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平衡的基础

时间:2023-12-29 08:44:29

导语:在生态平衡的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平衡的基础

第1篇

苏教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四课《生态平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态失衡的危害性,以及开展模拟生态的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初级知识,倡导保护环境,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本课教学内容延续了本单元第一课中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上一课的食物关系,围绕生态平衡这个主题,从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探讨生态平衡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2、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平衡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整合多媒体手段提供适量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比较分析、操作体验等活动,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而影响生态系统,从而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的环保意识。

3、教学环境分析:

本着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我选择了PPT软件为载体辅助教学。PPT课件构思新颖,画面和谐,操作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课教学适宜在有多媒体设备的专用科学教室进行,这样既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又有利于多媒体展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3、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4、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3、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4、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初步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难点: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制作生态瓶的材料(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小鱼、水草、沙子,带盖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六、教学安排

拟用1课时完成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狼和鹿的图片,提问:你们喜欢哪种动物?在一片森林里生活这两种动物,你们希望怎样?

设计意图:入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现温顺可爱的鹿,和凶狠残暴的狼,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述: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例,结果森林遭到破坏,鹿群的大量病死。

设计意图:展现生态失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讨生态平衡的问题,为后面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做好铺垫。

3、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鹿群的灾难?

4、设疑: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二、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

1、PPT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的内容和森林、草原的图片。讲解:我们把自然界里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PPT出示“生态平衡”的概念的内容。讲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的内容,初步对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生态平衡,环环相扣,逐步递进。

三、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板书:破坏)

2、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1)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又带来了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说你的理由。

3、分别出示美丽的草原和荒漠化的草原图片,提问:为什么原本美丽的草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小结: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如改变生物种类、破坏生物生存的环境等。

设计目标:认识食物链断裂会造成生态灾难。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各抒己见,在争论中深入领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探讨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利用PPT出示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4、谈话: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5、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设计意图:利用媒体让学生知道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多样的植物,这样的美从视觉上震撼学生的心灵,由衷的想要保护周围的环境资源,也为生在这样美丽的国度而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热爱祖国的情操!

五、巩固应用

1、提问:你想制作一个不需要外界提供食物就可以正常生存的生物条件吗?

2、指导制作鱼缸养鱼和小草的生态瓶。

(1)谈话:读一读第37页到38页的内容,学习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指导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3)学生制作生态瓶。比一比谁的小草存活的时间最长。(课堂有时间就组装一种,没有时间就做为课外作业,并要求学生课外观察记录。)

六、总结、布置作业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布置作业:

(1)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并坚持观察生态瓶并做好记录。

(2)多关注近年来的环境问题,试着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同学交流。

第2篇

(一)的生态主义观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一词,但并不意味着缺乏明确的自然生态观,马克思多次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提到“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提到,人们必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是“站在稳固平衡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常常忘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以征服者、支配者的角色出现,在观念上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又强调人要了解自然界,人作为社会的存在要对自然界进行统治,但同时强调对自然掠夺式开发,会造成难以察觉到的间接影响和长远利益,要求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要斗争又要合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虽然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论述的,但却是人类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本位的环境价值观

随着工业化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由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资源短缺现象出现,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直接影响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自然理性的提高,人们从地球科学,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生态伦理等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反省和批判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伦理观,应该确立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环境伦理理论。生态本位的环境法律观念要求人类发展不能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同时考虑其他动物植物的权益。我们思考人和自然关系时,应该秉着两条原则既要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又要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平衡。不能将经济社会的发展置于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平衡等之上。生态主义的环境法律观念还要求承认人类价值,也要承认其他物种的价值,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倡导注重人类的环境资源责任和代际间的公平,充分考虑其他物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生态本位对环境立法的要求

第3篇

简介了现代生态医学及其三层次即宏观、微观、分子生态医学,并就中医学的有关理论与现代医学微生态理论进行了比较。对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物系统的功能,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不是伪科学。

【关键词】 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 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 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 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 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 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 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 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 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 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 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 der 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 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 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 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6]向近敏.分子生态学,第1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第4篇

关键词:灾后重建 生态平衡 变迁 资金筹集与管理

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过程中, 城市的更新、保护发展也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灾后重建规划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 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乱砍乱伐,垦山为田、毁林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因此,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维护生态平衡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同时要维护生态敏感区域,如森林山体、水源地、大型水库、河岸带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区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次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因此,规划中对生态敏感区,应划定其保护范围,避免受到破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次区域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问题。

灾后重建工作,既有生态平衡的问题也有社会平衡问题,重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如何尽快实现社会结构的平衡,主要就是

居民居住地的变迁。一些城镇处于洪水淹没线下。由于受灾需要重建规划,这个社会结构是原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构成单元,容易形成新的社会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方式趋向于多元化,生活方式趋向于城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城镇居民。前一种迁居方式,农民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中,使得农村的布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村屯数量的减少;中心村规模扩大,日益发展为集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生活方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新导入的人群与已有的人群,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冲突。特别是农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以宗族为特征的同质群体。几个这样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时,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通过宣扬、风俗、礼仪、舆论和其它集体活动,增加凝聚力。同时在规划实践中,通过开放的空间结构,紧凑的聚居形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社区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上连为一个整体。设置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中心,将居民的生活活动连为一个整体,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加快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平衡的目的。

三、经济问题

1灾后重建规划的资金筹集与管理

重建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上级部门财政拨款;((2)国内外的捐赠资金;(3)灾区人民的自身筹集;(5)其它方式,如信贷、保险等。重建资金主要用于:(1)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2)进行生产性投资;(3)分配给灾民,满足其基本生活的各项需要。

2 防洪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洪水是一种突发性灾难,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设置防洪基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洪基金的筹集主要发挥易受灾区地方的积极性,筹划资渠道主要有:地方财政收入中按比例提留;社会性的集资和捐献等。防洪基金作为一项专项基金,需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一旦发生灾害,用来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以及用来恢复工农业生产。

四、规划问题

1 区域规划中的防洪规划

对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区域和城镇来说,防洪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防洪问题不可能就城市论城市,绝不是某一个城市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应放在区域中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在区域规划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由易受灾地区进行区域防洪规划,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总体规划的紧急编制程序问题。

在这次重建规划的总体规划中,我们所调查资料残缺不全,而且灾民面临严冬即将来临的考验,新村建设迫切需要总规的指导,编制周期很短,不可能按照正常的程序,收集资料进行。因此在这次总规中突出弹性特点,成果由城市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组成,保证其对近期建设特别是新村详细规划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未来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

3 规划中的新村建设标准问题要详细化。

由于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较大,重建资金会出现短缺。合理的灾后重建标准依据要看财政拨款及各地的捐款,应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如果有些区域采用小康住宅标准设计代替灾后重建的住宅设计,这样的标准靠财政拨款和捐款是远远不够的,给以后城镇本身的发展和国家财政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建立防洪规划体系以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规划,都是紧迫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等・论生态平衡 http:///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3李伟.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第8期

4 姚萍 赵晔 .基于上海新天地对历史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6卷第1期.

第5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学;结合

一、重要意义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和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风景园林设计中必然要考虑生态因素,才能实现更好地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展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更要体现其科学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将园林艺术提升到生态环保的高度。只有这种基于生态环保的风景园林设计才能真正对所依据的环境有着深入的理解,通过利用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展现艺术的魅力,又能通过合理科学的布局,利用各种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保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维护。因此,与生态学理论的结合,是风景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相关理论

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是生态环境得以自我保护自我净化的依据,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物种的丰富程,更能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证生态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维系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和基础理论,既能丰富园林景观的丰富度,又能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提高各类物种共存的潜在机会,维护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主要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又结合了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等因素。结合生态位原理,可以更为科学的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的选配,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辅以相对应的空间、时间和营养条件,,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这样既能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又能综合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通过相互间的联系与作用,更适应园林环境,改善园林环境。

3、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物资和能量在输入和输出间的循环,达到系统的整体平衡。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强调各类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湿地地形,湖泊河川,丛林灌木等结构和布局的协调,丰富园林的景观之余,又切实保证生态平衡。

4、生态自我调控原理

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保证运行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利用生态的自我调节可以减少人为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中运用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改变靠以人为措施维护景观的方式,而是利用生物的相互作用主动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实现园林生态系统内部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的平衡,更能切实保护环境,减少人为维护的消耗。

三、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风景园林设计逐渐挣脱传统设计的桎梏,有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辅助,向科学化,信息化,生态化转变。可以从更为精细,精密的角度调整园林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因素,及时侦测,掌握,调试各种因素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强调景观的美和视觉等的感官享受,着重于一池、一园、一区、一林的设计和全面的景物布局,而忽视其中植物的相冲竞争或是依赖共存,还有不同生态间的相互联系。而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现代风景园林,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了园林的生态价值,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合理安排布局,既保留美学价值,又发挥生态优势,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恶化。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布局和加工,这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加入生态学理论,一种是着重于园林本身的生态效益,通过物种间相互作用平衡园林环境,同时加入生物治理废物利用的思想,将有害物质自然降解再次利用。另一种则是站在更高的生态角度注重园林生态的对环境的改造,比如利用绿化改善城市环境,利用引进河流改善周围土质等,更淡化风景而强调园林功效。现在的园林建造逐步融入了这些生态观念,更提升了风景园林的重要性,对整个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四、应用趋势

1、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基础理论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结合生态学理论,首先要明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性地位。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在风景园林建造中不能随意破坏或拆除自然景观,要以自然风貌为主,尽可能保持原样,即原有的生态系统,或是尽量加入合适的物种资源,打造更复杂的群落结构,既能丰富景物的多样性,又能通过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生物网,不断循环的物质流、能量流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的目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如信息网络、数据监控等,对风景园中的生态环境因子如光、水、温度、土壤及时检测或补充,满足生物对此的需要,而后通过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进行完善,达到园林生态的完美融合。

2、植物配置注重共生关系和生态效益

植物的互利共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植物的相互匹配,可以让植物生长彼此依赖、相互共存、共同获利。比如不少植物与真菌共生,一些植物的分泌物有利于相对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些物种相互匹配间能达到茁壮生长的功效,减少人为照看和肥料药用的消耗与污染。相对的也存在有一些植物不利于另一些植物生长发育的情况,比如彼此间的竞争,加大对养料,能量,生存空间的需求和消耗,或者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会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充分考虑物种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合理安排植物的配置和布局,能有效地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大生态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为了增大园林的生态效益,可以选择增加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植物,如能吸收污染气体,更有抗性,更易存活的植物,达到明显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效果。

3、应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免受人为因素的破坏。在景观改造或园林建造时,要根据当地环境,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结合生态特征进行改造和植物布置,对原有的土壤,水源,植被要善加保护,使得园林环境能自生更新、自我养护,同时善于挖掘原有的自然生态要素的价值,包括其生态方面的能力和艺术美学价值,结合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去。

对于植物的选择时,也要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根据区域性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源的特点,考虑污染问题,病虫害现象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合适的植被,不能仅仅满足美学的需求,更要考虑植物栽种的合理性。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布局,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而是要利用植物对空间、营养不同层次的需求,协调竞争与共生关系,互相补益,既能充分利当地环境资源,让植物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在设计中发挥不同植物的自身优势,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

4、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自我调控,

生态的自我调控功能是生态学融入风景园林的重要内容,包括了园林生态的抗干扰能力,自我净化调节功能,乃至改善周边环境等。加大对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合理增大生态系统的物种的丰富度,种落结构复杂度,就能实现园林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促进内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再生和利用。同时尽可能将原有场地上和原有自然资源,还能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达到环保和生态的双重效果。进而使得风景园林跳出园林景观的局限,而是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独立运行,具有相应的自我净化和调节功能,过滤并包容适度的外力破坏,增加抗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植被的良好生长,改善周边环境,扩大生态效益。

5、生态环保型循环水源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达到艺术美学的效果必不能缺少灵动之水,而要达到生态的效益也不能缺少相应的水源以及水资源的处理利用。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园林的设计尽量利用现有的源头活水或是引进活水,以此营造特别的生态圈如人工湿地,湖泊溪流等,对水的利用和处理还包括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水资源的节约再利用等方面。传统设计多考虑管道排污,人工处理,加入生态的理念,则要充分利用园林中湿地的大型植物及其它生态圈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引导自然的水循环,引进活水、处理污水,并在此过程中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增大绿化面积,建设可持续的园林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项羽. 生态设计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类型和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4)

第6篇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着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着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着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着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着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关系

在我国,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发电、灌溉和防洪等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就势必会对环境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项目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提高工程技术角度,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建设,有效地避免水利工程给当前环境保护带来的消极影响。

1水利工程队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对环境保护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开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改变,对土地的利用,河流的开发等,都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1.1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了土地的过度开发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是大规模的开发和后期的填方,加上施工人员的大批量入住以及大型施工设备的应用,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负担。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由于人员的大量集中,施工中乱堆放废弃渣,占用土地和良田等,从而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甚至严重的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而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交通设施建设则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现代化的机械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造成大量的废气废油等对土地和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水利工程对土地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生态的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当地的地质地貌发生改变。在施工建设当中,施工占地行为就对会破坏大量的植被,造成地面生物失去生存之地,同时在建设当中,设备造成的废弃物没有及时处理,恶化了整个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大量的动物迁移或者死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造成了大量的植被变化,植被的多样性发生改变,整个生态链都发生冲击,环境保护受到严重的威胁。1.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大面积发开和利用不仅仅是对土地造成影响,对天然河流也有很大的冲击,直接改变了河流发展的历史生态环境,导致河流的形态变得单一化,河流的水温、水质和泥沙的稳定状态等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河流的形态逐渐变得单一性,对水流水深等也造成了改变,含沙量数值不断增加,导致河流的上下游泥沙流失,导致河流的水温、水质甚至是气候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由于水库的大水体和宽水面等特点,使得在太阳的照射下,改变水温结构,热量的辐射值增加,不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特别是下游水体对鱼类产卵期的改变。另外,河流的水质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流域内的河流水速降低,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和污染物的转移等能力降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水体的水质,同时,水流速度的降低,导致了河流的沉降作用加强,水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不断加强,最终将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影响,区域气候的变化,地址的改变,再加上水质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另外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阶段中,水域的辐射改变导致了相关气候的变化,大气中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当地的降水和水雾天气增多,同时地质地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的生态失衡,也容易造成地震或者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2关于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创新思考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周围环境的各项指标分析,兼顾环境保护的稳定性,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通过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重水域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对水温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数据勘察,规划和考虑水域中生物的生活习惯,设计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方案,从而满足水陆生物的生长环境,为后期的水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在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都有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环保技术和环保材料。在建设当中,要适当的建立起监督检验机制,对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随时的检测和范阔,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持续评估,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将环境破坏的程度降低到最小。同时需要建立一定的卫生防疫极机制,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因工人数量集中而引发的疾病传播;对于水域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现象,要及时安排和妥善处理,不断加强和调整对于自身的管理,促进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执行。第三,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协调。水利工程本身无可避免的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那么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效的弥补生态破坏,加强生态平衡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无法通过自身的恢复能力达到平衡,需要让生物链达到不被损毁的目的,就需要及时调整环保策略,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监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预留一部分的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破坏后的还原使用,从而促进地区的生态平衡。同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能有效地缓解环境破坏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3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生态平衡和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水利工程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生态工程建设,在提升经济建设的基础上保障生态平衡,改变自然但是并不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发展观,营造人与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建设中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协调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能够利用的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越来越多,而新材料和新技术也正是基于环保基础上进行的技术革新,通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保障环境保护和人类经济文明发展进步之间的良性关系。在进行人类文明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要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成立专门的科学门类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当中,促进环境保护的力度。要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深度认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工程师们进一步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加强在建设过程当中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宗旨,在流域开发和工程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尽可能将生态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时候不可避免,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尽可能的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建立一定的监督监控机制,保障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系统;高校体育;教育环境

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生态平衡是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不断的工作总结中认识到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可以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针对体育生态系统而言,它和社会体系、教育体系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下面就结合存在的问题,理清其未来的发展主旨。

1体育体系中所面临的生态平衡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一直贯穿科教兴国战略,在不断的发展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在此过程中,还要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同步发展。这里研究的教育生态系统,就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吸收教育自身所需要的资源,在我国具体就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对教育事业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体育生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这里要指出,体育系统要想得到生存,就必须以这些资源作为发展基础,如果在体育体系内部没有了资源、信息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就需要体育教育人士建立一个崭新的平衡体系。第一,对所需要的新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传输新的信息。第二,在体育体系中创建新结构,有利于新型信息的传输,在此过程中,还应该依赖自我调节系统的作用。让该体系和之前的平衡体系有所不同,创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其涉及到人为因素,其体系有合理的构成组成,有一定的模块功能,能够让平衡系统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2体育教育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地位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分支体系,也是重要内容,其是教育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有很大不同,例如教育的形式不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也不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中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方面,教学以学校目前拥有的教育基础为核心。第二方面,教学内容是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其在关键的学习期构建好的人格特点,尤其是进行大型团队体育性质的活动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个体和个体,以及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和认识能力。学校在举办团体竞赛时,项目内容会体现团结、竞争、合作等,在了解和竞争者的差异后,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思维,独立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个人和整体的协调性。

3体育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3.1教育信念会影响体育生态体系

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在应试教育问题上我国也一直在进行改革,目前已经确定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凸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教育事业中体育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课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的毅力和忍耐力。然而,有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有应付的态度和行为,只重视文化课程,或者以各种理由占用体育课程。这就使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3.2教育指导思想没有完全应用于体育教学工作中

从整体的体育教学中观察分析,高校教学中忽视了体育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都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学生的专业课中,这一情况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下降,体育教学生态发展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从有关的数据不难看出,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完善体育研究小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办公室也不具备,这表明体育教学还不是该校的重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体育的生态平衡。

4让体育教学达到生态平衡的措施

4.1让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相互统一

第一点,学校要让体育教学体系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匹配,由于进行体育教学时,创建体育配套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这些内容也包含在体育生态圈的范围内。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体育设备的结构和方向,因此在建设体育生态圈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所有因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完善体育生态系统,让体育生态系统和当地环境互相匹配。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设置体育设施时,要符合学生身体所能承担的能力,避免在体育运动时超负荷运动,从而导致学生身体出现损伤。业内人士都清楚,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都不同,因此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针和政策。不要高标准地要求某些高校创建体育设施。结合当地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设施,可以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还可以积极推动区域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二点,体育系统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落后就要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却显得困难重重,在发展体育事业的时候,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①找到发展中的难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可以设定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一定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的整体需求进行制定。就目前而言,体育人才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同时应具备很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有长期的抱负,成为一名高级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点,在发展中要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自身爱好,②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积极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个性。在课程构建方面,必修课是主要的,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营造理想的体育教学生态环境。第四点,体育教学系统要结合社会情况而变化,业内人士都清楚,我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很多关联,利用信息资源的沟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教学中体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③因此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识到这一点后,才能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学水平。根据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体育教育的进步。第五点,保证体育生态体系符合我国的文化环境。在我国的文化环境中,其核心之一就是教育事业,因此如果体育事业不断创新和进步,对我国文化产业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发展中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经济价值,要结合目前的体育发展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在以往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其对我国文化产业环境的适应性,为其在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4.2实现体育教学的质和量的要求

第一,完善体育教育人员培训机制,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教师进行体育教学中,也要把自己看成学生当中的一员,对自己也要进行教育和学习。体育教学体系当中,教师也要经历再教育环节,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高,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还应该建立课程的整体结构框架,对所有课程做优化处理,⑤一般情况下,整个体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等,进行课程结构优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基础课程,同时也不能忽视扩展学生视野的课程,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架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促进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⑥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扩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的体育人才。第二点,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有足够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数量要和学生成一定比例,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让其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规范专业的操作促进学生积极训练和学习。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不要僵化思维,僵化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模仿,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总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高校一定要结合实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使用新型教学手段,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戴铭.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60-62.

②王林毅,于巧娥.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94-95.

③陈永兵,周山彦,高志才.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4(8):74-75.

④周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生态课程构建的思考[J].JournalofHubeiSportsence,2007.26(4):452-454.

⑤张文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及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102-107.

⑥靖文,孙立君,李春荣.构建高校和谐艺术体育教育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2X):50-50.

第9篇

【关键词】荀子 天行有常 与天地参 制天命而用之 生态平衡

随着全球范围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一古老的 哲学 命题。被视为现代生态伦 理学 奠基之作的《文明的哲学:文化和伦理学》通过对文化危机的分析引到生态危机问题,在此方面,东西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西方古已有之的传统是人类中心主义,结果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重。现代西方学者看到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出现了一种“东方转向”。

在被现代生态伦理学所认同和“回归”的东方文化传统中,最受重视的是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而对作为

荀子论人与 自然 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人性思考的基础上的,正如荀子的消费伦理思想是以其欲望论为前提的,荀子的生态伦理观也是建构在其欲望论之上的。荀子讲:“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但资源不是无限的,因而“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人类自身的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荀子由此主张用人为的规范与教化来限制人类本有的求生欲望,这也是“礼之所起也”。(《礼论》)人生而有欲无可非议,关键在于欲求是否能够持中、是否正当。“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儒效》)“礼义”是对人欲的一种限制,是衡量人之欲合理与否的一个尺度。“礼”不仅是荀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美国学者孟旦在其《荀子》一书中就以物质与欲求之间的供需平衡为荀子对伦理观念讨论的出发点。在他看来,荀子认为 经济 问题是恶出现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从重视欲求与物质供应的平衡来思索这个问题,并且主张以礼义作为控制欲望的方式。

此外,为了使自然和人的欲望之间保持平衡、相应 发展 ,荀子强调“节用固本”,合理的控制欲望、节约消费。荀子这种节用为再生产提供积累,把消费与再生产连接起来加以考虑的消费思想,是封建时代极罕见的、有较多先进性的经济发展远见。正如梁启超所说:“荀子以为人类总不容纵物质上无壑之欲,个人有然,社会亦有然。”当人们重新反思自己的能动性时,新的能动性观形成了,那就是维护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地球生物圈的完整与健全,不断自我调控,使自己的欲望、行为不超越客观阈限(“制天命而用之”),从而能与自然界协调相处,同步发展(“与天地参”)。

生态自然观、生态平衡观和生态发展观结合起来,构成了荀子的完整的生态观体系。它对于 现代 热门学科-生态环保学的研究,对于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都有现实的启发意义。人类最终能否将生态平衡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这将最终取决于人类能否从自然界的对立面回到自然界中并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取决于人类能否认识到“天行有常”,能否“与天地参”,并“制天命而用之”,妥善处理好人的欲望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二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