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5:09:10
导语: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假象 声乐 心理学
假象,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能使人产生错觉,所以懂心理学的人会以假象来大做文童。
在一个水族馆里,有一项特别有趣的鱼类表演:在一个水槽里,装有很多琴键一样的东西,有十条鱼在其间不停地穿梭。一会,训练师出来了,他大声地喊着口令:向“fa”、向“la”,这时,十条鱼齐向“fa”“la”键游去,并用嘴触动琴键,这是心理学的一个趣味实验。同样的,会做数学题的小狗等,也是利用人所听不见的高音来达到目的的。总之,利用视力范围和听力范围不同来设置陷阱,使人产生假象,而惊叹、信服于他们。
在商业方面利用假象,能有一定的利益,但是对于学习声乐的人,特别是声乐初学者,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的各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对声音的判断能力等都是相对欠缺的。这时期,初学者会一味地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演唱,并建立起一套“体系”。如果“体系”建立后,不及时纠正,他们的演唱之路有可能就会因此断送。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容易产生的假象主要有:
一、喉音就是浑厚有力的声音
浑厚有力的声音,是靠喉咙的适当下放,呼吸的正确支持而得到的;喉音,是歌唱中失去气息支持点,喉腔过于撑大,喉头的肌肉过分紧张,舌根用劲(或抬高),喉咙的开启不当等,而使声音留在喉咙里。喉音听起来会让人感觉紧迫、生硬、有其声而无其实、缺乏亮度、穿透力极差、无弹性不柔和。即“声音落在嗓子眼里了”,这样很容易使嗓子疲劳、嘶哑。
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的路兴国老师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树立正确的音响观念,做到用自己的耳朵辨别声音的好坏、对错;其次,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找到气息的支撑点,加强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声音靠前,下颚、舌根自然放松,掌握好喉咙打开的适度感,体会喉头的相对稳定,避免喉部肌肉的挤卡,使其自然、松弛,从而获得良好的共鸣;最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选用歌曲和发声练习。例如,多选用“舌尖”和“双唇”着力的辅音及在口腔前半部着力的元音进行歌唱发声练习,把声音部位从喉咙里拉出来送到口盖上去。选用弹跳音和快速音阶练习,也可减少声音在喉部停留的时间,使声音变得明亮、灵活起来。
二、颤抖音就是颤音
颤音,是由主要音与上下方临音快而均匀地交错组成,是花腔的华彩乐段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技巧;而颤抖音是音的无规则抖动现象,有人说它是发声中的痉挛病,它是常见但难改的发声毛病。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分追求音量和戏剧性的效果,而使得胸声过重、喉腔开得过大、气息冲击强烈或用力过猛,从而形成了颤抖音,它对声带危害极大。
华中师范大学的田晓宝老师的纠正方法是:控制喉头稳定,喉底有力地站住并打开,从听觉上有意识地控制喉头稳定,尽可能放下呼吸,把每个音唱得平稳柔和,甚至“直一点”都行,练习一段时间后,呼吸与声音有相配合的感觉,声音也就趋于正常了。
三、鼻音就是头声中的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是在口咽腔共鸣的基础上,扩大并丰富共鸣的必不可少的共鸣区域,鼻腔共鸣需要一定的空间,当鼻子内的空间被堵塞而不能让气息声波通过时,没有空间就不能产生共鸣,这就产生了鼻音,即因口腔或鼻腔受到阻碍使声音遭到闭塞后发生的。它给人一种晦涩、闷暗、缺乏力度及明亮色彩的感觉,既不通畅又传不远,也无表现魅力。
那么怎么辨别鼻音和鼻腔共鸣呢?著名的波兰籍男高音歌唱家让德·瑞斯克设计了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把两个手指紧紧地堵住鼻孔,可是不要捏住鼻子,而唱出来的声音并未有所改变,那这样的发音就是正确的,如果音质有所改变,这样的发音就不正确,而这种音就是鼻音。
四、越深越多的呼吸越能唱好歌
造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气息重点论。确实,在歌唱艺术中,对于气息的要求和对气息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声乐家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谁掌握了呼吸,谁也就掌握了歌唱。”但是,正如威廉森所说:“往往当歌唱者想要大吸一口气的时候,其结果则是造成肌肉的紧张。而在自然的呼吸中,气息的供应与气息的需要总是平衡的。”所以,片面强调气息时,就会使胸部紧张、僵硬、堵塞、气息不流动、部分肌肉群也因僵持而使气息僵硬,引起声音动不起来,没有流畅感,由于胸部压力过大,腰腹部的肌肉失去弹性,一口气息就全泄了。
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也认为睡觉时的呼吸(深呼吸),就是歌唱用气时正确的呼吸,他在每次演出前,都会在后台反复做锻炼横膈膜的练习:平躺着,充分的吸气,再慢慢地呼气;继续平躺着,左右脚尖不翘起,舒展地大口吸气,上身则慢慢抬起并缓慢地呼气;还是继续平躺着,上身不动,在两脚慢慢抬起的同时徐缓地吸气,再在两脚慢慢放下的同时,上身慢慢抬起并呼气,以此来体会歌唱时呼吸的感觉。
声乐艺术说它复杂也复杂,说它简单也简单,关键是看学习者是否有兴趣把它真正学好。当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只要有兴趣,一般都会成功。这是因为有了兴趣后,我们会积极的去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最终解决问题。
1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首先,构建一种学说的方法与这种学说的方法是两码事,尤其是对那些实践理性非常强的理论来说更是如此,即便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前者是“生我”问题,后者是“我生”问题。打个通俗的比喻,前者是如何生孩子的问题,生孩子的方法可以是自然怀孕,也可以是人工辅助技术;后者是生出来的孩子用什么方法认识和变革这个世界的问题。由此可见,某事物的方法与造就该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同理,构建中医学的方法与中医学的方法也应是不同的。
其次,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非中医学的方法,即不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什么是取象比类呢?取象比类也叫“援物比类”,是类比法在中医学中的独特称谓。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仿生学就是类比法的典型运用。中医学怎么借助取象比类来构建中医学理论呢?中医学将人体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致病因素以及药物(即中药)等与宇宙自然的精气、阴阳、五行进行比较归类,构建起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基础,人体形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归位,相应地,精气神的统一体——人也就随之具备了与宇宙自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一样的功能运化。譬如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光为阳,背光为阴,而向光处温暖、明亮,背光处寒冷、晦暗,如此将自然界中所有具有温暖、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阳”,将所有具有寒冷、晦暗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阴”。五行原指“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中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而指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木曰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屈曲、柔和的特性,引申为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具备该种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为“木”,等等。而关于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形神功能运化理论的有机组合就是中医学理论。
最后,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在观察、实际操作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主要是借助中国哲学,即精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而构建起来的,其中取象比类法在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中医学理论一经建立起来,取象比类在中医实践中就退居幕后了。中医学的方法,主要的应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即中医诊病疗疾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的不是取象比类,而是在主要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归纳和演绎交互融通的系统方法。在中医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总是追究和比类所观察搜集到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五行归类”和“阴阳属性”了,而是直接应用已经由取象比类构建好了的“中医学理论”。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不须再取象比类一番判定为“肝病”,而是直接利用已有的中医理论定性为“肝病”。就像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基础上的,解剖法是形成西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践西医活动时,并不须每每进行解剖。
综上所述,类比法主要是构建中医学理论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2取象比类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正因为主要通过取象比类法等引入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才构建起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取象比类法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取象比类就没有中医学。
作为归属于类比法的取象比类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思维进程来看,类比推理主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通常都是关于个别事物对象的断定;二是类别推理的结论不是一定可靠的。其原因在于类比推理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所断定的内容是前提中所没有的。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推理时,前提为真时,结论却未必真。一般来说,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地多。二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密切,这种关系越接近本质上的联系,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仅仅是事物之间表面上的某种相同或相似,那么犯“机械类比”的程度就要高出许多。
从形式上看,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通过取象比类构建中医学的大前提,人体生命现象是小前提,中医理论则是结论。表面上看,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而且大前提的科学性也尚待证实。因此,单单从类比推理的特点来说,既然中医学的理论主要是经由类比“精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因而其就具有或然性,即不一定正确可靠,换句话说,中医学有错误,最起码是有错误的可能!这种推论是任何一名中医药的拥护者都不可能接受的!难道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竟然是伪科学?非科学?难道中医教育竟是在进行伪科学教育?而这也是那些攻击、非难、质疑、讥笑中医药的人所欢欣鼓舞的!
事实并非如此!中医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中医学借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等构建中医基础理论,只是一种偶合。这些学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范式,一种模型,正好可以利用来作为中医学说理的工具。它们当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人体生命现象,但没关系。不合乎实际的,不能有效进行说理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比如五脏可以配五行,但并没有五方,于是提出了“中”,没有五季,构建了“长夏”。“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就是根据实践对“诸花皆升”的修正。而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一种学说就是一个研究纲领,它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其中,硬核是纲领的基本假设,是核心理论,改变硬核就是放弃纲领。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其功能是保护纲领免于被证伪。当纲领与观察、实验相矛盾时,要调整辅助假设以保护硬核。保护带的调整方向有二:一是导致进步的问题转换,二是导致退化的问题转换。前者说明纲领是成功的,后者说明纲领是不成功的。但即使是一个退化的纲领,也不意味着一旦被证伪就立即失效,它仍可以继续抵挡很长时间,只有当一个更好的理论出现以后才能被抛弃。从“纲领”看中医,我们认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经络理论等就是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而较为形象的概念、具体的经验性的科学陈述则是它的保护带。正是保护带较强的科学性保护了中医学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根据是什么?是实践,是发展。中医学经过几千年实践的冲淘洗涤,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的文献搜集整理、科学研究等,已经抛弃了其中绝大多数荒诞不经、不科学、不文明的成分。换句话说,由于长期的实践冲刷,中医学中的经验陈述不断得以精炼,真理性强的经验陈述得以保留,而较差的则不断被剔除,从而使其较为形象的、具体陈述的科学性不断增强,不断向科学陈述逼近。
课堂教学是西医院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学多年来一直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西医院校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师长期以来积极探索的目标。承担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学课堂教学工作,笔者有一些想法和体会,供同道参考。
1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外围环境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网络上和社会上有关中医学是“伪科学”的说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中医学教材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现已更新至第8版,基本上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内容,对学习西医学知识体系的医学生来讲,知识面广泛,概念抽象、语言难懂,肯定影响其学习兴趣。
1.3课程安排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时的医学生已经经过较系统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西医学理论的学习,促进了西医学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这时中医学知识体系的介入,强调哲学与类比思维,必然造成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冲撞,加之中医学只是西医院校的一门辅助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教学大纲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大体一致,即初步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为在工作中学习或应用中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打下一定基础。实际上,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将来多数从事西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医学知识,更别说将来运用中医知识来处理常见疾病,中医学学习变成了为被动地应付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5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既往的教学体会,虽然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中医学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简单、呆板,教学内容抽象、枯 燥、模糊”教学效率不高,理论脱离实际,“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造成学生理解与记忆困难,课堂教学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
2.1明确中医学的教学定位 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医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思辨方式、不同的认知方法、不同的行医规范等,但在中国,中医学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拥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思维,至今仍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医学一样有着相同的服务客体——人,有共同的研究方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且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替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学正在逐渐走向与西方主流医学汇合,美国FDA已承认中医学为“独立的完整医学系统”。基于此,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定位,即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西医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或替代手段,为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性地研究中医药提供思路。
2.2明确中医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对中医院校来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医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使中医学生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的教学目标不难实现,但对西医院校来讲,以传授西医学为主,中医学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且学时在不断压缩,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很难实现,另外从西医学生将来的发展来看,需要考虑中医学知识“学”、“思”、“用”的关系,所以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目‘标,以中医学基本特点为主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理解中医学“理、法、方、药”等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建立中医学系统、动态、辨证的认知思维方式,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和发展奠定基础。^
2.3改革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往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桎梏,简单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同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中医学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开放、动态、交流的形式,围绕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教学内容系统、连贯、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3.1重视绪言导论教学 绪言导论是教材结构系统中的重要一项,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概括说明了教材的整体内容和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绪言导论教学尽管是在课程之初,但其引领及导向必然贯穿整个授课的全过程。同样对于西医院校的医学生,绪言导论是他们正式接触中医医学体系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医学的概念引入,结合世界医学的分类和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讲解中西医学学科属性的异同和认知方法的差别,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理解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围绕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就,如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经典著作,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医学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再者围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讲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的影响,使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合理、有序地转变认知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2重视认知思维方式培养 教师一谈到中医学认知思维方式,就想到灌输或转变,事实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学生当时接受了灌输的所谓中医认知思维方式,等再学习其他课程,看到与中医学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仍然会困惑,仍然会反思,所以说学生都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质疑精神及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给学生阐释这样的观点,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对中医学、西医学来讲也是如此,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是建立在宏观、表象观察的基础上,并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核心是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西医学是建立在原子论哲学和解剖学技术之上,按照还原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形式逻辑,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及其物量变化,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模式的和个体化医疗方式的发展,许多医学理念不断的融合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所以要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由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基础到中医学的藏象,由西医学的视、触、叩、听到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由西医学的对症治疗到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由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到中医学的“治未病”等,殊途同归,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理解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兼容并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重视教学内容调整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中医院校要4年左右时间讲解的教学内容,在西医院校只用1学期的时间完成,且教学学时不断压缩,所以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和整合,围绕中医学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侧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的技能、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教学内容精而少,这样既保留了中医学的全貌,又明确了中医学理论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从中医学角度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4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从中医理论基础到临床综合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繁多而抽象,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新课与旧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贯通,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同时还要体现与西医学学科的关联性。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学习需要与动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要重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还应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应用启发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其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如舌象图谱、脉象图谱、中药饮片图谱等,可以将中医学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如中医学的症、证、病与西医学的症、征、病的区别与联系,循证医学中的证和辨证论治中的证的区别等,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时间,让学生对课程中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归纳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在“授鱼”同时又“授渔”,同时善用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理论是临床实践的总结,所以教师应搜集、整理古代医案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适合于中医学教学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展示给学生,如讲解辨证论治时,笔者在精讲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后,给出学生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自己运用中医学理论去辨证,通过认真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学知识,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多样性,认识中西医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强化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针对临床实际和西医院校学生将来的发展,讲解方剂学内容时,从2009-2010学年开始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内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中成药的说明书,结合所学的中医学理论,辨证地使用中成药,而不是根据药名或把中成药当西药用,同时注意合理地进行中西药联用以及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教师要积极关注中医学在国内国际的发展动态,如中医学“治未病”研究,中医体质辨识、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客观化、数字化;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化、个性化特点和中药单方复方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机制,针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突破等,笔者尝试将前沿性研究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多维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此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建立了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气为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精气理论,并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的构建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辨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5类,整个宇宙是由此5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此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帮助中医学建立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整体思想,构筑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系统模型,并用于解释疾病的病理传变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虽是我国古代富含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限制,仍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尚有许多深层次的规律和机制需要去探索、去揭示,用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尚不能全面和从深层次来阐释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规律和机制。因此,我们对精气、阴阳和五行诸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原始朴素的阶段,应该结合现代自然辨证法的研究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对人体复杂的生命过程的研究,也不能仅用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来阐释,而应该在中医学整体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吸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精华,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细微层次的研究,以逐渐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3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天人相应整体观人与自然界有着相类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通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自然界阴阳五形之气的运动,贯通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素问》)。
3.2心身统一整体观人的生理功能具有整体性,人体的各种脏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地维持着生命活动;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理状态决定着心理状态:“黄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心理状态影响着人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
3.3临床诊治整体观《内经》在对病因、病机、局部病变和整体状况的关系、各种治疗方法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如认为局部病变是脏腑病变的整体反映,因此在诊治局部病症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强调将各种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古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
3.4疾病转化恒动观《内经》借用哲学“恒动观”的概念﹑原理,认识人体生命过程的永恒运动及其伴随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过程。它认为世界是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事物与现象运动的化与变,以及事物和现象量与质的状态为基本内容。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论述脏腑功能之后总结谓:“恍惚之数,生之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灵枢·天年》篇关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论述,《素问·热论篇》关于热病传变过程的记载,都是以恒动观为思想基础的。
4传统医学哲学思想的现实人文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经》、《黄帝内经》阐述了医学人文观念、医生思维素质和医学职业品格等方面宝贵思想。为医学人文思想教育提供具体要求。
4.1医学人文观念第一,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家当以病人的生命为本。因此,在为病人诊治的时候,如同面临万丈深渊,极其谨慎;同时要象手擒猛虎一般坚定有力,全神贯注,决无分心:“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第二,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医学目的观。《内经》认为,医学的目的不仅是疗病救伤,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爱:“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内经·灵枢》)。《内经》认为,医者应关爱病人的生命,对病人满怀同情和仁爱之心,以尊重和珍爱病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考虑问题:“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
4.2医者思维素质第一,完善的知识结构。《内经》从整体论的观点和医学的复杂性出发,对医者的知识结构有着独特的见解:医者不仅要具有医学知识,而且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内经·素问》),这样的医者,《内经》称之为“上工”。第二,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医者的诊断属于主观认识,病人病情属于客观事实。《内经》认为病人的病情是第一性的,“病为本”,医者的诊断是第二性的,“工为标”。医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主观背离客观,治疗就将失败。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内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医者才能掌握医学的规律而不迷惑;对事物的要领了解极其透彻,才是所谓明事达理的人。
4.3医生的职业品格第一,接诊疗病有方。《内经》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特殊的职业品格。在接诊的时候,医生应该注意起坐有常,举止得体,思维敏捷,头脑清醒:“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内经》要求医者诊病时要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观察,全面分析:“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素问》),《内经》对“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素问》)的不良职业作风予以了严肃的批评。第二,医患交往有礼。《内经》对医患交往的的方法和礼节作了首创性的阐述,首先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的医患交往的一般礼节,突出强调了“临病人问所便”的重要性(《灵枢》)。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A].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1.
[2]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3.
贵州省毕节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 要】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问题展开了阐述与理性分析,找出了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思考
我国中医培养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医术传承和学术思想培育方面成绩斐然。大批学业有成的中医药人才运用所学智慧在我国中医学临床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尽人意的事实:部分中医求学者由于缺乏牢固的中医临床思维导致学业不够精深,不能很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本质,于是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做到技术娴熟。有的医者即使从医多年也依然无法做到医术精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无意的医疗事故。因此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该在中医学习初期得到足够的重视。
1 中医学临床思维的内涵
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讲究机体的整体和谐,其临床实践力求使人的脉络、气血等达到平衡,并将理法方药的思维方法贯穿始终,体现了独特的认知过程和逻辑思路。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下,中医学在划分事物的归类以阴阳为原则,而在认识事物的相关性则以五行为基础。这正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思维辩证的综合体现。
2 阻碍中医思维模式形成的因素
2.1 学习者缺乏专业潜质
要理解好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潜质。中医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学习者或者从业者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人文知识功底,只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国学基础才能够获得学业、学术思维上的悟性。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或中医学教育者在挑选学习者时要认真测试和筛选,不搞一刀切。对高中阶段过早分文理科而造成的没有国学基础知识和人文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即使综合成绩达标也不应录取。
2. 2 初、中级教育体系和理念的影响
目前,现代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初、中级教育体系。
在肯定它优势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对青少年东方文化体系的认知和培养。否则,在习惯了西方自然科学认识规律的学生,非常不容易跨越东西方的思维鸿沟,很难理解“阴阳五行”的纯东方思维的本质。
2.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弊端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中医学院校的教学理念机械地套用了西医学院的思路,这并不符合中医学的教学规律。
一项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医类课程的问卷调查显示,对目前教学计划中中医类课程设置与安排的看法认为非常合理的占2%,基本合理的占48%,不合理的占35%,非常不合理的占15%。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低年级中医、西医基础课同时并行,在初学者的中医思维还未建立起来之时,又接受与中国传统医学体系完全不同的西医理论,这样的课程设施,使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造成混乱。
其次中医经典课程设置不足。
再次,教材的使用不慎必然会歪曲了原著的本意,如不及时修正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以讹传讹的结果。
3 应对措施
3.1 深刻理解中医临床思维的本质
根据学者邢玉瑞的论述,中医的原创思维体系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为问题语境,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基础,以事物的相关性和相对性为逻辑起点,从主体体验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和定义来把握对象间的关系。以上思维要素维要素决定了中医思维具有直觉性与辩证性的特点,直觉性体现在“天人合一”观将对象世界规定为主客不分、大化流行的和谐整体,而其辩证性则体现在以“阴阳”为分析事物的分类原则,以“五行”为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普遍联系的原则上。形成了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象思维”。
3.2 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除四大经典医著之外,要增设并普及与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不可分割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深刻地揭示了宇宙发展演变的规律,如《易经》等的阴阳理论对自然界的本末源流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学说。
无论是学院课程还是个人自学课程,在时间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医学典籍、“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特点,必须保证开设时间的严格性和学习时段的充足性。
在思维模式培养方面,在学业初始阶段就要注重学生中医学科理性认识的培养,在中医学低年级或自学者初学阶段,利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为实体,训练学生的中医学辩证思维和中医学特有的“象思维”,注重“心悟”领会的学习方法,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中医学的临床思维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医学院校和中医传承者应该深刻理解中医原创思维的本质,把握其认识基础、遵循其逻辑规律,熟悉其思维特征,将中医思维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训练融入教学之中。既要注重经典医著的精髓传授,也要加强祖国古典哲学思想的传承;既要夯实学习者中医知识的基础,更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中西医学科体系中的合理设置。真正为学习者和从医者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体系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薇, 黄秀云, 何殷, 黄亮. 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医类课程设置调查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0(08).
关键词:中医学教学,中医经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28
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防病治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由各大医家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从而慢慢造就了中医学这个民族的瑰宝。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经典正是我们了解、认识中医学的重要途径。通常提到的经典,主要是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门中医学科。不读经典,难为大医,然而现在中医院校的经典教育正面临着被忽视的尴尬境地。
1经典教学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专家有认为经典学习在中医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在编纂的过程中,基于各种考虑,必然经过了很大的修改,中基、中诊、方剂都是便于入门的教材,而经典才是了解中医理论以及临床的重要途径。
2中医经典教学的现状
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下滑,经常有医生提到现在学生的经典功底太差,课程设置也不如当年。回收的问卷中,60%的同学都认为现在的经典教学不够满意,几乎所有的专家也都对中医经典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质疑。
(1)大量的西医课程冲淡了中医学习。现在的高等中医院校普遍大量开展西医课程,甚至到了本末倒置的地步。有些院校大力宣扬西医学科目的重要性,导致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更加崇尚西医,用西医方式思考。据调查显示,同样在5年的时间内,西医院校学生只需要用1/60的时间学习中医(约60课时),而中医院校学生却需要用1/3的时间学习西医(约1200学时)。[1]
(2)对传统知识的掌握不足。中医经典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古代文学,由于撰写年代的资源限制,大多简短精要,语言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一些对中国古代文学了解不够深的同学,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开展国学类课程势在必行。
(3)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分布不合理。自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办以来,中医经典类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变动。刚刚建校时中医经典学习的课时非常的多。甚至《内经》一门课就有414个学时,四门课程加起来一共最多有859课时。[2]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报告经典课程时间太短,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经典课程单门课时都不超过80课时。甚至沦落成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的《黄帝内经》课时竟然只有短短36学时。
(4)考核方式单一。现代中医院校对经典科目的忽视,导致现在对于经典科目的考核不够严格。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检验与督促的重要方式。现在的经典考试大多采用期末突击的方法,不在意背诵与理解。很多学生真正掌握的经典知识都很少。朗读与背诵是学习经典的最好方法,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并没有保证学生基本的读背。[3]3对当前经典教学方式的改进
现在的中医经典教学显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医经典学习的问题,研究者特意向学生与参与调查的专家请教,博采众长。通过与学生的现场访谈法,问卷调法,和针对专家的德尔菲法,我们将学生与专家的意见整合如下。
3.1西医课程与中医课程的平衡
(1)浓缩西医课程。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西医是中医医患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医学生掌握西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杂而多却不精。专家认为西医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西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必须要进行,重要的西医基础课程应该重点学习,而部分西医临床课程可以选修,为中医学的课程让出时间。
(2)拓展中医课程。中医类的课程被西医学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为了找到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人才的平衡点,在浓缩西医课程的基础上,应当拓展中医课程。包括拓展经典学科的学时,开设大量中医学类的临床训练课程,使中医学的学习更加贴近临床。甚至可以开设中医各家学说、古籍学习、国学的选修课,拓展中医学子的中医思维。
(3)开设选修课。除必要的西医课程和大量中医必修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开设中医和西医学科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西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西医类的学科,而一心钻研中医的学生可以选择中医类的学科。
3.2加强对传统知识的学习
在中医学习过程中,不论是中医经典课程,还是古籍文献查阅,都离不开扎实的古代文学功底。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所以对“国学”的了解对于中医学生而言,是中医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古语有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所以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医院校入校的第一学期,不会学习医学类的学科,首先会学习基础学科。这一点上可以效仿西医院校,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先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课程,为中医思维与文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增长经典学科的课时
比较黄帝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大部分专家都选择了黄帝内经。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体现,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由现代人编撰的中医基础理论,不如用大量的时间学内经。所以经典学科的课时增长到100学时以上是十分必要的。
3.4考核方式的改进
据调查显示有的学校通过频繁的考试来保证学生对于经典的掌握程度。[4]这虽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中医院校可以每学期开学时根据各个年级对经典掌握状况的不同,进行经典考试,甚至可以举行中医知识月考。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田黄冲剂;脑水肿;脑血肿:神经功能评分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重症病人30 d内死亡率高达30%~40%,预后极差[1]。本文通过对田黄冲剂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脑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的观察,来评价田黄冲剂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田黄冲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机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07-09~2009-05就诊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2~70岁,平均(51.6±7.2)岁;其中基底结区出血37例,脑叶出血18例,脑干出血5例;均为发病24 h以内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出血量及合并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脑出血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以CT确诊[2]。且除外合并急慢性炎症、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混合性卒中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手术者。
1.3分组治疗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田黄冲剂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脱水(选用天津百特医疗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甘露醇,依颅高压程度给予150~250 ml,每6~12 h静脉滴注1次,连用3~7 d;若出血量
1.4指标测定
1.4.1脑血肿及水肿体积测定分别于发病当天、第3,7,14天对入组患者行头颅CT扫描,计算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脑血肿体积〔出血量(ml)〕=π/6×长(cm)×宽(cm)×高(cm);脑水肿体积(ml)=水肿带体积-血肿体积(血肿及水肿带体积的测定均按多田氏公式[3]计算)。
1.4.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当天和发病后第3,7 ,14,28天进行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4],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表示,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根据头颅CT结果计算,无论是两组间比较,还是同组不同时段比较,患者脑水肿体积与其血肿体积成正相关,均在第3天出现高峰。田黄冲剂组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在第7天明显减轻(常规治疗组高峰延迟到第7天),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脑血肿、 脑水肿在第14天才有明显减轻;说明田黄冲剂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的吸收优于常规治疗组。见表1~2。
2.1ICH患者脑血肿体积情况在发病3天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达到高峰, 在发病7,14 d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血肿均逐渐减轻。在血肿达到高峰后,各时段田黄冲剂组脑血肿体积均较常规治疗组减少。结果见表1。表1常规治疗组及田黄冲剂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比较
2.2ICH患者脑水肿体积情况在发病3d时,田黄冲剂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达到高峰, 在发病7,14d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水肿均逐渐减轻。常规治疗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在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减轻。除发病3天其余各时段田黄冲剂组脑血肿体积均较常规治疗组减少。结果见表2。表2常规治疗组及田黄冲剂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比较
2.3ICH患者NIHSS评分情况见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患者的NIHSS评分在发病初期都显著升高,在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随着药物治疗病情转归而下降,呈逐渐递减降低的趋势。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在第7天开始,并于第14天田黄冲剂组显示出了优势;到第28天其疗效田黄冲剂组仍然优于常规治疗组。结果见表3。表3常规治疗组及田黄冲剂组患者NIHSS评分
3讨论
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来自两方面:一是不同部位的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另一方面是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后引起水肿,破坏脑组织引起功能缺失。对于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促进血肿吸收、抑制水肿形成及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急性期脑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以脱水降颅压、调节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主[1]。脑水肿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早期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后期则为血管源性水肿,水肿的形成又可加重循环障碍及缺血损伤,扩大缺血范围,并最终导致脑疝形成,因此,阻止和消除脑水肿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关键[5~10]。中药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化瘀而不伤正气的药效,三七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具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等功效,且活血化瘀、化瘀而不伤正气,临床应用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自三七中分离到的三七素,其止血作用优于止血环酸;其三七总皂苷不但具有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还具有解痉镇痛作用[11,12];大黄苦寒降泄,能泄火止血,制后收敛止血力更强,其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和α-儿茶素能提高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力,从而加速止血[13];以大黄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及其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高热已成为临床常用方法之一,作为通腑法的必用药,合理应用大黄对病情的愈后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将联合应用田七大黄,以使加强田七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及解痉镇痛作用,配合大黄化痰通腑泄热,釜底抽薪,解除风火上旋之势,使邪有出路,从而达到解毒开窍、通腑泄热、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效。
本研究发现,在发病初期, 常规西医常规治疗及田黄冲剂加常规治疗患者的脑血肿体积在发病初期都显著升高,但两组间血肿无明显差异;在发病3 d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达到高峰,且均值较前加重,且田黄冲剂组与入院时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与入院时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田黄冲剂组出现继发出血现象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多;在发病7d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血肿均较前减轻,田黄冲剂组与第3天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与入院时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田黄冲剂组对脑血肿吸收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在发病14天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血肿均减轻,血肿均明显小于发病第3天。在各时段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我们发现在脑血肿达到高峰后应用田黄冲剂加常规治疗患者的血肿体积均在各时间段低于常规治疗的患者,同样说明田黄冲剂具有减轻脑血肿的作用。
脑水肿的的趋势同脑血肿基本相同,在发病初期, 常规西医常规治疗及田黄冲剂加常规治疗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在发病初期都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水肿无明显差异;在发病3 d时,田黄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达到高峰,且均值较前加重,且与入院时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与入院时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田黄冲剂组出现继发出水现象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多;在发病7d时, 常规治疗组患者脑水肿体积达到高峰,且均值较前加重,田黄冲剂组患者脑水肿均较前减轻,田黄冲剂组与第3天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与入院时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田黄冲剂组对脑水肿吸收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组;在发病14天时,各个治疗组患者脑水肿均减轻,水肿均明显小于发病第3天。在各时段进行组间比较发病1,3 d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第7天及14天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说明田黄冲剂可能通过减轻脑水肿的起到治疗作用。
对不同时间段的NIHS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常规西医常规治疗及田黄冲剂加常规治疗患者的NIHSS评分在发病初期都显著升高,在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随着药物治疗病情转归而下降,呈逐渐递减降低的趋势。通过各组间比较我们发现,只有第28天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田黄冲剂在对病人的功能康复的治疗上具有远期疗效,虽然其它各时段治疗组间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我们发现田黄冲剂加常规治疗患者的临床功能恢复要好于常规治疗组且NIHSS评分也低于常规治疗的患者,说明田黄冲剂同样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功能康复。在同组各时段的比较我们发现常规治疗组与田黄冲剂组具有同样的趋势,即在发病第3天时神经功能损伤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好转。田黄冲剂组在发病第14天时与高峰比较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在发病第14天时与高峰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以说明田黄冲剂在第14天时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临床疗效,挖掘数据,扩大样本量,采用更多更准确评价体系评价患者临床功能及生活质量康复状况以明确疗效。
总之,本研究表明,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及水肿扩大,有明显的疗效,对比常规治疗脑出血早期血肿及水肿扩大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合前期研究表明田黄冲剂与常规西药比较具有更好的改善症状作用[14] 。因此,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抑制血肿扩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指导临床治疗该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均喜.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J].海南医药,2009,20(5):290.
[2]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Young FB,Weir CJ,Lees KR,et al.Compariso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with disability outcome measures in acute stroke trials[J].Stroke, 2005,36 :2187.
[4]Rosell A,Ortega-Aznar A,Alvarez-Sabin J,et a1.Increased brain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fter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human stroke[J].Stroke,2006,37:1399.
[5]王维治.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
[6]唐伟,邹飒枫.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腺苷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3):166.
[7]Su C. Y., Chen H. M., Kwan A. L., et al.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after hemorrhagic stroke in basal ganglia[J]. Arch Clin Neuropsychol, 2007,22:465.
[8]Nys G. M., van Zandvoort, M. J..Cognitive disorders in acute strok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J].Cerebrovasc Dis, 2007,23: 408.
[9]Fujita K, Kato T, Shibayama K.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17 beta-estradiol on neuronal apoptosis in hippocampus tissue following transient ischemia/recirculation in Mongolian gerbil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issue transglutaminase activity[J]. . Neurochem. Res2006, 31:1059.
[10]Ko A C,Chen A Y,Hung V K,et a1.Endothelin-1 overexpression leads to further water accumulation and brain edema after middi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via aquaporin 4 expression in astreytic end-feet[J].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5,25:998.
[1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95,988,1104,1422.
[12]骆和生,王建华.中药方剂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210,248.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探讨:
1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人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 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结石、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我们认为中医学的五大优势,即:病因学优势、理论优势、治疗优势、药物优势、经验优势是中医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在很多时候已经穿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几乎与阴阳先生的应用没有区别,或者难以划清二者的界线,这是目前困扰中医界的主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医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中医科研要不要涉及中医学这一基本理论核心?这一理论核心又将如何指中医学科研及其临床。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否则中医学真的会陷入近乎“玄学”的境地,为此,本人提出,还原我们先人的生产。
生活场境,认识中医学的五大优势,由此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学形成之前,我们的先人一定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观察、分析了各种自然和生命现象,形成大量的“经验”,同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理论假设,并用劳动和生命验证这些理论,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人体实验”,部分假设形成了相应的理论,这就是中医的科学精神之所在。阴阳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临症中医视角》的灵魂,也将是医学科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灵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阴阳应用永不会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永远是我们临床思维的准则,“五行”关于系统的五个属性的认识永远具有指导意义。以阴阳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以五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注重整体平衡、注重整体调节、因人施治,这样的理论在过去、当今和未来都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就是医学的理论优势,把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代医学研究,这就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在病因学研究中,我们的先人无法明悉细菌及其属性,但是,他们以“瘴气”、“疬气”命名之,这些认识在现代医学科学条件下已经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认识到了饮食不当,如过度饮食、饮食失衡等对机体的影响,还认识到了过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并积累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所有这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关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这与现代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正是目前中医学临床及科研的重要领域。一直基于劳动和实践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医学理论的直接演绎,有些则是没有经过理论的纯粹经验,形成了多样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中药、食疗、药膳、针灸、推拿、贴敷,等等,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规范其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适应症和副作用,这又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还原论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没有放在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之上,使得这样的研究缺乏了中医学的灵魂,也失去了中医科研的意义,这是需要纠正的。中医科研需要还原论,但不只是还原。中医学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药物应用经验是现代医学所不难比拟的,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当今医学所不及的,这些药物一是可以为现代药理研究提供初选依据,二是,我们要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药物进行阴阳五行的基本分类,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先人的应用经验,进行大胆的临床应用研究。