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5:51:13
导语:在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二难困境的必由之路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任何进步,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的发生。其次,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导航仪或保证。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开阔人的胸襟,拓展人的视野。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弘扬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为自然科学从神学统治下解脱出来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就不可能有近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最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诸多争论,诸如: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的争论、有关克隆人的争论,甚至媒体有关“人造美女”的争议等等,其实,不过是人对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或情感反应罢了。
作者:王声涛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
【关键词】 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克隆
一、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是科学技术自善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二是科学技术罪恶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三是科学技术或善或恶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提高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平,又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品质败坏;四是科学技术善恶并进论,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善恶是并进兼行。伦理学者认为,科技与道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的关系:一是科技发展有利于道德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的进步;二是科技的作用有一定的历史范围。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进步;另一方面少数剥削者的道德水平随着其特殊利益的发展和整个阶级的没落,他们的道德又必将随之堕落;三是科技不能作为判断道德水平的直接标准。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道德状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判断一个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应该主要以居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为人类所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环境问题的出现等使科学所产生的负效应不断呈现并扩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他们如何从事科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活动的走向,科技工作者积极而又慎重地从事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使之造福于人类才是具有道德的。换言之,科学技术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就是合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二、科学技术合道德的思辨
如果说,科学技术合道德,它的合理性表现在:一是科技进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一种实践活动,本身需要道德规范,因而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会孕育出一定的道德观念,即科技道德;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正确地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使人们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原先由于愚昧迷信而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更新;最后科学技术的一些新成就及其运用直接引起人们之间新的伦理关系,从而引发人们作新的道德思考,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二是科技进步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影响的加强,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道德的性质和伦理意蕴,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效应,使之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伦理道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只有通过道德调节才能加以消除和缓解。以克隆技术为例,通过克隆技术可能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也可以替换人的器官,来挽救人类生命和治愈人类疾病,这是符合于人类的道德目的的。然而,它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平等原则,给伦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应尽早采取对策,建立生殖医学法规和生命伦理研究机构,让更多的人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优惠,使其造福于民,也让我们人类远离克隆所带来的灾难,使克隆技术这一科学成就与伦理道德的冲撞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三、科学技术不合道德思辨
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不仅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负面效应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膨胀人们的物质享乐心理,使人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导致道德滑坡;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提供新的犯罪手段、犯罪方式,诱使人走向犯罪。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就使人不用采取传统的偷窃、抢劫方式,通过修改计算机程序可获取不义之财。这种新的犯罪手段、方式比传统的偷窃、抢劫更隐蔽,更难以破获,也就会更加激活不法之徒的犯罪动机;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可能会引起道德混乱,如处理不当,就会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导致社会失范。
对人类来说,今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不仅是如何发展科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科学,把科学用于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问题。应该把科学技术作用于道德之上,通过强化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意识,普及生命伦理知识并开展讨论,加强伦理委员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以规范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建立、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高等教育 启示
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问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讨论,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由于“李约瑟难题”是研究近代科学革命的中心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哲学家、历史学家或其他的专家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对于“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产生在中国”的研究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从文化角度解答该问题并探讨其对高校教育的启示。
二、从文化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
1.儒家文化阻碍了科学与思想的发展。
古代中国从汉朝以来,都是以儒家治国,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境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儒教观点认为,宇宙、天地、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至天体运行、朝廷典章制度、社会统治地位,下至祖宗家训、器皿形式都不会变,也不许变。如果有变,例如出现彗星,就是灾异,必须消除,使之仍归正道。这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自然辩证法认为,事实上宇宙间万物都在变,从来也不存在静止、停滞的事物。轻视和贬低工商、反对竞争也是儒家思想的另一著名观点。儒家明哲保身的人生观,以及“成事在天”、“知足常乐”、“退一步想”、“不求甚解”等消极说教,也大大扼杀了中国人探索创新的活力。在这种思想的统治下,其他学派的发展空间被压缩,一些很有特色的思想与思维方式走向衰亡。
西方思维方式则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近代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科学面前没有权威,只有真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和实验。且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怀疑,科学进步的动力是批判,科学批判精神的核心是不断地去追求真理。另外就科学发明创造发展的过程来说,其本身是一个求真求实、去伪存真、去粗求细的过程,而西方人的写实思维方式更符合这个过程。
2.重应用轻理论阻碍了科技的理论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以实践经验为主,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如《齐民要术》、《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等都是对如何栽种农作物、如何医治疾病等较为系统的经验总结。中国先民不喜幻想,勤劳务实,宗教意识极为淡薄,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没有超越于人间的神的形象,相反充满着对先祖杰出才能和品质的赞颂。在这种科学价值理念的影响下,系统严谨的自然科学体系也就难以形成。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重术的研究,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更注重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西方拥有完备的神权体系,他们追求的是自然界的和谐与完美,相信神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所以西方人自古就热衷于对自然界和谐完美的追求,对真理的向往,由此而长足发展了理论。比如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
3.取士制度造成科技人才的匮乏。
《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中,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考取功名。而中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纲的僵化的科举制度,以能吟诗作赋写文章为标准的固执的传统观念,削弱了科学思想的发展动力,使科学研究缺少所需的人力资本。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一。由于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格式,考试制度一步步僵化,其考试宗旨日益背离。中第的官员不懂得政务,更为严重的是对中国的技术进步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成为中国衰落的根源。宋前的技术领先和强大以及宋后的逐渐衰落,直至近代遭到帝国主义的残暴蹂躏,乃是技术领先和落后世界使然。中国的技术落后,罪魁祸首首先可归咎于只鼓励知识分子做官,杜绝其他人参政。人才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人才的匮乏、创新能力薄弱必然制约科技的发展。
三、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动力。内部动力是指科学技术自身的矛盾运动,外部动力是指社会诸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李约瑟难题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解放思想,鼓励教育多样化。
教育多样化既包括教育机构类型、层次、形式的多样,又包含因满足不同需求和个人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方式、管理制度、教育要求等的多样。对于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管理模式,要敢于摆脱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解放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也正是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教育首先要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从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培养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培养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另外,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应多样化,鼓励各种性质、各种形态的高校办学。既有公立高校;又有私立高校;既有综合型大学,又有专业型大学。在性质和教育层次上,除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函授教育、技术培训教育、开放式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甚至闲暇教育等。努力使高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2.科研与教育并重。
科研,顾名思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和科研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输知识,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科研和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开阔了教育教学的视野,丰富了教育的手段,革新了教育的技术,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对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未来的科研提供一个好的人才队伍基础。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科研的进一步深化,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发现过程。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描述道:“德国高等技术教育训练出成千上万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大大加速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把他们派到工业实验室中去,在短短几年之中,原来主要由法国和英国奠定基础的染料和炸药化学工业就变成德国新工业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科研与教育是相互促进的,是统一的。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集科学与人才为一体。因此,应将科研与教育并举,而不能仅侧重于系统地教授知识和概念的理解,而应不断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意识的全方位人才,让高校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3.全方位培养选拔人才。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在培养人才方面,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提供适切性的优质教育,开发潜能,重点培养,多元发展,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自主发展。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多形式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既培养精英人才,又培养一般人才;既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又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并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和创造的良好氛围。
《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知人则哲,是说能识别、提拔人才是最大的智慧。在选拔人才、为社会服务职能方面,应尊重个体差异,坚持同志提出的“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三国·魏·曹操《求贤令》:“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告诉我们要把握好正确的人才标准,不断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建设输送优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
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在对李约瑟难题进行剖析解答的同时,不应仅从理论上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找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内在因素,更应透过李约瑟难题,发掘其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李约瑟难题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值得我们借鉴。解放思想,发展创新教育、多样化教育,全方位培养、选拔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更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戴建平.李约瑟、李约瑟问题与中国科学技术史[J].科技与经济,2003(01).
[3]高洪.李约瑟难题之争[J].百科知识,2006(05).
[4]侯艳芳.“李约瑟难题”与中国当代科教发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5]陈红剑.中西古代科学的文化基因比较——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罗卓笔.李约瑟难题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13(03).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合法性 批判
哈贝马斯在1968年为纪念马尔库塞诞辰70周年的演讲中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他把“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一体视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根据和重要标志。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科学从潜在的生产力到现实的生产力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即科学——技术——生产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的完成快慢,直接决定着科学技术在现实生产力中的作用。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国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实行宏观调控,全方位激化和开拓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与能力,使转化的速度、规模与效率大大提高。这种科技与生产的一体化趋势,清楚地说明了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现代技术之母,而现代技术又直接决定着生产的周期和内容,科学技术已成为指导和控制生产的发展趋向和速度的关键,所以,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
那么作为头号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有什么地方值得批判呢?哈贝马斯在指出科学技术是头号生产力的同时,他还接受了马尔库塞的一个极其关键的思想: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又是意识形态,并且,他进一步拓展了马尔库塞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只有成为头号生产力,才能扮演意识形态的角色。对于哈贝马斯来说,科学技术之所以遭此批判,主要不在于它作为生产力,而在于它作为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一旦成了第一生产力,它也就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仅履行生产力职能,而且履行意识形态职能。他说道:“技术和科学今天具有双重功能:它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怎么样履行其意识形态职能的呢?对此,哈贝马斯是通过论述科学技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合法化”来加以说明的。哈贝马斯认为,任何社会都必须建立在被人们认可的基础上,也即必须具有“合法性”。他说道:“一种政治秩序总要求人们把它当作正确的、正义的存在物加以认可,而合法性意味着它有着充分的理由这样去做。一种合法的秩序理应得到承认。合法性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值得被人们认可”。他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政府对文化传统的干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这就是使它丧失了值得被人们认可的理由,出现了“合法化危机”。老百姓是因为这一社会实行“公平交换”,信奉“企业自由”才认为它是合法的,值得认可的,现在既然它丢掉了“公平交换”,那在老百姓眼里,它已变得不合法了。哈贝马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让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摆脱“合法化”危机,重新获得合法性的就是科学技术,因为人民群众已经丧失了政治意识,只因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崇尚“技术统治论”,发展科学技术,生产了足够数量的物质财富,它就被认为是合法的,值得认可的。他说道:“如果合法化力量能成功地把实践问题重新界定为技术问题,甚至能成功地防止资产阶级社会的价值普遍主义的激进化问题产生,那么,这样一类与合法化相关的问题甚至不需要被考虑。”这也就是说,原来的合法化危机一下子被消除了。
哈贝马斯所批评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将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政治的合法性。他认为,关于科学技术是新的意识形态的思想不是他随意想出来而强加于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而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存在的现象。哈贝马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衷,就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引起的不良的社会政治效果,从而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展开批判。在如何批判的问题上,他再次回到了马克思的思想。在他看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深刻的,是值得效仿的,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中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揭穿了自由资本主义“公平交换”观念的虚假性。但是,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由于政府干预的增多,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就不适用了,因为科学技术已成了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此时,就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就越来越简单了。这种劳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但与此同时,与这种现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劳动却使人越来越丧失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人们交往行为的越来越不合理化。
如果说哈贝马斯对老式的意识形态持否定的观点,即他把意识形态看作“虚假的意识”,意识形态意味着歪曲、掩盖甚至欺骗,那么他对科学技术的新意识形态则更为不满,认为它比老式的意识形态更具欺骗性和危害性。第一,老式的意识形态(即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都有某种与现实不尽一致的“幸福生活计划”或“理想”,也都包含了某种对现实的反思和批评;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则抛弃了理想和价值,完全取向于现实,把自己的活动仅限于合理性的技术活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使现实永恒化。第二,老式的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宣传,在于蛊惑,在于制造幻想,特别是需要把现实掩盖起来;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对此则一概不感兴趣,它是“透明的”,它直接把自己的力量诉诸于客观的合法性。第三,老式的意识形态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为了维护这种利益,就必须依靠压抑和欺骗来控制人民大众;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则更倾向于提供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来换取人民大众的忠诚,从而通过内在的方式让每个社会成员把自己的利益与整个社会存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姚大志.评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92(1).
[2]薛民.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评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波士顿(英文版),1979:178.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战略管理
21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一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或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内涵即科技,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美国拥有在各个领域领先的高科技,使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打了一场胜仗。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即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满腔热情建设知识经济,是时代的新潮流。除了自然科学技术外,科学技术还包含管理科学技术,国外有学者甚至认为,知识经济的首要因素是管理。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经济管理的时代。借助于管理科学技术的作用,自然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协调发展,才能使知识经济真正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管理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工作,它通过对环境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研究分析,确定可行战略,经过评价,选择企业战略,通过战略实施,实现企业的目标与功能。战略选择得恰当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这一点正被人们所认识。正如斯蒂芬·P罗宾斯在其《管理学》第四版中写道:“战略计划对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作用,只是在近25年中才被广泛认识到。”“一项对企业所有者的新近调查发现,69%的企业所有者制定战略计划,并且,在他们当中,89%的人认为他们的计划使他们有了具体的目标,并且使他们的职员有了一致的认识。”
二、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竟争将越来越激烈,如同586计算机取代486计算机那样,一种产品可能很快被更加价廉物美同类产品所取代或不同类产品所替代;世界经济将呈现区域化、一体化的格局,国界、地区界模糊了,高技术的介人使得人类生存的三维立体空间的欧氏距离显得越来越短了;资金市场将变得更为有效率,资金流动性更强,交易费用低,市场吸收、消化、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预测手段更科学、更准确,这也为投机商捕捉瞬间可趁之机提供了机遇,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劳动力市场将更为发达,区域性、国际性的劳动力市场将会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必需的劳动力;人力资源的配置将更为有效,在企业自由方便地选择劳动力的同时,择业者也在选择令他们满意的企业,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风险将更大;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将被视为由资金向童R所组成的向量场,其中R={m,f},m为人力资源,f为资金资源。人力资源m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具有资金资源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资源向量及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是管理阶层的艰巨任务。
三、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如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这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战略管理的内外部情况发生的变化,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人才战略上强调以人为本。战略管理者在制订人才战略时必须改企业员工成为机器和技术的奴隶的现象,那是对人的理性、尊严、智惫的践踏,必须以把人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以人为目的,确立企业的生产目标、方式、方法。必须大力开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努力开发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现企业的经营由资本经营向“知”本经营转变。
(二)科技战略上必须加速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股技术创新的热潮,大量高技术迅猛发展。当今世界高技术迅猛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在科技战略上必须把握机会加强开发高技术或与离技术部门合作,大大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与商品化的步伐。
(三)必须做好企业市场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不仅应考虑眼前的利益,还必须考虑长远的发展。实现以“销”定产向以“消”定产转向.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将应不同消费者的个别需求而订做新产品,它是在以工业经济时代以销定产原则上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区域从立足本土向无国界转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新的战略.企业必须重整内部资源,利用各种具有潜力的产品和科技,突破国籍的界限,努力开拓市场。
(四)生产战略管理仍需注重效益性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战略管理仍必须以讲效益为指导原则,即用最少的劳动占用和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适“消”的新产品。讲求效益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原则,具体体现为用尽可能少投入,生产质量好、品种齐、成本低、交货准时,数量适当的产品。
(五)重视精神激励原则。在知识经济中,物质对员工而言会显得较为充实,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将更加有意义。所以,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物质激励不可少,但精神激励更重要,而且不仅仅是那种给予赞赏、表扬等传统的精神奖励,还有一种新型的精神奖励方式,即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贵任,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大,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最大限度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
Abstract:The technical pessimism and technical optimism from the different attention spot, the role which acts in the society carry on the limits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 hopful; Or frightening. Two thought both have one-sidedness and the limitation, but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unction to society's development. We should comprehensive, dialectical appraise the social consequence which technical the society affects and produces.
关键词:技术悲观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 双刃剑
key word:Technical pessimism Technical optimism Double-edged sword
一、技术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化
英语中的“技术”一词technology,源于希腊词τεχνη或techne(技艺、工艺、技能)和logos(言辞、逻各斯)的组合。technē有许多意义,原表示所有与自然(phusis)相区别的人类活动,尤其是表示一种技能性。另外,techne还与两个词有关:一是表示科学知识的episteme(认识),另一个是表示创造、写诗及艺术技能的poiesis。因此,在希腊人的眼中,科学、技术和艺术三者是不做区分的。17世纪 technology在英国首次出现,仅指各种应用技艺(arts)。1859年它正式进入英语词典。20世纪初,technology的含义逐渐扩大,它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叶,它被定义为“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中文古籍中的“技术”一词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意为“技艺方术”。在中国,要问何人、何时、何处采用“技术”一词翻译technology,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也有中国人对技术下的定义:“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二、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
从不同的层面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导致了不同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中最为系统的则是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层面来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是在人们的认识、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存在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解差异,正是这种复杂性,在一定程度生使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历经了曲折的过程。
在科学还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时期,它虽然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种效果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直到,15世纪后半期开始到19世纪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许多思想家才开始觉察到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价值。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使其再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与之相应的是涌现出来一批否定科学技术的观点。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等者也曾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做出过较为深刻的表述。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 科技乐观主义
科技乐观主义。实际上就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本质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圣神化,认为技术的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主要认为是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不仅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而且还能解决经济危机、失业、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战争等问题,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托夫勒、贝尔等人就持这种观点。“技术万能论”则是技术乐观主义的极端表现。
就思想和学术来言,科技乐观主义可以追溯到认识论乐观主义。16世纪技术的乐观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就曾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是只作为一种思潮,直到19 世纪技术乐观主义才真正形成。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产业革命,显示了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机构和经济生活的决定因素。因此,技术乐观主义者认为,技术科技兴国,技术可以救世,技术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入20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熟。一些持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认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的正面效应逐渐呈现并扩大,人类完全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解决我们的问题,更好的控制和利用自然。认为现在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不足为虑,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去开发利用地球、海洋、以及内层和外层空间。与古代希腊和近代相比,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当神速、涉及面广、创造性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多,是前所未有的。
2、科技悲观主义
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由此,一些思想家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消极态度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后果持悲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悲观主义便应运而生。这一思想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技术悲观主义(pessimism on technology )是这样定义的:“指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它是技术否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 尽管这个定义有以偏盖全之嫌、值得进一步商榷。当然,从现在的角度考虑,一些科学悲观论者,还有一些持有其他观点的人,如西方某些极端环境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科学的某些研究者有技术悲观主义的倾向,但是,科学的巨大负效应可以说还没有出现。自卢梭以后,对技术的批判就不曾停止过,而且技术越发展,对技术的批判和指责越强烈。因为“技术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力量,它开始染指于人类历史的根基,而且正在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技术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技术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只不过由于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技术的恐怖心理、批判程度表现不同。其极端表现便是彻底否定技术的作用,主张放弃技术,远离现代文明,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真正持这种极端技术悲观主义观点的学者并不多。多数技术悲观主义认为,现在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一切负而效应都可以归罪于技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危险物,社会最终将毁灭于技术之中。例如,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一种展现,它还是一种“座架”或“框架”,它把自然和人类社会都遏人到其中并把它们改造成一种失去其独立性甘受其奴役的“持存韧”,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毁灭和政治自杀的危险边缘。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还推动社会制度的转换。但不能否认的是,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就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才能保证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来拓展未来的发展之途,而不把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前途对立起来,不被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所累。
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为依据,却显示一定的片面性。科学技术的价值总是两面的,既能造福社会,也会破坏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类如何去运用。现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这种双重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真正造福人类的利器。
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在对“转基因”技术和“电脑能否代替人脑”的认识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前者担心转基因技术将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电脑会完全超过人脑井取代人的地位:后者却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温饱,造福于人类,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存在着负面效应而阻止对它的研究.阻碍它的发展。电脑不会战胜人脑,机器人只能模仿人类的某些行为.能够高效率地为人类服务而不会战胜人类。
三、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对待科学技术,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态度,其共同点都是科技决定论,把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单纯地归咎于科学技术。按照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不难看出,技术决定论极端和片面地夸大技术在与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社会环境对技术的影响和塑造。在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技术只是一种带有中介性的客体,人类则是主体,技术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但它不能取代人类的丰体地位,它将永远受到人类及社会的影响和牵制。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不能绝对地取决于技术本身,应该通过完善人类自身和社会的体制并依靠技术来加以克服。因此,以技术取代人类的地位是本对的,而围绕技术给人类社会影响的后果所产生的极端乐观主义和极端悲观主义思想都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等深刻的认识。更为深刻的是马克思认识到,科学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条件下以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已经成为近现代实践所证实,因此,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指向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不仅在物质方面增强了人类认识可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把握和应用。实际对科学技术的效应及其他方面的负责联系都难以有个绝对清晰的预测,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是有限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各自片面强调技术、社会在二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其观点具有片面性。马克思、思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作用。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决定论.而是关于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的理论。因此,不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进行断章取义地片面臆断,而应当今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技术社会观。
参考文献:
[1]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C〕安徽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第341页
[2]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60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16,214
[4]赵建军.技术悲观主义思潮辨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5]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C 〕. 北京: 知识出版社,1987.227、236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源泉,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富强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其科学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强化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素质的基本含义:
科学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由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五大要素构成。科学兴趣是科技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科学知识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发展其科学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方法,树立良好的科学思想,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的实践、时代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可以说“国民科学素质,兴国安邦之本”。只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公民,才能真正发展其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加强科技素质教育,必须从学校抓起。
第二,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却远不容乐观,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滞后因素。中国科协组织进行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但仍然仅为11.42%。可以说“提高科学素质,依旧任重道远”。
第三、化学的学科特点,在提供科技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是对其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重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一)观察和实践能力
观察与实践动手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较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中学化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按一定的认知目的让学生探究式的设计、安排实验活动。可引导学生思考应寻找怎样的分析切入点,应用什么作为实验载体等,让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基本的实验思路,从而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在“乙醇的结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写出乙醇分子的两种可能的分子结构,再据其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推测其正确结构,从而让学生自行设计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此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培养其解决化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现象、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或解释并进行报告。
(二)思维能力
化学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化学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族”的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门捷列夫归纳-推理-演绎的思维模式,让其在同族和不同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异同实验的其演绎推理出性质递变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让学生敢于、乐于提出问题,并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中,为避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较纯的白色氢氧化亚铁,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其反应原理,鼓励其大胆提出其实验方案并分析优劣,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科技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形成较高科学素质的前提,它是科技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达到化学实验教学各项目标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本身是抱有较浓厚的兴趣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趣味化学实验以提升其兴趣。如平面银镜的制作、香烟中醛类物质的检验、自制电池等都可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的同时提高其科学素质。
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无不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实验实际现象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可促使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可促使其环保意识的形成;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协作、以严谨的作风进行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有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结论就是其科学精神的一次升华。
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科普活动过程中,可让学生了解下列科学方法的基本程序:
(一)收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二)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三)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
王萝然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有关科学技术的价值论问题得到凸显。相应的,科学技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和判断,尽量的做到趋利避害,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 :科学技术;生态;价值观;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39
1穹顶之下,科技与生态何去何从
2015年3月2日,柴静耗资百万打造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一经上线立刻引爆网络,纪录片揭示了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发人深省。
当前,河流、水源、空气、食物,充满着这样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我们的生态环境,生存的家园,时刻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
社会上普遍认为科技的发展能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环境问题,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科学技术的建设,而生态和科技关系究竟如何人们却无从谈起。
科技方兴未艾时,人类在探索中视野变得更加宽阔,于是深谙其道:任何一个技术创新的组织都是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成员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必须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层次的对手共生共存;同时,成员需要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而并非是去尝试取代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技术产品。在国家或区域层次上会更加认识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应该致力于支持以合作为核心的技术生态系统建设,只有着眼于通过多元的、开放的技术生态系统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良性循环。
2全球化对生态技术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他们饱尝恶果。但是经济要发展就不能停止工业化的脚步,于是乎他们把污染转嫁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又对他们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不平等一直在加剧。
环境问题如此之严重,生态环境如此之糟糕,包括第一线的工人、农民,他们处在非常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而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改善,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同时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生态文明。
3关于技术创新的争论与哲学反思
马克思站在人类整体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把技术置于产生它的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和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从而理解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人的自由和解放中的巨大作用,解开技术束缚的过程即是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更是承载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实的密切关联中去认识技术、生产力与人类劳动的意义。
在对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科学技术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的异化或者说人本身的异化也是技术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的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与人类追寻的自由本性相悖。但是要摆脱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基本的前提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巨大进步。由此看来,马克思是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层面上来定位技术价值的,这再次表明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因此,笔者认为仅仅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是解决不了我们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具体发展,根本的问题是必须要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我们的价值观。这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生态建设之间应该探讨的问题。
人们完全可以站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之上来对科学技术进行理解,如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以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在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技术创新问题的时候必须看到科学技术创新不能脱离特定的人类背景,科学技术究其根本仍然是一种社会的产物,现代技术不仅包含了原理、手段、工艺方法和操作等要素,而且与科学、自然、人类社会密不可分。
4生态技术价值观
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的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保护有本质的区别。其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价值观、生活方式。我们看待自然,看待人类自身的一个根本视角的一个转变。这里面可能会牵涉到很多宗教的问题,牵涉到伦理性的问题。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简言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很好的方法,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配合。例如空气污染的问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煤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提升煤的燃烧技术,就能减少很多污染。又例如当今的很多工艺,以消费者穿的衣服为例,它要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就会有很多污染物的排放,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污染,如果研究出解决染色污染水体的技术,那么水污染问题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革新。
因此,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还远远不够,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足以建设生态文明但是科学技术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朝哪一个方向发展,它依赖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向什么方向发展,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是由千千万万个生活在“穹顶之下”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踏踏实实的努力,向着一个充满理想,符合人类文化价值,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成效。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地球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种种索取都会得到大自然的“回应”。关于生态技术价值观的基本论点就是既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尽最大和最有效的可能来避免由于滥用技术对生态平衡的所产生的危害和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通过生态技术的良好发展来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逐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树林.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J].求是学刊,200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J].哲学研究,2000(1)
9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曹克.技术的社会批判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哲学审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曾国屏,吴彤.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2001
15王桂兰.哲学视野下的信息社会与生态环境[J].科技咨询导报,2007(8)
16R·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7雍兰利,范玉凤.化解生态危机:从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一、制定新规范,破解新问题
民营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力争做到行为规范,确保企业管理的组织、指挥、控制等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行。要在提升规范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使企业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难题是如何尽快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式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形势,有效利用政策、信息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规避和防范经营风险。破解和善解这些难题,就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党的政治优势的一部分,其实质就是重在解决、克服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构建企业发展和谐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破解这些问题是企业的一种内在需求,不仅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一致,而且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性和功能性立竿见影,取得实效。
二、打造新品牌、培养新人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形象,就是竞争力,就是占有率,就是市场空间。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知名品牌的创造。实践证明,积极借鉴和充分吸收利用国内外优秀企业品牌推广的经验成果,不断完善和发展与自己企业和市场相适应的品牌宣传推广的举措,就是打造新品牌的一条捷径,以这种模式实行企业的品牌宣传推广,既能降低企业品牌宣传推广的实践成本,又缩短实践周期,还可以尽快见到实效,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才高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市场对手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队伍,就应该发挥机制灵活、政策优惠、办事高效、议事果断的多种优势,做好以下“五个要”:一是要用好在岗的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人尽其才,发挥作用。二是要留住有用的人力资源。取其所长,在使用上、感情上、利益上、企业氛围上留住人。三是要引进急需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从外部引进技术、管理人才等。四是要培养后备的人力资源。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为企业的未来着想,前瞻性培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以改变民营企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五要安置富余的人力资源。通过内退、协解、转行、转岗等多种方式,做好富余人员的安置工作,这不仅是对富余人员的关心和负责,也有利于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
三、开发新科技,开拓新市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多大,取决于科技实力有多大,所以民营企业必须十分注重科技开发。在思想观念上要牢牢树立科技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把科技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培养爱护,加大科技投入,以“产、学、研”为契机,加强与各高等院校的合作,寻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搭设新的合作平台。
企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在发展中增强竞争力?如何规避企业经营的风险,减少失败的可能性?如何在巩固老市场的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新的市场?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家经常考虑的核心问题。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资源和市场的竞争。民营企业开拓新市场,就要走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之路,这样才有利于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客户提供整合的服务;才有利于更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各产业间的协同和资源共享,达到开拓一方新的市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
四、塑造新形象,开创新局面
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赖,更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就是全力塑造新形象,内增员工凝聚力,外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要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包括企业家阅历、领导群体作风、员工队伍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企业标志标识等。要以点带面、延伸内涵、创新载体、讲究实效,全力塑造企业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