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08:44:28
导语:在人文地理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案例分析 课型模式 人文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归纳应用”教学模式
二、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1]该文提出的课型模式的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部分,正在是符合了利用情境要素,让学生行成主动学习的愿望。环节二在阅读案例,明确方向上,是利用学生的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对当前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环节三角色扮演、总结对比环节,正是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协作及会话学习环境要素,提供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环境,分享智慧,打破或完善原来学生的自我建构,实现提升。环节四方法归纳、迁移应用则是学生应用完善了的意义建构进行再运用,实现进一步的应用提升。
三、教学实例:人教版《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农业地域的形成
[创设情境,由学生提出主要要研究的问题]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是澳大利亚农场主,他们将要负责接待来自中国的农业考察队,让他们准备好要向中国队介绍的材料,第二大组为中国的考察队,他们需要将澳大利亚之行中带回学到的经验,并分析在中国的可行性。
[学生阅读案例,明确案例分析方向]
阅读案例《混合农业的形成》,提炼案例中的信息,思考自己介绍的方向及内容。学生在阅读后发现可介绍方向可以有农业地域类型在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特征。
[角色扮演,总结评价]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扮演农场主组的同学确定了他们主要要介绍的几个方面如下: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结构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成混合农业典型区形成条件介绍。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优势及发展方向介绍。扮演中国考察队的同学讨论考察过程中的收获,会上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发言: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存在的问题及需发展中需注意的事项。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优点归纳。3.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评价。
在学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极积主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案例分析不再是看材料回答而是融入了学生的思考及智慧,学生是在主动地进行着案例分析,之后则能更好地进行迁移应用。在进行中国发展澳式混合农业的可行性分析中,学生对比了两地的条件,总结在中国发展还有很多条件受限制需改进或解决。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肯定及建议,并将学生一些不够恰当的地方进行纠正或与学生进行商讨,提升认识,再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方法总结。
[方法归纳,迁移应用]
案例分析完后,大家一起总结了农业地域类型案例的学习方法。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2.该农业发展类型的特征探究。3.该农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
对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又可归纳出以下方法:农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分析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光、热、降水)、土壤、地形、水源条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方面的条件分析。
本着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想法,决定让学生将所学方法用来分析乡土地理,实现迁移应用。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荔枝之乡――灵山》视频,并发放案例材料: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年降水量1500-2000 mm,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让学生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分析灵山荔枝发展的区位因素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学生们在图文并茂的材料中,很有成就感地用刚才学到的案例分析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案例分析。
四、实例评价:
1.从教学目标看: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科学性强,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2.从教学素材看:图文资料、视频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到好处,充分地利用了这些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及能力提升服务,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3.从教学程序看:教学设计脉络清晰,有层次感,符合学生的水平。课堂安排较合理,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效率高。
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看:总体呈现了多样性,充分地利用了课本、图文素材及视频,恰到好处地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开展了课堂角色扮演活动。特别是灵山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让生活中的素材进入课堂,学生感觉耳目一新。
5.从学法指导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后教师四归纳总结,很好地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的作用。
6.从教学效果看:这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考活动得到了充分保证,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角色扮演中活动时间稍紧,还可以设计得更细致。
五、课型特点及评价:该课型模式适用于人文地理中案例分析的相关课题,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的相关内容的案例分析。这类课型有大量的阅读资料,图文材料丰富,但没有一定的学习环境,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还因为案例信息多散,学生难以理解到位。该课型“案例分析―归纳应用”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案例阅读、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打下了基础。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总结评价及方法归纳环节等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多媒体材料视频、图文等使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交流沟通中,实现了学习意义的建构及提升。该课型模式的有效开展需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提出的问题要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通读案例前不要限定目标,让他们主动找到学习方向,以免限定学生的思维降低学习兴趣。3.在信息提取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协作整合信息,为进行表达做准备。4.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避免中途插话,影响学生表达的流畅及完整。5.通过师生间的信息(智慧)共享,交流沟通,点拨归纳,实现完善提升。抓住了以上几点,学生会爱上案例分析课,从以前害怕看太多材料里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及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学习能力。笔者用该课型模式在实际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 离职
一、概述
地勘行业是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基础行业,H地勘局是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探的一支重要力量。从2007年,H局开始深化改革的企业化经营,单位业务的扩张促使招聘大量应届毕业生为主的高学历人才。六年来,单位员工人数增加了1031人, 其中40岁以下的有713人,2012年底,单位年轻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单位员工学历结构较2006年发生明显变化(见表1):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比重下降了27.2%,本科学历人员比重上升了2.4倍,拥有硕士和博士的职工比例分别是原来数值的12倍和6倍。
在单位员工构成发生变化的同时,H局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员工离职问题:员工流动性迅速增加,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随之增加、人力资本与业务开展经常不匹配,影响了单位业务和项目进程。在网络社交兴起发展的现在,单位与个别员工因辞职问题产生的矛盾,其影响范围通过网络扩大,形成单位网络的负面形象。
表1 H地勘局2006年与2012年职工学历结构情况对比表
年度
学历层次 2006年(百分数) 2012年
(百分数)
高中、中专及以下 68% 40.80%
大专 14% 10.10%
本科 14% 35%
硕士 1% 12.30%
博士 0.20% 1.30%
员工离职引起局领导的重视,人力资源部门连续出台措施想减缓人才流失:不满约定服务期限收取违约金(2009年)、延长租金补贴(2010年)、离职面谈(2010年)、允许内部调岗等方式(2011年)。前两项措施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离职面谈针对的是高级人才(博士或拥有高级职称者)。这些措施取得一定效果(表3),特别是2011年以后新进员工工作两年内辞职的人数减少。
从人事档案转递的角度,通过收集H地勘局人事档案转递情况的数据,可以正面了解到离职人员再次就业的情况、从侧面推测出他们离职的真实原因,从而掌握更加真实的离职人员的动机和心态;分析数据可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挽留人才措施哪些有效,哪些需要改进,对单位离职措施的改进提出中肯的建议。
二、离职现状
1.离职人数
H地勘局是事业单位,离职往往是职工的自主选择,一般单位不主动辞退职工。居改革前后,单位离职情况有较大对比(见表2)。改革前:进人少,离职人数少,员工更替慢。2007年改革后,新进人员数目呈10倍数量级地增加,离职人员数量急剧增加,离职率迅速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
表2 H地勘局改革前后离职情况对比表
2003 2004 2005 2010 2011 2012
离职人数 4 4 3 50 103 83
新增人数 5 11 8 471 170 142
离职率 0.2% 0.2% 0.1% 2.7% 5.1% 4.0%
2007年到2009年招聘并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有695人,超过试用期留在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有574人(见表3),差额的121人并不计算在表3的离职率中,所以实际应届毕业生流动情况要比离职率反映的更严重。2007到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3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会离职(见表3)。
表3 2007-2011年H地勘局应届毕业生离职情况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3年8月前已经辞职人数 35 47 95 77 17
应届毕业生招聘人数 106 159 309 268 240
辞职人数所占比重 33.7% 29.6% 30.7% 28.7% 7.1%
2.离职时间
2008-2013年,对74位辞职人员在H地勘局工作年限进行统计(见图1)。
图1 辞职人员在H地勘局工作年限情况
根据2013年中国青年报10月17日报道,前程无忧2013年第三季度调查报告表示55%的求职者最近一次跳槽方式为“裸辞”,求职者可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推动劳动力市场发挥配置机制。图1可以佐证。近半数的人会在工作头2年因为各种原因决定离开单位。工作时间超过3年,职工一般就会比较认同单位的环境和文化,决定长期服务于该单位。
3.离职去向
关键词:初一地理;思维模式;构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生发展,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和有效。
一、教学目标的再思考与思维建模构想
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的应该是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初中地理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地理。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模仿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必然是模仿―运用―提高创新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会学习地理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先学会模仿。为此,对于初一地理教学来说,我们首先应培养的是学生的模仿能力。我们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构建地理具体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地理思维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能力,我想这才是地理教学的逻辑。
二、初一地理教学应建立的具体问题思维模式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词语释义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其实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笔者在此所言的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和地理学习方法。它为具体问题的教学提供行为框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章可循,便于师生把握和理解运用。
初一地理由地理基础知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内容构成,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技能有“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新课标之课程目标)。地理技能是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从新课标要求和整个初一教材设计思路来看,上学期侧重于地理基本技能掌握,下学期重点突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及运用地图、材料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地理技能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始终不渝地贯穿技能为重的理念。养成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首先在于让学生学会模仿教师的地理思维。
1.构建地图识读思维模式。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地图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地理事物分布图、示意图、景观素描图、统计图、漫画等。地图技能包括识读能力、用图能力、填绘图能力和析图能力,识读能力是基础,教会学生识读地图是初中地图教学的立足点。目前,许多教师在地图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识读地图的引导,以致于地图教学成为初中地理教学难以突破的症结。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难点,关键要建立引导学生识读地图的程序,构建各类图表“读”“析”模式,让学生模仿。以分布图为例,一幅分布图的阅读,首先要养成学生读图先读地图的三要素的习惯,其次从面、线、点三个层次教会学生观察阅读。“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这幅地图反映的地理信息,如地形区或行政区域或地理事物分布等,二是图中涉及的块状“小面”,如标注的阴影部分、文字标注的高原、平原、丘陵或如经济区、自然带等。“线”包括分界线、山脉、河流、交通线及等值线等。“点”包括重要的城市、港口、矿产及其他标注、注记。析图和用图能力是建立在识读地图的基础上,其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从地图上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根据需要和要求分析各信息之间及信息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即搭建信息与需求之间的桥梁。破解地理问题犹如解决数学题:找出已知条件――图中或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知晓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地理问题;解题――搭建地理信息与问题之间的逻辑桥梁,这是地理理科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 过程。
2.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说明)。人教版初一下册以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引入,老教材第六章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小节,新教材分为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两个小节,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意图都是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建模。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第六章的教学只注意到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区域地理教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教给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和分析模式。区域地理分析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子模:一是地理位置定位模;二是自然条件分析模;三是人文环境分析模;四是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
(1)地理位置定位模。区域范围和位置是分析区域特征的前提,也是区域特征的重要成因。区域地理位置定位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三个位置涉及到的地理信息很广,也是后面几个子模构建、分析的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知识框架的逻辑性和形成性。地理位置定位模的建立必须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这不但能形成地理位置学习模的定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地理位置定位分析模的形成性同样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一是要以板书方式体现三者相对固定的位置――入眼;二是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入耳;三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地方都要时常强调――入脑;四是引导学生利用地图逐项分析――入心。
(2)自然条件及分布分析模。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河流湖泊、气候)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水文、矿产资源等)。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自然条件的分析不必过于追求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出地形、水系、气候和矿产资源四大自然要素,建模时要从四大要素出发,遵循一定的地理思维逻辑进行建模,如地形地势对气候和水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它必须成为第一要素――首讲,否则不但影响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3)人文环境分析模。人文地理环境是在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类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与民族、地域文化、交通与经济、政治与军事、社会行为、环境保护等许多成分。因此,人文环境的形成不但与历史有渊源,同时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师在建模时要抓住三个要素(人口与民族文化、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与结构)从历史和自然环境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如日本的人文环境分析:
(4)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模。运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材料(包括地图)简要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新课标要求。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又受区域特征的制约。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四者具有承接性和逻辑性,故分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又要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抓住主导因素,简明扼要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搭建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的思维框架。区域地理的学在于处理“人地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重心应落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落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的认识上;落在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
三、思维模式运用的基本原则
一、教师引领,培养地理思维
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先以讲授方式为主讲授中图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带领学生学习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了学习过程,为下一节自主学习做好引领和铺垫。
二、小组学习,提升地理思维
小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宣布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以人教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为例,把学生活动设计为三大组,每组呈现资料(包括图、表、文字等),提出问题,设计学案。
第一:通过阅读文字资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找出本段文字中体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呈现“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1)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在阅读图1的同时设计了两个小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贴近图1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图表并运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对思维具有概括、深化的作用。在人文地理过程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应重视让学生把复杂的思维过程逐步用尽可能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三:根据所给资料,完成表1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的合作学习方式,完成表格1(学案),这又从语言表达上升到运用文字进行描述,需要学生根据分析组织语言转变为文字落实在卷面上,是地理思维的更高层次。
学生从资料中找出关键句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再到运用文字落实在卷面上的学习过程,逐步体现地理思维的变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为什么选择人教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主要原因有:教师不用到处去找案例,一是案例不一定很合适、二是不一定很科学,需要论证,再有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对于90后的孩子来说从书本上、媒体上都能知道,但具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学生就说不太清了,正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把学生脑中断断续续的片段用时间空间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影片,对文综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人文地理知识点好理解,但内容多,不易抓住重点,通过剖析《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典型案例,理清线索,抓住核心,并由此迁移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对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做出阐释、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6第二版.绪论2~5
[2]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1992
【摘要】农村初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地理课堂学习效率偏低,而采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还能体现面向每位学生的教学原则。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方式,归纳了适合农村初中开展地理合作学习的几种实用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合作学习;初中;地理教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地理学科在农村初中教育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学校领导不重视,地理教师数量不足,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没有专业地理教师,再加上有的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满堂灌,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约翰逊·霍普金斯大学开发与研究的一种合作学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和策略。采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能体现面向每位学生的教学原则,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已成为实现农村初中地理创新改革教育、优化地理教育形式、提高地理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地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构件,小组组建是应用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1.小组类型及组合方式
(1)异质组。混杂分组是为了让学生与更大范围的同学进行合作,不仅锻炼学生与形形的人合作的能力,还可让学生体会到多样化的好处。由教师指定,根据学生地理“素养”基本情况进行分组。按照地理学科特点,以四人组为宜,包括好中差每组学生2男2女。组中有不同的学业水平、兴趣、能力、态度、性格、性别等。这样一来,有利于组内成员互补。同时,尽量保持组间素质平衡,有利于组间竞赛。进行角色分工,设小组长,记录员等,可轮流担任。组内四人,分别命名为A、B、C、D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商定。还可以对本组进行命名,如平原组、高原组、盆地组、山地组等,这样一来可以增添趣味,激发学生捍卫小组荣誉的兴趣。
(2)同质组。主要还是以地理成绩来划分,同样是男2女2。相近成绩水平及能力水平的同学每4人组成一组。运用这样的分组,对于分层教学十分有利。高质组能完成更深层次的任务,做更高级的工作。低质组也利于基础知识的过关,便于牢固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或者挑战以前没有成功的课题。但是运用此类型组的教学时,不可进行组间的竞赛。
2.小组建设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小组成员的合作度如何,将很大程度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小组组建后,特别是运用合作学习初期,必要的小组建设是重要的。这种建设可以在地理教学中设置相应的环节或项目加以训练,也可以设计专门的课题来加以培养。
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个体成长,也要关注群体成长。要关注培养群体内聚力,并促进其发展。可以通过分配个体的角色来促进吸引小组个体成员参与欲,来促进个体责任感。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共同的目标,来吸引群体协作。
二、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实用模式
1.探讨式
小组探讨的模式设计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场面热闹,在合作学习中应用最广泛。如果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建议采用探讨式。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会出现热带雨林景观,却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呢?对于这节课的讲授,如果按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肯定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于是我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问题,交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我给出“西双版纳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图”,设计了下列问题:(1)西双版纳年内最低和最高气温约是多少度?(2)降水量哪几个月较多?哪几个月相对较少?(3)西双版纳气候特点是什么?推究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很快就探讨出以下结论:由于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在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深刻影响作用下,使得它的水热条件很好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造就了西双版纳独特的动植物及民俗民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中国特色的旅游区,最终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通过探讨交流,学生形成了地理的逻辑思维的技能,教学的效果好。
2.互助式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更多体现学生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以及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友爱互助美德。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而且直观明了,还方便同桌之间讨论学习。
例如在学习《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显著》一节,就可以经常利用互助式合作学习,在讲了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接着讲授温度带的划分、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等知识都可以利用互助式,同桌之间一个翻开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同桌的另一个同学翻开正讲到的“温度带的划分图”,或“降水量的分布图”,或“干湿地区图”,比较着来看,从而轻易直观地找出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又如,要查看人口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可以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翻开地形图,一个翻开人口密度图来一起看,一起分析。这种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效果很好,大家不妨试试看。
3.竞赛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学生通过在地理课堂上竞赛,能够及时了解到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通过对比鞭策自己,并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有助于地理成绩的提高。学习地理,经常要求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特别是中国的山脉、大洲和大洋、中国的铁路分布等内容。这些内容单一,要求记忆量大,单单是老师讲、学生听肯定非常枯燥。
在讲授《地形复杂多样》这节课时,课前我预先准备好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和剪好的中国山脉的名称,在课堂上,在把中国各种走向的山脉落实在图上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式合作学习来完成。先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就是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粘贴在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前后两张桌子四个同学组成的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活动完成之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还有讲授《大洲和大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利用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图,通过竞赛,粘贴在小黑板上,看哪一组贴得又快又准确。就这样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记忆,又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4.辩论式
和谐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不断地产生“不同声音”,尤其是地理薄弱生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往往能够成为教学新的起点与生长点。所以,教师的“煽风点火”能演变成全班同学的争论。因此,辩论式的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人文地理部分,教师以前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考试时学生背一背了事。而初中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重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对人文地理部分的掌握,教材也相应增加了这部分内容的篇幅,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的掌握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辩论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是很有效的。对学生分组,根据不同的观点,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如“人口的增长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很好的辩论题目。学生通过对辩论题目进行深刻的争论,直接促进了学生的地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培养,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学生在地理方面也学有所成,充分感受学习地理的快乐。
合理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能激发学生团结合作、学习竞争的热情,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当然,合作学习的成败,与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起更大的管理调控职责。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当场的观察引导,合作结束后还应该及时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蔡敏.试论“小组探究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3]蔡育红.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04,(5)
[4]徐振华.合作学习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9)
论文摘要:文章以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折迁项目为例,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投资的现状,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非理性决策的原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据《现代快报》2008年3月17日报道,建成使用才7年的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将于4月爆破拆除。这幢22层98m的高楼1997年12月开工兴建,200。年9月底交付使用总造价3 776. 70万元。拆除后,这儿将建一幢250m的新高楼。此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热议。不少市民认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炸掉建成使用仅7年的高楼,实在太奢侈浪费,并纷纷责备政府事前没做好长远规划。类似于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这些政府投资的失误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甚至比贪污****造成的损失更大,也让我们意识到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是否理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现状分析
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大多是公共项目,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政府投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危害也是触目惊心的。2005年的审计报告指出,当年1~11月,全国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涉及金额2 900多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也达I5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损失浪费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针对我国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的情况做以下简单的分析。
1. 1我国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政府在改善固定基础设施方面作了很多的贡献,根据1978 ^-2004年间各个省份地方政府的投资情况和GDP的变化(如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政府投资和GDP的增长的趋势大体上相同。从地方政府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图(图2,3)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有着类似的增长趋势。政府投资的流向其中有一部分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我们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来判断投资的效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函数趋势中可以看出,从1995年开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快速下滑。在1998^-2002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一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自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开始缓步上升,2005年猛增到0. 51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宏观投资管理已初见成效,同时也说明投资主体内部的投资管理日趋科学和规范。如果这种趋势能够持续下去,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将得到大大提高。但即使如此,目前该指标也仍然没有能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这也说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和以前相比较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1. 2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缺乏科学性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的拆除重建就是一个典型的缺乏科学性的决策,决策者并没有从长远考虑,即使将原大楼更新扩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约资源,拆除重建这种决策显然是缺乏理性的。无独有偶,2007年1月6日,22层、67m高,设计寿命为100年,有杭州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在仅仅走过它生命历程13年的时候,被爆破拆除,类似于这样资源浪费的事情还有很多。据世界银行估计,从“七五”到“九五夕,的15年间,我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 000亿至5 000亿。这其中有很多项目是没有经过详细科学论证就实施,甚至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官员借着为民办实事的幌子在大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1. 3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中存在****现象
政府官员****的结果是造成了很多豆腐渣工程。2007年8月13日下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 974. 7万元。冯家山引水工程,原本是一件惠民工程,投资额达3. 09亿元,从试运行到目前已经发生了8次爆管,宝鸡市民又重新陷人用水困难的煎熬。无论是政府官员贪污****、还是政府投资决策失误,又或者是政府的不作为都是政府投资项目非理性的表现,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才能更加有序的发展。
2政府投资项目非理性决策的原因分析
在肯定政府近几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仍旧存在一些政府官员,打着“为民办实事”,“惠民工程”的旗号,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还有一部分官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贪污****,建了很多豆腐渣工程,祸及百姓,甚至成了“祸民工程”。政府所做出的这些非理性决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政府投资决策,一方面是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程序尚不完善,专家咨询和公众的参与程度都不高,第二方面原因是有些政府官员由于知识面有限,专业化程度较低,这就导致个人的决策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性。加之制度的不完善,决策程序不健全,民主决策往往就体现为个人的意志,这样所做出的决策必然就缺乏科学性,这也为****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 2项目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
在任何项目实施前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似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而如今的可行性研究似乎失去了本身的作用,它越来越像一块实施项目的敲门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爆破拆除前,政府真正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或许这栋楼就不用拆除重建了,或许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扩建,这样会节省很多资金。可行性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关系着一个项目的成败,如果在项目实施前能够论证项目不可行,那么政府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的资金,这也是投资项目能否做出理性决策的关键。
2. 3官员考核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政府对官员的考核标准很热衷于用能够量化的指标来考核业绩,如GDP的增长率、失业率和城市污染指数等,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获得提升的机会,比较容易从短期行为中获利,所以拉动地区的投资成为大部分官员的意愿,于是官员就在任期内不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建项目、审批项目,很多“重复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由此产生,而我国目前有缺乏责任追究的机制,对于失败的项目,没有具体处罚的措施,这样让很多人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很多项目出现了工程决策“拍脑袋”,工程上马拍胸脯,工程烂尾拍屁股的现象。
2. 4项目管理主体多元化,责任约束不到位
政府作为项目的投资管理主体同时又不是项目的建设单位,而建设单位因为缺少约束机制,容易出现夸大投资、“钓鱼工程”等现象。很多大型项目上马了,由于负责领导的调动,可能造成项目出现问题却无法追究责任。政府项目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当出现问题时,缺乏责任追究的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没有明确政府投资决策失误的衡量标准和追究的法定依据,这也给中国式的“炫耀性****”提供了可能性,这种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我们看到了像无_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拆除重建这样的重复工程,也让我们看到了某贫困县却要花费巨资追求“天字号”工程,大量的浪费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政府理性投资决策的必要性。
3政府投资项目理性决策的对策及建议
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政府在投资建设项目时,决策的正确性对于国计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政府的职能也决定了所投资的领域一般都是大型的公共项目,这些项目的工程质量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这一类投资项目,政府如何能够做出科学性决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理性决策提出建议。
3. 1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和不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很好的决策依据,但考虑到很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出发点是“肯定”,所以会更加注重项目有利的因素,所以引人不可行性研究,选择一个独立的机构,从相对立的方面,重点考察项目不可行或者是失败的可能性,两种方法相结合,对于决策者来说可以比较客观的对项目是否实施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拆除时,能够对项目进行不可行性研究的论证,也不会有这样严重的浪费问题了,节约的资金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3. 2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价制度
项目的后评价制度是指在公共投资项目完成后对其投资目的、投资过程、投资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的全面又系统的综合分析。在我国,项目的前期评价相对比较成熟,中期评价有所实践,而后期评价则是刚刚起步。后评价机制是证实已完成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的信息反馈机制,在防范和纠正公共投资项目低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 3可适当采用公司代建制模式,防止滋生****
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缺乏足够制约的地方政府权力是滋生****的最主要的根源。我们可以借鉴搭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的思想,在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设立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以该项目公司作为政府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公司进行代建制的招标,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公司制代建模式。这种公司制代建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行几种代建制模式的弊端,很好的发挥代建制的优势,使原有的代建制模式在签订合同的主体有了合法的平等地位,可以大大地提高投资效率与项目管理效率。笔者认为,通过第三方的监管,建立公司代建制的模式,可以大大减少****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率。
3. 4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监管的力度不够,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健全民间企业的相关法律,给民间资本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相关利益者主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监督,保证司法公正,严惩司法****,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区域地理 空间体系 区域特点 人地关系
近年来,区域地理在高考题中的内容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从高考命题者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因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
问题:高中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感到内容分散,停留在记忆知识点的层次,无法有效地掌握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做区域地理分析的综合题就茫然失措。
要求: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1.空间体系的建立。
2.区域整体或局部特征的概括。
3.地理要素的关联和规律。
解决:
一、空间体系的建立
要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区域特征的概括
研究《高考说明》,对于地理学习和复习,我们最需要让学生得到的是:1.系统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任务就是第1个需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给出一个区域,然后要求归纳区域某些方面的特征题越来越来多,符合高考命题的风向――强调学生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教学对策:区域特征的结构框架构建。
1.自然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⑧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⑧特点。
2.人文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如某地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再如农业中种植业、渔业比重大,种植业中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大);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2)区域农业特点: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商品率;③规模大小;④机械化程度高低(大规模机械化或小型农机具普遍使用)和劳动生产率高低;⑤科技水平;⑥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营或家庭大农场或国营大农场或大牧场经营,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或资金和技术集约)。(3)区域工业特点:①区域工业特点主要包括:工业部门结构(如重工业为主或电子工业为主)、工业投入要素特点(如单位产值投入劳动力多)、工业分布(如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对外依赖程度(如日本原料及市场对外依赖程度高)、工业地位(如新加坡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知识铺垫 教学策略 地理分析方法 学生评价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由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旧版本教材和过渡教材必修中较少出现,教师对此感到陌生。所以,对比“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的教学,教师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很好地把握好“必修3”的教学,就需要对“必修3”教材作通盘的考虑,并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创新。
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教材内容编排与学生现实的基础知识储备间存在的矛盾
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对“必修3”内容的编排,主要是在“必修1”的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的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和说明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和以“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探求区域经济发展是以“我国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例等等。要分析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必须对这些具体区域的基本地理知识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作为教材编写者,他们认为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区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所以教材并没有也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重述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而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由于初中地理课程两年学制(初一和初二开课)的设置,初中和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并不重视,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不牢固的。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必修3”教学的顺利开展。
2.不同版本教材对案例的编选与教师的教学选择存在矛盾
新课程的实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课标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同教材。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山东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排和选择案例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材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人教版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湘教版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的命题来概述的,而北师大版却在教材中注重对案例研究的落实。
(2)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却往往出现不同的案例。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人教版选择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阐述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来阐述的,而北师大版却是以案例探究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来阐述的;人教版是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来阐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湘教版是以德国鲁尔区作为案例来阐述的。
(3)虽然这样的现象在“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中教师都曾经遇到过,但由于这两个模块主要是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处理上还相对容易。但由于“必修3”教材的编写基本都是围绕不同的案例进行,各种教材中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在编写思路及选择案例上的差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上则更显困难。
3.教材的教学与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评价之间达成协调存在挑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了整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但在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中始终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师在教学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教学上存在的挑战:
(一)作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以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以人教版地理“必修3”为例,教材选择的大多都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进行知识铺垫要注意好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铺垫应该与教材本身内容有机结合,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如对中国地理概况的知识铺垫,可安排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教学中进行。因为教材是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作为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对比,以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
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在上述第一章中进行的教学内容的补充,可以看作是对整个“必修3”学习进行知识的铺垫。但如果落实到具体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通过教学的实践,我们发现做好区域地理知识的铺垫,对必修3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1.铺垫的内容有利于地理“必修3”的整体教学
以人教版为例,教师在第一章可以从我国各个自然区的地貌、降水、气温、水文特性、资源、土壤和植被等等自然角度给学生作好铺垫,学生能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地理特征有了了解后,教师就不必要在后面章节案例的教学中每次都要作区域知识的讲解,从而使教学能顺利进行。如铺垫好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出现的自然原因能做到心中有数;如铺垫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和地形特征,对后面章节“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优劣势分析就能够顺理成章;如铺垫好我国各个自然区的资源知识,学生对后面章节“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开发”的背景和条件就能很好地理解。
2.铺垫内容本身就是对教材中知识的有力佐证
在人教版第一章中铺垫了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出发,推导各个区域发展的差异,比如从农业的角度可以推导出三大自然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教材中是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区域对比,但学生如缺乏相关区域知识,比较难以接受,即使能够认识二者的基本差异,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掌握,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从中国各自然区出发,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区域之间的差异,而且能很自然地从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各区域发展的差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
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时,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种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
1.注重学生对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能从分析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在掌握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中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的,而在其他版本出现或与此相关的例子有“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无需对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最终使学生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这一高度上来。
例如,在人教版中“我国的西气东输”一节中,教材首先是简单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然后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最后分析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西部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教学的设置大致按照以下环节考虑:要实施西气东输,前提和现实的条件是我国的资源在区域分布不均,即我国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而我国东部地区却相对缺乏;其次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在区际之间存在差异,即我国中西部对能源的消费量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却非常大;再次是在区域间实现资源的调配需要有技术的可行性给予支撑,即我国能够在西部和东部之间实施油气资源的调配,是我国目前的科技技术足以支撑这项工程的实施,最后的关键是实施资源的调配输出地和输入地需要实现双赢,即我国实施西气东输最终对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两个区域之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西气东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在分析资源调配时,能形成以下的基本分析方法:
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在教学中就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要实现双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分析同类型的案例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加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
2.加强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地理“必修3”的教学,应该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产业转移”一节,要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要求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学生就应该能够从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分析哪些因素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变得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有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存在,就能够很好地分析出企业发生迁移的原因。
三、地理必修3教学中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在具有干旱沙漠气候特征的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十四点八度,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五十度。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参考资料】
【关键词】 初高中 地理知识 衔接 融合
一、引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这充分体现了初、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然而,事实却是初、高中地理知识严重脱节,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通畅,致使许多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教师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高考成绩,进而影响到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和终身发展。这就需要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与融合,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至于产生“断层”的感受,以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
二、初、高中地理知识不衔接的原因分析
1、教材知识体系的不同。初中地理教材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知识体系。总体上多属于区域地理知识范畴。高中地理则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块,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阐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规律,最终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初中、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内容上看,初中地理知识侧重于从感性上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缺乏深度,广度,更缺乏对学生地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加之受中考指挥棒的指引,初中地理不受重视导致学生基础很差。而高中地理深度加深,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另外高中地理课程第一部分内容就是学习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很难适应地理课程的学习。
2、初高中课程改革的差异。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初中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地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整个高中阶段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新课程改革发展也不均衡,教师满堂灌的陈旧单一的教法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便很难适应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走进高中相对死板低沉没有活力的教学环境的转变。导致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大大的降低,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1]。
3、中、高考的差异。中考和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在初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也都是为完成这一目标而努力,从量和质上都有很大欠缺。而高考则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命题由考察知识掌握逐渐向向考察能力转变,对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以前高很多[2]。因此,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就很不负责任地偷懒,上课让学生画画重点,然后死记硬背。
例如,初中地理在学习地球大气运动时,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并记住、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范围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而进入高中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深入探讨这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移动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初中学生平时也不好好学,根本不理解课本内容,考前突击背诵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达标过关,而到了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下加深,此时学生面临高考,学习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在地理学习中往往不得要领,无法适应,进而考试成绩很差,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深入分析地理教材,巧妙完成衔接。地理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地理教材则是指教师认识地理教材的结构特点与教育功能的过程。这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能否认真深入分析教材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高中地理知识容量大,学习时间又很紧张,对于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初中地理知识,不可能一点一滴花费大量时间去补充,所以就要求地理教师在熟知教材的基础上,把需要用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适当巧妙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奇妙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时,其中一个影响就是产生极光,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各样美丽的极光景观,学生看到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极光,肯定会产生很大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此问题的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把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地理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从而取得优异成绩。
3、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不同,初中学习地理的方法大都是死记硬背,但是进入高中,这种方法显然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更不能应对三年以后的高考。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3]: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纳各种途径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的能力。对于仍然死记硬背的学生要及时指出他们学习方法的错误,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⑵活学活用:要学会举一反三,把相类似的相关的问题归纳总结,争取做到会做一道题,就会做这样的一类型的题,对灵活运用的学生的就大力给予表扬;⑶强调预习,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也可把预习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巡回辅导指点,具体帮助不大会预习的学生如何正确阅读教材,怎样抓住重点等,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适时,适当复习初中知识,弥补知识“断层”。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所以,通过适时,适当的复习有关初中知识,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铺垫,从而解决知识上的“断层”,在学习新知识时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5、加强直观教学。高中地理的第一大部分内容是自然地理,刚开始就学习宇宙中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知识很抽象,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起来往往感到非常吃力。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立体模型和地球运动flas,并结合身边的实例,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如地球仪,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6、认真批改作业,以此反馈教学成效。批改作业要仔细、认真,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画图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与总结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更是我们如何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部分在高中新课改中实践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更好的教好地理这门课程。高中地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地理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跟上地理的学习节奏,有赖于我们地理老师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和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文科教育
2004(1):46~52
2 王大伦.新课改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