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4:39:36
导语:在电力行业市场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典的电解理论认为,在电解体系中,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而离子只能在溶液中迁移,只有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间,离子和电子才能相互作用,发生电化学反应,溶液中不存在单独的电子个体,并且认为电解时离子必须迁移到双电层的紧密部分,然后被吸附在电极上,才能进行反应,例如以碳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两极发生的反应如下。
2 水合电子与水溶液电解理论
虽然经典的电极反应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人们也发现电解冶金时的一些实验现象并不能用经典的电解理论来解释,比如电解精炼铜时发现电解液中出现一定量的铜粉,这些铜粉的产生则难以用经典的电解理论来解释,进而人们提出水合电子与水溶液电解理论。
2.1 水合电子及其性质
人们进一步研究得出了水合电子的一些性质:电子的水合是一个自发过程,水合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它是一个活泼的粒子,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水合电子的具体性质见表1。
2.2 水合电子参与的电解反应机理
在电解体系中水合电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认为如果阴极材料受到辐射场的影响就可以产生次级电子,经热化后则可以脱离阴极材料而水合形成水合电子;如果阴极材料没有受到辐射场的影响,但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在溶液中的向阴极迁移速率很慢而阴极反应又快,阴极表面附近的金属阳离子浓度降低就很快,这时就会产生阴极极化,产生极化的阴极上就会出现多余的电子。这些过剩电子只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可以脱离阴极进入溶液形成水合电子,由于水合电子具有很高的扩散系数、很大的淌度、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会很快的向阳极迁移,从而在迁移的途径中遇到阳离子而发生反应。这就说明在电解体系中,只有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反应和溶液中的任何一个部位由于水合电子引起的反应将为还原反应,所以如果水合电子仅由阴极极化产生,则由于阳极上发生的氧化反应速率应该等于阴极还原反应和溶液中水合电子参加的还原反应总的速率。所以这时阳极的氧化速率必然大于阴极的还原速率,这种阴阳两极反应速率不相等的现象,可以认为是水合电子引起的。
2.3 水合电子形成的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实验现象
事实上,水合电子在电解体系中形成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进而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电解反应的实验现象。一般认为水合电子形成的途径有如下几种情况。
2.3.1 电解质溶液受到辐射而产生水合电子
如果电解质水溶液受到辐射场辐射的影响,溶液中的水在受到辐射时将产生水合电子,进而在电解质溶液内部任何部位产生析氢现象。
2.3.2 阴极受到辐射而产生水合电子
如果阴极电极材料(如Cu)受到辐射(例如接收高能电子),这时就会产生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经过热化,再发生水合就可以生成水合电子,而阴极区内的氢离子就会和水合电子反应产生氢气。
2.3.3 阴极极化而产生水合电子
一般认为电解时,阴极反应的活化能不大,反应比较迅速,而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的速率则比较慢,从而阴极附近阳离子的浓度下降很快,这时阴极的电极电位就会向负方向偏移而发生极化。与此同时,电解时的槽电压迅速升高,从而使阴极聚集过多的电子。这些电子一旦获得足够的能量而热化,就使电子的水化的自发过程有可能发生,进而形成水合电子。如果溶液的酸性很强,这时在阴极区就会有氢气产生。
3 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分析
以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课堂重要的演示实验,然而如果对这一实验进行长时间(几天的时间)电解,就会发现电解液中出现一定量的铜沉积于U型管的底部,这部分铜既有颗粒比较大的也有一部分粉状的。实验观察到,颗粒比较大的铜来源于阴极析出的铜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增多,在重力作用下从阴极脱落而产生,粉状的铜则难以观察到产生的来源。那么这部分粉末状的铜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水合电子参加反应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4 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启示
事实证明,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观察到一些异常现象,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一概回避,就会影响对学生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但过多的讲解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学的导向作用就会出现偏差。因此,研究阴极上的电子参与电极反应方式是搞清楚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关键,对此我们认为采用下面的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只有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间,阳离子吸附在电极材料上才可以和电子相互作用,发生阴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坏消息是,失衡的电力供应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好消息是,电力市场改革终于拉开序幕,华东被确定为改革试点。2003年就此成为中国电力市场的标志性年份。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市场分析预测课题组近日公布了《2003年春季电力市场分析报告》。这一报告指出,缺电省份已从去年的12个扩大到今年一季度的16个,预计明年缺电面积仍将进一步扩大。
据悉,去年以来我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而导致缺电范围不断扩大。在12个省、市、区出现电网拉闸限电的情况下,受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电煤供应不足和临时停机检修影响,西北甘肃、宁夏和青海电网也出现了缺电现象。据统计,有16个省、市、区电网在今年一季度便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此供电紧张形势远远大于2002年。
有专家坦言,电力供需矛盾的再度加深早已是注定的结局。
一份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2.6%,实现利润增长20.6%。受此拉动,200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638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但与之相对应的电力供应能力增长却较慢。截至去年底,全国发电装机为35657万千瓦,同比增长5.3%;发电量完成16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
据国家电网公司人士介绍,浙江、内蒙古、江苏、宁夏、河南、山西、湖南和上海等八省市区用电增长率超过20%,东北地区用电有了恢复性增长,达11.2%,华北电网最高负荷同比增长14.88%,南方电网用电负荷增长21.41%。
明年电力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2003年春季电力市场分析报告》披露,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19000亿至193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至8.6%;推荐值为19240亿千瓦时左右,增长7.8%左右,净增用电量1400亿千瓦时左右。按照正常气候影响,负荷增长高于电量增长。
据悉,今年国家批准开工大中型项目3300万千瓦左右,且大部分为短平快火电厂项目。按照预测和推荐值,在实现新增装机规模的基础上,要满足2004年新增用电需求,电力缺口还有300万千瓦左右。
适应市场化而诞生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在诞生之日起,自然就成为推进全国电力改革的主帅。电监会主席柴松岳在他上任之初曾对媒体表示,电力这个行业长时间都是高度垄断,现在走市场经济这个路子,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眼下,电监会在它运转半年后,终于要踏上这一段路了。
据悉,电监会近日向国家电网公司及有关发电企业下发了《关于开展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区域电力市场试点方案的审定,年底前确定市场运营规则及监管办法。在此基础上,华东电力市场明年一季度进入模拟运行、4月1日起进入试运行。
1.电力营销理论的概念。
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就是基于电力资源的固有特征,以电力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为制定基础,以满足用户最终需求为制定目标并通过对外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供电行业的经济效益及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供电企业的电力商品营销方式有别于其他行业而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行业产品及服务的特殊性所致。电力行业的电力资源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性、社会公用性及其计量方式专业性等特殊性特点,具体的,无形性表现为电力产品本身无法独立对外存在而只能借助于电压及波形等技术指标来加以表现;电力产品产、供、销具体环节的实现也要依赖于电网这一特殊载体而显示出它的非存储性,另外,电力资源的消耗、使用需要通过电表视数加以度量,并通过电力输送将电力资源送至千家万户,以实现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保障的社会意义而体现出社会公用性,上述的产品特性就是供电企业营销方针需要差异化管理的决定因素。
2.电力营销的价值体现。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及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电力营销方案势在必行。电力营销并不单单是针对于电费的收取及催缴这么简单,还应涵盖向用户提供用电常识普及等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营销产品的品质需求及社会口碑,以实现制定电力营销方案的初衷。第二,供电公司销售渠道的多样化管理目标需要电力营销的具体施行。供电企业不能在基于经验之谈而选择固有的销售方式,应面向市场,迎合用户需求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渠道的普遍覆盖。第三:电力行业的发展机制要求供电企业实现电力营销。国家在近期的电力行业发展规划中,曾先后在2002年及2013年两次了其体制改革的整体方案,所以,为了提高供电企业自身的营运能力及服务水平,特需供电企业不断的完善营销管理。
二、供电企业市场的SWOT分析
供电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动力,是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与经济实现的基础性产业,因此,行业的营销深度和广度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加营销的宽度,加强对新兴替代产品的利弊分析及市场的重新占有,并努力完善及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以增强供电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对供电企业市场进行简要的SWOT分析,内容如下:
1.优势分析。
供电企业现具有较为系统的,完善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并保持持续增长的用户群体,且在电力资源的生产、供应环节具有专业的技术人才,能够保证电能产品的质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格体系也能从另一层面上保证电力的供应与发展。
2.劣势分析。
2.1营销理念欠缺。虽然,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念已经贯彻到供电行业的指导方针中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整体工作的思路还是没有完全转变,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需求的现代营销的思维。另外,当前供电企业的部分工作人员仍以懒散作风去应对工作,没有深入的、系统的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盲目的沿用传统工作方法及个人经验主义,从而无形的形成了对供电行业营销理念的抵触,不利于营销理念的贯彻执行。
2.2产品认识浅显。供电企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革新,已经不能仅以收电费做为工作任务,而应要深刻了解电力产品属性,从而给用户提供高水平的附加性产品,但目前的供电企业在此方面的表现稍有欠缺。
2.3体系管理松懈。供电企业未建立营销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及时而准确的了解电力产品的销售情况,且对市场的细分和定位缺乏深层次挖掘,理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用户需求进行调配的用电情况,却主观的经验性输出,这样一来,很难确保供电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4营销人才缺失。供电行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行业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而当下,为了迎合经济形式,供电企业也应着重营销人才的培养。传统性没有应变能力,经验主义,直观主义或仅仅完成任务指标的工作作风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所以,供电行业必须加强营销人员队伍建设,加强营销理论与供电行业实践的融合,以为供电行业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
3.机会分析。
国家开发西部以扩大内需的政策给供电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另外,基于用电客户消费需求的激增,城乡、农村电网及城区实行“一户一表”的改造和当下最为流行的环保问题,为供电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契机,也为供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方向。
4.威胁分析。
供电行业易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且在电价的制定上没有决定权,只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这样在政府综合考虑全局经济效应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供电企业部分利益受损,而且基于不能随着市场走势制定价格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电力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降低成本和内控管理的实现。另一方面,资金的缺乏及替代能源的市场压力同样使得供电行业存在市场份额的流失,所以,供电行业为了重新争夺能源领域的消费市场,也应积极引入现代的营销理念以提供理论指导,才能实现供电行业的长足发展。
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
鉴于供电行业的现行市场分析,供电企业应加强营销管理,本文简述营销管理的办法如下:
1.产品定位。
供电企业因结合行业及产品特性进行精细化管理,以产品和服务为主打,提供双向产品理念,加强服务的宣传与后期的管理,以电力资源的优势为主导,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从而实现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及社会公信力。
2.价格管理。
供电企业应根据用户的现实需求进行正确的业务及用电性质划分,以实现分时、阶段性的电价迎峰填谷,进而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效应。另外,供电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电费回款的催收力度,并适当给予用电大户一定优惠政策以实现维持市场份额的目的。
3.渠道划分。
供电企业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新机遇,进行城乡、农网及西部等新市场的开拓,这样,既维护了原有用户,又不断的吸引潜力的新用户,才能实现供电企业市场定位及市场渠道的多元化目标。
4.促销手段。
供电企业应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经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将部分成本空间回馈给用户,适当的引入市场化促销手段,并应用电子网络平台,实现决策科学化、缴费电子化、管理现代化及日后考核的制度化,这样可以在实现企业的目标的同时,方便了用户,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5.其他。
供电企业在营销的管理上除了要注重行业的4P管理,还应加强电网建设,日常班组工作管理、线损管理、业务受理、故障报修、配网调度等各环节的制度管理,并加强科技及人才的引进及服务品质的提高,积极的实现“管理者”向“电力服务者”的职能转变,同时,积极的树立好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实现供电企业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接轨。
四、结语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需求侧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及作用分析
(一)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就是以电力市场为主要依据,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制定电力企业未来发展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电力营销提供参考,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效益。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时通过一套科学的程序和组织管理方法对电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比如说其他市场因素和状况、售电市场情况、电力供应状况、电力供求平衡状况等,然后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战略调整,促进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制定合乎市场需求的经营战略、生产计划、营销策略等,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主要作用
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改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电力企业通过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可以有效的根据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定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的经营发展战略,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正确性,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二是为用电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预测,可以有效的了解各行业用电情况,为用电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目前在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上的营销管理方法分析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时,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服务为宗旨,以市场分析与预测为主要手段,进而相应的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引导用户进行合理的消费,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促进企业、国家和人民的和谐统一发展。
(一)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实现营销管理信息化
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营销系统中最新的技术和概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管理集中化、考核制度化和缴费银行化等,提高营销管理水平。首先,建立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网络收集最新电力市场动态,比如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市场需求、电力供求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等等,进行市场数据更新,采取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保证市场分析预测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营销管理提供参考。其次,建档系统的用户信息。把用户信息登记到网络上,并做好分类和标注,进行网上开发用户和跟踪服务用户。最后,建立对内信息管理系统。连通企业内部各部门网络系统,及时的进行信息传输、更新和交流工作,保证营销管理信息的一致性。同时要把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在观察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营销管理。
(二)实施对电力市场化进行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型”社会构建战略的提出和实行,国家加大对环保节能能源的开发与推广,电力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根据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第一,大力宣传环保节能能源。电能是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等特点,符合国家环境保护与降低能耗的政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再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所以电力企业要做好对电力等环保节能能源的宣传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树立并做好环保能源品牌,以品牌效应开发新的用户和新的市场。
第二,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产品质量是营销的重要保障,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一方面,提高电源质量。要对老化的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淘汰,降低发电成本;调整电源结构,把小火电机组给停用,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保证电力产品的供应;对电源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上网电价。另一方面,进行电网建设。进行城乡电网改造,降低线损,进行主干电网建设,降低供电损耗;使用计算机进行电网流量流向分配及远程抄表等。第三,合理利用价格政策。要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功能,进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积极引导用户进行科学合理用电。
(三)积极实行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的相结合策略
电力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行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营销策略,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进行安全合理用电。电力企业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不断进行新用户或新市场的开发;同时企业要适当的进行“削峰填谷”,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提高用户用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用电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打造一支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现代知识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进行新产品、新设备的运用,必须加大对用电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积极引进紧缺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大对懂技术、会管理、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对用电人员进行财务会计、工商管理、国家政策等专业知识的再教育,定期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优秀的营销管理团队。最后,建立考核及激励机制,对完成考核目标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以通报批评,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涵义与作用,并分析了电力企业要在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建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市场营销的监管水平与决策能力,同时要进行企业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营销人员素质,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茂文 . 电力企业中长期电力市场分析预测 [J]. 电源技术应用,2013(05).
[2] 朱蔚 . 浅谈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法 [J]. 价值工程,2010(11).
[3] 宋俊杰 . 试论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策略 [J]. 科学之友,2010(05).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经济活动 探讨
一、引言
电力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只有电力产业稳定发展,国家经济才能蒸蒸日上。尽管在管理上电力企业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但长期以来的政企不分的经营模式使电力企业陷入了行政手段抓管理、政策扶植抓效益、国家支持抓发展的漩涡。电力企业的经营意识并未将提高经济效益提上日程,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松懈,竞争意识不足、忧患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运行机制呆板、观念陈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企业的发展脚步。另外,一直处于资源配置模式下的我国电力企业投资回报率低,竞争环境闭塞且缺乏秩序,无法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进行优化配置,电力行业已经滞后于现实生产力发生水平。因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改善当前电力工业体制,引进竞争机制,优化电力市场,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应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把抓经济作为中心、抓市场作为导向、提升企业资金获利能力、更新经营目标、将这些指标作为经营目标进行考察,切实提高电力企业效益。因此,配备一套科学的经营指导方针指导电力企业向着科学管理,严谨生产,优化市场的方向迈进。
二、电力企业经济活动探讨
(一)电力企业盈利活动探讨
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电力企业拥有足够的决策权和经营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建立市场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把经营内容的出发点定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电力企业的终极目标。
1、 利润考核内容及重点
通常将电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总额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利润考核内容有:利润预测、利润影响因素、利润结构、利润完成情况。通过比较电力企业利润计划情况与完成情况,可以了解计划完成程度,让本期利润情况和上年同期情况有机对比,动态分析利润变动情况。电力产品是电力企业的主要产品,因此电力产品的销售利润是是电力企业的最主要利润,所以,电力销售的利润分析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利润变化的分析是供电企业重点分析的内容,期间要对企业的业绩给予充分肯定,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提高利润水平和制定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依据。
为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把利润影响因素作为考核电力企业利润产生的重点,通过对利润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解释各种利润差异的产生原因,并能够看到不同影响因素可以带来的利润和亏损额度的高低,以便找到关键点,抓住控制工作的重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掌握变化因素,给企业带来利润。
2、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对利润影响因素分析体系的建立,能够准确计算利润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并评价结果,将市场情况和变化因素综合考量,做出客观判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和经济效益。
站在对企业经营工作进行评价的角度上,每一项影响因素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厂用电率、成本、售热量、售电量、线损率等因素的不停变化,这些因素在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提示了企业改进技术求得多项因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考量税率、热价和电价的同时,参照国家税务法规,物价水平,适度调整,支持和鼓励合理变动。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变动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提出否定意见。另外,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客观原因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例如,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违反物价政策,肆意提高价格,给市场秩序带来混乱,由此带来的利润上升和企业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予以及时纠正并处罚。如果在国家进行统一物价调整过程中带来的物价及税率的变动,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太多关系,可将其视为外部客观因素,要区分企业自身可控因素进行评价。
(二)资产增值活动探讨
1、 基本概念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包括投入资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在内的企业所有者的净资产所有权。实收资本包括外商资本金、个人资本金、法人资本金和国家资本金等;资本公积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法定财产重估价值和资本溢价等;盈余公积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2、 所有者权益指标探寻
所有者权益分析要公平、客观、全面地对资产所有者所有权进行评价。包括:资产保值增值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让所有者的受保护程度得以充分发挥。这些指标在普通企业中用以体现公司财务状况,通过引入指标对公司化改组的电力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分析,评价所有者权益受保护状态。
(三)偿债活动探讨
分析债权人权益指标,让债权人轻松了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债务能力优劣、了解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和偿债能力高低,合理促进企业改善金融效果、提高资信度以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查缺补漏。债权人权益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四)社会贡献与积累情况探讨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国有经济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国家电力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活动,综合评价电力企业对国家及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贡献值,将两方面因素综合评价,给国家和社会客观、公平评价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提供有力保障。尤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电力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经历了公司制改造的电力企业,在满足给社会和民众带来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最优质服务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和电力企业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站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运用社会积累指标和社会贡献率指标衡量电力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率,前者反应在对国家和社会贡献中,在上缴国家财政和参与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再分配中电力企业发挥作用的比例,后者体现电力企业全部资产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贡献值。
(五)市场分析和电网赢利活动探讨
电力企业为了在电力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综合考量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工作,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特点管理好内部控制,深挖企业潜力,做到合理安排成本和计划生产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销售能力,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要充分考察市场环境,分析竞争优势,挖掘客户资源,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 结束语
以上对电力企业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对电力企业的整体规划管理考核意见,以及对电力企业经济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助于经贸委等政府部门对电力企业进行评价,从而做出宏观决策;更有利于对电力企业进行选择和分析。我国电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国电力部门加大力度进行考量,同时深入挖掘电力产业产能,发挥其优势,通过电力产业将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提高到新的台阶是我们今后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津乎.现代企业制度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理论研究.1995 11
[2]曾鸣.电力企业计划管理及其技术支持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北京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新经济形势;应用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18-01
传统的才用人工抄表数据,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并且容易出现劳动强度大,抄表不同步等问题,导致该营销管理模式相对较为落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是人工进行的,工作量大、效率有限,工作出现失误的概率较高,加上员工的责任心参差不齐,电表出现异常情况,甚至会出现用电私自改装等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对于窃电行为无法找出有效的证据等,各类电力信息无法保障,也尚未形成针对大用电量客户的电费管理及回收机制,该类用户的信息变化难以掌握,电费回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实施则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降低了企业的营销风险,并且其应用效果渗透到了营销业务的方方面面,对营销业务的全面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是采集客户实时用电信息的平台,是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监控、管理的综合系统,可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远程自动抄表、线损实时计算等营销核心业务的实施提供技术基础,从而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电力企业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和用户用电状态的反应能力。通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站、通信信道、采集终端、电能表及辅助项目等。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应用
2.1 抄收专业应用
随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实施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政策的逐步推广,传统的人工入户抄表方式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漏抄、错抄、估抄、代抄时有发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及时、完整、准确的电量采集,提高了抄表的实时性,并能通过分析相关历史数据,减少结算数据的差错,进一步提高抄表收费的准确性;实现了抄表、核算到电费发行全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抄表对用户的干扰,规避了抄表员在抄表环节与客户发生纠纷的风险。
2.2 电费电价专业应用
全面推行阶梯电价是电力行业执行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准确计量用户梯次结算电量是实现的必要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对用户月用电量准确的冻结和采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月份梯次电量结算电费,做到计量的公平、公正。
2.3 电费回收专业应用
受传统的人工抄表周期长、催费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电费回收工作一直以来是营销工作中较难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预付费的结算模式、催费控制模式极大的丰富了电费回收手段,也为电力企业电费回收提供了可靠的电费回收技术手段。
2.4 线损专业应用
以往的线损管理系统存在线损分析不同时、分析周期长、人工计算等问题,造成线损分析数据缺乏可信性,不能反映实际的线损情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强化了抄表工作时效性,系统能对所有数据同一时刻采集,满足线损计算数据同时性的要求,为线损精确分析提供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更高频度的进行数据采集,满足线损分析及时性的需要,以便及时发现影响线损异常的症结,采取相关措施;并能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的进行线损计算,提升了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
2.5 市场策划分析专业应用
以往企业市场分析人员苦于没有及时、完整、准确的市场需求数据支持,往往对市场分析程度较浅,不能开展细致的市场分析。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入应用后,市场分析人员可对全社会各层面的用电情况及时、完整、准确的掌握;能对各产业、行业、用户分类进行统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帮助市场分析人员细化市场分析的类型;有助于市场分析人员深化、扩大分析程度和范围,研究电网增供扩销策略和措施。
2.6 综合稽查专业应用
原有的现场用电稽查没有先进的手段作保证,只是采取定时的方式进行现场检查和稽查,没有针对性,反窃电效率难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为综合稽查专业人员提供配电线路、台区和用户用电量情况,能对一些用电异常的线路、台区和用户进行提醒,使用电稽查人员能有针对性地查处窃电,提高反窃电的成功率。
2.7 有序用电专业应用
在有序用电工作中,由于基础数据难以掌握、执行情况督察不力等原因,存在对市场需求预测不足、有序用电方案制定针对性不强、监控手段不力、方案落实难以到位等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为需求侧管理人员提供了准确的负荷数据,电量预测数据,了解实时供需状况,提早采取各项措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各用户的实时和历史用电信息,在方案制定时能对区域、行业、企业、设备、容量和时段等逐一细化,科学合理的分解负荷、电量指标,变被动拉限电为主动错峰移峰,最大限度的减少限电对社会的影响。
2.8 用电检查专业应用
用电检查人员需要及时掌握用户用电设备的状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实现对重点、高危用户供电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协调处理并消除供电设备的事故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用电,避免出现因用电引起的事故。
2.9 计量专业应用
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下,对于计量装置、采集设备的管理,只能通过定期的用电检查或者现场抄表进行检查。诸如一些PT熔丝熔断、止度被修改、表计参数更改等隐蔽状况,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甚至根本无法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计量外勤人员能通过系统中电压、电流、相序、时钟、时段等相关实时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如电能表故障、接线错误等相关计量装置故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使计量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对电能表和采集设备进行跟踪管理。针对设备运行情况,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统计和分析,为运行电能表的轮换周期选择、抽检原则以及抽检范围的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承担着用电信息自动采集、高效共享和实时监控的重要任务,是智能用电服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客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当前,随着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使电力营销向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是当前电力企业进行用电采集系统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能有效带动了电力营销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非常必要。尤其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成本不断降低,同时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的提升,通过其对用户用电量的监测,使采集技术与电力营销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使用电采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得最大化的发挥,充分实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刁培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06):102-104.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电力企业正经历由计划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由垄断走向竞争的历史变革。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将引发电力市场营销观念、新策略的革命。如何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已经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电力工业以“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为改革目标的基本取向,在发电领域将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发电侧的经营模式,即各发电公司按电价竞争上网的市场机制。因此,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支持,必须适应我国电力市场的需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电力市场竞争中,营销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电力企业的生存,因此,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创新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1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理念
1.1 树立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理念的必要性
过去,电力行业长期处于高度集中、垄断经营、政企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传统的思维与经营定势。“电老大”、“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陈旧观念直接导致电力企业有不同程度的行业优越感,员工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电力市场营销工作长期处于弱势状态。
随着国家“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主辅分开,输配分离”改革措施的有序推进,电力行业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电力市场引入竞争已成必然趋势。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构筑崭新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从过去以供给导向为主,转向以需求导向为主,要树立和强化改革创新观念、优质服务观念、市场竞争和效益观念、依法经营观念、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观念,加强营销管理,主动开拓市场,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1.2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理念的内涵
(1)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做好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实施、电力生产运行计划编制、用电政策及电价政策调整、用电计划安排和日常营销管理的各项工作。
(2)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电力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优质、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能,而且要做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优质服务形象,才能继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3)以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为目标:电力企业要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调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等政策,采用经济、技术和宣传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促进客户生产方式的改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实现企业、客户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2 营销机制的创新
2.1 转变观念确立电力市场营销的市场经营思想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企业是围绕发电进行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发电要围绕着销售转,销售要跟着市场走,即以销定产。对新形势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每个员工,特别是营业部门员工,要有充分认识,在具体业务中找市场,扩大电力销售。
2.2 建立强有力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要求电力企业一切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特别重视市场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动向研究。要求以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市场分析、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建立完整的庞大的营销体系。目前电力公司的市场营销功能分布在用电、计划、调度和财务等几个部门,公司本部和基层供电企业都有对应归口,若能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公司的整个市场营销,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订,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目前由计划、调度、用电等部门协调运作只是一种组合式的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因此应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机构和一支以用电营业为主的专职队伍,公司本部若能设立综合职能部门,并在各基层供电企业设置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售电
和为用户服务为主导中心的多层次体系。
2.3 加强电力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
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市场对电力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电力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要建立和健全电力市场预测的信息系统。
2.4 强化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
在电力市场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企业发展一要有充分的电和热供应市场,二要拥有电网,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电网就是拥有电力市场,开拓市场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电网。所以要在加强网架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快城市中低压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供电能力,为拓展用电市场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2.5 形成良性循环的电价机制
电价是电力企业经营的生命线,它既是电力企业经营利润的体现,也是开拓用电市场的重要手段。电价偏离实际价值造成电力市场畸形,价格偏低会使电力企业难以为继,电价偏高则会失去用户的支持,最后制约电力市场发展,这两种现象均会影响电力的发展,更会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电价定位要兼顾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三方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现行电价定价机制混乱,普遍存在价外加价问题,造成用户实际支付电价过高,导致一些用户停止用电、使用其它能源或不使用大电网电力自建电厂。建立一个科学的电价形成机制和管理制度极为迫切。
3 营销战略的创新
3.1 观念创新
一是要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将企业宗旨定位于“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企业管理模式要完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观念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二是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思想观念。三是要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不仅要严格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开展营销工作,而且要掌握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组织创新
营销组织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项创新的保证。电力营销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营销组织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引导消费和善于经营的营销队伍。
3.3 市场创新
供电行业从总体上呈现买方市场,但供过于求是相对的、暂时的,电力市场有许多时空上的空档,是“卖不掉”与“买不到”和“买不起”同时并存的市场。市场创新的要点应该是:抓住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私营高能耗企业用电大市场;紧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用电增长点;开拓城乡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等前景广阔的大市场;挖掘低谷电消费市场,提高商业用电比例;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工程的实施。通过市场创新,力求在买方市场总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卖方市场,开拓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营造阶段性的卖方市场。
4 营销服务的创新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整个发展战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有效途径,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学行动。
4.1 形象服务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服务内容,以特色服务赢得市场。包括便捷服务、紧急服务、信息服务、难题服务、上门服务、超值服务和特殊服务等内容,强调与客户的沟通,不断使服务内涵深化,服务外延扩大。随着电力市场的日益社会化,供电企业为家庭和工业消费者提供电力和燃气等综合能源服务也将成为可能。
4.2 质量服务
提高供电质量和急紧服务能力。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设备和线路的供电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对故障抢修的反应能力、抢修质量、抢修速度和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时效,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率。
4.3 信息服务
以电力营销计算机系统为依托,通过建立业扩项目负责人制,形成以营业窗口为龙头,集营业、咨询、设计、施工、监督为一体的优质服务系统。建立具有客户信息查询、客户投诉等功能的因特网站,并逐步发展成为以“网上申请、网上付费、在线咨询”为内容的电力商务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多家宣传媒体,展示电力安全、经济、洁净、方便、高效的优点,使客户处处感受到供电企业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5 价格营销战略创新
取消价外加价,实行同网同质同价,是净化和拓展电力销售市场的长远战略。供电企业应在确保供用电双方“双赢”的原则下,重点研究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采取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遵照市场细分原则,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根据地理、时间、用途、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以不同价格出售的战术,刺激若干局部电力市场来扩大电力销售,并获得相应的利润。
5.1 优惠政策与企业生产销售紧密结合起来
高能耗企业仍是近期电力营销的重点之一,首先必须稳住这块工业用电市场。高能耗企业市场启动后,售电量增幅大、见效快,用电富有价格弹性。因此,对这类客户可以根据价格理论采取扶持性的差别电价。
5.2 实行分时电价
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它蓄能设备采取分时段电价,使峰谷电价比维持在3:1 以上,可有效地推动电能优化配置工作的进程。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可直接拉动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
5.3 战术性定价
在大小电网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采取战术性的定价方位,以变动成本加预期利润或仅以变动成本为价格,与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行比较,让基层单位按照适当的原则,自行确定。供电企业对价格变动进行宏观监控。
5.4 实施市场细分原则
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用途差价战术,如负荷率电价、节假日电价、可停电电价、预付电费优惠电价、实时电价等。对质量不同的电能产品采取质量差价战术,如一些对电压质量要求高,且供电企业对其采取双电源等多种保障措施的客户,其电价与一般客户应有所差别。对同一时期内购电数量多少不一的客户,采取数量折扣价格战术。
参考文献:
[1] 刘夏清、向卫东、沈文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年第5 期
[2] 王学军等:《电力市场营销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9月
[3] 廖红伟:《效益先行-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战略分析》,《营销学苑》2005年第6期
1目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2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1.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1.4电力营销调查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尽管我国多数供电部门在电力销售业务中开始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但就全行业而言,还是零散的、低水平的,就给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电力用户带来了障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力营销还是纯手工操作,营销手段相对落后,使电力营销调查不尽科学、合理,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2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分析
确立新的营销观、建立适合当前市场需要的营销体系是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首先,强化全员营销观念的树立、合理设计营销组织体系,保证各项营销策略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第三、坚持“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强化电力营销策略的落实。充分利用目前城网、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电网络的“瓶颈”,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3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建议
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光有市场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
3.1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尽快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3.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__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3加强优质供电服务一是加强需求侧
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
3.4协调好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电力企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通过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政府的效应,来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我们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带动和刺激电力消费的增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优质供电服务;企业效益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6-01
一、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4、电力营销调查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尽管我国多数供电部门在电力销售业务中开始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但就全行业而言,还是零散的、低水平的,就给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电力用户带来了障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力营销还是纯手工操作,营销手段相对落后,使电力营销调查不尽科学、合理,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二、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
确立新的营销观、建立适合当前市场需要的营销体系是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首先,强化全员营销观念的树立、合理设计营销组织体系,保证各项营销策略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第三、坚持“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强化电力营销策略的落实。充分利用目前城网、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电网络的“瓶颈”,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三、加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建议
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光有市场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加强优质供电服务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4协调好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电力企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电力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用自己的优质服务,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通过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利用政府的效应,来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