爱国主义理念格格不入。

当然,笔者就此不想深究民族主义的问题。其实,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样,都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本民族国家之心理依恋,这是彼此共通之部分,只是在对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以及相继产生之情感的归属上存在分歧罢了。简单用民族主义替代或等同于爱国主义,这是极不严肃的学术表达,毕竟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制度化的政治共同体,而民族主义之对象则是共享一个共同身份之人群,他们拥有一致的信仰和集体自治的愿望。一定意义上说,民族主义在概念使用上要比爱国主义混乱得多。再则,民族主义具有鲜明的教义性特征,并在某些方面将民族看做是政治组织的核心原则;而爱国主义则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感情基础,因而也就支撑了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一个比民族主义更为源远流长的观念,但同时也相应缺乏更多的理论支撑[1]。

西方学者对于爱国主义理解看似合理,但在其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没有考虑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诸如政治学经典教材《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所举证的爱国主义范例,大多仅限于西方世界之情况,这一片面的论据无疑影响其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然而,西方学者对爱国主义之理解又是颇有见地的,因为他们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同样吸收了民族主义思想,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把集体行动者当做历史中的进步力量的思想,马克思随即将集体从国家转换为阶级[2]。对于这一点,笔者无须赘言。

概言之,“爱国主义”可从三方面予以释义:其一,它指的是热爱国家的情感,即一国的国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视祖国为自身至爱的对象;其二,它指的是单纯的爱国思想或理论,也就是对于何谓爱国、为何爱国以及爱国何为等一系列的理论阐述;其三,它指的是受爱国情感和爱国思想或理论影响下的爱国行为。

二、爱国主义的历史发展

然而,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国情境之爱国主义历经了民族爱国主义、反帝爱国主义与伦理爱国主义等三个历史阶段。以下,依次讨论每一阶段爱国主义之特点,通过历史叙述以期还原中国情境的爱国主义原貌,为今日理国主义教育的形塑积淀理论基础,提供参考意见。

1.民族爱国主义阶段。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自从东方古帝国兴起之后,许多世纪以来,一个独立国只包括一民族的现象是例外,而不是常规。一个人通常爱他的城市,他的区域,他的统治者或他的帝国,而不爱他的民族。” [3] 然而,海斯的发现依旧是基于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情况推演东方的情况,他看到的并不完全正确,最起码不完全符合中国情况。中国人素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对于城市、区域或是帝国并不显得有多少热爱,换言之,中国人爱的是“天下”、“君王”和“家庭”,忠君始终被视为爱国的表现。《诗经·小雅》中就有这样的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基于中华中心论调的“天下观”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华夷思想长期支配着历代国人的头脑,似乎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民族都是受人鄙视的蛮夷,皇室朝堂更是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显然,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是扭曲的,人们效忠的对象是朝廷抑或集权于一身的天子而非国家,有道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仰居“天朝上国”的先辈们始终只知有“家”与“天下”而不知有“国”。无“国”意识,何谈爱国?可以说,长期的“‘华夏中心主义’和‘尊夏掖夷主义’的文化观念,不但扼制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古代的觉醒与确立,而且使到近代才诞生的爱国主义一开始就背负着文化主义的古老幽灵,难以摆脱东方大陆性文化所具有的狭隘性与自大心。” [4] 中国古代到底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学者们对此争论不休。笔者以为,即便古代中国未曾出现可爱之“国”,但对朝廷君主以及乡土家族之爱完全可以扩展至对大好河山之爱。如同南宋岳飞一心想收复失地,其实他的心中本然有一个大宋的中原领地,这依旧可以认为是爱国主义的早期形态。当然,这种爱国主义掺杂着狭隘的民族界限,因此,古代中国长期演绎着民族爱国主义的范式。

2.反帝爱国主义阶段。到了近代,这一切发生了改变。西方列强的炮火振醒了沉睡中的国人,国家概念随之即起,爱国主义即是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伴随着外来侵略,“国”的意识渐成,爱“天下”和爱“家”的传统自然转化为爱国。此时的“国”不再只是“大清朝廷”了,而是地理政治意义上的中国。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多种形式相互交织的,爱国主义受其影响,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因此,自至胜利,反帝始终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3.伦理爱国主义阶段。当爱国主义被冠之以道德权利或是义务的时候,预示着伦理爱国主义的诞生。抗战胜利以后,爱国主义从反帝的主流价值倾向演变成了伦理爱国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帝爱国主义形态完全不存在了,只是伦理爱国主义的张力更加明显而已。伦理爱国主义有其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将爱国主义纳入道德的范畴;其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伦理规范以寻求现时代爱国主义的古典庇护。伴随而来,伦理爱国主义存有两大缺陷:一是具有强烈伦理复归的情绪化倾向,二是在于其内容的空洞抽象和强烈的说教性。爱国主义终究是指向个人还是国家的宣传,伦理爱国主义俨然超越了地理情愫的文化忠诚甚至政治投机,从社会主体之行为演变成国家利用伦理约束力操控一切去“被爱国”的场面。

三、形塑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随之迅速提升,以美国为主导西方舆论相继抛出“中国”,中国的亚洲近邻尤其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又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加之历史积淀的民族仇恨被极力渲染,国人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逐渐走向广泛意义上的民族爱国主义,其中不免混杂着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双重定位。爱国主义遂受到不同人群的高度关注。诸如政治哲学家时常争论不同版本的爱国主义是稳健政治的不可或缺之部分;而道德哲学家却望着爱国主义的道德标杆,对爱国主义是否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争论不休。然而,“爱国主义”在中国时常被当做激进的代名词。极端民族式的爱国主义固不可取,但理国主义之表达应属合法的诉求而不应该被列为褊狭的异端。那么,感性与理性的边界又在哪里呢?这就要重新回到什么是“爱国”的基调上予以审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统治需要,爱国主义可从不同的维度予以诠释。当然,笔者所言之中国情境无论何时都应放置全球化背景中予以讨论,这并非为了排除所谓的“自以为是”,乃是为了真正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探求爱国主义在中国之嬗变,为形塑理国主义教育提供经验。那么,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作何解释?它包含哪些方面?概言之,其意有三个:

1.理国主义教育应是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之教育。民族主义在中国未必能被超越,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则必须要被超越甚至抛弃。全球化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国家的特殊性也应逐渐显露。要警惕西方国家借全球化之名借机宣传所谓的“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则是对合法民族主义的无端解构和扭曲阐释。我们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也要认清被政治渲染的全球化俨然是一个可怕陷阱。我们不禁要问,爱国主义的动机是什么?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于民族认同中确认国家认同。让所爱之国成为真正的统一之国。

2.理国主义教育应是培养公民适度爱国情感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热爱祖国之思想与情感,然而,长期以来,爱国情感教育是相当缺乏牢固基础的,或者说是空洞的。那么,爱国主义到底需要强调何种爱国情感呢?很多人都认为爱国主义是好事,但却不知道何种爱国主义才是真正的好事,盲目的爱国情感的爆发可能会走向异端。爱国者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吗?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往往我们只是认识到爱国情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却忽视了爱家庭爱家乡之教育,很难想象连家庭或家乡都缺乏依恋的人如何培养忠实的爱国情感。

3.理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造就理性之爱国者。易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西方学者对此肯定,他们往往认为,公民教育涵盖的范围显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然而,部分和整体又是具有不一致性的。尤其在中国情境中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完全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要提防西方的学术霸权与意识形态侵蚀。当然,不被替代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变化的可能,爱国主义教育依旧需要向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而不仅仅简单囿于道德教育之范畴或者来个大变革式的颠覆。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30.

[2]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319-320.

第9篇

关键词:被动表现;被动句;“被”字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亚洲国家,相互之间的影响很深。语言是各种民族的国民性和思维方式的反映,根据对我们交流时使用的语言的考察,经常可以看出说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各自社会生活,对待事物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也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人用自己母语国的思S方式去思考,对世界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性,语言心理和语言想法不同,语言表达也不同。中日被动句的不同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有着紧密联系。

古代日语深受汉语的影响,所以日语中的被动句也有一些和中文类似的特征。例如,古典日语中被动句也相对较少;多用于书面表达;一般也仅仅表达动作承受者受到的负面影响等等。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相对于中文被动句注重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和虚词的使用,日语被动句一般在形式上均采用动词被动形,故能明确区分。另外,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大搞“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巨大。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现代日语也深受影响,其中之一就体现在被动句上。

汉语中的被动句是在动作动词作谓语中心的句子中,受事做主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汉语的被动句按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如:“饭小李吃完了。”“饭吃完了。”另一类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被”字句就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中的典型。“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关于汉语“被”字句《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版)对“被”字句是这样说明的:有的句子,在谓语动词前有一个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或由“被”组成的介词短语或状语,这种句子叫“被”字句。“被”字句的主语通常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介词“被”的宾语通常是施事。日语中表示动作对象接受动作主体作用的句子叫做被动句。日语中的被动句是构成被动式,以被动式构成的谓语句子。在日语被动句中,动作对象作主语,动作主体作补语,谓语动词以动词+「られる的形式出现。比起汉语“被”字句,日本被动句使用范围广泛,表现类型也更多,语义关系也更复杂。

一个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与该民族的语言心理,民族特性,民族意识有很大的关联。众所周知,日本位于亚洲的东端,有“日出之国”之称。日本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的恩惠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的日本人从心里热爱着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特别亲切的感情。

语言受语言心理和语言意识的影响很深,被动句也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很深,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民族意识会造成两国人民的价值观、伦理观也有不同之处。而汉语“被”字句和日语被动句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会有差异。被动句的不同是民族心理和语言意识的不同形成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简单地说是中国人的动作主体喜欢以主动“~する”为立场,日本喜欢以“~なる”为立场,变为接受方,偏向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表达。

中国人提倡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主张“天人合一”,但同时,与自然作斗争这个思想也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中国人喜欢培育积极向上的性格,重视人力,有着人类是在事物中有决定权这一观念。总的来说,中国人重视以人为本,是人本位的思维方式。日本人重视自然,有着自然本位的思维方式。例如:“家族でハイキングに行ったんですが、途中で雨に降られましてね。”译为中文为“一家人去郊游,结果半路上淋了雨。”日本人认为淋雨是自然现象,是受自然的约束的,所以用被动句。中国人则认为淋雨是人没有对自然现象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人没有胜天的一种表现,所以用主动句。其次从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方面来比较。“我的脚被踩了。”日语是“私は足を踏まれた。”在语言心理上中国人比起“有情”和“非情”更重视具体受害的地方。相反,对日本人的语言心理而言受害者不是“非情”的脚而是“脚”的所有者,是“有情”的人。也就是说,有“有情性”和“非情性”的区别。

日本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的恩惠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的日本人从心里爱着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特别亲切的感情。日本人认为做决定作用的不是人而是自然要素。所以很多自然发生的受害,遭受状况,日语中都要用被动句,而这样的句子在汉语中是不需要用被动句的。

日本人在表达个人意图的时候,偏向于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表达观点,为了避免负面的评价,会着重考虑对方的立场,面子等。也就是说,以人际关系的安全感为中心是日语被动句表达的重要原则。在日语中被动句比主动句更为谨慎和认真,语气也更加委婉,使用被动句可以避免不礼貌。日本人对事物,“被动”的立场意识的比较多。他们认为与别人交往时,总是强调自己,不能达到双方的相互理解,而是应该尽量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达到同步的目的,所以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比中国人更加频繁地使用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